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理工論文

機械導論 課程論文

欄目: 理工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6K

機械製造—實際重於理論

機械導論 課程論文

昆明理工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 機自系 071班 趙彬

摘要:對於機械這一個專業和行業來説,只學會了充足的理論知識是辦不成事的,作為機械製造專業的學生,亦或是將來機械製造行業的人才,我們面臨的不僅是一張張結構複雜的圖紙,還有實實在在擺在那裏的複雜的機器。也許那個時候,任何的等級證書都不如一台機器能更準確的衡量我們了……

前言:造出來就是人才,造不出就一無所有,任你的理論再高深,任你的設計再獨特,圖紙不能進工廠,就是一團廢紙!

1我的競爭意識

科學無國界,以前我一直相信這句話,以為先進科技是世界的。但上了機械導論這門課後,我深深的認識到自己的這個錯誤觀點,通過幾次課的洗禮,對機械製造有了廣泛的淺層次的理解,樹立了機械製造方面的競爭意識是我最大的收穫之一。

老師説,現在我們國內有很多東西造不出來,只能依賴德國先進的技術,耗費大量的資金買別國的產品。科技競爭並不象經濟競爭那樣最直白的表現在資金的多少,但其潛在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可能就掌握在我們手中,甚至於我們現在學了多少。現在的新生,也許聽了老師口中那些造不出來的大卡車和大葉輪,或多或少都增加了研究那些東西的興趣,但13億人都辦不到的事,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稍有一點理論知識的我們,會一時間想出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案,但能付諸實踐又能收穫實效的可能少到沒有。

1.1圖紙與廢紙 

上高中時,學校曾經鼓勵並全力支持每一個同學參加國家的科技創新大賽,我和三個同學積極的準備研究項目,調查各方面的資料,但最後的評語通俗易懂,間接明瞭----“不符實際 學校不予以通過”。我們的設計思想源於國家乃至世界的能源危機,想像出一種火車的外形,能夠有效的實現火車在高速行使時的對燃料的節約,對具體的試驗也進行了種種設想,當初的失敗我們並不理解,但現在感覺真的是不合實際,由於試驗有太多的無法控制的變量使的試驗沒有任何實際的證明價值,所以高中的失敗給現在的我敲響了警鐘,機械製造一定要與實際相聯繫才有其實用價值,否則,再優秀的設計也是一團廢紙。

1.1.1製造業的靈魂

我查了一下全球資源網,上邊顯示全球上週網上公佈的新產品共有27180件,也就是每天創新的機械產品大概3800件。我知道每一個小設計背後的實際操作問題是多麼複雜,我知道n次試驗沒一次成功是多麼正常。但是這個驚人的數字就是這麼驚人的被創造出來了,這需要多少創造思維與實踐能力!它讓我深深的認識到想要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人才面臨着什麼。現實的説,好像自己的好工作與高收入離我們現在的課本太遠了。

許多優秀作家文思如泉水般源源不斷,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了無邊的素材就在生活之中。作為一個學機械的大學生而且還有些可能成為一名製造工程師的我認為,生活也是機械設計最廣泛的素材。世界需要我們創造,同樣也給了我們創造的靈感。

我在網上瀏覽了許多機械製造公司的網頁,廣告上大多數是在介紹其公司在過去創造了多少新設備用來解決了多少生產生活上的問題,這足以證明創造性思維是機械製造業的靈魂,而這靈魂要靠我們的生活來支撐。

海爾公司是全中國人的驕傲,1998年4月,一款名為“大地瓜”的洗衣機在海爾公司問世,其原因是一年前海爾的一款洗衣機反修率出奇的高,公司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問題源自農民用洗衣機洗還帶有很多泥土的地瓜,使得洗衣機管道堵塞。於是,研究人員討論過後便開始進入研究工作,不久可以洗地瓜的 “大地瓜”洗衣機遍問世了,這在給企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海爾的名聲也更加為社會所認可。本來洗衣機並無任何質量問題,但農民的洗地瓜問題,便是巨大的商機,加上人們的創造,就是財富了。所以説,問題還是有的,機會還是有的,其實創造業在等着我們呢!

正確的人生觀

大概再進入高中以後,我總想着將來了為國家做點什麼(或許這就是當代青年愛國主義的體現)。以前感覺這個目標太遙遠,也很不現實,甚至連方向都沒有。現在,感覺看到了一點光亮。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到國外去工作,就從工廠裏最低級的工人做起,盡最大的努力學習我們國家還沒有的技術與理論,哪怕學到50歲回國,能幫着國家解決製造方面的技術問題,我也心甘情願。諾貝爾獎是全世界最具權威的科技研究成果獎項,但沒有一箇中國人獲得,難道是我們不具備那種實力嗎?或者是人口太少,找不出幾個有能力拿獎的研究人員?回答是否定的!

楊振寧、李政道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丁肇中 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李遠哲 198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朱棣文 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崔琦 1998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這些都是華人,都是外籍華人,他們取得這樣的成就很讓人羨慕,也算是中國人的驕傲,但是説到佩服與崇敬就得打點折扣了。可能國內確實不能提供國外那麼先進的設備與理論,但人才外流的問題確是不容忽視的。許多我們國家傾財傾力培養的高精尖技術人才留在了國外,我們不好對他們進行強烈的譴責,但至少不會對這些人表示佩服。我們學機械的,做就做”MADE IN CHINA”,這是作為一箇中國大學生最基本的內在思想,要不然他再厲害,也無益於國家。不過,要是有一天哪個中國籍美國佬代表中國拿了個諾貝爾獎,我也會很興奮的。

大膽假想

機械設計及製造,顧名思義設計要在製造之前,設計,説白了就是想像與聯想。發現了問題,得想出能解決問題的圖紙來,這對許多人來説是個邁不過去的坎。就象高中生,都知道做題難做題難,殊不知出題更難。這需要我們敢想,我認為就算瞎想也比只會照貓畫虎的好。畢竟你想出了新的東西就有了付諸實踐的可能,只有你創造出了世界上沒有的東西才能解決世界上不能解決的問題,才能實現我們機械製造業的價值。

信心十足

當初選擇專業,只不過帶着自己的想像來到了機電院,至於以後要學什麼就是聽天由命。現在,我感覺自己很幸運,因為現在我對我的專業已經有了一部分了解,並且深深的喜歡着這個專業,我知道四年後等着我的並不是白領階級與高薪收入,但我的工作會給我帶來熱情與歡笑,因為這是我的興趣。從小老師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這麼多年的上學經驗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幾乎每一個對數學感興趣的同僚都會很自覺的完成自己的數學作業,順便在考試中拿一個不錯的成績。但興趣這東西,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是基因的問題,所以現在身在一個能給我很大動力去探索的機電工程學院,相信是我人生中幸運的轉折點,我沒有理由不努力的學好自己的專業。

我現在不太清楚論文的概念,但我知道那是我們理論知識的結晶,但似乎畢業設計才是我們大學四年最集中的體現。可能一位同學的論文寫的十分精彩,但他所研究的東西根本造不出來,一切的研究都必須從實際出發,才能應用於實際。我們學機械的,相對於那些抽象理論學科的學生,都算是更現實的了,因為機械就是實實在在擺在那裏的,造出來就是成功,造不出來就一無所有。

現在的我們知識太少,圖書館裏的那些理論知識幾乎一點不懂,也就是説我們的理論知識還十分有限,而現在我們正是積累理論的時候,實驗室離我們還遠。多一分理論,我們未來的設計就多一分付諸實踐的機會,只有理論與實際並重,一切從現實出發,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成為一個不畫廢紙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