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公共管理的參考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公共管理的參考論文(精品多篇)

公共管理畢業論文 篇一

一、“公忠”思想在公共責任中的表現

從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列主義傳入中國,特別是經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鬥,建立了新中國,中國的社會歷史性質就發生了根本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政治、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下,各種新思想,新技術都從四面八方傳進我國,因此,我們不能只把目光鎖定在光鮮亮麗,迅猛發展的一面,更要看到這些新的東西給我們帶來的衝擊。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公共管理部門面臨着更加嚴峻的考驗。公共管理倫理是產生於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並反映一定社會經濟關係的上層建築,他一經產生便對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關係起到能動的反作用。公共管理倫理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2000年以前亞里士多德就説過,它是“國家中人們的粘合劑”,現代英國學者沃拉斯聲稱,它“能夠影響政治力量的傾向”。從而公共管理倫理具有引導、規範、維繫以及選擇的功能。這些功能要想實現,最重要的莫過於“公忠”所起到的作用。在公共責任上,“公忠”思想主要體現為:

1、引導國家公共管理部門的行政人員在工作中必須對國家權利主體負責,提高自身職責,為國家謀利益。“公忠”精神的原則和基本精神具有社會普遍性,行政行為具有公共性。又因為行政系統掌握着一定的社會政治資源並處於特殊地位,其行為和風貌不經為大眾所關注,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形成巨大的影響,直接對社會大眾起示範效應和導向作用。

2、以“公忠”為標準來認識、評價和把握行政過程中擔任行政角色的行政行為,通過外在的輿論評價和內心信念的體驗以及一定的制約制度,形成強大的規範場,引導和約束行政系統的運行和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為,即通過倫理規範限定行政活動範圍、行為模式,是行政過程趨於程序化、規範化。

3、“公忠”從某種角度上它直接影響着統治的穩固和國家的治亂興衰。行政人員是否具有這種思想,勢必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如果行政官員都能克以奉公,秉公辦事,秉承“公忠”思想,也許所有的社會問題都能的到根本性改變。

4、因為有“公忠”思想的存在,當出現不同的價值或出現善惡衝突時,行政主體能夠根據該思想自覺自願的做出能對國家、人民實現最大利益的選擇。

二、“公忠”思想在公共管理倫理建設中的重要性

1、現階段公共管理倫理失範的表現

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確立,確確實實是中國的一次意義重大的行政體制的價值選擇。這個選擇無疑會對整個行政體制、道德觀念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在經濟體制的轉軌過程中,公共管理倫理有許多失範的表現,存在的問題是相當嚴重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類型有:(1)權力交易。權力交易是權力再分配過程中的以權換權,即謀求權力的最大化。政治腐朽和司法腐朽就常常表現為權力的濫用和非法的交易。(2)瀆職失責。瀆職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不盡職責;失責是享有一定權力的人對自身應負的責任和義務的一種無視和糟蹋。(3)權錢交易。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處於形成和發育時期。由於體制的不完善,經濟腐朽、尋租行為的存在,嚴重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和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4)瀆職犯罪等行為,是行政運作過程中缺乏最基本的公共管理倫理規範和法制秩序的典型反映。義務和責任是公共管理的表徵。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是公共管理倫理的核心。

2、加強公共管理倫理建設中“公忠”的作用

(1)加強“公忠”思想教育。良好的公共管理倫理,有賴於正確的“公忠”思想的確立,行政意識、行政理論、行政認知、行政情感、行政態度等行政文化的諸多要素,構成了行政模式取向,直接決定着公共管理倫理的狀況。因此,加強“公忠”教育,使行政系統各層級人員樹立正確的公共管理倫理觀,形成內在的約束機制。

(2)強調以“公忠”思想為準繩立法。把倫理行為上升為法律行為,使倫理具有與上層建築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監督、執法權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道德良心作為軟件必須通過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統的功能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如果沒有相應的硬件設施,再好的道德體系也很難對社會產生實際的影響。

三、結語

公忠的觀念的發生和影響,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公忠的觀念的源起與流變,是一種社會歷史存在。今天提倡的公忠,與傳統的忠君是根本不同,但的確是對傳統的盡心竭力、忠貞不貳的思想的繼承,也是對傳統的忠於國家、忠於民族的精神的發展。公忠這一傳統道德規範,仍然在當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道德價值。第一,公忠觀念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堅實基礎。第二,公忠觀念是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道德力量。第三,公忠觀念是構建道德規範體系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傳統的公忠思想還是今天提倡的公忠,我們都應該一如既往的傳承下去。這是我們幾千年來總結流傳下來的經驗,是在國際化潮流中具有中國特色的倫理觀念。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公共管理倫理依舊與公忠思想緊密相連,在公忠思想的指導下,用我們最堅定的理念,最執着的信念,一起努力完善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之成為真正為人民服務、表達意見的組織,真正成為公共責任履行的評估者。

公共管理畢業論文 篇二

一、社區管理的主要內容

的參與性,能夠實現自治式的管理。除了社區組織外,還包括一些下屬的部門機構,包括環衞、物業、經濟等職能部門,同時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如學校、機關單位等。社區組織的管理可用資源眾多,能夠有效的對社區進行管理,這與以往社區行政管理存在根本差異,主要的區別在於以往主要是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預管理,而管理任務也是根據上級的具體要求,社區管理則是實現了多方的管理,尤其是自治組織以及居民本身,並且社區組織的管理佔主體地位,同時社區管理的對象是管理主體,因此可以極大程度的調動管理主體的可用資源,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終實現社區管理的最終目標。另外,對社區管理機制的影響還包括市場機制、社區機制以及法律機制的影響,其中社區機制較為重要,主要包括社區聲譽、社團制度、道德制度以及自治原則等。結合以上所述,社區管理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管理

主要包括社區組織的建設、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和最終取得的成果,例如向居民講述選舉的具體事項,公平、公正的建立居委會等社區組織,然後再完善事物機構以及職能要求,從而實現社區的有效管理。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代表本社區的居民與外部政府部門或者其他社區組織進行交流,同時還要進行社會統計工作,對社區人口數量進行普查,協助計劃生育和徵兵等工作順利開展。

(二)黨建管理

黨建工作是社區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是社會組織管理機制的重要課題,不管是何種類型的社區,都應該堅定共產黨的領導,配合基層黨員的工作,推進黨建工作能夠充分體現基層黨員在社區管理中的領導作用,並且將我黨嚴明的自律機制融入到社區管理當中,讓社區組織的管理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並提高管理效率,保持與時代發展的先進性。

(三)社區關係以及治安管理

這一部門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解決居民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和糾紛,並依靠社區居民共同的價值觀念開展調解工作,另外在社區內宣傳安全教育,讓居民們在生活中做到防火、防盜,對社區進行巡視檢查,以全面保障社區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另外利用治安管理機構與制度約束居民的行為,這為和諧安定社會有重要意義。

(四)社區服務管理

為了使社區呈現和諧互助的良好氛圍,社區組織應該培養居民們相互合作的良好習慣,建立一個互助性的友愛社區,讓社區服務產生最大的效益。首先是便民服務、社區福利服務等,就是充分了解社區居民的內心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其次還應該大力發展公益事業,例如完善社區內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學校、體育、衞生保健等設施,同時照顧到社區內的孤寡老人和弱勢羣體。

(五)社區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活躍社區氣氛,增強小區居民凝聚力的關鍵所在,主要包括羣眾性的文體活動、健身活動等,而社區組織就是負責相關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執行,讓居民們都參與到文體活動中來。同時社區組織還應該完善教育機構,從而對居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居民遵守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公共道德,消除居民思想上的困惑,以積極的精神面貌感染居民,使其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素質。

(六)公共環境管理

社區組織能夠整合社區的經濟和居民力量,從而為其提供高水平的社區服務以及公共物品,同時改善公共環境,鋪設綠地,使道路交通系統更加完善,居民用水用電更加穩定,鄉鎮村委會還應該及時對農田水利、防汛抗旱等基礎設施進行維護,與居民緊密聯繫,優化社區的環境建設,讓居民能夠踴躍參與到環境建設當中,對此還可以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獎懲體系來提高居民的積極性。

二、社區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使得社區管理的管理方式必須做出改變,即將管理權力由政府轉給社區組織,只有提高社區組織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社區管理的水平。第一,政府以及企業開始從社區管理中的退出,而管理責任就交給了社區本身,因此有必要進行社區公共管理;第二,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使得社區管理的中必須將市場方法和行政手段結合起來;第三,社區的公共管理是社區機制得以正常運作的基本保障;第四,社區未來的發展必須以社區公共管理為基礎;第五,社區安全和穩定的基本前提就是實施社區公共管理。

三、社區管理與公共管理的相互關係

公共管理主要包括社會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以及國家公共管理,社區管理屬於社會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社區是不同等級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標,因此其也屬於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在公共管理相市場化和社會化的發展中,社區管理體現出的特徵與其發展方向相迎合,可以利用眾多的管理方式對公共管理的理論、方法以及未來發展進行創新。結合以上社區管理的內容不難看出,社區管理本質上是屬於公共管理的一部分,並且其以一個類似於微觀公關管理的模式在運作,社區管理對於公共管理產生了眾多的積極影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理論的影響

在新時代下,公共管理具有明顯的市場化以及社會化,相比以往的公共行政管理而言,市場以及社會成為其主要的特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較為先進的新公共管理理論,社區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區以居民為管理對象和管理主體的自主管理機制,將這種理念引入到公共管理當中,能夠使公共管理的水平得到質的飛躍。社區特有的這種機制很好的解釋了公共管理的創新實踐,主要是由於社區管理是以較為完善的社會學理論為依託的,其相關理論已經趨於成熟,除此以外社區方式在經濟學中也得到的應用,在解決經濟問題或者進行經濟實地考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社區管理理論被引入到公關管理之後,能夠促進公共管理中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的全面發展,使公關管理理論得到實踐的機會,因此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理念的創新有深遠的意義。

(二)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方法的影響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往行政管理模式開始向新公共管理進行轉變,其中主要是對市場方法的應用,市場機制以及社會化的應用使得傳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尤其是民眾參與的管理方式為公關管理方式的拓展提供了依據,充實了公共管理的內涵,社區機制之所以能夠發揮出較強的效果,主要是因為社區居民有存在血緣、地緣以及業緣等眾多的聯繫,這使得社區本身就有一股較強的凝聚力,因此自治管理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因此,讓社區居民形成較為抑制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能夠保障社區管理的順利開展,也進一步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效率。

(三)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未來發展方向的影響

社區管理作為公關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水平的管理必定也讓公共管理在社區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透徹,並且這也是未來公共管理主要的發展方向,以往的公共管理主要利用國家以及政府的行政干預來實現,但而沒有發現基層的社區中也存在公共這一特質,同時忽視了除政府外其他組織同樣具備進行社區管理的能力,並且這種非政府的社區管理正逐漸成為公共管理未來最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社區管理在不斷的發展中已經逐漸與市場化和新公共管理社會化相兼容,社區管理活動的對象是社區居民,並且與居民的根本利益相掛鈎。以社區契約和社區機制實現管理,並且運用市場方法提高管理的靈活性。因此社區管理的性質是不受到政府行政治理的管理模式,這一特徵與新公共管理理念基本相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區管理中存在一個微觀的。公共管理,在以往這一點被忽視,實際上利用公共管理理論對社區進行管理具有可行性,能夠打破社區管理的瓶頸,同時社區管理又使公共管理理論得到了更新,拓寬了公共管理的辦法,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有效性,最後社區管理正逐漸成為公共管理未來主要的研究方向,只有深入瞭解兩種管理制度的的特徵才能夠促進我國公共管理的不斷進步。

公共管理畢業論文 篇三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綜合交通體系發展的影響勝過其他任何一種交通方式。綜合交通規劃既是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依據,同時線網規劃又對綜合交通體系及交通樞紐站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城市軌道交通重新定義城市空間、時間

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對各個交通樞紐站點來講,有着重要的空間引導作用,新的線路及新的交通樞紐站點的建立,極大的調整了人流的方向,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把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旅遊景點等區域作為軌道交通樞紐站點,這樣的設計不僅縮短了每個站點間的互動空間及時間,也縮短了城市與城市間的互動空間和時間,對於生活在交通樞紐站點附近的居民出行有了保證。通過對城市發展規劃、主要客流走廊及集散點的綜合分析,整個軌道交通網絡形成後,有利於城市發展軸的形成,利於主城中心體系重構,利於城市空間佈局結構優化將對城市空間結構產生重大的影響。

從城市空間體系的宏觀層面看,目前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基本實現對城市主要住職空間和通勤走廊的覆蓋。軌道交通為長距離的通勤客流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新開發樓盤住宅接近60%在軌道交通線路周邊750米範圍以內,未來的軌道線網與就業中心和居住中心的聯繫將變得更加緊密,這種發展趨勢説明軌道交通的快速網絡化使得就業區和住宅區開始有序地向軌道線網聚集,通過依靠軌道交通線路來提高通勤效率,調整城市住職空間的擴散方式,降低機動化出行比率,進而有效緩解高峯期的城市交通擁堵。

二、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商業發展的影響

(一)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房產市場的影響

地鐵對房地產增值的影響有多大?從其大部分城市來看,地鐵一旦貫通之後,周邊的物業一到兩年,慢的話三到五年會升值40%和50%,這在很多城市是屢試不爽的,尤其對市中心城市的物業也有很大的帶動,現在城市內圈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土地最近兩到三年之內基本上會被消耗殆盡,這樣之後按照目前的城市化進程來看的話,這部分土地是遠遠不能滿足未來的居民的居住所需,所以很多郊縣的房產也是未來市場需求的重點。

郊縣涉及到公共交通這個問題,因為距離較遠,如果公交車感覺比較慢或者比較堵,就需要軌道交通。所以軌道交通對近郊的房產在未來的升值潛力和規劃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城市軌道交通生活帶來了一種藴含無限商機的“站點經濟”,從而帶旺一個區域,增加物業升值空間。相關研究表明:廣州初建地鐵的時候,地鐵沿線物業升值15%~25%,地鐵開通後,沿線物業再次升值15%~25%。三年的時間漲幅超過200%,商業租金漲幅高達2~5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帶來交通環境的改善,從而使其沿線房產價值也會得到較大的提升與認可。

(二)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對商業綜合體的影響

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對商業綜合體的意義是非常大的,因為未來人們出行的方式會有很大的改變,儘管現在大家還是喜歡開車,但是交通擁堵的狀況會讓大家覺得還是乘坐軌道交通更加方便、省時,還剩去了停車的費用和麻煩。這樣一種交通方式的轉變之後,一定會使人們覺得去那些有軌道站點的商城更加方便,所以會給那些商城帶來更多人氣和機會。

商業綜合體建在軌道站點的旁邊,從軌道站點下來後就到了,那麼商業綜合體的人氣可想而知,經過各個城市的分析不難發現,有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的商業綜合體發展是十分迅速的,並且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是巨大的,大的商業綜合體的開發建築規劃都會與城市的軌道交通站點網絡規劃來進行融合,找到合適的開發區域,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

(三)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對城市產業佈局的影響

軌道交通對城市產業的佈局也有一定的關係,當然它不是完全的有關係。因為軌道交通解決的問題和路網方面機動車解決的問題還兩個方向的。從製造業的角度來講,它對軌道交通的依賴性不是很高,因為它主要是以生產為主體。

但是中國的大多城市是進行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的城市,這種城市的三產的發展要求是比較迫切的。這個三產裏面包括了兩個方面:和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相關聯,這種生產性的服務業需要大量的就業人羣,而且一般來講,它的開發密度都是比較高的,這些開發密度比較高的地區就需要有軌道交通來進行支撐。

毫無疑問,軌道交通的發展其實支撐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這兩者有非常好的契合,因為開發強度越密,就帶來更多的交通流量,需要通過軌道交通來解決。所以軌道交通的發展可能會進一步地促進這些跟三產有關聯的功能拓展,所以與生活性的服務業相關聯的場所,需要軌道交通的發展來作為支撐。

三、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價值發展的影響

(一)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提升城市價值

1、提升價值的多元化

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價值的提升,可以是有形的價值,也可以是無形的價值,比如節省時間;可以是直接的價值,也可以是間接的價值,比如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可以是內部價值,也可以是外部價值,比如改善環境。

2、提升強度與多種要素相關

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對城市有積極的影響,但影響作用的大小、價值提升的高低,具體受城市區域位置、城市規模、城市結構、城市整體經濟水平和市場供求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但總體來説,城市軌道交通對大城市提升的價值比中等城市大。因為大城市在周圍的城市羣中處於生產要素集聚的地方,同時城市規模、交通需求、城市平均地價、城市產業結構等受到城市軌道交通產生的影響更加敏感,波動性大。

3、時間的延展性

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持續很長時間,比如一條地鐵線從規劃、建設到運營一般需5-10年。以直接的經濟價值為例,規劃期間,沿線土地價值開始得到了提升;建設期間,拆遷的民眾、參與建設的各主體單位及產業鏈上的各企業均受益;運營期間,運營公司提供了工作崗位。從時間的延展性上,我們可以看出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價值的影響或提升是動態的,我們只能儘量從各個方面對其在特定時間進行解構。

(二)從效益到城市價值的評價體系

1、經濟效益對城市價值的提升

1)經濟效益對“宜居”的提升其主要體現為“沿線房地產增值”、“空間佈局優化”兩個方面對“宜居”的提升。“沿線房地產增值”可為沿線居民帶不動產收益,“空間佈局優化”可為沿線居民及商家提供更多的出行及商業可能性。

2)經濟效益對“宜業”的提升其主要體現為“建設運營”、“空間佈局優化”兩個方面對“宜業”的提升。建設運營期間,城市軌道交通為相關產業提供了很大的就業機遇,空間的拉伸及調整擴大了商業活動範圍,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2、社會效益對城市價值的提升

1)社會效益對“宜業”的提升。其主要體現為“污染物減排價值”對“宜業”的提升。“污染物減排價值”對城市環境有改善作用,當然,這也有利於提升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吸引就業者的就業選擇。據報道,北京的霧霾已成為影響留學人員選擇回北京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2)社會效益對“宜商”的提升。其主要體現為“土地節約”、“城市活力提升”兩個方面對“宜商”的提升。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用地面積的變小,可使其他使用土地的用途增加,比如用於商業。“城市活力提增強”能突出城市特色,塑造良好的商業環境,對招商引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總結

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縮短了城市的空間及時間距離,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帶動了經濟效益的增長,提升了城市的價值,調整了城市的產業佈局,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的影響意義非常重大,我們應該不斷的探索研究,不斷的創新發展,發揮軌道交通樞紐的真正力量,把城市建設的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顧汝飛。城市軌道交通與城市公共空間一體化設計研究[J]。城市建築。

[2]徐振廷。城市軌道交通市區線與郊區線銜接方式研究[A]。綜合軌道交通體系學術沙龍論文集[C]。2015.

[3]張維陽,李慧,段學軍。城市軌道交通對住宅價格的影響研究---以北京市地鐵一號線為例[J]。經濟地理。2012(02)。

[4]石靖,雷汗青。城市軌道交通對沿線高層商品住宅價格的影響---以武漢輕軌一號線為例[J]。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11(01)。

公共管理學的論文範文一:新常態下公共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 篇四

摘要:近年來,“新常態”一詞迅速傳遍於中國的報刊媒體及互聯網,成為描述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特徵的關鍵詞彙。“新常態”最先起源於美國,但在中國語境下具有了新的豐富內涵。本文詳細分析了中國語境下經濟發展、政治改革、社會治理、環境保護、文化建設等不同領域新常態的豐富內涵,結合公共管理實際,探討了新常態下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出路及努力途徑與方向。

關鍵詞:新常態;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以來,隨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縱深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進入新常態。在的積極引用和詮釋下,“新常態”一詞迅速傳遍於中國的報刊媒體及互聯網,成為大街小巷、婦孺皆知的時代熱詞之一。本文將從公共管理的視角,在系統論述新常態的概念與內涵的基礎上,對新常態下公共管理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並從理論角度探尋新常態下公共管理衝破困境“藩籬”後的途徑和出路。

一、中國語境下正確認識的新常態的豐富內涵

(一)經濟發展中的新常態。

與其他領域相比,中央對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的解讀和界定是最為清晰的,中央明確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從九個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趨勢性變化,並提出了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落實機制。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的趨勢特徵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理念和發展機制是要實現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增長動力是要實現從主要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逐步轉向為主要依靠創新驅動。

(二)政治改革中的新常態。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會總目標,那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依法治國總目標。因此,在新常態下,我國政治發展的主要特點就是要在積極推進依憲治國、依法治國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我國政治新常態的衡量標準為:一是公共權力的運行和行使越來越制度化和規範化,二是制度安排更加體現民主性,三是治理過程的更加法制化,四是政府等公共管理組織履職服務的高效化,五是國家治理系統和制度安排的協調性。

(三)社會治理中的新常態。

在建設法治國家的政治新常態下,要求具有法治化的社會新常態。法治化的社會,要積極營造全面懂法、信法、守法、護法的良好社會環境,凝聚起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法治社會新常態包含以下內涵:一是積極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文化,積極培育社會居民的法治意識;二是要在法治框架內創新社會管理機制,轉變社會治理方式方法,構建多層次、多領域的社會治理體系;三是讓法律賦予社會治理主體行使社會管理職權的合法性和正當性,並對社會管理權力進行依法監督。

(四)環境保護中的新常態。

一方面,由於過去片面強調經濟增長而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使得當前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有的甚至達到和超過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值,在降低民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同時,使得公共部門進行環境治理的經濟和政治成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着民眾環保意識的增強,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需求和期望不斷增加,使得政府進行環境治理面臨着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如果環境治理成效不明顯,很容易消弭羣眾對公共部門的認同度、支持度和信任度,消耗公共部門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五)文化建設中的新常態。

在全面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外來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衝擊越來越大,文化的多樣化、多元化特徵日益突出,價值混亂、價值墮距、價值真空等險象叢生,使得文化綜合體系難以有效建立,主流價值觀混亂且缺乏全面有效的信仰驅動。當前,一方面日益發達的互聯網等現代文化傳播渠道,為人們便捷地享受文化權利提供了機會和平台,另一方面還不能夠真正完全、高效地滿足社會公眾的文化需求。

二、新常態下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

(一)現代治理水平與社會現實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新常態下,我國公共管理和社會治理的總目標就是要實現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公共治理現代化,就是要不斷實現社會管理和治理的民主化、科學化、法治化、制度化、透明化、協同化。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總體上不斷提升。

(二)社會發展對公共管理技術手段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推進,現代信息技術不斷髮展,為實現現代管理和良好治理提供了更好的現代技術和手段。當前,我國各級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並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門户網站、官方微信、協同辦公平台等建設。但是,與社會發展步伐和公眾期待相比,公共部門現在的管理技術手段還顯得比較單一和落後,難以完全適應社會經濟發展。

(三)公共管理組織目標與個體自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

當前,中央大力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查處了曝光了大量貪污受賄、違法亂紀的黨政幹部。作為公共組織中的個體,深處組織文化和倫理價值體系這個“大染缸”中,勢必會發生“染缸效應”。健康的組織文化體系會使公共管理者個體發生積極反應,主動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約束。相反,發育不良的組織文化和價值體系,容易使得公共管理者個體陷入道德困境,不顧法律政紀和道德意識的約束,產生權力尋租和貪污腐敗行為。

三、新常態下公共管理髮展的出路探析

(一)努力提升公共管理組織的綜合治理能力。

作為公共管理部門,要積極適應新常態,主動轉變角色定位,不斷完善職能職責,通過加強管理管理能力學習和職業倫理培訓、建立完善幹部選拔任用和激勵機制、落實績效治理機制等方式,提高公共部門人員的綜合治理能力和職業道德水準,增強服務意識、迴應能力、效能觀念和法治意識,切實提高公共管理人員解決各種公共問題的綜合性能力。

(二)不斷加強對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和手段創新。

要積極適應新常態下的新技術要求,組建優秀的公共管理技術團隊,充分把把GIS技術、數字治理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物聯網技術、智慧政務技術、績效治理技術、風險評估技術、公共危機應急管理及預警技術等充分運用於現代公共治理實踐過程中,為提高公共管理績效和效率提供必要的現代技術支持。同時,加強對全體公共管理者的現代技術應用培訓,提高公共管理隊伍的現代技術綜合應用水平,確保現代技術切實用好、用活、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三)積極塑造公共管理的核心價值體系。

應在改善公共管理者待遇、完善公共管理者違法違規懲戒體系的前提下,不斷加強對公共管理者進行職業倫理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公共管理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管理觀和發展觀,將權力關進制度和道德的“籠子”裏,使得公共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能夠同時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與監督,實現社會公共價值與自我人生價值的積極結合和有機統一。結束語當前,“新常態”一詞已成為官方話語體系中描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變化的非常重要的綜合性詞彙,並煥發出新的豐富內涵與歷史穿透力,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在新常態下,公共管理面臨着新的變化、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同時也意味着新的機遇與挑戰。解除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困境,是一個長期的時代課題,需要公共管理部門和管理者主動作為,積極探索,不斷找尋新的方式和出路。

參考文獻:

[1]張再生,白彬。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困境與出路[J]。中國行政管理,2015,03:38-42.

[2]王資博。“新常態”研究述要[J]。重慶社會科學,2015,04:32-41.

[3]金碚。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5,01:5-18.

[4]劉濱。“新常態”視閾下創新社會治理研究[J]。黨史博採(理論),2015,09:48-49.

公共管理畢業論文 篇五

一、本科公共管理專業國際化的實現路徑

教師的國際化。作為教學研究的主體力量,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包括知識與實踐都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其國際化視野。教師的國際化主要有如下類型:首先,公共管理專業應該積極外派教師到國外進行參觀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融人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其次,直接引進國外任教教授,作為特聘教師,定期到學校進行講學和課程指導;再次,招聘具有海外留學經驗的教師,通過其最新的知識結構以及教學理念與方式,帶動公共管理專業的國際化。同時,公共管理專業的國際化還可以藉助教師的海外學習、特聘教授和海外歸國教師在國外的平台和關係,積極為公共管理引人更多的具有影響力的學者、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此外,鼓勵教師在任教期間的國際交流,如: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國際研討會等,通過與外籍專家的交流把握國際在公共管理領域的研究前沿,促進教師在公共管理專業國際化進程中的成長。教學的國際化。作為本科公共管理專業國際化中最為的重要一環,教材的選取、教學方式的選用、教學重點的把握以及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都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以及是否符合教學國際化的要求。首先,課程的通用性:在國際化的教學中要注重選擇某些課程採用全英文授課方式進行教學,並向參照和借鑑國外同類優秀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式,確保教學內容與國際的接軌;與此同時,保證課程本身的特殊性,實現通用性和特殊性相結合;其次,確保教材的先進性:所選的英文教材一定要有國際先進水平。開設全英文課程的前提之一是參照國家的英文課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英文教材也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教材,以期實現全英文課程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的目的;再次,師生的主動性:師生投人英文教學環境要有主動性。

全英文課程是國際上一流大學的主流教學方式,是同國際社會接軌的“陽春白雪”式的課程,對師生都有較高的要求,在語言交流、教學案例、應用案例、考核方式都需要吸收並創新。因此,師生都需要投人較大精力。此外,內容的選擇性:教師要對教材內容要有選擇性。教師精選教材,才能使學生在精讀材料和瀏覽材料上有所區別,以提高學習效率;最後,質量的可比性:課程質量的要求要有國際可比性。為了實現國際教育接軌,全英文課程與國外同類課程應該具有可比性。一般認為,可比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在同課程、同課時的情況下,學習課程的效果應該基本相同;保障國際學生和本國學生同班學習,沒有語言的障礙;與英語國家實現無障礙的教學合作。學生國際互訪交流。當前本科的公共管理專業應該藉助學校的大平台,與其他合作學校商談學生訪問和交流的合作項目;同時,在開展與國外學校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積極引人學校間的互派交流學生事宜,在提高公共管理專業學生本身的素質和培養國際化視野的過程中,提高我國該專業在國外的影響力。學生的國際互訪交流既可以是互相派遣交換生,進行短期的海外學習並且承認彼此的課程和學分;也可以採用聯合培養的方式,在學生培養環節進行合作;最後共同頒發文憑。

二、結論

鑑於我國本科公共管理專業起步晚、發展快、質量有待提高的具體現狀,以及當今全球化的總體趨勢,本科公共管理專業國際化成為了國內該專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這要求在本科公共管理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多方聯動,既需要實現教師的國際化、教學方式的改進也需要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的國際元素的引人。然而,在本科公共管理專業國際化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注意特殊性的保持,即關注和立足於國內公共管理領域內的具體實情,把握國內公共管理過程中的特殊性,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實現具有特色的國際化。

公共管理學的論文範文二:公共管理理論研究問題分析 篇六

摘要: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公共管理面對着更為複雜的外在環境和內在機理規律,加強分析中國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本文章重點分析了當前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即公共管理過程中主導者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公共管理當中的行政生態問題與公共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前沿問題進行了研究,最終對公共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概括和展望。

關鍵詞:公共管理;中國;前沿問題;行政生態

人類具備鮮明的羣體性特徵,而羣體的聚集最終產生凌駕於社會大眾之上的公共權力。公共權力無論是通過暴力手段獲得的,或是以代表廣大人民執行權力的,都應該納入到一定的羣體性協調當中,這種協調就是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包含了權力的施行模式、影響的範圍、政策的擬定等。中國的公共權力產生歷史悠久,從奴隸社會一直延伸到封建時代,中國的公共權力的歸納和政策施行都進行了極為細緻的梳理和調整,包括協調中央公共權力和地方公共權力之間的矛盾等。新中國建國之後,面對幅員遼闊、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實際狀況,新中國的領導人嘗試了多種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論,如蘇聯的公共管理理論的模式等。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入發展,中國的公共管理的研究探討,就面臨更多新的前沿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公共管理過程中主導者的問題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於公共管理的理論和實踐是十分廣泛的,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中,中國在公共管理方面開展了富有意義的研究以及實踐。這些相關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對於具備特質性的公共管理探究上仍然不夠。就一般狀況上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功能仍然是社會公共權力集合者實施管理的過程,因此,公共管理在社會範圍內產生影響的對象主要還是公共事務。面對不同性質的公共事務,則會產生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和方式。社會的公共事務的本質是逐漸產生變化的,具備了動態性,所以其呈現出的表現更為無限性。因此,社會公共事務的不斷變化的狀況對於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徵和基本概念範疇等會產生更多的變化和影響,而這種共存關係當中,公共管理主體仍然還是整個公共管理理論和行為中的核心要素,也就是由誰來主導公共管理的各種行為,這方面存在三種研究情形。

(一)公共管理者多元並存的問題

如公共管理行為的實施者是政府,或者是公民其參與的層面的差異,或者是第三部門非政府性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主導行為當中,非政府性公共管理以及公民參與容易出現忽視政府主導性的狀況,雖然在公共管理理論中也有多中心治理的觀點,但是這一種研究並不能夠忽視或者淡化政府在公共管理的主導性。

(二)公共管理者多元功能化

第二種狀況是針對多元公共管理理論,提出一種結合的研究方向,即政府、民眾參與以及非政府性的公共組織這三者的結合,認為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應該是政府、民眾參與以及非政府性的公共組織聯繫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穎的公共管理體系。這種研究觀點認為公共管理不能夠和政府的管理劃上等號,也不能夠把多元主體作為整個公共管理行為的絕對主導。這種觀點認為公共管理行為應該是民眾、非政府性的公共管理組織以及政府三者形成三個公共管理行為的主體進行功能性分析,然後功能性分解之後,由其主導傾向劃分出公共管理的模式類型。由政府進行主導的通常有中央集權的公共管理模式,也有民主化或者社會化的管理模式。而另外一種則是非政府公共組織進行平等合作,如社會公共事務治理自主化的方式,產生多個管理中心。由此可見,政府主導的公共管理,無論是集權式的還是民主式的,都屬於一種從上到下的管理,和被管理方相互之間就是一種“父子關係”。而公民參與以及非政府組織則是互相合作的關係。從這種方向上看,公共管理的整體面貌更加清晰,整個框架也更貼合公共管理實施過程當中彼此的關係,並且梳理了政府管理、社會治理以及公共管理之間的概念範疇,整合了非政府組織和公民參與的力量,整體脈絡更為清晰。如果從客觀的角度上看,這種研究模式主要還是希望走共同管理的模式,和實際的公共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公共管理的三元體系

第三種狀況是提出了三元的公共管理體系。第一種就是國家機關對於社會實施的政府主導型的公共管理行為;第二種是非公共性的管理和行政結合之下的公共管理;第三種是非國家機關,也就是公共的社會組織所實施的公共管理。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公共管理行為最終在社會和國家的整體當中得到統一,整合之後就是一種整體性的公共管理行為。不過,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公共管理實際上不能夠完全劃上等號,更不是一種三等分的結構,其管理領域的邊界是十分清晰的。第一種類型的公共管理行為是政府以及國家機關所實施的行為,這種行為的影響是整個社會以及整個國家的,其具備多樣性以及廣泛性,在國家的範疇當中具備一定的權威性。第二種類型是從私人組織的公共管理當中放大而來,它本質上就是政府的組織以委託的形式,或者部分公共權力的讓渡,讓部分大型私人組織擁有部分的公共管理權力。最後一種類型實際上是一種公共性和私人性的結合,這種結合就是除了非政府公共管理組織之外的公共管理行為。這種管理有時是一種政府性的公共管理,有時是具備較為明顯的私人性質,這兩種不同性質互相之間交疊在這一種類型之中。值得指出的是,國家公共權力機關所實施的公共管理,實際上是具備二元屬性的,也就是政府所進行的公共管理是具備政治性和社會性兩種特性。因為一個國家權力集合不可能不站在某一個利益立場上,其本身的政治性或者説階級性代表了這個政府機關的公共管理,最終目的仍然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但是,為了讓政府的公共管理更加有序化,國家政府機關仍然要趨於理性,這種理性是會促進公共管理的科學性。正如恩格斯所分析的,政府實際上是國家的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而政府就是從社會當中產生的,從表層上分析是一種凌駕於社會之上,並且和社會互相異化的力量,是某種階級所掌握的利益集團。因此,公共管理三元發展不可能是超越階級性的。

(四)中國當前的公共管理主導:政府本位

當前中國仍然是以政府作為公共管理的本位主體,而且中國政府在各個公共管理領域當中還佔有絕對的影響。而公民參與層面,或者是社會非政府性的公共管理行為,則還是一種應然的範疇,並且還要從很多方面去促進和提倡。中國要從政府作為公共管理本位轉移到社會和公民本位的公共管理模式這樣的一個歷史性的過程,還是要依靠政府作為公共管理模式改革的主導,發揮出政府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公共管理模式的優化,加強人民羣眾的參與程度。公共管理雖然強調多元化主體的參與性,但是這種多元主體互相之間的關係仍然不可以完全等量對待,公共管理並不是多元管理主體聯合執政,更不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同步管理。政府實際上應該扮演當前以及接下來一個較長階段當中的重要公共管理角色,不過要進一步開放其自身的監督平台,接受更多的批評以及建議,進行由上而下的改革。只有這樣改革,才能夠維持公共管理的健康運轉。而中國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對於自身的改革建設也要參照共產主義的建設規律。

二、公共管理當中的行政生態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的公共管理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政府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因素,其發展的健康程度是公共管理理論以及實踐層面所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如果把政府這個公共管理的主體作為一個完備的系統來看,那麼政府自身是具備一定的生態的,這種生態從政府的行政行為當中產生,因此也可以稱為一種行政生態。政府的行政生態變化和政府本身系統的發展以及其生存的環境是密切聯繫的。這種行政生態的更迭和自然環境的生態是完全不同的。這裏的行政生態不是單純處理環境問題,或者構造環境友好型政府等,而是關注政府自身的系統性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關注行政生態,傳統思想主要是關注政府的行政生態,但是實際上這種關注視角仍然是狹義的。對於公共管理過程當中的行政生態,不僅僅要從政府的角度進行關注,還要從非政府性組織的角度去分析和關注,從公民的參與層面去分析。行政生態本身就包含了兩個大的領域,一個是行政的自然生態環境,另一個是行政的社會生態環境。這兩種生態環境都統一在一個更為宏觀的行政生態環境之中。對於政府的行政生態的研究要關注到社會因素的重要性,涉及到行政生態的社會因素眾多,包括了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因素,包括戰爭和和平,各個大國之間的政治角力等。而政黨的競爭、國家的組成模式、市場經濟以及相關的企業等,甚至包括國民性格,對於政府的行政生態都能夠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政府要改善自身的行政生態,不僅僅要參照自身所面對的未來發展趨勢,更要關注政府之前所經歷的國家歷史,以及民族的文化等。這些對於行政生態的轉變是起到一種基數式的影響,對於政府的影響更加豐富。政府自身的生態環境當中,自身系統內部發生的調整,對於政府自身的公共管理行為能夠發揮出非常大的能動性作用,這種能動性的作用對於政府自我係統化調整具有重要的影響。政府在觸及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協調上,就是一種內在行政生態的平衡。行政機關自身是由不同的組織和結構構成的,因此,其行政效能受到了部門和部門之間關係協調效果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平行的橫向關係,也可能是縱向的上下級關係。包括下級官員的晉升,以及基層幹部的福利問題等,都對於行政生態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其對於公共管理自身的健康可持續運轉起到了強大的隱性作用。

三、公共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前沿問題

(一)公共政策的倫理價值觀趨向

公共管理必須會涉及到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一種公共管理理論,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抽象公共管理要素。公共管理中的政策都是在一個動態的環境當中,在其實施的過程裏會不斷自我完善或廢除。公共政策本身會具備倫理性,也就是其所採用的價值觀落腳點問題,其本身是參照何種準則作為自己的行為指南。所以,不論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本身是屬於一種什麼社會階層,公共政策本身都應該具備倫理特徵,包括對於目標的思考和行動的引導,能夠朝着一種方向去引導公共政策的發展。公共政策在倫理價值範疇的界定應該屬於其政策的制定者,但是政策的執行者對於公共政策的理解也尤為重要。公共政策在價值取向上能夠和大部分的人民羣眾所尊重的主流價值觀應該是契合的,這種價值觀偏好決定了公共政策本身的評價也是從人民羣眾的角度出發的。從公共管理的實踐上看,公共政策的目標主要包括了多個方面,其中,對於佔社會人口數目較多的人民利益的維護以及促進,對於公共有害因素的排除或者降低,促進社會的勞動力得到充分應用,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弱勢羣體的維護等。這些表現了公共政策本身和美德是結合在一起的,而這種美德是透過公共政策這一個途徑,轉化成為一種可以進行執行的模式。

(二)公共政策的工具選擇

公共政策需要通過一定的工具促進自身實現,這樣的途徑也稱之為政策工具。政策工具如同一座橋樑一樣,是嫁接在公共政策的擬定目標和公共政策的結果之間的途徑。當前中國對於公共管理的政策工具研究和甄選方面還是處在於一個起步的階段,所以,對於常見的公共政策工具應該有所瞭解。市場化的工具是一種常見的政策工具。通過市場經濟本身的自由競爭,能夠更好地提升政府在頒行公共政策方面的效率。這種過程包括了權力的下放,以及市場內部的交易等。比如政府在進行企業的民營化政策施行的過程當中,就採用了市場的這個公共政策的工具,對一些企業進行民營化改革,從奠定方向到最後讓企業能夠進入到競爭的自由市場當中,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政府在企業民營化過程當中的行政政策的成本。此外,管理類技術工具,通過管理類的軟件和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公共政策的綜合效率。政府在改革的過程當中,要適當結合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各種技術優勢,改善公共管理部門的績效,例如引入一些戰略性的管理,或者是行為的流程化。中國的公共管理主體在管理類技術工具的應用方面還是相對落後,所以應該進一步的開展以及調整,加強對公共管理行為的績效考核等。近代公共管理學説的興起,最終結合各種新型的社會學説,如馬克思主義等進入到中國。中國的公共管理理論在民國時代就有進行試點實施,而真正形成具備普遍社會實踐的公共管理行為,應該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當前的中國正處在於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這個改革的時期需要更多調整。公共管理作為公共權力施行過程當中的重要行為模式,能夠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起到關鍵性的影響。公共管理趨向於多元化過程當中,仍然要把握好主體的主導性作用。而政府的多元化管理下,對於公共政策的甄別,對於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使用等,都能夠促進政府在新時期過程中把握到公共管理的實質,最終促進本身公共管理行為的不斷優化和發展。面對當前公共管理所遇到的難點和重點,應該積極求索,構建更為完善的公共管理機制體系。

參考文獻:

[1]郝加祥,崔敏,李飛。論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的關係[J]。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6):25-28.

[2]孫勇,孫華斌。公共管理理論流派綜述與研究啟示[J]。商業時代,2011,(1):82-83.

[3]劉霞。公共管理學科前沿與發展趨勢[J]。公共管理學報,2004,(2):38-43,94.

[4]林尚立。公共管理學:定位與使命[J]。公共管理學報,2006,(2):1-6.

[5]朱鋼生。淺談公共管理的作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6):89-90.

公共管理畢業論文 篇七

就目前來看,雖然各種研究公共管理的著作層出不窮,但對這一概念的界定仍然是眾説紛紜、莫衷一是。區域公共管理既不同於公共行政以及行政管理,也與區域行政存在不同之處。我國學者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並綜合區域、區域行政、公共行政以及行政管理等各種理論知識,最終將區域公共管理概述為: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為解決存在於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等其他領域的各種公共問題,區域內的多元主體利用調解、協商的方式與手段對區域內橫向以及縱向層級之間的重疊交叉的關係所進行的一種有效的管理。

一、我國區域公共管理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存在過分追求政績的問題

GDP是評價區域公共管理好壞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更是衡量一個官員政績如何的重要標準。這樣就造就了一些不顧一切官員盲目追求GDP的增長,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環境污染現象的出現。同時也很容易在地方政府與地方保護主義之間形成惡意競爭的局勢。在區域公共管理中,其權限牢牢掌握在區域政府的手中,區域政府肩負發展本區域經濟的職責,因此往往打擊一切影響本地經濟發展的行為,而實行一套保護本區利益的經濟保護制度。這樣一來,雖然本區經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不符合國家所倡導的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觀。

(二)存在行政化氾濫的問題

在區域公共管理中,行政化的處理方式有助於促進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保障組織的順利運行。行政化雖然能夠幫助實施區域公共管理,但是也要謹慎預防泛行政化現象的出現。如果組織目標與運行方式以及權力來源都採取行政化的手段,一旦行政化氾濫,將喪失行政化原有的效力,從而扭曲解決區域問題的宗旨,區域公共管理中平等、合作的精神也將受到嚴重破壞,地方與政府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也會難以實現。所以,行政化手段是把雙刃劍,善用者能夠發揮效力,濫用者只能收穫適得其反的結果。

(三)存在流域治理的問題

從自然區域的角度看,流域的整體性極強,上下游之間的關係尤為密切,流域內的自然要素一旦受到破壞,勢必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難以修復的影響。但是從行政區域的角度看,流域往往被不同的行政區域所劃分,因此它又是不完整的。而不同的區域基於不同的立場考慮,很難達成一致實現區域間的合作,往往是自己污染自己治理。正因為如此,地方政府的功利動機與流域治理的公益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日益凸顯,從而也導致區域環境的污染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理。

(四)存在政府制度缺失的問題

政府的制度在區域公共管理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區域公共管理高效、合理、合法的重要一環。但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政府制度在這一環中存在着嚴重的漏洞與缺失,主要表現在: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安排有待完善以及區域政策的制度框架尚未成形。例如,地方保護主義普遍存在,嚴重影響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的發展與提高;流域治理中生態補償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等弊端頻現;宏觀以及中觀區域治理的制度框架仍然處於探索階段。另外,行政區行政的治理理念依然存在。這種頗具等級層次的治理方式,將外溢性區域公共問題排除在等級治理的層次之外,因此有待進一步的健全與完善。

二、促使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複雜因素

(一)全球化與區域化的推動,促使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

在全球化以及區域化迅猛發展的勢頭下,諸多複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國際新區域運動勃興,國家民族間原有的區域形態被打破,由封閉形態向着開放性的區域化模式迅速轉變,促使國際間的宏觀區域公共問題日益明顯。這種跨國性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一旦引爆,單純依靠國家內部的力量已難以應對,必須藉助洲際間的團結協作才能順利完成。例如,國家安全、環境治理等。另外,全球化以及區域化推進,增強了相鄰國家間所形成的“次區域”的相互依賴感,因此引發了一些無法迴避的中觀區域公共問題。例如,發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印尼三個相鄰國家的合作供水問題。

(二)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促使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

中國的工業化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引發了諸多形式複雜的區域公共問題。主要包括行政區劃的變革問題。行政區劃的變革與調整在多股動力的助推下顯得格外頻繁,同時也充分顯示出政府體系間的再分配過程以及政治權力之間的激烈角逐。另外一種區域公共問題是由中國幾千年農耕歷史所決定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中國的農民人口眾多,為農村城市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可以説,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是存在於城市與農村兩種不同政治行政區域之間的差異問題,需要在這兩種區域之間進行必要的制度協調與重組,才能彌補公共管理之間的制度差異。因此,轉型時期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尤為值得探究。例如,村改居問題以及“城中村”問題等。

(三)市場化與現代化的催生,促使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

從清末、建國、改革開放到近代,我國經歷了西學東漸、四個現代化建設、區域的非均衡協調發展,這些艱辛的經歷換來了我們迄今令人矚目的現代化業績。然而較之西方國家,我國的綜合現代化水平依然很低,與西方國家的發展水平相比,差別甚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是一個非均衡發展的國家,在發展水平與現代化程度上存在着嚴重的落差,極易引發一系列區域公共問題。典型的有:一些現代化水平較低的區域與沿海發達區域間所形成的差距逐漸擴大的“馬太效應”趨勢;中部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所逐漸呈現出的發展困境,使得“問題區域”的態勢愈加明顯;廣東、福建、江蘇等沿海內部區域發展的差距逐漸拉大;東、中、西部之間發達、次發達以及欠發達區域的發展差距日益突出。

三、在我國區域公共管理中進行制度創新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

政府官員的績效觀與其對政府政策的執行密不可分。官員所持的正確的績效觀應該以公共利益為出發點,公眾受益才是衡量官員績效之所在。而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有助於提高政府官員的工作效率與質量。只有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才能滿足科學發展的需要,使政府運行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二)建立健全區域公共管理機制

有關學者指出,全球性的最突出特點是網絡性,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催生出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其治理機制應該是網絡性的,而不能單純採用劃分等級層次的機制進行治理。我國在區域公共管理的問題上應該針對不同的組合方式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例如,在治理行政區政府的公共管理問題時,多采用網絡主義、多元主義等。對於抽象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而言,傳統的科層制已經無法適用於不同類型及層次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需要在此基礎上藉助特定的市場機制來實現綜合治理。

(三)轉變區域公共管理的管理理念

區域公共管理理念的轉變,需要緊密結合現實實際,破除傳統的落後的管理理念,傳承先進的科學管理理念。區域公共管理代表了一個時期社會的變遷以及時代的發展,其區域經濟帶在建立的同時,它的管理主體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轉變管理理念。其次,在管理理念上,應該改變專項的行政理念,樹立團結協作共同治理的先進理念。這樣一來將能夠有效緩解因行政區劃的限制而對特定經濟帶的發展所形成的阻礙作用。再次,需要分散公共管理的權限。通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明確二者之間的關係,建立多元、互動、分散的權利運行機制,以此實現管理理念的轉變。

(四)完善區域公共管理的政策

區域政策的完善,是解決區域公共管理問題的重要保障。與時俱進的區域政策能夠有效推動區域管理制度的創新。傳統的單邊、內向型的區域政策,為區域經濟帶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在以下兩方面做出努力。即儘量避免管理機制所引發的負面影響,加強區域協作精神,充分實現政策一體化以及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努力實施區域的功能性政策。前者在擴大了市場、降低了成本、收穫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後者有利於緩解政府間的不正當競爭,協調區域發展,縮小區域發展間的差距。

我國的區域公共管理在全球化、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以及現代化的大趨勢下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凸顯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需要在績效管理體系、區域公共管理機制、區域公共管理理念以及區域公共管理政策方面實現突破與創新,以此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科學發展。

公共管理論文 篇八

論公共管理中的目標不統一

摘 要:作為 管理學獨立為一門學科以來的開山之作,《管理的 實踐》一書將管理剖析為三項任務並作了整體的分析和細緻的研究,本文旨在闡述個人對此書的讀後感受。全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管理的實踐》一書的主要內容做出概括和簡要評價;第二部分則主要結合讀後感受提出對現在公共管理中與目標和責任相關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關鍵詞 :公共管理目標 公共部門目標 新公共服務理論

一、內容概括與評價

《管理的實踐》全書將管理看作三項任務: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 工作。但是全書的特點又正在於並非單純的分析每種管理任務,而是將管理作為一項整體進行思考的。我們瞭解到,這三項任務貫穿管理工作的始終,任何一項管理行為都會同時影響到這三項任務。所以,全書將管理分為三項任務只是全書的主軸。在主軸的引導下,全書主要分為了幾個部分對管理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得到了一系列的管理成果。對於企業和管理者的管理,我們收穫了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創造顧客和市場,我們明白了目標管理對企業和管理者自身的重要作用;在企業結構一部分我們知道了 組織 發展的不同時期需要怎樣的組織結構;在員工管理部分,我們認識到了如何考評企業以及怎樣設計合適的績效標準等等。全書在不經意間已經向我們展示了管 理學中的種種成果。

在此基礎上,讓我們進一步其思考其管理理論的基礎是什麼?全書的三條主線下面各種管理思想互相交織,密不可分。其管理都是建立在一種清晰的企業目標下的,即使在作者看來企業的目標有很多,包括:市場地位、創新、生產力、實物和財力資源、獲利能力、管理者績效、員工績效和工作態度、社會責任。[1]以上八點均可以説是企業的目標,但是其基礎始終是建立在終極目標:創造顧客的細化之上的。可見,管理是一項有清晰目標的行為。在明確了最關鍵的管理靈魂的條件下,下面我就將結合書中的觀點對現在公共管理中湧現的問題做出一些個人的分析。

二、結合實情的分析

(一)《管理實踐》的分析框架

首先,有人會説《管理的實踐》從頭到尾強調的都是企業,而企業和公共部門是存在顯著區別的。誠然,我們必須承認企業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區別,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其存在的統一性:一、作為傳統公共行政的發展,現代公共管理理論主要涵蓋了關乎公平的行政學和政策學部分,同時它也涵蓋了關乎效率的治理工具方面的部分。而後者正是逐漸引進市場化管理手段的結果;二、德魯克所指的管理並非通指企業管理,他説過“管理不僅是企業管理,而且是所有現代社會機構的管理器官,儘管管理一開始就將注意力放在了企業”。[2]結合這兩點,我們可以肯定: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的觀點去分析現在社會下公共管理存在的問題是有理論依據和實際意義的。

(二)公共管理和公共部門的目標不統一

新公共服務理論公民、市場、政府三者做出了準確的定位。在公共選擇理論和新公共管理理論基礎上變遷後的新公共服務理論明確了“公民掌舵,政府划槳”的管理定位。進一步説,政府及公共部門就是為公民利益服務的工具,是公民和市場關係的調節器。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公共管理的目標是公民利益和公民公平。

然而我們再看看公共部門的目標是什麼呢?由於存在多種有效性評價方法,導致了目前公共部門目標的紊亂。系統資源評價法只重視效率忽略了公民利益,參與者滿意度評價法又太過於主觀和武斷;而一直比較簡單的目標評價法也因為公共部門目標在不同目標框架下變得越來越複雜而不具備了操作性。[3]要説現在公共部門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相信沒有誰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那麼,很可能存在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和公共部門的目標不吻合,而造成公共管理沒有真正起到其該起的作用。那麼,為何我們不看看書中的觀點呢?

儘管德魯克也將企業的目標歸結為八大方面,但是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所有的目標均是為企業終極目標:創造顧客服務的。所有的目標都是終極目標的細化產物。而在公共管理中,卻並非如此。如果我們將創造公民利益作為終極目標,那麼在Gross設計的目標框架下,許多的目標諸如獲得投資、獲得資源等都是和維護公民利益大相徑庭的。有可能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些目標都是能為公民造福的,但是在目前來看有的目標如成員利益是和公眾利益完全違背的。我們都知道,在管理中,效率和公平是很難平衡的,但是如果真的要考慮公共部門的效率也應該建立在維護公民利益的前提下,單純強調效率是毫無意義的。即使損失效率,也要首先保證公民利益和公平,這才是公共管理的初衷。連自己的終極目標都不明確的公共部門是很難將自身組織目標和公共管理目標 聯繫上的,而其結果無疑是公共管理的失敗和政府形象的損失。

(三)公共管理演化為部門管理

分析我國實際情況不難看出,當今政府公共管理部門化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從公共資源的分配到公共決策的制定,最後到決策的執行都極強的反映出公共管理向部門管理演化的趨勢。各公共部門為了部門利益最大化,忽略公共管理的公共目標,將部門利益凌駕於公共利益至上,其作出的公共決策最根本的政策目標視為部門爭取資源和利益。而這種現象不只是個案,在行政機關的各個部門中都有明顯的表現。

公共管理部門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公共利益的喪失,長此以往必會導致各部門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分崩離析,難以保證公民基本的權利。導致部門管理的根本原因還是公共目標的不統一。在管理者的眼中,公共管理的目標不再是公民利益、社會裏最大化,而是部門利益最大化。將行政者作為利益分享者的公共選擇理論很好的解釋了管理者的選擇偏好。如果難以實現公共利益和部門利益的統一,妄圖希望行政者發生偏好的轉變是不現實的。作為國家和公民的責任,一方在於正確引導和正確激勵,保證公共利益和部門利益在最大限度上有交集,另一方則要在公共管理中從被管理、被服務者轉變為公共管理的主體地位,通過多方主體自制,實現對相關部門的監督。

我國公共管理有着跨越式的發展,由於沒能實現循序漸進的發展,導致當前理論和管理現實的嚴重脱節,在諸多問題中公共管理目標不統一是根本的障礙和困境。努力營造多元主體自制的管理模式,是我國公共管理髮展的並經之路。

參考文獻:

[1] 德魯克。管理的實踐[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52—73.

[2] 德魯克。管理的實踐[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66-132

[3] 程惠霞。公共部門管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6.283—293.

[4] 陳慶雲。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

看了“公共管理論文範文兩篇”的人還看:

公共管理的參考論文 篇九

淺析公共經濟管理與民生關係

一、何為公共經濟管理與民生關係

就國際社會來看,公共經濟管理是把人民生活緊密結合國家發展,為達到民富國強的目的,把二者有針對性地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理論學者的大量研究認為,

公共經濟管理是為人民謀福利,因此應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則來進行分配,這其中的關鍵是其公正性。

具體而言,作為各級政府,應當對全部的社會成員承擔責任,通過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合理地運用公共權力,合理地分配公共資源。

隨着民生概念的提出,普通民眾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也從反面進一步推動了公共經濟管理理論的發展。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及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國家高度重視民生問題,通過各種惠民政策,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部門要合理分配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

對所有社會成員要承擔責任,制定詳細明確的實行方案。

民生觀念的提出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自己利益的重要性,從而推動了公共經濟管理理論的發展。

(一)公共經濟管理的內涵。

公共經濟管理對民生關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的公共經濟管理。

廣義的公共經濟管理包括社會人文學、金融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狹義的公共經濟管理是一門學科。

兩者是一種不可分支的二元理論,他們對民生關係具有重要的影響,共同作用於經濟管理。

公共經濟管理擁有廣闊的知識理論,具有非常廣泛的涉及層面,能夠滿足人類對它的需求。

狹義經濟管理和廣義經濟管理具有不同點,對民生關係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二)民生關係的內涵。

民生關係和公共經濟管理一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其主體是民生。

狹義的民生就是平常説的民生關係和民生問題。

由於人的生理需求是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因此人的衣食住行是民生關係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廣義的民生包括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事情,是同民生有關的事情。

在創造經濟的時候,羣眾會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即民生關係關乎每個人的生存利益和現實發展,是國家需要重視的問題。

二、公共經濟管理與民生之間的關係

民生是國本,公共經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公共經濟管理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可以説公共經濟管理與民生的關係非常緊密。

我們對公共經濟管理與民生之間存在的關係做如下分析:

(一)公共經濟管理促進對民生關係的改善

1、加強公共經濟管理有利於為百姓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

百姓生活離不開國家的維護,民生髮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經濟支持,通過在公共產品上的投入,使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隨着我國最低保障制度的實施,收入低的人羣也基本得到生活保障,這就是民生改善的一個方面,但目前這個制度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城鄉存在差距等,但隨着政府對農村社保工作的重視,更多的公共產品開始走進農村,參與分配與使用,這對民生的改善具有很大的意義。

2、公共經濟管理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協調民生關係。

隨着全球一體化的深化,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提升,與此同時對民生問題更加關注,公共經濟對於民生的投入部分增多,如在建立健全各類保障制度、

增加對民生需求的財政投入等方面,且在此過程中,通過公共經濟管理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這樣有效地規避了在經濟建設中出現的速度與效果的矛盾,

將社會高低收入人羣的生活水平儘量拉近,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做到改善民生,協調民生。

3、公共經濟管理能夠通過協調政府財政支出填補市場空缺。

市場經濟體制在促進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在公共財政支出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隨着公共經濟管理的不斷深化,在社保、醫療、教育等方面加強財政補助,解決問題,保障民生。

從深層次的角度看,政府的調節有利於促進公共產品的產出,但在這個過程中,公共經濟管理不僅僅是參與進來,更多的是作為決策,將財政預算用於刺激經濟發展,鼓勵百姓使用公共產品,實現高效市場配置。

4、公共經濟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有利於改善民生關係。

公共經濟管理對民生關係的改善主要通過政策指導和資金調配,通常用於民生方面的資金投入比較大,資金的流向需要明瞭清晰,要確保完全用於改善民生,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公共經濟管理制度,對相關改善政策與改善資金進行監督,從根本上確保百姓得到實惠。

(二)改善民生對公共經濟管理存在要求。

公共經濟管理對於民生關係的改善有很大作用,可以説他們之間緊密相連,在管理中,公共產品的產出增加,財政支出被優化,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都因此得到改善,再加上對公共經濟管理逐漸形成制度與法律的制約,百姓的實惠得到進一步保障。

1、政府管理職能需要進一步轉變。

隨着經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公共產品有更高的要求,而政府實施經濟管理生產公共產品,滿足民眾需求的同時,促進民生改善。

可見政府在促進經濟、監管市場的同時,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服務,因此我們要更加確立政府的公共服務責任,使之承擔起相關責任,堅持不斷地將更多公共資源提供給百姓,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從根本上改善民生。

2、深化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

改善民生的必要條件是政府對公共事業的協調,這也是公共經濟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公共經濟管理過程中,需要制定相關的公共政策,以確保社會分配公平進行。

其中,政策的制定需要民眾參與,讓公共政策更透明、更民主,還要有相關制度對該政策的貫徹實施進行監督。

三、公共經濟管理對民生關係的重要作用

(一)公共經濟管理促進民生需求的快速實現。

傳統的概念中,民生主要指百姓的衣食住行,隨着時代的發展,民生的意義逐漸擴大,除了基本生存保障外,還包括基本的教育、醫療等方面,這也導致一些問題隨之而來。

我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因此隨着經濟不斷髮展,政府一邊在瞭解民生的需求,一邊有方向地進行經濟建設,通過公共經濟管理手段滿足百姓的各種需求,即實現民生需求,進而從根本上實現社會保障,保證百姓利益,實現社會穩定發展。

(二)公共經濟管理促進公平的社會分配。

改善民生是進行公共經濟管理的出發點,最終目的是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實現社會平衡分配。

隨着國家經濟發展,財富總值越來越高,社會分配有偏差是難免的,為了避免問題擴大化,更好地平衡社會分配,我國政府出台了各種惠民原則、政策,確定均等化目標,提升公共經濟管理工作。

如在財政方面,政府在有意識地降低支出比例,逐漸實現從政府支配向公共支配轉型,做到平衡社會分配,改善百姓生活。

(三)公共經濟管理平衡貧富差距。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人們的心理狀況會存在着不平衡狀態,這種心理反應會阻礙民生工程的實施,會產生一些社會問題。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具有貧富之差,一些人掙扎在生活線上,一些人依靠勤勞和勇敢快速地富了起來,因此一些人產生了不健康的心理,社會上出現了仇富的現象。

由此可見,過大的貧富差距可能會造成社會的兩極分化,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説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貧富差距造成了農村人口的鋭減,城市人口不斷增長,使民生關係受到不良影響。

只有通過公共經濟管理的適度干預,才能平衡貧富差距,減少社會矛盾。

(四)公共經濟管理促進就業。

就業是一個國家公民的權利保障,也是民生之根本,而權利的行使和義務的履行則是民生的一個重要內容,人們有權利要求勞動,也有義務進行勞動,因此就業證實了民生關係。

公共經濟管理要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目前我國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處於上升狀態,在公共經濟管理中,一些城市並沒有做好減少失業、增加就業這項民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