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老子》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8W

第一篇:老子的幫助讀後感

《老子》讀後感(精選多篇)

其一,王蒙的語言太羅嗦,老子的幫助讀後感。也許是王蒙老了,愛絮叨,老年人大都如此;也許是王蒙怕讀者不明白他的意思。總之,他顛三倒四、翻來覆去地説了又説,不厭其煩,卻讓人讀着有點煩。王蒙充分發揮了漢語的優勢,而且耐心地把讀者想像為國小生,運用了大量的同義詞、近義詞來解釋描述同一件事,讓人實在難以忍受。

其二,王蒙還是沒有徹悟。書中,王蒙一再強調自己現在很超脱、很看得開,徹底想明白了。但字裏行間,可以讀得出王蒙還是很看不開的,他還是有些火氣,有些怨氣,象是受了委屈的孩子,雖然想表現得豁達大度一點,但言辭間總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真實感受;又象是失寵的佳人,雖然想顯得淡泊從容一些,但卻忍不住為花落而傷春。讀過南懷瑾的《老子他説》,南老則真正是通家,是了家,其言辭柔和,不偏不倚,心態淡定,無慾無求。王老勉之矣!

其三,王蒙的解讀並沒出什麼新意。王蒙大約也明白這一點,因此他也説明這本書主要是結合個人的感受來談老子。如果王老能立足於親身感受,而不囿於自身感受,捨棄卿卿我我,解悟大道無邊,那這書就真有價值了

這段話讓我想到了錢鍾書先生。“文革”後的學術界,對錢鍾書先生的稱頌日漸聲高,然而錢家的書齋內一如繼往的平靜。他謝絕了一切記者和學者的拜訪,難免有人將此誤讀為“清高孤傲,自以為是”,但知他的楊絳先生説:“他從不側身大師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學問。”

錢鍾書先生在大樓門口遇到別人,也總是面帶微笑,點一點頭,側身讓對方先走,不管先來後到,不管熟識與否,也不管是不是後生晚輩。這是一種有內涵的優雅,而這種優雅在有教養的前輩中十分普遍。

錢鍾書先生長期致力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著作等身,飲譽海內外,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貢獻,卻能淡泊名利,甘於寂寞,待人謙遜有禮,我想這便是寵而不驚的典範了。

誰都明白,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你有得意的時候,但你不可能永遠得意。你也會有失意的時候,但也不可能永遠失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達此境界者非錢鍾書一人,我又想到了司馬遷。

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護而遭飛天橫禍,受辱腐刑。忍受如此屈辱,是什麼力量支持司馬遷勇敢地活下去呢?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進而發出“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的千古名言,而且自比於“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是秋》”,立志做重於泰山之人,讀後感《老子的幫助讀後感》。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幽而發憤,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正是以修國史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才使他從逆境中奮起,而且表露出強烈的自信心。

在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不可能都是“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時常與“事與願違”、“逆水行舟”相伴。如此潮起潮落之中,關鍵是要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帶來的快樂,就會有足夠的力量承擔一旦到來的挫折和痛苦。只想着“如意”,不付出努力,不經歷曲折,是不可能“事成”的。因此,一個人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就需要有經受成功、失敗、得寵、受辱、幸福、痛苦的準備,因為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歷程。保持一顆平常心是一種感覺和心態,是世事泰然處之的品質,是一種自信和成熟。只有保持一顆平常心,做起事來才能遊刃有餘,達到一種“勝似閒庭信步”的狀態。

明代洪應明説過: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每人都應淡泊名利,不應以一時榮耀而忘形,不應以一時屈辱而自棄。願你我之心皆如海闊,皆如天空。

第二篇:老子讀後感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説,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説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説,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您正瀏覽的文章由(本站)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脱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後來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第三篇:老子讀後感

老子讀後感

學院:理學院年級:2014屆姓名:張文承學號:2014326602014

我最近在名著導師的介紹下,讀了《老子》。當然是附帶註釋的那種,原本的詞彙太晦澀,容易產生誤解。讀完之後頓覺老子之道超脱於物外而又藴含於生活小事之中,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道理,現在覺得和以前的我相比,我們已不在同一個層次上。他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我相信它是一本真正的寶藏,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其中很多東西都讓我耳目一新,根本説不完,只能挑選一些了,深表遺憾?? 説起老子,大家都很熟悉,高中的時候他的名句是經常掛在嘴邊的,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老子》又稱《道德經》。由此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精華之所在便是道與德。我認為它是老子之道的基礎,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它包藴甚大,卻又不是宇宙萬物中具體的一物,道是不可能用語言或文字表述出來的,一旦用了,那麼“道”就不是“道”了。形而上的“道”就變成了形而下的“器”。便不能生成萬物,不能成為促使萬物變化的規律。“道”衍生了“常有”和“常無”繼而演變出了宇宙萬物。有和無的變化代表了一切事物及其奧妙的變化規律,《老子》前幾章就在論述道與德,論述宇宙大世界,反映出了老子整體的世界觀,其文晦澀難懂,但卻為其精華。

老子主張“無為”,及順其自然而行。可以看出老子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老子有句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有四大,即人大,地大,天大,道大。人、地、天、道,人居其一,而道猶大。人法地之清淨而萬物生長,地法天之無言而萬物更迭,天法道之無為而宇宙生成,道法自然而不違其本性。而這四句話的形式更是突出了“自然”的最高地位,可以説自然是道的本質,貫穿於道、天、地、人。老子是告訴我們自然的重要性,不要用人為去毀滅自然,不要用造作來破壞天性,不要因貪得去求名聲,那麼便迴歸到了原來的天性,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自然並不是現在所説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是與人為相對的。我覺得現代文明是崇尚人為的,人們總想着怎麼去改變,怎麼去征服自然,想用機械代替天然,把直的變成彎的,把草原變成荒漠,完全破壞了自然,人們將得到大自然無情的報復。再説人類自身,自然到人身上就是“真我”,天然本性,赤子之心。但是人們經常不滿足,總看到自己的不好,想要改變它,

這是違背自然,改變真我。自然是一個生命本性的真實展露,可惜人們越文明卻越不自然。不會率性而為,總是把自己真我偽裝,就像不真誠怎麼打動人一樣,沒有真我怎麼為人?我們何不捫心大問“我們什麼時候能夠迴歸自然?”

老子最令我折服的就是其無為的思想了,《道德經》中有一句話“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其實老子“無為”的思想並不是無所作為,並不是那種避世的消極態度。很多人不瞭解他,只從表面上理解了它。真正的“無為”是不為所欲為,不胡作非為,是順道而為,按自然規律辦事。“道”永遠順其自然無所為而沒有什麼不是它所為。我們人類就是太有所為了,是我們與自然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了,亞馬遜河的破壞,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北大倉變成了北大荒等等,一個個血淋淋的教訓,這些都是有為造成的。只有明白了老子無為的真正意義,才算真正體會到了老子之道。是否順應了自然的發展規律,是否違背了萬物的本性,便是衡量“有為”與“無為”的標尺了。

老子説通過無為來實現無不為。貌似很荒唐,可是真正想過之後便會發現其中藴含着大智慧。就像自然界一切發展和生長都是無意識無目的的,但卻又無一不合目的的。它從不有意識去追求什麼,卻實現了一切。這便是道無為而無不為。當我們達到這個高度,也許就超脱於物外,在精神上達到了老子的高度,也許這就是合道吧!這樣看來無為而治也就明白了。漢代的文景之治,就是一種無為而治,我們都知道漢武帝劉徹是一個很有作為的人,而他的作為就是以文景之治為基礎的。卻是又達到了無為而為不為。關於治理天下,老子也有一句名言“將於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其實這也是無為的一種體現如果誰不顧萬物的本性和自然規律,想用強力來統治天下,那麼他一定不會成功,結局往往事與願違。他説“天下”這神聖而又神祕,不能用強力治理,強行來反而會攪亂天下,最終失去它。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如果不順應它,就有可能事與願違,達不到目的。

關於人生,老子也有很多言論,“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這是靜與動的智慧,靜有很多用處,統治者可以以靜制動,他們將“靜”的思想變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權術。而老百姓也同樣有妙用,便是以靜養智。智者從不會整天嘰嘰喳喳的表現自己,只有沒有智慧的人才會無止境的聒噪,就像滿罐子水不易動盪,而半罐子水稍有搖晃便響個不停。有智慧的人像風平浪靜的大海,沉靜而淵博。根基城府深的人遇事三緘其口,而沒有城府的人總是信口開河。恬靜總屬於智者,他們恬靜不是因為恬

靜好他們才變得恬靜,而是智慧令其洞明世事,沒有什麼事可以擾亂他的心境,因此自然而然地歸於平靜 。這是一種經歷過人世滄桑後的返璞歸真。這就是佛家口中“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第三層境界了。

作為人,生死福禍當是我們最關注的話題了。老子對生死福禍的認識 早就達到了所有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關於長生與修身,老子主張形神相親,也就是現代心理學家口中的精神與肉體的和諧平衡。説起來簡單,可是做起來卻是不易。但老子卻做到了,他哪管什麼貧富窮達,全不在乎榮辱得失,讓心靈不着一物,不染一塵。這樣才會得到我們應該有的壽命,長生並非不死,而是活出“道”給予我們應有的時間。人總會死,但老子卻會讓它最長。關於死,老子説,“道”者能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生死,不會貪生,不會怕死,一切順其自然。

但是人活着,心總不會平靜。在我看來,有好多東西可以牽動我的心絃。每個人都想得到福,不想得到禍,便心存執念。老子説福禍卻又是另一片天地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實老子説很多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不能總執着於其中一面,這和現代馬克思辯證主義思想不謀而合。福與禍同門,利與害相鄰。佛門對此也有同樣的看法,《大涅槃經》中有一個故事:有一容貌豔麗的姑娘來到他人住宅,主人問:“你是什麼人?”姑娘説:“我是‘功德大天’,我所過之處能帶來金銀珠寶。”主人很高興,便開始供奉、禮拜。可這時又有一姑娘進來了,那人衣衫破爛、醜陋不堪,主人嫌棄就趕她走。那人説:“你可真蠢,我是‘黑暗’,我所過之處能讓人傾家蕩產,但我是‘功德大天’的妹妹,我們形影不離,你趕我走就是趕我姐姐走。”主人恍悟。這便是説福禍同門。還有《淮南子》中塞翁失馬的故事,還有很多故事我們都可以看出有福就有禍,有禍變有福。老子也不可能無禍,他也不可能控制一個人的福禍,但是他能從福中看到禍,禍中看到福。窮困不憂傷,得志不炫耀。這當時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其實,老子還有很多思想讓我沉迷於其中不可自拔。如“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告誡我們不要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太急功近利反而不易成功。如歷史上的楚莊王,執政之初不顯山不露水,於默默無聞中鍛鍊自己的能力,慢慢積累最終名垂青史,大器晚成。老子,一位大智者,找到了大智若愚的真諦。《老子》是一部充滿智慧技巧的寶庫,常讀可以讓我們心境圓滿,回頭時將發現它給你帶來的東西將讓我們一生受用無窮??

第四篇:《老子》讀後感

《老子》,又稱《道德經》《道德真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為春秋時期的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來源,是中華文化的經典著作。魯迅便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老子》一書分為道、德兩篇,洋洋灑灑不過五千餘字,但卻字字珠璣,可以説是一字就涵蓋了一個觀念,一句就容納了幾多的妙義。而正是由於《老子》一書的“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對其的解讀也就“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幾千年來研究老子的人如恆河沙數,流傳下來的名家著作,足有百家之多,文字也有數百萬之巨,各家各説雜陳,見解不一。黃老派引其義成“君人南面之術”,養生家解其義為安身長命之術,或為救世之書,或為求道之作,近代以來受西方思想影響,學者則多稱其為論述哲理的哲學著作。各説雜陳,見解不一,讓人讀來有治絲益棼之感。我僅僅略讀了兩部不同版本的《老子》,便深深明白了這種説法,不禁更加為其的廣博精微而歎服。宋儒鄭樵説過:“學術超詣,本乎心識。”由於我學識淺陋,對《老子》還遠遠稱不上學術上的研究,更沒有像前面提到的各家那樣有如何高深的見解,僅僅是一些個人淺薄的看法而已。

《老子》通篇圍繞“道”“人”兩者展開。道為本,而人應窮極道體以用之,最終幾於道。道“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天地萬物之始之母,具無窮之用,是天地之根本,因此人應窮究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

順大道而行,做到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人以道為宗極,由下自然而然的產生關於修身、養氣、立身、處世、治政等的種種方法道理:“致虛極,守靜篤”,“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達“無為而治”。這些方法道理對歷史上的英雄豪傑的建功立業,乃至安身立命都有大用處,可見順應大道,方可成就功業,所以人更應“惟道是從”,這也是合乎大道的。通讀全篇後,我發現《老子》一書雖通篇不離“道”這一字,並將“道”抒發為亙古不滅,至高無上的根本之理,極盡語言來彰顯“道”的偉大,但透過這些我更看到的是人的難能可貴,因為道雖為天地之根本,具無窮之用,是至高存在,但人卻可以體悟道的偉大,順應大道而行,將道的無窮之用靈活地掌握(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應用。所以我認為《老子》的核心在“人”而不在“道”。此外,老子在論證過程中大量運用辯證法,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有”“無”,互為因果,相生互變,始終循環往復,“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一正一反,使讀者對事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體現老子思想的深邃。

《道德經》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

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古代智慧的底藴。

據老子所説道是“惟恍惟惚”的,是“獨立不改”的,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但“道”之一途太過虛幻,太過飄渺,“道”也是難以在外在世界驗證的,是難以掌握的。所以我對《老子》一書更看重的是其中的修身立命的道理,及對現實的指導意義,而不是那似真似幻,讓人捉摸不透的“道”。以下就是我自書中節選的一些我看重的段落: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開篇以“上善如水”為綱領,提出一個人要效仿水之到無上德行,做到如水般至柔之中卻又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與氣度。水善於滋養萬物而又不與萬物相爭,寧願自居下流,藏污納垢而包容一切,可以用“水唯能下而成海”來形容。人要如水般善於自處,選擇合適的位置;心胸如水般深沉靜默而又包容一切;與人相處同水一樣細膩真誠;説話如潮水般準而有信;立身處世如水般端正持平;做事精明能幹發揮所長,像水般無所不往,無往不利;把握時機,及時而動如水般宜靜宜動。與物不爭,與世無爭,便可永無過患而安然出順。這段演繹出瞭如水之美般的人生哲理的文字被至今仍被無數人奉為人生至理,不斷引用學習。它所描繪出的境界可以説達到了

人生處世的藝術的地步。為人當如水般謙容無私,剛柔並濟。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泊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士”要在學問道德上都做到精微無瑕,玄妙非常,通曉四方,深邃無邊,達到“絜淨精微”的境界。這種境界勉強形容就是:小心謹慎,如冬天過河般戰戰兢兢,便是古人所説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意思;猶疑慎重,思慮周全,察曉四周的所有情況;待人處事恭恭敬敬,嚴肅慎獨,猶如上門做客一樣;相處時卻又如冰雪渙釋般,温暖親切;如樸石般平實無奇,敦厚老實,卻又內含寶玉;瀟灑大度,豁達空靈,像深山的幽谷一樣;渾渾沌沌,大智若愚。“沉靜恬淡,似湛深的大海;飄逸無拘,像沒有止境”。安靜下來將濁物慢慢澄清,活動起來在安定中徐徐前行。要這樣就要做到不滿不盈,添一毫則嫌重,徐徐而生。本段前面先描述了“士”所具有的慎重、周全、威嚴、親切、平實、豁靈、渾樸的境界;而後描述如何修得,要不暴不躁,不盈不滿,悠然“徐生”。可以説這段文字生動的描繪出了道家所推崇的那種悠然灑脱的人生境界。

這兩段皆是《老子》中關於人生境界的描寫,而這種凝靜灑脱,悠然自得,徐徐而生的人生境界讓我不由心嚮往之。雖離之還差之千里,我當如水般徐徐前行,望有朝一日可以接近這樣“微妙

玄通”的人生境界。 參考百度百科

《老子註釋及評介》陳鼓應著 《老子他説》南環瑾著述

第五篇:老子讀後感

外國文學所 申璐迪 13181002

柔弱的力量

老子的哲學是中華民族之瑰寶。早有所聞,卻總是望而生畏,覺神聖不可褻瀆,深奧不可理解。這次學校開課之際,一為探尋,二也是學校的力量推着向前,才真正開始瞭解並學習這本華夏著作。一談起老子,一些詞就會蹦入腦海,如:道、有無、無為之治、上善若水、小國寡民等等。其實我們雖不懂老子,老子卻早已融入我們生活。

作為一名學習外語的學生,我幾乎把所有時間用在了研究西方文化、西方文學,敬仰西方大家上。中華民族之瑰寶被拋在腦後,快要遺忘。近來逛北京城的空檔,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看到遺留下的建築,優美雄渾,諸多講究,一點都不輸西方。關注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學習外語的意義。這個世界是充滿聯繫的,學習外語重要的是搭一座橋,學習別的國家的優點,瞭解門外的世界;但我認為更重要的一點應該是:幫助我們把自己的國家介紹給世界,讓我們的國粹不停繁衍下去。這也是學習老子的意義。學習老子,一為更好了解我們國家,二為增強自己的修為,三就是為把老子帶給世界,讓世界看到我們中國的哲學大家,在當下“中國威脅論”流行的時代,老子的一句“無為無爭”之心也許是交予這世界的最好答卷。

儒家與道家可謂中國古代的兩大哲學經典流派。如果儒家代表陽剛的力量,那麼道家應該代表陰柔的力量。“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意,天下希及之”。這是《道德經》第四十三章的內容。這篇文字中同時提到了在“柔弱的力量”。天下最柔弱的東西,駕馭了天下最堅強的東西。無形的力量穿透了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懂得了無所作為是有益的。不發一語的教導,無所作為的好處,天下很少人能夠做得到。這段對柔弱的描寫讓我想到三個例子。一個例子是老子《道德經》中提起的柔弱的水,一個是中國的太極拳,最後一個是美國著名黑人領袖馬德路德金所發起的“非暴力抵抗”運動。

先説説水。水在老子《道德經》中是一個常提的意象。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與日常見到的“強者為王”不同,老子推崇“柔弱”。天下沒

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打堅強之物時也沒有能勝過水的,洪水來時,什麼都擋不住,日積月累,水滴石穿。水貌似柔弱,一旦聚在一起,便會勢不可擋。於是在第八章里老子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是對柔弱的水的至高評價。水是最高的善。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其相爭,停留在眾人厭惡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老子把水與自己提出的“道”相提並論,可見此種柔弱之物的力量之大。

第二個陰柔的例子是我國的太極拳。太極拳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種拳法。電視劇裏的演繹、體育賽場上的競技,和公園裏無處不在的打拳人,都是這種拳法在當代的演繹。元末明初,武當道人張三丰開中國“內家拳”之先河。其後發展出“太極十三勢”,為太極拳原型。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太極拳和老子的陰柔之説是一脈相承的,它的核心也是以柔克剛,強調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所以,太極拳所體現的不僅是中國的一種武術拳法,更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思想結晶與文化瑰寶。

既然老子所説“道”是世間普遍存在的、最高的規律,那麼它應該廣泛適用。所以,不僅在中國,在世界的其它角落,也有着“柔弱勝強”之案例。讀老子時,我不自覺想起美國著名的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非暴力抵抗運動。1955年12月1日,黑人女裁衣工羅莎.帕可斯夫人下班後在乘坐蒙哥馬利市公共汽車時,因拒絕給白人讓坐而被拘留。12月5日法院以“擅佔白人專座”違反隔離法而被判處監禁14天。這件事引發了一系列的黑人運動。與流行的暴力奪取不同,馬丁·路德·金倡導非暴力抵抗。

非暴力抵抗的具體做法是:平靜地進入任何拒絕為黑人服務的地方,禮貌地提出要求,得不到就不離開。這是南方大學生深思熟慮運用“非暴力抵抗”的直接後果。參加“運動”的大學生事先都經過嚴格的訓練,包括: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服裝整潔,頭髮一絲不苟;在進入“運動”時,以最有尊嚴的目光請求服務。為此,許多大學生遭到圍觀、嘲弄、甚至身上被澆滿西紅柿醬。抬他們走,打他們走,他們不走;他們跑到公共汽車上去,人家把他們往下趕,他們也不走,他們只是忍受殘忍的毒打。面對這種屈辱,居然不動手。他們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從學校出來時就帶足了書本、文具,得不到服務,就坐在那裏做作業,研究

學問。有許多大學生在“運動”中被捕。馬丁.路德.金早已向他的同胞發生了號召——“填滿監獄”。他們在汽車旅店的走廊上“入睡”,在公園“入遊”,在公共圖書館“入館”,在電影院“入觀”,在賭場“入賭”,在土耳其浴室“入浴”。他們最後贏得了勝利。這就是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所領導的這一次針對種族隔離法律的非暴力入座運動。結果,迫使南方社區的幾十家聯合商店分別在1960年和1961年取消了便餐部的種族隔離制。細細一品,這不就是老子所謂“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絕佳例子麼?在那個時候的美國,黑人是弱勢羣體,白人是強者,這次非暴力運動摒棄了以往“硬碰硬”的策略,轉向“柔弱”。白人對黑人欺辱、謾罵,看似白人贏了,實則這項運動為美國的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黑人地位的提升提供了鋪墊。

以上三個角度,一是《道德經》中老子自己對“水”的見解,二是中國之瑰寶太極拳,三是美國的非暴力抵抗運動,都體現了柔弱的力量。這也是這本“至柔”的著作想要傳達的思想。三個例子串聯起來,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都可適應,這表明了偉大思想之普適性,不受時間、空間與地域的限制。所以,只有更深入地學習老子,才能更好地瞭解世界,獲得更多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