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9W

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

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時間,只是為那一個個故事感歎,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空間,任思緒隨那些好漢心神往之。書,帶着我的靈魂在一點一滴中昇華!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請您閲讀。

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1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藴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2

《紅樓夢》,以前胡亂地翻過幾次,今又重讀,竟發現自己愈來愈對林妹妹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

剛開始時,對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個大家閨秀,何必為了一丁點的小事而傷心流淚呢?與寶釵相比更是沒了大家閨秀應有的風度和氣質。見到她,讓人覺得壓抑和沉悶。難道這就是她所謂的“抑鬱美”嗎?

慢慢的,我被她出色的才華而吃驚。她滿腹的才華,吟詩作對無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頑強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純潔…

她的身世也令人同情,雖説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體弱多病,出不了門,小小的年紀竟在藥中泡大,本來就虛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虛弱,也許是“獨生女”,父母對這個“掌上明珠”愛之又愛。家庭的規矩、禮儀比那些大家閨秀們差了些,但這更顯示出她與眾不同的性格,顯示出她的無所顧忌和她的處處謹慎。

黛玉的文學,吟詩作文和聰慧是無人能及的,但是面對寶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進,她非但沒有責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護。其實,她是不喜歡禮教束縛的家庭,對寶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讚賞,這應該是寶玉和黛玉愛情的進一步發展,寶玉他們彼此終於覓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勸寶玉努力學習,考取功名時,黛玉卻顯示出對功名的唾棄。在她柔弱的外表裏面,卻帶着對舊封建的科舉功名的鄙視和唾棄。我最佩服她這一點!

雖然黛玉對寶玉的不考功名欣賞,可她卻耐心的教香菱吟詩,教給香菱知識。她並不反對知識和文學,只是厭惡功名罷了。她細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詩,為的是讓姐妹們擺脱命運,誰能夠和她相比呢?沒有認的!

再説説她的純潔和不着一絲心機。林妹妹讀《西廂記》,這在當時酸的上是一本禁書,特別是對於大家閨秀來説,更是不能讀。林妹妹根本沒想這麼多,她讀《西廂記》是帶着對張生和崔鶯鶯執着愛情的崇拜來讀的,是欣賞其間的美。寶姐姐批評“林妹妹怎麼讀這樣的書呢?我告訴老太太去。”寶釵在黛玉心中落下了好姐姐的形象。可寶姐姐呢?真的好嗎?她處處留下端莊賢惠的美名,可是在偷聽別人説話被別人發現時卻説“林妹妹剛走過來.”以此來誣陷林妹妹。這到可憐了林妹妹,找不到知己,沒人能傾聽她的話,也只有和寶玉能談得來,便經常在他面前耍小性子。

林妹妹好值的同情,隻身來到賈府,在這裏孤苦伶仃,寄人籬下,什麼事都要處處小心,處處觀察別人,恐怕別人笑話她,説她不懂規矩。她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敏感,弱小的神經時刻在捍衞自己,這源於她自身的好強、反抗的性格,她的嘴巴説出來的話像刀子一樣,別人説她“好一張厲害的嘴。”她也只好如此做了。她是無足輕重的,既不掌握賈府的財政大權,又不管日常瑣事,因此,丫鬟和僕人們都不怎麼看重她,又沒有人庇護她,面對落花又怎麼不處境傷情;思念母親又怎不落淚葬花呢?

以淚來償還前世的思債,流了二十年,有多少淚也要流乾了,有多少債也該還完了。曹雪芹“一把辛酸淚”與她的淚流終日有太多的相似。林妹妹在還未享受人間的繁華時,就灑手離開人間,與寶玉的愛情就這樣成了泡沬。或許是該去了,債還完了,淚流盡了…

純潔,天真,不諳世事複雜,內心頑強反抗封建主義的網,熱烈大膽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黛玉是水做的,純潔的水做的,但是能衝擊巖石的峭壁,不是一湖死水,而是一直向前流動的水。

歎只歎那舊社會的大網給了林妹妹太多的壓抑和沉悶,歎只歎上天捉弄人,有情人卻不能在一起,美麗的黛玉卻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但她追求了,盡力了。

在賈府這個大房子倒塌以前死去或許是上天對其薄如紙的命的一種補償,她用不着看房子倒下來的那一幕,她用不着經歷那種痛苦,她也不能再經受痛苦了!上天給她的最大恩賜是留住了她的美麗,儘管帶了些淒涼。王熙鳳工於心計卻被一張破席給捲走了。寶釵也只能獨守空房…

她的的確確是一塊純潔的,無瑕的“通靈寶玉”。

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3

一個女人,一生的眼淚,卻換來一段殘缺而又不完整的感情;一個男人,一生的呵護,卻終究敵不過金玉良緣的流言蜚語。她,林黛玉,那個傾國傾城的貌;他,賈寶玉,那個多愁多病的身。這部文學作品,堪稱文學史上的經典,也許正是因為這經典,將我這個愛文學的女孩子牢牢地鎖住。説實話,我從五年級就喜歡《紅樓夢》,可能那時候我年紀小,而這本書多講的愛情故事,家裏人不大同意我看它,但我覺得這沒什麼,每個人都會有這個過程或説都會有愛情這段經歷。當傾國傾城遇上多愁多病之後,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林黛玉雖然在愛情中是一個失敗者,但在言行一語雙關方面,卻不得不令我佩服。“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説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説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些!”含蓄又不減妙力的話,被她説的如此完美無瑕,不得不説,林黛玉對於文字也是別有一番研究。“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她的詩中總帶着一種別緻的美感,但也有一絲淡淡的憂傷在裏面。《葬花吟》中“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她的孤寂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沒想到,她的命運與這首詞是如此的相似。只有寶玉一個知己,除了他,在這慌繆的現實生活中,還有誰能給這個潔尚的姑娘幸福呢?這一切,又豈能是她一個人能夠改變的呢?所以,她終究被這黑暗的世界所吞沒!可悲!可歎啊!

林黛玉在文學史上算是一個成功的女性,但不免會有些弦外之音,有人説林黛玉尖酸,刻薄,會使性子,有心計,不僅如此,我們更要注意的她的出生,她的背景,自從來到榮國府,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唯一的一個卻承受不了封建社會的壓力。我覺得,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不亞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當然,每個都有每個自己的優點。

當我再次翻開這本《紅樓夢》時,每個主人公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悟,但唯一不變的是那個傾國傾城的林黛玉和多愁多病的賈寶玉……

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4

一提起《三國演義》,自然就會想起“正面人物”的劉備和“反面人物”曹操以及“中立人物”孫權。這三個人在中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勢。

書中的劉備“忠厚老實”,“一心想修復漢室”,我可不這麼覺得,你想,在趙雲救出阿斗後,劉備怎麼會捨得摔孩子呢?還不是因為要收買趙雲的心!劉備也還是個心思細密的人,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知曹操生性多疑,怕暴露自己遠大志向,一副胸無大志的樣子,學起種菜來,得以騙過曹操耳目。現在想想,要是劉備他提早展現的話,恐怕早就被曹操輕而易舉地解決掉了。煮酒論英雄時,當曹操説出:“當今世上的英雄,只有你我兩人!”這樣的話時,要不是他反應快,借雷聲掩飾,曹操遲早會因為疑心將他給殺了。可光懂得收買人心和及時反應也是沒辦法的啊,關鍵要有軍事才能,説句不客氣的話,劉備的領地都是靠諸葛亮給他出謀劃策打下來的,至於劉備,我可沒看見他有什麼計謀上的突出特點。他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三國史上才有了“三顧茅廬”一説。

曹操一直都是以奸詐、狡猾、殘忍的形象出現的。特別是“曹操殺親朋”這一段,在他人看來簡直太殘忍了。呂伯奢為了招待他,特地出去買酒,他在屋裏聽得磨刀的“嚯嚯”聲,誤殺了他的家人後出門又設計殺了呂伯奢。他的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更是讓他人驚得目瞪口呆。有人指責他不道義,可若是他不那樣做,呂伯奢必會帶人追殺他,那他也別想活着出縣了,可以説,這是生存的需要。曹操是決不會負“奸雄”這個“美名”的。當老朋友許攸前來投靠問及糧草時,曹操先答糧草可夠一年,後答半年、三個月、一月,後許攸揭發他:“休瞞我,糧已盡矣!”俗話説“兵不厭詐”嘛,曹操可是把它給運用得靈活自如。

孫權在書中也算得是位“明君”了,在“隆中對”中諸葛亮這樣談:“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只看民附二字便可知道他有多賢明瞭,上下一心,老百姓擁護君主,使得他人都不敢來犯。“賢能為之用”,看吧,只要是賢能的人都被網羅去做那些大大小小的官,等於無形中為國家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他在任期間也可算是一段“太平歲月”吧。

這三人各有各的特點,不盡相同,但相同的一點就是他們都是一方霸主,劉備善於收買人心,手下的將士忠心耿耿;曹操狡猾而善於用計謀,他的聰明使他多次度過難關;孫權能夠做到“賢能為之用”,上下一心使得外人不敢來犯。他們的特點使他們多次度過難關。

我們要學劉備的心思細膩;學曹操的果斷、堅決;學孫權的人格魅力。我們不能學劉備老是藉助他人的力量;不能學曹操的殘忍、無情;不能學孫權的出爾反爾和朋友反目。

高中生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5

《水滸傳》畢竟是寶藏,不時會有新發現。最近,一位著名史學教授的研究又出新成果:“《水滸》是中國第一反腐名著”。教授認為,在封建社會裏,直接迫害農民的是貪官污吏,是高俅一類人物。農民起來反抗,矛頭直指貪官,這是理所當然。農民剷除貪官污吏,實現天下太平,實際上就是反貪污、反腐敗。“《水滸》雖然情節複雜紛紜,但其主題總離不開一件事———反貪污、反腐敗。”端的是有一千個學者就有一千個主題。

《水滸》反腐,第一斗士該是宋大哥了。宋江“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人仗義疏財”,老太爺宋太公和胞弟宋清“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宋大哥則在鄆城縣衙當文書。“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宋王朝該不會實行“高薪養廉”吧?一個縣衙的小文書,不知工資有多少?竟能揮金似土,不知是有灰色收入還是有其他收入?莫非黑三郎上山之前也腐敗?那豈非成了以腐敗反腐敗了?最堅定的“反腐鬥士”當推李逵,那鐵牛的板斧砍起江州百姓的頭顱來就如切菜,“只要殺得快活”。事情緣起乃智取生辰綱,理由非常充分:“此不義之財,取之何礙”,因為是反腐的正義行動,打劫也就不叫打劫,叫智取。

《水滸》反腐,本是古人的事,與咱何干?只是那濃濃的《水滸》氣綿綿不絕:晁蓋們劫生辰綱是“反腐”,今天小偷偷貪官的贓款贓物更是“反腐”了。那宋押司在政府機關幹事,卻一心編織關係網,哥兒們來了“終日追陪”。利用職務之便為犯罪嫌疑人、也是關係網中一哥兒們的“鄉長”晁蓋通風報信,指使他們脱逃,那原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莊如順通知賴昌星快點出國好像就頗得宋江的真傳。宋江殺閻婆惜之後,鄆城縣“公安局長”朱仝、雷橫私自放走宋江,“縣長”也有心為宋開脱,那浙江温嶺市原市長周建國、市公安局長楊衞東與黑社會頭子張畏的瓜葛,那瀋陽市原市長慕綏新、副市長馬向東與劉湧的關係,不就與此一脈相承嗎?慕綏新、莊如順、周建國、楊衞東們,血液中就浸透了《水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