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餘寶的世界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6W

第一篇:餘寶的世界讀後感

餘寶的世界讀後感

餘寶的世界讀後感

讀完了黃蓓佳寫的《餘寶的世界》後,縈繞在我眼前是天使街上的那些活潑可愛的面孔。

餘寶是一個11歲的小男孩,從小隨着打工的父母從農村來到城市生活,在白雲街民工子弟國小讀書。他們雖然生活艱辛,但很充實、很快樂。他好學上進,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這一切在2014年的暑假髮生了突如其來的變化。一天午夜,餘寶和他在“好運道”運輸公司開貨車的爸爸無意中看到老闆温董的車撞倒了一個流浪漢,但肇事車輛逃跑了。善良的爸爸沒有報警,也沒有接受温董的收買。但生活的壓力使他走上了歧路。民工子弟學校停辦,上實驗附小要交1萬元借讀費,取錢時被騙了1萬元血汗錢;二大爺進城看病需要大量的錢。一件件意外的事摧垮了餘寶爸爸的意志,他拿温董的祕密做交易,敲詐温董,走上逃亡之路,最後他向警察自首。

讀了這本書,我感觸很深。

餘寶的世界雖然很艱辛,卻不窘迫、不孤單,也不陰暗。他的世界裏有父母親對他的關愛,姐姐們對他的寬容,死黨們給他的快樂。甚至那些平時和他一家交往不多的街坊也十分善良。當父親失蹤的時候,肥姨阿秀給他衣服和飲料,拉麪館的阿姨塞給他50元錢。

餘寶是個非常重視親情和友情的人。他和父母姐姐相處得很好,暑假第一天就陪父親跑長途,雖然辛苦但其樂融融;他和孟小偉、羅天宇和成泰三個好朋友相互關心,因為洪水引發意外,孟小偉離開了人世。為了懷念孟小偉,餘寶精心飼養孟小偉給他的粉蝶。

《餘寶的世界》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生活雖然有種種不如意,但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能失去信心。與我們這些在城市長大的孩子相比,餘寶的生活是艱苦的,但他沒有自暴自棄,他有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在他的世界裏,沒有培訓班、夏令營,沒有課外書,沒有麥當勞、肯德基。但他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所以,我們這些物質條件豐富的孩子,更應該對生活有信心,要利用好這些物質條件,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相信,只要努力,美好的生活就會向我們招手。

我們要體諒父母的艱辛。餘寶的父母為了撫養自己的三個孩子,不辭辛勞。父親不論白天黑夜,都要跑長途,母親則長期給人家打掃衞生。為了孩子有書可讀,女兒能有機會上電視,他們不惜花光自己的積蓄。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對我們大多數家庭來説,生活雖不貧窮但也不能算富裕,父母總是為家庭的生活奔忙着,他們要支撐起整個家庭,還要關心我們的學習,因此,我們一定要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少讓父母操心,我們要做集體的小主人,學習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

第二篇:餘寶的世界讀後感600字

餘寶的世界讀後感

《餘寶的世界》是着名作家黃蓓佳繼《艾晚的水仙球》之後,沉澱多年,傾情奉獻的兒童長篇小説。

十一歲的男孩餘寶每天奔走在塵土飛揚的“天使街”上,路過一間間外鄉人謀生的小店鋪,趟過污濁齊腰的雨水,繞過城市巨大的垃圾場,為尋找離奇失蹤的爸爸而焦慮,為幫助辛勞的媽媽而操心,為姐姐餘香和餘朵的快樂而開心……餘寶的世界很艱辛,卻不窘迫、不孤單,也不陰暗。

餘寶是天使,當得知爸爸離奇失蹤,家裏經濟困難時,他瞞着家人來到他就讀的重點國小,要求退掉他來報名的一萬塊錢,休學。讀書時多少貧困孩子心中的夢想啊!而他為了幫母親減輕點負擔,放棄了上學的機會。

孟小偉是天使,因為他在一場暴雨過後被頹牆擊中,變成了一團幽浮,而得以盤腿坐在引援上空的巨大光柱上,笑眯眯地看着他的朋友們享受一場期盼以求的3d電影。在他的生命中,如此卑微的一個願望,竟然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才能實現。

羅天宇和成泰也是天使,他們出身於城市打工者的家庭,在凡俗的塵埃中生活,不斷地被蔑視,可是他們無論是為人還是交友,始終不失善良、仗義和希望。

這是一部温情小説,當讀到孟小偉為了掙錢買電影票而被磚頭砸倒時,我哭了,我感覺到外來務工人員兒童的不易。

這也是一部直面當下的現實小説,同樣是十一歲,可是差距為什麼就這麼大呢?十一歲的我,含着金湯勺出生,錦衣玉食中長大,雖然也辛苦也掙扎,但是跟餘寶、孟小偉他們相比,實在是不算什麼,而我卻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

看了這篇小説,我突然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我們要享受現在的生活狀態,知足才能常樂。

第三篇:餘華兄弟讀後感

前一段,買了一本收穫長篇小説秋冬卷,上面就有餘華的兄弟2,雖然驚喜,但是總想找到兄弟1連續的讀下來,餘華兄弟讀後感。可直到今天,才讀完了兄弟的上部。

兄弟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時期,男主人公李光頭的爸爸因在廁所偷看女生而掉進廁所被淹死,撈他上來的宋凡平成了李家的恩人。幾年之後,宋的妻子病逝,李光頭的母親李蘭改嫁到宋家,從此,宋的兒子宋剛和李光頭成了兄弟。

在故事的前半部,餘華多少顯得有點羅嗦,直到李蘭嫁給宋凡平之後,故事開始變的精彩,很少看到餘華那樣温馨的筆觸,那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讓讀着文章的我也不禁跟着微笑。

可是在小説裏,尤其是餘華的小説裏,幸福的感覺總是轉瞬即逝,李蘭去上海看病,文革開始,那個有着寬闊肩膀偉大的爸爸,卻因造反派的蹂躪再也沒有辦法保護他的兩個兒子了。

於是,從那一刻開始,首先是眼圈發紅,到後來的眼淚掉到鍵盤上,我忍不住的難過。

以往的餘華,他的筆是冷靜客觀的,把一個故事娓娓道來,只敍述故事本身,絲毫不見作者的主觀意識,兄弟依然是這樣,故事卻越發的細膩和煽情。文中經常一大段一大段的敍述一件本可幾筆代過的文字。比如宋凡平被反動派活活的打死後,兩兄弟哭着央求周圍的人把他們的爸爸救活並帶回家;還有李蘭在醫院苦苦的等着他的丈夫,那一天的時間,用了快一個章節來描述。

所以,就像看電影一樣,那些幸福是鮮活的,那些苦難的,卻也殘酷的展現。於是就忍不住掉眼淚……

我的感覺是:我們現在活着,應該好好的活着,幸福的活着,所以,沒有理由,再為些許的小事去憂傷。

許久沒有靜下心來看一本好書了,在這青山環抱,綠樹縈繞的農家小院,享受着冬日的暖陽,愛不釋手地一口氣看完了餘華的長篇小説《兄弟》,並深深地為書中人物悲劇命運所牽掛,也為那特定時期人的真情善良所感動。説實話,上部相當的震撼人心,下部卻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作者以他特有的詼諧,幽默及風趣的筆觸,別具一格的寫作手法,所揭示小説主人公的悲劇命運,更加令人震驚,震撼,使人一次又一次地悲從心來,止不住的淚流滿面,痛苦難抑。。。。。。

《兄弟》創作與二十一世紀初,描寫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世紀末中國特定環境下特定的人物命運,可以説是整個大環境下的一個縮影。正如書中後記所言,小説的前半部,描述了史無前例的文革時期,一個小人物家庭的悲慘遭遇,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坎坷的時代,相當與歐洲中世紀的黑暗,讀後感《餘華兄弟讀後感》。小説的後半部,講述了動亂結束後的三十年,那是倫理顛覆,浮躁縱慾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於今天的歐洲,一個西方人活了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而我們中國只要四十年就全部經歷了,四百年間的動盪萬變濃縮在四十年之中,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經歷。

李光頭-----宋剛,一對特定時期,特定背景的難兄難弟,來自不同的家庭,是命運把他倆組合在一起,兄弟倆性格迥異,命運也是截然相反,卻相依為命地共同度過了最為艱難的童年時期,直至生生死死幾十年,用他們自己的話説:“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社會大環境,使他們倆幼小的心靈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經歷了常人不常有的痛苦人生,具備隨機應變的智慧與能力,餘華用那特有的描述手法把李光頭那種被時代扭曲的本能及機智,宋鋼本性所具有的忠厚與善良,刻畫得入木三分,催人淚下。特別在車站爸爸宋凡平慘死的那一章,其悲劇效果尤其突出,兩個本應享受父母疼愛的小孩,面對慘不忍睹連本人面貌也無法辨認死去的爸爸,跪在地上苦苦相求,送爸爸上醫院,以其極端的手段求人用板車拉爸爸回家的那一幕,讓人有一種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在心頭縈繞,讓人心酸地久久難以忘懷。前半部,他們在逆境中同甘苦,共命運,面對生活中的一次次磨難,難以忍受的痛苦打擊,象被野火燒灼的野草,頑強地重生,艱難地成長。

宋凡平-------李蘭一對患難中的苦命鴛鴦,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七個月的夫妻,但他們的愛卻不同凡響,穿越了至死不渝的人生磨難,直至到天堂相依相伴。這裏着重描述的是宋凡平的智慧、善良與堅強,一個正直善良的體育教師,在那特殊時期的特殊身份(地主成分),就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命運,直到為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導致他註定是悲劇的命運結局。

在看守所,因為被打斷了胳臂,以至斷臂象一根棍子一樣郎當地吊在肩膀上,面對孩子們恐懼的眼神,他竟然輕描淡寫地解釋説是因為這隻胳臂累了,讓它好好的休息休息,並用他驚人的善良與智慧,教會了孩子們如何使胳臂休息的絕招,讓孩子們覺得爸爸真的有什麼獨門絕技而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消除了恐懼和悲傷,作者的這一段描寫,簡直可以與揭示法西斯殘忍的美國影片《美麗人生》相媲美。對李蘭,那怕是在歷盡折磨的看守所,他的那份愛還是那樣的執着,那一封封充滿愛意的書信,絲毫沒有透露那怕是一點點的痛苦,一直在編織着那份美麗的謊言,給妻子帶去心靈上的慰藉,最後為去兑現那個美麗的約定,而付出生命的代價,無論是對妻子,對孩子他都是一個大大的人字特寫,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影響了孩子們的一生。

同樣堅強的李蘭,為守住那份愛,保持了幾年不洗頭的髮型,只為了對丈夫堅貞不渝的守侯,到臨死的那幾天,洗過的一頭黑髮,瞬間變成了滿頭白髮,而後有條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後事,到天堂陪伴宋凡平,那特定時期的愛情啊,是何等的慘烈。

小説中那些小人物的命運,同樣是觸目驚心,拉宋凡平屍體回家的陶青,小店老闆娘蘇媽,在那精神狂熱,信仰混亂及人格扭曲的非常態下,依然保持着那本真的善良,也不難理解那時的李光頭,一次又一次機械地重複着的那句話:“你會有善報的”,既是本能的反應,也是對善良的肯定,但願吧,好人有好報,不管怎麼説,好人是佔大多數的。美好善良還是亙古不變永恆的主題。

第四篇:餘華《活着》讀後感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顯示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為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終於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並不算遲。可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着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敗落後相繼死去,傷痛還未平復,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離他而去。最後,連他唯一的孫也沒有逃過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活着。

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着而活着。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脖子上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正如一條顛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終會在浪尖與谷地起伏一樣,前行在寫作之路上的作家們的創作狀態無疑不可能穩定如一。餘華也不例外。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在1995年前後,也就是在那篇《活着》的創作前期,餘華的文學創作進入了一個很微妙的時期。

首先,我們跨越對經過和原因的猜測和臆斷,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們會發現餘華在那一年做出的一個對中國先鋒文壇不啻為一個噩耗的決定:放棄先鋒試驗。然後我們再回眸身後。這時候就會發現,那實際上在1995年就已經是註定的事情了。這一年,另外兩個著名的年輕作家蘇童,莫言也作出了類似的決定。餘華的告別先鋒小説的宣言是:"我現在是一個關注現實的作家"而這時恰恰是他繼《活着》之後,另外一個長篇小説《許三觀賣血記》殺青不久。那麼就讓我們稍微關注一下這後一部被作者聲稱為"關注現實"的作品。實際上,它與餘華早期作品之間相當明顯的變化。或者説,我們會驚異地發現這篇文章與餘華早期的《在細雨中呼喊》完全是兩種樣子。

那麼我們再把目光轉回到1995年,就會發現餘華的唯一兼有現實主義文學和先鋒小説特徵的作品,就是那篇轟動一時的《活着》。這樣説來,《活着》應該是餘華創作的一個過渡。

從這個角度説,《活着》是作者在自己進行先鋒性文本創新枯竭的時候,尋求出來的一條出路。不過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從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來的很大的隨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構思完全成熟後才開始創作的作品。餘華有可能象孩子信手塗鴉一般寫下一個開頭。

作者在將這個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稱不上是在創作。在餘華的創作陷入低迷的時候,寫作其實僅僅是一種習慣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隨意中完成的小説,對於讀者和作者而言,與所有好作品一樣,是一種偶拾,或者是一個運氣。

《活着》是一篇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説。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並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故事並不具備轟動性。同時,餘華也不是一個具有很強煽動能力的作家,實際上,渲染這樣的表達方式是餘華一直所不屑的。餘華所崇尚的只是敍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敍説一些其實並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敍説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讀者的閲讀。這樣説來,《活着》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

他就象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一樣,《活着》用一種很平靜,甚至很緩慢的方式,將人們在閲讀可能存在的一個又一個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幻想逐個打碎。這樣就會有一個結局:人們就對此書留下深刻了印象。因為閲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歷。

實際上,這又暗示了中國文學的另外一個事實:以現實主義做口號的現實主義其實是最不敢面對現實的。比如:本質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並無任何意義。那麼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麼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偉大感可能恰恰源於這裏。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確了一個內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着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

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更多好文章請關注)零零的意味“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

第五篇:餘秋雨散文集讀後感

餘秋雨散文集讀後感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過一本書,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作一本書。想必人們對餘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評論已是多如繁星的了,我此舉不免有班門弄斧之嫌。我沒有看過很多所謂的世界名着,只因自己沒有這麼高的品味。然而對這些着作等身的大作家評足論道,又不免太膚淺了。終究還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誘惑,心靈的撩撥。

秋雨散文歷史的氣息很濃。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陽關雪》等許許多多的篇章其中濃縮了歷史,濃縮了人生。秋雨是年輕的,他能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訪陽關雪,僅僅是為了一個多年的夢,為了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灑脱的,試想在各種現代文明的煩擾下,又有誰有這麼的一份閒情逸致呢。誰心中無一個饒撩的夢想,但誰依然有這麼的一份純真呢?我們對很多在年輕的心中是新奇的東西已見慣不怪了,甚至對於諸如搶劫、盜竊的現象也視而不見,不知道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説明我們已經失去了那份童真,我們的心已經老了。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Tags:讀後感 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