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科普類圖書的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1W

科普類圖書的讀後感精彩多篇

科普類圖書的讀後感 篇一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大門板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羣“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寫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衞着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裏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衞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己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

我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後來我才知道,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爾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

科普類書籍讀後感 篇二

瞧!那是一個充滿着濃郁書香味的書櫃。打開它,一排排整齊的書映入眼簾,但最顯眼的總是那本《世界未解之迷》。

這本書是什麼時候買來的,我已經忘記了,只記得第一眼看見它,我就好象被什麼捉了似的,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它。許多年來,書中的每個地方,我倒着都能講出來。可是今天,我卻又一次翻開了它,去體味、去探索、挖掘它的精華。

幽靈般頻頻光顧地球的uFo與外星人,是鍾情於地球的美麗,還是在追尋他們失落的記憶?恐怖的死亡公路、神祕的大象墓地……大自然中究竟隱藏着多少謎題?若是從遠古的回顧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選擇停留在原點,便永遠望不見地平線另一端的模樣。當我們把“為什麼”變成驚歎號,當我們無畏地闖入大自然的懷抱,人類成長的軌跡便會有力地向未來伸展、再伸展!

愛因斯坦曾説過:“探索奧妙對於人類而言,是最美妙的事情。”每當人們滿心歡喜地解開一個謎團時,更多的謎團又會紛至沓來。這本書不僅是在於告訴你有多少未解之謎,而是通過這些奇幻的未解之謎更大地激發起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對大自然和身邊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有着數不清的未解之謎,你勇於探索嗎?

科普類書籍讀後感 篇三

暑假我讀了很多書,有小説,有童話故事,還有科普書籍。科普書籍中最為精彩的還是百科全書。它講述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這本書中分為五章:先是“森林”,其次是“草原”,然後是“沙漠、凍原”,最後是“水域。我先來講一下”森林“吧!

大家應該都會喜歡春天,春天也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森林裏也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大樹上綠色的嫩芽探出了頭,地上的花兒也競相開放。你看,這些粉紅色的杜鵑花多漂亮啊!雖然杜鵑花很漂亮,但是動物們卻不喜歡它,因為它的莖和葉子都不易消化,所以動物們都不去吃它。草莓也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水果,草莓是一種草本植物,它不但長的好看,而且它的果實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不僅我們人類愛吃它,就連很多的動物也把它當作美味佳餚。同學們你們知道草莓的種子在哪裏嗎?你看草莓紅紅的表面上,那些小黑點就是草莓的種子了。

其實百科全書還是很有意思的。

科普類書籍讀後感 篇四

生活中的科學無處不在,今天我讀了《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裏面主要講了為什麼電視前會有靜電,為什麼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等等的內容,讓我吸收了不少的科學知識。

是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到處充滿了科學,《十萬個為什麼》中的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最深,裏面講了雞蛋為什麼捏不碎的原因,原來是因為雞蛋是圓形的,當我們把雞蛋捏在手裏時,它表面所受的壓力都是想等到;這個壓力不夠使雞蛋破裂,所以蛋殼不破。因為力俱有傳遞性,當你捏的時候通過雞蛋裏的液體傳遞給雞蛋的其他地方。這種叫做“薄殼結構”。

其實,我們生活也有很多這樣的事例。有一次,我回鄉下,奶奶告訴我,家裏失蹤了好多隻雞,她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十分着急,連母雞也一天到晚在叫,好像在説:“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在哪?”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是:把捕鼠器放在雞棚旁邊,晚上,我們知道有獵物上鈎了。早上,我和奶奶裏面去雞棚旁邊,嘴裏還叼着一隻小雞,奄奄一息,好像在喊救命。貓為什麼會吃雞呢!我連忙去問電腦小博士。原來貓是為了提高夜間的視力。

還有一次,我發現冰激凌會冒煙是因為冰激凌的温度比室温低,空氣遇到低温的冰激凌會氣化,所以會冒水蒸氣。

科學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要處處留心身邊的事物。

科普類書籍讀後感 篇五

在暑假裏,我讀了不少書了,其中的一本科普類書籍,讓我很受感動,故事是這樣的。

在一年一度的中學生數學競賽中,羅克代表着中國中學生去參加了第三十一屆數學競賽,可是途中由於飛機失控,飛機上的人都掉進了水裏,而羅克卻掉在了一個荒島上。當羅克醒來時,發現一個白髮老人在他身邊,是他救了羅克的命。通過交談才知道,這個老人是這裏一個部族的族長,這些年來一直在為看不懂一張藏寶圖而苦惱,當他聽説羅克的數學知識很好時,老人的一雙期待的眼睛,讓羅克無法推卻。在尋寶的過程中,羅克遇到了重重困難,好多地方都要用到高深的數學知識,羅克不負眾望,幫他們找到了寶藏,他們也護送羅克順利地到華盛頓參加了比賽,羅克獲得了第一名,後來他成了一名偉大的數學家。

羅克的博學多識、樂於助人、不怕困難、善於思考的精神讓我感動,從這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在困難面前,不僅要有知難而進的精神,更要有智慧和學識。知識就是力量,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讓自己充滿力量,迎接挑戰。

科普類書籍讀後感 篇六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恐龍,買了許多恐龍玩具,也看過許多有關恐龍的圖書,瞭解了一些關於恐龍的知識,也認識了許多有代表性的恐龍。比如,最兇猛的恐龍是霸王龍,最大的恐龍是樑龍,最小的恐龍是美頜龍,最聰明的恐龍是傷齒龍,最笨的恐龍是箭龍。我一直對恐龍的生活及滅絕有着十分濃厚的興趣,這幾天,讀了《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另類新知”之《消逝的恐龍》以後,我對恐龍這種史前動物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瞭解。

1822年,英國一位喜愛收集化石的醫生格丁·曼特爾在出診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奇特的化石,這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枚恐龍化石――一塊禽龍化石。最早的恐龍大約是在2.45億年前出現的,它們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1.8億年,它的足跡遍佈七大洲,據統計,目前發現的恐龍屬有285個,種有336個,然後在距今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了。

在恐龍生活過的時代,地理、氣候和地球上的植物都在不停地變化着,同時各種不同的恐龍也在不停地進化着,然後是滅絕和被新物種所取代。目前獲得的有關恐龍行為方面的證據非常稀少,但是1971年在蒙古境內卻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古生物學家們發掘出一具迅猛龍和原角龍的屍體,它們因角鬥而互相糾纏在一起,它們幾乎同時殺死了對方――而又及時地被封存了幾千萬年。

許多古生物學家窮竭一生研究恐龍的化石、足跡,希望找出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但是,到底有多少種恐龍?它們是温血的還是冷血的?恐龍是怎麼滅絕的?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也正是這些問題,讓恐龍探尋者們不斷地忙碌着,讓眾多的古生物學家們為之瘋狂。

對恐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消逝的恐龍》這本書,當一回恐龍偵探吧,研究研究這個在我們星球上走來走去、體形碩大、長相奇特的“怪物”,進入一個曾經令你神往,卻終究早已逝去的遠古時代,去探索和了解更多有關恐龍的未解之謎。

科普類書籍讀後感 篇七

作為一名國小生,平時多閲讀一些科普書對於我們的思維成長是很有幫助的。今天,我就看了一本科普讀物《學生探索百科全書》。

《學生探索百科全書》是一本很厚的書,其中包含了三大內容:自然探索、科學研究、歷史回顧。我們知道人類是生活在自然界的,而自然界是很神祕多彩的,其中藴含着很多深奧的道理。人類目前的`科學進步僅僅只是解開了大自然奧祕的冰山一角,因此人類必須不斷探索自然,從自然當中瞭解奧祕,才能增進人類的智慧。

其次《學生探索百科全書》還告訴我們應該科學研究,其中也舉例了很多科學實驗的步驟,並且闡明科學實驗是驗證理論的最好方式。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科學實驗也是檢驗科學理論的唯一途徑。

再有就歷史回顧了,《學生探索百科全書》向讀者指明瞭人類就是應該不斷回顧歷史,從歷史當中吸取經驗教訓,如此人類才能向前發展。

總的來説,我們國小生平時應該多抽出時間來閲讀有益的課外讀物,增進我們的學識,促成我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