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31K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彩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一

首次出版於1947年《鄉土中國》,是根據費孝通先生當年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土社會學”的內容輯錄而成,一共有14篇文章,是一部著述研究當時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農村的作品。

該書作為我們離退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的當月推薦讀物,我雖通讀了兩遍,但按照讀書活動“學思踐悟”的要求,有些找不到“北”的感覺,總感到費老這個泰斗級社會學家所講的東西不是我們所能完全理解的,後來又在網上看了幾篇別人的讀後感,還是不能適從。下面,謹從我閲讀本書後所回憶起我童年在鄉下生活的點滴鄉土記憶,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費老書中“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户的大村”的描述,雖説的是40年代中國農村,但我以為,上世紀60年代的農村恐怕和40年代應該變化不是太大。我兒時因為父親受了迫害,隨父親在周至老家農村生活了五年多,直到上國小二年級時才轉學到西安,我對這五年多的農村生活記憶尤為深刻。每到夏天,在大片的蘆葦叢中,傳出布穀鳥的叫聲,總想摸到鳥蛋或小鳥,鑽到裏面卻怎麼也找不着。清澈的河水中游蕩着五彩斑斕的小魚,用籃子稍一劃拉就有幾尾在藍中躥蹦。蘆葦根兒下,時不時就能摘到菱角。河中稍大點兒的石頭下,也能抓住幾隻螃蟹。娃娃夥兒們光着屁股在河裏戲水,都忘記了時間,直到聽見遠遠的村裏大人們隱隱地呼叫聲,才提了鞋,抱起衣服,一鬨子各回各家。秋天,揹着小揹簍打柴,折下一根長長的竹掃帚棍兒,在尾端綁定一根長長的細繩,作為工具,扦拾白楊樹落下的葉,我們叫扦嘎嘎葉,裝滿了揹簍,背不動了還要大點兒的孩子幫忙。房檐底下掛着一串串金黃的包穀,晚上有野鴿子把包穀之間的縫隙當窩,打着手電筒一照,好像不會飛似得,當你搭着梯子快要夠着它時,卻撲稜稜的飛了。冬天裏,在熱炕上賴着不想起牀,烎炕的麥糠有着淡淡的嗆味兒,鍋頭炭灰裏埋着烤出來的紅苕乾麪香甜。提着蛋籠走進青油油的麥地,挖燕麥、撿拾大雁的糞用來餵豬,凍得手背通紅,腫的像個麪包。那時天上總有一行行大雁排着人字形或是一字形向南飛,麥田裏也是一羣羣的吃着麥苗,糞便都能撿上一籠底兒。冬天最深的記憶莫過於過年了。過年,能吃上水果糖、柿餅、瓜子兒、花生、核桃,還有麻花、麻葉兒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羣孩子聚起來一起挨門挨户給各家各户“拜先人”,拜完等着人家大人給每人捏一顆糖或是一把花生瓜子兒,有的人家也會給一分錢。在我們這麼個大村子,走完兩三個街道,就已經很晚了,回到家,衣服的幾個小口袋就已經鼓鼓囊囊再也裝不下了。春天總是個比較難過的時節,天氣乍暖還寒,進入二三月也就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了。記憶中幾乎每天都吃漿水攪團,漿水菜是用各種野菜醃製的,有時還有馬刺筋(大刺兒菜),吃起來有些扎嘴,那時把攪團吃的很厭煩,直到現在還是。

現在,村邊兒的小河早已經乾涸了,河岸上已經沒有了灌木野草,河岸邊、蘆葦叢也都變成了莊稼地。平時回去是見不到那麼多人的,只有過年還有些人氣。農村裏的年輕人都到城裏去打工,只留下些老人在鄉下看着門户。過去低矮的瓦房已經很少見了,家家户户都蓋了二層小樓,空蕩蕩的。

記憶中的老家鄉村,撿拾起我們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提起親切,放下動容,繁華落寞,與有榮焉。費老的“我想我們很可以説,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的描述,在現在的中國已經比較少見了。我老家村子裏如今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甚至到新加坡抑或是非洲打工的都有。村裏人活動範圍已經沒有了限制,他們的社會圈子也就不再孤立了。況且,按照“美麗鄉村”建設標準,老家的村子也同其他鄉村一樣,除了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也在鼓勵發展特色經濟,重視公共服務,重視環境質量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寫到這裏,我又想起先生在1985年該書再版時的那段話:“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括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通覽全書,可以感受的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窺中國的基層社會。雖然時過境遷,但作者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鑑。

由於我學疏才淺,但願不會對費老的著述有斷章取義和不敬。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二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巍巍古國,五千年的屹立;鄉土中國,億萬人的傳承。鄉土中國,於開闔博大處海納百川,於細謹微小處亦有講究無數,是中華文明於五千載春秋代序中堅定的後盾,亦是五千載日新月異中無言的堅守,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娓娓道來,地理環境、文化生態等造就的鄉土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形態培養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和文化習慣,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感受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浸潤的文化傳統,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當下社會,深入理解鄉土社會,感受鄉土中國。

鄉土本色

土,泥土。這是鄉下人的根脈,賴以綿延的奧祕。君不見遠行的遊子常備上一包家鄉的土,嗅其味便可治癒水土不服;君不見生命垂危的老人硬撐着最後一口氣也要拜託家人將自己的屍骨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以求落葉歸根;君不見那撲鼻而來的土氣,正是人們心中家鄉的味道,足以使歸鄉人熱淚盈眶。

土,土地。這是鄉下人的飯碗,賴以生存的寶藏。上古后稷於小包山上教授農民“適時播種,適時收割。”農業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推廣,木石鋤的創造何不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結晶,男耕女織的精細生活,水稻大麥的豐收圖景,中國人在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農業文明的滋養,亦是土地的滋養,王安憶曾説:“風颳起黃土,底下還是黃土,我們都是黃土的孩子。”黃土之上,土地之上,我們無比地深愛着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正如艾青曾言“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生於斯長於斯,亦是造就了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愛土地重土地,亦是培養了中國人樸實勤勞的人格特點,這也正是中國人的鄉土本色!

家族傳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及其重視“家”的概念,家的構建、家的傳承、家的興盛……也因此衍生出很多有關家的詞彙,家族、家庭、家教、家風、家和萬事興等等,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家族的興旺與否亦是考驗着家族中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對家的管理,一直都被人們高度重視,費孝通先生亦是給出了相似的理解,認為在鄉土社會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事業組織,家庭的主軸在父子之間,生育在這裏是次要的,要為家族事業讓步,事業要求紀律,排斥私情,追求穩定,排除一切未知因素,造就了男女有別的歷史性局面,解釋了中國傳統的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

亞普羅式的鄉土社會和浮士德式的現代社會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亦造就了鄉土社會中的家族傳統。

禮法秩序

禮,禮儀,禮貌。中國人講究禮,不難記起幼時父母便教育我們要講禮貌,長大些我們亦是懂得禮儀、規矩。

“禮之用,先王之道,斯為美”,中國人形容政治混亂為“禮崩樂壞”,自古以來,禮在中國的安邦定國大計中都是意義非常,最初的禮是帶有階級性質的禮,中華典籍《禮記》便詳細規定了各等級的用度、行為以及規格,在當時社會中,為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提供了一種模板,中國人自古便是很有禮貌的,這種禮貌甚至可以上升為民族自豪感,禮治亦是鄉土中國的重要特點。

管子言“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有分有寸,是中華兒女的氣度,亦是中華文化的風度。一餐飯,長者為尊,幼者承歡膝前;一餐飯,除卻山珍海味,還有捧飯安著的晚輩,嚴謹的禮節,中華之禮,是長幼有序,温文有禮。

禮的現代意義與現實內涵在今天實則已劃為內化為德,道德。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提升人的內在修養,並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對人們的行為加以約束,讓禮法秩序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讀《鄉土中國》,感受至深,回味無窮,對中國社會,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鄉土味,這抹中國風,這份家國情,縈繞心間,久久難忘。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三

這本小冊子我先前已經讀過一遍,但當我愛人問起我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時,我竟一時語塞,不知從哪裏説起,便問她怎麼突然問我這本書的內容?她説是她同事的孩子,一個高中生,被要求讀這本書,這個學生讀了兩頁便讀不下去了,她同事和她討論這件事,她想起我讀過這本書,於是問我讀的感受。

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寫的,正是20世紀40年代,他能比較完整地描述傳統中國的鄉土特色,而21世紀的中國已經是現代化的中國,書中很多傳統的禮治、長老權力等現象已經難以找尋,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對傳統與現代、中國和西洋進行對比,這給了我很大啟發。

文中提到,在傳統中國,家庭的主軸是父子還有婆媳。父子很好理解,畢竟子承父業在中國是傳統,那麼婆媳怎麼理解?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男是父子相繼,女則是婆媳相傳,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話“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一句話道出了家庭地位的更替。在這個家庭中,主軸的關係是縱向的,要求孝順,“二十四孝”的精神始終是傳統禮治的宣傳要點。而如今的現代社會,則是以夫妻為主軸。

在二十世紀初期,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書中提出“婚姻關係是家庭關係中最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女權運動的勝利,也是家庭結構在現代社會中的展現。

我想到一個例子,一次我和同事在隊部門口炒菜,遇到一位老農,目測年齡六十有餘,他短短的個頭、瘦削的身材,手裏夾着點着的香煙,他上來與我們攀談。他先是啐了一口痰,感慨了一聲,説“世道變了!”我和同事大為驚詫,不知他有何冤屈,不方便接他的話。哪知他説了一句“你們兩個大老爺們吭哧吭哧地撅着腚在這炒菜,在俺家,這活兒我從來不屑地幹,這都是老孃們兒的活”,我同事倒是極幽默地回了一句“社會越發展,男人地位越下降,城市不如農村啊,農村的老爺們兒地位高”,那老農猛地吸了一口煙,發出爽朗的笑聲。

我倒沒覺得這有多好笑,聯想到我家裏爺爺奶奶的地位關係,我每次回家都要幫着奶奶“頂撞”爺爺,但是奶奶好像絲毫沒覺得她受爺爺欺負有什麼問題,雖然偶爾發兩句怨言,卻也沒什麼過激的反應,但是我在城裏見到的確是另外一番景象,大男子主義十分少見,男女爭吵也基本上多以女性勝利、男性沉默結束。這似乎無關個人品格,這也許就是鄉土中國到現代中國的變化。當然,不可否認的,孝順等優秀傳統文化將繼續在現代社會存續並發展,但這些文化的表現形式一定是現代化的,“吃人的禮教”是不可能再回歸了的,就如同那作古的帝制一般。

費先生在對鄉土社會治理力量的解構上,使用了各種權力來説明,有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以及時勢權力,後面兩種權力名詞為費先生所獨創。後來,年高的費先生談到自己寫這本書,做這些講演的年輕歲月時,他説那是一股子闖勁,雖不成熟卻也可愛。我覺得這幾種權力的解釋太過學術化,我倒不敢説人家不成熟,只不過是因為我是社會學的徹徹底底的門外漢,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的解釋讓我在與實際印證方面犯了難,而我對這些需要體驗的社會現象幾乎觸及極少。

另外,文中提到西方將社會可以分成安穩的阿波羅模式和求變的浮士德模式。鄉土特色類似於阿波羅社會,“言必稱古”的文化塑造了一個穩定可靠的社會結構,在社會變遷緩慢的傳統中國裏,人們最常採用的是用註釋的方式來彌補過去的不足,所以那個年代的改革尤其是激進式的改革多半夭折。而現代社會則類似浮士德社會,崇尚個人價值、鼓勵積極探索,相信創新創造產生的問題必將也必能由新的創新創造來解決。

《金剛經》説,“佛説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大概意思是雖然世界並不真實,但是你卻需要用心感知並擇善固執地行動。《鄉土中國》這本小冊子大約就是給人這麼一種感知體驗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四

清晨,最後一縷炊煙消散,幾隻不知名的鳥雀飛過,遠處的山坡上牛羊淺唱,村頭牙齒稀鬆的老人依着古樹,用長久積累的經驗洞悉氣候變換,估算來年收成。紮根在土地裏的生命有天然的厚重感,時日愈久,愈是能磨出最清透的智慧和最有效的法則,這是鄉土的本色。費孝通先生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寫成了《鄉土中國》一書。系統的描述了當時中國鄉土社會的情形,從不同角度洞悉鄉土中的智慧。在歷史滾滾的車輪中,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基層社會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着改變。

一、鄉土本色:從“有機”到“機械”

中華文明世代相傳,生生不息,中華民族的靈魂深深紮根在泥土裏,費孝通先生説只有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先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在春秋變換和斗轉星移中悄然逝去。這種恆定的生活也形成了恆定的社區。在社會學裏,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是沒有具體的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這是一種“有機的團結”。在禮俗的社會中,人們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社區,從小在一個地方生長,鄰里之間有天然的親近感。村落的一個很大的特徵是穩固。其一是房子。鄉里人修房子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修的穩固一些,以便在以後能作為“家業”傳承給後輩。“老房子”是一個家族人丁興旺,一脈相承的代表。其二是人口的穩定。這種穩定是從人和空間關係來説的,中國的農業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以小農經濟為主,家庭的生產滿足自給自足就可以了,倘若某一家的地比較多,就要動用鄰里以及關係要好的家族人前來幫忙,而別人幫助過其所花的時間和精力都會在其心理做相應的權衡,以便日後有一天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再去“還工”。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過程。既然選擇的是與自己關係比較要好的同鄉或親戚,這裏的得失也就彼此不計較了。靠土地生活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性很小,“地在那裏,家就在那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使得他們也形成了比較保守的思想,“安土重遷”是這種穩定的格局不易被打破的一大心理因素。這種天然形成的有複雜的血緣關係網絡的社會,是費孝通先生所説的“禮俗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有機的團結”。

時代在迅速變遷,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在時代的浪潮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年輕一代思想觀念的轉化以及生存的需要,外出打工和移民政策使得鄉土社會的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在一些移民區,因為生存問題他們被集體搬遷到一個自然環境相對較好的地方,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急速下降,比較陌生的鄰里關係打破了原來的社會格局,變成一種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這是一種“機械”的團結。筆者在調研寧夏某移民區時瞭解到當地的移民是從不同的地方搬遷過來的。之前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集,搬遷過來後要抽籤決定住那個院子,所以之前的社區徹底打亂重組,幾個不同地方搬遷過來的人混合住在一起。筆者在調研期間想要了解這種地域和結構的變化對人的影響,在問到一位移民過來的老人時,他説:“這裏的自然環境當然要比我們原來住的山區好,原來那個地方真實能苦死人,一年辛苦下來還沒有什麼收成。移民到這裏來生活條件當然是好了。但是再也找不回在原來村子裏的那種親切的感覺了。我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找之前的老鄰居也比較困難。這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有之前好啦,就算大門緊閉也時不時會有偷盜的現象發生。但是沒辦法,好政策總會有弊端嘛。我當時一點都不想過來,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就希望最後也能埋到那個地方,但是村委一直來做我的思想工作,沒辦法,不能拖政策的後腿嘛。”

從老人無奈的歎息中筆者深刻體會到當代社會社區變遷過程中人們的生活狀態不再是“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熟人”社會逐漸被打破,“陌生人”社會逐漸形成。費孝通先生説在社會的急速變遷中,“鄉”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若干年後,或許很多在泥土中長大的孩子甚至會找不到“鄉”了。

二、長老統治:從“專制”到“民主”

鄉土社會中,秩序的維持除了法律之外,更重要的是“長老統治”。鄉土社會中的權力機構是一種很微妙的存在。法律對鄉民們行為的約束力並不是很強。鄉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法律意識也比較薄弱。除了村委會外,每個社區都有幾個年紀較長的、有權威的人掌管整個宗族的大小事務。鄉民們對違反法律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是“長老”的話一定要聽,否則就會遭到整個宗族其它成員的唾棄。長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社區中就像家長一樣要管理諸多事務。雖然付出與回報不能成比例,但是成為“長老”的稱謂和地位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譽。筆者在調研時做過一個訪談,一位老人講述了他年輕時記憶最深刻的事情之一。他説:“當年村裏的人物質條件都很差,糧食物資比較短缺,隔壁的叔公去世後,膝下的四個孩子都不願意拿出自己家裏的糧食辦喪事,因為拿出來就意味着自己的小家後半年就要餓肚子。當時四個兒女僵持不下,村裏人的流言不斷。這事傳到了我們村子裏比較有威望的一個長者的耳朵裏,他氣沖沖的拿着一根棍子去叔公家裏,把披麻戴孝的子孫一頓棍子趕出去,説我們村不能出這種丟人現眼的事。你們拿不出東西我來拿,説着回頭竟然讓自己家裏人真的拿來了自家的米麪,而這位長者也因為生氣而一病不起,不久也辭於人世。”

現在我們看來這種事情有些匪夷所思。在這個過程中這位長老除了獲得很好的聲譽外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但是作為鄉民心目中德高望重的人,他有高度自覺的責任感按照自己的道德法則來維持鄉里的秩序。而鄉民們並不認為這是“多管閒事”。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的上升,但是人性之私也愈加表現的明顯,在“陌生人”的社會中,大家都是“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隨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和外界信息的不斷傳入,鄉民們的觀念逐漸轉變。隨着老一輩步入暮年,很少有人再願意無償的參與鄉民的各種日常事務。同樣,隨着思想的解放,年輕一代有了自己的主見和處事法則,他們也不再無條件服從長者的統治和教化。長老的“專制”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尤其是自媒體發展迅速。網絡全面普及,絕大部分人都會使用智能手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及時獲取外界的信息。人的眼界範圍迅速放大,在知識型的社會中,並不是年齡越大經驗越多的人懂得的知識和技能就越多,相反,年輕一代頭腦靈活反應敏捷,反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識。很多時候傳統的辦法已經不能解決新的問題,“長老”的權威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長老”是古老的村落中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形成的產物。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遷,“長老”的職能和權威勢必會逐漸削弱,“長老”的稱謂也會變成一個時代的代名詞。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一個羣體在一起也就不會先問貴庚,長幼成為沒有意義的對比,尊卑也就不在年齡上了。拋開權威的“專制”,“民主”的思想也就逐漸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的尊重才是一個社會良性發展的動力,一味的順從和崇拜只會阻礙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三、文字下鄉:從“自我”到“他者”

文字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形成發展的必要要素之一。在鄉土社會中,雖然很多人不識字,但是文字總是在不經意間以另外一種更加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很多老太太在聊天的過程中會妙語連出,或雅或俗,都會讓很多讀書人心生佩服。一輩子生活在鄉土社會中,他們的習慣和關注點也自然是他們眼界範圍中的人和事。“結繩記事”在自詡博學的人看來也許是一種比較愚蠢的做法,但是站在鄉民的角度,沒有什麼辦法是比這種方式更為先進和實用性強的了。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有很多隻有鄉民們才懂的“特殊語言”,這些特殊的語言可以擺脱字句的固定意義,形成約定俗稱的意思。不論是對人的稱謂還是肢體動作都是“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字”,鄉民們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彼此之間的心照不宣。當然這也是鄉土社會長期的穩定性所致。但是隨着社會觀念的改變,每一個為人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學一些文化,多接受一些正規的教育,雖然買菜不需要高等數學,談話也不需要文言文,但是多學文化知識帶給他們的是更好的生命狀態和選擇人生的權利。“下鄉的文字”無法幫助他們走的更遠,父母們深知這個道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就愈加急迫了。筆者在調研發現當前鄉土社會中人們的教育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為“讀書無用”,而在這一部分人中“酸葡萄心理”佔了絕大多數。自己家的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成學業,或者沒有接受高等教育。出於私心會説“讀書無用”,其實在其表情和語氣裏還是充滿對“知識分子”的仰慕。

從鄉民的角度看,“文字下鄉”是一個從“自我”向“他者”轉變的過程。生在“熟人”社會中,對鄉民的各種行為方式都比較瞭解,對特殊的語言和約定俗稱的意義都習以為常,但是隨着城鎮化和現代化的發展,物力空間的改變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完全打破了原有的鄉村禮俗,很多“下鄉的文字”就會被人們遺忘,曾今對這種“鄉土文化”熟於心的“自我”也就逐漸變為“他者”了。

一棵大樹支系的繁茂程度取決於其根系的發達程度,中華民族的生命是深深紮根在土地裏的,匍匐在大地上堅韌的靈魂才是後輩們飽滿的精神脊樑。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是對中國進行社會結構分析的嘗試,對後人研究中國的農村社會發展有建設性的意義。民族學研究的主體是日常生活和草根社會,對該學科的興趣促使我深入研讀費老的著作,隨着城鎮化和現代化的迅速發展,傳統的農村社區被迅速打破,由於各種原因“熟人”社會正在迅速轉向“陌生人”的社會。《鄉土中國》一書是以往傳統社會的見證,也是後人繼往開來的線索。從“有機”到“機械”,從“專制”到“民主”,從“自我”到“他者”,社會的發展會自然淘汰一些弊端,留存良性的法則。但願往昔可鑑,但求來着可追。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五

看完鄉土中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思考了好多問題。最主要當然是從法的角度想了好多。法也是一種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社會,的確,要想實現法治,還得經過我們漫長歲月的奮鬥,前赴後繼的法學家的奮鬥。

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説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以為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費孝通認為:靠務農為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為常態,即便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

在這樣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為,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他還説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為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這一點其實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國人團隊意識也挺強啊。

他還認為,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因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這句話我也不同意,中國自古就有:“國為重,家為輕”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説法,難道這不是中國人思想裏的個人之於團隊的要素嗎?

現下的農村也不是當初那個封閉自守的鳥籠村,由於改革開放的影響和西方經濟的帶動下,農村人也不得不走了出來,為何農村和城鎮都有私的現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競爭帶來的副產品,費孝通先生説的認為,打個比方來理解,就是説明“當一羣鳥是一個團體的,因為熟識而在無形中有了一種關係,有了這個關係就減少了不良競爭”,而一隻只不相聯繫的鳥之間,由於沒有這種關係,就容易產生“私”的現象,人也一樣,俗話説的好,“芸芸眾生,皆為利來”,這裏的“利”是泛指對自己有好處的事物,如果沒有好處的事,從相反角度就是無益之事,試想誰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呢?有句話也説的蠻有意思,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連自己也吃不飽,又怎能照顧到別人的肚子呀。要人做好事,也必須先自己做好事,做表率,當人人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事,國家地區也就達到興盛繁榮了,而一些對個人無益的事,對羣體有益的事,有時也不得不捨小為大,建立制度,法律,建立一種關係,強行實施。

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凡事要按慣例行事,卻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鄉土自身的禮儀和秩序有效的應付着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但是並不決斷於個人專斷的權力,或者呆板的法規條文,秩序的維護者是漫長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以及在此傳統中為人們所認同的風俗、人情、習慣、禮儀等等。因此我認為,中國的法治事業要得到發展,必須先改變人們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

費老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為有人破壞了規矩。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為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為而治的理想。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還談到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為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為不應該這麼説,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説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瞭解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這使得鄉土社會對文字的依賴性大大減弱,而且人們通常認為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準確。

總之,中國現在正處在轉型階段,是一個現代性與鄉土性矛盾着的國家。中國的法制化還需要努力,很艱苦的努力,中國要進行現代化國家建設,必須處理好鄉土性的問題。加強人們的規則意識,完善法律法規,推行依法治國,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這些都是我們國家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這也是讀完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我能想到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有這太沉重的歷史積澱和文明傳統的國家實現法治社會所要做的最關鍵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