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校與名校長的誕生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07K

第一篇:名校與名校長的誕生讀後感

名校與名校長的誕生讀後感

名校與名校長的誕生讀後感

區淑玲

校長,作為教育教學的踐行者和學校的領導者、管理者,如何成為一名“名校長”,是一個值得深思且意義重大的問題。通過閲讀《名校與名校長的誕生》,我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發,我認為,要成為一名“名校長”,首先要具備前瞻的教育理念,就像書中的蔡元培、李叔同、黃炎培等先生一樣。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同時,還要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化為全體教職工的思想,落實到教育實踐之中。

一、管理需前瞻的理念

1、以人為本,和諧民主

“以人為本”是現代管理的普遍原理,科學運用“人本”原理進行有效管理,已成為現代管理者的基本素質要求。在學校管理系統中,人在各個管理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顯,貫徹“人本原理”就具有更加突出的必要性。“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學校管理的一切活動都要以“人”為中心展開,充分挖掘廣大教職工的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落實這一理念的關鍵是學校管理者要牢固樹立依靠教職工辦學的思想,在尊重、關心、信任、激勵上下功夫。

一是尊重教職工,落實他們的主人翁地位。要求學校領導者平易近人,豁達處事,尊重教職工的人格和情感,尊重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滿足教職工的自尊心,以尊重換來教職工的尊敬。

二是關心教職工,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温暖。在生活上關愛、政治上關懷、心理上疏導、學習上幫助、工作上支持,不斷滿足教職工的合理要求。

三是信任教職工,為他們搭建實現自我的平台。強化民主作風,加強民主管理,充分落實教職工對學校管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定權,知人善任,用人所長,為教職工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創造寬鬆的環境和條件。

四是激勵教職工,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悦。靈活運用物質激勵、榜樣激勵、信息激勵、目標激勵等方式,使教職工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

2、以校為本,務實求真

走向“校本”是現代學校管理髮展的必然趨勢。“校本”之意為“以校為本”,它包含着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和基於學校三方面的含義。“為了學校”是指學校管理要以改進學校實踐,解決學校所面臨的問題為指向;“在學校中”是指學校自身的問題,要由學校領導、教職工共同解決;“基於學校”是指學校所組織的各種培訓、所開展的各類研究、所設計的各門課程等,都應充分考慮學校實際,挖掘學校潛力,讓學校資源更充分地利用起來。“以校為本”的管理,為學校管理者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自身個性的張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正在成為學校管理的主流方式。

當前,校本管理的實現形式主要有校本教研、校本培訓和校本課程。校本教研是直指學校問題,將學校教學工作與研究活動密切結合在一起,大力倡導教師廣泛參與的一種教研活動,這種研究使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符合學校具體的、獨特的實際,對於改進教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校本培訓是指為了滿足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需要,由學校發起組織的,主要在學校中進行的一種教師校內培訓活動。校本培訓由於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多樣性的特點,較好地克服教師培訓與教學工作脱節的弊端,使教師培訓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教師培訓的實效性,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採用;校本課程是指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在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通過自行研討、設計或與專業研究人員合作等方式,編制出的具有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開發校本課程也就成了分析、評價學校管理的一個新的內容。實施校本管理,是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後,學校辦學自主權不斷擴大的客觀實際需要,對於學校認真分析、甄別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立足於學校實際從事各種管理活動,激發學校管理者的創新精神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二、引領在無聲中行進

1、用理念來引路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要實現教育思想的領導,邀請專家對教師進行理念的引領是非常直接而有效的。俗話説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名家、大師作報告,未聽之前本身就有一種潛在的崇拜和仰慕之情,何況名家大師們有很多的“知”之外的“識”,那是最能觸動我們這些來自底層的教師靈魂的。從我的經歷來看,每一個精彩的與有深度的報告對自己的心靈都是一次強有力的震撼和風暴,對自己的成長都是一次跨越式的加油和充電。聽過這樣報告的教師都會感歎:原來教師還可以這樣做!專家們用親身的經歷和新鮮的理念感染了他們,讓他們不由自主地開始了新的發展歷程。但邀請專家們直接引領教師的發展,掀起頭腦風暴,需要的機會成本很高。

我們更容易做到的是,從網絡上下載報告視頻,或者打印講座稿、購買專家的着作給教師。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動員並鼓勵教師們去傾聽、去閲讀,從校長開始,從幹部開始,領導幹部必須先行一步、高人一籌、身先士卒。一個沒有個人教育思想的校長是不可能實現對學校教育思想的正確領導。因此,我們作為校長首先應該認真地、深入地學習和研究各種不同流派的教育思想,並進行甄別、借鑑、嘗試和實踐,經過不斷地磨合和完善,逐步突顯出個人的教育思想。有個廣告説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同樣也可以這樣説:教師的思想空間有多大,他就將把同學帶到多大的空間去;校長的思想空間有多大,就能夠引領教師走到多大的思想空間。

2、用行動來引航

當然在理念引路的基礎上,我們更應用行動來引航。有人説過這樣的話:“一個教師教三十年書,不如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人也給教師成功總結出一個公式:“實踐+反思=成功”。我想都是強調教師用筆反思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開始不少教師對教科研表露出的疏遠冷淡與無能為力,作為校長,我沒有太多的責備和説教,而是從我開始帶頭寫教學反思和教育隨筆。藉助自己的專題帖,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學校的辦學思路、工作的思考路徑和人生的思考感悟一一呈現,讓教師從中增進了解、消除誤會、受到啟發、共同發展。現在我校教師之間切磋教學感悟、交流教育心得,養成了用筆思考的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這一形式,幫助教師消除和減輕職業倦怠症狀,培養他們的教育理性與情懷,為造就一批有思想、會實踐的教師隊伍積澱基礎。

3、用制度來引導

校長要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更多的舞台和平台,讓教師們都能有實踐的天地、展示的平台和發展的空間。尤其是對年輕教師,我們要大膽放手,該放就放,鼓勵他們大膽實踐,要創新機制,壓擔子、讓位子,讓他們儘早的嶄露頭角。因此要重視通過制度措施的制定,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有效的措施,把一些前瞻性的路徑,從制度層面加以落實和推廣,以此來導向學校發展的方向和師生價值的取向。為了促進教師自主加快專業成長的步伐,實現學校各方面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先後出台了《教師學期工作考核評價方案》、《關於對教育教學進行專項獎勵的意見》、《關於表彰教學新秀、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的意見》和《關於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新教育實驗的意見》等一系列制度,讓教師真正明白只有“時間用在備課上、功夫花在課堂上”,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和生命活力,我們的付出才會事半功倍;只有積極投入到教科研中去,讓我們在繁雜的工作中不斷綻放出激情和火花,堅守並踐諾“努力工作、快樂生活”的信條,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和美麗。

4、用目標來引領

有了目標,便有了人生奮鬥的方向。有人説,能夠做到把教師個人價值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一定是位成功的校長。因此作為校長就要善於利用各種契機和場合,傳播自己的辦學理念和治學方略,要善於把大家的個人意願統一到學校的發展目標上來。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也才能在學校發展的同時,教師個人也得到發展。因此我們很注意引領每一位教師確定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讓大家充分思考下面一些問題:自己過去幾年做了什麼?有了什麼進步?現在正處於什麼發展狀態?未來幾年,自己都想做點什麼?向什麼目標發展?教師經過認真思考和切實規劃,為自己的每一階段設立了相應的發展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每次教師通過階段性的總結和對照,都會為自己原先設立的規劃進行適度調整。目標的引領,使教師們不再對自己前進的方向迷茫,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信心,對自己的工作也充滿着激情和豪情,這給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內驅力,學校的發展也將更科學更持久。當然,引領不僅只是停留在純粹的專業發展道路上,更要體現在人格的引領和文化的引領等方面,通過校長自我人格的完善、先進人物的榜樣和名師大師的魅力來感染教師的靈魂,通過校風的薰陶、典型的召喚和人文的建設來營造校園文化,讓教師的發展更和諧更主動更健康。

以上就是我閲讀《名校與名校長的誕生》之後的一些感悟,或許有東施效顰之嫌,但切切實實融入了我自己的思考和信念。我堅信“管理就是使一羣平凡的人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的過程”,我更向往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教育人一起前行,用教育的理想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的理想。

第二篇:打造“名師名校長名校”的體會思考

“十一五”期間,我區以創建教育先進區為平台,最終實現教育強區為目標,部署了兩大戰略和四項工程,以此來帶動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其中“人才興教”戰略中明確提出了要傾力打造“三名工程”。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振興,教師為本。”只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學校走向名校才有保障,只有名校長的引領,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才能為現代化教育品牌學校的打造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建設“三名工程”,就是要精心打造?教育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教育的內在品質。優質的教育品牌不僅能幫助社會了解學校,而且還能在學校內部培養一種使命感,給整個學校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強大的動力。

目前,全市幾屆名校長評選,我區無一人當選,名師評選,我區僅有??一人。我區教育品牌無論外在的聲譽和影響,還是內在的品位和質量都存在明顯的不足,不能較好的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導致我區一些優秀學生外流他區。作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府,有責任改變我區的教育現狀,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來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們更應該打造“三名工程”,精心磨礪教育品牌。要提高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就要加強激勵,加大投入,為教師和校長成為名師和名校長搭建發展的平台,鼓勵教師和校長修德研教、建功立業、著書立説、成名成家,讓優秀人才脱穎而出。這也將為我區推行中國小教師真正的聘用合同制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打造“三名工程”,政府要在激勵機制上有所作為。

為了打造“名師名校長名校”工程,我市一些區紛紛設立了專項經費,如?區為了打造名師設置了100萬元的專項經費,建立了首席教師制和名師工作室。

“三名工程”專項經費可從以下幾方面投入:對創辦名校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市區教育部門及廣大羣眾認可,示範效應發揮好,能帶動1所薄弱學校走出困境的名學校,政府應從辦學經費、辦學設施、人才引進、辦學自主權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提供更為寬鬆的辦學環境。要確立人才是寶貴資源,鼓勵人才冒尖,對人才實行重獎的意識。推行首席教師制和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是良好的載體。對特級教師實行年薪制,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實行津貼制,校長實行職級制工資標準。

其次,打造“三名工程”,我們要學會有效地經營教育品牌。

學校無小事,教育重細節。如今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必須能幹會説,特別是?、?等校,必須善於總結和宣傳,做好品牌管理。教育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我們不能浪費這些寶貴的資源,要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和名校的引領、示範、指導和帶動作用,形成品牌效應。

第三,打造“三名工程”,要加強機關和中國小幹部隊伍建設。

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打造“三名工程”才能順利進行。 我區要創建教育先進區,實現教育強區的目標,必須加強機關隊伍和中國小幹部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加大機關的行政效能建設,提高教育管理者服務教育的水平,堅決地對機關和中國小幹部中不適應者進行調整。加速幹部隊伍年輕化進程,加強後備幹部的培養措施,特別要加強對佔教師大多數的青年教師的培養。生活上多關心、政治上嚴要求、業務上壓擔子。以“培養名教師,樹立名校長,打造名學校”為重點,大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充分激發教師潛能,創造骨幹教師梯隊,為實現“科教興區”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只要我們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深入研究、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將“三名工程”建設好,就一定能打造?東部教育高地展示區,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就一定能為建設“和諧?”、增強?在全市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做出我們的貢獻。

第三篇:打造“名師名校長名校”的體會思考

“十一五”期間,我區以創建教育先進區為平台,最終實現教育強區為目標,部署了兩大戰略和四項工程,以此來帶動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其中“人才興教”戰略中明確提出了要傾力打造“三名工程”。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振興,教師為本。”只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學校走向名校才有保障,只有名校長的引領,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

化發展,才能為現代化教育品牌學校的打造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建設“三名工程”,就是要精心打造?教育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教育的內在品質。優質的教育品牌不僅能幫助社會了解學校,而且還能在學校內部培養一種使命感,給整個學校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強大的動力。

目前,全市幾屆名校長評選,我區無一人當選,名師評選,我區僅有??一人。我區教育品牌無論外在的聲譽和影響,還是內在的品位和質量都存在明顯的不足,不能較好的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導致我區一些優秀學生外流他區。作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府,有責任改變我區的教育現狀,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來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們更應該打造“三名工程”,精心磨礪教育品牌。要提高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就要加強激勵,加大投入,為教師和校長成為名師和名校長搭建發展的平台,鼓勵教師和校長修德研教、建功立業、著書立説、成名成家,讓優秀人才脱穎而出。這也將為我區推行中國小教師真正的聘用合同制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打造“三名工程”,政府要在激勵機制上有所作為。

為了打造“名師名校長名校”工程,我市一些區紛紛設立了專項經費,如?區為了打造名師設置了100萬元的專項經費,建立了首席教師制和名師。

“三名工程”專項經費可從以下幾方面投入:對創辦名校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市區教育部門及廣大羣眾認可,示範效應發揮好,能帶動1所薄弱學校走出困境的名學校,政府應從辦學經費、辦學設施、人才引進、辦學自主權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提供更為寬鬆的辦學環境。要確立人才是寶貴資源,鼓勵人才冒尖,對人才實行重獎的意識。推行首席教師制和名師、名校長是良好的載體。對特級教師實行年薪制,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實行津貼制,校長實行職級制工資標準。

其次,打造“三名工程”,我們要學會有效地經營教育品牌。

學校無小事,教育重細節。如今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必須能幹會説,特別是?、?等校,必須善於總結和宣傳,做好品牌管理。教育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我們不能浪費這些寶貴的資源,要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和名校的引領、示範、指導和帶動作用,形成品牌效應。

第三,打造“三名工程”,要加強機關和中國小幹部隊伍建設。

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打造“三名工程”才能順利進行。我區要創建教育先進區,實現教育強區的目標,必須加強機關隊伍和中國小幹部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加大機關的行政效能建設,提高教育管理者服務教育的水平,堅決地對機關和中國小幹部中不適應者進行調整。加速幹部隊伍年輕化進程,加強後備幹部的培養措施,特別要加強對佔教師大多數的青年教師的培養。生活上多關心、政治上嚴要求、業務上壓擔子。以“培養名教師,樹立名校長,打造名學校”為重點,大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充分激發教師潛能,創造骨幹教師梯隊,為實現“科教興區”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只要我們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深入研究、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將“三名工程”建設好,就一定能打造?東部教育高地展示區,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就一定能為建設“和諧?”、增強?在全市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做出我們的貢獻。

“好範文”版權所有

《打造“名師名校長名校”的體會思考》

第四篇:上渠完小創建名校名師名校長的規劃1

上渠完小創建“名校、名師、名校長”的規劃

目前,教育競爭日趨激烈,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已向縱深推進。學校要立足現實,高遠定位,謀求進一步發展的目標,鎖定自主發展的思路。在上級各部門指導下,以創建 “名校 、名師、名校長”工程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課程建設與教學管理的制度化與科學性,紮實推進素質教育,使教學質量逐年穩步提高,實現上渠教育發展的層次和品位的再提高。

一、工作目標:

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針,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 緊緊圍繞強抓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主題,以“新的教學理念、鐵的組織紀律、美的育人環境、高的教育質量”為目標,強化教學常規有效性。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創建有序而富有生氣的教學氛圍、努力構建新型師生關係,師生間逐步實現用高效的方式溝通和交流,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習動力得到增強,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良好的、積極的、健康的學習習慣得以養成。按學校發展的三個步驟——規範化 、特色化、品牌化的目標,提高學校辦學品位。

二、實施措施

(一) 以“創名校”活動為載體,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1嚴格按國家、自治區、市法律法規文件要求,認真履行國小管理規程及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到位。

2、以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 ”的理念為指導,以學生“十星際”建設活動為突破口,全員參與,點上突破,凸顯家庭、學校、社會三級辦學的成果。

(二)加強名師培養培訓。

1、成就教師的專業發展。

(1)實施名師帶動工程、師徒結隊工程,落實個人成長計劃 ,打造學校教師羣體的合理梯隊。

(2)拓展校本教研,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a、健全教研製度。以課題牽動、名課欣賞、同課異構、人人點評、同伴互助等多種形式為校本學習近平台,人人蔘與、人人提高。

b、推行微型教研製度。在辦公室中圍繞一個專題、一個熱點問題、一則具體事例展開研討;引入博客教研,每位教師都創建自己的博客進行鏈接,打破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交流點評,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c、實施個人教育研究行動。倡導每個教師都是研究者。學校每個學科、每個教師都有課題,以課題牽動,帶動教研,注重實踐、反思、個案研究、教育敍事、成長日誌等。

2、成就教師的成功體驗。

(1)倡導綠色管理理念,注重制度和人文關懷的協調統一。

(2)實施“感動教師”工程。強化領導者的服務意識,多給一線教師關心和關注,建立多種平等對話模式。與教師同甘苦共命運,共同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思想,使團隊凝聚力得到大力提高。

(3)創設“榮譽欄” 推行名師活動。對有一點一滴進步和取得榮譽的教師給予表揚公示,讓教師在不斷成功的體驗中迅速成長。

(三)、校長的專業發展——加強自我修煉、自我提升。

1、學好三種理論:政治理論、教育理論、管理理論;掌握三種知識:專業知識、新技術知識、財經法律和人文知識;提高三個水平:教學水平、工作水平、語言文字表達和人際交往水平;樹立三心:事業心、責任心和進取心;處理好三個關係:發展與繼承關係、工作和學習關係、個人和集體關係。

2、繼續積極參加區教育局組織的農村校長遠程提高培訓,通過專題研討、參加校長論壇等多種培訓形式,不斷地提高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具有現代辦學理念和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教育科研能力,辦學卓有成效。

上渠完小創建名校名師名校長的規劃領導小組

組長:徐曉輝

副組長:袁建財

組員:潘金鳳

肖寧忠張紹武段秀娟張信湖 朱鴻斌

創建“三名工程”的規劃

中寧縣大戰場鄉上渠完小

2014年3月10日

第五篇:名校校長的辦學理念與名校成功的關係

名校校長的辦學理念與名校成功的關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個“道”是指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定性,是一切最隱蔽最本質的規律;第二個“道”是表述、訴説。那麼這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能被簡單説出的就不是永恆之道;能被簡單賦予的,也非永恆之名。 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是否應該對教育之“道”抱有更深的敬畏之心,是否應該對名校之“名”的內涵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一名教育管理者離開了思想、精神、創新的追求,每日沉浸在繁雜的事務中,只能在教育之“術”的路上越走越遠。教育管理者是否應該僅僅滿足於學生服從管理、教師不辭勞苦、校園乾淨整潔、紀律整齊劃一、課堂井然有序?當我們沉醉在這些表面現象自得時,或許我們的教育管理正在遠離教育之“道”。 一個好學的人不一定能當校長,

但一個好校長必須是一個好學的人。

校長要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創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一個校長如果不讀書,他的知識不可能豐富,他的學養不可能深厚,他的思想不可能深邃。

一個校長如果始終封閉在校園裏,他的思維、見解肯定會受到限制。

名校之“名”,彰顯的是否僅是校園面積、辦學規模、環境設施、升率指標的飛昇?一所學校留給學生的應該是什麼,留給後人的

應該是什麼,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教育圈地”盛行的現狀下,不少學校成了豪華場館的展示平台,可惜的是有大校園卻無教育的“大氣質”;在應試教育下的很多學校留下來的只有一年年的升學率,遺憾的是有教學的高分數卻無教育的“高品味”、“高境界”。而所謂的“名校”一旦固步自封,或者為“名”所累,失去前行的動力;或者“浪得虛名”,再也尋找不到新的發展空間。

顧明遠説過:“校長 之於學校猶如靈魂之於軀體”一名好校長是發展的戰略家,學校制度的設計師,學校文化的精神領袖。 斯坦福大學是美國首家在校園內成立“工業園區”的大學,而這成為美國加州科技尖端、精英雲集的“硅谷”的起點和橋樑。

有人形象地描述道“斯坦福就是硅谷的孵化器”。早年對偏於一隅的斯坦福來説,與東部的名牌大學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而且西部遠不如東部發達,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時任斯坦福大學副校長弗裏德里克〃特曼很有先見地認為,高校的未來在於人才,大學不僅是求知的處所,它們對一個國家工業的發展、工業的佈局、人口的密度和所在地區的聲望,都可以發揮巨大的經濟影響。在他看來,要成為第一流的大學,必須要有第一流的教授,但當時的斯坦福對名牌教授還沒有很大的吸引力。為此,特曼提出了著名的“學術尖端”構思,這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吸引頂尖人才,二是樹立頂尖科系。

正是基於招攬出色人才和造就尖端科系的學術尖端構想,特曼教授和當時的校長華萊士〃斯德林決定把斯坦福的土地變成金錢,而把錢——通過聘請著名教授——變成學術上的威望。於是,他們劃出7.5%的校園土地,約655英畝,出租給從事高科技產業的工廠,這便是斯坦福工業園區。之後,工業園區內企業一家接一家地開張,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範圍,繼續向外發展擴張,形成美國加州科技尖端、精英雲集的“硅谷”。

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亨尼斯在談到斯坦福的辦學理念時説道:

“我們的理念是要追求新的知識、推動我們的學業與學生進行交流,因為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地進行教育,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財產就是要雙方都達到優秀,在教和學方面相互影響,而且都達到傑出的效果,這是我們大學的一個理念。”

而對於這個理念具體表現在哪裏,亨尼斯是這樣説的:

“斯坦福最有特點的、區別於很多世界其他大學的就是它有不斷冒險的精神,在教學和研究方面都有這樣的精神,不斷地尋求和探索新的方向及新的理念。”

創業文化的教育背景

斯坦福大學副校長弗裏德里克〃特曼,被譽為“硅谷之父”。如果沒有這個人,硅谷的誕生必定會晚得多。

特曼從小在斯坦福的校園長大,耳濡目染斯坦福學術自由的氣息和青春的活力。1922年,他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和電子工程兩個碩士學位,並於兩年後返回斯坦福大學工作,擔任電子工程系教授。踏上工作崗位的他承襲了斯坦福的一貫風格,不固守,不止步,他始終認為,大學不僅僅是象牙塔,工程系教授更應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在一起。於是,他鼓勵自己的學生要勇於拼搏闖蕩,在學校附近開設公司,進行創業活動。

學生惠利特和普卡德正是在特曼的出謀劃策下,於1937年成立了著名的惠普公司,而第一個產品正是他們做研究生時的課題——聲頻振盪器。

創業初期,惠利特和普卡德嚴重缺乏資金,租不起辦公室,只能在斯坦福大學附近租了一間小車庫進行辦公和研究。

兩位創始人始終秉持着在斯坦福形成的不斷挑戰自我、不斷

推陳出新的理念,不斷研製新的更好的產品服務於人類,終於慢慢成長為今日聞名世界的跨國企業,全球員工達到12萬以上,年收入超過250億美元以上。而那個當年挑戰之旅中的暫時落腳點,著名的小車庫,也被榮幸地譽為“硅谷的誕生地”。

雅虎公司聯合創始人楊致遠,於199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進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邁開了其努力進取的腳步。

可以説,斯坦福對楊致遠的影響是深遠的,在這個硅谷的人才搖籃,他受到這股強有力的創業風潮的影響,想到也應該創辦一個自己的公司。機緣巧合,他和自己的助教戴維〃費羅走到了一起,成了合作無間的最佳拍檔。

一開始,兩人的研究方向是自動控制軟件,但不久他們發現這個方向已經被幾家公司給壟斷了,發展機會不多。此時,第一個web網瀏覽器出現了,它可以讓他們查到各種資料,網絡開始真正地改變人們。

楊致遠很快就被它給迷住了,他和費羅製作了各自的主頁,並樂此不疲地天天泡在網上,開始各自收集自己喜歡的站點,並互相交換。隨着交換頻率越來越高,收集的站點資料越來越多,他們覺得不勝其煩,想到如果開發一個數據庫系統,那麼就可以

管理全部所收集到的資料。

在當時,還沒有人想到要去這麼做,楊致遠和費羅這對拍檔把網絡資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並將它命名成“傑裏萬維網嚮導”(“傑裏”是楊致遠的英文名)。他們將這一共享資源的站點分類,又將類分成子類,於是“yahoo”的雛形誕生了。其核心——按層次將站點分類——直到現在仍沒有改變。

在斯坦福,不僅是學生,很多教授也都有過創業的經歷,或者擔任過創業公司的董事。他們會將自己的經驗告知學生:如何面對創業中的客户、員工管理、籌資等問題,在董事會會遇到怎麼樣的挑戰,等等。

當將辦學的目的定位於為了學生終身發展的時候,那些人們孜孜以求的升學率,也多能水到渠成地提升。因為學生有了好的品質,好的習慣之後,也有了學習的責任感與意志力。這甚至超越了興趣的力量,有着持久性的特徵。當這些定格成一生的品質之後,學生的一生髮展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