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4W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多篇)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一

好書就是好人生的導師,它時時處處都在啟導着你的人生,為你披荊斬棘;為你鋪路建樹;為你剔除人生的“棘”。人離開了好書就是放棄了追求好人生,放棄了嚮往新未來,就等於放棄了鮮活的生命。

與好書形影不離的人就會遠離貪心,不再自命不凡,而是大智若愚。有好書相伴的人生,更會因物質世界中的貧乏,才恰恰可能在其心靈世界中謹慎地恪守着己欲,竭力使其慾望與能力相平衡,不貪慾;對其喜好的事物更具持久性,見異思遷的可能性就很小;由於物質的欠缺而更接近靈魂深處,並因生活中點滴獲得而對命運多一份誠謝,從而更能保持一份難得的內心的感恩、寧靜與平和;從而認真做事,規矩做人,成就好人生。

蘇東坡詩曰:“舊書不厭百回讀”,這“舊書”就是讀書人最心愛的書,是讀過不知多少回的書,也就是能給人的靈魂乃至人生以啟迪,併成就好人生的好書。

我早已深切地感悟到一本好書對人生是多麼重要。在臨大學畢業之際,《陶行知文集》就成為指明我迷茫心路,乃至成就而今好人生的一本好書。從那時,我就走出了困惑中的我,清除了前行的屏障,改變了人生的追求,頑強地直面挫折,不斷走向一條鮮亮的人生之路。

當我在從教生涯中一次次遇到困難時,每每想起了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哲理明言: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我百讀不厭,津津樂道。正是它改變了我的追求,改變了我的人生。

正是這本書,我才理清了人生之路;正是這本書,我才看清了人生之望;正是這本書,我才揚起了人生之帆;正是這本書,才成就了我好人生。這本好書就是我美好人生的導師,是這本好書為我點起了一盞好人生之光明永恆的燈。

好書,就是好人生的導師!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二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最近,我閲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

陶行知,現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引領我們學習做真人;他,教育我們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他,指引我們不斷前進。陶行知是“五四”前後中國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他的平易近人、熱愛學生,在書中處處能感受到。“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自從閲讀了《陶行知文集》之後,我便不忍釋卷,書中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句動人的名言震撼着我。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蔟繽紛。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三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或缺的。最近,我閲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非淺。

“從做中學”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教學做合一”是被毛澤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創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教學做合一”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係,對事説是做,對已説是學,對人説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的鋭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並使其達到最高水平。由此而產生的豐碩的教育理論著述,被今人編入《陶行知文集》。

“教學做合一”並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

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從做中學”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製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製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和探究發現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於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叫兒童做下面四件事體:就是遊戲、説故事、觀察及手工。”他認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可見,這裏的“做”只是一種基於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徵: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生。這就是説,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從“曉莊”實驗初期開設的“農事教學做”、“家事教學做”、“改造社會環境教學做”等課程,也可以看出“教學做合一”的“做”已經與生活結合,與勞動結合了。這一“做”已廣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了。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從做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員與課本不復成為學生唯一的導師;手、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全部,都是知識的淵藪。而教員變成發起人,課本變成試驗品。”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而只是起一種從旁協助學生活動的參謀作用了。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但並未從本質上闡明師生關係,闡明教師該怎麼做。“教學做合一”第三大特質是“以教人者教已”,説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親自演練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學。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這樣表述過這種思想:“‘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

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教學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動國小生來做小先生”等等,16都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於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裏已經達到了它所能達到的高度,十分難能可貴!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羣眾運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四

陶行知作為教育大家,其教育思想非常豐富,對於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説更是不可多得的一份財富。讀完《陶行知文集》,讓我感觸最深是陶行知先生的那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師愛的無私與偉大。都説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穫。平常人的付出都為回報,而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要以自己的一生做教育實踐,樹立起尚師德的典範,加強對師德師風的研究。

對教育事業要有赤誠之心

首先教師要有奉獻精神,教師要把教育事業看成一件大事來做,要認定教育是大有可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於是的,故此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有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他曾經賦詩來表達這種精神:“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其次教師要有樂業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事業是大事業,有大快樂,那無論是做國小教員,做中學教員或做大學教員都是一樣的,雖然教育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國小生天天成長,由沒有知識變為有知識,像一顆種子萌芽而生葉,開花而結果,這裏有極大的快樂。

教師要熱愛學生愛滿天下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師德規範。師愛是陶行知師德思想的核心,熱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無論家庭地位高低,財富多寡,相貌醜俊都一樣看待,不可偏愛,不抱成見,不循私情。熱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在這一點上陶行知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在辦學實踐中,陶行知十分注重尊重學生意見。熱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嚴格要求,他要求教師不僅上課時對學生負責,課餘時間也要要求學生,以免他們在閒暇時間做錯事,對已經犯錯誤的學生,陶行知主張用愛心去感召他們,讓學生勇於改正錯誤,陶行知強調,熱愛學生,要用真心真情,因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要友愛同事團結合作

通力合作,同心協力是陶行知反覆倡導的團結協作的師德規範,在1941年擬定的育才創造年計劃大綱裏,陶行知明確地把以互助精神相待作為一項重要的師德規範,陶行知堅決反對教師之間的知識封鎖,將教師不能放棄爭鬥,而不能謀充分之合作,視為最可恥的行為,他真誠希望在教師間創造出精誠團結,同心協力的境界。

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陶行知師德思想的重要內容,陶行知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字畫人的,因此,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強調因身教重於言教,他曾經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教師,才能培養真人才,陶行知從培養人才的高度,將叫人做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將塑造能服務於大眾的真人作為教育培養目標,將真教師作為教師學習的楷模。

教育不僅是教育學生,而且教育還是教育我們教師自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們深入學習和理解,我們在學習陶行知師德思想的同時,不僅能夠教育好我們的學生,還能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五

陶行知常説:“在我的教育裏,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尊重學生”,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餘,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於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説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説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罰非愛,而是對學習的傷害。作為現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鬥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着教師自身的失職。

當然,愛不是放縱,愛裏有紀律,愛裏有教育。作為現代的教師,在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能去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才能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

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吧!當我們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鐵塊,需要更多的愛去熔鍊鍛造呢?當一些學生輟學,是否反思自己將愛灑向他的心間去了呢?有一個鄉村女教師為走訪學生翻山越嶺,不幸摔傷,但第二天又冒雪走訪了,她硬是以滿腔的愛找回20多個輟學生。我們能否用自己的愛將孩子牢牢留住,不讓他們流失呢?

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於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説明自身無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自己的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六

這個暑假我讀了《陶行知文集》,裏面的內容讓我深有感觸,很多觀點和我們的教學緊密相連,而且講的非常的確切和適用,雖然時過境遷,但這本書的教育思想、理論觀點對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收穫很大。

比如這篇《教學合一》,陶行知先生認為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想到自己的教學課堂,深感慚愧。“如果你按着雞脖子喂米給雞吃,它會掙扎着不肯吃,如果你鬆開雞,它就會自己主動去吃米”,教師讓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的越充分,學生參與學習的自覺性就越大,學習效果就越好。

第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每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學生學習上“苦惱太多”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是因為不喜歡這一門學科,不喜歡教這門學科的老師。儘管我不完全苟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但老師如果不瞭解學生的學情,不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不及時對自己教學做調整和改進的話,他肯定是“教不好的老師”,新課程要求我們“因材施教”,這需要我們如陶先生所言認真去思考如何“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

第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科技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一個有着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課堂更加精彩、有趣。做一個學習型的老師,多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多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學生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學生“終身學習”,我們更要在“終身學習”方面身體力行。言而總之,教學合一就是學生樂學,教師樂教,教學相長。只有做到教學合一,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們的教學才是真教實學。

比如《活的教育》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的教育。陶先生深信小孩子是有能力的,即使差一點,也可以去鍛鍊,本領是鍛煉出來的。為了使有特殊才能者的幼苗不致枯萎,陶先生認為“我們就要順着他這種天然的特性,加以極相當的輔助和引導,使他一天天進步,萬不能從中有所阻礙或停滯,不使進步,把它束縛起來。”而“活的教育”的要求則是:(1)“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2)“要拿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3)“要拿活的書籍去教小孩子。”

陶先生説:“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煥發師生的活力,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首先要煥發師生的學習活力。課堂教學中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只有同時煥發師生的生命活力,才能有利於學生的培養和發展。其次,“師生”和諧,充分參與。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融洽、和諧的氛圍和條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師生”和諧的關鍵是師生情感的溝通和交融,而情感因素正是人們接受信息渠道的“閥門”。因此,活的教育應當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再次,自主、合作、探究結合。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人的創造潛能,僅僅是每個人展現的形態、程度、質量不同而已。活的教育就必須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思想主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讓課堂學習成為孩子們自主展現自己自尊、自信、自強、自創的人格精神的平台。

陶先生説:“拿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要拿活的書籍去教小孩子。”那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積極挖掘教材“活的因素”,教材本身容納着無窮無盡的人類智慧,我們要復活教材中原先就是活的西,挖掘教材活的因素,把枯燥的文字表達為一種活生生的、形象具體化的東西才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學生所接受。

因此在備課中,就要研究如何把教材中抽象的變為具體的,無聲的變為有聲的。,靜態的變為動態的,把教材中能夠反映“變化”的內容,用生動的畫面去勾勒。其次要了解學生實際,分層次備課。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教育兒童,就要以兒童的力量為轉移。有的兒童天資很高,他的需要就大些;有的兒童天資很鈍,他的需要就小些。因此備課中首先需調查學生的實際能力,調查他們學習上的差異,在吃透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後備課,並且要按學生能力差異分層次備課。分層備課不僅體現了活的教育思想,而且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到了每個具體的教育對象。分層備課,要研究不同認識層次,不同個性特點兒童的“個性差異”,按他們的需要備課,這是“活的教育”對我們備課的更高要求。細細體會和理解陶先生關於活教育的的要求的論述,我們更要做到相信自己的教育對象是有生命、有思想、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不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進行填鴨式、注入式教育。

讀了《陶行知文集》,我們深深感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留給後人極其寶貴的經驗財富。在我國教育和改革不斷髮展的今天,愈來愈顯示着它永恆的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論和實踐對於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深入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經驗,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創新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七

第一次讀《陶行知文集》時我還是個大學生,帶着對教師生涯的美好憧憬和滿腔熱情認真地讀了一遍。“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把真誠的愛獻給了他熱愛的教育事業,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愛滿天下”更是他一生奉行的格言。如今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對這些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讀《陶行知文集》,我不忍釋卷,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一句句名言,引導着我反思,啟發着我思考。教導着我對學生應有一顆愛心,要愛得真誠,愛得真心,要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感覺得到。陶先生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公正的,對學困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讓學生在愛的温暖中自我涅槃。

愛是打破偏見,尊重孩子

偏見,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孩子的頭上,任憑怎麼努力都無法搬開,孩子最後自我放棄,自動把自己歸入壞孩子陣營。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打破心中的成見,懷着滿腔的愛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正如陶先生所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裏的哪吒,一出生就被貼上妖怪的標籤,即使他斬妖除魔並救人於危難,換來的卻是嘲笑。於是他破罐子破摔,大搞破壞。可他也曾如此天真無邪,和小妹妹踢毽子,笑得那麼幹淨陽光。他渴望被讚美,被尊重,卻一次次落空。偏見和定義,最為傷人。生活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曾不自覺地如陳塘關百姓一樣,用批評指責的方式對待班級的熊孩子,在孩子屢屢犯錯後形成一個刻板印象,一犯錯就是指責和數落,根本無法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正如馬卡連柯所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人的頹廢和放棄,都是從失望開始的。在付出真誠和汗水後沒有期許的收穫,便容易使人懷疑付出和收穫的關係,進而否定自我,在消極的自我暗示中放棄,這些熊孩子表面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刀槍不入,其實內心非常在意。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説過: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讚美、欽佩和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但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深藏着同樣的,被尊重、被認可、被接納、被讚美的期望。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將眼光和注意力集中於孩子的閃光點,我們會驚喜地發現,他們會向着我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陶行知先生“四顆糖”的故事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想要孩子變得更好的做法,不是打壓,而是用善意的讚美和期許,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鼓勵他去為實現夢想而努力。成功的路很遠,資質不佳、有點“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和教師的理解和包容。我們在乎、尊重孩子,也在乎他們的想法,孩子的心靈就會為我們打開。

曾經遇到過一個破壞力很強的孩子,讓同學懼怕,讓老師頭疼,行為惡劣,軟硬不吃,來硬招他直接正面衝突,用軟招他一臉不屑,永遠一副“我就這樣,你能拿我怎麼辦”的表情。我想盡辦法,收效甚微,於是我去家訪。踏進他家門,我驚呆了,狹小的出租屋,客廳堆滿雜物,地板和物件都髒兮兮的。他家裏四個孩子,他是老三。父親滄桑的臉上寫滿不耐煩。母親暴躁易怒罵罵咧咧,對不請自來的我只説了一句話:“老師,我要上夜班了,那個廢物你不用管他,我當初就應該把他掐死。”震驚的我回頭,看到孩子眼裏的淚光。那一刻,我的心好疼,我好想把他抱在懷裏。家訪後我們進行了一次平等的如朋友般敞開心扉的暢聊,頑劣的孩子首次對我敞開心扉,起因在於一年級時班上孩子老是説他臭,嫌棄他排擠他,可沒人知道才6歲的他要自己洗衣服做飯。在家裏得不到父母手足的關愛,在學校受不到同學、老師的尊重。他也努力過,無奈成見太深,在他人消極的暗示下自我放棄,頑劣不堪。從此,我對他多了一份關愛,每天真誠的問候,善意的微笑,點滴進步公開表揚,偶爾犯錯私下引導。稀疏平常的問候,卻柔軟了他的心。人最深層的心理動機,是渴望被在乎。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偶爾還會犯錯,但身上的脾氣已經消失,被尊重被在乎的他,眼裏有光,心中有夢。

愛是積極暗示,表揚鼓勵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給孩子撐起一片抵禦自我否定的屏障,有助於自信心的樹立和發展。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給熊孩子多一點肯定,抓住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讓孩子在積極的自我暗示中,邁向全新的自我。

愛是耐心引導,有效溝通

在日常教學中,面對熊孩子,作為教師的我們內心燃起的是不耐煩,是憤怒,是想以更大的氣勢壓倒對方的簡單而粗暴的處理方式:我們對着孩子大喊大叫,威脅恐嚇無所不及。結果卻是硬碰硬,衝突升級,壓抑的情緒在下一次更猛烈地爆發。顯然,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是失敗的,缺乏愛和溝通,積壓的情緒會埋下巨大的隱患。孩子的壞情緒總是有內在原因的,面對壞情緒應以疏通為主,而非強堵,正如治水,堵的結果最終是全線崩潰,溝通便是疏通壞情緒的最好方式。

愛是培養責任,發揚個性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説: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生命個體,發揚個性,因材施教,給孩子多一點肯定,讓孩子勇敢做自己,在自我進步與肯定中,培養責任,懂得擔當。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由他自己決定。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和老師可以創造條件,放手讓他們去做一些看起來可能力所不能及的事,賦予孩子更多的責任與擔當。讓他們勇敢做自己,沒有一個“熊孩子”是天生的。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生動活潑、有着自己個性和天賦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他們的個性,盡我們所能去喚醒孩子內在的智慧與潛能,鼓勵他們做自己,發現自己存在的獨特意義,形成健全人格,讓每一個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愛是向善向美,包容關愛

愛,有神奇的力量,如陽光,一落到孩子心靈的枝頭,那些枝葉便會生機盎然起來。正是這種無條件的愛,喚醒了那些假裝自己是壞孩子的學生。

陶行知先生説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如果教育中面對誤入迷途的孩子,我們也能在心靈上再走近一點兒,多一點兒關懷,多一點期待,他們心靈的天空就可能會多一點兒晴朗。“一個最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輕易被打動,也最能識別善意。”

愛,看似柔弱,卻不可戰勝。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八

近日,我讀了《陶行知文集》後,對陶行知先生對教育提出了兩大要素即思想和情操的論述感受頗深。

關於思想方面:他認為要改變那種用古人的`方法去解決現在問題的辦法,即使問題相同,但由於時間不同,環境不同,就不能用原來的方法來解決現在的問題;同時指出也不能迷信外國,仿效外國,甚至於幻想。陶行知先生認為學校要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態度和探索精神,要學生提出問題,為設法解決問題選擇最有效力的方法,並通過試驗去進行印證。這種科學的研究態度對於大學生來説是十分可貴的。

第二要素是關於情操方面:他認為教師與學生應當養成密切的關係。教師來教書不是來抱個飯碗的,學生也不是交點學費來買個教師的。其實當今社會上,為了文憑而讀書的學生大有人在;而僅為了生存而教書的人同樣也不少。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應當發生一種優美高尚聯密有生氣的關係,去做他們的學問。這二大要素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教育應當培養學生那種求真的態度和創新的科學精神,師生之間應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良好合作的關係。這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如何結合教育特點和培養目標,將陶行知這種教育思想有效地貫徹到教育教學中去,培養更多的具有求真創新科學態度的、能適合當今社會發展形勢的學生也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和借鑑作用。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九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不免為這樣一所國小校叫好,因為“這個學校不但教學生讀書,並且教學生做事。”

即使是現在,在人們的觀念中,還是以為學校就是學生讀書的地方,教他們做事,學生家長也認為沒有這種必要,只是認為在這裏能夠接受知識即可,這裏所講的知識,主要是講書本知識。而燕子磯國小,卻在短短的半歲時間內,使學生從原來的七十人,加到一百二十四人。思考其原因,我想是因為學生在學校學習了一些合乎生活需要的學問,學生在學校裏既然肯做事了,會做事,在家裏也肯做事,會做事了,自然也贏得了家長對他們辦學理念的認可,所以這所學校在短時間內規模擴大也應是在情理之中的。

燕子磯坡上因為經常有人倒垃圾,很不乾淨,丁超校長就領學生們把所有的垃圾掃除一空。村民不知道衞生,仍是時常把垃圾倒在這個地方,但村民只要往這裏倒,他就會去打掃,村民倒一回,他就打掃一回,後來,鄰居竟然也責備起往這裏倒垃圾的人了,燕子磯也就從此乾淨了。

看到這兒,我不禁對丁校長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對於村民們亂倒垃圾的行為,他既沒有抱怨,抱怨他們素質差,不懂得講衞生,也沒有在那裏豎一塊“此地禁止亂倒垃圾”的牌子。他採用的方式是別人倒我就掃,正是這種無聲的舉動影響了村民,使他們自己在內心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後來形成了村民自覺維護環境衞生的情形。

“潤物細無聲”,在無聲之中他的這種行為影響地也不僅僅是燕子磯國小的師生了,而且影響了村民,讓一種好的行為影響到周圍所有的人。

是呀,當我們面對的現實與我們的理想不一致的時候,與其抱怨,不如放平自己的心態,通過自己的行動努力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