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不是第一就是唯一》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66W

目錄

《不是第一就是唯一》讀書筆記
第一篇:《不是第一就是唯一》讀書筆記第二篇:《學生第一》讀書筆記第三篇:《生命第一》讀書筆記第四篇:2014年第一學期讀書筆記第五篇:《學生第一》讀書實踐筆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不是第一就是唯一》讀書筆記

細讀燕傑老師的大作《不是第一就是唯一》,你會發現該書的內容都是心靈的抒發、激情的迸發、語言的美化、智慧的火花、哲理的精華、思想的昇華。

如果您有時間,看看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李燕傑老師新作《不是第一就是唯一》您就會深深感受到李燕傑老師獨一無二的演講智慧、演講精髓、演講魂魄和演講大愛。《不是第一就是唯一》既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演講教程,又是一篇趣事集錦、一部勵志佳作、一鍋心靈雞湯、一場文化盛宴、一冊詩詞集萃、一次人生苦旅,更是一部充滿人間大愛、大美的極具正能量的演講詩篇。

在《不是第一就是唯一》書中,我們都會感受到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大寫的 “愛”!從《塑造美的心靈》到《總有一種方式讓你脱穎而出》;從《天地人》到《精氣神》;從《真善美》到《大道有言》等等,燕傑老師的演講中都圍繞和突出了“愛”。燕傑老師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和平、愛家人、愛人類一切美好的事物。正是因為擁有了這博大的愛,燕傑老師才會擔綱“國家巡迴演講大使”的重任,才會成為青年的“良師益友”,才會被尊稱為“愛與美”的傳道士,才會成為中國演講教育藝術界的“常青樹”,才會被億萬人民稱為“點燃心靈之火的人”,才會被聯合國和平基金會稱謂“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正如燕傑老師經常説的那樣:“一個好的演講家,應當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只愛自己的人,既不能奉獻,也不能得到愛,這種人更不可能成為好的演講家。”燕傑老師之所以情注講壇,風範一品,心繫學苑,文德雙馨;燕傑老師之所以弘揚人間正氣,啟迪智慧心靈,褒揚後生晚輩,獎掖優秀人才,功績風揚寰宇,愛心潤澤天下;燕傑老師之所以為千萬人明示人生之真諦,在全社會樹立大美之典範;就是因為燕傑老師是一位“大愛無外,大愛無內,大愛無私,大愛無畏,大愛無悔”的大寫的人。

演講是一種最高級、最完善、最典雅,最有審美價值、最有欣賞價值、最有使用價值的語言表現形式,更是一種呼喚愛、讚美愛、傳遞愛、弘揚愛的最有效的方式。作為演講泰斗的燕傑老師為了傳遞演講的大愛,在該書中分條縷析,介紹了大量實用的演講技巧,從上台前的精心準備到演講中的注意事項,從給力的手勢到舒展的態勢,從講話的發聲到演講的內涵,從氛圍的營造到語言的簡潔,從前瞻性到機敏性,從“氣場”到“磁場”,從滔滔不絕的引經據典到風流俏皮的通俗流行。有雅有俗,有繼承有發揚,可謂面面俱到。

燕傑老師把推行愛,推行真善美作為自己的擔當與義務,他是中國當代文化教育的傳播使者,在《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名偉大的中國演講家善行世界的大愛。在人類上下五千的演講史中,演講精英不乏其人,演講大師也層出不窮,但像燕傑老師這樣具有大愛,文理匯通、中西貫通、通曉傳統、融會貫通,將整個中華文化的精髓吸收、濃縮於七尺之身的演講泰斗,實屬罕見。因為燕傑老師的演講在大愛、大美的前提下,還兼具李白的豪氣,文天祥的正氣,李清照的靈氣,貝多芬的骨氣,郭沫若的才氣,政治家的大氣,藝術家的名氣,所以説,燕傑老師在中國演講界中既是第一,又是唯一。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如今德高望重,博才多識的李燕傑老師,依然用他睿智的思想,博愛的情懷教育影響着當今社會的我們。

品味燕傑老師的演講藝術,你彷彿就是身處思想的天空、詩歌的海洋、排比的森林、哲理的高山、故事的河流、幽默的油田之中。一句話,燕傑老師的演講盡善盡美、美不勝收、美輪美奐,這真是:大美至真,大美至善,大美至純,大美至剛,大美至柔,大美至偉。

愛哉,燕傑老師!美哉,燕傑老師的演講藝術!壯哉,燕傑老師的精彩人生,不是第一,就是唯一!

第二篇:《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在這個假期裏我有幸拜讀了《學生第一》這部收錄了學校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的着作,書中有很多圖文並茂、精彩紛呈、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每一個都讓我有感觸,感受最深的就是書中十一中學孩子們的自信、陽光、熱情、智慧,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榮譽感其實就是讓孩子們能夠得到快樂的學習機會、健康的成長環境,愉悦的課堂氛圍,寬泛的知識源泉及在如何在實踐活動中去經驗和鍛鍊的方式方法。這本書我越讀越覺的自己幸運,幸運,為能在求實這個注重人性化的學校任教;幸運,為能有這樣一批批天使般的學生。幸運,為有一個個教育家的教誨……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有訴説不完的幸福和喜悦。

就像書中所説的一樣:“如果校長敢於樂於把自己放在一個邊角、後排的位置,就會使整個照片的位置全都成為好的位置了。”從李希貴校長話語中可以看出校長的位置在哪裏。優秀的學校一定是尊敬和關愛每位教師、讓教師擁有職業幸福感的學校。在《學生第一》的扉頁上,寫着“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背後滿滿地寫着全校教師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圖片説明也都寫下了師生的名字,充分體現了對教師的尊重。而且,李校長不僅記住了每位教師的名字,也給予教師展示自我的平台。這些舉措極大地喚醒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懷,使教師在獲得事業成就的同時,也收穫了幸福的生活。其實,真正優秀的學校,總是把對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學生、教師和校長都是第一的,他們彼此尊重,共同參與學校的管理,進而推動學校的健康發展。教師幸福了,學生快樂了。想想我們在求實的待遇,哪一天我們不是幸福的?我們為有這樣的學校而幸福。

但是學校有了學生,才有生機和活力,有了學生,學校和老師的價值才能更好地得到體現。書中的66個故事,每一個都充滿着創新、智慧、積極、導向,在這 66個小故事中,精彩的詮釋着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第一”, 66個小故事讓我感受到這是一所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影院、學生大使團、帶學生參加重要活動等多姿多彩的社會活動,為培養自信、陽光的學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讓我感受到孩子們才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這一切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教育界名師的話:“我並沒有高人一等的教學經驗,我最擅長的就是喚醒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所有的孩子的墜落就是‘厭學’開始的,我最自豪的就是教過的學生中沒有一個自暴自棄,品行不端的。這些不是正合我們求實中學不謀而合嗎?每一學期我們每個學科都舉行着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讓每位學生的才能都能儘可能的被展現,我想這就是優秀學校的相同之處:學生第一!

記的我曾經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而側夜難眠,後來我發現在無力改變整個現狀時,就只能改變我自己的教學方式。”面對當前生物學科教學形式的缺陷(封閉式學校信息閉塞,學生地區差異較大,社會實踐活動較難統一開展),我會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多讓學生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孩子們參與到課堂教案的設計和生物實驗的活動中,在課堂上尊重孩子們的想法,不壓抑他們的天性,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儘量避免用枯燥、低效、壓抑的作業填滿孩子們的時間,我要讓我的學生在我的生物課堂上快樂起來、自信起來。

李校長説:“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校長有約,共進午餐”,讓孩子們的想法得到表達的場所,得到激勵,並且努力使那些合理的、富有創意的想法在校園裏變成現實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我想只要我們在正確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求實一定會有更穩固、快速的發展。

第三篇:《生命第一》讀書筆記

《生命第一》讀書筆記

作為鐵路運輸工作者,不僅僅要確保運輸暢通,更重要的是要確保運輸安全。就安全工作來講,當然事故預防是第一位的,要知道事前百分之一的預防,遠遠勝過事後百分之九十九的整改。

“禍患常積於忽微”。禍患常常都是由於一些小的事情疏忽積累起來的。“防微者,銷患之本”,由此可見隱患治理也是有效的預防機制,它也是最為常見的預防形式。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安全工作就是不能放過任何一個隱患,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漸,將事故消滅於萌芽狀態之中。

你放過隱患,隱患不會放過你。隱患治理是安全工作拖不起的大事。作為車站值班員,一旦發現安全隱患,一定要立即採取行動,不能立即消除或者不能獨立消除安全隱患的,立即向車站值班幹部彙報。同時不(轉載需註明來源)能在那裏坐等車站領導來解決問題,要知道很有可能在車站領導趕來的過程之中事故都已經發生了,所以必要是一定要採取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然後等領導來了再按程序解決根本問題。

總之,作為車站值班員,一個班的班組長,一定要時刻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時刻保持安全警惕心,確保一個班安全有序生產,做到沒有安全事故發生。

第四篇:2014年第一學期讀書筆記

《教育智慧從哪裏來》讀書筆記

假期讀了王曉春的《教育智慧從哪裏來》。讀之前並沒有懷有熱情,抱着翻一翻的態度。但是一開始讀,一下子被吸引,有時候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我讀的時候,每頁都是細細的讀,在我看來,這本書對我們來説,很有實質意義,很實用很實用。

我瞭解到,王曉春原是北京市一名語文教師,退休之後投身教科研工作,近一年來由於其分析入理、科學嚴謹的案例點評,在網上教育論壇迅速成為教師們的“引路長者”,廣受一線教師的讚譽與尊重。其中,王曉春在教育在線班主任論壇開設的案例點評專欄受到了眾多網友的極大關注,成為班主任論壇的一大亮點。這本書中的許多案例也就是來自於這個專欄。 王曉春老師在這本書中反覆提倡的是教師的科學精神與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則案例中,一個學生不講衞生,教師對他進行個別教育,通常會採取兩種方式,“告訴他:你太髒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須把自己整乾淨(嚴厲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話是向孩子耳朵裏輸入教師評價。第二句話是向孩子的耳朵裏輸入教師指令。”這兩種方式,王曉春統統稱之為“干涉式教育”,並且評價説,“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師一張口,教育架勢就擺出來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屬於低科技含量的教育。進行這種教育,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靠條件反射就可以實施了。像上面兩句話,普通的家庭主婦也能説得很流利。”那麼怎麼辦呢?王曉春老師結合案例説,“幫助式教育”才是科學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辦法。

在另一則案例的點評中,王曉春提出來處理學生問題有兩種思路。一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成長”;二是“看到現象——進行教育——達到教師目的”。對於老師喜歡求助的現象,王曉春分析説,“求助有兩種類型。一種求助是‘完成任務’型的,其着眼點是‘學來一點招數,解決眼前問題’。這無可厚非,但我以為是淺層次的。另一種求助是‘提高素質’型的,其着眼點不是完成眼前的任務,而是‘反思我的工作,學到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我們把習慣‘審視自己思維方式’的教師稱之為‘反思型教師’。反思型教師才是名副其實的專業人員。”

有的教師盲目相信師愛的力量,以為教師只要愛學生,一切就ok了。針對這種傾向,王老師尖鋭指出:“很多教師都是這樣,想用‘關愛’換來學生的‘感激’。教師一廂情願地以為,學生一感激,就會改正缺點。可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家庭的溺愛,感恩心態越來越淡薄。你想,你關愛再多,能超過家長嗎?家長關愛了那麼長時間,那麼大的力度,都沒能使孩子聽話。您的愛怎麼就那麼靈呢?”“千萬不要以為愛能包治百病,而且我再説一句可能得罪人的話:愛不屬於專業能力(雖然它對於教師是必須的,非常重要)。??他們缺少的不是愛,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王老師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的教師非專業化的反應,比如碰到釘子就急躁,遇到失敗就沮喪,稍不稱心就埋怨,怨氣沖天,顧影自憐,工作情緒化。其實仔細想一想,這難道不是大部分一線老師的寫照?在王老師看來,一個專業化的班主任遇到難題,首要的任務是瞭解情況,進行分析,鎖定問題性質,然後才可以根據性質進行干預。萬不可上來就管,那樣容易下錯藥。王老師分析瞭解決問題的兩種思路,一種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成長”,一種是“看到現象--進行教育--達到教師目的”,然後提出:“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我們先要儘可能周全地瞭解情況,佔有材料(否則根本無法研究,因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腦子不能空轉),然後根據這些材料提出種種歸因假設(假説),即初步診斷。有了診斷,就可以開藥方試試了,於是採取措施對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干預。再根據反饋回來的干預結果,調整假説,調整診斷,調整藥方??如此巡迴往復,認識不斷深入,問題也就逐漸得到解決。”

更重要的是,王老師反覆強調教師要審視自己的思維方式,只有反省型的教師,才是真正的專業化的教師。在這些案例中,王老師以自己的專業眼光分析了許多我們習焉不察的現象背後的思維方式。有網友問王老師:“如何對付上課説閒皮話的學生?”王老師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對問題本身進行了思考分析:

如果你老老實實地沿着這個提問的思路想下去,你可能上當。

因為問題的提法本身是一個圈套。當然,未必是提問者有意設置一個圈套,他已經習慣這樣提問了,或者乾脆説,他已經習慣在圈套中生存了。

請仔細玩味這個問題的每一個字:如何對付上課説閒皮話的學生?

您會發現問題本身就已經暗含着結論了。作者在提問的時候,已經把這些結論偷偷地強加於你了。你一不小心,就會走進他的封閉思路。

這個問題暗含的結論有:

1.學生説的話是“閒皮話”。這就肯定了學生的錯誤,否定了教師可能有錯誤和責任。教師被悄悄擇開來。

2.“如何對付”,限定了你的思路。也就是説,你不要問學生為什麼會説“閒皮話”,只要説怎麼辦。不必研究,管就是了。

恕我直言,這是一種典型的封閉型的、教師自我中心的、非反思型的、非研究型的提問方式。

與此相對的,開放型的、非主觀的、反思型的、研究型的提問方式應該是:學生上課為什麼會説閒皮話?

這樣一問,你起碼要考慮師生兩個方面的原因,無法把責任都歸於學生,這對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好處可就大了。

讀到如此睿智的分析,不亦樂乎!

每每看到這本書裏面那些鮮活的案例,心中的那些憤懣就會少點,雖然教育生活中總是存在缺憾,但每一次的缺憾都能讓我們再次的成長.教師之間的問題,學生存在的問題,師生關係,教師與家長關係,管理問題等等,有時候想一口氣讀完它,有時候想反覆地讀某一個案例,覺得老師的無奈,老師的智慧,老師的愛心,都在王曉春老師的點評中得到全新的,更深的認識.

這是一本輕鬆愉快的書,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案例所展示的教育場景是我們所熟悉的,另一方面是因為王老師寓嚴謹於輕鬆幽默的文風。王老師治學的嚴謹周密,在教育在線是公認的,思維清晰,邏輯嚴密,態度平和,唯真是從,沒有情緒化的言辭。但是寫出來的文字卻從不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淺出,從容不迫,透徹明白,同時又幽默風趣,讀來彷彿與王老師面對面交談,有如坐春風之感,在不知不覺中深受教益。

對於一名老師首當其衝的是教好書,並能學會學習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對於老師是要學習的,學習那些有經驗的老師,但有很多老師並沒有學到點子上,由此我想起了在很久以前聽過高林生講過的一句話,像我者,亡!學我者,勝!呵呵,想想自己也是這樣的,所謂學,真的叫“學”了,一直以來都沒有學到別人的真正的精髓所在,都是屬於最淺顯的模仿,屬於人云亦云那種,因為我們作為國小的老師,在剛上班時,缺少經驗,什麼都不懂,所以也只能這樣模仿了,後來由於自己懈怠思想嚴重,也沒有再想去怎樣怎樣的學習,直到現在看到了這本書,覺得自己的眼前豁然開朗。

班主任工作經常讓人感到頭痛,但王老師卻一直強調要做一個“陽光的班主任”,而做一個陽光的班主任的前提,則是不斷地研究教育現象,不斷地反省自己的思維方式,只有抱着研究的眼光,才能夠從傷人傷己的情緒化的反應中解脱出來,氣定神閒地做好班主任。而且王老師特別強調班主任要學會做減法,要考慮在班務工作中哪些工作可以不做,而不像通常所考慮的哪些工作要去做。僅僅是思維方式的這麼一個轉變,就可以讓真正有悟性的班主任從永無止息的勞役中解放出來,大大增強班主任工作的科學含量,從而真正地享受教育。

從王老師這裏,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

王曉春老師前言中做案例點評時所遵循的原則頗有意味,現摘抄如下:

1、橫向,不就事論事,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教學,在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教育。

2、縱向,追蹤學生和教師今日想法、做法的根源,個人成長史的根源和歷史根源。我特別重視家庭影響,特別重視指導家庭教育,因為學生的問題,幾乎來自己家庭。

3、對教師的案例陳述採取分析態度,不盲目跟着教師的思路跑,保持研究者的主體性和獨立視角。以我的經驗,老師陳述的事實,往往是經過他的眼睛和頭腦篩選過的,甚至問題的提法都可能包含着既定的教育理念,點評者如果不能跳出這些圈子,很難看清廬山真面目。

4、側重梳理思路。任何教育行為都有某種理論假設在前,不管教育者本人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我特別注意找到教師教育行為的理論假設,對它加以分析。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上解決轉變教育觀念的問題。

5、先問”為什麼”,假設多種可能性。老師遇到個案,一般劈頭就問“怎麼辦”,這是不行的,因為你沒搞清楚原因,只能亂辦。所以我們必須先和老師一起,分析事情可能的原因。分析原因時,我注意做多種假設,因為”單打一”的歸因方式,失誤的可能性較大。遇事假設多種多種原因,這是教師的基本功。現在教師這種基本功普遍比較差,必須反覆練習。

6、要出招。個案點評雖然重在梳理思路,但是梳理之後,最好還是給老師出點主意,提點可操作的具體建議,否則不解渴。你否定了人家的理論假設,就要拿出自己的新假設;你否定了人家的做法,就要拿出自己認為正確的做法。

7、隨時調整自己的想法。網絡有一很大的優勢,可以互動。我特別注意根據老師提供的新情況隨時調整或糾正自己原來的看法,改變做法。也就是説,這種研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段落,沒有終結。

感悟:

做班主任越來越感覺到有時候在面對一些問題學生時,自己的教育方法顯得有些機械單一了。雖然班級現狀基本上比較穩定,而一些譬如行為習慣較差、懶散、好動等特殊學生卻成為工作的難點。對其的教育似乎到了一種山窮水盡的地步,很難有所新意和突破。細細想來,自己在教育方法方式上方面顯得機械單一,很多時候都受自己片面的經驗或急功近利的管的思想所限制,教育觀念並不高明,相應該帶來的教育行為及方式的有效性降低。自己閲讀他的書,思想有所觸動。尤其是以上的幾條原則更讓我明白如何更有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一些初步的設想猶然而生心中。

1、遇到問題時,不凡先冷靜思考,仔細調查,獲得更可靠更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切忌以自己的主觀經驗或情緒感受下結論,提對策。這是一種經驗主義主觀主義情緒影響的思考方式,對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不會起到有效地促進作用,只會積累一些狹隘的經驗。

2、解決問題的思路並不是僅為怎麼做,而是首先搞清楚是什麼,其次對於一件事情要儘可能地提出多種假設可能的原因,在實際教育實踐中調查思考,摸清學生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否則如同不問病情,胡亂投醫、用藥一般,只會收效甚微甚至會適得其反。

3、愛並不是萬能的,尤其是缺少智慧機械單一的關愛其教育水平並不高明。也許有時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並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個別學生的個性特徵橫向方面需要考慮,個體在不同的情境及時間條件下的表現也有所不同,而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揣摩的。我們不能完全打着愛的旗號實施一些低效的做法。

4、指導家庭教育猶為重要。家庭的狀況、家長的思想觀念、受教育的程度等原因都會影響到孩子在家在校的學習情況。做好有效地家校聯繫勢在必行,而現實情況卻往往不盡人意,家長工作忙及不重視加上自身水平受限制也是影響一些問題學生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在平時的教育中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繫,並不是一味出現問題後才設法去堵塞,在此之前,發現問題有所萌芽抬頭就應該與家長共同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把相應的問題儘可能地提出一些有效的辦法。

5、科學的精神及方法態度需要培養。我們要力圖避免“單一歸因“的教育模式,要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思路進行思考及設計解決方案。當然,這個過程的培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會是一個痛苦的蜕變過程。但為了使我們的教育效率高一些,我們應該平時積極樹立科學的意識,全面地思考分析,不斷地反思總結。在這其中,尤其是第二個為什麼?我們應該小心翼翼細緻全面地提出多種假設的原因,然後結合實際大膽地驗證,找到實質所在,才能開出高效些的“藥方”!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繁瑣細緻深入的工作,僅靠原有的一些經驗和水平是遠遠不能勝任的。尤其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家庭的影響,面對形色各異的學生,我們只有多一些科學的態度與方法才會儘可能有效地完成相關的教育工作。當然,理論畢竟是紙上的,只有內化為具體的行為實踐同時又能不斷地反思總結提高,我們的教育水平才會有所進步!

讀着這本書,沉浸在老師的喜與憂,老師的愛心和關心中,發現裏面有許多案例和我們平日遇到的都有些相似,自己再遇到什麼困難時,應該多想想這本書所給我的啟發,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的!

讀王曉春老師的書,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該如何做新時代的教師?我想,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做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

作為教師,應珍視自信,不因一時挫折而喪失自信。只要一個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毀,他就一定能夠成功。取得成功的兩個重要前提:一個是追求成功,一個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做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真正高明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領導,非常善於調動各方面因素的教師。

做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個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無心就不能成功。

做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作為一個教師,你跟其他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做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影響着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校園的民主方式、教育方式,直接影響社會責任感;校園的民主方式、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生活方式。

做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

做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

我想,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應時常捫心自問:“對於孩子那稚嫩的心靈,我做了什麼?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體會?有什麼感受?今天發生了一個矛盾,是怎麼解決的?今天產生了一個挫折,又有什麼樣的感受?”並把自己的教育現象、感受、思考這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那將是一筆何等可觀的財富啊!

第五篇:《學生第一》讀書實踐筆記

《學生第一》讀書實踐筆記

最近,閲讀了李希貴校長根據自己近幾年在學校裏的實踐和思考編撰的《學生第一》這本書,當第一次看書中的一些具體的事例,就感覺與自己的教學生活那樣熟悉,如此的相似,但更多還是對自己今後教育工作的啟迪和指導。

李校長和同事在教學中努力詮釋着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努力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和樂園,為他們搭建舞台,提供空間,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培養能力和自我管理之下盡情的去做自己所熱衷的事情,使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不斷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成為李校長和他的老師們眼中了不起的孩子。因為他們自信、陽光、勇於承擔;他們睿智、機敏,縱橫捭闔,有着智慧的的韜略;他們熱情友好,樂於助人,有着仁愛的情懷。這不正是當代的社會人所應具有的品質嗎。看到這裏很羨慕,我真的羨慕在北京市十一學校就讀的孩子們,校長和老師們為他們創造瞭如此寬鬆,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也為老師們的付出感到敬佩。

書中的校園潑水節,讓我頗感親切,一位領導,一位老師能與孩子關係融洽,打成一片,孩子怎能不喜歡這樣的領導、這樣的老師呢,他們又怎會不喜歡這樣的老師講的課呢?這也就是所謂的“親其師則信其道”吧!個人認為這也是一種很高的教育境界。看到十一學校的師生在潑水節中盡情潑灑着幸運之水、吉祥之水、健康之水、獎賞之水、友誼之水、讓我們能深深地體會到十一學校的師生、生生關係之間的融洽。這有何嘗不像我平時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帶領全班同

學在操場進行跳繩比賽、男女生接力比賽,孩子們只要看到老師也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總是異常的興奮,積極性也是如此之高,有時老師的點滴付出,可能在我的孩子那裏會贏得更大的尊重,師生融洽的關係是我教學中永遠不變的的追求。

反思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竊喜自己在暫困生輔導方面也融入了李校長所倡導的學生第一的理念。記得在我教過的學生中,有一名叫潘某的女孩子,剛與她接觸時,她看老師的目光總是怯怯的,從不會主動與老師講話,就是同老師對話,也不敢正視老師,這是明顯的對自己沒有信心,自卑心較重的表現。作為她的班主任,我平時給予她更多的是關注和尊重,課堂上從不放棄讓她展示的任何機會,就是回答錯了問題也並不喝斥,善於從她身上發現閃光點,及時鼓勵,進步了,及時表揚,平時主動與她進行交流,瞭解她的一些想法,從而在教育她時能夠對症下藥。對她要比其他的同學多了一份耐心,不急於求成,逐漸在全班同學面前為她樹立了威信。因為她從學習上嚐到了甜頭,所以漸漸對學習有了信心,由原先的不完成作業,變得作業認真及時地完成,人也由原先的默默無聞,變得能夠主動與我交流了,我從她那雙有神的大眼睛中看到了陽光。馬卡連柯説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要“以愛為本”,把愛心像陽光般無私地撒向學生,温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尤其是這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只是把潘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愛,在教育過程中給她以充分的耐心和尊重 ,她的進步真得很令人驚喜,不僅成績由原先的不及格變為門門都是優,而且人也活潑多

了,這難道不令人高興嗎?

教學是一門藝術,李校長的學生第一的理念,我非常的贊成,並且從書中我又有了新的收穫和動力,我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多思多想,將教師工作做得更好!

hao小編推薦更多精彩範文:

讀書筆記第一學年第一篇

教師修養第一、二章讀書筆記

《公關第一,廣告第二》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之《第一哲學沉思集》

讀書筆記

Tags: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