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6W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多篇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一

因為讀書羣的推薦,最近讀了一本書,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書中講了一個概念,給我的印象很深,那就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什麼叫“強勢文化”?強勢文化就是在一定範圍內,佔據強勢地位的文化,其特點是,行為人以事實求實的態度,按照客觀規律來辦事,其主動性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

什麼叫“弱勢文化”?弱勢文化就是在一定範圍內,處於弱勢地位的文化,其特點是,行為人依賴強者的主觀意識去做事,行為人期待在強者的護翼下,可以不勞而獲,一夜暴富,其本質就是依賴和跟隨。弱勢文化的行為人對待事物沒有主觀判斷,一切以強者的意識為轉移。

對照這個概念,我們從書中的事例中就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我們的文化是弱勢文化。

以文中的一個人物——劉冰來説明這個情況。當劉冰第一次遇到丁元英,對丁是什麼態度?當時,壓根就沒把丁當回事,在劉冰的眼裏,丁元英就是一個很落魄的小市民,沒有豪表,沒有豪車,穿的也不是名牌,目的還是來賣唱片換錢的,是有求於劉冰的人。他覺得丁的生活狀態還不如他,所以在劉冰的心裏,對丁是有心理優勢的,所以才會説出,幫丁賣唱片就是交情的這種蠢話。直到劉冰看到了丁元英的寶馬,這才覺得丁是高人。後來,劉冰主動積極參與了丁元英的計劃,這是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他自身命運的機會。緊接着,因為格律詩事件,樂聖公司的創始人林雨峯出現。此時,劉冰覺得林雨峯可以輕易終結格律詩的未來。這時,林雨峯就是強於丁元英的強人。劉冰怎麼做的?先是退股,然後又想出賣格律詩。自始至終,劉冰有自己的意識嗎?都是跟隨,跟着強者走,哪怕強者從前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作者寫了這麼多,説明了一個什麼情況?就是在説,我們的落後源於我們有一個弱勢文化,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文化。我在編輯的過程中已經指出,這個説法是錯誤的。

前些日子,一直在和某個羣友辯論“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毒,中國要想進步,是否要拋棄儒家”的問題。這個羣友就一口認定儒家有毒,中國要想進步,就是要首先拋棄儒家文化。我就感覺很奇怪,文化有有毒和無毒之分嗎?如果有的話,請問,三星堆文化是有毒的還是無毒的?瑪雅文化是有毒的還是無毒的?看來,在他眼裏,就只有西方的基督文化才是無毒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如果是這樣,那麼請問,同樣處於基督文化圈的德國怎麼會產生希特勒這樣的納粹?這麼善的文化怎麼會結出這麼惡的果來的?

你看看,多年以來,如《遙遠的救世主》這類書籍對我們國人的影響有多大,這類書籍才是最大的毒,嚴重毒害了我們的思想,使我們國人對自己的文化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並開始討厭自己的文化,甚至於要拋棄自己的文化,其目的就是要滅亡我們的文化。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強勢文化還是弱勢文化,和這個民族所在國家的政策有關,這個國家的政策是開放的,包容的,多元的,他的文化就是強勢文化,如漢唐;反之,這個國家的政策是封閉的,排他的,單一的,他的文化就是弱勢文化,如滿清。難道説,漢唐和滿清,我們中國人的文化不是一種文化?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二

《遙遠的救世主》,即電視劇《天道》,講述的是一個女警察笍小丹和思維縝密的丁元英一起策劃了對王廟村超級貧困縣扶貧的故事,道出“本來就沒有救世主,有的是忍別人所不能,苦別人所不能”的自救生存法則;故事最後的結局是,各個階層對困境的解決方法各有不同格局,消極,積極,退縮,憤怒,把面對挑戰的人性性格特徵、心理特徵刻畫的淋漓精緻,總之,這是值得一部深思的作品!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錄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祕笈”,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用、易懂成了流行品種。

只要不是我覺到、捂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覺到、捂到的,我才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故事裏的三個小人物股東,在公司遇到強力競爭對手的官司起訴時束手無策,在求和失敗後選擇退縮,他們認為公司會敗訴,於是馬上放棄了三年以來辛苦奮鬥的成果;而另一個女主的朋友確在這畏難當中選擇入股公司,相信公司。

不同的思維,不同的見識造就不一樣的選擇。

在公司後來再次發生轉機的時候,前股東小人物劉冰深感不是滋味,親歷了公司的演變,從無到有,當公司即將跨入歷史性發展機遇同時也是危機的時候,他自願退出的,至此他與美好前程失之交臂,成了局外人,在他內心只有孤獨、茫然、苦悶和痛苦。

這盤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兒看一眼再掉下去,那真是飽了眼福,苦了貪心,又往地獄裏陷了一截子。

允許幾個股東去扒井沿兒,能不能爬上來取決於他們自己。

劉冰從賣唱片的沒什麼身份的人物到開着轎車、有被人認可羨慕的身份,再從這種高階層摔到底端,那是一種怎麼樣的精神折磨?

怎麼他就是得不到他想要的?

自認為正確的他最後想扳回一步,哪知倆邊都得罪成為貨真價實的小人,再也沒有他渴求的錦繡前程,他的夢破碎了,最終跳樓解脱。

而另一位中國音響界的領軍人物從初始創業的艱辛走到如今響噹噹的行業地位,再到現在公司面臨的困窘,動搖了他在音響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面子掛不住的憋屈絞痛心理,最終選擇了開車跳河自殺。

從來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講救世主的話,那麼符合和代表客觀規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具體到當下的事,就是認準市場,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受別人受不了的罪,做別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質量。扶貧的本質在一個扶字,如果你根本沒有打算自己站起來,老天爺來了都沒有用。

故事裏,王廟村的所有村民火力全開,動員全家老老小小,在自家簡陋的屋子生產設備,包裝設備。想象一下,這個村莊,一年連4元水電費都交不起,現在遇到了有工作做,農户成為個體經營者,各自負責自己的生產線,接受市場經濟的生存法則,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再是靠過去幾十年別人輸血扶貧還越扶越貧。説到底,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人從根本上只面對兩個問題: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得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説,生命的意義是成為你自己。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在浩瀚的宇宙,在時間的長河,在進化的歷程中,渺小如塵埃的你的選擇,至少對你這個個體而言有無限的意義。

選擇決定了你是誰,在時間、空間與進化的無常中,你的選擇尤其可貴,你甚至可以憑藉選擇,而透過無常,看到恆常。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三

通過男女主人翁的愛戀展開了對文化屬性的討論以及人性深層次的探討,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芮小丹為了留住不可能留住的丁元英,希望他通過扶貧的方式給自己留下一個念想,並通過扶貧引發芮小丹自身思想的昇華。

正常的人做正常的事情就是不正常的人,並且能夠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從而可以反映出社會的扭曲。

丁元英通過構思設計,完成了女主的交代,利用了人性的惡完成了法律允許範圍內的殺富濟貧,可最終的濟貧也如男主預料,給了大部分生的機會,少部分趴在井沿觀看外部世界的機會,有人守住了內心迴歸正常,有人放縱了內心的貪婪與慾望,最終走向了萬劫不復。

何為救世主?救世主在哪?遙遠的遠方還是咫尺的自己?這是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代表,也是對人性的考驗。

女主的自殺,是為了留下最美的自己,當這個世界不再需要的時候離開,不給這個世界帶來麻煩;

男主的離開,不可謂不縝密,打掃戰場,完成對愛人的承諾,雖然這個承諾對愛人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最引發內心觸動的是劉冰的跳樓,他的一生如井底之蛙一樣生活,丁元英給他打開了通往外界的天窗,忘乎所以的自我認同以及錯位的身份認同,貪慾戰勝理性,最終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道。

全文行文流暢,文字優美,細節刻畫到位,故事絲絲入扣,代入感非常強。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四

記憶中,國中的同桌是個特別聰明的學生,他的最大癖好就是看小説。

我還真是不理解,有啥好看的呢?但最近的我竟然也對小説着迷上癮了。

看完《天道》電視劇以後,意猶未盡,接着買了原著小説《遙遠的救世主》。

我喜歡小説裏的對話方式,這部小説的對話部分讀起來並不輕鬆,而且讀起來有點兒累,需要不斷的百度查閲資料才能理解,因為需要思考,我用心讀到每一個字,因為總是擔心錯過什麼。很累但很有趣味。

插一句,最近這段時間除去看書,就是吃飯睡覺,這儼然也是一種帶符號的生活方式了。

私募基金結束後,肖亞文為了不斷掉與丁元英的聯繫,通過芮小丹賣人情,這種做事方式應該學習,遇到高人是機會,但如何保持住與高人的聯繫就要好好思考了。

而肖亞文自己掏腰包去法蘭克福找芮小丹幫忙,有苦難言,但還不能讓丁元英感覺到有刻意的成分,這種與高人處事的方式也值得學習。

不論是韓楚風對芮小丹北京的款待,還是馮世傑等人對芮小丹的送禮,其實都是丁元英的面子,所謂處事要看本質,莫把自己看高了,當然用好了也是借力。

摘錄幾段文字:

想成大事,不要把太自己當人,不要把別人不當人!

更高級的哲人獨處着,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盡心盡力是標準,到什麼程度不是標準!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他們所要的“主”歸根結底,還是你為我做主的“主”

中國為什麼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裏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得意志為轉移,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得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得道德期望破格獲取得文化,也是期望救主得文化強勢文化。

最後做個小結:喜歡這本書,還是因為能從中得到點兒什麼,不定是實實在在的鈔票,或許是一種心靈的撫慰。

但丁元英畢竟是小説中的人物,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人,都不好説。即便真的有,咱們能遇到嗎?更進一步説,丁元英的傳奇還是建立在他有錢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開始丁元英操作私募基金賺到大筆錢做鋪墊,其實後面的故事就都變味了。回到當下社會,就是如此的現實,沒有錢,空洞的扔出很多難以理解的文字、牛逼的商業策劃,沒有人會相信你是真的高人。這也是我第二次看這部故事的內心感受,當然也應了小説的主旨,世界上沒有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是自己。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五

“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説,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這是對豆豆的作品《遙遠的救世主》給予評價。這本書打開之前,朋友要我看由這部作品改編的電視劇,由於自己錯過了觀看時間,因此買來作品讀讀,而且看的時候並沒有那種急於想看到底的想法,可是看過了,掩卷深思,發現這是一本能夠給你帶來巨大震盪的書,誰是救世主?我為什麼稱其為我?人的本色來源於什麼?這是讀這本書後,我想到的問題。也算是在其中能夠找到答案的。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次: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什麼是強勢文化?什麼是弱勢文化?強勢文化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他跟咱們不是一路人,這個人你拿不住!”

“至於拿住拿不住,能拿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還拿什麼?愛就是了。”

“你是一塊玉,可我不是匠人,我不過是一個略懂投機之道的混子,充其量掙幾個打法凡夫俗子的銅板。你要求的,是一種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為你沒有説出來而裝作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種高度,我沒有這個自信!”

“什麼是窄門”

“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係而具有的極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門。”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文明對於不能以人字來界定的人無能為力!”

“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的產物。五千年的文化積澱足以讓你拍着胸脯説:我們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卻不能讓你拍着胸脯回答:我們有什麼文化?因為有文化和有什麼文化不是一個概念!”“我們的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

“隨緣惜緣不攀緣!”這是在《遙遠的救世主》中,足以給我震撼的句子,有些話,讀起來有些生澀,可是背後的含義卻十分深刻,發人深思,引人遐想。一個人坐在窗前,掩卷而思的時候,就知道生的高度有多麼不同了。在看六六的《蝸居》時,那是品生活,是集生活的道道於一身,可是如果和這本《遙遠的救世主》比較,《蝸居》似乎在下里巴人的行列,而它是陽春白雪的魁首。什麼是愛?就是不自主的想去疼他。這種發自內心的,沒有條件,沒有回報的疼,才是愛,而愛就愛了,不講時間,不計較未來,有今天就是幸福的。在今天有幾人能如此超度?自在而性的做好自己,這是真我。而因為“我不知道我,所以我才是我”這樣的出發點,才有真愛的相守!求什麼?求真我,除此之外,都是虛妄!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六

一個閒暇的假期,一座安靜的小村莊,一杯清茶再配上一本好的小説,《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對我來説這便是幸福的。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讀一本自己喜歡的小説。年假帶上一直沒有來得及讀的這本小説--《遙遠的救世主》,回到老家,遠離那些喧囂。

小説的背景簡單,人物關係也不繁密。讀完這本小説,為丁元英睿智的領悟力所歎服;為丁元英和芮小丹超凡脱俗的愛情故事所震撼。試着解讀豆豆在這篇小説所描寫的幾個特點,算作一鱗半爪,彷彿初到高窟的行者,面對浩淼的文化積澱,草草作揖,以補救我內心實際的淺薄和忐忑。

整篇小説中對人物的描寫用墨很多,性格凸現。即使是次要人物,也在具體細節上將他們的性格特徵刻畫得十分豐滿。性格的複雜化,作者在描寫與丁元英合作的三位人物時,讓大家充分領略到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物,其性格特徵也細微迥異。葉曉明聰明有悟性,可惜是小聰明;馮世傑身上保留了農民的狡猾和天真;劉冰匪氣十足,身上充斥了市儈氣息,最終為此喪命,讀後感《《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另外還有幾個點滴人物,雖然只是寥寥帶過,也躍然紙上,性格特點的鮮明是這部小説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主人公的走向始終是我所關注的,其中表面充滿變數,骨子裏卻都是宿命使然。作者對丁元英這個人物的塑造,幾乎無法用一句簡單的語言來涵蓋他的整個性格。這樣的人物,駕馭現實的塵世,其高屋建瓴般的預判,處理問題的縝密與睿智,相當遊刃有餘,這大概也是像芮小丹這樣自視甚高的女子青睞於他的主要原因吧。再説芮小丹,從性格的角度出發,小丹的性格是許多女人所不具備的,她的獨立的對人生,對自己的態度,使她在自己的短短人生軌跡中,走出了煥發光彩的一面。

人世間的災難和無常,經常會在你興高采烈的時候,不期而至,沒有覺悟的人,在頻頻打擊下要不消沉萎靡,要不就是求得更大的麻痺,在沉淪中忘記自己暫時的痛苦,這些,我理解,都不是面對人生,面對煩惱,所應當具有的態度。雖然沒有明説,但是作者委婉地指出了一條明顯的道理,做自己的救世主。唯有充分覺悟,坦然之後,你才會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裏,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裏了,你的人生,就不會是一團麻,一道謎,破解不得。暫時的自在,小説中的丁元英已經作出了榜樣,而真正的自在,徹底解放自己,卻是你,我,作者和千千萬萬的讀者,在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中,需要不斷詮釋和印證的過程。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七

最近看了本書,《遙遠的救世主》,極力推薦大家有時間的時候看一看,雖然不是什麼經典的書籍,但是裏面所敍述的內容,和塑造的每一個角色能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一些啟迪。如果你覺得看書花費的時間太多,那你可以選擇看一部根據這個小説拍攝的電視劇《天道》。這部電視劇幾乎還原了小説裏的情節和人物。

這本書有三條主線,一是形而上學方面的論述,主要涉及到哲學、宗教和倫理學;一是社科範疇的論述,主要涉及到法律制度、市場經濟和設計;第三是關於親情與愛情的線索,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和話題。所有這部小説可以教會你很多在你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東西,包括為人處世、生活學習、工作晉升的方方面面。

小説裏所造的任務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以小丹為代表的“天國人”,聰明伶俐不佔,卻是真正的高人,超越了自身的文化屬性,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都少之又少。第二種是以丁元英為代表的“神人”,洞悉世事,於人間遊刃有餘。他們的非凡之處在於格局,在於把握了文化屬性、瞭解自身侷限(“貪嗔痴慢疑”),但終究難以超越(“與佛的緣站到門檻就算緣盡了”)。剩下的人物了,像葉曉明、馮世傑、劉冰,和第二種人一樣,他們也受文化屬性、貪嗔痴慢疑的主宰,但卻不自知,因此是文化的傀儡和犧牲品,也很容易被“神人”利用和玩弄,就像被逼死的劉冰。

人物:丁元英。

職業:私募基金操盤手。

命運:賺錢、懂技術、諳熟文化。

寓意: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還有一氣住於身中,遊離心外——痞氣。

人名賞析:丁是筆畫最簡單的姓氏,意指其為人簡單;元是“一個元寶,不失德行”;英是“應”,做人本應如此。

人物:芮小丹

職業:警察

人名賞析:芮即鋭,為人剛直,鋒芒畢露;丹,一片丹心,丹心一片。

1、沒有貪、嗔、痴、慢、疑。

2、當生則生,當死則死。(隨緣)

劇中人物:林雨峯

職業:民營企業老闆

命運:官司失敗而自殺

寓意:當競爭優勢被擊敗、市場被瓜分後,強者也會變成弱者。

人名賞析:“林“雙木葱鬱”,“雨”多水充足,又有高高在上的山“峯”,怎麼看都是興旺茂盛之相。其實不然,多木為林,多水成雨,雨水滋養林木自然應該興旺發達,可他偏偏把樹放在了高高的山峯之上,峯上之木,本就缺土固之,再有多水(雨)沖刷,登高跌重就避無可避了,高處不勝寒,登的太高連救援的機會都沒有了。

芮小丹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案例一:芮小丹從冰箱裏拿出兩片面包塗了一些果醬,倒了一杯白開水,就進了書房打開電腦,開始她每天的必修課——用中德兩種文字寫一篇 500 字的日記。這是她給自己制定的硬性規定,一是鍛鍊文字表達能力,為以後轉行律師職業做準備。二是鞏固德語,為以後到德國攻讀法律學位做準備。這個習慣即便是在她考取律師執業資格證的緊張學習期間也沒有改變過,她給母親寫信或通話也一直堅持用德語。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讓她逃避每天的必修課,那就是在外地執行偵查、抓捕任務。她先用中文寫一篇日記,再用德文寫一遍,然後將兩種文字的日記分別放進電腦專用文檔裏,用了一個多小時。

啟發:你有你自己每天的必修課嗎?無論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投資自己,找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堅持去做,不管是提高自己工作技能方面的,還是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方面的。

案例二:一個多星期下來,她拿着那張《天國的女兒》跑遍了古城的所有音響店,反覆地聽,反覆地比較,希望能以最小的代價買到最滿意的音質。然而,她在所有的音響店裏都沒聽到過丁元英音響的那種聲音,更談不上商議價格,以至於很多商家都認為她不是誠心買音響,甚至用一些不冷不熱的語言譏諷她。隨着她出了這家進那家,她的音響知識一天天見長,知道了 Hi-Fi 音響與家庭影院的區別,學會了諸如紮實、強勁、潤澤、純淨、低頻下潛、高頻線條之類的名詞,儼然已是半個發燒友了,這也使她意識到,她要的那種音質在古城是肯定買不到了。

啟發:你在想某個領域具備一定的知識,是一定需要投入時間的,不花時間就想進步,那都是耍流氓。不少人想速成,但是能力是練出來的,想有成就,就必須腳踏實地。

歐陽雪:自知之明、敢打敢拼。歐陽雪:很精明的一個女人,敢打敢拼,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算盤,開餐館的時候拉上芮小丹,投資股票的時候要求現金擔保。最後從格律詩退出。自始之終,她都對丁元英不是很瞭解,只是信任。不過最後還是認清了自己,自己只是一個開餐館的,只想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尤其是小丹死後,她也知道,再也沒有人可以跟他聊家常了,才發現了自己。肖亞文是小丹的朋友,是曾經丁元英的祕書,跟正天集團韓楚楓認識,有能力,有文化,接手公司順理成章。就算她不讓出公司,丁元英在沒有安排好事情之前,也不會輕易的讓她掌權,因為她不懂。在丁元英的人選中,肖亞文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歐陽雪也是順水推舟了。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八

似乎用“讀後感”這樣的表述方式,顯得特別幼稚,慚愧自己並不是專業的文字工作者,也不敢貫之“書評”之類的標題,僅作為自己讀後的一些感悟隨筆吧。

在我看來《遙遠的救世主》是作家豆豆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最能反映她對於“文化屬性”的理解及觀點的作品。全書通過講述商業奇人“丁元英”和天國的女兒“芮小丹”因一張唱片結緣發展成愛情的“發燒友”,從扶貧公司“格律詩”公司在強力“殺富濟貧”下,與名族音響品牌“樂聖”公司之間的商戰事件,引出了人們對於“得救之道”的討論,和關於“文化屬性”的思考。後在05年根據這本書改編的電視劇《天道》在國內熱播。

我曾把它推薦給我身邊每一個好朋友,我覺得這樣好的作品不應該被遺忘。這本書對不同文化屬性的人物在面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思考方式以及處理方式,得到不一樣的結果,這看似是命運實則又是必然。其中涉及很多關於宗教、傳統文化的思考。我想先以我最喜歡的三個人物為線索來分享我的一些感悟,當然,我並不敢為書中的人物下判詞,只作為自己一些感悟的分享。

丁元英

看完這部電視劇後就徹底被王志文大叔圈粉了。這個人物是這本書的靈魂人物,關於這個人物,我只能説,他高明而自知自覺,但是他的高明太過獨到而很難有知己,用書中韓楚風的話説是“更高級的哲人獨處着,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用時下的話,因不可複製無法傳承,而成為絕版。他的邏輯説到高處,是扒拉人靈魂裏的那點東西,不可説因為一説就錯。説到簡處,大道至簡,萬物發展皆有律,按規律辦事。

肖雅文

肖雅文可以説整部戲裏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畢竟芮小丹是“天國的女兒”,太過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歸宿往往是毀滅,因為毀滅所以不容玷污、因為毀滅所以永恆。歐陽雪呢,似乎多了一絲絲柴米油鹽味兒,少了那麼一點點陽春白雪的感覺。雅文似乎是這兩者之間有更為平衡的體現。

而且雅文的成功是可學可複製的。我之前説丁元英的“得道”是自覺自知的,這種自覺自知多少有天時、地利、人物命運和那點“慧根”共同發酵的,而雅文的“得道”卻是看到、悟到、學到。她的命運發生的改變,既有自身“結善緣種善果”的初心和一點點運作成分,又有自身本身素質過硬的前提條件,這無疑是給了每一個站在井底的人一種可以爬上井沿兒的可能性。

馮世傑

其實在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馮世傑。這看似奇怪卻也順其自然,因為我的成長環境、原生家庭都與馮世傑非常相似。在我看來馮世傑是底層小人物的行為典範,卻有着不世俗的初衷,有着一份難得的“真”。

從某種角度來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道”,是每個人的頭腦中的主宰,是一個人的文化屬性、價值體系、道德底線。也有一套自己“為人處世”“行事作風”的“術”。

馮世傑是最先有拉攏芮小丹、接近丁元英的企圖,這些“術”讓他看起來演技拙劣、不夠憨厚,也引來丁元英的那句“你説咱倆誰成心的?”在芮小丹那兒也碰了一些灰。而他的“道”卻很不俗,他是真想為“王廟村”做點什麼,不得不説這個“道”讓我沒辦法討厭他。這並不是出於道德綁架,我不能抨擊他,而是這個社會“有招有術”的人是在太多了,馮世傑只算是演技拙劣的小角色,而有“道”有心的人卻很少。

他自然自知沒有能力拯救王廟村的能力,也不懂“大愛不愛”的道理,即使這樣他也願意賣力表演求一個機會,而且他實際、他肯幹、不怕失敗,是多少傳統農民的寫照。葉小明是個聰明人,劉冰是爬上井沿看了一眼又流落回井底換上精神絕症的人,而馮世傑能走到最後,是因為他的初衷。

其實這本書,真的不好講,天國的戀情、神話禮物、殺富濟貧、得救之道都不足以蓋之,書中關於文化屬性、關於宗教、關於傳統文化的解讀,也很難去討論,因為一説就錯,還是很推薦大家可以去讀一下,電視劇版的現在也可以找到,只是刪減了很多片段。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的話:它給了我一個新的視角,就像開了一扇窗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篇九

去年在對認知的學習中,讓我開始痴迷追求先知先覺的智慧。比如身邊有些沉得住氣、慢的下來的品牌,他們這麼多年之所以能熬過來,這兩年大放異彩,不是因為比別人有毅力,而是因為他們想得清楚,看得更遠。所以經常尋找着一種智識和能力,去觀察、反思自己被侷限的生活,去發現和實踐更多成長和成才之路。年底,好友陳武給我推薦了一本《遙遠的救世主》,通過小説的形式,完美的故事編排,精彩的情節設計,將“認知”詮釋的淋漓盡致。自然而然,對這本書更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一口氣看完後,可謂酣暢淋漓,年後又仔細回味了一番,非常有深度、有智慧的一部小説。

在此,我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小説情節綱要。一位年輕美貌的女警察芮小丹受好友肖亞文之託,為其上家老闆丁元英在古城租一套臨時住房。這個丁元英是個非同凡響的人物,他利用德國金融公司的股份資金和自己的頭腦運作私募基金公司,在中國股市掠奪式的經營。僅11個月,就掙得了近乎一倍的利潤。相當於他掌握了取款密碼,把中國股市當做他的提款機。在這個瘋狂掙錢的過程中,他那顆愛國心和金錢慾望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最後以凍結513.6萬馬克(全部收入)三年的代價中止了這次合作,決定遠離喧鬧的都市,到京城附近的古城隱居一段時間。

在丁元英隱居期間,芮小丹對他的態度從客氣、遺忘、好奇到吸引,幾次接觸後,特別是無意中聽了丁元英的那套高檔音響後,被一首《天國的女兒》那純美的音樂打動,感受到心靈的震撼。於是開着警車遍尋古城所有音響店,想買一套同樣的音響,同時也認識了一批玩音響的發燒友,但也因此影響工作而受到停職反省、扣發工資的處理。在這個短暫的接觸中,她看到丁元英的文化、氣度、思想深度都超凡脱俗,也顧不上好友肖亞文當初的提醒,不顧一切地地愛上了他。

也許是為了明白丁元英所論述的文化屬性,更為了能和他相處得更長久一些,芮小丹決定向丁元英要一件特殊的禮物:讓丁元英在王廟村這個貧困縣裏的貧困村寫一個脱貧致富的“神話”。為了揭示文化屬性,也為了一份愛,丁元英精心設計了“北京格律詩音響有限公司”和“王廟村音箱生產基地”這兩個法律上相互獨立的實體,對中國名牌樂聖音響公司採取一種“殺富濟貧”的方式來完成這個“神話”。在這個過程中,將要發生的訴訟官司以及勝訴的必然、格律詩公司幾位原始股東的淘汰出局、與樂聖公司的最終合作等等都在丁元英的預料之中。面對丁元英合理合法的運作方式,面對丁元英簡單簡潔的處理過程,芮小丹開始深入思考文化屬性和救世主的問題了。就在禮物即將完成時,芮小丹在一次與通緝犯的偶遇中被炸殘毀容。為了愛的永恆,芮小丹開槍自殺。而丁元英則傷心吐血,最終也離開了古城。

故事的結局是格律詩音響有限公司強行進入市場,一鳴驚人成為品牌。在與格律詩公司官司中,樂聖公司敗訴,董事長林雨峯駕車自殺。格律詩公司由肖亞文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了利益,樂聖公司最終與格律詩公司和王廟村合作。最後讓我們讀者圍繞得救之道,對文化屬性、傳統觀念的認知進行了深度反思。

通讀整部小説,我直言不諱,自己的焦點並不在幾近完美的芮小丹身上。雖然她性格上獨立自尊,工作上出色盡職,生活上瀟灑從容,真誠善良,敢愛敢付出,其所作所為,可謂自性自在,坦然面對生活的一切安排,堪稱“天國的女兒”!但自己還處在追求改變自己,實現夢想的階段,興趣點自然在對事物發展有嚴謹思維和準確判斷的丁元英身上。他見解獨特、運籌帷幄,才華橫溢,連五台山主持大師都這般評價他的品性:“身上三氣居中,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還有一氣住於身中,遊離心外—一分痞氣”。在此我想從四個方面分享自己對認知、對丁元英的推崇,以及對小説的整體評論。

一、我不會去忌諱任何神話

這句話還是自己在一次閲讀中偶遇的,曾經只因為聽起來非常有個性,夢想着自己就是下一個傳奇,所以把這句“我不會去忌諱任何神話”作為各種平台主頁上的個性簽名。而今,我覺得這句話最適合丁元英了,尤其是他對神話的定義:這世上原本就沒什麼神話,所謂的神話不過是常人的思維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之後在送給芮小丹禮物(為王廟村寫一個脱貧致富的神話)的時候,就是這樣踐行的。實現整個“神話”的過程中,丁元英並沒有任何能讓人感到神的招式,更沒有什麼神奇的魔術,每一件具體的事都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平常事”。丁元英過人的認知能力就在於,他全部在公平公開的條件下,合理合法的操作,一切都非常普通,一切都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沒有任何祕密可言,更不存在違法之處。所謂的神話,竟然只是這麼簡單平淡。雖然這種“劫富濟貧”的得救之道不具有推廣性,但他讓市場規律打開農民的眼界,讓王廟村脱貧致富的事實,還是很有説服力的,至少説服了我。

其次就是幫助好友韓楚風上位的謀劃,那段對文化屬性的分析可謂入木三分。將《矛盾論》應用到職場,以退為進,避開成為主要矛盾,讓時間積累威望,然後再順理成章上位。第二個地方應用《矛盾論》就是提前將公司和農户兩個獨立開來,只有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關係,而並非僱傭關係。避免讓生產環境、勞動法保障成為農户和公司之間的主要矛盾,這就是理論指導實踐,他對人的社會文化屬性問題的見解是如此地獨到而精闢。一切在後人看來的“神話”,其實都是認清自然規律,實事求是,簡單平淡的事情。

二、腹有詩書氣自華

早期這句話並不是自己心中的主流思想,受農村“讀書無用論”的侵蝕,一直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如趙括紙上談兵,馬謖失街亭,孔乙己的迂腐,到改革開放後的“國中肄業當老闆,大學畢業來打工”等宣傳。直到後來到了大學,才慢慢改變這種偏見。而《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的一言一行都在證明着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其中讓我反覆吟讀的莫過於飯桌上那段《自嘲》:

本是後山人,

偶作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

坐井説天闊。

大志戲功名,

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澀時,

怒指乾坤錯。

一首《卜算子》詞,意境非常之高,力壓全場而並無半點張揚之氣。本是不得已而解對方發難,卻俘獲美人心。又比如對《流浪者之歌》的評説,可謂有理有力有深度。僅過一招,就被暗敬為高人,讓人想方設法能攀上關係,以便日後可以打交道。

其次,讓我打心底佩服的是丁元英為音響公司起的這個名字—格律詩音響。可能有些人覺得沒什麼,但我曾經幫親戚朋友的小孩起過名字,知道其中之難。名字最初的本意是什麼?便於別人記住。一個好的名字猶如畫龍點睛,能夠囊括很多寄託在上面,更讓人朗朗上口,一目而不能忘。而你再回頭審閲這個名字“格律詩音響”,是否妙不可言。沒有海量的知識輸入,絕不可能有此揮灑自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