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3W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精品多篇)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一

記憶中,一定要為故鄉開出滿園春。

——題記

最愛故鄉的春。

我喜歡她的童真。

故鄉的春像個任性又直率的孩子,説來就來。拿着篩子搖了滿村的細雨,乘着清風滿園的跑,一邊跑還一邊從口袋裏掉出幾朵花來。於是,整個村子都變得活潑起來了——農村沒有那麼妖豔華貴的萬紫千紅,也沒有羣蹀環繞的眼花繚亂。偶爾碰到幾隻栽倒在花田裏的粉蝶,我便悄悄跑去一攏,再把手鬆開——那隻粉蝶撲了幾下翅膀,搖晃了一下又懶懶的躺了下來——外婆總説它們“飲醉”了,我捂着嘴笑,同時期待着某天自己也可以變成一隻小蝶,陶醉在甜甜的花夢裏。喜歡戴着外婆親手編的小草帽,牽着她那粗糙温暖的手,趁着這春光去田裏大鬧一番,再從鄰居伯伯家的蠶豆地裏順幾隻蠶豆耳朵,然後放在自己的耳朵上,説試聽春天的呢喃:“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我喜歡她的純粹。

春天的故鄉彷彿沉澱進了一個綠色的夢。家鄉不多植柳,但有着大片大片的竹林。我家後面就有一大片翠綠的竹林,我常和哥哥在春雨過後拿着小鋤頭去挖筍。小筍芽兒漸漸地,淺褐色中泛着微微的綠,挖出來了之後還能當做“武器”,想象着自己是江湖武林高手,和哥哥大戰三百回合。玩累了便拿回去,又作一道大餐。而竹葉兒只是靜靜地在我們頭頂觀望着。記憶中,外婆為我們做了一次竹筒飯,翠綠的竹筒裏裝着晶瑩剔透的米,鮮嫩的豆和脆脆的筍。清新的綠裏有一種春天的味道。而春雨往往在春意最濃的時候降臨。祕密的織,細細的織,像一張網,籠住了這滿村的生機。偷偷地在春雨中伸出了舌頭,才驚喜地發現:春雨是甜的!遠遠望去,這雨還透着淡淡的綠呢!難道是春雨染綠的葉子嗎?我總是託着下巴定定地看着雨絲斜斜地飄: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我喜歡故鄉的春。即便離開了故鄉卻依然念念不忘。

只是,這樣的春又還有幾年?

那晚看到母親與外婆打電話,隱隱看見她那微皺的眉,有種不好的預感。

“老家要拆了。”終於還是聽到了那句話,母親努力用最平靜的語氣告訴我,但轉身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外面是一場小小的雨,輕輕地貼上玻璃,匯聚,又慢慢地淌下。

今年的第一場春雨。我默默地念着。

因為掛念,開學前回了一趟老家。春還在,不過不像從前一樣了。家門前的那座老橋拆了,竹林被砍到了很多,有些乾脆一頭扎到河牀底下再不肯抬頭。只有磚縫裏蓬勃生長的草兒堅定地當着“護春使者”。

再美好,也終會有變遷的一天啊。我只能一次為安慰,但願我記憶中的春天未變。若這一切都是已定,那我也只能攜着這份記憶,慢慢地向時間長河的那一頭走去。

我會一世懷春,願夢裏,也能為故鄉開出滿園春。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二

很喜歡楊瀾在開篇的一段話:當你為了一個理想去奮鬥,而且經歷過挫折的時候,我認為你對整個世界的理解,會更深一步……是的,這是人生非常寶貴的財富,一個人經歷過很大的歡喜,也經歷過很大的挫折,但是他還是能夠站起來,重新回到要做的事情上來,我覺得這是對一個人很大的考驗,我體會很深。

《一問一世界》是楊瀾入行20年的傳記作品,立體展現楊瀾20年非常媒體生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楊瀾和楊瀾眼中的時代真相。在本書中,楊瀾回顧了自己從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她與基辛格、克林頓、布萊爾、老布什、李光耀、韋爾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祕辛,她如何在人生每個節點自由瀟灑地轉換,她對“贏”的重新理解和體悟,她的20年非常媒體生涯和她眼中的傳媒江湖……真實呈現她的“陽光二十載”。與電視偶然結緣、離開央視、出國留學、創辦陽光衞視、《楊瀾訪談錄》、申奧形象大使……楊瀾對自己20年媒體人生的審視與展望。以提問為生的她,對“贏”有了新的感悟,對“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對“問”有了執著的迴歸。

書中摘錄了很多楊瀾採訪成功人士後的真實感觸,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不願言及的心痛,在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她對真實人性的探求。書中還有很多對傳媒行業的回顧和對前景的展望,淺讀幾章節就有如此多的感慨,我想這本書還是值得去品讀的。

楊瀾確實是一位傳奇女士,她是一位融合了東西方知性美的女性,她用她的人文觀看待世界,發掘人性的真善美。我之所以欽佩她,不是因為她華麗的成功,而是因為她一路走來,面對人生的態度,還有應對各種問題的靈活應變,在適當的時候懂得選擇。她所獲得的一切不是靠運氣,而是她朝着堅定目標,不懈地努力獲得的。

不管你走上了哪條職業大路,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的心,只要認定了就不要在行動的時候後悔,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豁達的心態是享受追夢的靜心劑。喜歡楊瀾,喜歡她的獨特氣質與魅力。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三

近些日子終於把妮子學姐的《一問一世界》看完了,由於自己一直很懶惰,經常性撿了西瓜丟了芝麻式的學習,導致對很多學科知識真的不夠透徹,以後要像楊曉哲學習,看完一本書,必須要總結。這個好習慣,慢慢養成。一直都很欣賞楊瀾,對於這本書,發表下個人看法,初略淺談,如果有誤,還望海涵。

對於楊瀾來説,某種意義上,世界是用來問的……在這本書中,楊瀾將告訴你——她從1990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與基辛格,克林頓,布萊爾,老布什,李光耀等高端傳奇人物的交往,又如何在人生每個節點自由瀟灑地轉換,以及對“贏”的重新理解和體悟,20年的媒體生活。

生活大致平靜,心中總有波瀾。作為一名中國女性,她是一名出色的CEO,是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是一個好妻子,更是一個好女兒,好媳婦,還是孩子的好媽媽。我欣賞,欣賞她在工作出色的同時把家庭經營得如此温馨和諧,採訪了數百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風雲人物的同時還的中國公益慈善大使,創建了中國第一個以歷史為主題的衞星頻道的同時擔任北京申奧形象大使和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這一系列的頭銜,不得不説,她很厲害,很優秀,以至於是我,甚至更多女孩學習的榜樣。

這本書總共包括六個問題,他們基本涵蓋了訪談嘉賓集中的若干領域:國際政治,商業,文化,娛樂,女界,體育,這一個個問題,串聯着深刻的印象,成為21世紀第一個十年我們共同的記憶。一直都覺得,交際也是一門藝術,談吐更是這門藝術的靈魂。如何把自己的知識更好的告訴給更多人,這需要每個人的知識結構內化以及睿智的判斷與選擇,好比教育,更像教師,這引起的的一個反思,如何做個有特色的老師?如何在保持自己個性風格的同時又能兼顧到學習對你的熱愛與尊敬?如何把課本上的知識像陳鶴琴老先生説的“活教育”一樣引出來?特別是西部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國家及領導又如何出謀劃策做到東西部統一?真教育,好教育,活教師是陶行知老先生一生的教育追求,我們應該思考,學習,更應該行動。

一直在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人類對於自我和世界的認知,似乎一直在發問。有時候,人的好奇心,無藥可救。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最後,留下了一個問題,值得自己思考:

生命有無數的可能性,我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麼不把它喚醒?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四

在天寒地凍,陽春三月都譜寫着它的故事!

冬·蓄

風兒肆虐着,在這個空寂的世界裏,萬物皆空,天地悠悠。蠟梅恣意地扭着腰肢,踱着步子,蔑視一切。她張揚地瀰漫在冬的氣息裏,傲放枝頭。盡力翻折開稚嫩的花瓣,展露着動人的花蕊!花瓣、花蕊以及叱吒枝頭的弧度都是一種主宰,一種張揚,為冬染上了頗為濃豔的一筆。

垂首再望看牆角,冬末,一株吊蘭竟也悄悄地孕育着花骨朵。從一根根垂蔓上東一朵,西一朵地冒了出來,靜靜的,不綻開,藏匿在葉下,東瞧瞧,西瞅瞅,饒有興味地仰視着牆角的一片清機。一絲都沒有與怒放的蠟梅鬥豔的野心,卻有聲有色,輕立枝間。比起我眼前大片鋪來的悠悠梅韻,它竟能一點一點地託舉了我心!

蠟梅的翩翩風度和王者風範黯淡了隨之遠去的時光,她也在年華最好的時刻悄然訣別,命運對她彷彿殘忍些。但花兒的貿然開放必會被無情的寒風零落成泥碾作塵,空惹一身凡俗。吊蘭仍靜靜的,彷彿在儲蓄着什麼。想必,它是一朵聰明的花兒,一直處於含苞待放的狀態,尋找最佳的開放時機!

春·隱

春,吊蘭和想象中一樣,傾盡所有,努力地開花着,很茂盛。條條枝枝的綠葉間透着星星點點的白色。它如一朵白雲,不打一聲招呼就映在你的心湖上。有風拂過,它不會順風而去,卻升騰成白色水氣。一條玉帶般,一彎小溪般,一首山歌般索繞於心頭。而此時的世界早已珠翠搖紅,花兒們面對新的世界早已野心勃勃:東一串,西一叢,俏立枝頭,擠滿了春。它們把花香灑得密密麻麻,絆住了人的腳。而吊蘭,仍守在那方寂落的天地中,靜靜地抽枝升花……

待到春末,繁花卻被命運肆意地撥弄着。甚至來不及在多舛的命運中多折射出一朵生命的絢爛,便匆匆謝了,續一個冰涼的結局。它們墜落在土裏,從心的牆角挖一處傷春的冢,收容孤寂的淚滴以及失落的情緒。而它,仍在開放!不因它們的凋零而彰顯自己,仍在牆角看着雲捲雲舒,不爭。每一條枝蔓都藴着智慧,不搶。一枝,一枝交錯地抽着,延續着生命的量。枝上花一朵,一朵交替綻開,展現着生命的光澤……不需訣別,漸漸將花瓣落入土中,卻靠着一縷花魂,見證下一次昌盛!

花·悟

比起那些想要怒放的生命,吊蘭代表着細水長流的雅靜和清機。“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吊蘭的質樸形象深刻我心。在萬花的華而不實中,它映照着一種真。不庸常,不妖嬈。

朝堂上的一塊笏板未必比得上江南的一隻彩蝶,天子的幾句讚美未必比得上鄉野牧童的一段短簫。温室的一叢名花,未必比得上牆角的。一株吊蘭吊蘭攜手,細水長流,共攬芳華!

與吊蘭攜手,細水長流,共攬一世芳華!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五

喜愛楊瀾很多年了!雖然説不清具體的理由,只覺得她很厲害,很有名,很有氣質。正好有一年去張掖出差,在書店看到楊瀾的《一問一世界》這本書,一眼就被書封面上身着白色禮服的楊瀾吸引住了,(不怕大家笑話,我後來還真的有去找布料找師傅幫我量身訂做同款呢!只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受限,師傅遺憾的告訴我只能類似,無法同款!唉!)她手拿話筒,低頭沉思,那靜靜的眼神,再加上飄逸的衣襟,感覺很美,一種很有內涵的美。再看封底,楊瀾穿着一襲黑色長裙,身段高挑,眼瞼低垂,旁邊有幾行小字: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再渺小的個體也能折射出宇宙的大義。這些圖片再加以文字,一下子擊中我“偽文青”的內心,毫不猶豫,因為楊瀾,我買下了這本書!

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旅途中,我都將這本書帶在身邊。它已經從最初被封面和名字吸引,變成了對它的內容愛不釋手。這不是一本深刻而嚴肅的教課書,相反裏面更多的是活生生的人與一些看似瑣碎實則折射出人性的細節,它由種。種真實的故事串聯而成,讓一個行外人瞭解到了一個優秀電視傳媒人的眼界及思想。

《一問一世界》是一本既具鋭度又有温度的作品,楊瀾親述她從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與電視偶然結緣、離開央視、出國留學、創辦陽光衞視的失敗與艱辛、十年《楊瀾訪談錄》的台前幕後、擔任申奧形象大使等。書中還透露了她與基辛格、克林頓、布萊爾、老布什、希拉里、李光耀、韋爾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楊瀾充滿智慧,敢於挑戰一切。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每一步都充滿挑戰性;她對員工的關心真誠,處理事情的大氣、豁達;對待工作的敬業專注,她的風度,她的氣質,她的才學,她的睿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作為女性,作為母親,楊瀾身上的很多很多都讓我自歎不如。但是,拜讀過此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對職業理想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夢想,這個字眼雖然令人神往,但它卻總是和現實大相徑庭。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並把它付諸現實。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六

暑期期間,我經常看世界地理頻道節目,我對浩瀚的宇宙,還有神祕的地球,充滿了好奇。暑假機會難得,我決定在爸爸的輔導下,讀一下霍金先生寫的《時間簡史》。讀完後,我對宇宙、對地球有了一點初步的認識,感受頗多。

《時間簡史》是一本科普讀物,對我而言很難讀。霍金先生曾説過,能夠讀懂全書每一句話的人,就能攻讀物理博士了。我帶着瞭解的態度去讀,雖然只學了點皮毛,但自己的知識面還是有了擴充,並對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一些提高。

這本書主要講了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空間與時間等等。宇宙的空間和時間是一個整體,有空間的地方就有時間,有時間的地方就有空間。空間和時間影響宇宙萬物,同時宇宙萬物也影響着時空。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前,宇宙是一個高度均勻恆温的原始火球,爆炸後產生了現在的宇宙,現在的宇宙還不斷在膨脹中。宇宙一旦停止膨脹,將會收縮,宇宙又回到原點。

該書雖然難懂,但它教會了我們如何正確地看待世界,讓我們學會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事物,並應用到學習上。要制定好的學習計劃,應用好的學習方法。一個好的學習計劃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而好的學習方法,將有助聽課、自學,以及課後的複習、預習。如果我們能養成這樣一種好的習慣,對於將來會有很大的幫助。

從這本著作中,我瞭解到科學上的很多重大的進展都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們帶着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孜孜追求。在學習方面,我們也要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來求知問道。我們應該多多向老師求教,老師的知識和閲歷是很豐富的,這對於我們而言是彌足珍貴的。要成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多多讀一些課外讀物,多學一些知識。

《時間簡史》是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我很佩服這本書的作者霍金先生,他的生平富有傳奇,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對於人類的觀念有着深遠的影響。然而他的貢獻竟然是癱坐在輪椅上做出來的,這才是真正的空前——他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時間簡史》真是一本好書。

問一世界讀後感 篇七

《人生》講的是主人公高加林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高加林是一名在農村環境下的知識分子,高中畢業後回到農村做一名普通的國小教師,“既能體面的展示他的才能又可以讓他對未來充滿希望”。但是好景不長,村長高明樓的兒子高中畢業無事可做,高加林被替代了下來。正當他失意無奈被迫重回土地之際,村裏最漂亮的姑娘劉巧珍闖入了他的生活,在善良的劉巧珍眼中,高加林就是一個完美的化身,她不顧村裏人的指指點點,向高加林表白了,故事看似正在向人們料想的結果發展。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驚喜和機遇,當兵走了幾十年的叔叔榮歸鄉里,這為高加林提供了一次回到城市的機會。在城裏,高加林重遇了他的同學黃亞萍,一個活潑開朗又能在事業上幫助自己的現代女性,高加林經過惶惶不安的思想鬥爭,最終選擇了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分手。

選擇總會付出代價,因為黃亞萍的戀愛自己被情敵張克南的媽媽告到紀檢處查到“走後門”,高加林再次被命運作弄了,不得不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土地。善良的村裏人並沒有看他的笑話,家鄉人給了灰頭土臉的他各種安慰,德順爺爺用樸實的話語為高加林找回自信,已嫁為人婦的劉巧珍一把鼻涕一把淚在高明樓面前為高加林央求工作……

讀完《人生》,給了我一些想法。

人生,有時候需要妥協,在高加林被辭去農村教師職務之後,他不得不向村長高明樓低頭哈腰,放棄“清高”,求得一份“掏糞工”的工作;面對現實,不得不賣白饃換取買油鹽。還要在清苦的生活中避免與同學相遇暴露自己的不堪。

理想從來不乏浪漫與傳奇,當理想照進現實,我們或許只能去適應現實,向現實妥協。抱怨、牢騷並不能改變適者生存這個鐵律,向現實妥協是一種智慧,也考驗着人們的勇氣。

人生,要面臨很多選擇。如果高加林經受了生活的考驗,堅強能幹的巧珍是他幸福生活的不錯選擇,如果沒有後來的變故,放棄巧珍的同時是告別了粗俗底下的農民生活,高加林也將迎來他更為廣闊的未來。

人生,要學會珍惜和感恩。面對樸實的鄉親給他的各種安慰、善良的劉巧珍對他背叛的包容、德順爺爺為他在村長面前斡旋,高加林趴在熱情的鄉土上大聲痛哭。

現在,似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它驅使着人們追求更大的權益,是人們自我提升的源泉。但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得不去面對很多岔道口,我們不得不讓自己的人生本源、價值道德和理性思想反覆鬥爭而做出抉擇。走過之後,回望自己的人生,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美好回憶,我想這就是《人生》要帶給我們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