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生三字經讀後感多篇文本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8W

國小生三字經讀後感多篇文本

國小生三字經讀後感1

去年,爸爸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認真地讀了起來,發現它還真的是“耐人尋味”呀!它講述的是人們做人的準則,是一本非常具有啟示性的書,我就從其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穫。

《三字經》裏我最喜歡這兩句:“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這兩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懂得要孝順長輩、要懂得謙讓。想想我以前,都是衣來張口、飯來張口,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安排好。我知道了這兩個故事後,覺得非常慚愧,決定要向他們學習,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並要孝順父母;在和同學、朋友們一起時,不要逞強,要懂得禮讓。

有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躺在牀上睡着了,我忽然想起媽媽昨晚上夜班,天亮了才回來。“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把書包輕輕地放下,躡手躡腳走到廚房,學着媽媽的樣子,繫上圍裙、淘米、洗菜……

當我把飯菜端到桌子上時,爸爸回來了,一臉驚訝地看着我:“我們家的小公主什麼時候學會做飯了?”“我不知做得好不好吃,請你先嚐一下吧!”“只要是你做的,一定是吃的!”媽媽不知什麼時候也湊了過來,滿眼淚花地對我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又大聲地讀起了《三字經》。《三字經》,我人生的路燈,它將照亮我前進的征途。

國小生三字經讀後感2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藴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

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説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

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着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國小生三字經讀後感3

春假在家休息的日子,回味着三字經帶給我的無窮快樂,讓我受益無窮。

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孔融四歲時就學會了尊敬長輩,把大的梨給自己的哥哥吃,把小的留給自己吃。孔融就是我們的榜樣,有些人會和長輩搶東西,而有些人則會尊敬長輩。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勤奮苦讀。而我們卻一定要父母監督才會讀書。孫敬和蘇秦為了讀書竟會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樑上、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孫敬和蘇秦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晉朝的車胤,沒有燈,就捉螢火蟲裝在紗袋裏,照明讀書;晉朝的孫康,沒有燈,就藉着大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雖然家境貧寒,但都沒有停止學習。而我們卻時常不想學習,不想讀書。車胤和孫康那裏沒有燈,還是那麼努力學習。

三字經,你只要去細細體會它,就能懂得許多道理。不僅是三字經,還有論語、孟子、後漢書、禮記都很值得你一看哦!讓我們一起在國學的道路上行走吧!

國小生三字經讀後感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記得5歲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並要求我背出來了,那時的我因為覺得簡單,讀起來還朗朗上口,所以作為一種樂趣來唱讀的,但並不知道其中含義。

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日積月累,我漸漸知道了三字經裏有着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是説人應該首先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才是增長見識,學習知識。讀着這些內容,我不禁感到一陣陣臉紅。我是爺爺奶奶的長孫子,所以爺爺奶奶比較寵愛我,只要我開口,要什麼就有什麼,所以我一直以為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從來沒有想到要為他們做些什麼。因為我比較貪玩,還迷上了看電視,玩遊戲……,每當父母要求我去學習、複習功課時,我都會感覺他們好過分,在剝奪我的快樂童年,我還會為此和他們大吵大鬧,亂髮脾氣!想到這些,我真是無地自容啊!明白“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的意思後我才深深懂得,我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自私,今後,我要改變自己,多體諒爸爸媽媽,多為他們着想,儘量少讓他們為我操心。我還要自覺地幫媽媽分擔家務,讓她少操勞,多點時間休息!

以前,我總以為學習的機會還有很多,時間還很長,不必這麼累這麼認真地學習,現在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留着一些知識以後慢慢學。現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錯過一次就少一次,甚至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年少的時候不學習,到老了就沒有什麼作為。學習就如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我們不能為了玩而停下學習的腳步。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如果一味貪圖快樂,就會無心學習,長大後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能充實我們的頭腦,能讓我們知書達理……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勤有功,戲無益”不就告訴我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的人是一定會後悔的嗎!

《三字經》的內容包羅萬象,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在這樣的經典詩文中,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的洗滌。在這些精煉短小的語句中,讓我明辨是非,學會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

國小生三字經讀後感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想必大家對這幾句已是倒背如流了吧。《三字經》可以説是一本家喻户曉的啟蒙讀物,並且老少皆宜,雖然它由三個字組成,卻藴藏着許多道理,簡單的敍述所要表達的意思,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裏面所講孝順父母、禮貌待人、勤奮好學、尊老愛幼等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小時候覺得這本書讀起來像唱歌一樣,卻不知何意,如今回看一遍,卻悟出了極多深刻的道理,比如我最喜歡的一句“人不學,不如物,幼而學,壯而行”。這句的意思是: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真不如小動物,我們要在幼年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長大後才能學以致用,每讀到這一句就讓我想起一句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正是這樣,我想起自身的經歷:幼時我的母親總會為我報許多的興趣班,唱歌、舞蹈、書法、電子琴等霸佔了我的業餘時間,而且還非常的辛苦,當時我非常的牴觸。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少有時間去接到這些愛好了,陪伴的只有一門門功課,但值得慶幸的是那些本領沒有丟失,隨時可信手拈來,必竟“藝多不壓身”,而且還能讓人“藝高人膽大”,可以讓我在同學們面前自信的秀出來,我才理解了母親的用意。當然,單有才藝是不行的,學習也得強,也正是有了國小時的奧數那種“撥雲見山”的感覺,讓我對學習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優異成績。想想如果當初我像淘氣包一樣,拒絕了所有的興趣班,沒有當初的努力付出,現在會是怎樣的後果——我將會一無是處,估計連學習的心情都沒有。所以説孩子要從小培養,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要讓自己後悔一輩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想必這一句是膾炙人口。一塊美玉若不經雕琢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精緻的玉器。人也相同,若不認真學習,就永遠不可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所以説我們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朝着它前進,在此過程中不斷的增加自己的知識量,不斷的磨礪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終有一天會學有所成。

説到這,想必大家對《三字經》有深入一點的瞭解了吧,如果我們將《三字經》中的精髓悟透,那將是獲得一筆巨大的財富,慢慢地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視野會變得更廣闊,自己的能力會得到一個質的飛越。所以讓我們好好的學習,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將所有的“寶藏”裝進大腦,這樣我們才能走上人生巔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