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書心得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17K

第一篇:樑衡把欄杆拍遍讀書心得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書心得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書心得

四年級第一節古詩,我們講的是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在給學生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開始了對辛棄疾的進一步瞭解。辛棄疾,在我的印象中,能與蘇軾並稱“蘇辛”,豪放派詞人,南宋愛國詞人……這是大學時期我對辛棄疾的印象,很模糊,便漸漸淡忘。再次撿起,我卻有了更清晰明瞭的思路,這得益於老公推薦的樑衡先生的《把欄杆拍遍》。

《把欄杆拍遍》是我國當代着名散文作家、新聞理論家樑衡所寫的一篇人物評傳性質的散文,塑造了一個叱吒風雲而又命運多舛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棄疾怎麼從一個愛國志士成為愛國詞人的過程,是解讀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散文名篇。被許多人譽為是影響自己青年時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閲讀這本書,不再是簡單的查閲資料,補充知識,而是與作者的一種對話,與辛棄疾的一種交流。有種走進作者,走進人物,走進那個時代的感覺。

下面説説本書的主人公——辛棄疾。辛棄疾是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成為大詩詞作家的第一人。這也註定了他的詞及他這個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資料裏,辛棄疾至少是快刀利劍地殺過幾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從小苦修劍法。他又生於金宋亂世,不滿金人的侵略蹂躪,22歲時他就拉起了一支數千人的義軍,後又與耿京為首的義軍合併,併兼任書記長,掌管印信。一次義軍中出了叛徒,將印信偷走,準備投金。辛棄疾手提利劍單人獨馬追賊兩日,第三天提回一顆人頭。為了光復大業,他又説服耿京南歸,南下臨安親自聯絡。不想就這幾天之內又變生肘腋,當他完成任務返回時,部將叛變,耿京被殺。辛大怒,躍馬橫刀,只率數騎突入敵營生擒叛將,又奔突千里,將其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人南下歸宋。説來,他幹這場壯舉時還只是一個英雄少年,正血氣方剛,欲為朝廷痛殺賊寇,收復失地。

但世上的事並不能心想事成。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歎息和無奈的自嘲。

應該説,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刀和劍是在戰場上向前拼殺的工具,勢必會帶着血雨腥風的記憶,是為殺氣;與此同時,也會帶着金戈鐵馬的奔騰,是為磅礴;別人寫詞用筆,力量也是隻到紙背,辛棄疾寫詞也用筆,卻是刀和劍的真實寫照,在距離戰爭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歷史的記憶裏面去。

以前讀散文,總覺得有點太“散”,抓不住重心,但是我自從讀了這篇散文後,我對散文有了別樣的感受。我準備把辛棄疾通過這本書介紹給同學們,不是給他們介紹一本書,而是介紹一個愛國詞人的多舛的命運,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第二篇:把欄杆拍遍 樑衡 賞析

賞析一

這是一篇帶有人物評傳性質的文章,揭示的是辛棄疾怎麼從一個愛國志士成為愛國詞人的過程及原因。文章較多地引用了辛棄疾本人的詞作,具有很強的説服力,這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點。

這位古代文學大家的心路歷程,僅靠佔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大膽的聯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這樣。或由辛棄疾的事蹟,聯想到他的詞作;或由他的詞作,聯想到他所處的時代、他的事蹟和內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簡要述説了辛棄疾南歸的遭遇後,就聯想到他的《破陣子》《水龍吟》兩首詞,引述下來並加以評説,把一個熱切盼望重返沙場痛殺賊寇,而又壯志難酬的愛國將軍的悲憤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聯想到一個問題:辛棄疾南歸後為什麼不為朝廷喜歡?作者引用了辛棄疾本人的話,並且概述了有關辛棄疾的事蹟以及朝廷的心態,揭開了其中的謎底,這就是他太愛國家、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機會就真抓實幹,時刻準備衝上前線去,這就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惹來誹謗,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

再如,由“棄疾??這個名,聯想到他憂國的心病,聯想到他表達這種憂思的詞作。

總之,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把辛棄疾由愛國志士到愛國詞人的心路歷程展現了出來。

作者通過史實和包含自身熱情的想象,為我們生動的刻畫出了一代詞人的形象,並更加真實的還原了那個時代背景下的辛棄疾,不為人知的辛酸和苦悶,壯志難酬的憤懣,為國計民生嘔心瀝血的思索與解民於倒懸的政治方略,但是無論他做出瞭如何的努力,卻最終被那個懦弱的朝廷閒置了,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卻是我們的幸運,因為我們很少有人記住1174年南宋朝廷的丞相是哪位大人,但是會有很多人記得“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千古而來的英雄之苦英雄之恨,使多少豪傑之士為之扼腕太息,也使今天的我們願意為家國慷慨赴命,有一點點的資格體會辛棄疾的那份豪氣與愁苦。

賞析二

“把欄杆拍遍”語出辛棄疾的《水龍吟》,宋代王闢之在《澠水燕談錄》中記載,一個“與世相齟齬”的劉孟節,他常常憑欄靜立,懷想世事,唏噓獨語,或以手拍欄杆。嘗有詩曰:“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杆拍”。所以,“欄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欄杆來發泄心中説不出來的抑鬱苦悶之氣。作者認為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杆拍遍”。在詞人把欄杆拍遍的振聾發聵的聲響中,我們讀出了辛棄疾真實的複雜的心情:不滿、憤懣、焦慮、懊惱、無耐、等待、企盼……

這是一篇帶有人物評傳性質的散文,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叱吒風雲而又命運多舛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棄疾怎麼從一個愛國志士成為愛國詞人的過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起,它告訴讀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棄疾怎麼從一個愛國志士成為愛國詞人的,以及這個過程是如何決定了他的詞、他本人在文學史上的惟一性和獨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棄疾放在中國歷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的特點,突出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唯一性”和“獨特性”。

文章的主體部分是將對辛棄疾的人生遭際的介紹與對他的詩詞創作的評價交錯起來來寫的。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人生遭際時主要圍繞他的以下幾個經歷:

一是他的行伍經歷。這一段介紹充滿了神奇色彩,他單人獨馬追殺偷印之賊,他躍馬橫刀突入敵營生擒叛將,活脱脱一個血氣方剛,驍勇善戰的武夫。中國歷史上的大文豪有誰有這樣的能耐?

二是他的為官經歷。作者用數據作了這樣的介紹:“他作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時間被閒置一旁,而在斷斷續續被使用的20多年間又有37次頻繁調動。”作者客觀地分析了辛棄疾南歸後不為朝廷喜歡的種種原因:

其一,他太愛國家,愛百姓,愛朝廷了,於是朝廷怕他,煩他,忌用他;其二,他工作特別認真,簡直是個工作狂,於是招來許多誹謗,甚至説他獨裁,犯上,皇上也就對他時用時棄;

其三,他愛提意見,45年間,他都不停地上書,不停地嘮叨,不停地要求

痛殺賊寇,收復失地,這怎能不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辛棄疾的這些特點在今天看來都是優點,是大大的優點,但在當時的朝廷看來卻都成了令他們心煩的缺點,是不能容忍的缺點。於是他就只能痛拍欄杆,吟詩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歷程。從一個沙場英雄對軍營的渴望,到一個憂國遊子對蒼天的發問,從 “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的心病,到“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的內痛,這裏有悲壯的呼喊,有遺憾的歎息,也有無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人生遭際時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詞,這些詞幾乎都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這些詞作時既沒有一引了之,也沒有詳加賞析,而是結合人物的命運作了精當的點評。作者首先總評辛棄疾的由行伍經歷到棄戎從筆的無奈:“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紙箋,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歎息和無奈的自嘲。”這裏有“鋼刀利劍”與“羊毫軟筆”的對比,這裏有“奔走沙場”與“筆走龍蛇”的對比,我們還透過“只剩下”、“淚灑”等詞語真切感受到作者對詩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從詞作的內容和讀者感受的角度來評説的,引《破陣子》時作者説“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本站向您推薦);引《水龍吟》時作者説“辛棄疾在這裏發出的卻是一聲聲悲愴的呼喊”;引《菩薩蠻》時作者解説道“他只有一塊心病: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樂》時作者提醒讀者辛棄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魚兒》時作者感慨道“今天我們讀時,每一個字都讓人一驚,直讓你覺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淚”;引《水調歌頭》時又告訴我們辛棄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兩首《醜奴兒》時看似在談詞的風格,仍然揭示了辛詞“於淡淡的藝術美感中,卻含有深沉的政治與生活哲理”的特點。寥寥數言,一語中的。

文章主體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運、作品以及作者的閲讀感受、評説融為一體,讀來饒有興味。

文章最後一部分也就是最後一小節,作者點明瞭以“把欄杆拍遍”為題的原因,迴應了開頭,揭示了辛棄疾從一個愛國志士而成為一個“連歎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的愛國詩人成熟之由。

這一段的評説非常形象,什麼“九蒸九曬”,什麼“水煮油炸”,什麼“千錘百

煉”,辛棄疾在詞作領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來的。歷史的“歪打正着”毀掉了一個赳赳武夫,卻成就了一個千古詞人。

這是一篇充滿陽剛之氣的人物評傳體散文,在寫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鑑之處:

一、聯想豐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學大家的心路歷程,僅靠佔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大膽的聯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這樣。或由辛棄疾的事蹟,聯想到他的詞作;或由他的詞作,聯想到他所處的的時代、他的事蹟和內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簡要述説了辛棄疾南歸的遭遇後,就聯想到他的《破陣子》《水龍吟》兩首詞,引述下來並加以評説,把一個熱切盼望重返沙場痛殺賊寇,而又壯志難酬的愛國將軍的悲憤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聯想到一個問題:辛棄疾南歸後為什麼不為朝廷喜歡?作者引用了辛棄疾本人的話,並且概述了有關辛棄疾的事蹟以及朝廷的心態,揭開了其中的謎底,這就是他太愛國、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機會就真抓實幹,時刻準備衝上前線去,這就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惹來誹謗,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再如,由“棄疾”這個名,聯想到他憂國的心病,聯想到他表達這種憂思的詞作。總之,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把辛棄疾由愛國志士到愛國詞人的心路歷程展現了出來。

二、以評帶傳

樑衡的人物散文,寫的大多是人傑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曉的偉人,還有文驚當世,傳之百代的文人。而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卻從作者的筆端一一鮮活起來。樑衡的散文情理並重,以評帶傳,他寫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論上又重新給出評價,而這種評價又是不落窠臼的。人們都承認辛棄疾是個大詞人,但能從他的出身到成業的發展史上判定辛棄疾的詞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的,樑衡是第一人。作者還在文中借郭沫若評説陳毅的“將軍本色是詩人”來評説辛棄疾這個人,“詞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説辛棄疾是“詞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斷,而説辛棄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樑衡的獨見了。樑衡説“他的詞是在政治的大磨盤間磨出來的豆漿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終在出世與入世間矛盾,在被用或被棄中受煎熬”。作者還將辛棄疾的為政與陶淵明、白居易的為政作了比較,表明了辛棄疾為政的

投入與積極。他能從人性的深層重新來詮釋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後一段,作者在分析辛棄疾走上詩詞創作道路的必然性時就作了這樣生動的評説:“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藝術的昇華,文字的捶打,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盪,如地殼內巖漿的滾動鼓脹,衝擊積聚。既然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槍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腦地注入詩詞,化作詩詞。他並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於他被修煉得連歎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著名作家樑曉聲在談樑衡的一本散文集時説:“我確信,作為一個勤于思想的人,樑衡對歷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寫出來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後來發表的《最後一位帶罪的功臣》、《覓渡,覓渡,渡何處》、《把欄杆拍遍》,證明了這一點。他的思想一遊到更遠的歷史中去,一與那些歷史時期中的人物敞開心扉地對話,則就變得火花四濺了。文字也時而激昂;時而惋歎;時而叩問;時而調侃,姿肆張揚起來了…… ”

一般來説,與政治密切相關的事件、人物,寫其“思想”容易,寫出“美感”來難。常見的通病是嚴肅有餘、活潑不足。樑衡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達到了和諧統一。他像一位烹飪大師,非弄出個“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滿意足。他的那些評説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乾癟的教條,而是形象生動又充滿美感的。像“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紙箋”;像“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永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象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還有“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只能熱淚橫流”。這些文字多美呀,讀起來令人迴腸蕩氣。

三、善用對比

對比手法是作家們常用藝術手法之一,樑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處運用了對比,使人物形象更為鮮明突出。第一處運用對比是在引用了《破陣子》之後,作者先將它與岳飛的《滿江紅》比較,認為只有《滿江紅》可以與之媲美,然後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盧綸的“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與之對比,認為“這些都是旁觀式的想像、抒發和描述”,從而突出了辛詞的“凜

然殺氣和磅礴之勢”。第二處對比是將他與陶淵明、白居易的從政經歷對比,他認為辛棄疾“對待政治”,“不像陶淵明那樣淺嘗輒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樣長期在任,亦政亦文”。因為“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所以“隨時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閒,大起大落,大進大退”。第三處對比是將辛棄疾的豪放與蘇東坡的豪放作比較。蘇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學史上是將“蘇辛”連稱的,但樑衡卻在同中見出異來,他認為:“蘇的豪放僅止於?大江東去?,山水之闊。”因為“蘇正當北宋太平盛世,還沒有民族仇、復國志來煉其詞魂,也沒有胡塵飛、金戈鳴來壯其詞威”。而“真正的詩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會、民族、軍事等矛盾)所擠壓、扭曲、擰絞、燒煉、捶打時才可能得到合乎歷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為正義的化身。詩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風的鼓盪下,才可能飛翔,才能燃燒,才能炸響,才能振聾發聵”,而辛棄疾的詩正是這樣的詩。第四處對比是將辛棄疾的婉約詞與柳永、李清照的婉約詞作比較,他認為“柳、李的多情多愁僅止於?執手相看淚眼?、?梧桐更兼細雨?,而辛詞中的婉約言愁之筆,於淡淡的藝術美感中,卻含有深沉的政治與生活哲理”。這些都是很有見地的精闢之語。

第三篇:把欄杆拍遍

把欄杆拍遍

文字氾濫時代,各種像雲像雨又像風的小説擠滿了書店的架子,能找到《把欄杆拍遍》這樣的書,實為難得。太多太多的人在燈紅酒綠、物慾橫飛的時代,忘記了歷史,忘記了過去。今不思進取之景氣,堪比南宋,忘記了歷史的恥辱與自豪,也忘記了“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的古訓。 “把欄杆拍遍”語出辛棄疾的《水龍吟》,是該詞引用的一個典故:宋代王闢之在《澠水燕談錄》中記載,一個“與世相齟齬”的劉孟節,他常常憑欄靜立,懷想世事,唏噓獨語,或以手拍欄杆。嘗有詩曰:“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杆拍”。

樑衡先生的《把欄杆拍遍》不愧是一本好書。他以旁觀者的身份用清晰的視角敍述人物的生與死;他又以親歷者的身份用旁人所不及的筆觸來傾訴人物的情與怨。太多太多都是這個社會所缺少的,太多太多也正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

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如此多的無病呻吟的文章?因為作者都沒有把內心的情感傾注進去。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寫明知不可能的事的作者,容易就會遭到惡評,除非功力與儒勒凡爾納相近。而樑衡,我想他在寫這些文章時,定是用心寫的。如果沒用心,那麼他也不會總結出周恩來總理的六無,李清照的三大磨難、三大追求。“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和着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悲與喜在李清照的身上看上去似乎一點都不矛盾。但是,當她懷揣着夢想,拖着金石散文,倉忙逃竄時,已註定這就是一個悲劇。這不是單人之錯,而是時代的過錯。喪國,喪父,喪書,喪知己,這樣的打擊對李清照來説未免也太大了些。況且在晚年,她還背上了“不守貞潔”之名。這些事,只有一個親近歷史,尊重歷史的人才會了解。

文學不分界限,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今天,為了區區稿費揮霍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樑衡先生給這些人起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無疑是文學界的楷模!

回首過去,成敗轉頭空,無論是辛棄疾這位沙場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壯志,有為君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熱血,還是有以文為政,又因政事之敗而返觀人生、直麪人生的瞿秋白,或是挺立在智慧高地,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鐳的發現的偉大女性居里夫人。斯人已逝,河山依在。

把欄杆拍遍,是一種對歷史,對社會永恆不變的責任心。

第四篇:把欄杆拍遍

把欄杆拍遍

樑衡

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成為大詩詞作家的只有一人,這就是辛棄疾。這也註定了他的詞及他這個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老實説,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他永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領的形象留成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時隔千年,當我們重新讀他的作品時。仍然感到一種凜然之氣和磅礴之勢。

哪一個詩人曾有他親身在刀刃劍尖上滾過來的經歷?"列艦層樓"、"投鞭飛渡"、"劍指三秦"、"西風塞馬",他的詩詞簡直就是一部軍事辭典。他本來是以身許國,準備血灑沙場,馬革裹屍的。但是南渡後他被迫脱離戰場,再無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臨江山,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只能熱淚橫流。他痛拍欄杆時一定想起過當年的拍刀摧馬,馳騁沙場,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處使呢?

辛詞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層的不同,是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的,而是用血和淚抹成的。我們今天讀其詞,總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了一個愛國臣子一遍遍地哭訴,一次次地表白;總忘不了他那在夕陽中扶欄遠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辛棄疾南歸後為什麼這樣不為朝廷喜歡呢?他在《戒酒》的戲作中説:"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成災。" 這句生活小品正好刻畫出他的政治苦悶。他因愛國而生怨,因盡職而招災,他太愛國家、愛百姓、愛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煩他、忌用他。他作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四十年,倒有近二十年的時間被閒置一旁,而在斷斷續續被使用的二十年間又有三十七次頻繁調動。但是每當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機會,就特別認真,特別執着地去工作。他這個書生,這個工作狂,實在太過分了,"過則成災",終於惹來了許多誹謗,甚至説他獨裁、犯上。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國有危難時招來用幾天;朝有謗言,又棄而閒幾年,這就是他的生活節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劇。別看他飽讀詩書,但他至死也沒弄懂,南宋小朝廷為什麼只圖苟安而不願去收復失地。

辛棄疾名棄疾,但他那從小使槍舞劍,壯如鐵塔的五尺身軀,何嘗有什麼疾病?他只有一塊心病:金甌闕,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

説到辛棄疾的筆力有多深,是刀刻也罷,血寫也罷,其實他的追求從來不是要做一個詩人。辛棄疾這個人,詞人本色是武人,武人的本色是政人。他親身組練過軍隊,上書過《美芹十論》這樣著名的治國方略。他是諸葛亮、范仲淹、賈誼一類的時刻憂心如

我常想,要是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

拋棄的感歎與無奈中度過的。當權者不使為官,卻為他準備了錘鍊思想和藝術的反面環

道。終於他被修煉得連歎一口氣,也是好詞了。

詩,是隨便什麼人就能寫的嗎?詩人,能在歷史上留下名的詩人,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當的嗎?"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員武將的故事,還要多少持刀舞劍者的鮮血才能寫成。

第五篇:《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李雅恬

假期,有幸讀了樑衡先生的散文《把欄杆拍遍》。想來,讀樑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別樣的文本,也為很多朋友帶來了堪為“範本”的“工巧散文”。《把欄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釋手,通過此文我才真正瞭解辛棄疾充滿豪情與蒼涼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

雖很早就知道辛棄疾,但對他的認識僅止於一位著名的詞人,一位壯志未酬的愛國將領,內心卻不曾為他激盪過。而先生的文章,不僅讓我重新閲讀了辛棄疾的詞,重新感受了一次辛棄疾,從而真正認識了悲壯得讓人蕩氣迴腸,執着得讓人心痛不已的辛棄疾。在先生的筆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場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壯志,有為君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熱血,然則現實卻將這一切敲碎。愛國將軍辛棄疾南歸之後,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只剩下羊毫軟筆,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感慨“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筆走龍蛇,淚灑宣紙.他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他用盡一生都在等待一個能重新徵戰沙場,報效國家的機會。“可誰又能懂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有着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本想以身許國,淚灑大漠,如今卻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無處使。唯有登上危樓,痛拍欄杆。江水悠悠,似詞人長歎,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從詞中跨越歷史去體會當年稼軒的心境,這是我所不曾體驗過的。畢竟,歷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樑衡先生用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了一個“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盪,才產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歷史上具有“獨特地位” 把欄杆拍遍的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辛棄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淵博的學識,深邃博大的思想,樑衡先生怎能從中發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欄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筆下所繪的稼軒一顰一笑若隱若現。於是,在樑衡先生字裏行間所注入的無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對詞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軒在世,也會有當年白樂天那種“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感慨。當然,更有知音為何在千年之後出生的餘恨。而我在閲讀此文時,時而為其絕妙的一筆而讚歎,時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