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幹法》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幹法》讀後感【多篇】

《幹法》讀後感 篇一

《幹法》是日本傳奇人物稻盛和夫的力作,該書重點闡述了老先生的勞動觀和工作觀。讀《幹法》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靈魂深處的強烈震撼。老先生27歲創業,赤手空拳,白手起家。40年間創建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78歲高齡毅然出任破產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社長一職,僅僅一年功夫使其起死回生。《幹法》這本書就是老先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從為什麼工作到怎樣工作再到怎樣出色工作、創造性的工作等幾個方面,向讀者回答了他對待工作的態度,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十分值得學習。

人為什麼要工作?平常人的理解就是能有口飯吃,能有衣穿,能有房住,得到他人認可。《幹法》一書中寫到人生中工作是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一心一意投身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修行。日復一日的工作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心志,提升了人性,還磨礪了人的思想,促進了我們成長。而通過這樣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心志,提升心志,我們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我們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

在人生中,提升心志這件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一成不變,單調無聊的工作更是如此。老先生也有此經歷,儘管很想把工作做好,一心思善、行善,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會做出出格的舉動,不能把思善、行善始終如一,不能把工作堅持如初。老先生告戒大家,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年輕人,承擔着未來的希望,在工作中更不可好逸惡勞,逃避困難,為了自我誡勉,心中一但有了不好的念頭,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虛心的自我反省。通過自我反省,思善行善,使得不好的念頭消失在萌芽之中,將精力貫注於自己的工作,秉持一顆淳樸的心,虛心上進,全身心地工作,我們就能一步一步的提升,命運就會向好的方面轉變。

那麼,如何能夠真心的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呢?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為能夠“自我燃燒”的人,老先生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只要改變心態,喜歡上自己的工作,成為“自燃型”的人,那麼,你的世界就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每天對自己的心態進行調整,有利於一天的工作。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的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當成一種苦差事,與其找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現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更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歡上了,就能不辭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難當做困難,一心去想怎樣工作,自然就會有好的收穫和成績,有了成績就會獲得身邊人的好評,你就會更加愛上自己工作的良性循環也就開始了。

稻盛先生原本是京瓷工廠裏一位默默無聞的工人,日復一日不厭其煩地認真完成工作,他從無牢騷、無怨言。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稻盛先生的口頭禪。老先生兢兢業業,孜孜不倦,每天持續從事着單純而枯燥的工作,正是這種專心致志、埋頭苦幹的精神,在他的人生中開出了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如此想及我們,總覺得工作單調,乏味,捨不得付出,崗位換了一個又一個,總是沉不下心來,不能踏踏實實的工作。

通過《幹法》這本書,領悟到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工作、壞工作,越是看起來平凡的工作,越是被大家輕視價值的工作,越有機會幹出一番新成績。所有的事業一開始,都是無聊的沒有意義的。有的人冷板凳坐不下去了,換了一座又一座廟,還在坐冷板凳。而有的人,抱定把鐵板凳坐穿的心,妥妥地把冷宮都捂熱了。只有持續的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我們才能夠不斷地實現更高目標、才能不斷提升我們的能力,將不可能不斷地變為可能。時間、命運、機會是很公平的。美好的一天從努力堅持開始!

《幹法》讀後感 篇二

近期,領導跟我推薦《幹法》一書,我一直想買來看看,還沒等我付諸行動,行裏就統一發放了這本著作,且不論書中精妙,單單這種做法,就有利於提高我行職工的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且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工作氛圍。話題轉正,在拿到這本書後,我便時常抽取閒暇零散時間翻上一番,我個人不喜或長篇大論,或理論羅列,這本書恰恰以小短文的形式來呈現,很對我的胃口。這本書是稻盛先生結合自己70餘年的切身經歷和工作體驗,為職場中的讀者點燃指路明燈。以下,是我的幾點感悟。

書中説到“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練人格的修行。”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過每一天認真踏實的工作,逐步鑄成自己獨立的,優秀的人格。這樣的道德説教,同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我也曾不屑一顧,但是,自從我大學畢業進入農發行工作後,這種年輕人淺薄的想法就徹底被現實粉碎了。幹活,我對其二字的理解即為“只有幹,才能活。”究其根本,起初我認為工作僅僅是養家餬口之用,當然直至今日我也並不否定,幹工作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吃飽飯”,但入行五個月以來,我漸漸有所感悟,從做成第一筆業務到第一次得到領導的誇獎;從參加各種會議到新員工培訓,種種的工作經歷使我不僅在業務方面有所提升,更是一種心境的改善和昇華。我不再依靠父母,而是靠自己自食其力;遇到困難我不再跟朋友抱怨,而是努力找尋解決的方法,這都是工作帶給我的改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書中説到“每天每日,在拼命思索的過程中,願望就會滲透到潛意識裏。這樣一來,即使不特別留意,在意想不到的場合,潛意識也會發動,給你啟示。而且這種啟示往往觸及事物的核心,使問題一下子得到解決。要實現高目標,前提就是持續地懷抱能滲透到潛意識的強烈的願望。”讀到這裏,我想起了以前上學時候學過的理論,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這跟書中的潛意識思想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起初,相信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微信羣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也有很多老同志對新科技的適應存在一些困難,但我慢慢發現,這個微信羣的作用已經在日益凸顯,通過這個微信羣,以及相關的“每日情況報送制度”和“通訊員制度”,在縱向上,上級行可以知道基層行的工作動態,以即時把控;在橫向上,各支行領導班子間可以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無,各部室也可互相瞭解彼此的工作狀態和工作內容。毋庸置疑的是,這個微信羣已經成為一個連接整個齊農發的紐帶和橋樑,也在潛移默化地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全行的工作效率。

書中説到“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如此而已。每一秒的積累成為今天這一天,每一天的積累成為一週,一月,一年,甚至人的一生。那些讓人驚奇的偉業,乃是樸實,枯燥工作的積累。”我們從小都是聽着“鐵杵磨成針”的故事長大的,都知道滴水可以穿石,但真正做到一生堅持的又有多少人?我所在的依安行,有位姓崔的老同志剛剛退休,我稱她崔姨。崔姨在我們發行做了一輩子會計工作,誰説只有當官的才是成功?崔姨把她的一生最美好的光景都奉獻給了會計行業,奉獻給了我們發行,這種默默堅持,始終如一的精神是使我欽佩的,也是我們這些新入行的年輕人需要學習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海。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加油!

《幹法》讀後感 篇三

第一次聽説稻盛和夫是通過領導的分享《王陽明》,似乎從那之後,大家爭相學習管理的對象從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變成了經營大表哥“稻盛和夫”,郵箱裏紛飛的是他的書籍推薦,耳邊迴盪的是他的至理名言。不吹不黑,通過了解他我真的有種感覺,那就是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怎麼能掀起這麼大的波瀾?創造這麼多的奇蹟?

上週公司組織了一場管理培訓,課後的讀物就是稻盛和夫的一本書《幹法》。其實這本書我在年初的時候看過,主要是講“我們為什麼要工作?”這個幾乎可以上升到探討人性的哲學問題。本來是作為一鍋雞湯文來讀,想着再鹹頂多是腎抽搐兩下,看下去發現並不是很鹹,文字質樸又深刻,用自己的一路走來的經歷和一個企業領導的態度來告訴年輕人需要做些什麼,的確發人深省。所以今天想拿出來分享讀後感,其實想説的是全書都在圍繞的一個成功必備方程式:

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這裏面稻盛和夫先生把思維方式放在首位,作為一切的起點。我們看到桌子上有一杯水,有人口渴了會説“正好這有一杯水”;有人在打掃衞生會説“這兒為什麼會有一杯水”;有人來開會會説“這兒怎麼只有一杯水”。這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稻盛和夫在書中説到他起初在一家不起眼的公司,管理和制度都很糟糕,跟他一起來的朋友都離開了,後來他想了很久,最後確立了“雖然這家公司有諸多問題,但是我要留下來”的思想後,開始靜下心來,潛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才有了後來的研發成功,並走上公司的高層,能夠徹底改變公司那些不好的東西。

《幹法》書中説到京瓷的用人標準:我們需要的是那種知道攻堅克難,對工作抱有激情的人;如果誰老是抱怨工作難做,沒事就拖公司的後腿,在員工之間渲染悲觀情緒。那這個員工鐵定是要被開除的。我個人認為稻盛和夫一方面是想讓我們將自己打造成為對自己的工作和小成就充滿激情、充滿感情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告訴我們要去帶動。

每件事情都需要帶動,不管是團隊氛圍還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讓沿海地區先富起來帶動內地,在一個團隊中快樂激情同樣也是會傳染的,就像我們總是喜歡跟陽光熱情的人靠的更近,因為那樣感覺我們的生活都充滿陽光。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充滿熱情和激情,那麼整個團隊就會像發動機一樣不斷向前,充滿動力。

能力這個東西稻盛和夫的理論是因人而異,不可以偏概全。當我們有説一個人很有能力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理解為他的“執行力”很強,能辦成事兒。但是工作中並不一定只有執行力,專業技術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都是個人能力,而他在團隊中的能力大小,主要看這個團隊需要他有什麼樣的能力,如果團隊需要他很會寫,但他很會説,那他就是個“沒有能力的人”。而如果要把這些能力都具備並且出眾,我想這個人一定經過了非人的“磨練”。

沒錯,書中多次提到了“磨練”這個詞,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學習、準備、歷練”。亡羊補牢並不是為時不晚,羊已經跑了,我們已經受到了損失;想要有好的結果就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做好檢查,及時維修,最後才能保住羊。就像原文中:“你想要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如果不付出努力,那麼就請接受為一點小錢卑躬屈膝的將來的自己”。

全書都在把枯燥的工作當做一種磨練和修行,我們需要在磨練中不斷思考,不斷提升,不斷向前;如果放棄了這種修行,那就只能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這就是社會的公平,稻盛老爺子一直在告訴我們在這個公平的社會下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不過有一點我想説:有了格力,就算你身在中國,依然能夠用上正統的IH電飯煲,買個電飯煲買個家電還要跑到國外去?根本不存在的!

最近連續看了兩本日本的書,《解憂雜貨店》和《幹法》,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點是這兩本書都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來點綴裝飾,也沒有飛在天上説了很多人生的大道理,他們都用了最樸實的語言用來講一個温暖的故事,或者立足現實説一個最淺顯的道理。這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真的是一股清流。我只希望幾年後回頭看自己的工作經歷,能夠做到“不負青春”,這就夠了。

《幹法》讀後感 篇四

乍一看書名,還以為《幹法》是稻盛先生對自己漫長職業生涯中工作方法、管理經驗和“幹活”技巧的總結。

通讀全篇,才知道該書告訴我們更多的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和純樸的勞動觀。所謂大道至簡、稻盛先生的“工作觀”以樸素道理示人:要想好好地活,就得好好地幹。他為我們設計了實現事業成功和圓滿人生的路徑和通道:選擇正確的工作觀――熱愛、專注、迷戀於自己的工作――以極度認真的態度,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抓好今天,日復一日,不斷積累--創造性地、出色完成工作--從量變走向質變,由平凡變為非凡。

與普通人“工作是苦役”、“工作是必要之惡”的觀念不同,稻盛先生對工作意義的感悟和見解讓人頗為驚嗟。他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是鍛鍊人性、磨礪人格、提升心志、實現自我價值、走向美好人生和彼岸世界的修行。古今中外,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歷盡艱辛,埋頭於自己的事業,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他們在成就偉大功績的同時,也造就了自己的完美人格。

苦難常與人生相隨相伴。稻盛先生早年命運多舛,25歲以前的人生並不如意,也曾有過怨天尤人和自暴自棄。但當他下了決斷,毅然留在那個叫作“松風工業”的衰敗企業,“開始發自內心並用格鬥的氣魄、積極的態度,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地面對自己的工作”時,其中的樂趣和成就感便不約而至,以至產生“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簡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的狂喜,他的工作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隨之扭轉並得以終身確立。稻盛先生深信,“工作隱藏着一種偉大的力量”,只要你的身體、靈魂與它融為一體,它會給你的人生帶來無窮無盡的快樂、意想不到的收穫和不可思議的好運。工作還是療治苦痛的良劑。在突如其來、接踵而至的苦難面前,稻盛先生把工作作為慰藉心靈、經受考驗、攻破難關的仙丹妙藥。通過努力工作、拼命勞動,使其一直在苦難和挫折方向上運轉的命運齒輪不知不覺地朝着幸運的方向轉動,讓人生時來運轉,進入煥然一新的階段和精彩美妙的狀態,充滿無限希望和光明,從而不斷取得成功,最終走向人生的“王道”。

《幹法》作為稻盛哲學的寶典祕籍,闡釋了工作觀、工作技巧及二者的關係。稻盛先生在《幹法》一書結語部分給出我們這樣一個公式:工作(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熱情、能力的分值區間都設定在0-100分,唯有思維方式的分值設計為-100-100分。在稻盛先生看來,“不厭辛勞,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憤世嫉俗、損人利己,否定真誠的人生態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負值”。顯然,稻盛先生所説的“思維方式”其實就是人生觀、價值觀、工作觀。工作觀正確,工作的結果就會是一個更大的正值;工作觀錯誤,工作的結果就會是一個負值,而且能力越強、熱情越高,給工作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特意把工作觀放在主體的位置,將熱情和能力視作工作技巧以客體待之,突出工作觀對於工作結果的決定性作用,可見稻盛先生對工作觀的關注和倚重。

工作造就完美人格,純潔心靈為神聖事業而準備。回首在金明國小教學的這一年多的時間,工作上有諸多不順心,每每此時,都會產生抱怨,從而感覺自己疲憊不堪。從來沒有一個正確的教學心態,自從看了幹法這本書後,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甚至看到了希望。既然從事了教學這個行業,就該把教書育人當做自己畢生之追求,埋頭苦幹,總結經驗,紮實努力,堅持不懈,把教學當成樂趣,一生與孩子相伴,與書本相伴,當看到自己桃李滿天下之時,想想自己在工作之中遇到的困難又算的了什麼。

《幹法》讀後感 篇五

稻盛和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解了關於工作的價值,告訴我們如何去工作才能讓人生獲得一個好結果。首先給自己有長遠的眼光,看見“完成是的狀態”給自己定下高目標,注入我們100%的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挑戰,努力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就不怕實現不了,因為人本來就具備讓願望實現的能力。其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力求完美,注重每一個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同時,拋開自己感性的煩惱,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敏鋭度,及時的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堅持不懈的去努力。最後,不要總想着自己不會、自己做不好,用冒險的心去接受挑戰,敢於創新,無論多渺小的工作都積極去做,抱着問題意識對現狀進行改良,將我們期待實現目標的強烈願望變成潛意識去不斷激勵自己,即使遇到困難也絕不放棄,全力以赴,這種堅定的信念會帶領我們走向成功。

即使能力很平凡,到只要付出不亞於常人的努力,用正向的思維方式和熱情去積極面對,就可以彌補能力的不足,從而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