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55K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多篇)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一

《一問一世界》是一本名人傳記,立體地展現了楊瀾30年非凡的媒體生涯,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楊瀾和楊瀾眼中的時代真相。它又是一本散文集,描述了楊瀾30載收穫的人生智慧與職場風雨,展示出一個女人的成長曆程。3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與成功人物的交往祕史;如何在人生每個節點自由地轉換;她對“贏”“遠見”“事業與家庭”的重新理解和體悟;她30年的媒體生涯和她眼中的傳媒江湖。

《一問一世界》是楊瀾數百次訪問後的思考結晶,是她無私分享的內心獨白—關於輸贏、競爭、艱難時候的選擇,夢想和現實的差距,事業和家庭之間的平衡。一問一世界,每一次提問中,都暗含着一個隱祕的世界;每一個回答中,都透露着耐人尋味的見識。

通過閲讀《一問一世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楊瀾和別的採訪者不同:她不僅僅探尋成功人士成功的奧祕,更多的在於展現成功人士背後的故事和體會他們的百味人生。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敬佩的。她在採訪每一位成功人士時,都會閲讀大量的書籍,做好筆記。目的就是為了提出一個富有深度的問題,能夠和採訪者打開話匣子。從她的故事當中,你會感悟到:

1、提出問題,是我們認識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你所聽到的,你所看到的,你所觸摸到的,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

2、提問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它是一個人獨自思考的體現,它是人類智能的重要標誌。它能讓人處於主動地位,打開話匣子。在提問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知道的越多,未知越大,你的認知和好奇心就會越來越強,這個世界的輪廓也會越來越清晰。

3、無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挖掘真相,不斷的提問永遠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4、生命有無數的可能,如果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麼不把它喚醒呢?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二

喜愛楊瀾很多年了!雖然説不清具體的理由,只覺得她很厲害,很有名,很有氣質。正好有一年去張掖出差,在書店看到楊瀾的《一問一世界》這本書,一眼就被書封面上身着白色禮服的楊瀾吸引住了,(不怕大家笑話,我後來還真的有去找布料找師傅幫我量身訂做同款呢!只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受限,師傅遺憾的告訴我只能類似,無法同款!唉!)她手拿話筒,低頭沉思,那靜靜的眼神,再加上飄逸的衣襟,感覺很美,一種很有內涵的美。再看封底,楊瀾穿着一襲黑色長裙,身段高挑,眼瞼低垂,旁邊有幾行小字: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再渺小的個體也能折射出宇宙的大義。這些圖片再加以文字,一下子擊中我“偽文青”的內心,毫不猶豫,因為楊瀾,我買下了這本書!

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旅途中,我都將這本書帶在身邊。它已經從最初被封面和名字吸引,變成了對它的內容愛不釋手。這不是一本深刻而嚴肅的教課書,相反裏面更多的是活生生的人與一些看似瑣碎實則折射出人性的細節,它由種。種真實的故事串聯而成,讓一個行外人瞭解到了一個優秀電視傳媒人的眼界及思想。

《一問一世界》是一本既具鋭度又有温度的作品,楊瀾親述她從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與電視偶然結緣、離開央視、出國留學、創辦陽光衞視的失敗與艱辛、十年《楊瀾訪談錄》的台前幕後、擔任申奧形象大使等。書中還透露了她與基辛格、克林頓、布萊爾、老布什、希拉里、李光耀、韋爾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楊瀾充滿智慧,敢於挑戰一切。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每一步都充滿挑戰性;她對員工的關心真誠,處理事情的大氣、豁達;對待工作的敬業專注,她的風度,她的氣質,她的才學,她的睿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作為女性,作為母親,楊瀾身上的很多很多都讓我自歎不如。但是,拜讀過此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對職業理想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夢想,這個字眼雖然令人神往,但它卻總是和現實大相徑庭。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並把它付諸現實。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三

很久很久以前就很喜愛楊瀾,那時似乎説不出很多的理由,只知道她很厲害,很有名。而今有緣閲讀了她的《一問一世界》,多年前的這份情感有了更真實的寄託,對楊瀾的喜愛便有了更多真真切切的理由。

《一問一世界》是一本既具鋭意度也有温暖度的作品,楊瀾親述她從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與電視偶然結緣、離開央視、出國留學、創辦陽光衞視的失敗與艱辛、十年《楊瀾訪談錄》的台前幕後、擔任申奧形象大使等。書中還透露了她與基辛格、克林頓、布萊爾、老布什、希拉里、李光耀、韋爾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楊瀾充滿智慧,敢於挑戰一切。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每一步都充滿挑戰性;她對員工的關心真誠,處理事情的大氣、豁達;對待工作的敬業專注,她的風度,她的氣質,她的才學,她的睿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作為女性,作為母親,楊瀾身上的很多很多都讓我自歎不如。但是,拜讀過此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對職業理想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夢想,這個字眼雖然令人神往,但它卻總是和現實大相徑庭。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並把它付諸現實。

年輕時有夢,這不足為奇。年輕時的我和楊瀾一樣,擁有美麗的夢想。那時,我雄心勃勃,以100%的熱情對待工作,從來沒有正因任何困難而阻擋前進的步伐。記得那時,為了上一節公開課,一次次修改教案,一次次試教,幾乎到了整晚整晚不休不眠的程度;為了找到一篇論文的理論支撐,泡圖書館,上網,摘抄,也幾乎到了忘我的境界。

一個人的心中假如沒有夢,就像心飄忽着,沒有落腳的地方。可假如有了夢想不堅持,那更是悲哀的。如今,隨着歲月的流逝,從事教育工作已十年有餘,以前發奮過後的一無所獲,以前經受的失敗、挫折,讓以前的雄心壯志都歸於平靜,自己還經常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告訴自己無需像年輕時那麼發奮,夢只屬於年輕的歲月。其實,不發奮的理由唯有自己知道:承載夢想還需有足夠的勇氣去理解困難,承受失敗。不管歲月如何流轉,楊瀾心中一向珍藏着這個夢。為了實現自己的夢,她一向發奮着。一路走來,她承受更多的是艱辛,失敗和忐忑。每次當外人都覺得這是個不可逾越的難關時,楊瀾總是用心應對;每次當理想不得不應對現實的挑戰時,在苦苦掙扎中,她毅然決然選取了堅持自己的夢想。

楊瀾是美麗的,正因夢想,正因堅守,正因執着。

我也以前美麗,正因夢想。多少像我一樣的人都以前美麗。可你、我的美麗都只是曇花一現。正因你我沒有堅持,只是一廂情願地把夢想歸屬於年輕的歲月。在失敗挫折過後選取的是放下和逃避,安慰自己的也是一個個單薄的理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今這個唯利是圖,物質優於精神,金錢打倒一切的現實社會裏,有人為了金錢,放下了做人的尊嚴;有人為了名譽,追腥逐臭;也有人為了利益,六親不認。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在絕大多數人都在為盈利,為效益,為名利奔波苦惱時,楊瀾也曾彷徨過,但糾結過後,她仍然堅守自己的夢想,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

法國小説家紀德説:獲得幸福的祕訣,並不在於為了追求快樂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尋出快樂。楊瀾全力以赴了,為了創辦陽光衞視,她傾注了全部的心血,投入超多的精力;家庭上,她與子女共成長,儘量讓自己做一個最好的媽媽。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古有范仲淹,他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理解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最後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還有王羲之、匡衡等。今有西單女孩,旭日陽剛等。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直接指引着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最需要做到的是不好被現實消磨去夢想的光輝。要讓夢想的光芒一向照耀着我們前行的道路。讓它一向對我們有所指引,並且一向嘗試向它靠近。夢想給我們繪就了一張人生地圖,只要敢於嘗試和堅持,不放下,即便夢想再遙遠,也總會有到達的一天。楊瀾是夢想的追求者,她為了自己的夢想,一向堅持着和現實中的種種作着鬥爭,最終把成功緊握在了自己手中,讓自己變得那麼精緻、那麼美麗。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四

對於楊瀾來説,從某種意義上講,世界是用來問的。

《一問一世界》匯聚了楊瀾和上千位名人的思想精華,每個問題都能讓人洞開視野,解決困惑。書中摘錄了很多楊瀾採訪成功人士後的真實感觸,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楊瀾對真實人性的探求。書中還有很多對傳媒行業的回顧和對前景的展望,淺讀幾章就感慨頗深,我想這本書是值得去品讀的。

“生命有無數的可能性,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麼不把它喚醒?”楊瀾有種獨特的氣質與魅力,她充滿智慧,敢於挑戰一切。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每一步都充滿挑戰性,她對待工作的敬業,她的才學,她的睿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對理想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讓我感觸最深。夢想這個字眼雖然令人神往,但它卻總是和現實大相徑庭。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始終堅守自己的夢想,並把它付諸現實。

少年時有夢,這不足為奇。承載夢想還需有足夠的勇氣去接受困難,承受失敗。假如有了夢想而不去堅持,那是悲哀的。不管歲月如何流轉,楊瀾心中一直珍藏着這個夢。為了實現自己的夢,她一直努力着。一路走來,她承受更多的是艱辛,失敗和忐忑。她所獲得的一切不是靠運氣,而是她朝着堅定目標,不懈地發奮獲得的。她積極應對人生的態度,還有應對各種問題的靈活應變,在適當的時候懂得選取,是她一步步實現夢想的基石。因為有夢想,所以堅守,所以執着。

不要被現實消磨掉夢想的光輝,要讓夢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我們前行的道路。堅持不懈的發奮是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豁達的心態是享受追夢的靜心劑。別整天把自己搞的很忙,每天無論多忙也要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楊瀾問出了一個世界,也許我們並不能像她那樣的優秀,但至少,我們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問來探索,來提升自己,向着自己的夢想前進。只要敢於嘗試和堅持,不放棄,即便夢想再遙遠,也總會有到達的一天。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五

看完了楊瀾的《幸福要問答》後感觸頗深,結果第二次去圖書館就看到了這本書的姊妹篇《一問一世界》後。便迫不及待的買下來。

這本書與上本書相比有所不同,上一本書主要的篇幅是描寫女性該如何實現個人價值。而這本書涵蓋的面就顯得更廣一些,他是描述一個人如何從多方面來實現個人的價值。

本書貫穿的線索有三條,最大的一條是以楊瀾的人生為線索,其次則是以楊瀾在《楊瀾訪談錄》中所採訪到的嘉賓的人生為線索,最後是楊瀾創辦的陽光集團的過程為線索,這三條線索可以集中體現出楊瀾的人生價值。她的人生價值來源與何處呢?

1.不斷的選擇

楊瀾曾是央視當家花旦,在事業鼎盛時期,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後,回國創辦陽光傳媒集團,在這不斷選擇的過程中楊瀾的身份在不斷擴大與變化,最後不但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主持人,還是一名企業的老闆,這樣的不斷的選擇中實現了楊瀾的人生價值。

2.不斷探索成功的奧祕

楊瀾之所以創辦陽光集團,是因為她想做一個高端,經典,又富有時代氣息的電視品牌。為了這個目標的誕生,公司需要支付大筆的開支和極具創意的節目形式。正是因為楊瀾在不斷的探索與創新精神,才使得她的節目經久不衰。

3.對工作的敬業

楊瀾的節目以訪談為主,才發現她在這十年間她採訪了不計其數的人。但要採訪一個人前,楊瀾要從各類書籍,報刊中做功課。她對工作敬業到無論在何處都要抱着與採訪嘉賓有關的資料與書籍閲讀,目的是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正是這樣的敬業態度,才使得嘉賓對她提出的問題讚賞有佳,創造良好的價值。

所以價值從何而來?它來源於你的努力,及對成功的希望與對新事物的不斷嘗試,還有對人生的不斷抉擇,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六

記憶中,一定要為故鄉開出滿園春。

——題記

最愛故鄉的春。

我喜歡她的童真。

故鄉的春像個任性又直率的孩子,説來就來。拿着篩子搖了滿村的細雨,乘着清風滿園的跑,一邊跑還一邊從口袋裏掉出幾朵花來。於是,整個村子都變得活潑起來了——農村沒有那麼妖豔華貴的萬紫千紅,也沒有羣蹀環繞的眼花繚亂。偶爾碰到幾隻栽倒在花田裏的粉蝶,我便悄悄跑去一攏,再把手鬆開——那隻粉蝶撲了幾下翅膀,搖晃了一下又懶懶的躺了下來——外婆總説它們“飲醉”了,我捂着嘴笑,同時期待着某天自己也可以變成一隻小蝶,陶醉在甜甜的花夢裏。喜歡戴着外婆親手編的小草帽,牽着她那粗糙温暖的手,趁着這春光去田裏大鬧一番,再從鄰居伯伯家的蠶豆地裏順幾隻蠶豆耳朵,然後放在自己的耳朵上,説試聽春天的呢喃:“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我喜歡她的純粹。

春天的故鄉彷彿沉澱進了一個綠色的夢。家鄉不多植柳,但有着大片大片的竹林。我家後面就有一大片翠綠的竹林,我常和哥哥在春雨過後拿着小鋤頭去挖筍。小筍芽兒漸漸地,淺褐色中泛着微微的綠,挖出來了之後還能當做“武器”,想象着自己是江湖武林高手,和哥哥大戰三百回合。玩累了便拿回去,又作一道大餐。而竹葉兒只是靜靜地在我們頭頂觀望着。記憶中,外婆為我們做了一次竹筒飯,翠綠的竹筒裏裝着晶瑩剔透的米,鮮嫩的豆和脆脆的筍。清新的綠裏有一種春天的味道。而春雨往往在春意最濃的時候降臨。祕密的織,細細的織,像一張網,籠住了這滿村的生機。偷偷地在春雨中伸出了舌頭,才驚喜地發現:春雨是甜的!遠遠望去,這雨還透着淡淡的綠呢!難道是春雨染綠的葉子嗎?我總是託着下巴定定地看着雨絲斜斜地飄: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我喜歡故鄉的春。即便離開了故鄉卻依然念念不忘。

只是,這樣的春又還有幾年?

那晚看到母親與外婆打電話,隱隱看見她那微皺的眉,有種不好的預感。

“老家要拆了。”終於還是聽到了那句話,母親努力用最平靜的語氣告訴我,但轉身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外面是一場小小的雨,輕輕地貼上玻璃,匯聚,又慢慢地淌下。

今年的第一場春雨。我默默地念着。

因為掛念,開學前回了一趟老家。春還在,不過不像從前一樣了。家門前的那座老橋拆了,竹林被砍到了很多,有些乾脆一頭扎到河牀底下再不肯抬頭。只有磚縫裏蓬勃生長的草兒堅定地當着“護春使者”。

再美好,也終會有變遷的一天啊。我只能一次為安慰,但願我記憶中的春天未變。若這一切都是已定,那我也只能攜着這份記憶,慢慢地向時間長河的那一頭走去。

我會一世懷春,願夢裏,也能為故鄉開出滿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