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實用9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6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9篇《社會心理學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社會心理學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實用9篇)

篇1:社會心理學讀後感

選擇學科時,我就對心理學特別感興趣。最近有幸拜讀了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的《社會心理學》,感觸頗多。跟許多自然科學一樣,社會心理學至今還是沒有一個為所有的心理學家普遍接受的定義。我認為認真學習研究《社會心理學》對我們的工作學習都大有幫助。社會工作的對象是人,是人和環境的互動,無論何時何地,人的心態和行為總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羣體和整個社會的影響。學習這門學科,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提高行為的自覺性,增強社會的適應能力,還可以幫助我們用新的方法去觀測人和理解人,從而更加準確的理解人們行為的意義、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周圍世界的關係。這種觀測裏和理解力幫助畢業後的我們踏上社會指明道路來説意義重大。

社會心理學是從社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對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有着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研究對象為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羣體心理和社會心理學。它又屬於自己的方法論,主要有:一般方法論和專門方法論和特定學科的具體研究方法,比如説觀察法,心理測試很檔案研究等等。

看到這兒,我不由的想起了一些經典的心理電影,如:《沉默的羔羊》,《美麗心靈》等等。這些電影的精彩之處,就是運用了一些社會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充分的將錯覺,喚醒,情緒等元素髮揮到極致。

在這本書中,還出現了“社會人格”一詞。在心理學中,人格又被稱為個性,但是依舊是沒有確切的定義。奧爾波特認為:人格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物理系統的動態組織,他/她決定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獨特性。而我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陳忠庚對人格進行了這樣一個界定:“人格是個體內在的行為傾向性,它表現在不斷變化中的全體和綜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形成的給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組織”.這些概念讀完一遍是真的令人腦袋大了,但是隱隱約約的,我們是真的感受到了人格的一些特性。比如可塑性,自主性和受動性,還有部分的相對獨立性。看到這兒,我想起每個小孩從小就學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這些古典的著作不就跟人格的可塑性,受動性和獨立性相關嗎?讀書學知識就是為了是自己能與眾不同,打破人的自然性,從而塑造自己的社會性。同樣,”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沒有相貌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沒有人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現在所説的自我,大概就死所説的人格。堅持自己的人格,才是最真實的自我。

説到心理活動,不得不説的一點就是態度,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態度不僅決定着人的內心活動的方向與強度,而且也支配着外在行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瞭解一個人的態度就可以預測他的行動;改變一個人的態度就可以改變他的社會行為。這心理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點。現在社會中,存在的偏見越來越多,所謂的偏見其實也就是社會態度中的一個小部分。比如城市居民對待農民工的偏見,記者在採訪時對被訪者的偏見,是對人對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極否定的態度,常常具有刻板性,具有過度化的以偏概全的特性,而且常常是先入為主,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消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見,建立一種良好的社會態度。最後,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研讀《社會心理學》,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篇2:社會心理學讀後感

心靈驛站

傅毅琳

通過讀這本書,我瞭解了社會心理學研究主要有3個領域,分別是個體過程、人際過程、羣體過程,研究層面分別是社會、個人、人際。研究方法有兩大類:相關研究和實驗研究。自我概念中,華人的社會取向正是華人的真實寫照,關係、權威、家庭、他人取向。實驗表明他們的確有個人取向自尊與社會取向自尊的需求,且社會取向自尊的需求較高,同時也有個人取向自我提升與社會取向自我提升的現象。

通過一個個案例來向讀者闡述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例如:生物理論、學習理論、誘因理論、認知理論、角色理論。社會認知是人們選擇、理解、識記和運用社會信息作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社會認知對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社會認知與寂寞、與焦慮、與生理疾病都有關聯,負性情緒導致人們緊張,進而心臟病誘發、免疫系統受控制、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因此我們應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時刻保持好心態好心情。

偏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尤為常見,它會對我們的知覺、自身和他人行為都有着一定的影響,這種自證預言現象與刻板印象、歧視之間均有關聯。研究中有這樣一個實驗,研究者讓白人大學生面試幾名求職者,這些求職者中,有白人、黑人。當大學生與黑人面談時,不知不覺地表現出不自在與缺乏興趣,且結束談話也比面試白人時更快,為弄清這些行為如何影響黑人求職者,於是進行了第二次實驗,控制面試者的行為,使他們行為與第一次實驗中面試者對白人或黑人求職者的方式一樣,但第二次實驗中會是白人求職者,對面談進行錄像,並讓不同的人對求職者進行評價。結果發現,那些受到以第一次面試黑人的方式進行面試的求職者和被以第一次面試白人的方式進行面試的求職者相比,前者被認為比較緊張且缺乏實力。因此,通過這一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瞭解到偏見會讓人產生心理陰影,這種陰影也會對他人產生影響。當然,消除偏見的方法也有很大,主要可以通過注意父母與周圍環境以及媒體對兒童、青少年的社會化影響,讓更多的人受教育,因為受教育越多的人偏見越少,人們的偏見更多的來源於自己的無知與狹隘,此外,對立團體的直接接觸也可以減少他們間存在的偏見,比如,舉辦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奧運會等都可以克服人們之間的偏見。

合作學習的典範是”拼圖教室“這一實驗,拼圖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合作團體參與過程成功地打破了內團體對外團體排斥的觀念,促進了對同一團體的認識,沒有人被排除在團體之外,合作學習鼓勵了同情心的發展。我覺得這好比是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性質,儘管後期發生瞭解放戰爭,但是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內嚴峻的形勢下,兩黨最終還是簽訂”雙十協定“,攜手抗擊敵人。這樣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曾經的偏見。

大家常聊的人際吸引也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內容,人際吸引有兩種原因:一是人本生來就有的親和動機,二是為了克服寂寞。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有個人特質(包括第一印象、個人能力、外表吸引力)、相似性、互補性、熟悉性、接近性。親密關係的維持也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這種關係的維持有以下幾種重要條件構成:平等、歸因、溝通、嫉妒。

總結一下,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有3種特點:一是以自我為中心(交往法則:一個人離我越近,我就對他越好);二是講人情(禮尚往來);三是強調人際信任(寡言之人沒有出路)。

篇3:社會心理學讀後感

這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老麥

大家都叫他吳大,那麼我入鄉隨俗,從個眾,也這麼稱呼他套個近乎,儘管他根本不認識我。

我很佩服吳大的勇氣,居然敢講《社會心理學》這本書,如此宏大的場面,小生我是hold不住的,而且還再三猶豫,才報名來聽,但好久都不敢加入那個讀書的小羣,生怕露出什麼馬腳。就好像城管明示暗示了我兩次,讓我講《大江大海》,今天我在這裏索性表個態,這本書對小生來説場面也過於宏大,所以不敢講。説得好聽,是我謙卑,説得真實,實在是自知淺薄。而且,要講此類書,須花很多時間準備,小生太忙,實在無暇顧及。

有沒有覺得跑題了?看我怎麼拉它回來。其實,説到時間,本來小生打算多花點時間好好寫一篇社會心理學的讀後感,可是近日突覺雜事太多,心中焦躁,於是力不從心。故而,小生想到了自我服務偏見,是不是因為我太在意”陌生人“的看法了呢?事實上,至多也只會有20%的人會注意到我的粗製濫造吧?好啊,這下我茅塞頓開了,既然如此,糊弄一篇也是不打緊的,於是非常抱歉,您如果看到這裏,想要轉枱,小生雖然臉紅,但也只好恭送。話説,這是不是又是自我服務偏見在作祟,導致自己可以大言不慚發表如此不負責任的文字呢?

也許是吧。然而,不管是不是,按照吳大的説法,I agreed.實際上,這也是我的説法,雖然還未到40,但是已經紮紮實實的在奔四了,而這在不惑之前,開始涉足心理學,真是印證了從物理學到神學的那條軌跡,我想,對大多數的人來説,人生大略就是這個軌跡,就算是沒有達到神學的彼岸,其實在內心,我猜測(因為得知了自我服務偏見之後,不得不把”我堅信“修改成”我猜測“),也一定有神的存在。

回想年少的時候,哪怕是10年前年輕的時候,對心理學,我是毫無感覺的,不過我告訴自己,那是因為還沒有到時間,時間到了,再去看那些東西,也許效果更好。果然,在開始奔四的過程中,一切水到渠成的,心理學走進了我的世界,就好像那些40好幾接近天命的長兄都陶醉在哲學與禪學中一樣。説到這裏,我倒是想對吳大説一句,你那層捅不破的神學薄紙,不用着急,不用多想,只需再走些年歲,它便不捅自破。

所以,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或者説,奇妙只是自己感知的,其實不過如此,走過了,自然也就發生了,接納了,温柔了,安靜了。尤其是當我們學悉了心理學相關書籍之後,()更能夠懂得自己和他人了,而即使沒有看過書,也可能會在社會這個學校中,自我修行了。

當然,這樣的修行,並不代表狹義的與世無爭。講座過程中,有同學提問,大概意思是,知道這些,對我們的人生、社會有什麼實際意義?我再加上一個我對她的問題的理解,會不會因此看破塵世,變得消極?我的答案是,很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確實是負面的。因為我可能忽然覺得,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我也是這樣的,即便我仍然高昂着高尚的頭顱,但是仍然抹不去那些現實在我腦海中留下的痕跡。於是,我們可能會迷茫、甚至迷失。但請相信,再一次引用我朋友那句名言,不惑之前,是最惑的,只要走過這段路,至少,你會agreed.所以,這之後,你儘管心裏與世無爭,但是你會平靜的去爭;這之後,因為你知道這個世界是這樣的,你會變得温柔,就算當時你氣急敗壞,義憤填膺,甚至滿懷正義,你仍然會明白,不至於完全是黑暗;這之後,恰恰也是因為你瞭解到這些,你可能會通過一些行動去提供幫助、去避免危險,我是説,去讓你的周圍變得更好……總之,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積極的意義,而且,帶着一絲信仰。

當然,仍舊有可能,你仍然平凡,甚至,被世界拋棄。這個時候,請不要與自己的平凡為敵,因為,再説一句我的名言,誰都不比誰更高尚,哪怕是萬念俱灰,我不得不説,你會認同,從而明白,並不是完全的黑暗。

這裏打斷一下,説説”誰都不比誰更高尚“.在學習社會心理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人們並沒有我們以為的善良,我是説,那種比較純粹的善良;或者説,哦,原來是是這樣的;再或者,哦,原來真的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想象,那些曾經你所鞭笞的,如果你也身處其中,你會不會也變成自己所鞭笞的對象呢?你不要説,我一定不會,我猜測,好吧,本來我想説我肯定的,你大概不會有你想象的那麼高尚。因為並不是你所看見的就是真相,真相永遠只有一個,然而我們可能看不見,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也沒有經歷,所以,”誰都不比誰更高尚“.

再回到前面提到的《大江大海》,其中有很多我們不曾聽聞的角度,和”事實".假如,你是國軍的一員,假如,你是一個日本兵,(其實,很多時候,是歷史選擇讓你這樣,你根本無權選擇或是最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成為國軍,成為侵略者),你敢説,你會比他們都要高尚嗎?當然,但是,你也不要忘了,有些時候,這也絕不是你醜惡的理由。所以,在我們沒有陷入那些境地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避免;而假如我們不幸陷入了,我們也要找到好的辦法幫助自己、幫助他人,一起走出來。總之,我們不能不假思索簡單的以為我們所知的就是真相,甚至因此採取不恰當的行動。

所以(果然是力不從心了,打算草草結尾了),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開始思考,開始實踐,其實每天,你都可以發現我們身邊充滿着書中所説的各種的各種,面對他們,把這些融入自己,我堅信,你會變得更加温柔,同時更加強悍。

最後,假如非要我説説MBA生涯中最好的一門課,那麼,我只能忍痛選擇張新安老師的那門心理學的選修課,上過那門課,吳大的這次講座聽起來,可以看得更深,想得更遠。可是有沒有好虧的感覺?花那麼多錢,挑了這門課做第一?沒辦法,我們總是要長大的,而內心的成長,比技能的成長更重要。所以,我很幸運,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剛好遇到這個學科,但我想,其實是因為我們必然會幸運的,或者説,這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讀《社會心理學》有感(三)

選擇學科時,我就對心理學特別感興趣。最近有幸拜讀了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的《社會心理學》,感觸頗多。跟許多自然科學一樣,社會心理學至今還是沒有一個為所有的心理學家普遍接受的定義。我認為認真學習研究《社會心理學》對我們的工作學習都大有幫助。社會工作的對象是人,是人和環境的互動,無論何時何地,人的心態和行為總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羣體和整個社會

篇4:社會心理學讀後感

不得不説,社會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有着獨特而不同的視角,從這個社會性角度上看,心理學脱去了更多的神祕色彩,也從關注自身轉向了關注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實際上,在我個人認為,這種立足於社會影響的心理學更具有實際的生活意義。作為一種課餘讀物,對個人的增益良多。

心理學上分支繁多,但是多數關注的都在個體自身。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關注的是潛意識和力比多對人的影響;榮格的傳承與發展下,人格心理學也是在個體心理上的探討和類分。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阿德勒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乃至後期發展的認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甚至變態心理學,歸根結底都是關注個體的心理動因。圍繞着個體的心理機制,去解釋個體行為、情感和思想,儘管這些都是我們瞭解自身的途徑,但是作為非專業人士,容易“誤入歧途”,不僅無法達到自身目的,反而會使自己變得敏感多疑。也因為如此,比較關注於社會影響和社會關係的社會心理學,實際地運用起來會好得多。

邁爾斯是心理學界的名家,他的《心理學與生活》更被廣泛推薦為心理學的入門讀本。《社會心理學》也是備受推崇的讀物,通過這本書,我粗略地瞭解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社會影響力。閲讀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書中的描述激起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回首的時候也發現了的確在有意無意之間,我受到了許許多多的來自社會和他人影響。原來心理學真的就在身邊,而且時時刻刻在塑造着你的生活。

《社會心理學》裏囊括了較多的內容,也不乏有趣又驚人的發現。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而且引發最多思考的,應該是從眾心理。

在此前,讀過《烏合之眾》,深深瞭解了人類從眾的心理盲目性,也驚訝於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非出自個人意願或者“我”的立場做出相應的行為。無形之中我們也經歷着被引導、被控制的過程。在《社會心理學》裏,儘管來自集體和他人的影響與暗示沒有被描述得那麼恐怖,但是想來還是不禁讓人打幾個寒顫。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我們的從眾主要來自兩種社會影響:規範性社會影響和信息性社會影響。規範性社會影響是我們為了得到他人認同,獲得他人接受而做出相應的從眾行為,此時儘管你不一定同意他人的意見,但是為了獲得認同而不得不從眾。在學校社團生活中經常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社團裏面總是隻有幾個意見提出者,在他們的活躍下,其他人礙於情分經常會接受自己並不是十分認同的某些決定。這種情況下從眾會導致我們的心理牴觸,應該稱得上是壞影響。但並不是所有規範性社會影響都是壞的,有時它是好的,比如在一個十分清潔乾淨的場所,看到他人自律自愛,你也會主動地保持好環境衞生;有時它並無關緊要,比如當你和幾個朋友出去吃飯,她們七嘴八舌地決定了去哪裏之後你在沒有任何偏好的情況下選擇順從了。比起規範性社會影響,信息性社會影響顯得更加簡單,它出現在你對事情沒有自己的判斷時,某個比你掌握更多信息,或者值得信任的人做出反應後你出現的從眾行為。比如在身為學渣的你在複習的時候由於沒有頭緒,會跟隨班級裏學霸的複習節奏。信息性社會影響的出現,是我們為了追求真實和消除疑惑。

在我個人看來,信息性社會影響出現在我們存有疑惑和未知的時候,即便有時它並不能指引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但是無論如何它也只是一種尋求真相的本能導致的,更多是出於我們內心的渴求。規範性信息影響卻不然。我們收到規範性信息影響多數是在不情不願的情況下。比如班級提出去聚餐,由於個人原因身體不舒服不太想去,但是礙於同學情面難以推脱,還是會勉強出席。類似這些學校內的情況雖然還事小,但是放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方面,便不一定了。比如軍隊的殘暴作風,有時會讓平時斯文的人變得狂暴;比如我們常見的“見死不救”、“見倒不扶”,除了責任分散效應之外,也有從眾的原因。

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提到了幾個從眾實驗,揭示了我們實際上會因為他人的觀點而改變自己的觀點。其中之一就是謝里夫的“似動實驗”.實驗中被試者要求坐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裏,在稍遠處有一個小光點,起初光點並沒有異常,之後它開始不規則地移動直到消失。此時,實驗人員要求被試猜測光點移動的距離。當你一個人重複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會得出自己的猜測數據,這些數據會有一個平均值。但是之後實驗又增加了幾名被試,這些被試其實是心理實驗中的同謀者,他們做完實驗後會給出一個比被試低得多的估計值。如此重複之後,被試明顯地改變了自己的估計值。另一個是線段實驗,一組被試中只有一個是真實被試,其他都是實驗的同謀者,實驗者給出一個標準線段,再給出三條長短不一的線段,詢問在場的人哪一條跟標準線段一樣長。在單獨進行實驗時,每個人都能輕易答對,可是這個實驗中,同謀者異口同聲給出了一個荒.唐的答案,此時作為實驗真正的被試,還是有約40%的人給出了錯誤的答案。這兩個實驗都説明了,在羣體中,我們受到來自羣體的規範壓力時,會不由自主地改變自己的看法。

然而,讓人難過的是,這種自己能夠感知到的從眾行為並不是最可怕的。在這種從眾模式中,我們只要有意識地堅持自己,便能夠擺脱他人的“控制”.可是從眾很多時候是不自覺的。從眾也來自於一種神祕而且不可捉摸的現象——心理暗示。我們其實不斷地受到他人的心理暗示並做出相應的行為。比如,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課講得正起勁,突然他轉過頭往門口看了過去,此時在上課的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跟着往門口看去,這便是我們受到了來自講台上老師的暗示;當你在跟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某個人突然打了一下哈欠,你會發現有另一個人不久後會隨之也打哈欠,或者自己會有打哈欠的衝動,這些也是他人對自己的心理暗示引發了我們的從眾行為。書中提到了“變色龍效應”的相關實驗,也是直接地印證了我們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受到他人行為等暗示,做出從眾行為。

無意識的從眾行為也多出現在羣體內部。羣體具有盲目性,羣體中無意識的和盲目從眾會導致羣體瘋狂。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部心理學電影——《浪潮》,它十分清楚地為我們展示了納粹主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可能變得如魔鬼一般冷酷。《浪潮》講的是一個德國的大學裏,某個教授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什麼是專政而進行的一個實驗,實驗中他成立了一個虛擬組織,成員是所有課上的學生,自己是領導者。組織從一開始的渙散,到在他的熱情和引導下,開始走向團結。他們制定了名字、標誌、組織網頁等等象徵組織身份的東西,之後組織內的人因為團結而自大、排外,在校內變成了類似於黑社會組織的存在。逐漸的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瘋狂狀態,他們為自己的組織而自滿,過分的毫無根據的自信讓他們覺得所向披靡。最終捅出了大簍子,不得不解散的時候,成員們卻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其實一開始組織裏只是那位老師在引導,之後幾個積極分子呼應,一開始的其他人只是跟從,到了後期組織內散發的相互影響的從眾行為,導致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大學聯考在即,很多學校都有撕書撕試卷的,前兩天看見新聞還有老師因為阻止學生撕書而被圍毆。其實這些都是學生內部的某種情緒氾濫影響到其他人,最終傳染到整個羣體,而這個羣體中大部分人並沒有這樣的願望或者訴求,只是被暗示影響,無意識地從眾。羣體衝突很多時候,其實就是這麼盲目而且瘋狂。

從眾行為其實隨時隨地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從《社會心理學》中,我看到了警示的紅線,提醒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避免被他人的暗示帶入歧途,同時也要適當地堅持自我,不能輕易地屈服。當然,從眾行為的文化特徵也很濃厚,作為東方人,我們更多是帶有場依存的特徵,比較容易服從羣體。我曾追求過做一個場獨立的人,但是在這樣的生長文化背景下顯得太艱難,而且並不是場獨立便比場依存壞,關鍵是自己保持清醒,要拿捏有度罷了。

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社會心理學》這本書也許沒有太直接明瞭地闡釋這個觀點,但是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也啟示我們要避免基本歸因錯誤——即對他人的行為解讀為其自身的性格特徵而忽略了環境帶來的影響。這個角度是我樂意接受並且貫徹在生活中的。仔細觀察就發現身邊的人容易犯兩種錯誤,一是在看見事情的第一時間下判定,儘管我們瞭解世界總帶着一定的圖式,但是這種太快下結論的作風往往會讓我們誤解他人或者對事情產生錯誤的看法,畢竟每一件事,每一個行為,每一個人都是十分複雜而多面的,我們要儘可能瞭解全貌才能離事實更近;二是會容易產生偏見,將某些人的行為思想歸結為其自身“有問題”,而忽略了背後的複雜性,因為產生了偏見我們會進一步盲目地去忽略甚至牴觸其做得好的地方。只有避免了基本歸因錯誤,從更高的思維角度去看,我們才更能包容和理解他人,不去對他人的行為和思想一味地苛責,而是懷着包容和接納的心去體諒他人。我想這更值得我去吸收,為我所用。

篇5:社會心理學讀後感

社會認知即人們思考自身和社會性世界的方式,包括我們如何選擇、解釋、識記和運用社會化信息。有兩種類型的社會認知,第一種是自動化的低努力水平的思維,(《思考快與慢》裏的系統一),它是迅速且自動的。第二種是控制性的高努力水平的思維(《思考快與慢》裏的系統二),它是有意識的、有意圖的、主動的合需要努力的思維。

自動化的思維是因為大腦的圖式認知能力,圖式可以來組織我們社會性世界的知識以及解釋新情況的基本知識和印象。圖式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組織和理解世界,並填補我們知識的欠缺。失去這項能力的人,遇到每一個情境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初次體驗一樣。這無疑是費力和困難的。圖式能力能夠穩定將新的經驗與過去的圖式鏈接起來,而沒有這項能力的人,必須去創造出原本並不存在的圖式。

那些圖式將影響人的認知呢?不同的圖式在人的頭腦中所佔據的優越範圍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社會性世界作出判斷是德可提取性是不同的。第一,那些過去經常積累的圖式經驗越多,可提取性越高。第二,剛剛積累的圖式經驗,更容易被提取。第三,與眼前的目標相關的圖式經驗,也會更容易被提取。

被提取的圖式經驗將影響人的行為,人們不總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低支持或違背圖式,然後據此採取行動。最明顯的是自證預言。人們對於其他人產生什麼樣的預期,這話影響他們如何對他人;而這種對待方式又會導致那個人的行為與人們最初的預期一致,使得這一預期成為現實。也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當我們相信對方是友善的,則對方會最終我們表現友善;我們相信對方是不友善,則對方會最終對我們表現惡意。克服自證語言的方法就是改變圖式思維,對自己的自動化思維產生意識,用控制性思維去認知他人。

此外,我們啟動圖式思維時,也會參考我們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反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一個陌生異性第一次約會時如果吃的是一頓美食時,會對對方產生更多的好感。而用餐不那麼滿意的時候,對對方的印象也會打折。

圖式思維時一種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徑。我們做出的很多判斷,都是採用了心理捷徑,從而會導致得出錯誤的結論,有些甚至是悲劇性的錯誤。但自動化的圖式思維在大部分情況下,為我們應對世界的大多數情況起了關鍵作用。因為我們需要處理的信息不僅大量而且嘈雜,圖式思維節省了人的思考做判斷的精力。

但我們人類一直在做的減少自動化思維,追求控制化思維,對社會的認知做到有意識、有目標和方法。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是自由意志的。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我們的認知和判斷。但人到底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哲學家討論了幾千年也未有明確結論的問題。然而,相信人有自由意志,是人最有自由意志的證明。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此又發揮重大作用。人們越相信自由意志,人們就願意去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些不相信有自由意志的人,更容易去做不道德的行為。因此為了社會的最好利益,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有自由意志。

控制性思維也會給人們帶來困擾,尤其是對負性事件的反覆的有意識的推理,會讓人陷入對負性事件更深的痛苦之中。

總之人們大部分時間是圖式思維,因此人們提高自己思維的空間很大,對人類思維最好的比喻是:人類是“白璧微瑕的科學家”,一個嘗試從邏輯上揭示社會性世界之謎的才華橫溢的思考者,但做的不夠完美。人們往往對與他們的圖式有出入的事實視而不見,並以實現其圖式的方式對待他人,這是優秀的科學家絕不會做的事。

社會心理學

篇6:《社會心理學》的讀後感

社會認知即人們思考自身和社會性世界的方式,包括我們如何選擇、解釋、識記和運用社會化信息。有兩種類型的社會認知,第一種是自動化的低努力水平的思維,它是迅速且自動的。第二種是控制性的高努力水平的思維(《思考快與慢》裏的系統二),它是有意識的、有意圖的、主動的合需要努力的思維。

自動化的思維是因為大腦的圖式認知能力,圖式可以來組織我們社會性世界的知識以及解釋新情況的基本知識和印象。圖式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組織和理解世界,並填補我們知識的欠缺。失去這項能力的人,遇到每一個情境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初次體驗一樣。這無疑是費力和困難的。圖式能力能夠穩定將新的經驗與過去的圖式鏈接起來,而沒有這項能力的人,必須去創造出原本並不存在的圖式。

那些圖式將影響人的認知呢?不同的圖式在人的頭腦中所佔據的優越範圍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社會性世界作出判斷是德可提取性是不同的。第一,那些過去經常積累的圖式經驗越多,可提取性越高。第二,剛剛積累的圖式經驗,更容易被提取。第三,與眼前的目標相關的圖式經驗,也會更容易被提取。

被提取的圖式經驗將影響人的行為,人們不總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低支持或違背圖式,然後據此採取行動。最明顯的是自證預言。人們對於其他人產生什麼樣的預期,這話影響他們如何對他人;而這種對待方式又會導致那個人的行為與人們最初的預期一致,使得這一預期成為現實。也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當我們相信對方是友善的,則對方會最終我們表現友善;我們相信對方是不友善,則對方會最終對我們表現惡意。克服自證語言的方法就是改變圖式思維,對自己的自動化思維產生意識,用控制性思維去認知他人。

此外,我們啟動圖式思維時,也會參考我們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反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一個陌生異性第一次約會時如果吃的是一頓美食時,會對對方產生更多的好感。而用餐不那麼滿意的時候,對對方的印象也會打折。

圖式思維時一種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徑。我們做出的很多判斷,都是採用了心理捷徑,從而會導致得出錯誤的結論,有些甚至是悲劇性的錯誤。但自動化的圖式思維在大部分情況下,為我們應對世界的大多數情況起了關鍵作用。因為我們需要處理的信息不僅大量而且嘈雜,圖式思維節省了人的思考做判斷的精力。

但我們人類一直在做的減少自動化思維,追求控制化思維,對社會的認知做到有意識、有目標和方法。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是自由意志的。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我們的認知和判斷。但人到底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哲學家討論了幾千年也未有明確結論的問題。然而,相信人有自由意志,是人最有自由意志的證明。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此又發揮重大作用。人們越相信自由意志,人們就願意去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些不相信有自由意志的人,更容易去做不道德的行為。因此為了社會的最好利益,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有自由意志。

控制性思維也會給人們帶來困擾,尤其是對負性事件的反覆的有意識的推理,會讓人陷入對負性事件更深的痛苦之中。

總之人們大部分時間是圖式思維,因此人們提高自己思維的空間很大,對人類思維最好的比喻是:人類是“白璧微瑕的科學家”,一個嘗試從邏輯上揭示社會性世界之謎的才華橫溢的思考者,但做的`不夠完美。人們往往對與他們的圖式有出入的事實視而不見,並以實現其圖式的方式對待他人,這是優秀的科學家絕不會做的事。

篇7:《社會心理學》的讀後感

《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近大火,節目一開始,所有的姐姐都表示很喜歡萬茜,大家都被帶着節奏走,既然這麼多明星姐姐都喜歡她,那她是不是真的很不錯呢。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萬茜是誰,就莫名其妙的覺得她很好,即使首秀的時候她彈錯了,都覺得可以原諒!

後來萬茜在節目中的表現翻車,營銷過度,引起大家的反感,劇情出現反轉,全網黑她,這時候再去看節目,覺得她甚至都變醜了,以前是“人淡如菊”,現在是“油膩虛偽”,怎麼看都不順眼,説什麼話都不對!

短短時間,為什麼大家對她前後的評價差距這麼大?僅僅是因為她唱錯跳錯性格不討喜嗎?

想一下生活中是不是有這樣的現象:你喜歡的衣服是不是大多是當下流行的款式?你是不是喜歡把家裏裝修成現在流行的風格?你是不是關注了很多博主,跟着他們的推薦喜歡買一些網紅產品?健身風靡全球,你是不是也經常刷着手機看着別人的馬甲線蠢蠢欲動?人們特別容易受到別人的暗示,模仿別人,或者服從權威,這就是所謂的從眾。別人説她好時她就好,別人説她不好她就不好,輿論就是變色龍,我們對現實的看法未必僅僅是自己的觀點,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太多了。

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人們就很輕易的表現出從眾行為,可想在有一些壓力或者直接受到強迫的情況下,人是很容易從眾和服從的,著名的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就證明了在權威的指示下人們會很輕易的服從,即使這些指示會傷害到別人。人類歷史上的那些大屠殺,普通的士兵服從上級指示殘殺無辜的平民,對權威的服從通常可以戰勝道德!

個人很容易服從強大的社會情境壓力,我們大部分時候甚至意識不到這種社會規範對我們的影響和教化。你試試在教室聽課時突然起立,或者在餐館吃飯時突然大聲歌唱,或者穿奇裝異服走上街頭,在試圖打破這些社會束縛時,我們才突然意識到他的強大。要成為少數的與眾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你現在發一條帖子支持一下萬茜試試,會被罵死的。

英國人斯蒂芬・高夫在2003年試圖裸體(除了帽子、襪子、靴子和帆布包)徒步穿越不列顛。在他847英里的旅途中,被捕了16次,在牢獄中度過了5個月。他自己認為他的裸體運動是最重要的,可以展現他美麗的人體,可是卻不符合明確的社會規範。即使英國這樣的個人主義文化也是沒辦法容忍的。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獨特的,是與眾不同的,這種感覺才讓我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我們熱衷於做特立獨行的自己。

“做自己的事。質疑權威。如果覺得對就去做。跟着幸福走。不要從眾。自我反思。坦誠的面對自我。勇於承擔責任。”是不是覺得上面説的每一條都説到了你的心坎,每一條都好對,就想成為這樣美好的自己呢!在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這樣的説辭不絕於耳,我不是説這樣的觀點不對或者不好,我也喜歡上面的每一條言論。但冷靜思考,我們或許只是被西方個人主義洗了腦,在沒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之後就不容質疑的相信個人主義是塊寶,從眾行為是根草!

有時候社會帶來的壓力是我們道德價值觀的重要支柱!《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搞的別人家破人亡,自己全身而退。但我看她真心演出了真愛的感覺,林有有也可以為自己辯解,她就是單純的愛上了許幻山,不顧一切,為愛痴狂。她不屑社會的道德規範,不與父母溝通聯繫,也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特立獨行,也太自我太個人了吧!她不care任何人,卸掉了社會壓力,也就徹底放飛了自我,沒有什麼道德了!提防逃脱了道德綁架,卻變成了一個沒有道德的人!

我們真的能以極端滿足自我和真正表現自我的方式來生活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衝進世貿大廈“熊熊烈火”的每一位消防員都是心甘情願的嗎?趕赴武漢支援的每一位醫生護士都是自願的嗎?他們也只是“部分的出於服從上級命令,部分的出於遵從集體忠誠和團結一致的價值觀”。從眾不都是消極的,有時候也可以是積極有效的。站出來反對不公正的社會權威很難很難,但是如果周圍的人接二連三的站出來了,我一定也會跟上的!比如上課時,老師講錯了一個東西,或許你不敢提出來,但是當週圍有同學提出來時,是不是給了你勇氣,相信你也會站住來的!這就是從眾的釋放效應!

有時候我們從眾僅僅是為了我們能安全的融入集體,被大家接納,獲得別人的喜歡,不從眾的個人主義有很多優點,但是我們同時也是社會動物,我們要平衡自己的自立需要和依戀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個人特徵和社會認同。

所有明星都在買熱搜,都在花錢營銷,只是萬茜自己業務能力沒跟上,還突兀的營銷過度,人設崩塌。但我覺得上升到抨擊人家的人格大可不必,千萬不要加入網絡暴力的隊伍,不管對象是誰,我們不清楚她人到底咋樣,跟我們也沒什麼關係!

篇8:《社會心理學》的讀後感

1、焦點效應與透明度錯覺:

我們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

這可能造成對於他人行為的過分解讀,而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自己緩解不利情緒,要清楚你所表現出來的尷尬或緊張別人很可能並未察覺。

2、預測誤差:

我們常常低估我們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也常常高估情緒事件的持續性影響。

這意味着我們對自我的認識是有侷限性的,想要準確預測行為最好參考過去在相似情境下的行為,不能僅憑臆想。我們有較完善的心理免疫機制,使得重大事件帶給我們情緒的影響很可能比我們曾以為的要輕微得多。

3、自我服務歸因:

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而把壞的結果歸因於其他。

就像當我們獲得成功的時候,我們常會將原因歸於我們超乎尋常的才智和品德;但當我們失敗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失誤是普遍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這能夠保護人們免受抑鬱,幫助緩解壓力,並讓我們認為自己比真實的更優秀,激發我們努力去自我實現。但過分地高看自己就顯得狂妄和傲慢了,而與之所對應的謙卑,並不是看輕自己,而更像是不太在意自己,一方面讓人們為自己的專長而欣喜,另一方面也真誠地認可他人的專長。

4、自我妨礙:

我們會通過設置障礙來阻撓自己獲得成功。這個行為看上去是自己拆自己的台,但其實自我妨礙並不是為了破壞自我而是保護自我。

因為害怕失敗,我們可能在任務剛開始時不好好幹,以此不讓自己產生過高的期望;因為害怕失敗,我們在關係到自己形象的困難任務中不盡全力。盡全力失敗了比因耽擱而失敗更令人泄氣,如果在重重阻礙下我們竟然成功了,那對自己的信任會更加堅固;而如果失敗了也不會因此懷疑自己的天賦和能力,自己的自尊也不會受到損害。

5、錯覺思維:

我們常常在隨機事件中找規律,當我們期待發現某種重要聯繫時,我們很容易將隨機事件聯繫起來,以此來支持自己的信念。

假如我們相信事件相互關聯,我們更可能會更注意某些支持性的證據。就像答主高中時每當體育課因為下雨取消就會記憶深刻,那時候我甚至總結出了體育課那天多半會下雨的經驗,現在想想體育課和下雨之間當然沒什麼聯繫。

而這種將隨機事件建立聯繫的行為往往容易讓我們產生一種控制錯覺,認為各種隨機事件受我們的影響。這種控制感會讓人很爽,但它也能讓你沉迷在小概率事件的謎之自信中,比如賭博。

我認為,這些內隱的思維習慣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説,能適應當時的環境就是有利的,能在進化中被篩選出來就説明它有它存在的生物意義。很多時候用自我意識去幹涉這些習慣並不一定有利,但能瞭解這些習慣確實能幫助我們提升生活體驗。

篇9:《社會心理學》的讀後感

今年涉獵了心理學範疇的多本書,如《社會性動物》、《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人性的弱點》、《自控力》,但是都不如《社會心理學》全面,翻譯流暢,讀起來不像《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語言晦澀,排版和內容也比《社會性動物》更能讓人愛不釋手,大量的例子、名言、漫畫、表格讓人進一步理解書中的觀點。

在內容方面基本上涵蓋了《社會性動物》、《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這兩本書的內容。可以説是心理學的範式教科書。這本書反反覆覆、讀讀停停持續大半年,是目前讀過的最厚的一本書,很高興自己堅持讀完了,並且以後還會反覆翻閲。也是因為這本書,開始學做思維導圖,日積月累,最後完成的時候也驚歎於自己的耐力。

相見恨晚的同時也感謝自己在這個年紀讀了這本書,更夠更全面的看待社會,更包容、多方位的看待他人,更重要的,進一步瞭解了自己,瞭解“人”的多樣性、複雜性,希望自己能夠更好的學以致用,學會和自己相處,接納自己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