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多媒體高中語文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6W

多媒體高中語文論文【精品多篇】

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角色轉變 篇一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更多地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即以引導為軸線,以知識傳授為內容。也就是説,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的作用可以從提供者和傳授者逐步過渡為知識的導航者。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查閲和掌握有關的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可以藉助網絡,獲得一些教師也不曾掌握的知識。通過網絡,學生可以與遠在天邊的人進行特定內容的交流,獲取對學習的有益指導;通過網絡,學生可以主動地探索未知空間,豐富自己的知識,訓練出良好的信息素質。總而言之,在網絡媒體提供的條件下,有效的客觀資源更為豐富,學生自身資源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對教師的依賴陛相對減少。教師和學生的地位與傳統教學相比發生很大改變,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與灌輸,教師的角色主要是教學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表現主要是從前台走到了後台。

高中語文論文 篇二

一、營造課堂氛圍

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視課堂教學為一門藝術,要以平等、公正的形態面對每一位學生,合理地引導和啟發學生,給予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深入地瞭解和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適應結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中注入感情因素,用心交流,完成教學目標。比如,當課文教學主題顯示出愉快、清晰和豪爽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表現出愉快的心情;當課文講述的是哀怨與憂傷的故事時,教師應該懷着沉重的心情講課,這樣使學生受到課堂氣氛和教學內容的感染,容易進入學習狀態,深度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感受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教師以面部表情有助於渲染教學氣氛,創造不同的教學環境,通過語境給學生傳達課文信息,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二、精選教學內容

在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是教學內容的選取。一篇好的教學題材可以起到傳達思想、淨化心靈和積累知識的作用。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要把握住一篇課文中哪些段落是重點,哪些能給學生帶來刺激,哪些段落沒有必要細講。教師對課文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對內容應該進行篩選、刪減,抓住課文的淨化部分,重點分析,重點講解,將剩餘的課堂時間以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和理解。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在短短的時間裏要儘可能地取得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需要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科學的教學方式。一些在教學上取得豐碩成果的教師善於控制知識量,把握主要問題,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引導學生將知識和能力相結合,重視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三、優化教學結構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教師的“教”設計的,學生只是跟着教師的思路理解,這種“填鴨式”“注入式”的教學方式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變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立足於學生的“好學”而設計。因而,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把握好三個基本點:一是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二是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和發展;三是在課堂教學上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例如《病梅館記》教學中,首先要明確這篇文章的屬性,是一篇政治雜文,以物表達政治意思,寓意深刻。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介紹寫作的時代和作者的背景,闡述文章的寫梅與政治的聯繫,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有助於學生破譯梅之喻意,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適應了應試閲讀的要求,但是違背了閲讀規律,降低了文章教學的價值。因此,要根據新課改教學的要求重新調整教學結構:首先是理解文章的表層意思。學生自讀課文,並且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其次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深讀課文,解答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進行解答,讓學生深知作者寫文章的用意,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

四、創設教學情境

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優化了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創造最佳的教學情景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深入鑽研,細心品味。

語文教學不光是語言的學習與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語言為載體瞭解過去、譜寫現在和展望未來。語言是人類的智慧,展現美的世界,將美麗的山河、美麗的故事、美麗的形象和美麗的思想展現出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心神與內容相結合,感受文字的渲染的色彩和寓意,達到“勵志移情”“以美潤心育人”的最佳教學情境。

2、質疑激思,把學生引入到疑問的情境中。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有問題才會去思考,才會去探索。教師要結合實際,根據教材所設置的重點難點來設置疑問,將學生引入到問題思考的情境中,激發學生思考的情趣,使學生在這篇文章的天地裏發泄自己心中的不快,表達自己的宿願。

3、精選時文,結合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感。

語文教材內容都是通過專家評審出來的精品文章,一直沿用。雖然在語言上成為範本,但是這些文章隨着年限的延長,其文章的思想已經與新時代不相適應,失去了閲讀的情景。因此,在課堂教學內容的選取中,要結合實際,增加教學的新內容,注重教學藝術,將課堂語言與教學的情景相結合。美的教學語言應該是“用詞精準、親切熱情、生動有趣、富含哲理”,美的語言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五、把握課堂關鍵環節

1、精心設計,引起學習興趣。

教學情緒的構建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設計的作用就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學好新知創造良好的氛圍。要讓學生一進入課堂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求知熱情和對新知的好奇心,就應在課前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2、啟發引導,激發創新思維。

語文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思考,通過學生自己思考,把已經分析出來的成果能夠深入瞭解,成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階段的思維能力,設置一些難度適宜的問題,啟發思維。在學習中,提出一些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以便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在問題的設置上,依據漸進的方式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逐漸加深學習的難度,提出深層次的問題,當學生思維產生定勢時,提出可能引起爭議的問題等。

3、温故知新,舉一反三。

課堂練習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途徑。課堂練習能夠起到知識的應用和鞏固作用,更重要的是經過練習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於學生智力的提升。在課堂練習內容的安排上,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時要強調練習內容的擴展和昇華,學生在做好基本練習的同時,能夠衍生出新的聯繫內容,創造性地思考問題,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形成創新技能。

高中語文論文 篇三

一、教學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改革實施後,以往的教學方式相對於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顯得刻板,不能夠很好地適應當前學生髮展的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逐漸形成了情境教學方式、遊戲教學方式、實踐教學方式等,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探索和實踐,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探究性課題,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探索中,從而更好地完成閲讀教學。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時代的教學要求需要將教師的教學角色進行不斷轉換,在以往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基本上都是機械性地完成知識灌輸,教師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直接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遏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因此在新時代條件下,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角色,和學生形成平等的課堂關係,讓學生對於教師不再只有尊敬和害怕,還可以是平等關係,快樂地相處,將教師作為朋友,這樣就會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互相加強溝通和認識,能夠更好地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後都會主動去思考課文內容,一旦遇到問題後,也會在第一時間和教師進行分享,這樣就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利於教師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由此在高中語文課堂閲讀教學過程中,形成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和教學中心的教學認識。

三、教學課堂特性的轉變

課堂要素逐漸從二元性轉變成為多元性,同時課堂管理也開始依靠學生的自律實現,將閲讀教學這個封閉性的課堂形成開放性課堂更有助於高中閲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新課標理念下,高中語文閲讀教學必須要進行轉變,只有發展和改變,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夠真正地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策略,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中語文論文 篇四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聽説教學實施方法

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聽説教學,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聽説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下面,我們來從兩個方面分析一下高中語文聽説教學方法:

(一)利用聽説結合式活動,加強聽説教學

聽説讀寫,是高中語文教學的綜合目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日常的朗讀課文以及寫作,都不是聽説訓練,而是讀寫訓練。教師對於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視度大,使聽説訓練的開展廣泛度不足。高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在自尊心的影響下,他們不樂於開口,影響了其實際交際水平的提高。要加強聽説教學,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聽説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到聽説學習活動中,也可以利用聽説教學活動產生的效果去吸引學生主動進行聽説訓練。像在新學期的第一次課,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三分鐘,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一些樂於交際與表現的學生會踴躍地進行自我介紹,那些害羞的學生會因為課堂氛圍的活躍樂於參與到交際中,實現從無話可説到願意説話的過渡。其次,教師要利用有效的聽説活動來保持學生的説話興趣。要使聽説教學可以一直進行下去,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大教學的難度與深度,激發學生説話的慾望,讓學生愛上表達,保持學生説話的興趣。當經歷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如果教師一直讓學生説三兩句話,學生的表達需求得不到滿足。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教學內容去開展討論,與自己的學習夥伴交流,促進聽説訓練效果的明顯。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就自己心目中荷塘月色的畫面進行描述,與附近的夥伴進行交流,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聽説練習中。另外,教師要因材施教,在聽説教學中滿足學生的聽説學習需求。一些學生喜歡演講類的活動,教師要適當組織課堂演講,滿足學生表現自我的需求。一些學生則喜歡辯論,其聽説技巧較多,教師就要針對課堂內容為學生安排辯論的命題,促進學生愛上聽説學習,樂於跟着教師的引導去進行聽説訓練。

(二)利用口頭式作文活動,加強聽説教學

口頭作文活動,是進行聽説訓練的良好方法,也有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與語文思維的形成。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系,教師將聽説教學與聽説訓練進行結合,會促進學生聽説能力的快速提高。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事物組織學生進行口頭描述,也可利用某一事件讓學生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在聽説訓練中成為小小評論家,利於學生出口成章,在聽説能力提高的同時,收穫更多。在口頭式作文活動中,教師要堅持從簡單與略難的順序,引導學生從作文的主題討論、構思表達以及片段展示做起,給學生創造聽説的機會。比如在講解有關於蘇州園林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針對“蘇州園林”這一主題,説一説自己最喜歡的建築物,自己理想中的建築物。再提出“我最愛的建築物”這樣的寫作主題,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之後讓學生到講台前去分享自己寫作思路,學生一起説一説,聽一聽,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思維,更讓聽説活動開展地更加自然且有效。

二、結語

綜上所述,聽説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聽説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是對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一種手段。加強聽説訓練,會讓學生的交際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無論在高中語文課堂內,還是在課下,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促進學生開口去表達,去聆聽,讓學生的聽説能力得到培養。高中學生的聽説能力得以提高,其語文思維會更加完善。

高中語文論文 篇五

1.互動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1.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推動互動教學法實施的前提。教師應做到課上為師、課後為友。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友好地與學生交流,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語文。在語文課堂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尋找適合的語文學習方法。當學生犯錯時,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讓學生自我反思,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出現。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1.2重視學習資料的收集

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信任,鼓勵學生收集相關學習資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資源共享。教師要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更好地展開課堂教學與學習。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學習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在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更好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例如,在學習《鴻門宴》時,讓學生收集鴻門宴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和課文出現的成語,提前預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材料,並談談觀點。教師在引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發言。讓學生在參與教學中增強自信,強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1.3創設互動情境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情境的創設很重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創設互動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中。師生、生生間都要有一定的互動,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文創設不同的互動情境。例如,教學《鴻門宴》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和思考,學生從生動的角色表演中,更加形象地理解課文內容,對《鴻門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更深刻和具體。互動情境的創設,不僅能夠活躍語文課堂氣氛,還能鍛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2.將互動式教學法引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

2.1有利於增強師生互動

激發學生的內在主動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互動教學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互動性,通過互動教學的開展,可以加大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力度,嘗試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把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和流行現象等更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所授的章節內容有機結合,這樣既有利於重新建構語文知識,融入時代特性,進行現代化的重新解讀,又能活潑課堂講學氛圍,營造輕鬆、愉快的“教—學”互動氛圍,激發學生主動求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2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師生、生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提問、發言,對學生提出的正確觀點給予分析,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從過去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成就感。把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成為課堂的建設者,尊重學生的心理髮展要求,鼓勵學生自我突破,克服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困難,能夠勇敢面對和尋求解決的方法,從語文中進入生活,再從生活中回到語文。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互動教學法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有利於高中生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輕鬆高效地學習語文。互動教學法使高中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通過改善語文課堂教學,拉近師生的距離,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高中語文論文 篇六

一、職高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職高語文課堂往往出現兩種極端:要麼學生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而齊刷刷地趴下或者自娛自樂———睡覺、看課外書、聽音樂;要麼興奮過度,課堂上一片嘈雜,教師聲嘶力竭,學生依舊喧譁。久而久之,課堂四十五分鐘學生感到煎熬,老師感到束手無策。職高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國中語文教學基礎上,通過聽、説、讀、寫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進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們駕馭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言文學修養。提高全面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由此可見,在強調人才知識、能力的綜合性和實用性的當今社會,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更應強調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所以職高語文教學革新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二、職高語文教學出路———以學生為本,革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為,行為能優化心態。職高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着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現知識上的"空洞",而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於行動。因此,教師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2、合理地處理教材。對於教材的處理,我和學生一起探討並進行了大膽的取捨,補充了一些新的內容,這包括一些名人傳記、專業前沿知識、古典小説鑑賞、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等,畢竟學生是教學過程中認識活動的主體,教與學是互相併存的。同時還複習鞏固他們國中時就沒有過關的語文基礎知識,正是因為學生素質低,教師才要對他們進行更多、更好的基礎課的教育。

3、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盧梭説:"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那麼學生學習語文將由消極而走向積極。

4、重學習過程,淡化卷面分數。以學生的專業發展為本,必須讓學生從分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必須摒棄原來的考評模式。我建議把教學的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而不是單一的考試卷上。語文考試要少用或不用標準化試題,職高語文考試更不應該以標準化試題為主要手段,考試要以學生的專業發展為本。所有考試都要重專業能力,重專業知識的運用,反對死記硬背。

5、評價教學效果不應該是隻看分數,而是要看能力。筆者總結多年的教育經驗認為綜合評價體系要有如下特點;

①要能體現學生的學習現狀、能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有利於培養終身學習習慣;

②要能兼顧課本知識、實踐應用、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考查;

③試卷考試要與"才藝"展示相結合;

④課內學習要與課外學習考查相結合;

⑤學習成績要與學習表現相結合;

⑥教師考評要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總之,職業教育必須針對職業崗位的要素提供優質的教育過程,培養學生崗位能力,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服務於這個目標的實現。職高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把握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必須進行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發揮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來完成語文的教學任務。

高中語文論文 篇七

一、高中語文閲讀教學發展現狀

不能為學生展現生動的教學情境。在高中閲讀材料中,多數閲讀教材來源於新民國時代,許多學生不能理解當時的生活環境,不能深刻領會作者的思想和寫作意義。教師簡單的閲讀講解和課前對作者的生平介紹並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使學生不能準確回答課後問題,而不能有效提高學生閲讀能力。

二、閲讀教學的解決對策

1、以學生為閲讀課程主體

由於過往的教師閲讀課程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由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教師在設計閲讀問題時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提問,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舉行閲讀課堂中細心觀察學生的興趣點。例如在某高校,教師組織學生閲讀新人教版語文教材後《大衞科波菲爾》一文,安排學生到講台上發表自己的閲讀感想,並鼓勵學生在閲讀過程中針對自己的疑惑點進行標記,在課堂討論中與同學分享、研究解題方案。教師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題目及時給與點撥,確保在閲讀過程中使學生真正融入閲讀任務中,在與他人討論分析的過程中加深對閲讀教程的理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除此之外,教師可組織朗誦活動,豐富教學方式,進而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對閲讀材料的理解能力。

2、拓展閲讀材料,提供舒適的閲讀環境

新人教版的教材均為學生推薦了閲讀材料,但遠遠達不到學生的閲讀要求,學生需要了解的閲讀材料來自多方面事蹟,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學生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閲讀書籍,例如小説、報紙、課外書籍。同時由於教材課本內容簡單,教師可根據教材為學生推薦有關閲讀內容,輔助學生更深層理解教材內容。例如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教師可推薦學生閲讀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或與魯迅先生同一時期的其他作者的作品,幫助學生通過閲讀材料瞭解當時生活情況,分析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總結其寫作風格,有助於學生日後的閲讀理解。

3、巧妙結合多媒體教學

現如今多媒體教學已普遍應用於教學,高中語文閲讀教學同樣需要教師靈活運用新科技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動力。例如在引導學生閲讀《紅樓夢》時,教師可推薦學生課下觀看紅樓夢電視劇,並挑選極具獨特風格的畫面與學生在課堂分享,在觀看過程中講解閲讀材料有關的知識,對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人文特點、生活環境等進行詳細講解。利用視頻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閲讀思想。

三、總結

閲讀對於高中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能力,新人教版的語文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閲讀量,而且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在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開拓自己的閲讀思維,提高語文成績。教師充分利用課堂的閲讀訓練,運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閲讀積極性,推薦學生閲讀更多的資料,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提升學生對語文的深刻認識,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