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報社的述職報告多篇

欄目: 述職報告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報社的述職報告多篇

報社的述職報告篇1

20xx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中,我們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淚水,但我相信,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做鋪墊,總結一下自己的各項工作,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收穫:

一、嚴格遵守晚報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團隊中的一分子

從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1月31日一年的時間裏,自己能夠嚴格遵守報社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夠按要求上下班,按時打卡,以確保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

副刊部的人員和具體工作經過幾次調整,更突出了這個部門的團隊性,為此自己做事前,總是時時想到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並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以能為這個集體增光為榮。

二、認真、及時地完成連載、開卷、專欄版面的編輯工作

自進入城市晚報,我一直負責連載版面的編輯工作,連載版面除法定假日外,每天都要做版。從組稿、選稿、報選題、編稿到具體的版面編輯工作,我都能夠認真、細緻地對待每一個環節,所選稿件一直受到讀者的關注。

開卷版面是很受讀者的讀書版面,每週一期,有新書推介、書評、書人剪影等欄目,是讀書人的精神家園。我知道這對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許多過往的知識要補充,還有許多新的知識需要學習,為此我一方面多讀書來充實自己,同時也經常閲讀其他一些報刊雜誌上的“讀書”版面,使自己不足的信息及時得到補充。

此外,我還負責每週一期的專欄版面的編輯工作,專欄版面的約稿一直是難度很大的工作,有時為了尋找和有關名家,往往要打許多電話,發好多次郵件,才能組到適用於版面的稿子。每個都是一部書,在認真完成工作的基礎上,我從結識的那裏學到了更多寶貴的知識。

三、積極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提供採訪線索

副刊部的名家訪談欄目開辦以來,提升了報紙的文化品位,並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可有時卻苦於找不到更好的採訪線索,所以我利用平時與專欄、出版社聯繫工作的機會,聯繫到著名作家,為名家訪談的採訪提供線索。

總結20xx年這一年,自己面對了更多的工作和更高的要求,這也更增強了今後完成各項工作的信心,使自己不斷努力,面對更多的挑戰。

報社的述職報告篇2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事:

上午好。

來報社快一年了,非常感謝領導給了我這個工作機會,也非常感謝同事們這麼長時間以來對我的幫助。在報社,我看到了領導對下屬的體恤,看到了同事間的合作共事,這是個團結向上的團隊。我很高興自己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努力而快樂地工作着。

一、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剛來報社前幾個月都是實習階段,每天就是幫其他同事校對稿件。剛開始認為這項工作很簡單,可是時間長了,才意識到這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需要高度的責任心、細心和耐心。雖然大學學了幾年英語,但是畢業後幹了一段時間的翻譯工作,所以編輯這一行對我來説很陌生,有很多理念和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正式開始會考湘教版14版的編輯工作以後,王延偉老師,徐輝老師,王叢軍老師等同事給了我很多幫助,讓我很快熟悉了我們報紙的特點和流程,使我能夠很快地獨立開展工作,度過了新工作的適應期。

由於一開始就接手九年級的編輯工作,我知道自己面臨着很大壓力。由於湘教的作者少,來稿有限,需要很多時間修改,所以想做好並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湘教教材來得晚,從8月份拿到教材到11月份,短時間內就簽了半年的報紙。所以那段時間經常加班加點,研究教材,研究會考試題,和其他同事按時籤付印。雖然辛苦,但我覺的是值得的。為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努力,雖然辛苦但也是一種享受。在每次看到新一期的報紙出來時,就有一種成就感,幹勁也更大了。

二、努力培養作者隊伍。

作者的多少和來稿的好壞對報紙的質量起着關鍵作用。接手工作以後,我儘快熟悉並鞏固了現有的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儘量和他們多聯繫溝通,徵求他們對自己工作的建議,虛心接受並改進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也想辦法尋找新作者,給他們發郵件,寄樣報。雖然辛苦換來的收穫並不豐盛,但我會繼續努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報社的述職報告篇3

(一)機動部

我三月底到機動部工作,六月底離開,在3個月的時間裏,我的主要工作內容有:

1 陪兄弟們一起出差採訪,一起寫稿子,報社編輯記者述職報告。幫兄弟們樹立信心,鼓舞鬥志。

2 擴展選題思路,個人認為,機動部的選題範圍不僅僅是深度報道,有意思的事件、有爭議的話題、人物的另一面等等,凡是能引起閲讀興趣的題材都是我們報道的範圍。

3 5.12地震發生後,本報先後派出8位記者。這個月,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前方的兄弟做好服務。由於8位記者分散在不同地方,當時餘震不斷地發生,我每天做的最多的不是統籌稿件,而是確定同志們的安全和具體位置,傳達報社領導對兄弟們的關心,告訴大家,對報社最重要的不是稿子,而是他們的安全。其次,我這個月的重點工作就是統籌稿件,及時傳遞最新信息給前方記者,儘量提供採訪思路,然後彙總前線的稿件,與夜班對接。

4 機動部只有4名記者,我在這個部門也只做了3個月,但受到的感動卻很多很多。這個部門要求記者經常出差,對記者的業務水平、社會經驗和心裏素質都是很大的挑戰。我記得地震時,好幾次聽到高高大大的胡志強在電話那頭哭泣,但無論我怎麼勸,他都不肯回來,他説再辛苦也心甘;有一個月,王向前只有4天時間在家裏,剩下的都在外出差,但從來沒聽他説過一個累字;盧豔豔一個小女孩,揹着相機跑到陌生的城市,自掏腰包打的滿城採訪,回到報社,稿子一遍通不過,寫第二遍,不行,再寫,不行,再改……一篇3000字的稿子背後,她可能要寫一萬多字,但她從來沒有放棄,每次改稿,她都會説這是收穫。賴海芳懷着孩子也一直堅持採訪寫稿,已經是寫稿高手的她,對新聞有着潔癖般的執着,經常自己推翻一個版的稿子(我們都認為已經很不錯的文本)再重寫,述職報告《報社編輯記者述職報告》。即便自己不方便外出採訪,她也會義務幫大家找線索……

由於陌生的原因,我是充滿恐懼地來到這個部門,但離開這幫兄弟的時候,我滿懷感激與不捨。

(二)本地部

我七月份來到本地新聞部,在4個月的時間裏,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 打破以往的各種限制,嘗試口語化、輕鬆的標題風格。

2 確立編輯“救稿而非斃稿”的工作思路,鼓勵大家儘量從常規新聞中找出不同點,從小事中發現趣味點,在原有的稿子基礎上找出發散點和延伸的方向,儘量配合採訪挖掘新聞。

3 鼓勵編輯工作前移,從被動的編稿走向主動策劃。4個月的時間裏,本部門每位編輯每個月至少會做一個策劃方案。最終操作成功的有:李飛的`“不只是記錄”、孫任淵的“讓公交安全進站”、鄭筱倩的“麻辣教師”、彭珍玲的“這個七夕遇見愛情”、“你節約我送錢”、“愛在中秋”等策劃。其中。“愛在中秋”配合廣告部,為報社至少帶來6萬元的廣告收入,麻辣教師也帶來1.7萬元的收入。

4 努力實現採編“無縫對接”,加強編輯記者的溝通,多次聯合採訪部門舉辦出遊、看電影等活動,提供編輯記者互相瞭解的機會。

5 加強部門內部的學習氛圍,利用本部門的網絡空間,建立學習的平台,提供各大報刊的評論、標題、策劃思路、稿件風格等材料,供大家討論和學習。

報社的述職報告篇4

20xx年即將過去,總結一年來自己的各項工作,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收穫:

一、嚴格遵守晚報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團隊中的一分子。

從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0月31日一年的時間裏,自己能夠嚴格遵守報社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夠按要求上下班,按時打卡,以確保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

副刊部的人員和具體工作經過幾次調整,更突出了這個部門的團隊性,為此自己做事前,總是時時想到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並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以能為這個集體增光為榮。

二、認真、及時地完成連載、開卷、專欄版面的編輯工作。

自進入城市晚報,我一直負責連載版面的編輯工作,連載版面除法定假日外,每天都要做版。從組稿、選稿、報選題、編稿到具體的版面編輯工作,我都能夠認真、細緻地對待每一個環節,所選稿件一直受到讀者的關注。

開卷版面是很受讀者歡迎的讀書版面,每週一期,有新書推介、書評、書人剪影等欄目,是讀書人的精神家園。我知道這對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許多過往的知識要補充,還有許多新的知識需要學習,為此我一方面多讀書來充實自己,同時也經常閲讀其他一些報刊雜誌上的“讀書”版面,使自己不足的信息及時得到補充。

此外,我還負責每週一期的專欄版面的編輯

輯工作,專欄版面的約稿一直是難度很大的工作,有時為了尋找作者和有關名家,往往要打許多電話,發好多次郵件,才能組到適用於版面的稿子。每個作者都是一部書,在認真完成工作的基礎上,我從結識的作者那裏學到了更多寶貴的知識。

三、積極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提供採訪線索。

副刊部的名家訪談欄目開辦以來,提升了報紙的文化品位,並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可有時卻苦於找不到更好的採訪線索,所以我利用平時與專欄作者、出版社聯繫工作的機會,聯繫到著名作家,為名家訪談的採訪提供線索。

總之,這一年自己面對了更多的工作和更高的要求,這也更增強了今後完成各項工作的.信心,使自己不斷努力,面對更多的挑戰。

報社的述職報告篇5

從機關進入報社,從事新聞編輯工作10多年以來,通過與單位同事的相互合作、交流以及自身的不斷努力和學習,已經較為熟練地掌握了報紙新聞編輯、網站編輯、手機報編輯的相關知識和流程,得到了相應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思想品德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學習領會胡錦濤有關“八榮八恥”的講話精神,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落實“三貼近”,深刻認識構建和諧社會的科學決策及重大意義。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政治學習,利用各種渠道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遵循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責。尊敬領導、團結同事、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

在業務技術和職責上。編輯是“為別人做嫁衣”的工作,因此要勤勤肯肯,不計個人得失,甘願奉獻,對社會、讀者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在工作中自己時時按照特定的職業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報紙編輯的職責是對新聞素材的再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做到把好關,認清本質、把握規律,區分主次矛盾,避免錯誤的引導和不良的影響,把一切差錯消滅在報紙出版之前,保證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在處理稿件組織報道時,做到用發展的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由於此前更多的是從事時事新聞編輯工作,業務範圍包括選擇稿件、修改稿件、製作標題、組織版面內容、設計版面樣式等一系列內容,這就要求自己對編輯工作專業上有較強的綜合處理能力。專業水平上自己力求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體現:

a、對新聞素材的選擇和組合。由於面對的稿件來源往往遠遠大於版面的用稿數量,所以在選擇組織稿件時,注意取捨,努力發揮自己的鑑別能力,鑑別信息是否真實、全面、準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原貌;鑑別新聞是否為讀者所欲知,預測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果;鑑別發佈新聞的時機是否合適或者已經重複、過時滯後等,避免低級趣味和庸俗性。在標題製作上做到簡潔準確、通俗易懂,使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得到突出處理,更深入、更全面地客觀報道新聞事實。

b、對新聞表現形式的再創造。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形式的運用往往又關係到內容傳播的效果。對於新聞表現形式的創造,主要通過稿件的不同方式(消息、通訊、特寫、圖片等)安排和組織版面來實現。重大新聞、突發性新聞,通過在版面上的標題特殊處理和位置安排來增強它的視覺效果和衝擊力。版面編排上,做到整潔大方,符合讀者的閲讀方式和習慣。

c、對單個的稿件進行發展或組合。挖崛同類稿件和背景新聞,做到對新聞素材進行創造性運用,加強稿件的深度報道和可讀性,通過一系列稿件的綜合表現形式和報道的連續性,使受眾更廣泛深入地瞭解事物發展的全貌。

d、文字和內容的差錯把關。從文字差錯上識別把關,包括錯別字、句,人名、地名錯誤、語法錯誤等,從內容差錯上把關,包括政治差錯、導向差錯,內容失實、虛假等。在編稿和閲讀的'過程中,儘量做到耐心細緻,反覆推敲,查閲字典、資料,諮詢作者、同事等。嚴格按照出版流程,從選稿、編稿、組版、校對、總編審核、付印等各個環節中杜絕差錯。

對於目前從事的網站編輯和手機報編輯工作,很多方面得益於此前長期從事報紙編輯工作的經驗。由於網站媒體受眾和報紙媒體受眾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選稿、製作標題方面除了遵循原來的規律外,還要做到符合自己網站的定位和傳播要求。網站的即時性和海量性,需要在稿件選擇時新聞嗅覺更加即時靈敏,反應更加快捷迅速。網站的容量是無限的,有別於報紙的版面限制,稿件的信息量也要更加全面綜合。對於新興的第五媒體——手機報的編輯工作,由於閲讀方式的革命性改變,在編輯稿件時,力求短小精悍,針對手機這個載體的特殊性以及主要受眾的範圍,通過精選、精編,做到貼近性、服務性、閲讀快餐化。

主要工作成績。10多年的編輯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編輯工作成績也獲得了一定的肯定,參評作品多次獲得各類獎項。1996年12月至2005年1月在常州日報總編辦公室8年多時間工作裏,主要從事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時事版面的編輯和組版工作,同時也編輯地方新聞稿件,配合同事一起做好地方新聞以及重大新聞的相關報道。由於做時事編輯工作大量時候是夜班,比較辛苦,自己工作中踏實肯幹,吃苦努力。從最初的沒有新聞編輯工作經驗,到熟悉、熟練、骨幹。在1999年5月第十屆中國時事報道評選中,自己獨立製作的作品《響雷浮塵襲華北 子夜泥雨灑京城》獲標題類二等獎,與同事合作的作品《1998年3月10日第3版》獲時事版面類三等獎;與同事合作的作品《1999年12月26日一版版面》在第十四屆中國地市報新聞獎(1999年度)評選中獲好版面獎;與同事一起參與策劃的作品《環球博覽》(2001年,2002年)在第十三屆和第十四屆中國時事報道獎評選中獲專欄類三等獎;自己獨立製作的作品《常州日報2003年10月7日第四版》在2003年中國時事報道獎評選中獲時事版面二等獎。

2005年1月至今,配合常州日報社數字報業發展要求,服從報社組織調動到網絡新聞部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網絡媒體編稿、發稿流程,積極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和部門同事一道,出謀劃策,增強網絡的互動性,組織參與策劃了多次網友互動活動,通過努力,常州龍網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迅速地成為常州地區的新聞門户網站,在網民中樹立了自己的地位,擴大了常州日報社的影響。期間與單位同事一起參與策劃的《瞬間的永恆,永恆的瞬間——人民的好教師:殷雪梅老師》專題報道被國內各大主流網站轉載,並在江蘇省2005年度首屆全省網絡優秀作品評選中獲二等獎。2006年7月1日,由常州日報社和常州移動聯手打造的常州手機報正式推出,除了網站的編輯工作外,自己又成了手機報的主要編輯之一。對於全新的媒體,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建言獻策,在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中,使常州手機報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用户迅速發展到8萬多,成為江蘇手機報中的佼佼者。如今,經過一年的發展,常州手機報用户已穩定在10萬以上,面向全國用户發行,奠定了常州手機報做為新興的第五媒體的地位,位居全國同類前列,擴大了常州日報社在全國的知名度,為常州日報社的報業整體推進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並創造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