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者文摘》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6W

《讀者文摘》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者文摘》讀後感 篇一

這個星期,我讀了《讀者文摘——最珍貴的禮物》這本書。這本書裏講的是感恩的故事,讓我們感動了什麼是愛。品嚐美酒是一種味覺的幸福;欣賞美景是一種視覺的幸福······而品讀美文卻是一種心靈的幸福!,美麗的文字具備了音樂、繪畫以及所有美好事物的感染力,讓我們在紛繁俗事中得到靈魂的淨化與昇華。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一篇是《爺爺的飯桌》,講的是一位年老的父親與他兒子、兒媳婦和小孫子生活在一起,可老人家吃飯總是打灑牛奶、打碎碗,但他不是有意的,因為他的手顫抖得厲害,吃飯十分艱難。他兒子和兒媳婦十分惱火,於是,為他在角落設了一個小飯桌和一把小椅子,與倆夫妻分開吃飯,老人家的碗是木碗,是為了防止他打碎碗。一天,孫子做的事讓兩夫妻恍然大悟,他們知道了要孝順老人家,於是夫妻倆不在厭惡老人家,表現得十分孝順,從此,這一家人又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中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讓我們有所悟,這些或睿智凝練或甜蜜温馨或理性思辨的文件,既可以啟迪我們智慧,又能修煉我們的精神,放鬆我的心靈,它使我們享受到了閲讀的愉悦。讓我們都一起來品讀這本書吧!

讀者文摘讀後感 篇二

據説猶太人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在書上粘上蜜,讓孩子去舔,使孩子在最初感知書本的時候就感受到書是甜的。於是也就有了猶太人世代傳言:書本是甜的。猶太人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也許和他們對於書籍的熱愛是不無關係的。

孩子從小就比較喜歡看電視,一年級時我們考慮學習任務不太重,只要孩子完成了作業,就可以看一會兒電視節目,他選擇的除了動畫片,還有《動物世界》、《財富故事會》、《爽食贏天下》等等。看課外書的時間自然不多,只是有時會讀些短小的拼音讀物。二年級楊老師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寫些小短文,比如《找春天》、《中秋節》、《包粽子》《媽媽,我愛你》《你最喜歡的老師》《落葉畫》等等,孩子最初寫的時候也很難,一小段話真像作家那樣寫寫再修改了再謄寫,那真是很痛苦的過程。但正是有了這樣的一段磨練,到了二年級的寒假,我和兒子一起比賽讀書,孩子竟然把厚厚的《魯濱遜漂流記》和《木偶奇遇記》兩本書都看完了,還寫了兩本書的讀後感。

《 木偶奇遇記》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寫的。從前有個老木匠得到一段會説話的木頭,送給好朋友傑佩託,做了個木偶,取名叫匹諾曹,當他的孩子。爸爸把自己的冬衣賣了替匹諾曹買了識字課本,可是他不好好學習,把書賣了,跑到木偶大戲院去看錶演了,還差點被燒了。還被狐狸騙走了班主送他的5枚金幣。匹諾曹沒有聽仙女的話,變成了毛驢,一撒謊鼻子就變長了,後來在鯊魚的肚子裏遇到了爸爸,一起逃出了鯊魚的肚子。最後變成了真正的孩子。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要做個誠實的孩子,不能撒謊,不然就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是英國作家笛福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創作的。魯濱遜從小就愛航海。有一次他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一個人漂流到了一個沒有人煙的荒島上。魯濱遜好厲害,在小島上建了自己的家,在家裏養羊,這樣就有羊肉吃,還能喝羊奶吃奶酪,還摘葡萄吃,吃不完的曬成葡萄乾。魯濱遜後來救了一個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星期五為了報答他做了魯濱遜的僕人,還學習英語。魯濱遜在島上生活了28年,後來遇到商船經過,就把小島留給星期五和其他被救的野人,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我覺得他好了不起啊,在島上的生活很驚心動魄,一直吸引着我要看下去。我真想象魯濱遜一樣也去探險。

他--的話:這本書很吸引你,所以很快就看完了。多看書,你會覺得看書和看電視一樣有趣。選擇這本書讀,媽媽想告訴你: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頑強的生存下去,自己永遠都不要拋棄自己。

這學期參加雙語閲讀後孩子的閲讀積極性很高,每天有時間都拿出自己喜歡看的書籍讀一讀,看電視的時間少了,看書的時間多了。為了和孩子有共同的話題,我也和孩子一塊兒看,一塊聊聊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每週寫“閲讀漂流本”上的讀後感積極性特別高,每次輪到自己寫時都苦思冥想,為自己的小組得高分。對於孩子的進步作為家長感到很欣慰,對於楊老師的辛勤工作也感到由衷的感激,慶幸自己的孩子遇到了一位認真負責的好老師。

《讀者文摘》讀後感 篇三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這一個學期裏讀了兩本必讀書目了。在第兩本書目中,雖然兩本都非常精彩,但相對來説我覺得第二本書目也就是《讀者文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本書分為五個大類分別是:誰是你的守護天使、我永遠都會在你的身邊、母愛是一條温暖的河、愛心永遠不會老、美好的回憶。其中在第一大類的是誰給我的耳朵中,令我淚流滿面,每當想起這一篇文章,我都會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淚。這時我才知道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純淨的泉水,不存一點雜質。母親為了兒子,不理自己的容貌,去捐耳朵給自己的耳朵給自己的兒子。這樣一個舉動世界上不是很多人會做到的。就是這一點令我很感動。

如果看了我這一篇讀後感後,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話,就可以買來看一看,它一定會令你流年忘返!!

一本好書能陪伴你的一生,我最近讀的這本《讀者文摘》讓我深深的感悟出了“情”、“愛”、“義”。

古人有云:“沒有泉水澆灌的土地,註定會寸草不生,沒有感動滋潤的人,心靈註定是會乾涸枯竭。”

也許,繁忙的生活節奏讓我們的感情愈來愈麻木,,愈來愈讓人感覺你鐵石心腸。當我們閉上眼睛可以看不見,我們堵上耳朵可以聽不見,閉上嘴巴可以不發聲,但我們的心靈總是有善良的一面,正可謂“人之初,性本善”。在這本書裏,一個個震撼人心的真實故事的面前,我們能聽見心中的天使和惡魔的爭辯,因為總會有一份“情”、“愛”、“義”能感動你。

我認為,在人生中一個人最壞的處境,不是貧窮,不是厄運,而是當你的心不再受感動的時候。

朋友,如果你好久沒有被感動過了,那就請你翻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能讓你滿面流淚。

《讀者文摘》讀後感 篇四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着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祕的自然中也有這麼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在《昆蟲記》的引導下,我要繼續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讀者文章讀後感500字 篇五

喜歡在深夜裏,靜靜地,躺在牀上,手捧着一本《讀者》,慢慢地細讀,品味作者給我帶來的,無數個靈光一現的瞬間。

《雪國哈爾濱》,讓我暢遊一番這雪國冰燈世界,“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理想被別人收藏》,學生時代,“我們的理想寫在作文本里,被老師收走了就再也找不到了,到後來,我們自己都忘記了寫的什麼”。想想那時我的理想,竟還記得,比天經地義的“科學家”還偉大!《如何堅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優先做可行且容易的事,細化目標,堅持、不放棄並找到“癮”的機理和適合自己的方法。《相聲江湖》,相聲圈是一個怪圈子,台上説學逗唱,不亦樂乎;台下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門派恩怨,相聲的江湖並不可樂,反倒有幾分兇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郭德綱與眾不同,不走尋常路,躲得過暗箭,他的相聲説出了名堂,而且越來越響。《為了告別的聚會》讓我感悟逝去的青春,學生時代一去不返。一些老照片和一些新照片,放到一起才知道我們確實經歷了時間。相聚舉杯,讓我明白,相聚的意義就是我們可以為對方的青春證明。

在那一個個一瞬間,對於親情,對於人生,對於生活,都會有種種新的理解。篇篇文章如同指引年輕人走好人生旅途的長者,如同正在侃侃而談中給人以啟迪的哲學家,讓人從中得到些許人生感悟。

讀者文摘讀後感 篇六

我有一個親密的夥伴,無論多忙多累,我都要看它一眼,它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寵屋,而是一部書。

《讀者文摘》是一本知識綜合性的書,每一期《讀者文摘》都有《每月欣賞》,《成人》、《人物》、《情感》、《時尚》、《人生》、《視野》、《文苑》、《熱讀》、《萬葉集》十部分組成。

《讀者文摘》不僅在文學上給了我不少啟示,同時也在生活中教會我怎樣在人生舞台上走得更精彩。

《讀者文摘》雖有十個部分之多,但內容始終圍繞着青年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感受,體驗和經歷。其中不少關於學生學校生活的小故事,文筆老到,辛辣,詼諧幽默,行文時處處表達出作者的心底湧動着對老師們的深情。

《麻辣老師秀》這篇文章中共舉了歷史,電腦,政治,三位老師與學生間的幽默小故事。

已過耳順之年的歷史老師,因名字中有個“寶”字,而有了“寶二爺”的暱稱。他講課從不講廢話,哪怕一句“上課”也吝嗇。講課時,他的視線始終向上呈30′角,直視教室後牆頂端。那眼神就好象早已望穿了那堵笨牆,看見了楚江碧水東流,塞下長河落日……無比陶醉,無比神往!下課了,他從不立馬走人,總要等學生問問題,直到教室內無一人才肯罷休。如此敬業真讓人敬佩。

電腦老師阿正憑藉滄桑外表和風趣談吐贏得了“帥爹”的暱稱。他上課有種激烈的互動氣息,從不忍把學生放在一邊自個講課。

政治老師是個矮小老頭,上課時總愛提些個古怪刁鑽的問題叫多數人啞然,他對學生很嚴格,要每個學生都要必須做筆記,課前抽查,而且課後都會留十道問題,以鞏固知識,同學們“敢怒不敢言”。

每位學子都寫過自己眼中的老師,但少有如此篇將老師們寫得這般生動傳神,令人過目不忘:他們各具風樂,各見集性,且又“身懷絕跡”;如可愛者,莫如可敬業的“寶二爺”;可親者,莫如“帥爹”阿正;可畏者,莫如招招見通行的“矮小老頭”,讀來令人絕倒!

這些人彷彿就是我生活中的張三,李死,他們的音容笑貌彷彿就在眼前,和我息息相關,形影不離。

此外還有,《文苑》中的《久居小城》這樣文筆優美的文章,讓人回味無窮。

《久居小城》描述了作者對多年來唯一的城市生活環境的厭倦和期待着能到另一片天空去享受人生的渴望,一天他終於如願以償的離開那文居的小城,來到了一片幽靜、寂寥的小鄉村

那裏的夏天,綠色植物一直綠到天上去。冬天,褐色的大地陌生而又被深深鼓舞這,使許多久居小城的人,會猛然感到這種外界的空氣與張力,以及難以割捨的東西,去服從更大的田地,這,也許是每個小城人都有的感覺與準備。

總之,《讀者文摘》使我受益匪淺,它裏面有許許多多的好文章有待我們去學習,去研究,去回味。如今我已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每天晚上入睡前若不讀一篇就會睡不踏實;白天在家與上班往返的路上,若不讀一篇就會覺得這一天都虛度了。可見,它是我多麼親密的夥伴。

《讀者文摘》讀後感 篇七

《讀者文摘》是我所有藏書中最珍愛的一本,因為其藴含着豐富的哲理及精彩故事,每個故事都能使人明白一個道理。

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個登山隊的故事。隊名為“挑戰極限”的登山隊,準備攀登一座大雪山,於是聘請了一位老牌登山運動員做嚮導,經過一年漫長的等待,他們出發了。前一段路程進展很順利,幾乎每遇到什麼大麻煩,但當他們差幾小時就攀到頂峯時,老向導突然説要放棄這次登山活動,並迅速下山,因為天氣可能會發生變化,可能出現大規模雪崩,但血氣方剛的少年隊長卻死活都不肯答應,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放棄這一年度的登山好天氣。老向導一人下山,其它人最終全部遇難,第二年老向導登頂峯,仰天長歎。隊長的執著追求及他對成功的渴望固然令人欽佩。然而生命匆匆,人生短暫,放棄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明智選擇。

三年級時的作文水平低下,但我卻不甘心一直落在其他人身後,於是我想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高寫作水平,但結果卻是那麼令人失望,數十篇文章沒有一篇受到賞識,於是我只能求助在寫作上頗有心得的表姐,但她卻沒有教我寫作,只是告訴我了一句陸游的名言“汝若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告訴我光練是沒用的,應該先使自己有多點積累才能取得成功,於是我暫時放棄了寫作,只是完成老師的作業,剩下的時間靜下心來閲讀一些名家之作,充實自己的好詞好句及各種寫作形式,經過半年嘔心瀝血的努力,當我再一次拿起手中的筆時,終於寫出了一篇令老師滿意的文章。

有這樣一幅對聯“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捨得得舍,不妨不捨不得”。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放棄,又不斷得到的過程。與其將精力浪費在一些對自己無益的事情上,不如集中精力,抓住下一次機遇。放棄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的體現。但也不能把放棄作為替自己辯護的理由,因為該堅持的時候,你也應該抓住機會,拼搏到底,因為放棄只是一種選擇,並不是任何事都應該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