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2W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100字高中生 篇一

東校區高一·2班張永江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望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千絲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完過後,感觸頗多。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舊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它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裏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而我卻認為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中國鄉村的根挖出來了,而且給我們介紹得十分詳細,頭頭是道。比如他就説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並不是實質上的貶義。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比較穩定的,即使經受過戰亂、遷移,這些災難也不是社會的主流。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細緻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再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自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理,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部分人往往總是想着“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污腐敗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令我受益匪淺。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分離,社會變遷劇烈,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但總的來説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還是“土”的,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寫到這裏,我不禁讚歎費孝通先生持之以恆、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費孝通先生已經逝世,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仍然散發光芒,他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得是如此透徹。因此,我要繼續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中國的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1100字 篇二

郭芳語

初讀《鄉土中國》是在一年前,陌生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讓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傳統中國的輪廓。時隔一年,我再次翻看這本書,又有了新的收穫,找到了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絲絲聯繫。

文章的第一節就明確的定義了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現代社會,“土”成為了一個罵人的詞彙,去諷刺鄉下人見識短淺。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從小是吃着土生土長的糧食長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以牛排、麪包為主食。也正是因為中國人這樣靠土地吃飯的生活習慣,才使得人員不流通,形成了鄉土社會。“土”這個字是中國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為有莊稼人駐守在田邊,才會有一袋袋米麪運往超市,他們的“土”並不是一種缺點,不是人們諷刺的對象,而是對土地的執着堅守。

現代社會,應聘會看簡歷,注重你的學歷、文化水平,社會上不免會產生學歷高低的比較和歧視。那麼如果在幾十年前,大學還沒有普遍化,這種歧視是存在的嗎?那麼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又是存在的嗎?不可否認,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並且大部分是鄉下人。鄉下人就被扣上了“沒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稱為“愚”。“鄉下人”以種地為生,“城裏人”以文化謀生。鄉下人之間所構成的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文字來維繫的,更多應用的是語言、表情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裏人所處的環境是流動的,對於事情交代的關係是薄弱的,並不可以靠語言文字進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這裏“愚”的恆定標準是是否認識文字,若“愚”的標準是是否會種地,當下的現象就會大相徑庭。理科的實驗中講究“控制變量”,但是鄉下人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學習條件都與“城裏人”大不相同,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説鄉下人“愚”。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中國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評價鄉下人,但是在全國共同進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與工作技術都需要與時俱進,學習也就成了我們共同奮鬥的工具。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中國,也讓我對那個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淺顯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閲讀中,會有新的收穫。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900字 篇三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裏是愚蠢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裏開門見山地寫到。那麼他們到底愚在哪裏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於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願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裏的人説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並不愚蠢,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儘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麼説“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為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為他認為,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羣”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週末,回到老家,村裏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為什麼,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説的方言,是否就屬於費孝通先生説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麼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後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然後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慢慢地瞭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着他們,儘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為如果一定要説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着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裏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為什麼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地説,“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麼多菜過來,真的是……”説着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裏面透着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為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幹、識文斷字的城裏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1100字 篇四

崔芳語

初讀《鄉土中國》是在一年前,陌生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讓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傳統中國的輪廓。時隔一年,我再次翻看這本書,又有了新的收穫,找到了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絲絲聯繫。

文章的第一節就明確的定義了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現代社會,“土”成為了一個罵人的詞彙,去諷刺鄉下人見識短淺。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從小是吃着土生土長的糧食長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以牛排、麪包為主食。也正是因為中國人這樣靠土地吃飯的生活習慣,才使得人員不流通,形成了鄉土社會。“土”這個字是中國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為有莊稼人駐守在田邊,才會有一袋袋米麪運往超市,他們的“土”並不是一種缺點,不是人們諷刺的對象,而是對土地的執着堅守。

現代社會,應聘會看簡歷,注重你的學歷、文化水平,社會上不免會產生學歷高低的比較和歧視。那麼如果在幾十年前,大學還沒有普遍化,這種歧視是存在的嗎?那麼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又是存在的嗎?不可否認,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並且大部分是鄉下人。鄉下人就被扣上了“沒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稱為“愚”。“鄉下人”以種地為生,“城裏人”以文化謀生。鄉下人之間所構成的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文字來維繫的,更多應用的是語言、表情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裏人所處的環境是流動的,對於事情交代的關係是薄弱的,並不可以靠語言文字進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這裏“愚”的恆定標準是是否認識文字,若“愚”的標準是是否會種地,當下的現象就會大相徑庭。理科的實驗中講究“控制變量”,但是鄉下人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學習條件都與“城裏人”大不相同,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説鄉下人“愚”。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中國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評價鄉下人,但是在全國共同進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與工作技術都需要與時俱進,學習也就成了我們共同奮鬥的工具。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中國,也讓我對那個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淺顯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閲讀中,會有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