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土中國》讀後感800字(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9W

《鄉土中國》讀後感800字(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一

初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為深刻: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説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划着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眾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説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於先人,源於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為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麼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麼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裏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説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二

《鄉土中國》一書是社會學巨擘費孝通老先生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期間所講“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講稿整理編寫而來。這本書雖然歷經七十餘年,但棲它的研究卻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重要思路,書裏自對我國的很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層次剖析。

我對該著作的認識是逐步加深的,我認為這部社會學鉅著不應在當今社會受到冷落。反覆讀了《鄉土中國》後我有三點感想:

一是中國人的安土重遷。由於中國傳統文化是屬於農業文明,中國是以農業為根基的文明古國。整個中原文化都建立在對土地深厚的依賴之上,所以我們和許有外國、遊牧民族、水上民族不同。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我們不隨意更換自己的住房。如果遇到拆遷這樣的事情,我們門會較抗拒,中國人對房子有自己的情結,這也是我們房價居高不下的一個社會除原因。

二是“熟人社會”,由於鄉土社會傳統,從而着成了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

鄉土社會發源子村落。在一個村子裏,周圍的人都是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大家都依靠着同一塊土地生活,彼地相互信任、依賴。也由比形成了一個由私關係引由面出的“差序格局”的人際關係。

就像一塊石頭投入水中激盪出漣漪一樣越靠水波中心的地方關係越緊密;越遠的地行關係就越疏遠,因此而形成的熟人社會。關係近的風事好商量,工作開綠燈;不屬於自已人的,便什麼事都很難有真正意義展開和作為。

三是婚煙關係。中國的家好做似事業組織,弱 的大以做事業大小決定。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妻關係只是配抽。而這恰恰與西方夫妻關係是主軸,夫妻感情主要凝聚力不同。因此在中國社會。夫妻間的感情淡泊是常見的現象。因為鄉土社會要求的是穩定,男女之間激烈的情感容易破壞這種穩定,所以中國人不喜歡離婚。因為大多數人對婚煙的就是一種穩定的合作關係,即使沒有愛情也不影響彼此方間的合作。

以上是我對《鄉上中國》主要的感受。

《鄉土中國》這本書除了增切我們看問題的深度,也讓我們更清醒的認識在這片古老的東方土地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使我在正視它的同時,也能夠積極地用正確的態度去解問題,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三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本介紹中國基層——農村的一本書。距離現在已近8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以先生獨到的見解去看當時的農村,還是頗具新鮮感的。

開篇先生首先為大多數人認為農村人存在的“土”和“愚”進行了反駁。“土”不應該是貶義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鄉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氣是難免的。“愚”也是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鄉下人見車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成里人認為他“愚”,城裏人對於農耕知識不懂裝懂,鄉下人也可以認為他“愚”,文字難以傳入鄉下是環境所致,農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一句話就可以將想表達的表達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城市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組成的圈,不能用鄉土社會的習俗應付。於是,“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

先生還解釋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就如一個石頭丟入水中,掀起一層層漣漪,以己為中心,人脈由權利和財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遠處的波紋淺,關係也薄。但漣漪的範圍大,到哪都想找點關係。所以説中國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團結意識。先生見解獨到,比喻生動,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社會存在了多年的問題。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當時中國鄉村存在的問題,如男女有別,長老秩序,禮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書中的大多數提出的問題如今都不復存在,但書中許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書中提到自己出國留學時奶媽給他包了一包鄉土,水土不服時可以給飯菜裏放些。讓我想到表妹出國時帶了一盆花,我嫌麻煩,花在哪都可以買。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花,是這盆土,走到哪看到這一盆土,都會覺得心安。”這大概就是如今鄉土的魅力吧,鄉土還是那孕育生命的鄉土,中國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四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繫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為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閲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着我們。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為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閲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讀《鄉土中國》有感 篇五

忽然想起了最近看的《鄉土中國》。之所以從心底裏漫出對這般生活的親近感,或許是因為我們都是土地的孩子,雖然許多人已紮根在了城市,但我們的祖先,在某個時代必然地直接受土地的哺育,進行着泥土的創作——由此我們對“淳樸”有着發於本心的嚮往。

時間線上,我們是社會歷史的後來者。我們曾經的社會被定義為“人治”的社會,而西方是“法治”的社會,現今我們也進入了“法治”社會時期;我們的文化曾傾向於阿波羅式的秩序性文化,除法家外,其他派系的哲學家、思想家都主張“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在過去而不在將來”,故孔子“言必稱堯舜”,故不同時期的統治者總不約而同地致力於統一思想、加強統治,而今我們的文化更傾向於浮士德式的創造性文化——“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前途是創造性的過程,社會關係的特質不再在於維持穩定和保證長久,而在於不斷的打破、重建。

城市的步伐是現代化的,它是社會趨勢的引領者,而鄉村在被同化的同時,還對傳統社會的“禮治”和“秩序”有所堅持。難以辯説哪一方是好的,但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對傳統社會、鄉村社會更加親近,在我看來,現代社會只是“個人有温度”的社會,而傳統社會和鄉村社會才是“羣體有温度”的社會。

城裏人是沒有鄰居的,這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感慨——並非隔壁真的沒有住人,只是人情淡薄以至於此鄰居不再有“遠親不近鄰”中的“鄰”的意味了。農民孤立地生活在小聚落裏,可以安於一畝三分地,“生於斯,長於斯,老死於斯”,彼此熟悉而守望相助,城市居民卻因為看到了太多而產生了追逐的慾望,大多城市居民,究其一生都在為了財富、名譽和地位奮鬥,沒有時間和精力分給非“己”之人,難以互相信賴,不願亦不敢輕易表達善意。

我以為,如果終極目的只是為了“追求幸福”,為什麼不互相給予幸福?漫漫追逐中苦總是多於甜的,內心的安寧和知足的品質才最是珍貴。知止不殆,方可長久。

不過,我想現在的我亦是一個在現世追逐的人罷。因為遠離那份寧靜,所以愈發羨慕和嚮往,在熙攘中嗅到一絲安寧的味道,便覺得甚是高興和寬慰。如此亦甚好!文案:驚蟄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六

夕陽西下,五六歲的小女孩拿着一個瓢,緊緊的跟在拎着水桶的爺爺後面,舀起一瓢水,澆在綠綠的葉片上,水混合着金色的陽光,緩緩流下。小女孩再蹦蹦跳跳的去舀一瓢水,繼續輕輕的澆灌在下一株秧苗上……

這是我三十餘年的生活裏,每每想起都覺得温暖的回憶。這回憶裏有中國人最離不開的土地,有温暖的夕陽,有前面引着路帶着我走過溝壑的爺爺,還有那些待熟的秧苗,以及對成熟的果實的嚮往。

看《鄉土中國》,最難忘的便是“鄉土本色”。無論現在我在哪裏,無論我生活在怎樣的圈子,鄉土才能給我最為温暖而安定的回憶。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而我,故土難離。

讀大學之前,我沒有想過我會到一個乘火車需要近30個小時才能抵達的城市讀書。考研究生的時候,我沒有想過畢業後我會到一個離家兩千多公里的城市定居。

如今,我生活在一個小城,城市邊緣有大片大片的耕地,一年四季各種農產品交替上市,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本地出產的特色產品,説起的時候臉上就滿是自豪。

冬天,冬筍破尖而出,挖出幾顆,煎炒烹炸,任君選擇。

春天,枝頭上桃花爛漫,等着夏季的成熟與甜蜜。

夏天,楊梅、桃子、蜜梨、葡萄輪番登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總是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土地帶給鄉村人的滿足,從餐桌上延伸到生活中,走親訪友時帶的特產是熟人社會最常見的親情友情交流方式。

土地帶着鄉村人的留戀,是無論距離故土多少公里,總有一碗菜讓你馬上能想起家鄉。

隨着網絡時代的興起,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在網上下單買到各地特產,前不久我在網上訂購了家鄉特產紅腸粉腸,欣喜的等着收貨,切片,開吃,但又總覺得吃到的好像不是那個味道。

是的,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哈爾濱,而現在我生活在幾千裏之外的浙江。再多好吃的海鮮水果也總是抵不過我對地三鮮鍋包肉的想念,再多的美麗的風景也無法讓我忘記家裏午後的葡萄藤。

雖然我只在鄉村生活過短暫的幾年,但是故土難離,那些土地帶給我的回憶總是無法忘記,那些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

《鄉土中國》讀後感800字 篇七

“書是良藥,可以醫愚”。不同類型的`書帶給我們不同的閲讀體驗和感受。通過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的學習與閲讀,我得到了不少啟發。

首先是閲讀方法方面。在此之前,課外的讀物大多是小説,而《鄉土中國》這種的學術著作是第一次接觸。打開目錄,一些生僻的詞出現在我眼前:“長老統治”“文字下鄉”“無訟”······再隨便翻開其中一頁,都是些枯燥、艱澀難懂的詞,很讓人牴觸。

在開始的幾章中,經常會發生前幾段要讀好幾遍才跟得上文章思路的現象。但隨着不斷地深入,我漸漸地找到了方法:每一章的開頭和結尾需要特別留意,因為這些地方往往會提出概念或作出結論;抓住關鍵詞,圈畫下來,排列在一起,就如同有了一張閲讀的“線路圖”;畫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梳理文章脈絡。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我提取、歸納信息的能力,讓我理清文章思路,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再者是文章的內容方面。作者從權力結構、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家庭制度、禮法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深刻地揭示了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在這些觀點裏,我印象最深的是《差序格局》和《血緣和地緣》。

《差序格局》中提到了自我主義,以己為中心,向外擴大的圈子就是我們的人際圈。作者形象地用石子投入湖面蕩起的漣漪來形容,它的界限並不是很清楚,親疏關係的遠近會對它產生影響;作者還指出圈子的大小是依勢而定的,真可謂是一語破的。

《血緣和地緣》主要圍繞着“人情”展開。在這個充滿人情的社會中,真正的商業是無法進行的,文中的例子:只有到十里之外的街市,人們才能自然地以“陌生人”的身份出現,才會認真的講價、買賣。這是土地上該有的規則,人們一代代的遵守着。

這些現象都是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而費孝通先生卻能將它上升到學術方面,這與他親身下鄉觀察實踐,不斷總結思考有必然的聯繫,費先生的格物致知精神讓我多了幾分敬佩之情。

讀書的過程如登山。前面是數不盡的台階,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頂峯之處再首來時路,我們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是無法比擬的,那時一定會不由自主地感慨: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

讀《鄉土中國》有感 篇八

這幾日,在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簡短而精悍的一本小書彰顯了大家的智慧,先生從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性説起,詳盡地闡述了鄉土性濃郁的中國歷史根源,以及以農耕耕作方式為根、父系統治的權力結構為主的基本格局,進而由此為基礎關係產生了龐大的家族和嚴厲的家規,而這些有血緣和地緣關係的家族所產生的關係與需求,最終構成了鄉土中國的萬千社會形態,溯源尋真。

在思維方式上,費孝通先生描述的鄉土中國並沒有從具體的中國社會這個大的範圍去闡述,而是從基層的中國鄉村為切入點,從其根源上查找,一語中的,言簡而精賅。這種研究方法和文章落腳點的選擇才是我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最大收穫:或許退一步便能得其精髓。費孝通先生以最基層的鄉村着手説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土氣”一詞經常是被人藐視的説法,費孝通先生卻説這一詞用的妙。因為中國的鄉村便是以土為中心,“土”是鄉村人的命根,最接近人性人神。他認為“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種相對的靜止便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這種相對慢的周率也導致了濃郁的中國鄉土社會現狀。在社會關係形成的角度,費孝通先生認為,“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中國的鄉村以“土”為本源,耕種方式確定了長久時期的以父系為主的權力統治結構,因此,鄉村氏族亦是以父系為主,母系的旁枝是不在其列,維繫家族的紀律而產生的家規同時也造成了男女有別,這與西方社會中夫婦為主軸的家庭格局有所不同。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東西方不同的家庭格局極大地影響了傳統的社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除此之外,費孝通先生還從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從慾望到需求幾個方面論述了鄉土社會中國的社會現象。

歷史文化的進程會產生多元性,但溯其源頭卻只有一個本真,只要我們尋覓了源頭,便也不難理解其後的走向。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九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説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説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聯不穩定的特點,但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説,正因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説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鄉土中國》讀後感700字 篇十

《鄉土中國》,薄薄的一本書,費孝通先生在序言中將之稱為小冊子,只有短短185頁,但讀完這本書裏面的十四篇文章卻花了很長的時間,我想其中有兩個緣由吧。

一是閲讀時會引起很多的思考,因為這本書不是對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中提煉的一些概念,是對中國社會結構進行探索時的首創概念。費先生説:概念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工具,書中每提出一個概念,就提供了一件工具,可以解釋自身經歷或道聽途説現象的工具。讀了一段文字,就要讀者結合自身經歷聯想出大量的現象,從具體現象中去加深理解那些概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者簡練的文字背後,是一個巨大的思考空間。

二是內容足夠精彩,因而有不捨得讀完的心理,才故意放慢速研讀。作者在開篇即言: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思路去理解中國社會,通過對作為基層的鄉土社會的剖析來理解現代社會,無論是現代社會中留存的鄉土成分,還是鄉土社會中不曾有過的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的新特徵。其中在中國延續千年的鄉土性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最耐人尋味,正如費先生所説: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了。

從鄉土社會理解中國,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穫,費先生提出和論證了的“差序格局”理論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中國社會格局的大門。在描述差序格局時,費先生説: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書中還將差序格局與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相比較,從中映射出中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站在鄉土視角,由古及近、由下至上來看我們當下的中國社會,分析現象的本質,認識問題的根源,尋找進步的辦法似乎都能找到突破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