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左右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82K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左右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有哪些?鄉土中國的情結是紮根於每個中國人的心底,是一種民族心理。雖然有人從思想方面排斥這種情結,共同閲讀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左右範文5篇,請您閲讀!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1

費孝通先生把這本小冊子稱為“不成熟的果實”,但這本小冊子卻是展現中國鄉村圖景、研究中國傳統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參照。費先生用自我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將自我在鄉村實踐中的所見所感融合在了社會學這一偌大的智慧體系中,將中國鄉村社會中的一幕幕具體情境抽象成一些符號和概念,或許正如他自我所説,“那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勾勒成像的色彩線條背後更為凝練點睛的筆道與風骨,是鄉村社會生活習俗背後的文化沉澱與精神承載。

鄉土中國以《鄉土本色》開篇。的確,用“土”字來形容鄉下人是最恰當可是的,土地不僅僅養育着一方人的成長,還寄託着他們的終老;不僅僅寄棲着他們的一生,還替他們養育繁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鄉村的人以土地為生活的根基,絲絲縷縷都牽扯着泥土,怎樣能不沾染點土氣,又怎樣不是鄉土本色呢。中國人歷來安土重遷,這也是因為以農業為生的農民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根本,是搬不動也離不開的,僅有當一個地方繁衍至人口到了極限,才會有一部分人去開拓新的地方。正是這種與土地相依相息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特有文化。鄉土就是本色,即便隨着現代化的推動鄉土早已成為粗俗、野莽的象徵,在國際化中的經濟較量中農村總是作為城市化進程的阻礙被擠壓、貶低,誰也改變不了,多少年前的我們祖上先輩都是依存着土地代代相傳的事實,誰也否定不了,當今社會再先進發達也離不開靠着一身鄉土氣耕種收穫的衣食父母。

説起鄉村社會的不變求穩,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是深有體會。這種不變的心理不僅僅在個人中、一個家庭中,而是在整個農村的普遍觀念中、在代際相傳中,根深蒂固。以前我將這理解為傳統、保守,因為農村社會圈子封閉,對外來事物和變動的理解本事差,只是想着在自我的一畝三分地上過着知足的生活,大概實在是沒什麼可失去了,所以即使日復一日地碌碌無為,他們也樂得求個平平淡淡。於是乎,鄉村中的許多生活習慣於模式都由這個不變而衍生出了來。

因為不變,空間的固定和時間的簡單複製,文字在鄉土社會成了剩餘的東西。當今社會,人們把不識字、不會寫字的人叫做文盲,現代教育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全面掃除文盲,可是在鄉土社會,文字這個東西卻是可有可無、不見得受待見。很多農村人文化水平低,被城裏人嘲笑愚蠢,費孝通先生卻認為鄉下人不是因為“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決定其不需要文字,在《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中他分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論證了這一點。首先從智力上説,鄉下人和城裏人是沒有高下之分的,這一點有過親身經歷的費老在文中就以自我孩子的例子做比。所不一樣的是,城裏的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和文字打交道的機會更多,見的世面更廣,所以在學習上容易顯得更勝一籌;鄉下的孩子沒有有文化的父母,沒有接觸更好教育的機會,但同時他們也沒有養尊處優的條件,而是從小見慣十分接地氣地生活技巧,學做各種農活,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所以從解決問題的實踐本事上看,鄉下孩子不必須比城裏孩子低。在這個基礎上再看文字在鄉村的應用也就不用扯到智力問題了。農村其實是一個個小圈子社會,是一種熟人社會,圈子裏的人都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是天天都能見面的,是互相瞭解得不能再瞭解了,在這種應對面的直接接觸中,語言就已經足夠滿足交往的需要,作為間接工具容易產生歧義又多有不便的文字就顯得沒那麼必要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2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日還在中國佔據主流位置,儘管它已經成為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為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揹着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脱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奮鬥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脱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脱農皮而脱不掉,國家想脱農皮也常感為難。

因為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迴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為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教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我也登上老者的尊位,能夠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的複製。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必須是對的,能夠成為人生的指針,因為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能夠反駁,你也不能夠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資料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後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能夠得一世英名,説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能夠頂撞能夠反駁的資格,你能夠陽奉陰違,可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費孝通稱之為長老統治。

説得好像農村簡直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新變化總會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總不期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可是又要顧及自我的名聲,養成“完美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來犯上作亂,必須堅持恭順的嫵媚樣貌。這樣,就誕生虛偽,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為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温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也正因為變革節奏緩慢,才產生了這樣一種温柔的調和方式。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別説一般無智識的農民大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就連高層知識分子、尊顯的皇親貴族也在不動腦筋地跟着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能逃逸於空氣之外,呼吸於無空氣之鄉呢?

自漢朝以來,孔子的儒學被統治階層奉為至寶,是修身齊家治國的聖經,歷代不求變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學説老而彌堅,不經歷風雨卻天天都是彩虹高掛。中國的王朝不斷更替,之後者儘管對自我的敵人老輩子口誅筆伐,可是待自我上位,還是誠惶誠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我的朝廷。一亂一治地複製不停,社會還是老樣貌,換了姓名不換制度,猶如鄉村換個村長,也只會用前人的方式拿鋤頭。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數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國,本來這一股陌生的力量沒有儒家的傳統血液流淌,能夠不必用前朝的印版,可是他們自我本身也沒有印版,於是應對中國廣闊的農村手足無措,“英雄入彀”,立刻從征服者搖身變為奴僕,主動理解中國長者的傳統教育,戴精美的中國枷鎖,做穩定的中國國君。這一條,為中國史家頗感自豪,因為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強的魅力:軍事上屢屢獲勝的暴發户,在政治上、思想上無一不投入中國老當家的懷抱。的確,不求改變的傳統中國社會把力圖改變的外來野蠻人給改變了,最成功的改變就是把他們也改變得不求改變了。在歐洲,野蠻的日耳曼民族衝跨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促成了新鮮的封建制度,因為羅馬帝國沒有像我們這樣偉大的農業;在中國,最囂張的蒙古鐵騎

也被馴化成温柔的綿羊,因為中國有天下最偉大的農業。

再看看知識分子都幹了些什麼。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思想界雖然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可是縱使歷史給了這些知識分子兩千多年時間,也還是沒有一個出息得能夠和孔子齊名。相比孔子,後世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為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們,其實只好被稱作翻譯家、訓詁學家,他們之中絕對沒有革命家;翻譯家、訓詁學家注重的是準確地反映本來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當孔子肚子裏的蛔蟲。孔子思想能夠經久不衰,一本《論語》能夠在幾千年後為我們耳熟能詳,正要託這些翻譯家的福。為什麼不能違揹他老人家另起爐灶?為什麼兩千多年時間不能產生另外一種學説?為什麼兩千多年時間沒有人懷疑孔子的牌位有沒有放對位置?為什麼再也沒有百家爭鳴?放入農業社會這個大背景,就不需要再問這麼多為什麼了,當全社會都用農民的思維方式研究問題的時候,一切的為什麼都是危險的,一切的危險都是可怕的,後果很嚴重。誰還居然會想到那裏居然存在一個“為什麼”呢?這麼一個傳統能夠維持社會的穩定,自然這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傳統,不能反對的傳統。當然,社會在發展,新思想自然也要發生,翻譯家們採取的方式正是鄉村的後生的做法,細心謹慎地在為孔子作注的時候不着痕跡地摻入自我的想法,明明是自我

的東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調,還説最接近孔子的原意。這種一點一點的滲透,有的時候也會騙過他本人,以為自我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聲,能夠為之代言;有這種感覺的思想家,常覺得自我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儒家學説在緩慢可是不間斷地發展,有着越來越豐富而精深的資料;同樣是因為這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革命不能發生,儒家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儒家。

鄉村社會有多慢,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也就有多慢。傳統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聖碑,那最有資格代言傳統的長老們,自然就是聖人,有不可置疑的權威。鄉村的老人、宮廷的老官僚、學院的老學究因為把傳統守得最老,所以最為人敬重。整個社會的任意角落,都瀰漫傳統的觸鬚,稍有反叛即被它縛住,吞入口中,消化於無形。中國社會正是因為藉着傳統的強大力量,堅持着穩定,能夠長期綿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結束的整個過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封建史。農業在此立下大功。能夠想象,沒有19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沒有西方文化的大獲全勝,中國要想在20世紀繁衍出資本主義運動的風潮,繁衍出社會主義的夢想,要想發生對於封建時代的全盤否定,那是何等艱難!

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已經認可並誠心地接納了來自西方的新風尚。可是幾千年農業文化的滋養,誕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讓人驕傲,“很有面子”。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暢談四大禮貌古國的榮耀、四大發明的卓越、禮貌延續數千年不斷的個性,以及漢唐引領世界的風騷,每每有依依不捨的情愫。的確這一切的宣講能夠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向心力。可是要警惕自我,別做了翻譯家,別迷失在傳統的光芒中,思想家一個人的迷失,常常會導致眾多人的迷失。要切記:固然我們的傳統中有值得驕傲的東西,可是我們的傳統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東西。為什麼連綿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僅僅只奉獻了四大發明而沒有更多?為什麼我們那麼發達的農業始終催生不出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為什麼有數千年雄厚基礎的大中華帝國會被區區小國輕易超過?……有很多會讓我們覺得很沒面子的為什麼呢!要切記:後生可畏!更要培養可畏的後生!

當今中國,正在努力擺脱農業大國的形象,要褪掉農業禮貌的神光,降低農業的比重,減少農民的成分,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農業禮貌的背後隱藏的諸多弊病。可是,也許對於農業思維的頑固存在,我們的認識還沒那麼明確。“聽話的才是好孩子”,這樣的思想,起碼此刻還佔着統治地位;在廣闊的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思維觀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鬍鬚教訓着後輩。更重要的是,改變這樣的思想,別再讓它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別再讓後輩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3

《鄉土中國》此書,餘早有耳聞,惜乎鋭進之氣已減,加之事務纏身,故於15年11月方粗略瀏之。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解讀中國傳統社會,是費孝通的一個大膽而又成功的嘗試。書名中的“鄉土”二字,既證明了傳統中國之基本屬性,當然,從另一種角度來講,也是作者觀察傳統中國的立足點。

傳統中國是一個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的社會,土地是固定在地球上而不可移動,由此,以此謀生的中國農民也在日常的言談舉止不免帶有種種“鄉土氣息”(非貶義,僅僅只是一種客觀的描述)。鄉土社會,強調的是一種靜止的、固態的生活秩序。處在這種秩序下的人們,對於秩序服從的原動力既不是橫暴權力,也不是契約社會中的同意權力,而是在經年累月反覆訓練積累出來的傳統。傳統,在相對靜止的社會中,具有壓倒一切的權威性,這也是所謂禮治社會產生的根源。

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一樣,傳統國人社會生活結構偏向於以血緣和地緣為基礎的差序格局。所謂差序格局,指的是以父系親屬關係為主軸,異性親屬關係為輔軸的網絡關係。這種格局通常需要研究血緣、地緣、政治地位等因素的影響。對於該概念的研究在現代廣告傳媒學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

此書還研究了文字下鄉、男女有別、無為政治、長老政治、名實分離等問題,能夠説,此書以鄉土中國為基本論點,進而將研究領域擴展到了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及國民特性等問題。

本書語言樸實而又立意深遠,篇章結構看似紛繁複雜實則自成一體,是不可多得的大家之作。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4

因為不變,人際關係的穩定不變,所以構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自我總結提出得一個概念,用以區分西洋社會像成把、成扎、成捆、成挑的柴一般界限分明的團體——“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地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他用這樣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中國農村的這種格局。這種格局下的直接產物便是中國私德之盛行,西方社會都是先有了國家再有公民,先團體而後才個人;可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在一畝三分地上,誰不能自食其力,僅有在偶爾的特殊情景下或者一個人會需要其他人的幫忙,這遠遠不能構成一個團體的震懾。所以西方人民有着一個共同的信仰叫耶穌,而中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僅有一份用私人聯繫起來的道德,從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到現今的中國式關係。中國式的關係社會也可謂是這種格局下的鮮明例子,不一樣於西方連孩子與家長組成的團體中都會界限分明,中國社會則恰恰相反,是一個攀關係、講交情的網絡,而這個網絡在差序格局中又是具有伸縮本事的,所以小家庭的關係網小,大家族的勢力強,也才會有“樹倒猢猻散”這一類説法。但這樣的人際關係在

現代城市生活中則徹底被衝散,因為在每一天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每一天需要與從服務員、清潔工到快遞哥的各色人等打交道的現代生活中,人際格局每一天都在變動並且錯綜複雜,再不能像鄉土社會這般堅持着穩定的一圈圈的差序格局了。

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維繫着長老統治。農村生活像一個固定的模子,從日出而作到日落而息,從春天忙種到秋天忙收,從嬉戲垂髫到蹣跚老人,一天、一年、一生的日子都是這麼過來的,這個模子從來沒有變過,僅有跳到這個模子裏的人一代代更迭,一步步跟着前人的腳印走着同一條路。這樣,“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老人就成了至高無上的權利象徵,也即長老統治。“一個鄉土社會裏種田的老農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變更。一年一度,週二復始。前人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我生活的指南。愈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長者傳遞給你生活經驗、讓你少走彎路,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呵斥你遵從規則與傳統——這些在代代相傳中都被證明是正確的,也在不斷沿襲中成了習以為常的事。在農村,無論是婚嫁喪娶這等大事,還是逢年過節這種小事,都有不少繁複的禮節,這些都是靠老一輩人口口相傳告誡下一輩,有時遇到一件什麼大家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事,就只得找更老一輩的人詢問清楚。同樣的,倘若是誰和誰之間發生什麼衝突了,請一位老者出面,兩人即使再不服氣也會緩和下來。這當然構成了必須的等級,老者儘可指手畫腳,晚輩只得唯唯諾諾。這就是

在不變的鄉土社會中構成的以傳統、以老者為尊的秩序。

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將常所見所聞的現象讀出社會根源上的思考來,將具體的平凡小事讀出抽象的意味來,將知其然讀出了知其所以然來。然而我也不敢説我讀懂了什麼,或許我多少讀到了些什麼,也或許我什麼都還沒讀到。“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的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本看似薄薄的小冊子,實則是怎樣的厚重呀,勾勒出一整幅關於中國鄉土社會的探索與思考,無論是對我這種小讀者的啟發來説,還是對整個社會學關於中國鄉土社會的研究來説,這都是一本

最終想補充一點自我另外的想法,同城市完備的基礎設施、便利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醫療教育資源,農村自是不能比的,城市成了人們汲汲以求奔向的地方,農村逐漸虛空成空巢,某種意義上,鄉土社會已經成了現代社會的一種落後、負累,但其中的鄉土之情卻不是能夠如此這般輕易抹去的。經濟在發展,物質在充盈也在被摧毀,但情感,我們不能輕易説放棄。鄉土社會中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傳統,那種貼近泥土的親近自然,那種比鄰而居相互串門的熱情街坊,還有雞犬相聞的那份安逸閒適,都是鄉土社會中諸多概念構建的骨架中鮮活的血肉,在這個城市化不斷髮展、農村逐漸被淘汰的時代,也能化作一種讓人割捨不下的情懷。

鄉土中國讀後感心得800字5

這段時間一向在看《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説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社會學和鄉土文化概論相關方面的書,感觸頗深。

《鄉土中國》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敍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

下頭我想分享一下幾處自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這是一個比較比較都市社會和鄉土社會的描述。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都市社會是陌生人社會,在熟人社會裏,應對面交流(空間上)和口口相傳的經驗傳承(時間上)決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屬性;陌生人社會不一樣,空間上和時間上無法使經驗(作者擴展為文化)在所有人之間傳遞,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象徵體系引出概念(也就是詞),進行經驗的累積,這種經驗使得我們在陌生人社會中得以更好的生存,文字就產生了。

現代社會的這種浮士德感情觀倒是有助於計劃生育,哈哈。鄉土社會中這種浮士德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追求穩定。社會關係是生下來就決定了的,所以是阿波羅式?

中國社會差序格局是導致現行道德不一樣於西方的主要原因。差序格局的主要特點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私人關係,所以中國社會的道德觀念無法超脱個人產生一個團體性的道德,中國道德是能夠伸縮的,要視具體情景而定。所以中國社會道德的私人特點在公私衝突中顯得更為明顯,作者舉了如下的例子説明這個問題:

總之,看後給我的感覺是此書寫得很宏大,但也讓我會對很多植根在我們日常生活裏的道理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