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06K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多篇)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1

樑衡寫的人物散文,一向是很出眾的,每一句描寫和點評都彷彿直勾勾地寫到讀者心裏。古代文人墨客,近現代風流人物,每一篇文章都有點悲壯的意味。尤其是描寫辛棄疾的散文《把欄杆拍遍》更是一部令人感歎的作品。

辛棄疾是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人物:“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一名愛國詩人,能文能武,一身正氣。無奈不被朝廷賞識,“誰能懂得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是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呢?”晚年的他,已無沙場報國的機會,只得“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樑衡在文章的最後也發出了感慨:“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歎與無奈中度過的。當權者不使為官,卻為他準備了錘鍊思想和藝術的反面環境。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

在當今社會也有很多人自詡才華橫溢,苦於不被賞識,就拿辛棄疾的“欄杆拍遍”來顧影自憐。他們在頹廢中浪費了青春和激情,最終一事無成。

我有一個同學,曾經非常喜歡寫小説,投過好幾次稿,都沒有被採用。如此遭受了幾次挫折後就來向我傾訴:“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沒有人欣賞我的文章?為什麼我的才華總是被埋沒?”他的神情像一匹千里馬找不到伯樂,眉宇間透露着一絲絲悲憤,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我啞然失笑,嘗試着開導他:“你不必太灰心,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他並沒有繼續自己的“事業”,一旦有人對他提到文學寫作的事情,他就搖搖頭自怨自艾,卻再也沒有動過筆。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總是把責任推脱給別人,從來都沒有為自己的夢想不屈不撓地努力過。這和滿腔熱血的辛棄疾有很大的差別:辛棄疾從小就明確了一生的目標,期間遭遇過挫折,但從沒有放棄,縱然懷才不遇,仍然成為一代著名詞人。樑衡也在文章末尾提到:“他並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於他被修煉得連歎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

我們還年輕,還有很多好的機會等待我們爭取。早早的放棄自己,大好青春僅僅用來把“欄杆拍遍”,倒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朝着自己的夢想前行。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2

“草船借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顧茅廬”是那麼膾炙人口!而它們都跟一個人有關,他就是諸葛亮。

1800年前,諸葛亮在與曹魏的戰爭中去世,蜀國一時失去棟樑,霎時間,蜀國像一個沒有支柱的樓搖搖欲墜,舉國上下無不悲痛,在民心難違,武侯寺就這樣建成了,是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合廟,在人們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來。

想起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形象彷彿躍然心中,頭戴綸巾,手持羽扇。又彷彿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東風的場景,這位哲人,就這樣在人們心中紮根,彷彿還能看到他為蜀國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樑衡所説:“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80萬曹軍灰飛煙滅,我看到了他在斬馬謖時那一滴難言的渾濁淚,我彷彿看到了他在向後主自報家產是那一顆無私的心……

1700年前,他輸給了曹魏,但卻贏得了從此以後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品質成為了我們的榜樣,也許曹魏並沒有那麼”惡”但諸葛亮卻像在眼前一般,手揮羽扇,微微笑着的那麼親切。

司馬遷説:“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而他便是死的重於泰山,深深的記載我的腦海裏,無法忘記!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3

積北宋兩三百年之動盪,才產生了一個辛棄疾。

——題記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陣悸動;但想到辛棄疾,彷彿又看到了曙光。

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從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成為大詩詞作家的只有一個人,這就是辛棄疾。這也確定了他的詞除了文學氣質之外還有一種特點。

當年,人民不滿於金的侵略,辛棄疾在22歲時也便拉起一支義軍,後與耿京義軍合併。他奉勸耿京南下歸宋並親自聯絡,不想這幾天又生變故,部將叛亂,耿京被殺,他擒叛將,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餘人南下歸宋。不料世事難測,他南下歸宋之後,失去了快刀利劍,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筆,為歷史留下悲壯的呼喊,遺憾的歎息和無奈的自嘲。

辛棄疾願為國棄疾,可當大權由一個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還有説話的機會?只有將諫言嚥下,將忠心深藏,登危樓,怒拍欄杆,痛拍欄杆,這時的他對朝廷仍抱有一絲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報國無望,只得哀歎: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户。《永遇樂》

辛棄疾的詞,是在時代的運動裏,磨出來的。他時而被夾在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到一邊,被迫冷靜思考。正是寄予宋幾百年動盪,產生了一個辛棄疾。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4

也許這個故事你並生疏——一位老人,在一個山住了15年,與許多人一起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帶,3700畝林網……與風沙抗爭,雖已經81歲了,但他依然留在這裏,準備好了棺材,在付出心血的山裏等待死亡。

也許他沒有周恩來總理的為人民服務,即使生病也在病牀上批改文件的令人感動,也沒有華羅庚在講台上與世人道別的隆重,有的只是在山溝中綠化便留在這綠色遍野的山溝中,等待死亡。他用這樣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價值。

山溝裏的樹沒有白楊的挺拔,沒有街旁邊樹的公整如一,為城市增添魅力,而只是稍微傾斜,有的已被被雨水沖刷的七零八落,但他們所在的山坡上,已經形成了一層一層的梯形。老人説:“這些樹下有2米多的淤泥呀。”那些樹便像老人一般堅守自己的職責,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老人從中年到老年,身體漸漸虛弱,拄着枴杖,每一天在自己的小院門口看着自己的成果,有時拿起自己快不能拿動的鋤頭與樹苗,一種下,澆水。誰能想到,就是這樣的堅守。15年做成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巨大任務。並還將自己的辛苦換來的錢全給大家,一冬天,便為村民一人買下了一個彩電。

山,綠色與微風相映成趣,滿山的翠綠,生機勃勃,老人已與這山融為一體。他的生命更已經轉化成了青山,永遠不老。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5

在我看來,韓愈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顆耀眼的明星。他不光滿腹經綸,下筆成章,而且一心為國,清正廉潔。為人則面對困境,泰然處之。

韓愈為官時期,因為勇於向唐憲宗提出不同意見而被貶潮州,在潮州期間,他既不像柳宗元那樣哀歎懷才不遇,也不像蘇東坡那樣無所事事便寄情山水,而是盡其所能為民辦事,八個月時間做了四件大事,使荒蕪之地潮州煥然一新。

人生的逆境大約可以分為四種:一曰生活之苦,飢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懷才不遇;三曰事業受阻,功敗垂成;四曰生命之危,身處絕境。處逆境之心亦分四種:一是心灰意冷,逆來順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三是見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處之,盡力而為。韓愈是處在第二第三種逆境,而選擇了後兩種心態。他不辭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顯,只是奉獻於民、求成於心。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委屈,歷史只認你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

忽然想到范仲淹“求古仁人之心”時説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我想韓愈就是其中的代表吧。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6

學過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後,我從詞的字裏行間中領悟詩人當時的那種壯志難酬的憤懣和對國家無限地熱愛和擁護之情。今天我又閲讀了樑衡的《把欄杆拍遍》一文,對辛棄疾這位誒大的詞人更增添了許多敬佩之意。

文中寫道:“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的,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象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的確,辛的詞摻雜了太多的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自己的抱負與胸襟,讓我們今日重讀他的文章時,仍會像作者一樣,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

作者寫出了辛棄疾的《破陣子》,那恢宏的氣勢和那其間流露出的愛國熱情,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震撼。

作者寫道:“要是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杆拍遍。它的一生大都在被拋棄的感歎與無奈中度過的。”“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藝術的昇華,文字的錘打,這一切都在他的修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盪,如地殼內巖漿的滾動鼓脹,衝擊積聚。”

我們為辛棄疾而歎服,為他而痴狂,但我們更要堅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7

這個假期,我讀了我國現代作家所寫的一部散文集《把欄杆拍遍》,讀過之後,放下書本,我頓時覺得感受頗多。

在散文寫作鋪天蓋地的年代,在散文寫作沒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寫作變成了許多作家與寫手的文字狂歡與夢囈的時代?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為我們帶來了堪為“範本”的“工巧散文”。這就不難理解,先生為何會成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説,閲讀是一種對話,是讀者與作者的交流。要實現這樣的對話,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開心扉。不願亮出真性情的人,無法與讀者以心換心,也就無法讓讀者用心去體味,進而感動。正如餘華所説:“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裏行間所注入的無限深情。

在讀過《把欄杆拍遍》這部散文集後,我認為其中的一些語句讓我感受頗多:“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刀和劍是在戰場上向前拼殺的工具,勢必會帶着血雨腥風的記憶,是為殺氣;與此同時,也會帶着金戈鐵馬的奔騰,是為磅礴;別人寫詞用筆,力量也是隻到紙背,辛棄疾寫詞也用筆,卻是刀和劍的真實寫照,在距離戰爭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歷史的記憶裏面去。“你看‘艱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內俱焚。世上許多甜美之事,順達之志,怎麼總輪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閒置,

要不就是走馬燈似地被調動”,良藥苦口利於病,“辛棄疾”這個名字,對於這個國家又何嘗不是一劑良藥?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喜歡苦澀的滋味,辛棄疾的一腔抱負在現實面前處處碰壁,苦口的良藥沒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變成了咽迴心中的苦水,獨自承受。“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用的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達格式,令人想到了關漢卿的義無反顧。

我自從讀過散文後,我便開始喜歡它,喜歡它優美的語句和特殊的內容,但當我讀過了《把欄杆拍遍》這部散文集後,我對散文有了別樣的感受。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的散文因過於求工而影響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發揮,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喜愛,因為我們中學生的寫作是須先有規範而後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8

五一假期,有幸讀了樑衡先生的散文《把欄杆拍遍》。想來,讀樑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別樣的文本,也為很多朋友帶來了堪為“範本”的“工巧散文”。《把欄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釋手,通過此文我才真正瞭解辛棄疾充滿豪情與蒼涼的一生。

雖很早就知道辛棄疾,但對他的認識僅止於一位著名的詞人,一位壯志未酬的愛國將領,內心卻不曾為他激盪過。而先生的文章,不僅讓我重新閲讀了辛棄疾的詞,重新感受了一次辛棄疾,從而真正認識了悲壯得讓人蕩氣迴腸,執着得讓人心痛不已的辛棄疾。在先生的筆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場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壯志,有為君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熱血,然則現實卻將這一切敲碎。愛國將軍辛棄疾南歸之後,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只剩下羊毫軟筆,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感慨“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筆走龍蛇,淚灑宣紙.他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他用盡一生都在等待一個能重新徵戰沙場,報效國家的機會。“可誰又能懂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有着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本想以身許國,淚灑大漠,如今卻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無處使。唯有登上危樓,痛拍欄杆。江水悠悠,似詞人長歎,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從詞中跨越歷史去體會當年稼軒的心境,這是我所不曾體驗過的。畢竟,歷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樑衡先生用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了一個“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盪,才產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歷史上具有“獨特地位” 把欄杆拍遍的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辛棄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淵博的學識,深邃博大的思想,樑衡先生怎能從中發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欄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筆下所繪的稼軒一顰一笑若隱若現。於是,在樑衡先生字裏行間所注入的無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對詞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軒在世,也會有當年白樂天那種“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感慨。當然,更有知音為何在千年之後出生的餘恨。而我在閲讀此文時,時而為其絕妙的一筆而讚歎,時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9

這本書可以説是我看得最久的一本書,可能是因為書中收納的是很多個沒有關聯的故事,也可能是因為這種散文式的文章不是很能引起高度的閲讀感。但是,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無論是書籍還是電視,既然開始了,一定要把它看完。所以,趁暑假出去旅遊的時候,在動車上看完了這本書。

一開始,不是很理解“把欄杆拍遍”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這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被收進國中的課本。樑衡的很多文章都被錄入國中課本,甚至很多領導因他寫的《晉祠》讓這個景點聞名遐邇而邀請他去旅遊、寫文章。或許是真的,我們認識“雙龍洞”、“三味書屋”、“桂林”等等。

本書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閲讀偉人”、第二單元“感悟生命”、第三單元“享受自然”、第四單元“行走人生”。

萬千感慨萬千愁,一路風雨一路歌。翻開樑衡的散文集《把欄杆拍遍》。第一篇就是《把欄杆拍遍》,取自辛棄疾的《水龍吟》:“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就是這篇文章,讓我重新認識了“人中之傑,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開始瞭解這位馬背上的大詞人。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那是怎樣一種場面?殺聲震天,鼓聲激盪,刀槍劍戟,金戈鐵馬....我彷彿回到了那個旌旗蔽日、塵沙飛揚的戰爭年代。敵陣前的他如展翅高飛、搏擊長空的雄鷹,懷揣着無比堅定的理想,在刀光劍影中奮勇嘶殺的酣暢情景....然而,天不遂人願,如今的他卻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聲,空有一顆愛國心,又能向何處使呢?唯有痛拍欄杆,才能發泄心中的抑鬱和憤懣。

“詞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這是作家樑衡對辛棄疾的評價,也是辛棄疾一生的鮮明寫照。樑衡以八首辛詞,勾勒出了辛棄疾的一生經歷。以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終的不同尋常的史上第一人。

從“沙場秋點兵”到“天涼好個秋”,辛棄疾只能藉助筆走龍蛇,淚灑宣紙,蘸着血和淚塗抹成一首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辛詞。“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心裏明白,哪怕將欄杆拍遍,也改變不了國家現狀。只能望眼欲穿,大聲疾呼。那肚腸寸斷的悲憤迴盪在天地中,那豪邁不羈的詩魂飄蕩人世間。

有人這樣讚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塊的衝撞那樣,他時而被夾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靜思考。所以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盪,才產生了一個辛棄疾。”

樑衡説:“蘇軾的豪放僅止於‘大江東去’‘山水之闊’”而“真正詩人只有被政治所擠壓、扭曲、錘鍊時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燒、炸響、振聾發聵”。

文章《大師與匠人》中闡釋大師與匠人的區別:“匠人在重複,大師在創造。”、“匠人在實踐層面,大師在理論層面。”“匠人較單一,大師善綜合。”我們都是教書匠,極個別成為大師,如果我們多一些創造、多學習理論知識、多總結,肯定會離大師越來越近。

《書與人的隨想》中作者引用赫爾岑的一句話“書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種族、人羣、國家消失了,但書卻留存下去。”讀一本書,就獲得一份自由,讀的書越多,獲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個學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纏身,身體的自由度已經極小極小,精神的自由度卻可以達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後他所創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中國古代有人性惡善之爭,我卻説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後來靠讀書才解疑釋惑,慢慢開啟智慧。不讀書的人無法理解讀書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無法理解環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

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而後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10

有一位詞人,血灑戰場,有一位武將,文采飛揚。這個人,便是辛棄疾。

一位從小習武,苦修劍法,在22歲便有了自己的實力,與侵略蹂躪的金人抗爭,在屢次奔走戰場,器宇軒昂的之後,一次所謂的南歸,將這位滿腔報負,一心為國的將軍的利劍奪走,卻只是換來一根讓他欲哭無淚的筆。

但,這位將軍並沒有放棄,他在詞中揮灑自己的才華,一首《破陣子》點破自己的憂愁,一首《水龍吟》釋放心中的悲憤,一首《永遇樂》寫滿了對自己嘲笑。一位詞人,本應像其他人一般在詩中,將心中的“美”寫在紙中,而他,詩中散發着一種稟然殺氣,和磅礴之勢,這位亡國遊子的悲憤誰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號“稼軒一般”將近五十,只能回家種地。這位豪放派的詩人只能歎息。報國無門,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這位豪放派的詩人也因此成為了婉約派,細膩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滄桑。

郭沫若説過:“將軍本色是詩人。”而辛棄疾,雖是詞人,但詞中尖鋭無比,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武將。

辛棄疾,是一位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