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4W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

四大名著是中國名著之一現乃至全人類共同歷史悠久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着深遠的影響。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閲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請您閲讀。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1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着的悲涼試句一向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着《紅樓夢》這部小説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藴涵着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懷着一種壓抑的心境,小時候素來不愛讀書,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户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之後,隨着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僅只意味着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説:“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麼?黛玉為何生性鬱鬱寡歡,喜散卻不喜聚?

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悽慘美人兒所表達自我內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鬱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寫照。

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説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杯具的色彩仍籠罩着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證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脱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

雖説這本書字裏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着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歎,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應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齊的温馨,也使讀者在閲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

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脱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我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我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境又是如何呢?

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着。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可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本事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熱的內涵;它,傳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傷。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2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這是紅樓中賈巧姐的判詞,預示在紅樓夢後四十回中,賈巧姐被劉姥姥所救,得以安渡一生。

劉姥姥是紅樓夢中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人物,但確實作者所安排的一個異常重要的人物。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意境,氤氲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曹雪芹不愧為是當之無愧的大家,虛虛實實的紅樓夢中,若真若幻,若虛弱實。

劉姥姥代表的是實。她代表的是廣大農民階層,與紅府截然相反的階層,是紅樓夢聯繫現實生活的紐帶。她樸實,她善良;她滑稽,她乖巧。她是窮人,但不是沒有美德的窮人。

一個人可以窮,但不可以沒有德。劉姥姥很可能是曹雪芹現實中遇到過的人物,通過紅樓夢濃縮了曹公對現實的無奈與同情。作者通過紅樓夢歌頌了廣大社會低層階級樸素善良的美好品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後四十回裏,巧姐險些與其他紅樓女人一樣淪落風塵或被折磨而死,幸逢劉姥姥,得以圓滿結局。劉姥姥,這個現實社會貧苦人民的代表人物,有着鄉下人的笨拙,也有着鄉下人的淳樸;有鄉下人的困苦,也有鄉下人的單純。這不禁讓我聯想起沈從文筆下的翠翠了,中國傳統文化薰染下善良的勞苦大眾,便是如此。

通過榮國府劉姥姥將謙和的處事原則表露了出來,但耍弄劉姥姥是重中之重,表現了富人對窮人的根本看法。在富人眼裏窮人是不值得一提了,只值得耍弄和尋開心。妙玉扔掉的那個杯子變現了妙玉的清高也表達了富人階層對窮人階層的蔑視。

富人多是瞧不起窮人的,這是社會的普遍現象。在富人眼裏,窮人永遠沒素質,沒文化,髒,不愛乾淨。反映在現代就是城裏人與鄉下人的矛盾。如今我們這裏住在城市裏的居民,吃了鄉下種的糧食,享受着鄉下人打工為我們提供的便利,卻是從心裏壓根瞧不起鄉下人。

然而劉姥姥最後確是救了巧姐,這説明了什麼呢?在自己富裕之時巴結自己的朋友算不上真正的朋友,可在自己落敗之後還依舊把你當朋友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這就需要我們這些現代人,認清楚到底誰是朋友,誰是真誠可以依賴的朋友。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恨只恨身於末世,恨只恨封建制度對於女子人性的殘殺。但是紅樓夢作為我們一個時代文明的象徵,它的詩,它的畫,它的美,它的恨,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紅樓女子的悲劇,在今天會不會重演?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3

在這個假期中,我細細品讀了我國的四大名著。其中,《三國演義》給我的印象最深刻。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説。它的作者是羅貫中。書中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間,魏、蜀、吳三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

《三國演義》那多姿多彩、神奇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是一個熟知天文地理、無所不知、足智多謀、呼風喚雨的人物。他一生還有許多驚人事蹟,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罵死王朗、空城計等,死了還以木偶退兵、錦囊殺魏延。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氣周瑜。諸葛亮不但剝奪了周瑜的東西,甚至把他的生命也了結了,周瑜臨死前感歎説:既生瑜,何生亮?

我也很喜歡趙雲。趙雲,字子龍,蜀國五虎將之一。在《張飛大鬧長阪坡》和《趙雲截嫂奪阿斗》那兩回,趙雲都奮力保護劉備的兒子阿斗。特別是在《張飛大鬧長阪坡》的那一回。趙雲在和曹軍廝殺時,丟了甘夫人和阿斗。於是,趙雲一邊奮勇殺敵,一邊尋找夫人和阿斗。終於,他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當趙雲回去,把阿斗交給劉備時,劉備把阿斗扔在地上,説:為了這個孩子,差點損失我一員大將!趙雲慌忙抱起阿斗,説:我就是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主公的恩情啊!從趙雲的話中,我感受到趙雲的了忠心耿耿;在殺敵時,我又感受到了趙雲的英勇。我真佩服他。

《三國演義》中,我還喜歡重情義的關羽和老實的魯肅。我最討厭的,就是呂布了。因為呂布見利忘義,收了董卓的禮就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真是令人討厭!讀了這本書,我覺得一些人太喜歡爭權奪利,互相殘殺,真不應該!

《三國演義》不但用小説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三國時期的情景,還讓我親眼目睹了三國時期那些人物的英姿,讓我永生不忘。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大氣磅礴,氣勢宏偉的讚歌拉開了三國的序幕。《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它記錄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描繪出傑出的歷史人物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是最輝煌的歷史鉅著之一。細細品讀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羅貫中的長篇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以東漢末年靈武帝中平元年到晉武帝司馬炎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從黃巾之亂開始,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再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三分天下,直至三國統一歸晉的故事。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諸葛亮是“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具有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大事,且將天下三分的鼎力局面準確預知,出山後一展其雄才大略,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設空城計。他的事蹟激勵我努力讀書,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智慧。

曹操乃一代奸雄,他提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可是他沒殺自我膝下的劉備,又讓我看到了他的大度。劉備重情重義,仁民愛物,是一位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任君,不管是大城小鎮,都忠於職守,受人愛戴,他讓我懂得了熱愛百姓和忠於職守的深刻道理;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他不降曹操,日夜思念兄長;過五關斬六將,毫不畏懼,他誓與劉備共存亡的精神讓我明白了仁義十分重要;孫權為人謙和,少年得志,同為天下英雄,使我體會到寬容大度的重要……

《三國演義》為我們講述了許多富有策略的戰爭故事。官渡之戰以少勝多,謀長節短,百戰百勝,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一場刀光血影的場面;赤壁之戰更是波瀾起伏,驚心動魄;還有那巧妙的連環計,精密的借刀殺人計,和那動人心絃的苦肉計……真是一幅幅壯麗宏偉的戰爭場面。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三國演義》,它使我明白了:為人處事要動腦,步驟計劃想周到,心平氣和勤思考,謀長節短勝戰多,堅定信念不動搖,義重如山知回報,忠於職守待人好,一生美名樂逍遙。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5

暑假裏所有作業完成以後,我迫不及待捧起老媽送給我的《水滸傳》,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這是一本描寫北宋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説,裏面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使我感歎不已。

小説描寫的是北宋末年,宋江和他的兄弟們奮起反抗黑暗的封建統治,並取得一系列勝利的故事。小説塑造了宋江、吳用、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批性格鮮明的梁山英雄。這本書很多故事情節我們都耳熟能詳,如:拳打鎮吳西、倒拔垂楊柳、智取生成綱、武松打虎、大鬧清風寨等。

《水滸傳》這本書之後,在它的字裏行間,我們總能找到一個“義”字。梁山伯的英雄好漢們,個個深情重義。生活中,當朋友有難時,他們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為朋友赴湯蹈火,兩面插刀。這是一梁山好漢們的“兄弟之義”。黑暗的封建統治下,民不聊生,梁山伯的英雄好漢們就扯起造反的大旗,為民眾打抱不平、出生入死、向天請命、替天行道,這是梁山好漢的為民的“國家大義”。正是因為秉持着這一腔大義熱血,梁山的英雄好漢們才剷除地痞惡霸,貪官污史,反抗封建的黑暗統治,誓將“打抱不平、出生入死、向天請命、替天行道”進行到底。當然,後來梁山的招安也多多少少受了這種“大義”的影響。

梁山英雄好漢們的“義”教會我在生活中不僅要對自己的朋友講義氣,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一定要主動相助,而且對於社會上的那些不良惡習和和風氣,要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才是真正的“義”。

所以,我非常喜歡讀《水滸傳》,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會永遠停駐在我的心中,永不磨滅!

中學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6

《西遊記》這本書裏,有一個人物最吸引我,那就是孫悟空,他勇敢、奮鬥,保護着唐僧到西天取經。

説到《西遊記》想必大家都是再熟悉不過了。我就是它的超級粉絲,電視劇、動畫片每次播我都會看,但我最喜歡看的還是這本書。自從我把《西遊記》從新華書店買回家,反反覆覆不知看了很多遍。

第一次接觸你,是那部電視劇。當初翻開你,只是為了完成作業。風,輕輕掀開你,裏面的跳躍着的文字似小精靈,一個一個跳進我眼簾。不知不覺中,與你相逢,竟忘了時間,不一會兒,書就被讀了一大半兒。就這樣,書中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唐僧師徒一路上的離奇經歷,在我腦海裏孕育了一株開在記憶深處的花,它散發着淡淡的幽香,變成一抹揮之不去的光輝。

《西遊記》為我們講述了唐僧與他的三個徒弟取經路上歷盡艱險、降妖除魔,經歷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同時也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信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氣度不凡,本領高超;豬八戒——好吃懶惰,憨厚老實;沙僧——心地善良,任勞任怨。與此同時,還塑造了一大批形象古怪、本領高超的神魔形象。這些人物形象在小説中被淋漓盡致、栩栩如生地體現了出來,使讀者為之折服。

《西遊記》用充滿神祕色彩的神話告訴我們,一項美好的正義事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歸是要經歷艱難和曲折。所以我們要發揚他們那份執着、勇敢的精神和那不斷奮鬥、為了最後的勝利而不斷前進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