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烏塔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6W

烏塔讀後感(精彩多篇)

烏塔讀後感 篇一

《烏塔》這篇文章講了作者在羅馬,遇見了一個十四歲的獨自遊歷歐洲的德國小女孩兒,她名叫烏塔。她從三年前就開始自己掙旅費,閲讀相關書籍,並且制定遊歷的計劃。不不僅膽大心細,而且她還有一個好的觀點:光從書上和電視上看世界是不夠的,必須去親身經歷,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

看看人家烏塔,敢一個人遊歷歐洲,再看看咱們,如果家長不在家時停電了,嚇得就跟見了魔鬼一樣,人家多有計劃,可咱們很少制定長遠計劃。人家很自立,可國內孩子大多很嬌氣,一摔跟頭就得家長扶,外國孩子摔了跤,家長會鼓勵他們站起來,可見我們之間的教育差異竟然如此大。

我和烏塔根本沒法比,她不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自己還掙錢,而我連書包還要家長收拾。她三年不間斷地掙旅費,閲讀相關書籍,而我多幹一點活就累得受不了,我應該怎麼辦呢?我應該學習烏塔的幾個優點,首先學些烏塔制定計劃的優點,我要按照每天的作業,制定當天的學習計劃,安排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娛樂,什麼時候休息。其次,我要學習烏塔的自立精神,先從小事做起,以後書包自己收拾,衣服要學着自己洗,過馬路自己看車。最後,我希望能像烏塔一樣,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到零花錢,比如幫大人做家務,獲得獎勵。

《烏塔》讀後感 篇二

烏塔是一位14歲小女孩的名字,這個故事講述了這個女孩獨自一人在各國旅遊。

當我讀到文中的“這次趁暑假遊歷了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終還要去希臘。”時,我大吃一驚,一個才僅有14歲的孩子居然獨自一人去了那麼多地方。我想起了自我,什麼事都要父母幫忙做,就連去書店買書都要纏着父母,猶如一朵生活在温室中的花,依靠性很強,遇見困難從不會想辦法解決。

我想:中國的孩子此刻必須都這樣,吃飯要父母哄着吃,睡覺也要哄着睡,有些甚至連自我穿衣也不會。其實,這些大多因為家長們太溺愛孩子,不明白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總認為孩子這不行,那不行,不願放手。

這篇文中提到“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俗話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僅有我們親自做了才會認識事物的真正一面。

我想對中國孩子們説:“不要做母雞翅膀下的小雞,要做雄鷹搏擊長空!”也想告訴中國的父母們:“請不要過於溺愛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放手吧!”

《烏塔》讀後感 篇三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思緒萬千,想了許多,讀後感《烏塔讀後感》。這篇文章講述了12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為此做了3年準備,她一邊想盡辦法掙旅費,一邊閲讀和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遊歷歐洲打下了堅實基礎,體現了一名外國小孩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如果拿中國現代的小孩子和烏塔相比,中國孩子的自主能力遠遠比不上烏塔。中國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封閉式的,只讓孩子讀課本上的知識,很少參加社會實踐。除學習外,其他事情都不用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漸漸失去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小由父母“牽着走”,遇到一點點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問父母,找大人。而國外的教育是開放式的,讓孩子既學習課本知識,又參加社會實踐,從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動手能力。烏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的。當她夢想遊歷歐洲時,不等不靠,完全靠自己動手籌資金,做準備,享受着生活的快樂,也展示着人生的意義。烏塔的故事象一面鏡子,啟迪了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小培養自己動腦動手能力,做一個自強不息的棟樑之才!

《烏塔》讀後感 篇四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烏塔》。

本文講了主人公烏塔。當時她只有12歲。她獨自一個人在歐洲旅行,已經去了法國、瑞典、奧地利、意大利等四國,還要去希臘。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3年,做了以下準備工作: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讀有關的書籍,為了這次旅行掙錢。

我認為烏塔的做法很正確。古人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每個地方都會學到很多知識。這些知識是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正像烏塔所説的一樣,“從電視上和書本上認識的世界總是不完美的。”我們中國孩子其實是不快樂的,尤其是獨生子女,總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口裏怕化了,十分溺愛。我們就是平時上街也要手牽着手,好像一放手就會被壞人領走似的。自己出去旅行簡直是一種奢望,是我們獨身子女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們真希望父母給我們一片自由的天空,讓我們自由翱翔。

《烏塔》讀後感 篇五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出國旅遊的故事。烏塔為了出國旅遊,作了許多的準備,如設計了旅行路線,攢旅遊費,閲讀資料和書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購紀念品。同時,課文還描寫了烏塔關心中國小朋友有沒有出去旅遊的機會。文中的烏塔認為,父母愛孩子,就應讓他們單獨出門,親自出外去看一看等。這些,都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我認為:烏塔有這麼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國的小朋友敢於離開父母,思想獨立,敢於挑戰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國的父母願意放手,鼓勵小朋友培養自立能力。但是,我們中國許多小朋友就不一樣,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含在嘴裏怕化了,放在手裏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願意放手,但是孩子不願意學習自理能力,不敢面對和嘗試;要不就是父母庇護着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獨自外出生活。

其實,我也有一次獨自外出的經歷。今年暑假,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去參加夏令營。事前,我參觀了學校和宿舍,覺得很喜歡。但到了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一想到往後這21天就住在這裏,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我就忍不住哇哇大哭,眼淚“吧嗒吧嗒”地流了下來。可是,爸爸媽媽堅持要我留下來,鼓勵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生活,我被他們逼得無可奈何,只能強行被留下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課,老師説要選一位班長。他左看右看,好像若有所思的樣子。突然,他把目光移向我,決定讓我來當班長。在那次夏令營中,我認識了50多個新朋友,學習了不少英語知識,學會了國畫的技巧,老師還獎勵了我許多的“美元”,我用這些“美元”換到了許多獎品。

那次夏令營我過得比想象中愉快。於是,我明白:爸爸媽媽帶我到這裏來是鍛鍊我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挑戰能力。不過,和課文中的烏塔比起來,我還是差遠了。下一次,我要爭取自己主動報名參加夏令營,還要到外地去旅遊。

50

烏塔讀後感 篇六

在我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自己遊歐洲而且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作者問:你一個人嗎?”烏塔居然自然地回答:當然。”從這裏可以讀到烏塔的自立自強的能力和烏塔的勇敢。

真是讓我慚愧。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遊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相信。”這裏説明了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們的封閉式教育,所以如果在中國有人説自己的孩子是獨自一人旅遊的,大多數人都會以為他在騙人。

烏塔的旅費你以為是問父母要的嗎?錯!烏塔的旅費是自己掙的。烏塔在每個週末都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的時候還會去別人家陪小孩玩。説明了烏塔非常期盼這次旅行。烏塔為了去旅遊,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呢!

讀《烏塔》這篇課文,我想到了以前的我比不上烏塔的事情。以前我在早晨起牀,一雙襪子都讓媽媽幫我拿,洗澡的時候沒有爸爸的陪伴我都不敢去。媽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剩下的錢都不給媽媽,而是自己拿着,現在我讀了《烏塔》,感到十分慚愧。

並且現在中國父母不讓孩子們完成自己喜歡的事,其實等於害了我們一生!我現在只想對父母説:爸爸媽媽放手吧!讓我們完成自己的夢想吧!讓我們從你們百般呵護的籠中飛向天空吧!”

《烏塔》讀後感 篇七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對文中的小姐姐烏塔特別敬佩,我們可能一個人遊攬重慶的膽量都沒有,出門都是父母陪同,而烏塔卻可以一個人遊歷歐洲了!我為她豎起了大拇指!

我特別想對我的父母和中國的許多父母説:爸爸媽媽,過度的愛有時候反而是壞事,只會讓孩子們坐井觀天,無法真正認識外面的大千世界。你們為我們撐起的保護傘並不能為我們撐一生,那麼給我們多一些鍛鍊的機會,也是一種愛!我們很多孩子都是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個個是小公主小皇帝,可是我們長大了怎麼辦,離開了你們怎麼辦?如果習慣了你們的溺愛,習慣了處處依賴,那我們會失去獨立自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將來同齡人的'競爭中,你們辛辛苦苦寵大的孩子將輸得一塌糊塗。

爸爸媽媽,請收起你們的保護傘吧!我們需要沐浴陽光,也要迎接風雨才能茁壯成長!請收起你們的“翅膀”吧,讓我們展開自己稚嫩的“翅膀”慢慢學會飛翔。“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有許多中國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再不改變你們的教育方式,等我們再大一些就晚了,放手讓我們自己去拼搏吧,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彩虹呢?!

《烏塔》讀後感 篇八

今天,我學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文章主要寫14歲的德國少女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表現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有對生活的熱愛。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們的表現為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閲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於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裏怕丟了,含在嘴裏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們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才有這麼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裏,我不知不覺地當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參加活動,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一千個不同意。我已經9歲了,你們還要包到什麼時候呢?現在我幹起家務真是笨手笨腳的,甚至火柴也不會劃。

有一次,我到李月家裏去玩,一進門,就看見還有許多同學也在那兒,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後,她留我

們在她家吃中飯,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吃着吃着,門鈴響了,李月開門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對我説:“怎麼,還在這兒吃飯呀!飯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尷尬,人家還以為我到哪兒也離不開家長呢。望着同學們個個抿着嘴的笑臉,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個縫隙鑽進去。

家長們為什麼這麼不放心我們?咱們還是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學一起去看望黃飛翔,誰知還沒到黃飛翔的家就遇到了三個壞人,同學們嚇得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羣無頭蒼蠅一般,最後,誰也沒去成。通過這件事,更體現出我們的有勇無謀。與課文中那位膽大心細、有主見而不盲從的少女烏塔真是相差甚遠。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裏並不是説要我們也一人遊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話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為温室裏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更不要讓我們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家長們,請你們放開鳥籠,讓您的兒女們也像海燕一樣迎着風浪展翅飛翔吧

《烏塔》讀後感 篇九

文中的小女孩烏塔表現出來的勇敢、獨立。當我讀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去準備這次旅行。閲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賺旅行費用,每個週末去飯館或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這一段時,我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一個14歲的小女孩可以做這些事。烏塔用自己的勞動賺錢。而我,還天天向父母要錢,認為找父母拿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想到這裏,我是有多麼不好意思呀!還有,烏塔旅行每到一個地方。都先查詢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並及時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報平安。而我呢!這一對比,實在我自愧不如啊!

記得有一次,媽媽説我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一個人睡啦。我嘴上同意了,但心裏打着鼓。等媽媽把燈關了,我都不敢把眼睛掙開。"怕鬼會在晚上出來吃小孩。"這種想法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浮現。我越想越怕,一個怪物。自己安慰自己不要怕,我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睡着啦!"突然,有腳步聲,而且還越來越近,正準備大叫一聲"媽媽"時,咦!原來是媽媽,嚇我一跳!最後還是在媽媽的陪同下,我才睡着。如果烏塔也像我們一樣膽小,根本不可能一個人出去旅行。現在的小孩子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小皇子和小公主們。做什麼都依賴父母,這裏能力又差,心裏又脆弱。等我們長大了,我們總會離開自己的父母。獨自生活、工作。我們的父母也會老去,不能再照顧我們,而且還需要我們的照顧。

我多麼希望中國的家長們也像外國的家長一樣,多給我們一些鍛鍊獨立性的機會。

評語:這篇文章作者通過寫自己讀《烏塔》這篇課文之後的所思所感,告訴“我們就像温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雨與磨練,我們的獨立自理能力幾近退化,真的是我們不行嗎?是我們比別人差嗎?不是,是我們沒有機會,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長輩過分的寵愛甚至溺愛而造成的,他們把我們寵成了霸道、自私、嬌氣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他們很少給我們鍛鍊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們便享受慣了。“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對“我”的反問,正好問得“我”一時語塞。的確是呀,為什麼就不能讓我們單獨出門?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磨礪怎能成長?我們現在需要機會,親愛的父母長輩們,放心吧,請鬆開您溺愛的雙手,讓我們自由地翱翔。”襯托反應出了我國孩子的一種溺愛。這裏的小作者呼籲中國的爸爸媽媽們。也能像烏塔的父母一樣多給孩子們學會獨力自主的意識。不要過於的溺愛,讓孩子們有一個獨立的開端,自由和嚮往。做真正生活的主人。

《烏塔》讀後感 篇十

在第七單元中,我們們學習了許多篇名人的成長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篇文章。

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小女孩:烏塔自己一個人獨自遊歷歐洲。體現了她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這使我想到中國孩子在家裏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想獨自出去玩一玩也每每受到父母的控制,更不要説是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去遊歷世界呢?

許多父母溺愛孩子,他們都認為這是愛孩子,可他們錯了,不,他們應該是犯了個極大的錯誤,如果愛孩子,那應該讓他們去創造一個自己的世界,去克服困難!

烏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一個值得我們去讚揚的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