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讀書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7W

教師讀書讀後感(多篇)

教師讀後感 篇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科課堂的主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他也應該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級時,他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就像學科教學一樣,班主任不應該成為管理的主力,而應該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監督者。從班級管理的實踐來看,一個幾十人的國小班級,僅靠一個或幾個教師管理是不行的,關鍵是要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使每個學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對象,又是實施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這學期,我就是把班級的工作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從培養學生管自己能力開始的。《班主任大全》一書中就指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對成人的依賴性很強。由於家長的溺愛,這些“小太陽”們在家庭中失去了培養獨立性的機會,他們更多的依賴成人的幫助和照料。對於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三個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會、班會、隊會等,向學生正面宣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讓學生從認識上加深對獨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級中安排“人人崗位責任制”,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第三方面,聯繫學生的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培養學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養一支班幹部隊伍。利用管理班級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小幹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認真選拔小幹部,同時要精心培養小幹部。第一,幫助小幹部樹立威信。對於學生自己選出來的班幹部,要尊重他們的權利。每天的值日先由衞生委員負責評比,然後,由我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供他們參考。第二,鼓勵小幹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第三,嚴格要求小幹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第四,培養幹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幹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級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以即“以面帶面”。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這樣培養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於人人都能管人,而在於人人都能管自己,培養學生對自己、班級、家庭的責任意識。

確實,《班主任大全》一書,在班級管理這個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對班級管理有了新的認識。

教師讀後感 篇二

很多人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其實,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才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的真實寫照。

在別人眼中,教師就是知識的使者,愛的化身。我也深知,要當好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幼兒教師,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它既要有嚴父的教誨,更要有慈母般的温柔和釣魚式的耐性,要像一個雕塑家一樣,時刻注意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閃光點,然後用自己的感悟,膽大心細地去雕刻每一塊璞玉……於是,乘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航帆,將開啟愛和責任的延續和執着追求。

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我們“園丁”的呵護和培養。但是,有些事往往事與願違,當你滿懷期待與熱忱,可能換來的卻是一潑冷水……可這種時候,我們老師需要的正是教育的責任感和給予幼兒更多的“愛”。我們如果能夠和孩子“一同哭泣,一同歡笑”,如果在與孩子嬉笑遊戲時,我們老師能夠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玩進孩子中間,用愛心融化孩子,時時處處以孩子為重,尊重他、關心他,無疑會被他們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孩子最純真的心靈,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以愛育愛”,懂得“愛”比“罰”更有益,那麼我們教育的成功就在眼前。因為有愛,所以感動。

其實我們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一個微笑,甚至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有可能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幼兒教師由於工作的繁瑣,孩子的調皮經常會頭昏腦脹,從而引發不必要的衝動,所以我們要養成換位思考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幼兒教師,更要時時變換自己的角色,站在家長和孩子的角度去換位思考。我們教師要始終抱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愛”的心態,在“愛”的道路上才能感染到更多的人。

現在的我,回首以往,每每看到孩子進步後的一張張甜美的笑顏,被愛呵護後的一句句真摯的喜歡,被感動後的一個個甜蜜的親吻和擁抱,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教師“愛”和“責任”對幼兒的影響,我也將本着《標準》中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的理念,繼續向“愛”出發!

教師讀後感 篇三

近來拜讀了朱永新老師所著的《致教師》。書中,朱老師回答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很喜歡書中的這一句話:“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現孩子與學生,發現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的成為自己。”

書裏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反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時,相信部分教師會心虛不能肯定回答。其實在每個班級裏,總有些孩子招人喜愛,有些孩子乖巧聽話,還有些孩子不愛説話、相對愚鈍,特別是那些老是惹麻煩的孩子,很難讓人喜歡。儘管教師們都同意應該一視同仁,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表現出不一致。而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為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

是啊,作為老師的我們,遇見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聰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是我們最喜歡的;成績不好或紀律不好、特別是品行不好的那些問題學生,往往是讓人喜歡不起來。其實,這些孩子的背後有着無數的潛能和優點,如果我們整天看到的全是他們的缺點,永遠是無休止的批評,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糟糕;如果換個角度,細細觀察,卻能發現再後進的學生也有他自身的優點,假如能夠把優點加以放大,給予他們自信,給予他們希望,定能讓他們收穫一個更美麗的童年。

俗話説:“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班裏的每個學生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給他一個舞台,他就能還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為你創造無數輝煌。作為教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些新教育的理念,我會一路學習下去。

教師讀後感 篇四

這學期,我們工作室的第一本共讀書目是周益民的《做個書生教師》。周老師的教學隨筆源於他平時的工作和教育生活,給自己的教育人生留下了最有意義的痕跡。讀來讓我深受感動,也萌生了向周老師學習的想法。作為一個老師應該有書生氣,腹有詩書氣自華嘛,只有自己有了書生氣,才能去影響學生。從今天開始,我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自己的教育人生也飽含書生氣。

書中有一點讓我深感佩服:呼喚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一點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反思自己給予孩子的究竟是什麼?此間藴涵着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與文中作者相比,我除了工作、女兒,我還把多少時間交給了書本?雖然對書有着一份情感,但因為繁忙的工作和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書只能每天和我短短的做個伴。

做教師什麼最重要?我認為愛心最重要,因為我們面對的是鮮活的孩子,兒童最需要呵護、理解與尊重。教育者如果缺乏了愛心,教育將是冷漠的,可怕的。所以,教育不能沒有愛,愛心決定教育的成敗。

孩子的心中住着一個多彩的世界。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一切有着與生俱來的好奇、驚訝和無窮的快樂。他們是天生的幻想家和探索者,是天生的詩人和創造者,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潛力。如果教師不進行示範,任其自然發展,就會停滯不前;如果忽視其發展規律,向其灌輸,反而有礙孩子發展。

孩子們的好奇心是無限的,他們的創造力也是無限的。作為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有自己思考的空間。不能讓孩子的思想受到侷限。老師禁忌灌輸和拋出模板,給出一成不變的答案。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説:教育不是生產一個個合格的零件,教育應該是培養多姿多彩的人。當孩子們有了各種奇思妙想的時候,作為一個有書生氣的老師,應該給予每一個孩子正確的引導,激發他們的潛能。

讀了這本書,我想自己也應該做孩子成長路上的陪伴者。我會深入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考慮,成為孩子們的大朋友,好夥伴,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在今後的教育生活中,我願與孩子們同行,去探尋成長路上別樣的風景。

教師讀後感 篇五

最近,我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時光飛逝,兩週的學習,使我如沐春風,收益匪淺。郭老師在前言中寫到:“這是我用10年時間寫成的,但卻是我自己和有志成為有品位的教師朋友們值得用一生去“讀”的一本書。”。懷着一顆虔誠的心讀完後,不禁掩卷遐思,這本書的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讀的書。本書提出了引領教師體悟“教育人生”的主張,從細節入手,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讀了教師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描畫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修煉教師的形象、精煉教師的生活、錘鍊教師的專業。文中講到“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修煉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煉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煉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師的修煉,其實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每一項修煉都讓我受到啟發和深思,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讀罷此書,我驚訝地發現,原先自己還有那麼多的地方做得不夠完善。每個修煉甚至都能夠成為我們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指領,但對教師的寬容這一節,我感受更為深刻。

寬容是一種好處上的嚴格。寬容就應因人而異,因事而別。作為教師,我們在擁有寬容的同時也就應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是非面前不糊塗。應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學生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

學生們對老師是寬容的,只要你對他們付出過愛心,那麼你以前對他們的冷言冷語,暴跳如雷,他們都能夠原諒。他們崇拜你、愛你。我又常常想,老師也就應對學生寬容再寬容一些,芸芸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可能他們經常無法剋制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不必須有輝煌的未來,但是誰説一個平凡的人就比誰低人一等呢雖然書本知識的灌輸是很重要的,但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在鼓勵學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長上,個性張揚的發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體的社會潮流、教育氛圍和工作生活壓力,有時候讓我們教師偏離了方向。

如果説愛是一條河,那麼寬容就是加載河上的一座橋,教師應以博大的胸懷為橋墩,以良好的教養為橋面,以廣播的知識做路燈,以清明的才智做護欄,唯有如此,學生站在這座師德的橋面上才會嚴肅認真地對待生活,並對學習產生用心而熱烈的情感。

教師讀後感 篇六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于丹教授在她談《論語》心得時,開篇就講到: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説,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在當時奴隸制的野蠻情況尚存在的情況下,孔子能説出這樣的見解,不但顯示了他對於德、禮重要性的充分認識,而且表現了他對“治國之道”的精通。事實上,人心的“規律”確實如此,強制只會引起表面的恭順,暗中卻積聚逆反情緒;而用積極的教化疏導手段,則會激起其自身的內在的“自治”因素,從而使民心淨化,天下安穩。這無疑是一種待人處世的大智慧,深刻領會其實質要領且加以靈活運用,將會使人們在生活事業中受益頗多。

所以我們説:小勝憑智,大勝靠德,只有德,才是一個人立足於世的根本。

教師讀後感 篇七

有幸拜讀《做卓越的教師》一書,讀後感受頗深,這是一本提升教師能力,超越自我的書,是一本受益匪淺,藴含教育意義的書。此書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啟發,讀完此書,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感想:

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

我現在所帶的班級基礎較差,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很沮喪,當我走進教室才發現其實並不是別人想象的那樣,於是我便覺得很有希望,對他們要求非常的嚴格。但是沒過多久我發現只有嚴格還是不行的,還需要愛心,要發自內心地關愛他們。從此,我不再因為某一個學生上課講話而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取而代之的是,走到他旁邊,問他為什麼要講話,此刻講話合不合適,他也很坦誠地説,他想學習,但是基礎太差聽不懂。我就對他説,就算聽不懂也不能講話,我們達成了共識。此後他一講話,我就盯着他,他就不講了。

教師要很細心,很有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通過下課和學生聊天,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性格喜好都有所瞭解,我發現其實他們也有可愛之處,有同學字寫得漂亮,但是不喜歡學習,我就讓他到黑板上抄題目,並且表揚他的字寫得好。有些同學自制力差,一不小心就走神了,或是搞其他事情去了,我抓住他想搞學習,追求更高分數的心理,不斷提醒他,督促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學習上。還有部分同學追求進步,由於基礎差,學習相對來説也有些吃力。於是我上課下課不斷地鼓勵他們,提醒他們要堅持,有時給他們佈置任務,並且還要檢查。一旦有進步,就表揚他們,並且還給他們訂立更高一點的目標。

當你一心只想着付出的時候,你會收穫更多。我沒想過我會有多麼大的成就,而事實上,我班的學生卻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

教師讀後感 篇八

什麼是有準備的教師?有準備的教師如何推動幼兒在五大領域的學習?怎麼做才是有準備的教學?如何在教師指導和幼兒自主學習之間達成平衡?滿贇工作坊8月推薦的《有準備的教師》中作者為我們一線教師解答了許多工作中存在的疑問。

課改下的新理念也是學前教育段探討的新鮮話題。但“兒童的主導學習”(被動的教師)和“教師主導的教學”(被動的兒童)如何平衡則是我們常常困惑的。本書中作者綜合最新的理論和研究,在《有準備的教師》提出一個調和兩種方法的基本原則,即整合“兒童主導”“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也就是説教師和幼兒都在學習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當前大力提倡發揮幼兒主體性、強調幼兒自主探究的背景下,本書作者理性思考教師指導與幼兒學習之間的關係 ,通過科學分析五大領域(語言、科學、社會、身體發展及視覺藝術領域)各自獨特的課程內容及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特點,探討如何針對不同教學內容採用不同教學方法,以最佳方式引導幼兒發展,倡導這樣一箇中庸立場。

《有準備的教師》是我近期看過最好的早期教育著作,書中作者既設定本書的目標,又有理論基礎為本書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對於我們工作在第一線的教育實踐者有很大的啟示,第一部分分析了有準備的教學的含義。其中第一章介紹了有準備的教學的概念,同時探討了整合兒童主導和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兒童學習知識和技能這一主張的理論基礎,第二章簡要回顧了各領域中教師引導兒童全身心投入的、發展適宜性的最佳實踐。

本書中每個章節討論了有準備的教學問題,提出哪些知識和技能兒童可通過自己主導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知識和技能需通過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獲得。本書提供很多實踐性的教學策略,並通過案例加以説明,每個章節都有“深入思考的問題”,能激發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和實踐。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重視個人的修養和學識,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道德修養水平。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注重課程遊戲化的同時,考慮有準備的教學的重要價值,多思考、勤反思,注重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養成,為幼兒後繼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