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6W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多篇】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一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着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那麼什麼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謂傳統文化呢?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作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説,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複合整體,總稱為文化。”康德在《判斷力批判》談到“在一個理性生物中,一種對任意選頂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選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產生,就是文化。”黑格爾“文化是絕對精神對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過程,也即絕對精神自我認識的過程。”日本國小館《萬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語的文化即文明開化”。《法國大百科全書》(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個社會羣體所特有的文明現象的總和。”

在我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係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説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易·繫辭下》),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與化並聯使用,則最早見於《周易·賁卦》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將“文化”合為一詞而用的是西漢的劉向,他在《説苑·指武》中寫道:“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束皙《補亡詩·由儀》稱:“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雲:“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着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繫,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説明的是,“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不很流行,現代意義的“文化”一詞源於日本。近代以來,人們對文化概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梁啟超在《什麼是文化》中説,“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説:“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龐樸主張從物質、制度和心理三個層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內涵,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屬於最深層;介乎二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20世紀40年代初,毛澤東在論及新民主主義文化時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式上的反映。”《現代漢語詞典》則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從以上關於“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文化”內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説,是“人類生活的樣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極其廣泛的方面。狹義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創造活動,是意識、觀念、心態和習俗的總和。一般而言,我們更多的是在狹義文化的意義上使用“文化”這個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態的特徵。如根據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為禮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等;根據文化的不同形態,又可分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還可分為西方文化、東方文化、中國文化、美國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等等;也可從文化的歷史演變,將其分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後現代文化等等。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備的國家。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傳統的“四海”範圍內具有多民族內向凝聚力,並且奠定了中國文化獨立發展的格局。《詩經·小雅·北山》中就寫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傳》中:“普天率土,歡欣鼓舞。”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歷代王朝總是以大國自居,並不重視在海洋的發展,在清朝時更是實施閉關自守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半封閉型的大河內陸文化。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遊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佔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着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久遠博大之中,卻“統之有宗,會之有元”。若由著述載籍而論,經史子集、萬億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為其淵藪;如由學術統緒而言,三教九流、百家爭鳴,則以儒、道二家為其歸致。東晉以後,歷南北朝隋唐,由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釋氏之典籍〔1〕與統緒因而也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輔相成,構成了唐宋以降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語,轉引自元劉謐著《三教平心論》),明白地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基本結構特徵。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裏,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佔據着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説,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稱為“儒”?據《漢書·藝文志》説:“儒家者,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就是説“儒”是舊時對學者、讀書人的稱呼。《後漢書·杜林傳》也曾説道:“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裏,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論語·子路》中孔子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裏,“禮”是與“德政”相結合的。在《為政》中説:“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即主張禮治德化與政令刑罰相輔而行。另一重要內容即是“仁”。如《論語》中的“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實踐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為一種精神品質,包含了多方面的倫理道德原則。除了是一種使人們自覺、主動地遵循禮的道德素養之外,還是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倫理準則。天命觀,把天視為主宰一切的權威,並把它作為思想體系的終極依據,“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現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張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強調在人事活動中去體認天命,強調人事有為。“不怨人,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學習方法與認識論上也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識來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華的是關於學習的問題,孔子認為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強調要反覆地學習實踐才能鞏固所掌握所學的知識要“學而時習之”(《學而》)“温故而知新”(《為政》)。他還主張學與思並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還有就是其的“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稱讚舜“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孫子,他繼承和發揮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誠”為核心的人生哲學。孟子,名軻,子思的學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説。仁政裏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樸素的民本主義觀點。還有就是他的關於人的浩然之氣即“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荀子,名況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惡論”,人為人性本惡。主張隆禮重法。到了漢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為中心,吸取黃老之學以及陰陽、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應”説,還根據他的神學的人性論,建立起“三綱”、“五常”的道德觀念,他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他所提出的這個思想文化專制方針,確立了儒家在我國封建社會意識形態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理學系統。首先是“理本氣末”的理本體論。“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窮理”的認識論,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過具體的物。他在知行關係上主張力行致知,“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還有學而知新的創新理論,“新是故中之事,故是舊時底,温起來以尊德性,然後就裏面討得新意,乃為道問學。”朱熹特別強調“天理人慾之辨”,認為人性有兩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義禮智的天命之性,這是天理,即孟子所謂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飲食男女的氣質之性,這是人慾,即荀子所謂性惡。二者是對立衝突的,主張“革欲復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體系充分體現在《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總的説起來就是,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述治國方略,求天下為公,最終實現天人和諧的境界,即從哲學的高度認識宇宙,以倫理準則規範人生,落實到治國平天下,最終實現天人和諧。

道家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國哲學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遙灑脱人生的精神資源。道家特別是《老子》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思想外化發展影響極大,可以説,《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啟白代之學,中國歷史上各家學派,無不從其汲取學術思想養分。例如,它的天地觀,經過孔子的發揮,成為魏晉玄學,又影響到宋明理學;它的無為觀,應用於西漢政治,成為歷代之;它的玄德觀,經孔子發揮,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德治主張的主要內容;它的用兵之道,經過孫、吳的發揮,成為變化莫測的軍事理論;它的柔雌觀,成為詭辯家的理論基礎,造成了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甚至中華武術、內家武功以及歷代氣功家,也無不從中受益。

什麼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於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説:“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關於老子的姓氏與生活年代,歷來説法不一,一般認為老聃即是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關於“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簡明的概括:“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論,“道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自然”,是説“道”是按自己的樣子為法則的。老子還有其樸素的辨證思想。關於對立統一方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關於量變質變,“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關於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則全,枉則直、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感”。以“靜觀”、“玄鑑”為特徵的直覺認識論。還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學,包括無為而治,所謂“小國寡民”,“不得已”而用兵。“無為而治”就是統治者應該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對人民聽其自然,這樣,統治才能穩固。

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説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它的道德倫理思想,尤其是它的眾生平等、出離家庭和超越當前社會秩序的觀念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形成了尖鋭的矛盾,引發了不斷的摩擦鬥爭。佛教由於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制約和決定,也受到儒家傳統觀念的抵制和左右,從而沿着適應中國文化特點的軌跡演變和發展,形成了調和儒家思想、宣傳忠孝觀念的中國佛教倫理道德學説。佛教的一套心性修養途徑也為唐以來儒家學者所吸取,並熔鑄為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佛教從出世的角度論述了孝的極端重要性,從人生解脱角度闡發了禁慾主義思想,還從認識論和人性論相聯繫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體、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為倫理道德的出發點,這種道德訓條和儒家的“惻隱之心”、性善論相通,和我國的國家本位與民本思想的文化傳統相近,因而在歷史上影響頗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藴涵着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羣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係;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儘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參考書目:

陳書祿《中國文化通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王炯華、盛瑞裕、李思孟、何錫章《中國傳統文化十二講》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曹德本《中國傳統文化學》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馬敏《中國文化教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駱自強《傳統文化導論》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陳炎《多維視野中的儒家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二

[摘 要]在辯證唯物主義領銜下,有一個包括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在內的策略論羣體,他們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策略論,這些策略論是相互聯繫的,他們的結合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充實和完善。

[關鍵詞]策略論 辯證唯物主義 實證主義 人文主義

策略論是一個哲學概念,它是指導策略的理論,與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相關。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一個複雜的策略論系統,我們一般可以從哲學流派上粗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等策略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已有定論的策略論即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就是一門具體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的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主要課程和領銜課程。但是,在文化哲學的視閾裏,我們還可以借鑑別的策略論,如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從而獲得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簡稱思政教育)策略論羣體,更好地服務於高校思政教育。

一、文化、文化哲學和文化教育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可分為形上和形下兩個層面:其形下者大致包括知識(理論)、制度和器物(技術)三個領域;其形上者為精神、理念和價值觀。在這裏,精神、理念和價值觀的形而上決定着知識、制度和器物等形而下,在文化中處於靈魂地位。

文化哲學是哲學角度的文化研究,其研究要求以哲學的方式面對文化。文化哲學是一種功能性哲學範式,它不是把對象世界看成是與人無關的獨立自存物,而是把它們看作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是人類符號化活動的成果。在文化哲學範式中,對象世界擺脱了其直觀性、外在性和僵化性。文化哲學認為,不同的文化形式不是給定之物的映象,而是人類精神實踐的客觀化形式和人類創造性的顯現。

文化和知識的關係,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全面與片面的關係。文化教育就是把教育的內容當作文化的教育,這是對長期以來把教育當作知識傳授的一種顛覆。在文化範疇談教育,就是變知識傳授為文化宣傳、變知識灌輸為文化探討、變知識授受為文化交流、變真理服從為思想理解,如懷特海所説,“我們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專門知識的人才。專業知識為他們奠定起步的基礎,而文化則像哲學和藝術一樣將他們引向深奧高遠之境。”

二、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是思政教育的根本

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和靈魂,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策略論。正因為如此,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歷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為重點課程以領銜全部思想政治理論課。

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策略論指導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就是要把辯證的唯物主義的思想貫徹到具體的教學策略上。辯證的教育,就是要注重無所不在的辯證法,處理好被動與主動、灌輸與接受、理性與情感、科學與人文、教書與育人、求知與做人的關係,創造出講授法和自學法、灌輸法和探討法、科學實證法和情感認同法、應試教育法和素質培養法等一系列的具體策略。

把辯證唯物主義用做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策略論,要懂得用好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觀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觀點、因材施教的觀點等是這個策略論的具體闡釋。

1929年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的決議中,毛澤東提出了教學十原則,俗稱“十大教授法”,其內容是:

1、啟發式(廢止注入式);

2、由近及遠;

3、由淺入深;

4、説話通俗化(新名詞要釋俗);

5、説話要明白;

6、説話要有趣味;

7、以姿勢助説話;

8、後次複習前次的內容;

9、要提綱;

10.幹部班要用討論式。

“十大教授法”閃爍着辯證唯物主義的光輝。這些原則和策略目前仍不過時。

三、用實證主義指導思政教育實踐

實證主義強調感覺經驗在認識上的先決作用,排斥形而上學傳統,在本體論作用上是唯物主義的。實證主義作為一個策略論能夠獨立存在的理由,在於它具有理論的自恰性和視角的獨到性。馬克思沒有明確自己的觀點和學説與實證主義的聯繫,但是他認為,“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自然史,即所謂自然科學,我們在這裏不談;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類史,因為幾乎整個意識形態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意識形態本身只不過是這一歷史的一個方面”,唯一的科學就是歷史科學,這正是他的實證主義態度。何以如此?從馬克思主義的來源,我們就能找到答案。

實證主義將哲學的任務歸結為現象研究,以現象論觀點為出發點,拒絕通過理性把握感覺材料,認為通過對現象的歸納就可以得到科學定律。實證主義指導下的教學策略,如實驗法、調查法和實踐法,是量性研究的基本策略,廣泛應用於理科和工科課程教學,但是它同時也可以成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近現代史,本身就是實證的歷史科學,我們在教授這些課程的時候,主要應該採用的思想策略就是“是什麼”的事實教育,而不是“如果……那麼……”的理性推導。

當然,這並不等於對於這些政治理由,我們不能找到歷史的必定性,回答“為什麼”。實證主義策略論的自覺,就是要求我們知道怎樣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注重歷史事實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做大量理性的推導和假設。太多的假設不但與實證主義的態度相左,而且也容易滑向唯心主義。

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本身就經得起實證。因此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果,也可以通過實證來檢驗。因為學校的工作,不僅是為了傳授學生以知識,還包含樹立學生科學的世界觀,養成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實證主義策略論可以成為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成績與實際表現結合的策略依據。

四、用人文主義引導學生理解思政

馬克斯·韋伯針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實證主義策略論傳統,提出了人文主義的“理解的策略”。人文主義的文化教育觀點,是後現代重要的教育理念,為針對思政教育的文化教育學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構建文化哲學理念下人文主義的思政教學策略論體系,就能重新審視邏輯實證法、案例分析法、實驗教學法、實地教學和文獻教學法等思政教學策略。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三

一、華裔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我國的改革開放,不僅加快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加快了我國各項事物的發展。文化交流也得了空前發展,這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一點的影響。社會進步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文化知識結構。我國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面臨着失傳的現象,這對我們的傳文化的傳承是一大阻礙。文學作品還是應體現我們的民族特色文化的靈魂,傳承與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那麼我們的華裔文學作品,也應該在體現他們各自的生活特點外,還應融入我國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博大精深,是我國文學作品取之不盡的精神糧食。華裔文學作品重在體現現代感,這是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但作品中還是要融合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做到傳統文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人們的生活水平。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作學創作的發展,現代文學創作方式直接影響着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如我國經濟制度的轉變、對外國文化的吸收等,極大的影響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尤其是華裔文學工作者,他們的文學作品,更多是反映所處環境的社會狀況,文化特點,大多數作品都把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彰顯其族裔特色的手段,並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大量改編。如果他們的作品中重視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並逐漸成為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寫作思想,在作品中自覺地反映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將能更大提升作品的思想高度。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淵源,各種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既是對母語的考驗,也是對人生觀考驗。各國之間文學作品的交流,是各自文化及社會觀的交流,對帶動各國之間社會經濟的交流與合作有很大的作用。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華裔文學作品中反映,對文學創作者的跨文化創作思想要求較高。所謂跨文化創作就是熟悉瞭解其他國家及自有的文化內涵,對各種不同文化的啟源與發展有着較深的理解,並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通過文字傳達自己的思想,在作品中有着對不同文化的處理方法。華裔文學創作者的作品內容、反映的主題思想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及自身所處社會文化兩者之間深度融合,吸收有關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精髓, 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揚,帶領讀者深入體會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創造的價值理念,又可讓所有讀者進一步加深瞭解我國傳統文化。華裔文學作品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精華,是目前華裔文學作品的顯著特色。因為華裔文學作品中不但有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還有創作者所處的國家的文化意識。所以,華裔文學作品包含不止一種文化意識,不管是研究文學作品的學者還是欣賞該類作品的讀者都需要有跨文化思想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二、華裔文學創作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一)中國神話與民間傳説

我國的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其中中國神話故事及民間傳説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我國大多文學創作,都離不開對神話故事及民間傳説的加工,而且我們的思考形為也很受神話及傳説的影響。華裔後代,也會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中國神話與傳説的思想魅力,在他們的文學創作中加入一些經典的中國神話或傳説,既是華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揚。 例如美籍華裔譚恩美的經典代表作《喜福會》,對中國經典神話故事及民間傳説中的文化思想意識作了更進一步的挖掘,該作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作了很細緻的描述。小説有關割股療親的描寫,就具有很濃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另外如對一些民間傳説中人物如王母娘娘及嫦娥等的引用,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國人民認識世界的最初體現,也是我國文化的特色之一。這部作品對這些經典特色的神話故事做了很好的處理,作者並沒有直接引用這些神話故事,而是通過描寫小説的人物思想行為來達到的。作品中的四對華裔母女由於她們所受的思想不一樣,所以她們各自的家庭遭遇也不盡相同。小説重點描寫了四對母女思想生活的碰撞,為讀者展示了各種不同中國女性的思想意識。如其中一對母女,媽媽是華裔,其思想意識中還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她在教育女兒時潛意識的就將這些思想傳遞出去,雖然她的本質是將女兒培養成適應現代生活的人,可事實上只是讓女兒在重複自己的生活,沒有自信不能勇敢的追求想要的生活。

(二)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包羅萬象。我國的飲食文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已產生了特有的文化表現形式。如我國的飲食種類、工具、養生方法等等這些經過長時間積累沉澱,已養成了特別的飲食氛圍,獨有的飲食文化。這種特有的飲食文化在華裔作品中也是一種創作表現形式,對飲食文化的創作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宣揚。如黃玉雪的代表作《華女阿五》,這部小説詳盡的描寫了中國飲食的豐富內容,使作品讀起來既有特別的東方神采又不失異國風情。又如趙健秀的戲劇代表作《龍年》,對中國特有的飲食美味描寫更加詳細。其中關於唐人街的中國餐館及雜碎店菜品的描寫,更是讓人身臨其境。吃北京的特色烤鴨能讓人做多彩的夢、吃上海的肉丁菜更是神奇,不僅可醒酒,更更重的是還可提高人的智力等等。這些對中國特色菜如品誇張描寫,引起了讀者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興趣。另外如朱路易的經典作《吃碗茶》,重點描寫了我國另一種傳統文化茶文化的特色。中國的茶文化也是歷史悠久、也是獨具特色。華裔作品中通過對茶文化元素描寫,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塑造故事人物性格。《吃碗茶》中的主人公王賓來及李美愛的婚姻生活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茶,茶作為一條重要線索牽引着故事的發展。通過對茶葉泡茶喝茶等場景的描寫,將人物性格中那種與世無爭,內心寧靜的性格特點通過茶文化的特點表現出來,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作品取名《吃碗茶》,重在體現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不管時下的生活環境如何,也要牢記祖國的傳統文化的精華。

(三)中國風俗習慣

中國源遠流長、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不管異國文化如何同化都能保持自己的特點而林立世界文化之林,主要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對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思維,並逐漸形成一種特定的民風民俗。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華裔文學創作時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作品中也有較多的關於孝的描寫。還是《吃碗茶》小説中的主要人物王賓來就是典型的孝子形象。他堅守父為子綱的原則,遵從父親的心願回到國內,並按其意思行事。還有關於王賓來的婚宴的描寫細節,其中王竹庭舉杯喝酒的祝詞是,預祝他們早生貴子。這也是中國婚姻生活的固有觀念的體現,是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喜福會》中,四個華裔家庭雖然生活狀態不同,但其中四位媽媽的相同點都是中國移民,她們的生活行為還是深受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而不易改變,為了適應當下的生活環境她們自己組建麻將活動,利用麻將活動組織聚會。共同探討自己的思想行為,與人處世的方法。麻將活動不單是為了娛樂,更是為了思想交流,所以麻將也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意識,在作品中有體現。

三、結語

華裔文學作品的跨文化思想很強,因為作者的移民身份,使得他們既受到所處國家的文化意識影響, 還要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其創作的作品大多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識的表現,這些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讓其作品更具有東風色彩,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宣揚也有很大的作用。而且這些華裔文學作品還融入了當地文化元素,讓作品更適合當地讀者的品味,也讓作品的包容性更好。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四

摘要:在一次針對國小生的問卷調查中,有按重視程度給傳統節日排序的題,大部分學生按照春節、中秋、清明、端午的順序排序。端午竟成了學生眼中相對不受重視的傳統節日,而將聖誕節和端午節相比,一些學生更喜歡聖誕節。今天,部分年輕人不重視傳統節日而喜歡過洋節,不重視傳統手工藝而崇尚西方的科技產品。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面臨一定的困境。作為一名美術教師,筆者每每看到這樣的現象或聽到這樣的報道便很揪心。

筆者不願看到漠視乃至忽視傳統文化藝術的現象愈演愈烈,不希望傳統文化藝術只能成為人們腦海裏的模糊記憶,而人們徒留悲歎和深深的惋惜。筆者希望盡最大的努力通過美術課的教學傳遞重視傳統文化的信息,感染、影響學生,讓他們在重視傳統文化藝術的道路上有所作為。筆者認為,重視傳統文化藝術應該從學校、從課堂抓起,讓學生形成重視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識,尊重、呵護傳統文化藝術。在美術課堂上,教師不應僅僅照本宣科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而應該有所作為。中國的文化藝術博大精深,有很多令人歎為觀止的精華被塵封在角落裏。

關鍵詞:傳統文化 教育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效率、品牌、時尚。而傳統文化藝術很古樸、很稚拙、很耐人尋味,它才是真正的中國味道,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筆者認為,教育者有必要在課堂上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結合課本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在長期耳濡目染的學習環境中提升品德修養,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藝術。如何在學校美術教學中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筆者的看法如下:

一、在教師隊伍中提倡再學習的必要性

現在一些教師從教後在具有壓力的工作環境中,已無心繼續學習以充實自己的學識,更談不上在教學中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再加上本身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難以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代表了強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須加強教師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再學習。

現在很多外國人來中國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痴迷於中國的京劇、武術、書畫、皮影、剪紙等文化藝術。一個偉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藴,古人云“技進乎道”,對於教師來説,技就是教學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師的教學必須以文化為基礎。教師學習傳統文化迫在眉睫,只有這樣,其才能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播。

二、在教學過程中讓傳統文化藝術與教材相結合

中國是禮儀之邦,這體現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築中我們看到故宮的佈局嚴謹、左右對稱、色彩絢麗、莊嚴神聖、前朝後寢等,處處體現了天子的威嚴和皇權的至高無上。還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過體量、佈局、空間、色彩等體現了自然、等級、內外有別、尊卑有序等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人的哲學觀念: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比。

而西方人在建築中更多體現的是人定勝天,征服自然,具體表現有修剪得非常整齊、壯觀的樹木苗圃以及高聳入雲的尖頂等,嚴謹的計算和度量也體現出他們嚴謹的思維與科學觀念。這就是東西方人的思維差異。教師在關於建築的課堂上向學生講解這些內容,既讓學生了解了中華傳統文化在建築中的體現及其對建築的影響,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寬教材的知識面。

三、教材與本土文化相結合

教育部規定中國小每週必須上一堂書法課,由此可以看出國家開始重視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字是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中國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藝術,亦是我國古今教育的要科之一。教師在美術課堂上要重視對書法的教學。

一是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瞭解五千年的漢字文化,並通過解釋一些漢字的淵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二是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臨摹經典範本,由此學生在學習書法時既瞭解了文字的根源,又學習了文字與文化的結合,可謂一舉兩得;三是不能忽視教師的現場示範,教師講得再多、再精彩,對於學生而言不如現場具體示範效果顯著,最主要的是現場示範更直接,往往許多難以口頭講明白的知識點現場一演示學生就悟到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示範的好處,千萬不能省掉。

總而言之,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發展到何種程度,最終還是要回到根源上來。現在,有的人不願拿筆,不談文化只談名利,沉迷於手機、網絡,看到這樣的情景,教育者有必要及時作出應有的反思與行動。傳統文化如同民族的靈魂,藴含着不屈的希望與力量;傳統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原動力,給人以勇攀高峯的鬥志與毅力;傳統文化是一座溝通世界的橋樑,傳遞給世界温暖與色彩。因此,筆者希望大家共同守護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五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經過五千年的積澱而形成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許多傳統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忘記,中國傳統文化面臨什麼壓力及我們應採取什麼對策?

[關鍵詞]:全球化 中國傳統文化 中醫藥學 結合

1、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然的文明化,是自然向着屬於人的理想化。

廣義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思想文化三個層次的內容,是涵蓋所有人類文化成果的大文化觀;狹義的文化專指思想文化。文化有傳承,教化,凝聚,調控的功能。也許很抽象,我舉個例子:當一個古老的東西被大家接受而流傳使用下來,就可以説這個東西是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如四大發明、朝廷禮儀、古代結婚禮儀、儒家、道家等的文化、太極、氣功等等;我們學的中醫也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它是祖先遺傳下來的,讓人們去傳承的中國古代精髓文化。

2、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一詞最早提於1960年,加拿大著名傳播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在其《傳播探索》一書中提出“地球村”,此思想當時並未被認同,1985年R·羅伯遜和F·勒謝爾明確提出“全球化”這一詞,引起人們廣泛注意,之後又有許許多多的學者等都提出了“全球化”這一概念。

全球化包括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其中經濟全球化會讓遠距離之間的國家越來越相互依賴,跨國境的物資,人員資金與信息流量越來越大,全球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而資源將全球範圍內實現現有有效配置。文化全球化則是由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雖然在許多地方你可以買到世界任何一家知名公司的任何一件商品(前提:只要你有錢),也可以買到一些“Made in China”,這當然給許多人帶來方便,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人力資源發生革命性變化,各種樣式層出不窮,給企業,消費者帶來方便。但經濟全球化某些因素使最貧窮的國家受損害,富國與窮國的差距越拉越大!

3、中醫藥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中醫講究順應自然,它以自然界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來觀察人體,講究運氣,集自然之精華來保持身體健康,這是世界所獨有的,更體現了人文精神與人來自於自然的那種規則特別是中醫養生更體現了那種天人合一;中藥是那種取之於自然用之於人的藥,它毒副作用小,是中國傳用了幾千年的治病藥物,這個更是中國古人才能發明創造的東西;太極,講究天人一體,以柔克剛,那種奇妙的武術效果與養生效果更是不可比擬的;氣功,通過運氣,導引等的運動達到一種全身氣機暢達有治病,消除疲勞的效果;鍼灸,則是通過針刺穴位來治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連先進儀器都無法測顯現出形態的穴位,被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所發現,並付諸於實踐,治癒了成千上萬個病人,達到不可比擬的神奇效果(據説外國人正是通過它來了解中醫的),也是令我們所驕傲的。身為中醫學院中西醫臨牀專業的學生,我們首先的認真努力地學習中醫,並將它發揚光大,再將西醫作為工具,讓我們更好為中醫服務,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向我們學習中醫,就像我們學院的那麼多的留學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能讓老祖宗的東西被全球化給沖洗滌了。

4、中國傳統文化面臨的壓力

既然我們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首先就得學習,國家教育體制值得我們深思。曾有這麼個例子,1979年6月,中國派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初級教育,回國後寫了一份長達三萬字的報告,結論是美國初級教育病入膏肓,可以寓言,在過20年,中國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和超過這個超級大國,同年美國也派了一個考察團來中國,他們看了北京、上海、西安幾所學校後,也寫了報告,結論是中國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任何一個國家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可以預測,20年後,中國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甩在後面。25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養4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97位知識型億萬富翁,而中國還沒有哪一所學校培養出一名這樣的人才,所以兩份預言都錯了。

究其原因,令人深思,中國的教育制度中大部分學生上學都是為了應試,他們不是考試,便是做題,我也是被大學聯考這場風暴所洗禮了一遍的人,對其感受很深,培養的都是隻會學無文化創造力的人,各種先進的科學思想、文化都能背的滾瓜爛熟、運用自如,但是自己創造的就相當少了,幾乎沒有。

有的東西也不乏創造,如時下最流行的《超級女聲》、《陽光夥伴》,但其中《超級女聲》是模仿美國好萊塢選秀活動《美國偶像》、《陽光夥伴》則是模仿日本的裹腿跑,當這些節目一火,眾多的電台都爭相模仿,令人髮指。難怪許多人抱怨為什麼現在的電視越來越難看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太少,冠軍沒有了傳統中國女性的柔美,而更像一個野性的男孩子,更讓人想不通。

網絡技術的發展更體現了全球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在網上用搜索引擎一搜,便可鏈接到世界任意一個角落,網絡世界精彩繽紛,誘惑力也十分大,黃色信息蔓延,各種各樣似乎是好處的利益引你上鈎,沒有多少人能夠潛下心來靜靜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他們不知道要傳承一種文化是要靠心靈傳遞而不是網上傳遞,我始終堅信“心誠則靈”。

還有中國人缺乏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像許多古蹟,文化街、鎮都瀕臨滅絕,現在的商業樓幾千元每平方米,如果靠這個賺錢則將會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許多人不惜一切,妄想毀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如北京的“衚衕”、“長城”、“故宮”等都遭到國人的踐踏。

還有很多,如京劇、崑曲等越來越無人問津,取而代之則是搖滾R&B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5、中國傳統文化的對策

當然我並不否認國人學習,學習是必要的,如果對該事物根本不瞭解,就不能説創造了,所以要將功底打紮實,考核不一定靠考試、作題,現在有許多給中國小生“研究性課題”與大學生“社會實踐”都是很好的例子。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可以創新,可以説雙管齊下。

當然前文提到的諾貝爾獎是不知多少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獎,搞了許久的外國科技研究若無法突破的話,我們可以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突破也許不失為一條好路。

曾看過一份調查大概是關於為何人們越來越不願研究中國文化,提到了一點説研究中國文化累且特別低。我覺得研究什麼工作不累啊,待遇低我們可以建議國家多撥一些資金獎勵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而像日本、韓國等學習我們的東西現在不知道發展多麼快。

形如如今吵得火熱的中國“三國、水滸、西遊”被日本公司搶注成為商標,而國內的動漫業無動於衷時,令人感到寒心啊!當我們的孩子被別人撫養長大以後,還談什麼傳承文化,發揚光大?!!後來國內幾家公司提出申述之後,讓我們欣許得到一些安慰。

“衚衕”、“長城”等建築具有世界意義的東西,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要將其保護起來這時就應學習外國那些保護古建築的方法,依照這樣,當然需要資金,但是泱泱中華大國不會被這點小事所難倒。

網絡技術我們也可以利用,我們可以弄一箇中國傳統文化的網站(多國語言版),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更熟悉自我。

電視節目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再創新,更會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國的藝術要從娃娃抓起,愛好自己的文化,而不會讓他成為賺錢的工具,當街上的搖滾、R&B換成了優美的美聲音樂,那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北京2008奧運會外國人不想看我們如何RAP而是看更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啊!

[結論]: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的確面臨了一些困難與障礙,他絲毫阻礙不了傳統文化前進的腳步,但中國傳統文化被外來文化衝擊的同時不能一味地排擠它們,而是相互結合,共同發展,也許前面的路是曲折的、艱難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你、我、他,我們全體中國人共同努力,一定能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新話題作文分類手冊》 薛金星主編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21世紀大學生論文寫作要議》 林晨主編 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賈成詳主編 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六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涉及宗教、教育、書法、思想、音樂、文學等方方面面。自古至今無一人可統一而論,又豈我一凡夫俗子可為之!凡事必有線索或言核心。五千年來,經濟最繁華時莫過於唐朝,軍事鼎盛時當屬元朝。其主要不分都是封建王朝,他們奉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如罷黜百家,獨尊儒學。此時也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文化精神: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仁者愛人,修身崇德;貴和尚中,推崇和諧……這些寶貴的文化精神曾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成為我們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核心。儒家思想作為中華民族脊柱,幾千年來指導着人們的言行。儒家學説產生於春秋戰國之際,以孔孟之學為學術代表,主要作品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論語》、《孟子》等。

提及儒家思想,當然其鼻祖應是談論的第一個重點。創始人孔子,春秋末期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其祖先曾為貴族,後落魄為貧民。其父叔梁紇因戰功升任陬邑宰,躋身士大夫的行列。孔子三歲喪父,孤兒寡母過着貧賤的生活。孔子云:“吾少而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勤奮好學,志向高遠。51歲時出任魯國中都宰,後因政見不和,54歲帶領弟子游説列國。當時沒得到政治家們的認可,雖備嘗艱辛,卻無功而返。晚年致力於教育和古典整理。他的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記錄,編程《論語》。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禮、中庸之道、學思知行的統一。仁,是孔子儒學裏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儒家學説的核心。所謂“仁”就是“愛人”,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孝悌”為仁之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人人之間僅僅有親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泛愛”之心,做到“入則孝,出則悌,謹則信,泛愛眾而親人”(《論語》)。此為王者所必須之德。孔子的“仁”的最高境界是“博施與民,而能濟眾”(《論語》)這是仁者愛民的“重民”觀。

“禮”是用於嚴格區別親疏、長幼、貴賤、尊卑、上下、男女的宗教制度、貴族等級制度、財產分配原理和倫理道德規範。“禮”既是基本的社會準則,又是個人修養的重要內容。孔子一生都在研究禮、演繹禮、發展禮,使禮成為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起着理論支柱的作用。

“中庸之道”是孔子晚年提出修身、處事的理論原則。“中庸”既是一種思想觀念,又是一種思想方法,在處理君臣之間關係上,要求加強君主的權利與尊重君臣權利相統一。“中庸”認為“民慢官殘”是非常有害的,都會破壞統一和穩定。民眾必須知禮而為,官府必須寬政惠民,雙方達到“不慢”、“不殘”的“中”才是最理想的社會環境。

教育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辦私學的過程中,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並以培養君子作為宗旨,以知識和道德教育作為主要內容,以啟發教學作為基本方法。學是孔子強調最多的問題,包括讀書、治學,也包括做人與修養道德。孔子云:“學而常習之,不亦説乎!”“思”是大腦運用知識進行思維的過程。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乃知道、聰明、智慧的含義。孔子對弟子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行”是實踐的過程。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該之。”

儒家的第二位巨人就是孟子。孟子名柯,鄒國(今山東鄒縣)人。幼年時家先由墓地附近遷至集市,後又遷至學府旁,所以孟子自幼便受到當代文人的薰陶。孟子也像孔子一樣周遊列國,依然不得賞識。孟子全面的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論、“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論、“盡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論。其記載皆在《孟子》一書中。孟子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是心底善良的,惡乃後天形成的。這與西方的人性本惡的理念是完全相反的,但其地位卻要高於西方。

被譽為亞聖的孟子提出了“性善論”。他繼承了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也”(《論語·陽貨》)的思想。人的基本道德有四種,即仁、義、禮、智,人於生俱來的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之心,就是這四種道德的萌芽,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人俱有仁、義、禮、智四端,猶如人有四肢一樣。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現在“仁政”與“民本”學説上。“民本”即是孟子所説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孟子還説“諸侯之三寶:土地、人民、政事”。據此孟子認為國君對百姓必須實施“仁政”,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統治者應當以“制民之產”的方式實施“仁政”,百姓富裕,國家才能富強。孟子一開始曾以此觀點遊説於梁惠王。梁惠王初敗,需要充足的兵力,而孟子提出的卻是仁政的曲線強國,不能及時滿足梁惠王的要求,所以沒能立即被採納。待梁惠王準備實施仁政時,卻又仙逝啦。新繼位的國君年少氣盛,孟子也就遭到冷落,被迫悄悄離開樑國。

荀子是儒家的又一繼承者。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15歲便離家到齊國的“稷下學宮”求學。他崇尚孔子,而斥責儒家的其他派別。提出“人性惡”的觀點。者與孟子的“人性善”是截然相反的。還提出“人定勝天”的看法。不認命,曰:“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光”(《荀子·天論》)。

儒家思想對以後的封建王朝的統治起了支撐作用。對整個中華民族影響深遠。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儒學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又以董仲舒、鄭玄為最。學校教育的發展直接推動了儒學的傳播和繁榮,為國家培育了大批官吏,這也是政治進步的重要動力。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書法“字勢雄逸”,也有人説是“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天下第一楷書顏真卿及與其起名的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顏體楷書端莊厚重、氣度偉岸。

書法離不開文房四寶。乃筆、墨、紙、硯。湖筆、徽墨、宣紙、端硯乃四寶之代表。文房四寶。筆居首位。中國的毛筆是舉世無雙的書寫工具。古埃及的蘆管筆、歐洲的鵝毛筆都早已退出歷史舞台,而毛筆從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走來,至今興盛不衰。墨字,濃黑而穩定,可千年不退色,所以至今仍有無數水墨畫及書法典籍完整的保存下來。紙,乃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為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硯,國外之不可見。其種類繁多,文人之不可無。硯台經秦漢,越魏晉,到了唐宋出現了一個輝煌的時期。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七

黨的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並強調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xx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深刻闡述了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的中國夢。準確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和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優秀傳統文化藴含豐富思想資源和強大精神力量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脈;每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複雜多樣的,從特定歷史座標和相應評價標準來看,其內容有優秀與落後之分。中華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站在當今時代的高度,基於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同樣可以作出優秀與落後的相對區分。概略地説,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中華傳統文化中歷經滄桑而積澱傳承下來的精華部分,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貴結晶。優秀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時代侷限、反映中華文明永恆價值的特徵,與社會歷史發展方向相貼近,與民族共同體的利益和福祉相契合,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本精神相呼應。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觀園中,諸子百家熠熠生輝,儒道釋和諧共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渾然一體。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學上有大真,在倫理上有大善,在藝術上有大美。在中華民族艱難而輝煌的發展歷程中,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始終為國人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經歷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絃歌不絕,而且浴火重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中,日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源,日益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日益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夢是時代主題與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結晶

中國夢集中體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夙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救亡圖存”成為貫穿中國近現代史的一條主線,“振興中華”成為全體志士仁人發自心底的激壯吶喊和艱辛探索的時代主題。在各種力量的交鋒整合和各種道路的嘗試比較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並不斷髮展壯大。中國共產黨登上中國政治舞台伊始,就扛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數十年浴血奮鬥,建立了新中國,才使中華民族重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為奮鬥目標。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新探索和新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日益展現出光明的前景。因此,中國夢建基於對世情、國情和黨情的準確把握,對中國人民共同理想、根本利益的深刻體察,體現了國家夢、民族夢和人民夢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高度統一。

中國夢深深紮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固然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嚴峻考驗的特殊背景下凸顯出來的,但它之所以格外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領力,還在於它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藴。首先,長期以來中華文明帶給中國人民的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構成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眾心理基礎和基本精神動力。其次,中國夢所包含和顯現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歷史上,中華民族先賢留下了無數壯懷激烈、感人至深的愛國事蹟和詩篇。捨生取義、精忠報國的精神信念,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最美麗的花朵。再次,中國夢所涉及的諸多要素深深地烙印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實現中國夢所需要的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所彰顯的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所強調的個人夢想和民族前途、國家命運的緊密關聯,所主張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訴求,都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經典話語、內在依據和有力支撐。因此,中國夢承載着中華民族既古老又常青的光榮與夢想,濃縮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優秀文化基因。

實現中國夢必須充分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正能量

偉大的夢想基於偉大的實踐。實現中國夢,關鍵在黨,基礎在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要義是不斷提升國家物質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着眼點是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xx強調指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創造13億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絕非易事。中國在發展道路上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黨全國人民勵精圖治、攻堅克難、奮力拼搏,需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汲取包括優秀傳統文化在內的強大正能量。

實現中國夢,必須充分挖掘和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中國共產黨歷來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並不斷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鬥歷程中,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患意識,“民為貴、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仁者愛人”、“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等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髮揚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中國共產黨人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斷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互動融合,使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創造性轉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不竭源泉,使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文化根基不斷得到鞏固。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面對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汲取還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還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還有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我們應繼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緻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切實做到古為今用,使更為豐富、更加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服務於中國夢的實現;更好地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與世界文化發展趨勢相符合,不斷推陳出新,使優秀傳統文化既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又富於濃郁的時代精神,並與全人類優秀文化相匯通,與時俱進地服務於中國夢的實現;正視優秀傳統文化面臨的內部資源流失和外來文化衝擊的雙重困境,更加通俗易懂地詮釋和闡發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形象生動地表現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使富有深厚優秀傳統文化底藴的中國夢能夠更好地在人民大眾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有效建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整合資源,創新機制,統籌兼顧,強化保障,使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於政策引導、輿論導向、文藝創作、學校教育、民間傳承、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和羣眾性精神文化創建活動等方方面面。總之,我們應具有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精神力量的高度自覺,進而切實把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八

題目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

【摘要】中華民族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的文化道德對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與民族性格的養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將這份珍貴遺產融入到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不僅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能夠促進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步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找準傳統文化美德和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點,本文主要分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以及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對策。

【關鍵詞】:傳統美德。現代精神文明建設。融合對策

傳統美德作為現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礎,對於整個民族的發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將傳統文明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進行有機幾何對於整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均可以起到積極的效用。

1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與外延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來,在勞動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累積的優秀道德傳統,這不僅是歷史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當代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動力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從古到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都貫穿在我國傳統的文化道德之中,這也是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如三國時諸葛亮的憂國憂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道德追求、明清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思想、譚嗣同挽救國家的英勇獻身精神等,這些追求與行為都藴含着深深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精神共同構成了愛國主義的寶貴思想。

1.2 為民族、國家的奉獻精神

在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強調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以集體、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詩經》中的“夙夜在公”、“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墨子》中的“舉公義”等等,都是強調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崇高理想,這種思想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區別。

1.3 仁愛寬厚的人際關係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強調仁者愛人的思想,孔子也將“仁”作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思想都是“仁愛”的體現。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愛人無差”、“愛人若愛其身”的思想。這些思想對於加強民族團結、協調人際關係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1.4 尊敬父母、尊老愛幼

早在《尚書》之中,就提出了“義父、母慈、兇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這些道德思想,除了維護封建等級思想的糟粕應該拋棄之外,其他的思想對於改善人際關係,維護社會安定都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這些思想依然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傳統美德,實際上,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隨處可見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積極作用。

1.5 吃苦耐勞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張,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前提之下,每個人都應該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嚮往理想的人格,“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捨身成仁”、“臨財勿苟得,臨難勿苟免”等均是傳統道德吃苦耐勞精神的重要體現,這些精神均凝聚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品質。

1.6 尊師重教的精神

教師是傳播文化的使者,每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在封建社會之中,幾乎每個人家庭的正廳都擺放着天地君親師位,將教師的地位與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師重教成為一種永恆的思想,也是傳統文化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7 謙遜禮貌的精神

“滿招損、謙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很多成就卓然的為人都依然保持着謙遜禮貌的美德,他們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將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閃光點之中,積極的向別人學習、充實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創造成就顯著,但是依然讚賞初唐四傑的成就,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窮”,稱讚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這種尊重他人的行為準則也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美德。

1.8 強調正身,為民執法

在封建社會,雖然法律制度並不健全,但是卻有着公正執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便是公正執法精神的重要體現,魯迅也曾經説明:“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捨身求法的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在我國的轉型階段,弘揚公正執法的精神,嚴格的依照法律來辦事對於提升中華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2 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方式

第一,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聯繫,但是也有的區別,在歷史的變革下,兩者都是不斷髮展的,為了促進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必須要意識到兩者之間的聯繫與不同,正確的處理兩者的關係,取精華、去糟粕。

第二,重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在現代社會,思想道德建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於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必須要做好黨政幹部建設工作,黨政幹部需要意識到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 結語

總而言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堅信,只要正確的處理好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繼承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的精華,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定能夠全面的推進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邵先鋒。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促進當代精神文明建設[A]. 炎帝與漢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2

[2]靳志高。 當代中國的認同危機與公民教育的歷史性復興[A]. 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4

[3]藍荃彬。簡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與精神文明建設[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0(05)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九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悠悠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史書,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足以讓我們所有中華兒女引以為豪,激發着我們不斷探索它的決心。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不論是它的產生根源,還是在以後的發展演變過程中都是我們先輩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有必要探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形態。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過着羣體打獵的生活,漸漸地也就人們相互之間一種凝聚力,也形成了文化的一種基礎,人與人之間注重和諧,把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自然相結合起來就是當時文化的一種基本精神。這種基本精神也使傳統文化具有兼容性,它包羅萬象,以開放的姿態來面對各種文化,是中國文化擁有了廣度,讓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了發展的一個鄒形。

隨着社會進入奴隸社會時期,傳統文化變成了一種奴化的文化,為奴隸社會服務。在這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出現了文字,也就是第一種文字——甲骨文,這後來是歷史記錄奠定了基礎。還有的就是在奴隸社會末期,也就是春秋時代,奴隸社會的文化達到鼎城,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以孔子為代表儒家文化,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文化最為繁榮。期間還出現了我國古代的第一步偉大詩篇《詩經》,描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人們的生活風貌,文化背景,成為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的歷史文獻。

隨着秦始皇統一中國,確立君主制度,中國社會開始步入封建社會。在各代君皇的統治歷程中,儒家文化漸漸地被確立為主導思想,深受歷代君主的提倡,慢慢的演變成宗權族權文化,提倡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封建等級制度。科舉考試是當時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舉制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也逐漸發生改變,直到明朝以後以八股科舉考試為主,這成為科舉考試的一次敗筆,毒害了無數學子積極追求文化知識的心態,制約着中國文化的進步。在漫長的社會,人們習慣了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經濟制度佔據主要地位,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度,統治者殘酷的剝削着老百姓的勞動成果。由於受着封建儒家思想的桎梏,人們養成了頑固的封建主義思想,對外來文化的排斥,以至於中國慢慢的從世界文化中落伍,成為晚清政府深受列強欺壓的根源。總的來説,雖然封建社會極大的束縛了傳統文化的發展,但也形成了封建文化獨特的一面,值得我們去研究,取吸取,取傳承。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説不明道不盡,既愛之又恨之。我們愛她得的精髓,恨她的。糟粕。

二、傳統文化的精華

中國傳統文化在很多方面起到了一定得的影響作用。首先,在人文素養方面,她把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各族文化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體系和人文素養,養成我們熱情,好客,淳樸,勤儉的良好風俗習慣。其次,中國傳統文化與時代的建築風格很自然的結合在一起。一直以來,中華民族都崇尚人與自然的相處,提倡迴歸自然,返璞歸真。在各種建築物的周邊都或多或少的與自然地的花花草草相互依託,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本質,直到現在這種建築風格依然影響着現代的建築物。再者,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統治者都已各時代的文化特點統治經濟社會的發展,這點在封建時期尤為突出,他們以儒家文化為主導思想,大力發展小農經濟,自給自足,也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幾個鼎城時期,如:漢朝的漢武帝時期,大唐的貞觀之治,清朝的乾隆年代,這些時期都是經濟的頂峯,也是儒家文化盛行的時期。同時這時候,各個不同文化也很流行,比如佛教,這點尤其在唐朝尤為明顯,在南宋和北宋時期,各種思想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沿者無罪,不殺文人成為鐵的規定。再到後來的元朝和清朝,因為由於少數民族成為統治者,不同的民族文化開始與大漢文化撞擊,相互融合,出項繁榮的現象,把不同的文化一起融入到生活,政治,經濟當中,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對我們有利的一面。

三、阻礙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文化中的弊端

每種事物都有兩面性,傳統文化既有其精華,也有其暇陋,一些文化中的陋習制約着文化前進的腳步。這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的焚書事件了。秦始皇馳騁戰場,以掃六國,統一中國,實行中央集權政策,開闢封建社會。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秦始皇導演史上著名的坑儒焚書事件,史書中除《秦紀》外,六國史書全部燒掉,此外,秦始皇還屠殺大量的儒生,造成人才流失。這對後來的統治政策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許多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開始實行文字獄,制約文人學者們的言論自由,文人大都為達官貴族作辭賦樂,供他們娛樂,極大的阻礙了文化的發展。雖然在某些時期多種不同文化爭鳴的現象,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獨尊儒術,尤其是在漢代將儒家學説明確為基本統治思想以後,其他各派的學説都遭到遺棄。雖然説當時的這種做法對漢朝的統治有利,但對於中國文明和文化的發展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在以後的進程中付出慘重的代價。尤其是在封建後期,中國逐漸在世界文明中落伍,使中國在近代科學在邁進是舉步維艱。個人覺得,中國開始在世界文明中;落伍應該算是從明朝開始,明朝時期,開始實施八股科舉考試,想盡一切束縛學者們得思想,使得他們整天沉迷於四書五經之中,而此時的西方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各種思想文化盛行,出行了盛行一時的文藝復興,為西方的近代文明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説在明朝時期也出現過資本主義萌芽,但是在當時的治國方針下是不容存在的。所以,中國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攻擊,在世界文明的浪潮中落伍。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存在的很多陋習,需要我們去認識,去改進,將其完善。

正如培根所説的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它既可以增加我們對歷史的瞭解,瞭解我國傳統文化,也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也可以讓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取教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很好的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