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幹法》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5W

《幹法》讀後感多篇

《幹法》讀後感1

前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稻盛和夫的著作《幹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觀”、“勞動觀”、“工作觀”,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進行深刻反思,進而找到新的人生支撐點。

本書以“為什麼工作”為起點,講述瞭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志。通過結合稻盛先生的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瞭如何愛上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閲讀此書,有以下幾點領悟: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曾經聽過一句話“越努力就會越幸運。”“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認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也許在別人的眼裏,你的認真有時會顯得比較“較真”“古板”,甚至會比較“傻”,但是當你真的熱愛某項事物或事業的時候,你的“極度認真”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真實感情的流露,是“迷戀”情感的唯一態度。

要擁有人生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夢想或者是有夢想但覺得很渺茫,並不敢想,那麼夢想終究是夢,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稻盛先生有一句話“人本來就具備使夢想成真的巨大潛力”,即使是覺得自不量力的夢想或目標,若能牢牢記在心裏,並堅持不斷的為了實現它去努力,那麼你的夢想終有一天會實現。

領導能力的提升重在“思考”。正如書上提到的“松下幸之助”的有關於“水庫式經營”一樣,企業的領導也只能從大格局去引領我們,每家支行會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客户羣體等的不同,適合經營的方法肯定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自己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一切的開始”。目標方向已有,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思考找到具體的方法,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工作中當遇到覺得難以克服的困難時,當自己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稻盛先生告訴我們“這時候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想想我們每次遇到“坎”的時候,往往不是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努力,而是為自己做不到尋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就是因為對待困難的態度不一樣,則每個人收穫的結果也不一樣。所以,當我們覺得進入“絕境”的時候,試着換一種思路,換一種態度,説不定立刻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最重要的是“注重細節”。記得聽廣播的時候主持人説過一句話“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工匠精神”。例如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更新,導致衍生出來現代化所需要必需品的種類繁多,如何在眾多產品中脱穎而出,肯定就要求製造者在產品的細節處下工夫才能夠贏得市場,同理可證,不論是產品的質量還是工作的質量都是一樣的道理,追求“工匠精神”,“注重細節”,就會使你在和別人做相同內容工作的時候能夠“與眾不同,脱穎而出”。

總結稻盛先生的人生理論,就是在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的前提下,擁有對人生對工作的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將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正確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那麼所得到的人生將會是“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幹法》讀後感2

前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稻盛和夫的著作《幹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工作觀”,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進行深刻反思,進而找到新的人生支撐點。

本書以“為什麼工作”為起點,講述瞭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結合稻盛先生的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瞭如何愛上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閲讀此書,有以下幾點領悟: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曾經聽過一句話“越努力就會越幸運。”“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認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也許在別人的眼裏,你的認真有時會顯得比較“較真”“古板”,甚至會比較“傻”,但是當你真的熱愛某種事物或某項事業的時候,你的“極度認真”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真實感情的流露,是“迷戀”情感的唯一態度。

要擁有人生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夢想或者是有夢想但覺得很渺茫,並不敢想,那麼夢想終究是夢,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稻盛先生有一句話“人本來就具備使夢想成真的巨大潛力”,即使是覺得自不量力的夢想或目標,若能牢牢記在心裏,並堅持不斷的為了實現它去努力,那麼你的夢想終有一天會實現。

領導能力的提升重在“思考”。正如書中提到的“松下幸之助”有關於“水庫式經營”一樣,企業的領導也只能從大格局去引領我們,每家企業會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客户羣體的不同,適合經營的方法肯定也會有很大差別,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自己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一切的開始”。目標方向已有,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思考找到具體的方法,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工作中遇到覺得難以克服的困難時,當自己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稻盛先生告訴我們“這時候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想想我們每次遇到“坎”的時候,往往不是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努力,而是為自己做不到尋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就是因為對待困難的態度不一樣,每個人收穫的結果也不一樣。所以,當我們覺得進入“絕境”的時候,試着換一種思路,換一種態度,説不定立刻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最重要的是“注重細節”。記得聽廣播的時候主持人説過一句話“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工匠精神”。例如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導致衍生出來現代社會生活必需品的品種日益繁多,如何在眾多產品中脱穎而出,肯定就要求製造者在產品的細節處下工夫才能夠贏得市場,同理可證,不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工作質量都是一樣的道理,追求“工匠精神”,注重“細節”,就會使你在和別人做相同內容工作的時候能夠“與眾不同,脱穎而出”!

總結稻盛先生的人生理論,就是在持有正面思維方式的前提下,擁有對人生及工作的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將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正確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那麼所得到的人生將會是“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幹法》讀後感3

《幹法》出版於20xx年5月,距今已有8個年頭。著者是日本的稻盛和夫老先生。其早年經歷了很多的坎坷,最後他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赤手空拳創辦兩家世界500強公司,78歲高齡的老先生還出任日航CEO,繼續締造不凡的奇蹟。

《幹法》一文是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工作心得及其參悟。全書質樸無華,言簡意賅,通過工作來點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它是老先生的祕籍,囊括他一生傾注工作的智慧奇書。得志者讀之,能悟成功並非偶然,唯有“愚直地,認真地,專業地”長期以往努力才能有所作為。失意者讀之,能起死灰之心,奮發圖強,終有所就。

1、“為什麼要工作”

總有人認為工作是不得不承受的必要之惡。人要生活就必須要工作,併為之付諸行動,用腦力、用體力,用服務等換取有價值的薪水。其實他們已經忘卻了價值-自身的價值。他們在意的是等價換得的報酬,對其工作無所謂,不深入,甚至產生抗拒,厭惡,失去對工作本身的興趣,參悟不到工作對其本身的價值和樂趣。

稻盛和夫老先生認為,工作是對心志的磨練,是“萬病良藥”,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工作其實是最能體現一個人價值及其能力的表現。工作應該帶給人的是體面、尊貴、責任的所然感受。一個父親,通過體力掙取一家老小的安穩,他肩負的是責任。一個丈夫,通過自己的勞動所得,搭建一個温馨的家庭,他的工作是尊貴的。一個兒子進入社會,離開父母的遮蔭,他的付出,他的工作是體面的。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所説“人生的真諦在於奉獻與合作”。這與人為什麼要工作這一探討的觀念是一致的。

2、對待工作的態度

淺顯的等價交換價值,是體會不到工作帶給他們的樂趣和意義的。他們的不情願,實質是消耗時間,浪費生命。稻盛和夫老先生説過,人生好不容易走一遭,何不轟轟烈烈幹一場。

對於工作當作是一種修行,在繁瑣中找到條理,在枯燥中找到樂趣,在重複中找到其特別,修行不就是手揮軒轅寶劍,披荊斬棘嗎?

愛情最令人神往,最讓人為之寬衣解帶終不悔,把工作當作你的戀人,用心呵護,精心照顧,當然你就能收穫屬於你的幸福了。稻盛和夫説“熱戀中的戀人,在旁人看來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們卻處之泰然。讀後感·工作也一樣,只有迷戀工作、熱愛工作,才能長期堅持艱苦的工作。一以貫之,無怨無悔。”

3、年輕時經歷的苦難是金錢也買不來的,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乍看是不幸,實際上是幸事。

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要不斷探索不斷進取。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也沒有人的成功那麼隨隨便便。承受常人難承之苦,享受常人難攀之尊。“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鑽研,比誰都刻苦,而且鍥而不捨,持續不斷,精益求精。這就是他的成功的必經之路。

《幹法》全書讓人受益匪淺的金句太多,唯有“幹”,踏實的幹,認真的幹,出路就在下個拐彎。謹遵稻盛先生的分享和指教。

《幹法》讀後感4

看完《幹法》,輕輕閉上眼睛,浮現腦海的是“居安思危”“熱愛工作”“追求完美”“人生*工作的結果=熱情*能力*思維方式”等等,這些經典語錄讓我受益匪淺,它的確打開了工作的另一層定義......

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淺顯易懂,其中的道理並不難,難的是堅持的實踐,現在我們國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不僅僅是為了温飽而工作。對於經濟條件好的人,工作對於他們而言只是消遣時間罷了,他們更在乎自己業餘生活的樂趣,即使領導提出加班,他也會拒絕。可是,在這個時代,特別是外貿,我們拼的不僅僅是價格和質量,更重要的是服務。如果缺乏服務意識,客户就會一點點流失。而對於那些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他們會把工作當作事業來看,更多地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現在的企業不乏這樣的人,業務能力很強,但是比較專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看自己的得失,忽視公司的利益。記得去年工作期間,我早上打開B2B,看到客户訂單核算成本時,發現公司定價不對,原來是內控課昨晚上傳B2B價格時把公司定價上傳錯誤。

我立刻和組長説了,但是她説:“你不要管那麼多,現在B2B價格比公司定價低,更利於我們接單,而且價格錯誤是內控課的責任,就算查也查不到我們頭上......”然後我越級反映給課長,才及時糾正價格並呈報董事長。此時公司已損失折算人民幣10萬元。如果放任不管,損失則幾百萬乃至更多。如果每個人都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再高的業務能力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要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樣,做一個“單純”“利他”的人,因為心思單純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進入“心流”狀態,心無雜念自然會更容易成功!

如果豐倍是一輛大巴車,那麼董事長就是掌握方向盤的人,業務是踩油門的人,QC則是踩剎車的人,所有員工要爭先恐後去坐前排,大家一起同舟共濟,把這輛車穩穩地駛向我們的希望之園!

《幹法》讀後感5

本書從四個方面總結和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工作理念、工作經驗,讓讀者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為什麼需要工作?

稻盛和夫指出:這是因為工作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心志、磨鍊靈魂,也是對治“貪”、“嗔”、“痴”三毒的精進修行。針對解決如何投入工作這個問題,稻盛和夫告訴我們:首先是要調整心態,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如何調整心態?則是要自我燃燒、捲起漩渦,主動成為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具體工作的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什麼?

稻盛和夫也給出了答案,他認為,最重要的四個方面是:志存高遠、定下目標;每天努力、持續進步;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日積月累、鋭意創新。這些經驗和方法,是被多家企業的成功實踐所印證了的正確哲學,稻盛和夫金針度人、傾囊而授,讓讀者受益良多。稻盛和夫還用一個獨特的方程式概括了本書宗旨: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要成就一番事業,既需要有包括智能、運動神經或者健康等的“能力”,也需要對人生和工作充滿火焰般的“熱情”,更需要不厭辛勞、願他人好、願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的“正直”的“思維方式”。

《幹法》不能被簡單地誤讀為,“只要埋頭苦幹,經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雞湯説教,它實際是“不能放棄對自我的人生責任”的信念。稻盛和夫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與其杞人憂天為明天擔憂,與其苦思冥想制定長遠的計劃,不如全力以赴過好每一個今天,抱着“無論如何也要讓事業成功”這種強烈的願望去把工作做到極致,用“極度”認真工作的態度來扭轉人生命運——在浮躁的當下,這一思想無疑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現實意義。

《幹法》讀後感6

讀了《幹法》,整本書都是圍繞“幹”字而展開,我理解的“幹”就是一種踏實的行動,它是成功的基石,沒有捷徑可以走,必須老老實實的做,一步一個腳印,容不得半點馬虎。但是要幹成一件經天緯地的大事業,光有莽撞“幹勁”是不行的,因為不理解“幹”的意義,就會在遭遇困難和挫折下,慢慢懈怠,產生消極,不斷的降低當初的奮鬥目標,最後甚至把初衷拋之腦後,導致半途而廢,然後還會產生自我安慰:“差不多就行了!

到點就下班了!”那麼如何“幹”才能通往成功?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的種種絆腳石,稻盛和夫是怎麼克服和做到的呢?他總是善於思考,最後總結成各種方“法”,這個“法”讓枯燥的“幹”一下變的有靈氣了,“法”就是“幹”的靈魂,賦予它的生命。而這個“法”我把它理解為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它是以充滿大愛、奉獻、無私為出發點。

今天的我們就像昨天的,還是一個普通人的稻盛和夫,我們也會抱怨環境,抱怨工作,也會感到苦惱。那麼讀完《幹法》後,我們首要思考的是“為什麼要工作”,我一直以來都認為工作是為了衣、食、住、行,然而工作還有更深層的意義,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心志。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稻盛老先生了,先埋頭工作,把工作做到極度。

我們如何把工作做到極度呢?換言之就是如何投入工作呢?我都是抱着一顆埋怨的心,腦子想着工作都是枯燥的,乏味而無趣,難怪工作上難有進展。稻盛和夫告訴我們,要想工作有所起色,你必須從喜歡你自己的工作開始,我現在也改變了心態,要愛上自己的工作。

稻盛和夫説:“光愛上工作還是不夠的,必須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現在我們明白了,光有熱情還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而且這個努力的行動程度是要異於常人的付出。要有壯士斷臂的決心,卧薪嚐膽的毅力。

《幹法》對我們都非常適用,因為它不浮誇,對功成名就,它並不是遙不可及。它是有法可尋的,那就是抓緊今天這一天開始幹起,它從不虛度光陰,只有不斷的積累無數個今天,哲學上説的:“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那麼它最終將會贏來輝煌的明天。

每到夜深,我偶爾會深思,為什麼我們工作五年、十年還是老樣子,《幹法》給了我們答案,那是因為不知道怎樣才能出色的工作,原來“完美”是出色的“代言人”,追求“完美主義”,才能讓今天的工作比昨天更好,更完美!

《幹法》的精髓是“創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鑽研創新,如果思想固守,按照經驗辦事,確實很難有出色的成就。所以工作要帶着創新思維,持續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善與改良,要有稻盛和夫另闢蹊徑的勇氣,才能取得比別人更輝煌的事業。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稻盛和夫用他一生去驗證這個人生方程式,從而取得了碩果累累。只要我們有一顆不甘於平凡的心,那麼請現在擼起袖管用這個方程式踐行我們的人生吧!

《幹法》讀後感7

人,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錢而工作?為了更多的錢?

也許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好在,對於這種問題我們可以向智者借鑑思考,比如,向身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先生。

通讀全書,稻盛先生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怎樣理解呢?也許一個經典的故事能給它更好的詮釋:

一位心理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為了實地瞭解人們對於同一個工作在心理上所反應出來的個體差異,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訪問。

心理學家問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工人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的硬,害得我的手痠麻不已,這真不是人乾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資,我才會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温飽,誰願意幹這份敲石頭的粗活?”

心理學家問第三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閃爍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落成之後,這裏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並不輕鬆,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在這裏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就會激動不已,也就不感到勞累了。”

瞧,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卻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當然,不同感受,也會帶來不同的格局和未來。三位工人結局如何?不知。但對待工作的態度像極了第三位工人的稻盛先生,從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變成了經營之聖。

一個人一生可以有很多種追求及慾望,但終其一生,目標終究是為自我實現,即“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而工作,恰好是自我實現的一種極好的方式: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適應力,溝通力,協調力,應變力以及決斷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台上得到展示,而展示出來的價值也會不同程度上得到公司,社會乃至國家的肯定,這份肯定,也終將成為我們自我實現的階梯。

不管過去我們是第一種或第二種工人的消極看法,從今天開始,我們應向第三種工人學習了:

““現在也許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後必須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進行具體深入的思考。能力要用將來時。“

“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不應牢騷滿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驗,堅持努力,一點點積累小小的,然而是確鑿的成功。”

“先是堅持一個月,再堅持一年,然後5年,10年,鍥而不捨。這樣做下去,你就能踏入當初根本無法想象的境地。“

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企業一路走來,稻盛先生正是通過這般的想法在工作中自我實現,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驕傲,又怎能甘於落後?也許我們成不了經營之聖,但通過努力,我們一定能做到更好的自己!

當我們在討論工作時,我們在討論什麼?談論目標,談論慾望,談論自我實現的自己。

《幹法》讀後感8

本書主要是講了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在總結自己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經驗教訓基礎上,講述了自己的工作觀和勞動觀以及這兩者對人生幸福的重大意義。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與作者產生強烈共鳴的地方是對工作意義的思考。從校園這個象牙塔的環境到步入社會工作,從每天只需要按時上幾節課餘下的時間都是自由的到朝九晚五,有時甚至要加班的種種變化,已經出來工作了兩年的我,還是會不適應,還是時不時的冒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人要工作?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我很認同作者的觀點。不可否認,在資源有限的社會環境下,工作的目的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但是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需要工作的,如果僅僅以生存為目的而去工作,那樣的人生一定不快樂。

正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所説的那樣,包含生存需要的生理需要只是人類需求的最低層次,如果只滿足生存需要,其他的需求都滿足不了,一個人是很難在社會上活的快樂的。在我看來,把提升自己的心志作為工作的目的是一個很聰明的選擇。其實,不同人對工作的目的可以是多樣的:有的人把生存當做工作的目的、有的人把賺大錢當做工作的目的、有的人把完成自己的使命當做工作的目的等等。

這些對工作的態度因人而異,無可厚非。但是不同的工作態度反映到實際工作生活中,就會帶來快樂和不快樂之分。例如,把賺大錢當工作目的的人,在工作中會把賺錢作為一切處理問題出發點,因而錯過了工作過程中不能帶來金錢利益的摯友、同事的信任等等。摯友和同事的信任這些是占人生大部分的工作能持續帶來快樂的財富。有可能最後他賺到大錢了有過短暫的快樂,但卻也失去了占人生大部分的工作所能帶來的快樂。與此相對,把提升自己的心志作為工作目的,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挫折不再是要苦惱的事,而是把它們看作是自己進步的每一個機會,就會有勇氣去面對去解決,然後真切地感受自己的一點一滴的進步和相伴而來的成就感。所以,我覺得作者的這個工作觀是很聰明的,我也會嘗試着去實踐,去感受自己每一天的進步。

另一個我比較有共鳴的地方作者所説的“感動給人注入新的動力”。剛開始進入公司當外貿助理的時候,對公司的產品和工作內容一無所知,也會經常出錯。一個半月後,當自己能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的時候是非常的開心的。雖然開心的時間很短暫,但每每回憶起來那個開心的瞬間,就有了克服困難繼續幹下去的動力。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創造屬於自己的感動、然後好好珍藏它們,相信它們會成為我前進的源泉。

我認為稻盛和夫寫的哲理其實是很多人都懂得的,但確也是很容易被遺忘、很難付諸行動的。畢竟人性裏面還是有懶的東西存在。但是,克服惰性去做的話,我相信慢慢就會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幹法》讀後感9

最近有幸讀了稻盛和夫的《幹法》,使我對於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我的心靈是一個極大地洗禮,徹底的改變了我對工作的態度。

《幹法》一書首先講到人為什麼要工作?相信絕大多數沒有看過此書的人會回答:“為了生存”。但是作者卻提出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如果我們把工作的目的當成為了生存,那麼我們就會以負擔的態度對待工作。而如果我們把工作看成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那麼我們很多人就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工作了。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是通過工作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素質,也就是心志吧。

那麼怎樣才能幹好工作呢?很多人只想着挑好的工作,既輕鬆又能賺到很多錢。對於現在的工作,大多數人抱着不滿意的態度,這樣肯定是幹不好工作的。通過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任何一個工作只要是你幹到極致,就會取得巨大的成功。幹好工作,首先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書中提到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熱愛工作,但至少“厭惡工作”這種負面情緒必須從心中排除。通過現身説法,表明了喜歡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艱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這些對我都很有啟發。

目標是動力的源泉,我們應該給自己的工作設立一個什麼樣的目標呢?在很多人對待工作時,只是把工作的目標定立在我做了,我完成了。至於做成什麼樣,卻很少考慮。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只是在工作上原地踏步,卻很少取得進步的原因。《幹法》書中提到縱使是自不量力的夢想,還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這個目標,並向同仁展示這個目標。首先“必須得想”。要敢於給自己設立一個高的目標,併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當你竭盡全力的時候,就會有“神靈”來幫助你取得成功。只有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幸運的女神才會,也一定會眷顧的。

堅持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再偉大的事業也是靠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不像豹子那樣行動迅猛,而像牛一樣“愚直”地專注於一行一業,這樣才能磨練人格,提升能力。仔細想想,何嘗不是?立正、齊步走和正步走多麼簡單,可是我們要是把他們做到極致,就給人以震撼的效果。閲兵時那整齊的步伐不就是靠一點一滴訓練而成的嗎?抓住今天,抓住現在,專心致志於一行,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幹,你的人生人生就會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當我們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之後,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人生沒有終點,成功也沒有終點。當我們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驕傲,坐享其成的時候,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的人生已經結束了。只有我們為工作,為自己的事業不斷的在奮鬥的時候,我們的人生才會顯得有意義,有價值。

作為一名軍隊的基層管理者,通過《幹法》的研讀,讓我明白了在工作中困難是無處不在的,看你如何面對困難;在工作中機會是無處不在的,看你能否發現、抓住機遇;在工作中成績和失敗也是無處不在的,看你如何處理成功後的驕傲心態和失敗後的心灰意冷。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工作。

《幹法》讀後感10

這幾天我閲讀了《幹法》一書,讀此書後稻盛和夫先生對工作的認真和熱情讓我深受感動。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大家學習的好書。

書中講到人總要適應環境的,是環境改造了人。看一個人的修為,就能推測到他所處的環境。因此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企業應該營造怎樣的環境給員工,讓他們產生積極的態度,而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許多企業的高級主管認為:當前員工最大的問題是態度問題,並且經常在大小會議上強調做事要“全力以赴”。其實,大部分人都懂得全力以赴。試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身處困難或者危在旦夕,做父母的幾乎都會迸發出潛能全力以赴。把人們不成功的原因歸咎於沒有“全力以赴”的習慣,還不如説人們沒有目標,目標不清晰,或者對目標的價值評估太低。況且大部分人對於目標的評估,只看到其顯形價值,而看不到隱性價值,其主要的原因是動力不夠大。所以不管以後做任何工作,我們都要去適應所處的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我們。

成為自燃型的人,我們在工作中公司領導會給一個方向,其他的事都是自己去做。我認為要做一個自燃型的人,不能等到公司命令了或者有人吩咐了再去做而是在別人吩咐之前去幹。前幾天在一個講座中學習到,每天提前半小時出門,這樣就排除堵車等急促感,會讓你的心、肝等內臟器管得到放鬆,我感覺如果能把這個提前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每天提前到單位對自己的工作提前準備,今天的重點工作是什麼,什麼工作是首要的,什麼是次要的,這樣對自己以後肯定會很有幫助,讓自己能量最大限度的發散出來,讓工作順利進行,要像發動機一樣,成為自燃型的人。

就像書中所説的,平時人都是這樣想,能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恐怕是微乎其微。其實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喜歡上自己現在的工作。能夠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稻盛先生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一家日益破敗的“松風工業”,為了讓自己安心工作,他把自己從事的研究想象成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在鑽研。經他這麼一想,枯燥的研究真的就顯得熠熠生輝起來。由此可見,不“迷戀”自己的工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愛,傾聽“產品的哭泣聲”,就很難做到出色。如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天堂與地獄,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通過此書我學到的東西很多,但總結一句話,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向稻盛和夫先生一樣,愛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對工作的熱情,激發自己的潛力,努力工作,讓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能更上一層樓。

《幹法》讀後感11

給自己一顆定心丸,讓自己徹底的清醒,徹底的明朗前方的道路,以及行走的姿態。讓自己的心,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從此刻,從此刻。

你向神祈禱了嗎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以前感覺的偉大,都是那麼卑劣的微不足道。稻盛和夫,如此簡單樸素的話語,勾勒出一個不斷奮鬥,不屑世俗的身影。有多少種不可能,就有多少種奇蹟。”年輕時的苦難,花錢也該買。“這句話太真實,太直白,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擁有這樣的心態呢”用格鬥的氣魄“,想想來自己以前多麼的輕狂的稱自己氣魄非凡,可真正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用格鬥的氣魄去完成的事情。我不得不為之感到慚愧。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活的精彩!平凡,非凡……豐富自己的生活,無論從工作上來講還是從學習鑽研的角度上講,要精彩,就務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我喜歡這樣的信仰,我相信,如果真的到了向神祈禱的時候,那麼神也自會護之於臂膀。

此刻滿大街聽到的統統是抱怨,無法想象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抱怨,將會變成怎樣。社會的意識形態在努力的爭取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在充分的自我放縱。如此無用功,卻如此受青睞,可見這不是一個時代造就的。而是人類本身所帶有的”高能量品質“吧。

做自然型人才,高調自己的目標,低調自己的姿態。悄悄地把願望裝進潛意識,用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創造非凡。開創一種與原先截然不同的新生活。幹法,給我的衝動也好,野心也罷,但是它讓我豁然開朗的看到了光明的未來。總有一種方式能成功,而這種方式能讓任何人無差別成功。稻盛和夫,謝謝你的陽光。

《幹法》讀後感12

“學習”觀念穿越歷史、根植於人文,歷久彌新。稻盛和夫先生講“磨練靈魂”、講“改變思維”、講“智慧的寶庫”、講“工作中的領會”...,其中貫穿着學習的精神、嚴格自律的人生觀。個人的學習源於生活與工作,泛於社會與企業組織,充斥着時代的觀念與氣息。

技術、壽命、工作實踐和商業模式的變化不斷提高着人們對終身持續性地學習發展的需求。工作性質本身正在發生的變化,改變着學習和工作之間的關係,使學習和工作的關係空前的融合和緊密。這為打造以工作為中心的學習機制創造了挑戰和機會。隨着技術變革的加速,IT團隊已經從有序的“瀑布式”設計—開發—測試—運營模式發展到如今新型的敏捷開發模型,將系統設計、開發、安全、測試和運營整合到基於團隊的、相互連接的流程中。同樣的,將學習與工作整合的新方法也將出現,企業員工的發展和工作相結合,所有職業中的學習和工作相互聯繫,完成貫穿一生學習的重構。

泛學習的形成。隨着雲連接的移動終端和可穿戴設備的流行,以及虛擬現實設備的引入,我們將能夠探索虛擬學習的新方法,使得學習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循序漸進地開展,提供了能夠將實時學習和知識管理整合到工作流程中的機會。

個體貼合性趨勢。學習將更加個性化、更面向個體,並且能夠在方便的時間和模式下進行,以便人們可以在最適合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相關技術在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着越來越多的學習的平台供應商以小巧便捷、易於理解的形式提供視頻、文本和體系化的課程,變得更有機會設計更精細化的學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以適合的方法選擇個性的學習內容。

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的融合。隨着團隊在多元化工作的交付中日益重要,組織在提供學習機會的同時,把每個員工視作學習團隊的成員,提供基於特定的團隊工作情境的學習內容和經驗,成果共享、責任共擔。將學習與團隊和個人的工作結合起來,學習和發展的職責被共同承擔。這種職責共擔並不僅僅意味着共同的權利,更多的是責任分擔。多數組織在這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儘管通常組織對學習進行了大量投入,但大多數組織並沒有將績效激勵尤其是組織目標與他們的學習計劃結合起來,進而提高了其學習投資可能被閒置、不領情或沒有變現回報。

重構貫穿一生的學習,把學習和工作整合起來,是組織和個人共同面臨的挑戰。這一挑戰就是將學習與人生的發展整合在一起,對應的解決方案不僅需要將學習融入到我們的工作中,還需要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在當前的世界中,技術正在改變工作,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職業也越來越多樣化,個人與組織不但有機會,更有責任重塑學習,使學習融入進我們的日常工作——以及貫穿生命。對於企業組織而言,營造和維持終身學習文化不僅是其使命和目的的一部分,還是一件在工作場所內外都對員工有意義的事情。沒什麼比這更以人為本了。

《幹法》讀後感13

這本書核心講了“熱愛工作”四字,從為什麼要熱愛工作、如何熱愛工作,以及如何將熱愛工作變成人生的獲得幸福的源泉。聽上去似乎很雞湯,但細品實則不然,大師到底是大師,他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工作。

為什麼要熱愛工作

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他以自身的經歷説明,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可以造就人格,“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專危為機,稻盛和夫先生早年也曾機遇不佳,當年他畢業之際進入的製造絕緣瓷瓶企業經營不好,瀕臨倒閉,同期進入的人都紛紛離開,稻盛和夫也曾試圖離開,但因種種原因未果,最後只剩塔一個人留下,實在無奈之下,他決定先埋頭幹活吧!此後他不發牢騷、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工作上,全力以赴的用積極心態認真面對工作,他自己總結這段時間自己是“極度認真”的狀態,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工作上不斷取得出色的科研成果,同時自己之前的煩惱也都消失了。所以,他説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正式我們人生的起點,也許正是你的最大“幸運”。正如生物界中,冬天越冷,來年春天的櫻花一定開的越爛漫。是有同樣的道理。

當你開始熱愛工作的時候,你會發現熱愛會燃起激情,熱愛會激發靈感,熱愛會陶冶人格,熱愛會獲得天助,最終熱愛會導致成功。

如何熱愛工作

首先,要改變心態,成為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先生説他當時對於新型陶瓷的研究也沒有什麼興趣,只是被動的被分配去做,而且在實際點的工作中也沒有人指導他,在這樣的環境中要喜歡熱愛自己的工作實在不容易,因為辭職沒有成功導致留下來,他嘗試逼着自己先工作,從不排斥,不厭惡工作開始,沉浸工作當中,然後積極行動起來,慢慢喜歡上了這個研究。

其次,要以高目標為動力: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先生説我們人本來就具備夢想成真的巨大潛力,高目標就是個人和組織進步的最大動力,要把這種動力滲透到我們的潛意識中,然後我們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會向目標前行。

再次,抓緊持續的力量:稻盛和夫説所謂的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如此而已。將努力變為“持續的力量”,就能讓你的“平凡的人生”變為“非凡的人生”,你就會有欠打的力量。

讓熱愛變成人生幸福的源泉

稻盛和夫給出了人生的公式=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並且説,只要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滿懷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所持有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每個人的人生一定會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幹法》讀後感14

老稻就想告訴你兩件事,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工作能給你帶來什麼?

普世觀念中,工作要麼是迫於生計,不得不幹;要麼是希望努力工作,讓公司上市,分得無限財富,然後退休享受。總之,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財富、榮譽、保障,以及,不再工作。

但是老稻告訴你,這種觀念是不對的,聖經上説,亞當和夏娃被上帝趕出吃喝無憂的伊甸園,不得不開始工作,所以西方文明中認為工作是對人的一種懲罰。而在日本觀念中,努力工作是獲得尊重的方式。但是由於近期西風東漸,日本民眾也有了和西方人一樣的思想,才會變得不愛工作。

老稻還説,工作能帶給你很多,以他自己的例子,先是以工作改變了自己命運,而後靠着努力工作創建了京瓷這家大公司。但這些都是表面的,工作是一種修行,藉着這種修行,能獲得人格的提升,成為一個更加完美的人。

如果上面你認同,可以看下面了,下面是老稻的工作方法論,也就是幹法:

1、熱愛自己工作

2、設定高目標

3、堅持不懈

4、不斷創新改進

5、追求完美

詳解一下,要充滿對工作的熱情,去工作就好像去談戀愛;要設定一個高目標,世界第一,服務全人類,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人類的強烈的意願能讓很多事情變成現實;每一天都拼盡權利,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去跑馬拉松;每日必前一天創新一點,改變一點,不斷積累,將實現重大變革;產品要完美,從內而外。

老稻在歷次演講中,都講了自己聽松下新之助演講的故事,經營之神講水庫理論,讓公司經營留有餘裕,台下觀眾問,那應該怎麼做才能有餘額呢?松下説“你得去想啊”。觀眾們以為松下是忽悠他們,笑聲一片。然而老稻聽懂了,你得去想啊,某件事情做不出,不過是你沒有去想,你的願望不夠強烈,當你日思夜想的時候,也就是能夠實現的時候。

老稻自己的數次實驗突破都是這樣,看似巧合,實際正是在堅持不懈中,日思夜想中,那百分之一的靈感,突然出現,這在民眾口中叫做——————奇蹟!

《幹法》讀後感15

稻盛和夫先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向我們講述了工作的意義和目的,我們常會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惑,我們為什麼要工作,是生活所迫麼?在讀這本書之前,我總是認為,打工不就是賺兩個錢、養家餬口、得過且過罷了,讀了之後有一種心靈上的震撼!稻盛先生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智和靈魂,鑄就美好心靈,我們是選擇腳踏實地的工作,還是靠投機取巧、好逸惡勞,妄想輕輕鬆鬆發大財。

這不僅僅是對工作的態度,更是對待生活和人生的態度。我們應該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不厭辛勞,願與人為好,為大家的幸福拼命的工作的思維方式是正值;而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誠的人生態度,這樣的思維方式是負值。人生想達到目標,方向的正確是最重要的,方向錯了永遠到不了岸。稻盛先生進一步告誡我們應該怎樣地投入工作,這就是熱情。要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以我現在的起點,很難有選擇,不如就讓自己喜歡上現在的工作,滿懷熱情的做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在工作中勇於擔當,做一個自燃型的人,創造性的工作,只要有埋頭苦幹的工夫和定能成功的信心,就一定能將平凡變成非凡。

人們常説,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你,面對工作中的問題和挑戰,要勇於面對,埋頭苦幹,激發靈感,才能在工作中進步。看了這本書,結合自己現在的工作狀態,實在是覺得汗顏。在現實工作中出現了問題,我先想到的不是為什麼是這樣,產生問題的本質原因不去找到,而是去找一些藉口,説些“沒辦法”“只能這樣了”的話。比如產品有氣泡,注塑工藝調試不好,就在那裏抱怨模具做的不好,原材料有問題,而不去想辦法改進,去解決問題。要好好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