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未名湖畔的愛與罰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3W

第一篇:未名湖畔的愛與罰讀後感

未名湖畔的愛與罰讀後感

去年,我在一次偶然中得知了《未名湖畔的愛與罰》這部小説,讀着讀着,我便被小説的情節吸引住了,於是一字不落的把這部小説讀完了。在閲讀的過程中,作者逆旅主人風趣、有渲染力的文筆,時不時給我帶來歡愉和感傷。就如這本書的書名,“愛與罰”,這不僅僅是小説主人公之間的愛與罰,也是對我們讀者的“愛”與“罰”。

我非常喜歡小説中的兩位主人公,於雷和陳可。在作者的妙筆下,於雷陽光、幽默,燦爛的笑容,總給人無限的正能量。可這樣的一個人,卻在面對陳可的時候,不再自信了,總是揣摩着陳可的一舉一動。較之於雷,我更偏愛陳可一些,那是一位非常純真、可愛、聰穎和脱俗的男孩,就如他的名字一樣,總讓人特別憐愛。

書的開頭,於雷和陳可的相遇,其實冥冥中緣分已然註定,非你莫屬。在陳可很小的時候,上天就派“黑子”來到“豆豆”身邊,守護着他。從那時起,小陳可的心底就已經很崇拜“黑子”了,以至於十幾年後,再次遇到於雷,第一眼,陳可依然打心底裏仰慕於雷,儘管那時他們彼此認不出來,可是那種埋藏內心深處對喜愛的人或事物的感覺,是不會變的。

讀到陳可和於雷短暫的離別時,我又體會到了一個人的孤獨和思念可以有多麼銘心。逃避的那個人所承受的痛苦比起留在原地的人居然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是怎樣的愛戀,才能痛到徹底領悟,然後再下定決心坦然面對一切。作者非常善於人物的心理描寫,我的心,也跟隨着小説中主人公的心情,跌宕起伏,時而晴朗,時而潮濕。

當於雷和陳可在機場再次相遇時,彷彿一切都以他們曾經經歷過的方式再現,什麼都不必説,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心中瞭然。這樣的兩個人,即便處在多麼尷尬的環境下,即便分開再久,一旦有交集,就會有火花,所以他們只會永遠的交纏在一起。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自然到不知不覺這部小説的很多情節已藏在了我內心深處。“這裏彈下去就是do……”,“於雷,你便是要我只歡喜你一個,只想着你,我也再不會離開你了,因為我也真是喜歡你,只喜歡你一個,讓我再跟任何人説這些,也不能夠了”……我想,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日子裏,我都會忍不住重温於雷和陳可的故事,去懷念那份難以割捨的青澀檸檬味道。

第二篇:看“滴水湖畔”博客:新作小説《光環》讀後感

看“滴水湖畔”博客:新作小説《光環》讀後感

圖片來源滴水湖畔博客

幾天前,我看了好友滴水湖畔處女作:《光環》,並每集予以收藏,原想待短篇小説刊登完後,裝訂成冊,分發給一些不會上網、或無條件上網的連隊知青朋友們傳閲,看“滴水湖畔”博客:新作小説《光環》讀後感。本沒有寫讀後感的打算,原因有二,一、我很欽佩作者的魄力和膽略,感謝作者以小説的形式披露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其小説歷史事件中的真實性勝於小説的娛讀性,雖然作者將雲南知青的悲愴故事,集中在“阿寶”一個人身上,並一再聲明,不要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但我們還是看到了書中“阿寶”、“小周”、“害羞草”、“版納一棵草”等人物、場景,事態的演變過程和真實原型,無不在知青羣體中忽隱忽現,其歷史性和真實性不容質疑!二、“阿寶”在那個年代,泯滅人性的發跡,以及“阿寶”在現實社會中不知反省過去的罪錯,且又不甘心失落的一生,恰如其分地再現了“阿寶”時代的錯覺及道德的淪喪。

很是擔心,曾經心狠手辣、歇斯底里的“阿寶”看了小説後,一時想不開真的會重演從十八層高樓縱身跳下,以身謝罪,再現沒有刑律予以追究的非正常死亡,到時我們剩下的只有歎息!

我想緘其三口,但還是坳不過昔日的知青朋友三番五次的電話催促,out般地談些體會,並藉此把我們連隊(僅僅一個連隊)曾經發生過的一些事件和各讀者交代一下,看看小説:“光環”和其有否驚人的相似。

1970年4月28日,雲南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二團七營三連,聚集着上海知青84名,雖然曾是一個學校的同學、又是街坊鄰居,這羣十六七歲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們在強權政治、紅色恐怖下,演繹着各自苦澀人生,小説中的“阿寶”很會適應並利用當時的極左環境。

一、1970年4月到連隊,半年後發生了現役軍人指導員施懷軍姦污上海女知青賈某,施被開除黨籍、軍籍、移送軍事法庭,刑滿釋放後,又犯奸淫女護士罪被處以極刑。

二、1970年11月上海知青淡某因犯小錯,被批鬥關押兩天兩夜,棍棒皮帶抽打,嘶裂的嚎叫聲響徹雲空,次日深夜,同伴黎某潛入關押點將其救出,並一同去師部告狀,讀後感《看“滴水湖畔”博客:新作小説《光環》讀後感》。

三、1971年7月,上海女知青朱梅華,因唱所謂禁歌被押上台批鬥,污其資產階級思想,散佈靡靡之音並剪去其頭髮。

四、1972年9月,上海知青小周,因深夜思念病故亡父跪拜東方,批鬥三日,返城前在其檔案內記載着:“階級立場有問題,不拜太陽拜月亮”。

五、1973年6月,嵩某為主的上海知青五人,因不滿高壓管理頂撞幹部,被當場捆綁,現場批鬥後陸續逃離連隊,返滬後一直未歸。

六、1974年4月2日21:30分,上海女知青朱梅華從宿舍去如廁,神祕失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雖經多方查找,至今了無音信,至此連隊女知青逃離大半,多數遠嫁他鄉。

七、1974年6月,上海知青祝某,以朱梅華失蹤案嫌疑人身份被拘押,每日吊打,皮開肉綻,視力青光,不堪忍受,自殺未果,被救後,繼續嚴刑逼供,案件不了了之,身心倍受摧殘。返滬後病故,享年42歲。

八、1975年5月,連隊指導員蔣井杉長期姦淫其未成年侄女,東窗事發,雖將朱梅華失蹤案一併偵訊,卻未有進展,草草判其七年徒刑了事。

九、1976年6月,重慶女知青常興亞和同鄉知青鄧某談戀愛,被小説中的“阿寶”帶人深夜“捉姦”,不堪受辱後留下遺書,跳入紅寶水庫自盡,其母聞訊後精神失常。

十、1976年9月,上海知青趙某被污在“毛偉人”追悼會上發出冷笑,當晚組織批鬥,被其先行得知後僥倖逃脱。

知青的一頁,隨着歷史的篇章早已翻過,返城後,時間在沖淡一切,同時也沖淡了對“阿寶”的憎恨,因為我們都已近耳順之年。但“阿寶”的努力一直猶如水中月,開公司破產了,留下了一屁股債,開“書記棋牌室”,又被取締了,聽“阿寶”説最近準備著書立傳,不知“阿寶”如何來評價自己曾經輝煌的歷史。很會折騰的“阿寶”,依戀昔日的光環如同知青們遭受的苦難同樣不會被忘卻,何況四十年後的今天,仍有人在讚頌“文革”的必須和“上山下鄉”的必要,把雲南孟定千萬知青的抗爭,泣鬼神的驚天一跪,罔顧成紮根邊疆的“壯舉”,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警覺,在涉及到常興亞先受辱、後恐嚇、再自盡的罪錯問題上,難怪“阿寶”毫無愧疚地告誡我們:“不要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過去的事,此事輪到誰,雲南知青幹部都會這麼幹”,如此之言,不但褻瀆了早逝的亡靈,而且把知青中受人尊敬的一部分好的“阿寶”也拖入左的旋渦。

在現實中,有關“上山下鄉”遇難者的話題仍顯沉重,尤其涉及到左的路線導致非正常死亡,女知青受辱,羣體遭受非人道的政治迫害,決不會在“阿寶”光環的照耀下而失去記憶,也不會依“阿寶”所渲染的“天下知青是一家”來得輕鬆,就像所謂祝賀“上山下鄉”四十週年的慶典上,酒未過三巡,年邁的知青們卻打成一團,110出警、120救場,我想,作為組織者的“阿寶”心裏很是疑惑:他們還在發泄舊日的怨憤?誰之過啊?“阿寶”?“上山下鄉”?反正,我們沒有頂着“帶血的光環”,生活在亡靈的追逐中……

2014年8月27日

第三篇:愛與自由讀後感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的感覺來自於內部,也就是説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裏面灌東西,愛與自由讀後感。”“兒童是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內在藴藏着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新的內容,只需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是啊,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麼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己?但通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樑,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我深感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 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這是我們的心願和目的!

大部分家長對於沒有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能夠認同,但沒有給予足夠的愛或者沒有正確的去愛,很多家長恐怕無法認同。以下是孩子的一些表現,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説明家庭教育中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特別在意大人的評價。如果大人否定,孩子會傷心,甚至會哭。家長過多評價孩子,並給孩子施加壓力,造成孩子把大人的評價當成自己的做事目標,而不會自己去判斷,也不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最終影響了孩子的獨立。在孩子生活和學習中,家長不要去批評,也不要去評價,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家長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但不要流露出高興或者失望的情緒,要把情緒和事情本身分離開來。

不願意自己決定,讀後感《愛與自由讀後感》。在穿衣、學習等生活各個方面,依賴家長安排,如果家長不安排,會焦慮和無所適從。過多的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會造成孩子的依賴,破壞孩子走向獨立的過程。凡是孩子能夠自己安排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安排,哪怕做的不夠好也沒有關係,孩子會在選擇和決策的過程中學習、成長,他會掌握自己的力量。

不小心把事情搞砸後不好意思。孩子不小心打壞東西、弄髒環境、浪費食物,經常會招致大人的批評,這會讓他覺得自己經常犯了錯誤,其實他是無意的,他也不是不小心,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確的動機,比如孩子不想吃飯,想去看電視,他的動機絕不是不吃飯、損壞自己的健康,只是他覺得看電視更好玩兒,他想去探索他好奇的東西;再比如,孩子打壞了東西,他的動機絕不是破壞這個東西,他只是好奇,他想研究明白這個東西;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責怪孩子、呵斥孩子,要告訴他:沒關係,你只是不小心,爸爸媽媽不會生氣的。

黏媽媽。媽媽離開後情緒受影響。媽媽可能把愛當成了控制孩子的工具,比如:你如果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愛你了;媽媽不喜歡不講衞生的孩子;媽媽對你的表現很不滿意。媽媽並沒有給孩子灌輸一個信念:媽媽永遠愛他,媽媽永遠在他身邊。媽媽反倒給孩子一個錯誤的概念:表現的好媽媽才會愛他,犯錯了媽媽就不愛他了。這樣他感情上沒有安全感,他會依戀媽媽,害怕失去媽媽的愛。在生活中,他會表現的過分依戀媽媽、討好媽媽,孩子為了家長的愛而活着。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繼續尋找愛,他擔心別人不愛他,擔心別人不高興,他做不到為自己活,他做不到內心充滿力量。

過於相信大人的權威,聽從大人的安排。家長對孩子安排過多,要求過多,控制過多,造成孩子迷信大人的權威,順從大人的安排,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樣,孩子長大後,同樣缺乏獨立性,缺乏決策魄力,缺乏擔負責任的勇氣。

凡事請示家長。

在和家長髮生衝突時,特別焦慮、渴望家長的擁抱。

害怕家長不高興,喜歡查看家長臉色。同樣是孩子缺少情感滿足的表現,家長把孩子的表現和愛聯繫在了一起,孩子表現符合家長期望時,家長表現的很愛孩子;孩子表現不符合家長期望時,家長表現出失望、生氣、不耐煩。這會給孩子一個混亂的印象,他不知道家長是不是真的愛他,他不知道家長在什麼情況下愛他,他對家長的愛缺乏信心,他害怕家長對他失望,害怕家長不高興。我們不希望孩子察言觀色,不希望孩子為了讓我們高興而活。所以,我們要給孩子愛和自由,我們要給孩子傳達這個信息:父母永遠愛你,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你做了什麼,父母永遠愛你,支持你,和你在一起。這樣,孩子內心會充滿愛,充滿力量,他不會孤獨,不會無助,因為他心中知道,他的父母永遠愛着他,是他力量的源泉。

我們家長想一想,你們有沒有以下的感受,和你們兒童時代的家庭教育有沒有關係呢?

承擔責任時,心理壓力特別大

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和愛,但不願意主動表達

做決策時優柔寡斷,並伴隨着焦慮感

不重視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意別人的看法和世俗的眼光

內心虛弱,覺得缺乏力量去應付生活,面對世界

害怕孤獨

傾向於控制別人、控制孩子

對別人,缺乏發自內心的愛和關心

無法做到心胸寬廣

是否和括弧中的兒童經歷有關呢?

承擔責任時,心理壓力特別大(小時候被安排,被控制,無法自己選擇、做決定,生活、學習完全依靠父母的安排)

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和愛,但不願意主動表達(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對自己經常表現出失望、生氣、不耐煩)

做決策時優柔寡斷,並伴隨着焦慮感

不重視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意別人的看法和世俗的眼光(父母以不愛相威脅,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父母習慣於替孩子做主,強迫孩子聽自己的話,很少問孩子是怎麼想的)

內心虛弱,覺得缺乏力量去應付生活,面對世界(父母很少直接通過語言和擁抱表達愛)

害怕孤獨(在父母的扶助、控制下長大)

傾向於控制別人、控制孩子(小時候被父母控制)

對別人,缺乏發自內心的愛和關心(小時候情感沒有得到滿足)

無法做到心胸寬廣(小時候父母苛責自己)

第四篇:《愛與自由》讀後感

説實話,讀這本書之前沒有聽過孫瑞雪的名字,為什麼會買它,也已經忘了。估計是之前歷次計劃要寶寶的時候,從哪裏看到了相關的介紹,一時心血來潮就買了。在我翻開它之前,它已經從這個書架到那個書架,挪了好幾次位置,連書脊都有點褪色了。

讀它是在這兩天守着寶寶睡午覺的時候。聽着悠揚的《綠袖子》,時不時抬頭看看寶寶熟睡的可愛的臉,覺得特別幸福和平靜。看到它説在中國,很多聲稱愛寶寶的爸爸媽媽,都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寶寶的自由,就覺得特別悲哀。寶寶是沒有錯的,他按照自己的天性發展,大人們卻迫不及待地希望他"懂事"和"聰明",很少有幾個父母能夠給予寶寶充分的愛和寬容,容許他們慢慢地、自由地長大。想起之前帶寶寶睡覺的時候,有時候寶寶不知道哪裏不舒服,會哭兩聲,叫幾下,自己就覺得特別煩躁,把他轉來轉去,恨不得他立刻安靜,就覺得自己真是特別的沒耐性,就像書裏寫的多數父母,有時候愛寶寶,有時候不愛他,全看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想的樣子來。這真太可怕了,當父母的怎麼能這麼自私,只想着自己能少辛苦點呢?

書裏説,寶寶是有精神胚胎的,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寶寶在6歲之前,就會通過自己的各種經驗,發展出獨立的,追求完美的道德體系和創造力出來。這是我之前不曾想到的,但是思考之後,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人是如此神奇的動物,那麼小的寶寶從出生開始,小小的身體就按照神祕而精確的生物鐘在生長,他當然也會有天生的精神胚胎,指導他想着完美的目標形成目標和意志力。只是比起尊重寶寶的生理需求來,認識並尊重他的精神需求要困難得多。在這稍縱即逝的6年裏,媽媽會有那麼多機會不在寶寶身邊,如何能夠保證寶寶在傳統教育的環境裏能夠不受干擾的發展自己的人格和智力呢?於是,我又有點沮喪。

上網搜了一下,賣蒙氏教具的不少,但幼兒園似乎只有兩家。一個是孫老師在閔行開的,另外一個是青浦的一個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看看他們的網站,感覺更像貴族學校而不是真正的蒙氏幼兒園,哎,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寶寶自由的成長呢?

第五篇:愛與自由 讀後感

愛與自由

愛可以給予,愛可以接受。愛是一種感受,愛更是一種美德,潤物細無聲!

有人説愛是種甜蜜的負擔。那麼他是一個施愛者。就像父母老師,在不斷的給予過程中去感受愛。

有人説愛是種束縛。那麼他必定是一個接受愛的人。就像孩子,在諄諄教誨中,在呶呶不休的嘮叨中去被動的去接受愛。

在《愛與自由》這本書中。提到過這樣的一個細節,就是一位媽媽在她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指着書,指着身邊的事物教他認字,但是收效甚微。當孩子長大了些,有一天在她看到孩子出神的看着天的時候,隨意的指着天教孩子説這是天的時候,孩子竟然把這個字説出來了。這個故事給這位媽媽很深的感觸。就是在孩子能夠主動的去思考學習的時候去引導他,這樣得到的效果反而比機械的重複要有用的多。

在這麼一個簡單的教育過程中,母親所施與的愛是無私的,是大量的,但相對的在孩子眼中就是種呶呶不休的干擾。所以不是所有的“對你好,關注你”都是的愛,有時候的放任不管也是在給孩子自由學習的時間,這更能稱的上是愛。

所以在給予愛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把握愛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