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97K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多篇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歡迎閲讀!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1

第一章,將人生劃分為三個部分,(1)人的自身;(2)人所能控制的財產;(3)人所展示於外的形象,也即他人的看法。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在於第一點,人自身內在的素質。擁有不同內在素質的人看待對於同一客觀事物的角度與內涵就不同,由此人幸福與否關鍵在於主觀意識。

第二章,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是無聊和痛苦。痛苦是由於外在的匱乏所造成的;無聊是由於內在的空虛所造成的,因此無聊也一般是生活富裕、安定的人所面臨的,因為他們不需要被生活匱乏所苦惱,但內在素質不豐富的人容易感到無聊,從而需要尋求外部刺激來排解無聊。人之一生都在追求閒暇時刻,只有在閒暇之時能夠享受到自我意識與自由,而除閒暇之外,人的一生都在忙碌與勞作中度過,所以不要為了掙錢而放棄了閒暇,這是本末倒置。產生快樂的有三種生理能力,(1)滿足機體帶來產生的快樂,比如吃飽、休息;(2)發揮肌肉力量帶來的快樂,比如運動;(3)施展感覺方面帶來的快樂,包括閲讀、觀察、寫作、學習、冥想等。而第三層次由感覺帶來的快樂是最幸福與長久的。

第三章,不要揮霍財產,學會儲備財產,保護財產。

第四章,對幸福至關重要的是平和心境與獨立自主,要減低對待別人意見的敏感度,否則只能成為別人看法和意見的奴隸。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只有在他們的看法影響到他們對待我們的行為的時候,才會對我們產生直接影響。因為人是生活在羣體社會之中,需要與其他人進行合作,而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決定了他們對待我們的態度,從而決定了他們是否會與我們展開合作。由此,在前述這個角度上,看重他人的看法本質上仍是從自我出發。所以,如果因為過分奴性地看重他人的看法,而放棄了自我則本末倒置。(我們喜愛比人的敬重並非因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為人們的敬重給我們的好處。)

第五章,(1)對待自己的態度,學會獨處,享受獨處,每一天都是獨立的一生;勤於反省;知足常樂,不要有太多的慾望,人生的幸福在於沒有痛苦,而不是獲得享樂的機會;另外,不要追求太多、計劃太多,事事常處於變化之中,並且想法也隨着環境在改變,也就是説我們未雨綢繆的計劃也許到未來並不會用上,而我們為此付出的損失可能過大。(2)對待他人的態度,人的性格無法改變,學會容忍;對待朋友,不要太多遷就與熱情,要保持一定的傲氣與疏忽,與人交往的優勢在於在任何方面都不需要對方,並且讓他認識到這一點;注意到他人的缺點是認識我們自身不足的機會;與人交談時,要學會沉默,不要訴説太多自己的東西,否則容易成為他人手中的利劍。(3)對待命運的態度,精明、時運和力量是人生中重要的因素,而運氣是至關重要的;對人生不要太過執念,一切事物都存在不確定性,任何事物都沒有永恆不變的理由,只有轉化變化才是永恆的;時間的力量是強大的,遵循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不要透支時間否則會嚐到惡果;人之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痛苦與困難,對於人際關係中的瑣碎煩惱,學會放寬心,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坎坷,當做鍛鍊的機會,並且對不幸的事物要有預判與防範,以減少不幸帶來的損失與痛苦。

第六章,童年時期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不是在意欲的驅動下去行事,所以兒童看待客觀事物總是十分專注,心無旁騖;教育兒童,要讓他們通過直觀體驗去感受這個世界,而不是直接告知其概念,並且要儘可能在小範圍內給予他們準確清晰的認知,以此不斷地拓寬,而避免以後需要糾正重新認知的過程。但與對青年人,更多是在意欲驅動下,所以追求與慾望也更多。而到了老年時期,認清了人生的幸福不過在於減少痛苦,而不是尋求歡愉,也更能擁有閒適與平靜的心態。因為對於青年人來説未來是漫長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而對於老年人來説未來則是死亡。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2

我很慶幸能夠在徘徊在痛苦與無聊時讀到叔本華《人生的智慧》這本書,這給我這段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慰藉,叔本華認為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但人們總在它們之間搖來擺去——脱離了痛苦,便開始無聊;不無聊時,多半痛苦着,程度輕重而已。

“世界上,除了極少數的特例外,我們的選擇實際上只有兩個,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與別人交流是無聊的,特別是這個人與你的差別很大的時候,開口不是眾所周知的真確就是無窮無盡的日常。這點在多人的交流中更加明顯,越多人蔘與的團體,它的內部就越無趣,越枯燥。但一個人也是痛苦的,生理的社交動機在不斷的抓撓你的內心,所處環境的對象越少,越能感受到孤獨的痛苦。無論如何,都讓人難以持久的生活地的心如意,最終都只能在學習和讀書,當時間和注意力被這些極度耗費精力的行動中消磨殆盡,才能得到最後的放鬆。於是,某種程度上説理想的幸福是伴隨着孤獨的。

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羣中去,學會在人羣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這樣,他就要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他人所説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他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他應鍛煉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孤獨並不是一種被主流聲音肯定的行為,我們更倡導與他人交流,於是我常常在不想找人交流和不想孤獨中徘徊。這樣的徘徊的折中,便是叔本華所説的在人羣中保持一定的孤獨,很遺憾,時至今日我很少能做到這個恰當的度。我認為我更多的時候會感到孤獨而不是無聊,在沒有足夠動機的時候,我寧可在孤獨中度過。而這份孤獨才是促使我不斷去尋求更多替代社交的物品的動機。我才有機會接觸這些心理學,哲學的論述。

叔本華的論述給了我足夠的代入感,讓我沉迷其中,但隨着讀書的深入,一些問題也愈發凸顯。人生的幸福是否真的需要孤獨呢?

我並不喜歡這樣的觀點,動機理論認為交流的動機是人生來具有的,是人在自我實現的路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偶然的孤獨是我們所排斥的,不是因為我們都是沒有思想的“庸人”,而是我們生而如此。在人本主義的觀點中,人生的幸福,是可以在需求的滿足中,一步步地得到,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孤獨的地位,也許我們可以從外表認為部分自我實現者在某些時候是孤獨的,但他本人卻不可能是這樣想的。一個人感到孤獨的最好解決方式,還是找個朋友聊聊天,而不是自我慰藉。

儘管我很感謝這本書給我無趣的生活帶來了幾道明光,但我想我要暫時告別這本書了,不希望有朝一日的重逢。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3

花了一天的時間,拜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現在欣賞到大師級的文字、音樂,常常由衷的發出敬佩的感受。人類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羅素説過,女人對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產生嫉妒,男人則通常對同行的男人產生嫉妒;幸好,上帝還賦予了人類另外一種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夠多發展敬佩這種感情,也許將來會有時間和意願去欣賞藝術、美術、雕塑之類的內容,但就目前而言,書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內涵也最豐富的藝術形式。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被叔本華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雖然這本書完成的時代在叔本華的後半生,但在這本書中,叔本華常常表現的像個自負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異常熱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學思想為個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註解。舉幾個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見解:

痛苦和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死敵。每當人們遠離其中的一個,就靠近了另外一個;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亞里士多德説過,理性的人們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沒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樂,其本質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質確實肯定的。舉個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順利的,你很少感受到這些順利給你帶來的快樂,即使有,也只是轉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説牙疼、損失少許錢財,這個痛苦都會時時的拜會你,給你帶來深刻的印象。因此,快樂只是表象,無法持久,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世上人們都去追求快樂,感官上的,情慾上的,權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與其追求快樂,不如避開痛苦。

獨處的好處,一個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豐富,對別人的依賴性很少,才能從獨處中自得其樂,而獨處對於天才而言,則更是必需的部分。一個無法忍受,無法從獨處中獲得快樂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貧乏的,是這世上大多數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開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會好好享受獨處的好處。

哲學家,是探索人類靈魂的先行者,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開拓者,他們的思想往往遠遠領先於他們的時代,不被當時所理解,但最終真理就是真理,即使過了幾百年,也會被重新認定;所以也有一種説法,在當代就被大家讚揚的傑出人物,往往死後會被遺忘。因為天才就是引領人類的火把和旗幟,他們永遠前行在大多數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4

叔本華的哲學在他30歲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成熟。接下來的其他著作都是他對這部著作裏提出的哲學觀點的發揮和補充闡述。而尼采,是一個永遠的精神思想的漫遊者、飄泊者,他永遠不會停留在已經獲得的結論之上,永遠都在激烈地、大幅度地變換和修正自己的觀點。

人們辛苦掙來的閒暇,就是為了讓人能夠自由地享受意識和個性所帶來的樂趣。所以閒暇是人生的精華。

用閒暇去培養和發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豐富的內在。生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裏,一個擁有內在豐富的人,就像在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當中擁有一間明亮、温暖、愉快的聖誕小屋。

財富猶如海水,一個人海水喝得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名聲。

哲學是這世界上唯一能夠對付道德和智力範疇的龐然大物的大力神。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致恰到好處的平衡,這樣,現在與將來才不致於互相干擾。

孤獨為一個精神稟賦優異的人帶來雙重的好處:第一,他可以與自己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別人在一起。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築在孤獨的高處。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具備一定的預見能力和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和損失,後者則為我們免除了人事紛爭和吵鬧。

“生活,也讓別人生活。”不要心存改變,沒有一個人能夠改變自己的真實個性,這包括道德氣質、認識能力、長相脾性,等等。

通常,那些具有高貴本性和出眾思想稟賦的人,會令人吃驚地暴露出缺乏對人情世故的瞭解,尤其在他們年輕的時候。

如果不是為情勢所迫,那麼最好就是對占人類總數的六分之五的人敬而遠之,儘量避免與他們接觸,這是由這一人羣的自身道德和智力構成所決定的。

人生就像一盤擲骰子游戲,擲出的骰子如果不合你的意願,那你就只能憑藉技巧,去改進命運所攤派的骰子。

在這一個“鐵造的骰子決定一切”的世界,我們需要鐵一般剛強的感覺意識,作為承受命運、防範他人的盔甲武器。因為,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戰鬥。

每個人都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具體原則,這些原則深藏於每個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為這些原則是人們全部的思想、感情和意願的結果。

伏爾泰曾經相當美妙地説過:一個人如果沒有他那種年齡的神韻,那他也就會有他那種年齡特定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恍搖?/p>

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不同時期的'現時此刻相互之間的差別在於:在生命開始的時候,我們前面是長遠的未來;但在生命臨近結束時,我們卻看到了我們身後走過的漫長的過去。雖然我們的性格保持不變,但我們的心境卻經歷了某些顯著的變化。

在童年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帶有一種新奇的魅力。在並不清楚自己目的的情況上,“從永恆的一面看視人和事”。

因此,在童年時期我們就已經打下深刻的或者膚淺的世界觀的堅實基礎。

詩的本質就在於從每一單個事物把握這一事物的柏拉圖式的理念,也就是把握這一單個事物的最本質、因而也是這類事物所共有的整個特徵。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心得5

有人把叔本華歸入悲觀主義哲學家的範疇,但他的悲觀多來自於對世界更理性的審視,他用他的痛苦經歷去凝結智慧。

他並沒有像父親希望的那樣成為鉅商去貿易和賺錢,並沒有延續家族的商業輝煌,然而讓其父親也沒有料到的是,其思想遺產比經商所能創造力和影響程度更為巨大,綿延了幾個世紀,成為了現代唯意志主義和悲觀主義的創始人。一生未婚,無子無女。就像他自己所説”誰要是像我那樣孤獨的過了一輩子,自然更懂得孤身上路的種種滋味“。

多時候,在人羣中,我們都不確信自己擁有什麼突出的才能,因而會試圖為自己添加各種標籤,但當我們遠離人羣,安靜下來的時候,才能夠確信自我的存在,能夠真正通過自我思考獲取成長。這或許就是選擇孤獨的收穫,或許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容易看明白自己。

人一旦有了慾望,為了實現這個慾望,一直就會迫使理性為自己進行策劃,於是,人的全部身心也就陷入了“痛苦”之中。什麼叫“幸福”?叔本華認為,人的慾望被滿足的那一個剎那就是幸福。如果第一個慾望得到了滿足,而第二個慾望還沒被設想出來,那時人就陷入了“無聊”的狀態之中。一旦這個人的第二個慾望產生出來,他就重新陷入了精神的痛苦之中,他的理性又忙於為實現他的第二個慾望而籌劃。所以,叔本華説,人生就像一個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在追求快樂幸福的過程中,必然衍生出痛苦和無聊,無聊的人歸因於膚淺,而智者體驗更多的痛苦,。所以,你所知道的痛並快樂着並非你所知道的痛並快樂着,對於膚淺之人來説他們是對立着的兩回事,中庸之人覺得兩者關係式辯證的,而睿智之人認為他們是一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