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文脈》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6W

《中國文脈》讀後感【精品多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1300字高中 篇一

樓欣然

大學聯考作文有這樣一個題目,“對音盲來説,貝多芬等於不存在。對於畫盲來説,畢加索等於不存在。對於只讀流行小報的人來説,從荷馬到海明威的整個文學寶庫等於不存在。”此中提及的盲指眼界與思想的邊界狹小不自知,而現今“盲”可能已經成了文化的病毒,傳染着數量龐大的羣體。

書中有一文段專門寫目前現實中人們的一種盲目選擇文化行為,令我深思。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於漫長而龐大的中國文化中不分優劣、高低、真偽、主次、輕重、正邪選擇了“排山倒海的文化”。此時尋找文脈居然成了拯救。這樣的“文化繁榮”將掩蓋文化真正的生命支點,流於俗套。而作為現代的我們迫眉之急應該是破除“盲”的大問題。

現代的“盲”不是對文字需求的缺乏,而是文字過度飽和,在閲讀過度的不那麼好的文字後對好文字的麻木盲目。這是審美在流失,比人人都是文盲更可怕,因為受到粗製濫造文字侵害的人也可以認為自己對文字有創造性的理解。他們受害卻不自知,堅定地推自己為主流,逐漸也讓更多人不知情地受害,也許甚至會逆轉文脈的未來方向。

羣山藏青天,春泥匿清泉。當人們只關注羣山與春泥時,他們永遠找不到羣山背後正“掃灑青天開”,春泥之下正“清泉石上流”。

大家也許聽説過“信息繭房”,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狹小的空間,在自己的電子設備中。它是時代大數據的產物,將你曾看過蒐集過的東西不斷遞到你面前,永遠限制在已知的信息中,一旦處久繭房我們便很難踏出。時間,讓深處繭房的人們越來越狹隘,永遠無法自我找尋未知的精彩。

現今流行小説之風,我難以否認部分網絡文學的確精彩,但在浩如煙海的小説影視劇中,青少年極易跟隨媒體的推薦而盲目找文學,盲目地認為網絡文學就是新時代的文化主脈。不斷將自己放在網絡文學的繭房中,心甘情願束縛自己,除網絡文學外再無傳統文學,所以如莊子之語“井蛙難語海,夏蟲難語冰,曲士難語道”。正是如此,我身邊有些朋友可以一夜找到四本感興趣的網文小説,而四個月都未必能找到一本有着文化傳統主脈生長而恰好對自己而言適合的經典。蒙於繭房,擦肩於經典之畔,則不盲也盲!

羣山藏青天,春泥匿清泉。找到青山與清泉已是難事,更何況青山千重,清泉萬眼,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風景也成難題。

短視頻網站已佔據了時代視野,為生活添彩,但與此同時,文化雖然擁有多元性卻讓人們被動失去了部分經典選擇權,不必説短視頻能多吸引人,一個有趣的幾分鐘的短視頻能吸引上百萬的點贊,無數人在線觀看,可快餐式對於文化來説卻不一定是件好事。千千萬萬個短視頻介紹成千上萬本經典,幾分鐘之內你能瞭解到無數本書,而隻言片語很難讓人選擇經典,人們時間又有限,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難以細緻選擇一本好書,以至於常常讓人選錯書而覺得經典不適合自己,逐漸遠離和誤會經典。蒙於誤會,擦肩於經典之畔,則不盲也盲!

羣山藏青天,春泥匿清泉。找和選已讓人患上“盲”的弊病,文化主脈的傳承成為難題,所以藉以此文願諸君都能發現千重羣山藏青天,萬般春泥匿清泉。當我們自行跨出破除盲的第一步時,世界已經改變。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二

餘秋雨老師成名很早,在他成名之後,拜讀過一本散文集,與我心中的張愛玲、沈從文比,猶如繁花與藤蔓,最終覺得索然無味而沒有讀完。後來餘老師以文化學者自居,多少有些心生厭煩。

看完《中國文脈》這本書後,覺得餘老師涉獵之廣泛,我輩望塵莫及。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壞小孩,在舞台角落拉開幕布偷看在書海中徜徉的餘老師,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點評。

文中説,孔子的《論語》開闢了中國散文的先河,開始覺得這個説法很有意思,但仔細思量,《論語》裏子曰東一句,西一句散漫的説着,不就是散文嗎。文中將孔子對文脈的影響排在孟子、莊子之後,這點我是很不服氣的。

我從喜歡《論語》到喜歡孔子,長大後看《論語》和小時候背誦課文裏的《論語》節選感受完全不同。“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時候讀到這段,覺得都是和學習有關的大道理。標準答案的翻譯是這樣的:學了以後要不斷地複習、實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和我一起商討學問),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瞭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現在讀覺得場景應該是這樣的:在一個放學後的黃昏,孔子和一羣學生在小酒館喝酒,酒過三巡,孔子説“以前看過的書,過段時間拿出來再看看,會有新的理解,還蠻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試試。”觥籌交錯間,又是幾杯過後他又説;“那位遠方的朋友來到這裏,就一起喝幾杯吧!”遠方的朋友來向孔子敬酒,孔子道:“實在喝不了了,跟你第一次喝酒,你不知道我的酒量,不怪你,但我實在喝不了了。”也許孔子就真的和我想象中一樣,是個二不兮兮的可愛小老頭吧。這樣受後世敬仰的敦厚可愛小老頭居然被排在巧舌如簧的周莊之後,實在有點接受不了。

文中把《詩經》排在《離騷》之後,我確實也不懂。最喜歡《詩經》中《風》的詩句,朗朗上口,淺顯易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多麼青澀可人的愛情故事,這和拗口難懂的《離騷》比,竟然在它之後?記得《大學語文》學過一篇《離騷》的節選,其中一段老師講了4節課吧,才明白是説我的家鄉,武漢市江夏區被洪水淹沒了,屈原站在山頂唏噓不已。

讀完餘老師古文今譯的離騷,覺得屈原,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富二代,本想大展宏圖,卻始終鬱郁不得志,只好把那些傷感和悲歎化作離騷動人的。詩篇。不過讀完還是很感慨,原來在那個年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種植蘭花了,並且能分出蘭草和蕙蘭。

黃庭堅的字,餘老師評價不高,他喜歡顏真卿。中國字演變的變化並不大,為什麼清朝至今,沒有出現過“蘇黃米蔡”這樣,普通大眾都公認的大書法家。也許正如文中所説,王羲之的父親、叔父伯父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兄弟、妻子、嫂子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幾個兒子是書法家,就連王羲之的女傭,也都寫得一手好字。這樣崇尚書法的社會氛圍已經不再,又怎麼可能出現書法大家。

餘老師文中説,司馬遷的貢獻不僅僅限於《史記》,更在於為以後的史官做了表率。死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遭受宮刑以後窩囊的活着。但更讓人驚奇的是,司馬遷在接受宮刑出獄後,漢武帝不計前嫌仍然為他封官,召他入殿獻言獻策。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三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值得一遍遍翻閲。既是文脈,便依照時間順序娓娓道來。由黃帝時期寫到近代,講述了千百年來文脈的流傳,或是激烈的脈動,或是微弱的哀吟,但不變的是他頑強的生命。

作者對中國文脈的解釋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間主流;不屬於哲學學派;雖然重要,但體量不大;時斷時續,斷多續少;對周圍的其他文學現象有依附力,更有排斥力。

其中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作者尋此文脈用的是做減法的結果,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但是減法不是那麼輕易做的,就像取捨的度怎麼衡量由誰衡量,對所謂的經典名著的敬畏,對聖人的言論的敬畏,這一切都是阻礙。

“指手畫腳的人,大多不懂斧鉞。開山闢路的人沒有時間參與討論,由此造成了等級的倒錯、文脈的失落。”

決定文脈品級的是品味,品味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脈。但是中間缺乏路標指引,看似清晰的結構也因此變得不可控。所以才會導致文脈的沉浮。

文化好像總是被作為政治、經濟、世俗的附庸,屈原總是被冠上愛國詩人的名號,詩人便詩人,非要與愛國扯上關係,不加愛國二字他依舊也可是輝煌的存在。這隻由他的文化造詣決定,實話説《離騷》我現在也只能零碎背下,初見時極其厭惡他的兮來兮去和他層而疊之的生僻字。但是不可否認之中“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句所藴含的美好意願和個人節操。

作者對與市場亂象感到不安,一切虛假的冠冕套在不合地位的作品上然後炒得高價,表面上是佳作頻出,實際上是亂象,破壞了所謂的文脈品味秩序。用作者的話來説是“文脈既隱,小丘稱峯;健翅已遠,殘羽充鵬。”通俗一點講就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稱大王。話粗理不粗嘛。既授冠冕,必承其重。若是讓一些不知哪個地方跑出來的作品成為文脈支撐,那這豆腐渣**也只有傾覆的結局了。所以説文化亂象必須警惕。

文中細講了很多人,既愧於文化又益於文化的秦始皇、《史記》和司馬遷、魏晉名士、陶淵明、盛唐爆發下的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文化光亮數不勝數,一一略過,講些我感興趣的好了。

先前聽聞有個書法作品叫做《肚痛貼》還笑的不能自已,直到我讀到了王家深院部分,王家到底有多少傑出的書法家?王羲之的父親王曠,伯伯王導和叔叔,堂兄弟王恬、王洽、王茂之……數不勝數。王羲之五子均是書法大家,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個家族中不少女性也是了不起的書法家,“女中仙筆”郗璿,文化翹楚謝道韞。在這種文化薰陶之下連保姆李如意也寫得一手草書。脂粉裙釵之間,典雅的筆墨如溪奔潮湧。圍牆內的場景是怎樣的?這個門庭中進出的人大概很少討論書法。但是早晨留在几案上的一張便條或許就能成為現在海內鬨搶的國之珍寶。

誰也不把書法當專業,誰也不以書法來謀生。出現在那裏的,只是一種生命氛圍。

這種家族性的文化大聚集,常被認為是生命遺傳(我原也這麼認為),作者則認為這是書法藝術在經過無數錘鍊後走到的一個經典的創造平台。這是難得出現的高尚文化,少有爆發,爆發之後就成為了永久典範。

唐代懂得崇拜,懂得從盛世反過來崇拜亂世,懂得文化極品不管出於何世都只能是唯一。這就是唐代之所以是唐代。《蘭亭序》《快雪時晴帖》《平安帖》……任何熱愛書法的人在抄寫這些名帖時都會興奮,獲得精神上的富足,我相信。

文中用了很大篇幅講述了百家爭鳴時期有名的幾家,老子孔子不必多説,我們或已對他們熟悉的不行。震撼我的是那個時期的黑色亮光。

作者認為孔子是堂亮的棕黃色,類似我們的皮膚和大地;老子是縹緲的灰白色,近似於天際的雪峯和老者的鬚髮;莊子是飄逸的銀褐色,韓非子是沉鬱的金銅色……

墨子,是黑色。墨子有一批絕對服從命令的學生。整個墨家弟子組成了一個帶有祕密結社性質的團體,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想起我們也有的結社權利)較之諸子百家中其他學派的親密師徒關係,墨子的是濃烈的凝聚力量,感召弟子共赴生死,他的弟子同時具有了一種仁俠精神。

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於齊國創辦的稷下學宮,延續了一百三十多年。

它以極高的禮遇召集各地人才,讓他們自由的發展學派。稷下學宮對於尋聘和自來的學者根據學問、資歷、成就分別授予不同的稱號,使學宮在熙熙攘攘之中,維繫住了基本的學術秩序。

稷下學宮之人“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無言責”。這既為國政出謀劃策,又能使各學派獨立於政治之外,自由發展。幾乎同時雅典學園的興盛,一中一外,不變的是自由思維的發展。

作者寫得真的特別好,特別是最後補充的《大地小人》不可忽略的卑微存在,無犯罪卻又使人咬牙切齒恨不能將其挫骨揚灰。感覺我這篇讀後感很多東西都依舊是在照抄作者言論,不過真的很好看,值得買來一讀。

讀《中國文脈》有感 篇四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文化,而文化,則是依靠文字為載體,傳遞獨立人格的思想內涵,觀念主張,它在一代又一代歲月的風化中日臻完善,嬗變為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

先秦的諸子百家,大眾的儒家思想,端午清明的節日風俗……是我們的精神文化;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文學作品……是我們的物質文化,二者都是我們這個民族萬千人民的智慧結晶。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思想的巨人以文字點燃文化的火炬,即以本站代替文言文,以科學民主思想代替封建迷信,但並不止步於此,正如餘秋雨所説:這種轉化更有一種接近本源性的物質基礎,即“鋼筆文化”代替“毛筆文化”。五四鬥士們自己也使用毛筆,但他們是用毛筆在呼喚着鋼筆文化。毛筆與鋼筆之所以可以稱之為文化,是因為它們各自都牽連着一個完整的世界。

展望建國xx週年的今天,各種文化思潮此起彼伏,我們接納優秀的外國文化,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包容各自民族的個性,但不管怎麼説,我們都離不開傳統文化,因為只有她,才賜予我們第二重血與肉,才讓我們在濃濃歷史迷霧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歸屬。

在歷史的觀照下,我們尋找現實生活的脈絡和意義,如同久旱逢甘霖,我們遇見文字,如飢似渴寫下內心孤獨與沉思的獨白,大膽而羞怯的表達我們的愛情與希望,耳邊廝磨迷茫與猶豫不決。似野草,春風吹又生,似煙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似,卻又不是,然而記錄文字,就是塑造我們自己。

希望你的文字裏,有餘光中“聽聽那冷雨”的鮮活匠氣,有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冷峻深邃的思想,更有春秋《詩經》“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熱烈敦厚……

站在歷史的雄偉長城上,看國破家亡,兵荒馬亂之中,中華文化霎時可能隕滅,但在一批批忠貞文化志士的保護下,一息尚存。因為堅定,因為執着,他們使傳統文化歷久彌新,而現在,處於新世紀,新未來的我們,作為千千萬萬大學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在心底保存對傳統文化的虔誠信念,為她,更好的雕琢自己,為她,更好的取精去粕,為她,更是為我們泱泱大國——中國。

文化相傳的過程,是我們民族精神靈魂的解閃耀與解放。行走在文化絲綢之路,願每一個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個世界都能使你心靈更加豐滿充盈,擁有自己的理解與感悟,開啟心智,湧現你獨一無二的魅力,展現當代大學生的丰神俊貌!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五

去北京玩的時候,看到了餘秋雨的《中國文脈》一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競也是愛不釋手,是因為封面的“黑”裏透紅,還是因為黑色封面上雖小卻也很顯眼的白色字體餘秋雨?説不清是什麼原因,雖説明知道上網去買的話肯定會打折的,在這裏買一點也不打折,是原價38元,書也比較笨,紙也是有些泛黃的,也還是比較重的,但不知是什麼原因總也不能放手。

一、中國文脈篇

許是那股“潛流”,許是“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許是對《詩經》的評論:在平實的麥香中熔鑄着偉大和奇麗;許是對先秦諸子的文學品相的分等級,許是對“屈原”的肯定:一動一靜,一祭一讀,都是屈原;魏晉文脈的三段論,南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真的是一部《中國文華史》,不同時代的文化的比較、四大名著的論述……真的能讓我們“從當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裝扮中逃出,濾淨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遊於從神話到《詩經》,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然後,成為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託者、企盼者。”真想,去領略這份文脈,莫再等待。

二、筆墨歷史篇

筆墨是我的喜愛,但也只能算是喜愛,在上學的時候學習過它,現在還要使用它。對過去的毛筆字也只能算是一項喜愛,好歹會提筆劃拉幾下,愛好王羲之的行書、歐陽詢的楷體,看它們是一種欣賞,或者説只能是愛看,卻不會賞它,讀過了這個筆墨的歷史篇章,裏面有很多的東西讓我更喜愛毛筆字了,假期裏也抽出時間來翻開很久以的書法字貼寫了幾張,很是生疏,但看到筆墨的痕跡,嗅到墨香,心裏總是一種欣然,甲骨文、金文、篆、隸、楷、行、草的神韻總是承現在腦海中,圍繞在身邊,真的也想做一名考古學家,去古墓中尋找感受古人的那種書法氣韻。

東晉王家,那種歷史文化,王家那數也數不清的書法家,自王正的八個兒子,產生了四個傑出書法家,其中的王曠又出了比自己有名的兒子王羲之,這個膽腹東牀快婿也娶了個“女中仙筆”郗璿為妻,又生了七擅長書法的兒子,“凝之得其韻、徽之得其勢、操之得其體、渙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這種家庭中的每一個人不可能不懂書法,連獻之的保姆李如意也是草書名筆,東晉王家,無處不飄逸着書法的香氣,若能在其家的外牆院站一站、聞一聞那種感覺也會令人心醉。王羲之的書法在唐朝皇帝的珍愛中進一行得以提升,也出現了習王的“歐柳顏趙”,這四家之中,我最喜歡歐陽詢的字體,也曾習過它的字帖《九成宮醴泉銘》,歐體的書法以“險勁挺秀”而名,評《九成宮醴泉銘》的也很多,“楷書之盛,肇自李唐,若歐、虞、褚、薛,尤其著者也。餘謂歐公當為三家之冠,蓋其同得或軍運筆之妙諦。觀此帖結構謹嚴、風神遵勁,於右軍之神氣骨力不相悖,實世之珍。”讀到這兒,總不免提筆再去臨習一下字帖,卻總感到那份神韻離自己太遠,即便極其遙遠,但能臨摹一下總能沾到點墨痕,還得多抽時間學一下,宋代的“蘇黃米蔡”也曾領略過,尤其是其中的蘇軾,很喜歡他的詞風,也喜歡他的筆韻,“蘇黃共閲一手卷”,蘇黃的情趣相同,蘇軾的《寒食帖》,黃庭堅的《松風閣詩卷》也有相通之處。

雖説明清的書法沒有唐代的鼎盛,但我還相信歷史已入黃昏,文脈不會打盹,筆墨也會重振。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六

文化潛流在歷史的山巒間時隱時現,黛色的羣峯構築了溪流的生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湧動着山澗的動人風景。中華大地寬廣綿長的時間和空間,與華夏文明絕無僅有的繁盛迷離,相聲相長,纏繞綿延,勾勒出中國文脈清晰繁複的脈絡。

餘秋雨如同深山的老者,他輕輕撥開林間的霧嵐,將這山水之間的紛繁往事娓娓道來,帶我們聆聽這世界上偉大文明強勁有力的心聲。

就像一切原始神祕的東西總能引發無數欣喜與悸動一樣,餘秋雨從千萬年前的先民,從黃帝炎帝女媧夸父落筆,這些流傳甚久動人心儀的傳説,以其風塵僕僕的歷史感和不可思議的姿態,鐫刻在每個牙牙學語孩子的夢鄉,每個甚至目不識丁的中國人的心頭。正如書中所述:“等級,是文脈的生命。”“世間之禮,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與崇拜是浩蕩中華文明的奠基,而傳説時代略顯虛妄不實的古老故事則是華夏文明最初意識形態的曲折呈現。那些之所以能夠歷經歲月更迭仍不朽地存在於歷代人民心中的,是因為這神話中包含着一種屬於集體心理的真實。餘秋雨這樣闡釋神話的“原型”價值:“這就像晚霞給人的悽豔感受,修竹給人的風雅印象,長年累月也成了一種真實,甚至比它們在天象學和植物學上的真實更有意義。”

中國古代的神話,無論是宏偉創世開天闢地,亦或悲壯犧牲填海奔月,都潛匿着一種美學的生命氣息,有着天人合一的壯闊和悲情柔美的鴻蒙。從這不確定的源頭起,這最蒼老又最不會衰老的詩意,已經植入每一箇中國人身上。

繼而,從《詩經》的稻麥聲和蟲鳥聲起,屈原悽楚高貴、孤傲憫人的行吟,司馬遷錯落有致的樸素筆觸,魏晉四方奔溢、氣貌繁盛的文化格局,唐宋哀感頑豔字字珠璣。華夏文明流光溢彩奔騰不息。中國人總願意回顧歷史,而文化潛流一直被朝朝代代的中國人的記憶定格,因而我們仍可觸及那些來路上的“平和、安詳、尋常、世俗以及有節制的譴責和愉悦”,這是文化的繁盛恩賜。

最令人動容的是餘秋雨寫李白、杜甫、王維的那一章。唐朝詩壇是不好落筆評述的,因為它的盛世繁華,也因為歷代文人對它繁宂無盡的評説。對於這個人人都能輕易誦出“羌笛孤城”、“空山新雨”的民族來説,唐詩開啟了個人生命最初的美學的認知,它喚醒的是內心,是山河,是文化傳代和生存本性,因而也是華夏文明不可逾越的篇章。

中國文脈讀後感700字高中 篇七

羅夢婷

從《山河之書》到《中國文脈》如果説前者是閃耀在中華文化長河上的亮麗一景的話,後者便是前者的締造者。如果説我是一個從不懂歷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時,我卻被餘老師用那麼通俗,簡潔,乾淨而又賦予魅力的語言吸引着,我從來不知道浸着歷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讓人醉,你為我們講述的不是那鐵騎血腥的歷史,娓娓道來的而婉諾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攜着遠古文化氣息,那麼親切地走來了,你所有的懷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種美是我從不曾目睹的,那種愛是迷失自我的歲月裏,光輝的一筆,那是生命裏的切切私語,是生存狀態自然程現,就是她讓我心裏像點着了一場大火,讓我的思考從平淡、消極、頹廢,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傷感還是有的,有那麼一天開始,我不那麼熱衷於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腳也夠不着,我的心力憔悴了,心的火還在燒着,燃燒是一種讓人睜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種灼熱而飄忽的獰笑,快速地推進着毀滅。那一刻,我這一邊已經準備剎時化為灰燼,哪知有一雙手伸了進來,把傷殘的我救出。

我從夢魘中醒來,生命那麼觸手可及,連樓蘭姑娘也在為我婉惜,我還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對數理化的宣揚,那種數字美,那種簡潔美,那種約定美,那種不用粉飾的美,那麼高傲地推動着生產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為我親愛的祖國盡微薄之力,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的遺蹟,我的人生帶着年齡的宂餘前進着,可時間已經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讓一種東西停止了,而讓一種東西無力了,我沒有自信了,帶着的清高的外表,卻感到了那種來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讓我傷透了。

西天最後的一絲餘光鋪開了夜的序,我開始了我爭渡的最禮相遇,不知道算不算愛上了你。

我的書房裏,泛泛的燈光裏,我席地而座的隨意,散落一地的書,乾癟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應該知道,我不想睡!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八

中國文脈,好大的氣派。讀完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一書,我長時間沉浸在一種感動和震撼之中。

中國文學三千年的發展史中,著作浩如卷帙,星座璀璨奪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經歷時間的考驗,可以穿越時空成為不朽的經典?秋雨老師站在歷史的高度,以他獨特的視角,靈動的思考,運用“減法”的研究方法來梳理中國文學的脈絡。他説“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在博而精的文學基礎和底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遂地穿越漫長而悠遠的歷史,進行了大膽而獨到地取捨。

秋雨先生講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體量不大,不一以貫之,時斷時續,就像一條倔犟的山脊連成的天際線,延綿不斷,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正是這條天際線,讓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註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

等級,是文脈的生命;等級,是由品位來決定的。品位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脈。秋雨老師講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的等級和品位,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文中的字裏行間,都充斥着秋雨先生慷慨豪邁的情懷,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對中華文學家園滿腔的熱愛與關切之情。

從漢字的起源到詩經的出現,從先秦諸子到漢大賦,從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世,從英傑輩出的宋代到文脈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敍夾議,帶領我們去親近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僻居荒村氣定神閒的陶淵明;去敬仰行吟江邊孤傲悲傖的屈原、倍受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去了解風骨飄逸桀驁多才的魏晉名士、唐詩宋詞巍峨頂峯上的諸多身影……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形象,通過他的文字,變得清朗而感性,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別樣情懷。同時,秋雨先生對影響中國文脈至深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剖析了文脈的根本,用清新簡練的文字表達了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的深刻思想與啟蒙精神。

在飽蘸深情、蕩氣迴腸的筆墨間,我們也不難發*本站 *現始終雲繞着秋雨先生的淡淡憂傷和飄忽的無奈。中國文脈源遠流長,有過諸多的輝煌,也有過百年的蒼涼。中國近現代文學成果寥落,偌大中國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曹雪芹的小説家。研究隊伍的誇張、偽飾、把玩的風尚大幅貶損了文學的形象。面對當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領域,秋雨先生主張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清理地基搬開蕪雜,尋獲大柱石基,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現代是如此的荒瘠,我們不要在那裏流浪太久。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中國文脈在今天的斷裂,是中國文學的悲哀,是中華民族魂的失落。

中國文脈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種宣言,是一種思想。她對於提高我們的精神生活,防止當今工業社會人性的異化和疏離,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讀中國文脈一書至少可以讓我們短時間沉靜下來,細細體味文中優美的詞句,慢慢感悟文學的品位;忘記塵囂,忘記利益,忘記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耐心地回顧過去,靜靜地審視周圍,迴歸自然迴歸本我。

明天,我們還能這樣嗎?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九

今年的冬天那麼短,山毛荊沒有幾次束銀的鎧甲,月桂的冕也化了,融在泥土裏,滋養腐螢,膏潤春蠕。冬天短是好的,至少,花燈會被挑破得早一點,待春日,待濕紅醉綠的流穠魅墨,花燈還很冷,ball裏的舞女從不結冠,那會壓薄她們的秀髮,不再飄逸,不再勾心攝魂,我想。

但,有人在乎。有人在乎他們的冠,是冰雪制的還是布制的,是金絲玉帛珠連成線,畫雉雞或白鶴的細足。他們現在都是泥制的了,不,或者還有石頭,在泓水,在鄢陵,在那些小戰場。

那是一些人,叫士。他們在名分前加上了一個字,成為“死士”。在某種程度上,士是註定會死的,但這樣一個稱號與性命的交換對其而言,未免很值。周的士,乃至春秋的士,是很快樂,很自豪,很驕傲的。萬仞宮牆還未動土,雲夢瘴癘未開,魚龍遵守大禹的秩序。冠纓者們快樂着,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是如此簡單,一輩子,以一個人的鮮血滾湧為了一個另人:我叫士,你為聖裔,然後垂歷,然後不朽。

中國的歷史,是冠纓者的歷史。一種是真實的纓,一種是虛無的、自加的纓。當亂劍刺入子路的胸膛,當他的結起長纓,老師心中一顫,老淚縱橫,“子路休矣”。他慢慢閉上眼睛,正是此結命,不出孔子的意料,更不出汗青的意料。

中國人正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延續歷史。現在我們看來是無法理解的,而正是這麼一種對“義人必信,冠者必榮”的信仰支持諸夏走下去,以死的方式保證冠的完好,正是這種信仰,君主終於找到了一個犧牲個人以保集體的理由:生命的死為了禮的生,為了意志的生,為了榮耀的生,這樣的國家,又何以不強大?

窗外,寒霜瞬凝,落紅紙佳節後硝塵的回味,一絲絲,染漿紙的緋紅色,順玻璃直下。我在想江南,想吳越王的小戰場,一百多根肋骨耕過的土場,如今是這般酸性的血紅色!不生荊棘,也不長合歡花。那日,第一代越王也是最後一代越王讓你們去自殺,齊整列隊,吳牆下銅甲凜凜鑠響,三行罪人齊持寶劍,齊閃白刃,自裁於吳城之下。當日,從天樞或瑤光,星尾的神經或許會痛得一驚?吳人驚駭之際,越軍發,戰畢,吳城滅。

可能從此,再也沒有如此的戰爭。雪落,木發,聖人生,青牛西行。有人會停止思索“為知己者死”,有人會思慮頭白。可冠纓未已。

料西風仍瘦,殘關古道,風沙還走。老子去了,向西,古道西風,西風古道,騎着青牛,着黃裳,與漫天的黃塵融為一體。風很大,先秦人的長髯和跣足在袍披下歸於宇宙。作為神的形象,帶走自然,留下自然,留下五千個方塊字,是他最好的結果。守衞關尹喜夢了一覺風塵,“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纓,給了孔子。孔子的夢很大,大到他自己會覺得害怕,這時的纓是一種責任,一種聖賢的自覺。在另一位聖賢的棄世之後,而他的路,註定是奔波折返、往返紅塵。《中國文脈》中曾評,“這正像長天和秋水的驀然相映,長天更明白了自己是長天,秋水也更明白自己是秋水。”長天走後,秋水也將遠行。長天那五千個漢字是最後的訴説,説他不必開口就已存在的冰穹星斗,説無需闡述就已嚎嘯的瀟瀟狂沙、滾滾滄海,過去的青沙草屑粘濕腳腕,未來的車塵胡笛浸涼疆塞。他説,是為了不訴説,告訴他人也無須訴説。

老子毅然卸下了纓,與中原諸士斷袖。在我看來,他是中國第一個懂得自愛的人,也是唯一懂得愛的哲人。孔孟不懂,“仁愛”是一種大氣候的自殘;墨子依乎也不懂,在他守城的一百多名弟子為了“義”自殺後,他有沒有想到,“兼愛”應從愛自己開始呢?此時,老子 無官欲任,無君欲忠,無罪以殊,無纓以冠。人活着,究竟是要為了孰?忠於孰?

長嘯後,不飲酒的旅人去了,與來時一樣不起波瀾。

孔子很累。他要做的是把“纓”具象化,變得不那麼殘酷,變成一套堅固的理論體系,足以治國安民,並使姬之後人深信不疑。流浪中的孔子去了很多國家,他們願意奉養他,但他不願僅僅做一個偶像。於是十四年,旅行的“浪漫主義”是孤獨的、超前的,閃着磷光的珍寶被齊魯秦楚越吳推來推去,止於風中。他歎道,“天之未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斯文未喪,長纓未喪,姬人的責任便跟着答答馬蹄一絲絲傳播,“我儒家之道,能被世人多瞭解一分,我便努力一日”,既使汀鶴羣鳧們,總是紛紛攘攘。

六十八歲,妻縮為青方石碑一盞;七十歲,鯉睡龍門寒;七十一歲,顏回的陋巷再無書聲;七十二歲,子路結冠,在敵軍面前。南山何其哀,鬼雨灑空草。

他拿起筆,又放下筆。《四書》《五經》,老者走在河邊,踏屈子的千骼萬骸。但,詩人可以自盡,他,不能;冠纓者為國自盡,他,不能。終於,春秋戰國,戰國春秋。他深深地知道:他是最大的冠纓者,那些筆墨將冠後世人的纓,冠以秩序,冠以精神的綱領,或者可以説是精神騙局。他沒有國籍,但足以籍萬民之名;他沒有被誰接受,但足以鯨吞世界,也必將把冥冥的宇宙觀輸給世界:

什麼叫天命。

世界將出現一個理想的秩序,人們為了冠纓,忠於所冠之纓,死於所冠之纓,忠心耿耿,深信不疑,氣血方剛,視死如歸。這,或許就是姬周之後春秋諸夏自豪的所在吧。從此,戰國之後將有一個偉大的華夏,堪誅強虜的華夏,在巴比倫、希臘、羅馬的死屍中涅槃的華夏!

光在啟明星升起後三個時辰透過穹頂靜穆的蝶眸給他詣意,君子正應如此。是呀,君子正應如此。

只是他,還是被閉進了自己的牢籠,還是不由自主成為了偶像。

二零一七年,一月快雪初停,晴。有人在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冠纓者,也有意或無意地成為了中華精神的濃縮,也無論這是否真的是一個騙局。至少,冠纓者,在青牛款款後,為先秦的所有哲人,為五千年的所有光——守住了,一個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