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優選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5W

【導語】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優選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優選15篇 由本站會員“zccn”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2: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4: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5: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6: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7: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8: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9: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10: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11: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12: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1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14: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篇15: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正文】

篇1: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看《親愛的安德烈》後我感觸良深。

這本書是龍應台與她的18歲兒子安德烈三年來互相通信的36封家書合編而成,他們年齡,文化有着很大差距,但他們都在做着努力,以瞭解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就這樣,龍應台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書中母子通信涉及的資料很廣: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可是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東西方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孩子的自立本事。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歡喝酒,喜歡與朋友開派對;愛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職業”;熱愛旅行,滿世界遊覽。對於我們來説,這是一個“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實際上他不僅僅愛玩,並且懂玩,他們能有比我們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能夠更多的時間去創造、去發現。當然,我們也並不是沒有思考的空間,我們依然有自我的空間來思考自我感興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這樣的時間,是否能讓思維更開闊呢?

東西方人的孩子自立本事則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對他的母親説:“你到今日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而龍應台卻認為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實上,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成年人了,他已經有了自我的想法,有了自我的社會觀和價值觀,文采與“大文豪“母親能夠一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邊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學報名還依然要靠父母辦這辦那。歸根究底,還是父母一向將子女當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將子女多放手,孩子便會更有主見,更有自立本事,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實不從其他角度,單單看這對母子這36封書信,便可看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愛。30年的代溝和文化差異的不一樣,在我看來是十分難以交流的,但龍應台那份母愛,將遠在德國的兒子拉回自我身邊,她説:“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不難看出,她對自我的兒子傾注了多少愛,而兒子的回報,一個擁抱足矣。

母親給予孩子關愛與呵護,兒子回報母親以熱情,他們都在試圖進入對方的世界,給對方以遙遠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對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將母子的心連接起來。如何瞭解自我的母親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壑?如何用愛來向親人表達愛、獲得愛,這36封書信,會給你最美麗、最動人的答案。

篇2: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是台灣作家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寫的三十六封信!他們經過寫信的方式,敞開心扉,瞭解彼此!

在很多時候,我們期望能夠擁有自我的空間,不被束縛。其中有一段對話令我感同身受,“你好嗎?”“好啊。”“學校如何?”“沒問題”……

是的,這是一個兒子與母親之間乏味的對話。我們長大了,總認為自我是個獨立的“人”了!

可是,我們沒有想過父母,他們很愛我們,很期望我們之間有更多的瞭解,並經過有效地溝通來增進彼此的感情,也期望走進我們的內心,能夠更加了解我們。

正如龍應台所説:“我明白他愛我,可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能夠不必了。”是啊,安德烈已經十八歲了,不再像個小孩子一樣黏着媽媽了,他長大了,也變的獨立了……

是的,在和青少年孩子的溝通問題上,天下的媽媽大概都是相同的。我的媽媽也不例外。上了國中,因為離家較遠,所以我不得不住校。離開了温暖的家,不能每一天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每一天晚上的電話成了我和媽媽的必修課。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如龍應台和安德烈一樣。“今日怎樣樣?”“挺好的。”“學校生活還適應嗎?”“十分適應”……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了這種對話的蒼白無力。本來我與媽媽之間的溝通就是為了瞭解彼此,可是此刻這樣的簡短對話,既還原不了我們的真實生活,也供給不了任何我需要的幫忙,對我們來講都毫無意義。猶如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一次週末回家,在飯後的閒聊時間,恰巧媽媽和我談及了相同的問題。原先,我們兩個心裏都有着同樣的感受!媽媽因為捕捉不到我真實的生活信息,而感到無助和不安;我也因為逃避問題,而過於敷衍,流於套路,沒有真實勇敢地表達自我。

經過這次談話,我也認識到我在和媽媽的溝通中存在不少問題。我想:下次和媽媽電話溝通時,我會如實説明我在學校的真實情景,即便媽媽跟我談些我不想説的事,我也會端正態度,耐心回答!媽媽也説以後要多看到我的努力和提高。經過這次談話,我們改變了溝通的策略。媽媽每次打電話會更加關注我的感受,開場白變成了:“今日感覺怎樣樣?”這樣的問話,讓我感覺很簡便,沒有被逼迫,被隨意評判。於是我更加願意多向媽媽講一些我在學校的生活狀況。大多數時候媽媽只是默默傾聽,偶爾有一些問題,媽媽也會供給一些自我的觀點和角度。每當這個時候,媽媽雖然沒有給我供給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是總會讓我豁然開朗。我們的通話時間也比以往長了許多。媽媽也會把自我每一天的所見所聞,生活的高峯低谷告訴我,使得我的住校生活不再單調乏味。我們的對話資料不再蒼白無力,逐漸變得充實起來。我們也開始真正走進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在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父母會不愛孩子?我們在長大,他們也會隨着時光的流逝不再年輕。我們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齊的時光,多與他們溝通交流!

就是這樣,龍應台母子倆敞開心扉!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

我相信,經過這樣的談話,我和媽媽的溝通會越來越順暢!媽媽也會重新認識她人生裏第一個十三歲的我,我也會更加深入瞭解我的媽媽!這更會增進我們的感情和相互欣賞。因為愛就是溝通的理由!

篇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原先一向想等到孩子18歲的時候再來讀51歲的龍應台和18歲的大兒子安德烈寫的36封家書,可是,我等不及了,這一年,我的女兒15歲。

哪個媽媽不是在孩子的青春期被撕扯的生無可戀?科胡特的“沒有敵意的堅持,不含誘惑的深情”在這時全亂了方寸。為了迎接孩子的青春期,我考了心裏諮詢師,讀了很多的心理學著作,也會去上家長課堂,可是,青春期來了,依然是一言不合、雞飛狗跳。

我看到了龍應台的焦慮、緊張,感同身受。比如,看到安德烈信中所述“沒錯,青春歲月,我們的生活信條就是俗語所説的,‘性、藥、搖滾樂’”,做媽媽的立刻發緊急電郵求證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看到安德烈描述導師懷疑他嗑藥,她立刻在凌晨三點跟安德烈實時對話,要求兒子斬釘截鐵地回答YesorNo,直到安德烈回答No,才安心。作家媽媽説的對,所有的媽都會這樣,母親對子女的愛是至死不渝的。青春期的孩子只顧自我掙脱家的羈絆,哪裏有心思揣摩媽媽的緊張不安?他們認為“母愛絕對是kitsch”。

我看到了龍應台的剋制和落寞,宛如親歷。看看她那幾乎憤怒的剋制語言,應對安德烈的獨立宣言,那個温文儒雅的兒子説,“你到今日都沒有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的時候,我們敬愛的龍教授説出了所有媽媽的心裏話,“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明白;可是,要那個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他媽的不容易啊。”,“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説‘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後,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已殘敗衰弱,逐漸逐漸走向人生的‘無’、宇宙的‘滅’,那時候,你才會回過頭來深深注視”。“母親想念成長中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着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樣一下子,就看不見了”,以至於作家媽媽在《目送》中發出了這樣

的感慨“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讀到那裏,哪個媽媽不是心有慼慼焉?

我看到了龍應台的睿智與豁達,久久歎服。“我明白他愛我,可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能夠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可是我能夠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於是,橫亙在歐亞兩洲間的溝通障礙打通了,經過三年的書信往來,我們看到了一個睿智的媽媽和一個日漸成熟的男人之間的坦誠陳言,“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終,還是‘自我’二字”。這是多麼生動的課堂啊,有多少人能夠做得到呢?應對中西文化差異,應對國際人的各種困惑,不一樣的價值觀,不一樣的地域文化,不一樣的成長背景,不一樣的品味與選擇,這樣的溝通,太難得了!是的,“中年父母的挫折,可能多半來自於,他們正在成長的孩子不願意把門打開,讓他們進入自我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願意進入。”龍教授説到我們心裏了。

同時我也看到了18歲到21歲的青年,瞭解了他們的思想、追求甚至是職責與壓力。安德烈,有着優越的中西結合教育背景,接觸很多國際同學,他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對事物也有自我獨到的見解。“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可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一句話切中了當前教育的軟肋。我看到了他對香港人只重賺錢不關心民主、大學生遊行缺席的憂心,“這樣的香港,將來會怎樣樣呢?”可見他心中有大格局;他認為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都有“問題意識”;他為香港的媒體不維持一種高度的批判精神、不為民主做點努力而是把氣力和錢都花在影星八卦上而感到遺憾;他對自我的剖析可謂是通透而鋭,“我是一個日子過得太好的年輕人,狠狠打我幾個耳光也不為過,可是至少,我清楚看見自我的生存狀態,並且至少,我並不以我的生存狀態為榮”。這是一個難得的沒有被好日子寵壞的青年,他對媽媽的要求“問我,瞭我,可是不要‘判’我”,這不是所有青年的願望麼!他跟媽媽談過去,也談未來;談音樂,也談品味;談世界觀,也談價值觀;談歐洲,也談亞洲;談旅行,也談人際。他21歲的獨立宣言,雖然對父母來説有點殘忍,難道不是不無道理麼。事實上,總是下一代人不能苟同上一代人,上一代人兀自擔憂下一代人。不變的客[由本站網友投稿]

觀規律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70後的我們,其實與龍應台50後的出生社會背景,沒有太大的差異。童年在物質匱乏的時代度過,少年在改開初期,青年成長於經濟迅速騰飛初期,我們眼看國家富強、生活富裕,眼看世界格局變化,眼看國學被爭論,教育被詬病,觀念被質疑,時代在提高,社會在調整,我們在成長。若要問我們的青春期為什麼大多沒有叛逆而偏偏要經歷被子女叛逆?我在想,是不是因為那時候的我們,有太多的沒見過、不懂得,因為對父母還有太多的心理依靠、認為大孝尊親,我們是乖乖女,我們是孝順兒,我們不敢、不能挑戰我們的長輩,心裏存着太多的敬畏。想起母親,我就想起冰心的名句“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的天空下的隱蔽?”。歸根結底,還是當時社會的整體開放度不夠、個性張揚度不夠。

如今我們已人到中年,儘管此刻“在社會上看起來彷彿頭角崢嶸,虎虎生氣,可是,很多人在內心深處其實都藏着一小片泥土和部落——我們土裏土氣的、卑微樸素的原鄉。表面上也許張牙舞爪,心裏啟示深深呵護這一個青澀而脆弱的起點。”“我們真的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啊,在我們的時代裏,親眼目睹南瓜變成金色的馬車,轔轔開走,發出真實的聲音。”可是以後,我們的孩子們再也不可能經歷一夜暴富的神話,這個時代是智者優勝的時代,是競爭激烈的時代,是有勇有謀才能勝出的時代,再也不是拼膽量、靠運氣的時代,我們自我的內心,難免有焦慮有不安有惶恐啊!這些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是不是更加劇了青春期的火藥味呢?

寫到那裏,看着身邊還在玩手繪的女兒,提醒她該寫作業了,女兒瞟我一眼,“學習是我的事情,跟你有什麼關係?我有我的安排!”好吧,孩子,我試着放手,惟願你的一生少些歎息,多些快慰!

篇4: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初識龍應台是因為《目送》,在噹噹網上很是暢銷。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讓我很是感慨。當時很難想象母親和孩子竟能夠這樣的交流。當龍應台遇到了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和自我的孩子終歸還是漸行漸遠時,甚至她的問題更為嚴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中並未陪伴在孩子身邊,並且兩人中間還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之牆。可是龍先生選擇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可是我能夠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兩個人便一齊寫了三年專欄,經過一封封跨越大洋的書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談,讓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法。36封家書談論的資料包含生活,社會,經濟,政治,人生,母親與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説《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孩子諄諄的教誨,那《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母親與孩子深刻的交流。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雖是以母子交流為主,但大多經過對時事,對人生,對事情的交流來體現。文中涉及了許多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兩個我很有感觸的説一説。第8封,第9封信中,兩人討論了“兩種道德”的問題。主要針對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僅在台灣在德國,在大陸也是,整個世界也是。我們在吃着好幾百塊的大餐時,是否能夠想到還有孩子在山區裏不明白什麼叫披薩不明白什麼叫漢堡。在我們倒掉殘疼剩飯的時候,是否能夠想到非洲那些因飢餓導致水腫、肚皮滾圓最終死掉的孩子。這是個十分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個十分嚴峻的道德問題。於是龍應台就提到了兩種道德,消極的和進取的。我們能夠節儉,能夠不浪費,能夠隨手關掉無人房間的燈,在並非很熱的時候不開空調,可是這個只是消極的道德。進取的道德是主動的抵制,主動的做一些事。而我覺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話是“菲利普(龍應台二子)説,唉呀媽媽,那你雞也不要吃了,你明白他們是怎樣很多養雞的嗎?他們讓雞在籠子裏活活被啄成一堆爛肉,你説人道嗎?我説,我又不是聖人,我只管我記得、做得到的。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必須由邏輯來管轄。”雖然這話聽起來自私,卻確實解決了我的問題,許多次我徘徊於消極和進取的道德之間不知如

何取捨——那只是個人的事。

第27封信《給河馬刷牙》更是使無數人潸然淚下。文中龍應台主要寫到他的兒子覺得自我會一向平庸下去,而問他是否會失望,龍應台的回答是隻要覺得有意義,能夠帶來歡樂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別的比的,自我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何來平庸?“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們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我們成為什麼人,而是讓我們有選擇成為什麼人的權利。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這樣的文品、人品,值得我們去品讀。

篇5: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經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我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可是你明白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我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異常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一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我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可是和我在一齊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景、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之後,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明白: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歡樂的事情應當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明白了我的情景,也會很歡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齊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我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我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説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期望她能經過閲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為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脱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説,你到今日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台明白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必須會明白她的想法的吧!

我期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閲讀這本書!

篇6: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初識龍應台,源於她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而在這本書裏,她更多的是一位母親,一位與普通女人無異的母親,慈愛,嘮叨,渴望與孩子交流,又失落於孩子漸漸的成長與離去。

書源自於母子之間三年的書信往來,代價“你不要打那麼多電話‘騷擾’我”——安德烈如是説。安德烈的觀念此刻看來與當下的我們並無差異,渴望獨立的人格,對前途的茫然,對政治事件的批判,對東西方文化的感知,對父輩觀點的質疑等等。安德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睿智的學者母親,能夠將自我的思考化作一封封書信。或許,這些書信的意義在於,她寫出了許多人想到卻道不明的思考。

以下是書中幾段觸動的文字

關於成長中的得與失

——安德烈,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可是給了我一種本事,悲憫的本事,同情的本事,使得我在日後應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禮貌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的,是吧?

同時我看見自我的缺陷。十八歲時所不明白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職責、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可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我去堅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一天澆水的心愛植物,可是生活藝術,應當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我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而你們這一代,安德烈,明白什麼、不明白什麼?網絡讓你們擁有廣泛的知識,社會富裕使你們習慣物質的追求和享受,藝術和美的薰陶、唾手可得。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會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會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聯?我的安德烈,你認為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有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説,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為熱帶魚為自我而活?

關於國家認同感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以作中國人為榮,“為榮”和“為恥”是連在一齊的。我當年流傳很廣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一位有名的前輩寫的是“醜陋的中國人”,批判的都是我們自我。然後突然,“中國人”這詞變成了別人,甚至是“敵人”,而我們變成了“台灣人”。

一個被長年灌食某種飼料的人,見到飼料都想吐。民族主義的飼料——不管是中國牌還是台灣牌的,我們都被灌得撐了,被剝奪的,就是一份本來能夠自自然然、單單純純的鄉土之愛,純潔而珍貴的羣體歸屬感。它被操弄得變形了。

關於平庸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我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我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終,還是“自我”二字。所以,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貼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

關於痛苦

——我不明白你們這一代的德國少年是否讀過《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和你一樣,在法蘭克福成長,他的故居我也帶你去過。23歲的歌德愛上了一個已經訂婚的少女,帶給他極深的痛苦。痛苦轉化為文字藝術,他的痛苦得到昇華,可是很多其他的年輕人,緊緊抱着他的書,穿上“維特式”的衣服,紛紛去自殺了。安德烈,我們自我心裏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我,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關於家

——給你一個家,深深地紮在土地上,穩穩地包在一個小鎮裏,是因為期望你在泥土上長大;期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我的村子;期望你,在將來浪跡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小鎮等着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麼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不要你和我一樣,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完美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期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成為比較深刻的藝術家。

關於父母

——父母親,對於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説“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篇7: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經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我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可是你明白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我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異常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一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我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可是和我在一齊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景、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之後,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明白:××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歡樂的事情應當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明白了我的情景,也會很歡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齊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我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我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説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篇8: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台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在安德烈十四歲那年,龍應台離開歐洲去台北市政府工作,這一走,就是四年。等龍應台四年之後再回到安德烈身邊時,她發現安安變了,以前那個讓媽媽擁抱、親吻、牽手,以至於讓媽媽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站在龍應枱面前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樣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等,龍應台都一無所知。四年的時間,猶如一道鴻溝,把龍應台遠遠地阻隔在一個鮮活的世界之外,以至於“想和他説話,可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説什麼好”。應對母子之間這樣的陌生和距離,龍應台決定打破。

這樣的場景,一點也不難理解,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個階段,成長的不僅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當兩人的交往出現四年休眠期時,當兩人有了四年的距離時,你再想進入對方的世界,就必須想辦法打破阻隔兩人的堅冰,即使你們是母子。

為了瞭解安德烈,龍應台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徵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

在35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5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瞭解了母親。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在這35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為這不僅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是兩種文化在對話。

對於作為母子關係的兩個人來説,兩人之間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異。例如,母親拒絕奢華、崇尚簡單生活,在生活上從不浪費、不奢侈,對於這樣簡單的生活,兒子怎樣看待呢?兒子的評價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個裝馬鈴薯的麻布袋或者蓋上一條地毯”,兒子十分疑惑:“為什麼不花點時間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為什麼不偶爾去個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自我從來沒有聽過的音樂?”再例如,對待寫作,龍應台總是在好多天前就準備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寫稿子;龍應台寫作時是“吹毛求疵,注重細節”,安德烈寫作時是一邊聽音樂一邊和朋友寫MSN一邊寫信給媽媽;龍應台把寫作當做“事”,安德烈把寫作當做“玩”,他期望寫的本身就是一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而不是工作壓力……

這就是媽媽,這也是孩子,很多時候,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於家長的看法。家長要想培養出一個有思想有見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許孩子對自我説“不”。

對於作為中西方代表的兩個人來説,兩人的對話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別,這種差別體此刻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上。龍應台很驚奇歐洲青年為什麼沒有任何畏懼,背起揹包就敢千里闖蕩;為什麼滿腦子都是玩;為什麼他們的父母不要求他們努力讀書,出人頭地;為什麼他們的學校對他們沒有期待,期待他們回饋社會,報效國家……其實,這一系列的疑惑背後,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西方人崇尚“個人思維”,東方人崇尚“團體思維”。也就是説,在西方人意識裏,一個人背起揹包就能夠走天下;而在東方人的意識裏,即使玩,也應當是一羣人圍在一齊,唱歌、跳舞,玩大風吹或者躲貓貓,也要有必須的意義和價值,要從羣體中尋找安全和歡樂。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則是更為閒適的生活方式:三兩個朋友,坐在咖啡館裏,就為了友情而來相聚,就為了聊天而聊天,就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感受一下微風習習的午時……

這就是東方和西方的區別,東方人習慣於團體主義思維模式,西方人習慣於個人思維模式。很難説,是“團體思維”高於“個人思維”,還是“個人思維”優於“團體思維”,但有一點不能否定,在西方個人思維模式下,他們變得愈加的獨立和自尊,而我們的盲從和隨大流意識,跟我們的團體思維也應當有很大的關係。

經過龍應台的文字,我再次審視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子女到底是什麼關係?子女是父母的附屬品嗎?是父母的私有產品嗎?父母有權利對子女的一生做出規劃嗎?

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我一向採取的是“放養”態度。但,看看龍應台的文字,我對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父母僅僅是子女來到世界的一個通道,父母僅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護者以及成人後的守望者。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熱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願景,而父母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

龍應台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她説:“父母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後給他以守望,並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願、自願付出,僅此而已。對於長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權利參與他的生活,或者幫他做出決定呢?我們再看看龍應台的做法。當二十一歲的安德烈開始抽煙時,龍應台也很生氣,恨不得把他嘴裏的香煙拔出來,“扔進大海”。但,龍應台沒有這樣做,她在內心對自我説:“你面前坐着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裏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裏的煙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是一個‘別人’。”二十一歲,已經到了獨立自主的年齡,是成人就得為自我的行為負責,也為自我的錯誤承擔後果。一旦理解了這個邏輯,他決定抽煙,做父母的就沒有權力或權威約束他。龍應台只能説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處一室的人,所以,請你不在室內抽煙。”

關於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看法,龍應台的文字也給人很大的啟示。當安德烈對媽媽説,他也許會很平庸時,龍應台這樣説:“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歡樂。什麼樣的工作能夠給你歡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你歡樂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説,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比較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一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還不如每一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是的,人生過程本無意義,而我們就是要賦予它意義,我們賦予它意義的唯一方式就是體現自我的價值,感受生活的歡樂。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時,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歡樂。

除了對工作的看法,龍應台對朋友關係的思考也很精闢。她又打了一個比方:“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能夠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攔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僅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能夠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職責捆綁,被自我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慨友情的難得,殊不知,是自我沒有精力和本事再去培植友誼。

較之龍應台的《目送》和《野火集》,《親愛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種温情,因為她是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去書寫,但,即使是和十八歲的兒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裏行間播撒下思考。親愛的朋友們,在讀艱澀的文字之餘,在繁忙走親訪友的間隙裏,不妨,也拿起這本書,放鬆一下,看龍應台到底在怎樣説。

篇9: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可是我們做了不一樣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親愛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龍應台,作為一個母親,她這樣説。

這本書,我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們書信的印跡,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

這本書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為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是啊,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人像他們母子一樣無法聚在一齊。有的母親為了生存離家棄子,外出打工賺錢,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的母親因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纏身,離開了孩子,親人再也無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離了母親的陪伴。所以,此刻的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距離也越來越遠。漸漸地,母親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個人,她已經漸漸遠離了孩子的心。

母親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着天光的窗口,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了“打開天窗説亮話”。他們經過書信訴説着自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玩笑話,有關心與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誠的交流。

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説,書信也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書裏,讓我最有感觸的是第四封信——《年輕卻不清狂》。這封信是安德烈寫給龍應台的,裏面講述了他十八歲的生活。他的十八歲也正是我們所向往的自由、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是一種沒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縱的時光。對此,龍應台在回信中給予了理解:“玩,能夠説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玩,也同樣是在達成一個團體的意志”。但她也同樣給予了提醒:“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深沉的母愛滲透在每個字眼之中。

愛,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説,無非就是家人、朋友給予的温暖與體貼,它更多的來自於家人。在看完《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當兩個無法經常待在一齊的母子,對愛的理解也是完全不一樣。

並且,即使是長久相處在一塊的母子,其中的代溝也赫然存在。就如此刻的我和媽媽,我們每一天都會見面,這樣的無間無疑是件讓人羨慕的、異常幸福的事情。有時我也會惹媽媽生氣,平時別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當事情過後,當時覺得理直氣壯的我,內心其實還是很後悔,都期望下次自我有更好的表現,讓媽媽覺得欣慰。

是啊,隨着時間的流逝,成長中的我們漸漸明白,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們卻總是忽視他們的辛苦,把這些無私的奉獻看成理所當然。捫心自問,我們為父母做了什麼?時間的變遷,帶走了父母還來不及揮霍的年輕,留下的卻是無盡的滄桑。感恩,理解,支持,幫忙……趁我們此刻還與母親在一齊,好好溝通,別讓母子關係再次生疏。

在人生這個過程中,儘管我們要遭遇未知的艱難險阻,儘管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要珍視親情,善於溝通,把父母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愛,只是十個筆畫、兩個拼音拼成的一個字,只是四個字母組成的一個單詞。但正是這個簡簡單單的字,卻藴涵着很深的含義。不能輕易看待任何一個平凡的事物,或許就是因為平凡,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平凡。

愛,是一場心靈之旅。

篇10: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陸陸續續的最終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景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教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教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教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可是,中國的家長和教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教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篇11: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媽媽,你和我説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明白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説,你到今日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我的思想,想着走自我的路,選擇自我的品味,在搞自我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我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我也説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我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明白,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你申請了怎樣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湧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我做決定,並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台應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先作為母親的她們,應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我,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我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説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説。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我,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貌。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應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我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篇12: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與母親的對話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告別了多情的雨季,告別了留戀的往昔,撥動七彩的琴絃,我們踏上了青春的界域,卻離開了父母這個温暖的港灣,與他們越走越遠。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才明白,與母親即使分隔兩地,也能夠互相認識彼此。書中的龍應台女士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不僅僅是兩代人,還是兩國人。母子不能時常團聚,並且分隔千里,但他們卻能夠用書信的方式來互相瞭解對方,龍應台女士在書上寫道:“我們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我們做了不一樣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而我呢,自從升上國中起,就作為一名住校生住在學校裏,與媽媽見面的機會變少了,但我們兩個人之間並沒有代溝,每個星期天回家到家後,我總有千言萬語要對她説,和她談論學校裏的事情,我的學習情景,我的學校生活,甚至於我未來的志向,她經常給我鼓勵,讓我好想一向留在她身邊,永不分離。

今年夏天,我懷着憧憬與不捨離開了國中,也離開了她,成為一名高一新生,依然繼續着我的住校學習生涯,由以前的一週回一次家變成了一個月回一次家,我對媽媽的思念日日增加。讀到龍應台女士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在這個台北的清晨三點,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脈脈的燈火,在寒夜裏細微地閃爍。然而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前熱切的望着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麼遠,有多麼長,怎樣一下子,就看不見了。”我便想起了媽媽送我坐上回學校的公交車的情景,她的眼睛直視着公交車,那是一個母親愛與不捨的眼神,可是她只能靜靜的看着,因為她明白,為了孩子的未來,她只能選擇放手。

明白了安德烈與龍應台女士的交流方式之後,我開始和媽媽頻繁的交流,但我們用的不是書信,而是微信。媽媽總在微信上給我發一些她認為重要的,對我有幫忙的學習方法,資料等。我每次都找藉口和她聊一會天。為了不讓她擔心,我會和她聊一些我最近的情景,告訴她我的歡樂。開學第一週的周測中,我沒有取得好的成績,這對一向關心我的她來説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但她沒有責罵我,而是幫我分析原因,鼓勵我,讓我下次努力。我在她的面前快要哭了出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回到家後,她發微信給我説,要堅強,我永遠是她的驕傲。就像安德烈的媽媽對安德烈説:“我也要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的、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就是被媽媽這樣用鼓勵來培養成長起來的。

書中寫道:“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走平原上同伴能夠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個人專心走個人的路,尋找個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團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僅有少年期有。”我也曾像安德烈一樣面臨過與夥伴的分離,我的媽媽也用同樣的道理開導我,教育我,鼓勵我,讓我去交一些新的朋友。其實媽媽就像我的朋友一樣陪我一齊度過了歡樂的童年,緊張的國中,對於未來的高中三年,我期望她也將和我一齊度過。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我看出了母親對兒子那種深深的愛,也體會到了媽媽對我的愛。我要告述她,我“心中有一個小鎮,在我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

篇1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教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説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回到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我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當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説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當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篇14: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也就是説,你到今日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十分奇怪:一個兒子對自我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悲痛麼?之後我才明白,安德烈可是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理解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我的中國母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所以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應當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我的?我覺得應當不多吧。畢竟自控本事可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我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可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我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職責心的人必須會説“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説,我對自我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我覺得隨着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國小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間,所以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國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因為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間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本事控制自我,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可是問我用手機的情景,我對此也很滿意。所以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説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可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應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必須會十分滿足的。可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可是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着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所以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必須會獲益匪淺的。

最終,我還想説,我真的羨慕安德烈,他能在一個如此精彩的人生環境中不到三十歲的他已經跑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擁有一羣不一樣膚色不一樣語言但卻肝膽相照的好朋友,有着豐富的人生經歷,遇事能獨立思考,有自我的見解,安德烈的人生註定充滿挑戰,充滿色彩。我期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國門,去感受外國世界的精彩,進而拓展自我的視野,豐富自我的思想。

篇15: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台對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啟示。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述,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迴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僅動人,並且滌盪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為教師的我也不明白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教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可是,中國的家長和教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教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資料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説:“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必須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台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歡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擇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我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終,還是“自我”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台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闢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我有更好、更多的選擇權。從事自我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為了謀生,這才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歡樂。為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異常是對於龍應台關於“讀書”的精闢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我喜歡的工作,就必須具備必須的競爭本事,就必須努力學好本領。為了將來的歡樂,今日必須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小編簡評】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優選1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內容生動具體,語言樸實,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