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82K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精彩多篇)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一

一位朋友送給我的,她在扉頁上寫着:“願你我都能成為被這個世界需要的人。”

初讀這本書時,有繁重的任務在身,看書也看得浮躁不已,翻着這裏面的故事,只覺得雞湯味道太濃厚,故事沒有感染力。

一個月以後,任務已做完,再次翻閲這本書,倒覺得有別樣的感動。

我大概還是不能做到隨時隨地靜下心來讀一本書。

看到了許多有能力、有方向、有執着的可敬可歎的人。

看到了許多熱血的、純粹的、蓬勃的心靈與精神。

那麼,我也會努力,做一個被這個世界所需要的人。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二

用了整整一個星期,略讀了楊瀾出道20年的首部自傳性的《一問一世界》。講述了楊瀾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央視記者、主持人到如今一個成熟穩重的,可以輕鬆應對各種環境的記者、主持人。同時他也是以為企業家、慈善家。

楊瀾對於自己的傳媒文化事業有着狂熱的追求。一路走來,楊瀾從當初的青澀,到如今的穩重,可以説,每天,楊瀾都在不斷的吸取新的文化,每天都在不斷的思考,可是始終如一的是她和她的“夢之隊”共同打造的《楊瀾訪談錄》。追求精益求精的她對她的“夢之隊”和《楊瀾訪談錄》有着極高的要求。高端、有品位是基礎,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雷打不動的“楊瀾精神”。在她的團隊裏,大家都是全力以赴的去工作,甚至這套訪談錄已經遠遠超越了維持生計的工作,在“夢之隊”裏工作的每一個人,都熱愛和追求着自己的事業,每一個人都在用心去工作,將自己融入自己的事業。同時,也是《楊瀾訪談錄》此生的追求!

楊瀾對於事業的狂熱追求已經超出了對於現實生活中可以用物質衡量的任何東西。

楊瀾對於他的傳媒事業來説,由於狂熱的追求,她,毫無疑問是位佼佼者,更是中國傳媒業的領軍人物!正式由於對新聞事業的狂熱追求,她,彷彿忘記了自己同時也是一名企業家,楊瀾可以為自己的採訪不惜一切的金錢來製作一期節目,高端、有品位已經烙如人心。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楊瀾和她丈夫創辦的陽光文化傳媒,可以説是大張旗鼓的成立,甚至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有分部。前期的大量基金投入,讓楊瀾走了一個設備設施齊全的工作環境,加上她組建的“夢之隊”,可以説是接近完美,《楊瀾訪談錄》作為陽光文化的王牌,楊瀾更是一頭紮了進去,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楊瀾的事業走到頂峯,收視率等指標均僅次於《鳳凰衞視》可是,即使如此,鉅額的開支難以平衡企業的維持,陽光文化一直處於負盈利狀態,哪怕是丈夫吳徵四處奔跑,籌集資金,也難以維持,即便如此,楊瀾絲毫不減少對《楊瀾訪談錄》的資金投入,原創,高端,有品位,是楊瀾追求的。陽光文化開始走下坡路,最後,上市的陽光文化不得不轉手他人。可是,楊瀾不變的追求,執着,讓她始終未放棄《楊瀾訪談錄》,帶着《楊瀾訪談錄》和“夢之隊”,楊瀾帶着狂熱帶領着這個團隊在艱難前進……

楊瀾,也僅僅是一個對自己的新聞傳媒有着狂熱追求的女人,對於商場上的“低成本高回報”這一類術語是模糊的。我們也可以説她更本不在乎錢,因為對於一個記者來説,“某種意義上,世界是用來問的……”

楊瀾採訪過世界上許多許多成功的人,有巴菲特,比爾蓋茨,這些我們熟悉的人,也許是他們影響了楊瀾,文化影響了楊瀾,同時也成就了楊瀾!

楊瀾,也僅僅是個女人,一位母親。楊瀾的工作繁忙,可是楊瀾可以很好的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她回到家,能和女兒一起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在兒子的鋼琴課上,是到勤率最高的家長,楊瀾可以説把工作和家庭協調到了極致。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三

彼得·巴菲特説,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好奇心。楊瀾説“我的好奇心無可救藥。”這本《一問一世界》的主要內容基本上是圍繞楊瀾主持的《楊瀾訪談錄》而展開敍述,中間穿插着楊瀾自己的工作變動、生活感悟以及一系列的見聞。

在所有的主持人中,當然楊瀾更願意自己定位為一個記者。楊瀾是我最喜歡的女性之一,淡定大氣,知性廣博。楊瀾説“睿智,有時不在於為別人指點了多少選擇,而在於能否在恰當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正確的選擇。”誠如當年她辭去央視《正大綜藝》欄目主持人,奔赴哥倫比亞大學重新就讀,結束回來與東方衞視的合作,繼而是陽光傳媒創建、轉手賣給更好的人,選擇公益,堅持做高端的訪談,這樣的選擇也許是早先註定,也許就是楊瀾睿智的體現。

“生活大致平靜,心中總有波瀾。”一問一世界,讓我想到自己作為一個教師,我們的課堂也是由教師的提問,學生回答,或者學生提問,老師回答而組成。這個問的技巧,問的主角,問的時間控制,問之前的設計,是不是需要自己在今後更加關注?現在充斥於我們的課堂上的無效問題實在是太多,簡單的那種白痴似的提問,是不是在無端消耗課堂時間?不尊重學生先前的經驗呢?

《楊瀾訪談錄》中的被採訪者大多數是政界、商界等精英,時間特別寶貴,而且時間也是機密,不允許你隨便亂問,因此整個團隊的`前期工作中對於問題的設計是相當精到。如果在我們預設課堂教學的時候,也能夠把有限的40分鐘看得相當寶貴,站在學生的角度和教材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特色而展開提問,那麼課堂有效度會更高,學生也會真正是主人。

忽然想到上學期期末試卷中最後讓學生提問的事。現在我們的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提問的質量真的讓人大跌眼鏡。也許是學生對於試卷中提問的考試類型還不適應,但主要還是一個意識能力的問題。學生會這樣,那主要的問題當然應該落在整個教育導向上。“好奇”是保持學習的興趣源泉,因為好奇,所以會提問。一問一世界,對於一個普通的教學者來説,一問一課堂,好好問,好好答。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四

在一開始書中就提到蕭伯納的話:“一個理智的人應該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會想去改變環境適應自己。但歷史是後一種人創造的。”能夠創造歷史的人士極少數的精英,還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要過普通人的生活,我想我就是這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是要打理好自己的事情。

楊瀾是一個很有自己主見的女性,正是因為這種非常自主的性格,讓她贏得了進入《正大綜藝》的機會,在那個年代那時社會剛剛經歷動盪,氣氛沉悶,人們厭煩了生硬的電視語言,希望通過電視瞭解外部世界,在更人性化的交流中放鬆心情,有更多的空間來表達個性。她就以清新、對新事物有種好奇的風格主持者節目,她就是在做她自己,又是在迎合時代的需求,相輔相成,共同成長。製作節目不是社會需要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要做一些引導社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做人何嘗不是呢?先不説為國家、為民族、為世界做出多麼宏偉的貢獻,在沒實現前都是廢話,最少要做好自己的份內的事情,給周圍的人一個正確的印象、理智的引導。陽光衞視也是秉承着這種理念“從國家文化的角度,陽光衞視不僅要讓世界看到政治和經濟發展中的中國,而且還要讓世界看到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藴的中國在文化上的`演進;第二,未來的電視格局應該是分眾的時代,每個觀眾都有個性化的需求。陽光衞視致力於滿足部分觀眾對深度內容的需求,通過記錄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製作高品質的電視節目。”

聽到“雙軌”這個詞有點新奇,它的意思大概是在適當的調節下,生活和事業兩個列車可以同時前進。楊瀾不僅有美滿的家庭,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有自己的事業,一個成功的傳媒人士。同時做幾件事情是比較辛苦的,特別是要兼顧好母親和公司創始人的身份,為了不妨礙胎兒的發育,楊瀾頭痛發作時都是苦苦忍受着;懷孕期間對牛奶過敏又時常嘔吐,為了不影響工作,她都是嘔吐後補個粧又接着忙手頭的工作。我想換成是我的話,早就丟下手頭的工作回家安心養胎去了,何苦受這份罪,我這就是小人物的想法,哈哈。楊瀾的收穫是“陽光衞視”成功在香港開播,這也是這位最美麗的孕婦最幸福的時刻。

“睿智,有時不在於為別人指點了多少迷津,而在於能否在恰當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正確的選擇。就像聰明的登山者,不是一味攀爬,而總是在山麓小憩時,眺望雲海去分辨到底哪一座山峯最終將屬於自己。”都些人比較幸運,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價格,有些人卻要花很多時間去探索,也就有了天才少年和中年(或是老年)得志的區分,總有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才能綻放出人生的光明,不管是做以顆耀眼的恆星還是閃爍的繁星。

驚訝於楊瀾節目的魅力,總會能聊到嘉賓一些個性化的生活經歷和獨特的觀點,她做節目一直都是堅持“人都不是完美的,還原不是簡單讚美式的描述和概括,而是帶着獨特的人生感悟,去解讀嘉賓的內心成長。”這也是溝通的藝術啊,讀到每個人的內心裏。楊瀾採訪的都是高端人士,這些人都已經經歷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在接近事業的頂峯並逐漸下滑回歸生活,所以這些成功人士會看淡金錢、名利,更多的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五

對於楊瀾來説,從某種意義上講,世界是用來問的。

《一問一世界》匯聚了楊瀾和上千位名人的思想精華,每個問題都能讓人洞開視野,解決困惑。書中摘錄了很多楊瀾採訪成功人士後的真實感觸,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楊瀾對真實人性的探求。書中還有很多對傳媒行業的回顧和對前景的展望,淺讀幾章就感慨頗深,我想這本書是值得去品讀的。

“生命有無數的可能性,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麼不把它喚醒?”楊瀾有種獨特的氣質與魅力,她充滿智慧,敢於挑戰一切。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每一步都充滿挑戰性,她對待工作的敬業,她的才學,她的睿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對理想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讓我感觸最深。夢想這個字眼雖然令人神往,但它卻總是和現實大相徑庭。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始終堅守自己的夢想,並把它付諸現實。

少年時有夢,這不足為奇。承載夢想還需有足夠的勇氣去接受困難,承受失敗。假如有了夢想而不去堅持,那是悲哀的。不管歲月如何流轉,楊瀾心中一直珍藏着這個夢。為了實現自己的夢,她一直努力着。一路走來,她承受更多的是艱辛,失敗和忐忑。她所獲得的一切不是靠運氣,而是她朝着堅定目標,不懈地發奮獲得的。她積極應對人生的態度,還有應對各種問題的靈活應變,在適當的時候懂得選取,是她一步步實現夢想的基石。因為有夢想,所以堅守,所以執着。

不要被現實消磨掉夢想的光輝,要讓夢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我們前行的道路。堅持不懈的發奮是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豁達的心態是享受追夢的靜心劑。別整天把自己搞的很忙,每天無論多忙也要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楊瀾問出了一個世界,也許我們並不能像她那樣的優秀,但至少,我們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問來探索,來提升自己,向着自己的夢想前進。只要敢於嘗試和堅持,不放棄,即便夢想再遙遠,也總會有到達的一天。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六

最近在書店無意之中看到楊瀾和朱冰合著的《一問一世界》,便細細品讀了一遍,只看了一遍難有深切體悟,歎息自己才疏學淺,但還是忍不住想淺略寫寫類似讀後感的隨筆。

在這本書中,楊瀾記錄了她從1990年到20xx年的生命跨越,怎樣與電視結緣,離開正大綜藝毅然出國深造,創辦陽光衞視的失敗與艱辛,《楊瀾訪談錄》節目團隊的組建和全體成員做節目所付出的辛酸努力,擔任申奧大使,以及他眼中的傳媒江湖。還有她與基辛格,克林頓,老布什,李光耀等世界高端人物的祕訪艱辛。

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楊瀾對提問的把持,他把提問視為一扇窗户,打開被訪者的內心世界,以提問為主,以提問為樂,有時候明知顧問,有時候旁敲側擊,有時候順着問,有時候反着問,有時候挑釁着問,有時候話裏有話問。正是這種妙趣橫生,深入淺出的提問才造就了一個真實的楊瀾,獨一無二的楊瀾。

作為職業的提問者,楊瀾的一對一採訪更是難能可貴,對於每一次採訪其實都是一次探險,是一次對人心的探險。所以每次採訪之前,她都做足了功課,提前準備上百個問題。對於一個陌生人而且都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物坐在你面前,全方面挖掘出更深層的東西,那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駕馭,更是對人性靈魂的挑戰。楊瀾的成功沒有偶然,是堅持不懈的努力,是歲月沉澱下來的精華髮揮到極致的必然結果。

楊瀾作為一名優秀的電視工作者,她是成功的,作為一個新時代女性,她是充滿靈性和智慧的,作為婚姻家庭經營者,她是睿智的。優雅是學不來的,氣質不是模仿出來的,喜歡楊瀾也不是因為她華麗的成功,而是她一路走來那種對人生的態度,對各種問題的靈活應變,懂得選擇,懂得放棄,選擇了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

一問一世界傳遞的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正能鼓舞形形色色的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雖有崎嶇,雖不完美,但每天都知道自己所做的是為了什麼。指引着人們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腳下或許滿是泥濘,但身體卻在無限接近。

我們都是平凡之人,也無法和楊瀾走同一生活軌跡,永遠也達不到她的高度,但我們可以從點滴的學習楊瀾開始,學習她的激情,學習他的理性,學習他不斷追求努力奮鬥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成長,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特別喜歡書中的這段話:

當一個人決定離開牀的舒適,

去石頭上睡覺時,

他就擺脱了某種惰性,

而帶來許多種可能,

有一天,

頑石上也會留下他的温度。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七

《一問一世界》是楊瀾入行20年,也是《楊瀾訪談錄》10週年時創作的。這是一本名人傳記,立體地展現了楊瀾20年媒體生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楊瀾和楊瀾眼中的時代真相;它又是一本散文集,描述了楊瀾20載收穫的人生智慧與職場風雨,通過文字的背景凸現出一個成熟女人的生命成長曆程。

整本書是將三件事交織一起展開寫作的。第一件事是楊瀾本人從事電視行業的心路歷程;第二件事是《楊瀾訪談錄》節目團隊的組建、人員分工配合和團隊成員做節目所付出的辛酸和努力;第三件事是與這些被採訪的“大佬”過招,楊瀾以及她的團隊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何對嘉賓巧妙的提問,如何精益求精的創造這個有價值的節目。從楊瀾20年的職業生涯,自己看到的這個社會的變化以及他們那一代人看問題的角度。

在這本書中,自己相信幸福靠運氣,但更要靠能力:夢想的能力、創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總之三個字:幸福力。在世俗的眼中,女人無法兼顧兩方,最終只能選擇其中一樣,或是美滿的婚姻,或者是出色的事業。但是楊瀾説,她要的幸福是豐富而有價值的生命。她不曾為事業犧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卻最終收穫了所有令人豔羨的美好。自己更願意相信,充滿愛與温暖的情感世界,是通往成功最好的橋樑。

懂得選擇,懂得放棄,選擇了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現在的自己們,何嘗不是常常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自己們要做的就是即使再難也要自己做出選擇,學會放棄;否則,拖沓到要別人幫自己們抉擇時,不管結果是什麼都是痛苦的。只有做出自己的選擇,然後盡力去做好當下的事,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每一步都走得踏實穩當。

喜歡這本書,喜歡與每一位大師對話,探尋他們成長過程中的辛酸與坎坷,感悟人性的閃光。巴菲特的慷慨解囊,王光美的豁達寬容,基辛格的儒雅智慧。不過,自己更享受與楊瀾一起成長的過程。英雄都是以集體的形式出現的,她的背後,是一個強大的製作團隊,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楊瀾訪談錄》的常開不敗。

佛學説“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朵花,一片葉,充滿了這個世界的信息,再渺小的個體也能折射出宇宙的大義。可以説,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人。作為獨特的自己,要永遠保持着一份勇氣和堅持。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比進入他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打開你自己的世界。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