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3W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1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4篇

“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確的形態,但其實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習慣構成的”這是美國作者查爾斯·杜希格所著的《習慣的力量》中引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一句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表明了習慣的重要性。如書中所寫:如果你的習慣對了,你就是無所不能的。習慣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不同的人理解會有不同,回答也自然不太一樣。但大凡做出來一些事情的人回答都會有些類似。美鋁公司、白速得牙膏、海盜隊、星巴克的成功都證明了習慣的力量。美國最有影響的現代經濟學家約·凱恩斯説:“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説:“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培根也有着相似的論述。通過這些論述我們不難發現,決定我們每個人命運的真正力量是我們自身擁有的習慣。壞習慣多,就會導致糟糕的命運和痛苦的生活;好習慣多,就會有順暢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在工作中,很多時候常常是習慣造就工作效率。比如有些人做事總喜歡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後來趕着做,事情多了,往往會忙地不可開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務。而有的人習慣就很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後才來做。所以對於後者,我們往往可以發現他們做事總是有條不紊。有人做事粗心,有人很仔細;有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卻常言放棄,這些就是習慣的力量對我們的影響。通過美鋁公司的商業成功,我們不難發現,習慣之間都是有關聯的,改變某一個習慣,就有可能導致“蝴蝶效應”,這種習慣在書中被稱為核心習慣。核心習慣的好壞,從某一角度上反映了一個人、一家單位的成功與否。

在生活上,過去對於自己的行為沒怎麼在意。對於成敗,常常歸結於自己運氣不佳,而從來不去考慮為什麼會失敗。現在想想,自己的失敗和行為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人本來就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無論我們是否願意,習慣總是無孔不入,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習慣的力量》中的各個案例可以看出,習慣是影響我們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習慣。正如書中縮寫: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習慣的誕生有三個重要的步驟:第一,暗示。存在一個暗示,能夠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並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第二,慣常行為。存在一個慣常行為,可以是身體方面的,也可以是思想方面的;第三,獎賞。存在一個獎賞,讓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迴路,以備將來之用。慢慢地,這個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迴路變得越來越自動化,線索和獎賞交織在一起,直到強烈的意識和慾望的出現。這就是習慣,所以,如果我們要想改變舊的習慣,描述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改變起來卻往往非常艱難。我們往往需要驅動自己產生這樣行為的神經渴求,並且改變任何習慣都需要決心才行。習慣,我個人覺得其實就是慣性。當我們同樣的行為重複多了,也就形成了慣性。我們因為慣性,做事拖拉,克服不了懶惰的壞習慣,最終導致所有的事情擠到一塊去做,最終質量差,收效低。同樣,習慣可以成為一種激勵的力量。我們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有多少好習慣,能改變多少壞習慣,是否善於借用習慣的力量。

在《習慣的力量》書中,作者認為“習慣的力量很強大,我們不可能忘掉壞習慣。然而,習慣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變或者替換的,戰勝壞習慣的方式是學習更好的習慣。我們每天有很多習慣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指導着我們早上如何穿衣,晚上如何入睡。習慣影響着我們每天吃什麼,如何工作,是否鍛鍊或者下班後是否喝啤酒”等等。當我們感覺到我們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時,感到很有成就感時,其實這些都是習慣的結果。所以説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為了工作中成為一名更好的員工,在家庭成為一名合格的丈夫和父親,我要不斷地鞭策自己,強加管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和生活習慣。克服不良習慣,把自己的理想付之於實際行動,這樣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機會。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2

今天看了一本書,名字叫《習慣的力量》,看完後感觸很多。

世界上有兩種人,空想家和實行者,空想家有很多很好的想法、理論,整天想着我該如何如何做,有很完美的行動計劃,最後卻要麼不了了之,要麼不見行動;這就是人的性格上或習慣上的缺陷所致,屬於更高層次的。

人的修行應該是分層次的,具體分為幾個層次至少以我現在的境界還看不清楚,但是至少能確定的是:首先應該是人的品質,然後是人的`性格,再是人的習慣,最後才是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越往高的層次越接近事物的本質,方法和技巧其實只是工具,決定性的東西是人的本性、品格,一種性格收穫一種習慣,一種習慣播種一粒種子,一粒種子收穫一種命運;“先做人後做事”,很多話歸結到最後實際上都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説:本質只有一個。

自己目前應該算個空想家,因為我覺得自己也有很多的想法,也應該算比較好,但是卻總是不去實行,有時候甚至已經到了邊緣了,一轉念:如果不去做好象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或者明天做也可以。這是一種可怕的惡疾,即使是再美好的計劃,如果不去執行或過了時機,一樣會兩手空空!這就是人的性格上的缺陷,屬於致命的。相反如果我去做了,但是沒做好,那就是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做了總比空想強,在做的過程中解決出現的問題,在做的過程中學習、總結,這是成長的正確渠道和方法!很多事情只在一念之間,如果果斷些,做也就做了,結果會完全不一樣,如果瞻前顧後,不去開拓、進取,人就只會在原地踏步,就像現在的狀況,如果自己不去嘗試改變,那麼自己將會永遠由別人來主宰,自己就會永遠平庸。相當於別人給你劃一條道説:跑去吧!然後自己就跑啊跑啊,可能跑的好,也可能跑到溝裏去,也就是自己的命運、前途是交在別人手裏的!這是消極的人生態度。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該是自己去規劃自己的道路,按自己的計劃去完成人生的藍圖。不能等着別人來為你指路!自己還有一個弱點就是:做什麼事情,一旦遇到點困難,很容易在心理上退縮,一旦產生了這種念頭,如果沒有外界的推力來推動,那麼整個事情就會陷於停滯不前,自己不會迎難而上去解決問題,而是很容易產生懈怠。自己的性格中很大一部分是消極的,安於現狀,缺乏開拓精神。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個人的狀態(職業、成就、性格、生活等)是由習慣所決定的,如果不改變自己的習慣(潛意識),那麼你的生活狀態就很難有根本性的改觀!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改變習慣。習慣要一個一個養成!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3

有感於書中引用馬克吐温的一句話:“關鍵在於每一天去做一點自己心裏並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為那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它是用來解釋如何做到克己自制的。

在我看來,不願意做的事情,一部分是懶得做的,一部分是厭惡做的,一部分是畏懼做的。懶得做的事情,若是工作中的事情,有時覺得做了就吃虧了,所以不做。厭惡做的事情的確是因為自己心裏不願意做,如果做了就會痛苦。畏懼做的,大多是自己力不能及的或者説要與人合作的事情,是由不得自己心願的事情。

之所以用“工作中的職責心是人生中的務必義務”來做這篇讀後感的標題,私下以為“工作――人生”、“單位(羣眾)――家庭(婚姻)”是統一的,貫穿自我一生髮展的。我們用單位和家庭來做一個比較,比較一下職責心的大小,看看義務在單位和家庭中是否都是務必的,從而降低消極意識形態在我們心裏的作用。

《習慣的力量》52頁列出一些影響一生的好習慣,比如:*永遠信守承諾;*開會和約會不遲到;*從來不忘記回覆電話;*與同事、客户、家人的溝通更記分一些;*總是明確告知他人自己將做什麼以及日期安排;*快速處理各種瑣碎的行政事務;*用心傾聽;*永遠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做計劃;*與人交談時,持續良好的眼神接觸;*保證每一天的飲食健康;*定期鍛鍊身體;*少看電視;*多讀書等等,我不厭其煩地列出來,是期望自己能夠把這些好習慣分分類,一類是與人合作的,一類是針對自我的,而這兩類習慣在家庭中、在單位中,我們所持的意識和態度有沒有分別?比如一些習慣在家庭中就能做到,而在單位中就做不到,也就是説,好習慣在家庭中是願意做的,因為這種思想意識的存在,就不會讓自我感受到痛苦;這些習慣如果放在單位中去做,自己心裏就不願意做,做了就會痛苦。

我認為任何成年人都具有分辨好壞的潛力,但卻在思想意識的深處有一個明確的分界線:公私分界線!真實的狀況是公私沒有分界線!公私只限於環境的大與小,而這種大小也是平等的,對羣眾來講,在單位公是大的,而家庭是小的。對家庭來講私是大的,而羣眾是小的。從人生的角度來講,羣眾和家庭是平等而相容的,他們的發展是統一的,是不能分開的,因為個人的發展和進步都確實的體此刻羣眾和家庭的發展過程中,所以講“人生中的務必義務”就具體體此刻“工作中的職責心”和“家庭生活中的職責心”方面。

我們在“工作中的職責心”和“家庭生活中的職責心”方面,就應是一樣的,但在實際中體現出來的行為和思想卻是大不相同,為什麼會這樣呢?

家庭的幸福源自職責心和務必的義務,職責心的表現、應盡的義務和經濟來源的支持是家庭幸福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這是家庭環境中的個人發展。我們會很在意經濟收入的高低,這必然和單位的發展聯繫起來,工作中的職責心是人生中的務必義務,是個人在事業上發展的基石,“工作――人生”、“單位(羣眾)――家庭(婚姻)”是統一的,貫穿自我一生髮展的。我們不需要家庭和單位的換位,我們需要把家庭和單位同等的看待,改變兩種不同環境中的習慣個性,謀求個人家庭和事業的共同發展,這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讓我們的視野開闊一些,讓我們的境界高尚一些。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4

這本書我是把它下載到我的電腦裏看的。“習慣的力量”,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我就明白這必須是一本十分勵志的書籍,在我的世界觀裏,習慣一向是我又愛又恨的東西,它有時讓你懸崖勒馬,有時讓你勇往直前,有時也會帶你走向一條不歸路。中國傳統故事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老馬識途”,“温水煮青蛙”了。

我是在百忙之中將這本書打開看的,也是源於一種習慣,我明白事情很多,看的時候難免會粗糙一些。但是我錯了,我的習慣騙了我,這本書是偉大的美國作家傑克霍吉而作,而我平時所看書籍基本是中國作家所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免彎彎繞繞,而美國文學則截然相反,陳述事件語言淺顯易懂,但是道理講得深邃入骨。就像我初次品讀《水煮三國》一樣,簡直是不可思議,很厚的一本書,除了每頁不到一百個字就是連篇累牘的漫畫故事,但是不得不説,留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習慣的力量》序言由國家人事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人事與人才研究所所長王通訊所作,他用簡潔的語言,包含真摯的情感,強烈向讀者推薦這本勵志書籍,看見序言裏的小故事,這本書便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即便時間在忙,都不會把花在看這書的時間壓縮。本文的第一章便開門見山的直入主題,向我們講述了什麼是空想家,什麼是行動者,傑克霍吉説:“給予行動者動力的,同時也是阻礙空想家進步的,那都是同樣一件事物:習慣!”他又説:“我是所有偉人們的奴僕,唉,我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兇。偉人之所以偉大,得益於我的鼎力相助,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我的罪責同樣不可推卸。我不是機器,除了像機器那樣精確工作外,我還具備人的智慧。你能夠利用我獲取財富,也可能由於我而遭到毀滅――對於我而言,二者毫無區別。抓住我吧,訓練我吧,對我嚴格管教吧,我將把整個世界呈此刻你的腳下。千萬別放縱我,那樣,我會將你毀滅。我是誰?我就是習慣。”從這兩句話中,我感悟良多。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有的是空想家,有的是行動者,有的既是空想家,又是行動者,但是這三類人均沒有取得偉大的成功和嚮往的生活。我想這就是作者説要説明的,他們沒有將想和做結合起來。世界上有偉大的空想主義者,他們的思想給

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期望和動力,但是他們最終的結果均是失敗。也有數之不盡的行動者,冒冒失失的行為不乏給自己增添了煩惱也給別人釀成了負擔。

在我們的身上有一種看似微不足道卻影響着人一生的力量,就是習慣。傑克霍吉把習慣概括為人的意識,人的精神的行為均受這種看不見,觸不到的強大意識支配,而我們對這種意識也有選取的權利,我們憑藉自己的想象力能夠將自己受不同意識所支配的行為像放電影一樣,在自己的腦海過一遍,繼續持續那些我們想過後為之舒心的習慣,摒棄那些我們看過後眉目糾結的習慣。理論用嘴説出永遠是最容易的事,要想真正的付諸實踐,改掉習慣,傑克霍吉説,我們要用一個習慣去改變另一個習慣,他也説,一個新習慣的產生會讓我們驚喜不已。我十分同意這種説法。

改變或者創造一個習慣有的人説只要短短的二十一天,就像走老路,當你發現你原先走的路因為長時間的堵塞交通不暢你就會重新走上一條新路,但是第二天,你受自己的習慣影響,仍然會踏上那條交通不暢的老路,這時候你就得提醒自己去走新路,這樣反覆下去,你的潛意識就會記住你的命令,常此以往,新路也就變成了一條老路。這是傑克霍吉在文中闡述這種觀點時舉的一個案列,我印象十分深刻。不必須所有習慣都只要二十一天就能被改變或者創造,因為習慣也分為大習慣和小習慣。這時候傑克霍吉告訴我們所有事情都是貴在堅持,我們要選取和創造那些對我們有益的習慣並且堅持下去,你就會取得別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整篇文章,傑克霍吉都是用十分淺顯易懂的故事為我們講述一個個十分深刻的道理,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是我們無數的平常人用數不清的好習慣,懷習慣堆砌起來的經典,每每讀到一次,就像前面矗立着一面鏡子,活生生的將自己的日常生活給複印了下來,和自己的行為太吻合了,這就叫與作者的共鳴吧。不得不説的一點就是,在文章的每一篇的開頭,傑克霍吉都會引用世界上眾多名人的名言來作為自己觀點的引子。當談到習慣的力量時,他引用奧維德,古羅馬著名詩人,長篇敍事詩《變形記》的作者説的話“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當談到潛意識時,他引用梅瑞德曼恩的話“只有主動去改變潛意識,我們的生活才有可能發生改變,否則,我們只會繼續那種我們以往一點一滴構築起來的生活方式”;當談到習慣的益處時,他引用傑克坎菲爾德,全球暢銷書《心靈雞湯》的作者的話“如果你期望出類拔萃,也期望生活方式與眾不同,那麼,你務必明白一點――是你的習慣決定着你的未來”……文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名言警句,無一不打動人們的內心,這一句句簡短而富有治癒作用的語句,都為“習慣的力量”注入了一股強大的能量,我最後能明白為什麼這本書能長盛不衰,廣為人知了。

傑克霍吉在文中不僅僅舉了古今中外許多名人的典型事蹟,不乏美國總統和偉大發明家的事蹟,更是將他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搬上了書本,透過對他自身習慣的解讀,讓我們在認識習慣的力量的同時,也瞭解了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我驚覺,我已經不可自拔愛上了這個作者。

他認識了習慣的力量,然後運用這種力量來完成很多人都認為自身不可完成的事例,當然很多人裏也包括我自己。就拿每一天早晨堅持鍛鍊的事來説,我以前也有過這類想法,並抱着衝動去實踐了一次。那是德陽的深冬,我早上逼着自己六點起牀,寒假時期,給自己定下目標,從家裏跑步到學校,然後跑回來。事實上,我不僅僅跑到了學校還跑到了距學校有相當距離的五醫院。回家後,我再次下決心,必須得天天早上如此,很可惜的是,到了第二天自己就睡過頭了,從此以後便再也沒出現過像這樣的“壯舉”。能夠説,作者能每一天早上堅持跑步我是深有體會的,雖然明白這是一種好習慣,但要付諸行動,實在不易。

無論怎樣,我對習慣的力量可謂是頂禮膜拜的。尤其讀過這篇文章之後,心中更是湧起一股衝動,想要克服身上所有的壞習慣,養成用心向上的生活態度,按照作者給出的方法訓練自己。首先就得克服自己的畏難情緒,對自己嘗試失敗或者不敢嘗試的事物説一聲:我行!最後,用書中引用的約翰馬克斯韋爾的話作為結語:“除非你去改變一些你每一天都做的事情,否則,你的生活只能一如既往。成功的祕密就隱藏在你的日常行為中。”

Tags:讀後感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