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的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9W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的論文【多篇】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一

題目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

【摘要】中華民族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的文化道德對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與民族性格的養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將這份珍貴遺產融入到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不僅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能夠促進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步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找準傳統文化美德和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點,本文主要分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以及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對策。

【關鍵詞】:傳統美德。現代精神文明建設。融合對策

傳統美德作為現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礎,對於整個民族的發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將傳統文明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進行有機幾何對於整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均可以起到積極的效用。

1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與外延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來,在勞動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累積的優秀道德傳統,這不僅是歷史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當代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動力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從古到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都貫穿在我國傳統的文化道德之中,這也是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如三國時諸葛亮的憂國憂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道德追求、明清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思想、譚嗣同挽救國家的英勇獻身精神等,這些追求與行為都藴含着深深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精神共同構成了愛國主義的寶貴思想。

1.2 為民族、國家的奉獻精神

在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強調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以集體、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詩經》中的“夙夜在公”、“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墨子》中的“舉公義”等等,都是強調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崇高理想,這種思想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區別。

1.3 仁愛寬厚的人際關係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強調仁者愛人的思想,孔子也將“仁”作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思想都是“仁愛”的體現。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愛人無差”、“愛人若愛其身”的思想。這些思想對於加強民族團結、協調人際關係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1.4 尊敬父母、尊老愛幼

早在《尚書》之中,就提出了“義父、母慈、兇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這些道德思想,除了維護封建等級思想的糟粕應該拋棄之外,其他的思想對於改善人際關係,維護社會安定都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這些思想依然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傳統美德,實際上,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隨處可見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積極作用。

1.5 吃苦耐勞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張,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前提之下,每個人都應該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嚮往理想的人格,“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捨身成仁”、“臨財勿苟得,臨難勿苟免”等均是傳統道德吃苦耐勞精神的重要體現,這些精神均凝聚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品質。

1.6 尊師重教的精神

教師是傳播文化的使者,每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在封建社會之中,幾乎每個人家庭的正廳都擺放着天地君親師位,將教師的地位與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師重教成為一種永恆的思想,也是傳統文化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7 謙遜禮貌的精神

“滿招損、謙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很多成就卓然的為人都依然保持着謙遜禮貌的美德,他們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將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閃光點之中,積極的向別人學習、充實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創造成就顯著,但是依然讚賞初唐四傑的成就,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窮”,稱讚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這種尊重他人的行為準則也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美德。

1.8 強調正身,為民執法

在封建社會,雖然法律制度並不健全,但是卻有着公正執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便是公正執法精神的重要體現,魯迅也曾經説明:“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捨身求法的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在我國的轉型階段,弘揚公正執法的精神,嚴格的依照法律來辦事對於提升中華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2 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方式

第一,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聯繫,但是也有的區別,在歷史的變革下,兩者都是不斷髮展的,為了促進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必須要意識到兩者之間的聯繫與不同,正確的處理兩者的關係,取精華、去糟粕。

第二,重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在現代社會,思想道德建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於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必須要做好黨政幹部建設工作,黨政幹部需要意識到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 結語

總而言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堅信,只要正確的處理好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繼承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的精華,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定能夠全面的推進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邵先鋒。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促進當代精神文明建設[A]. 炎帝與漢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2

[2]靳志高。 當代中國的認同危機與公民教育的歷史性復興[A]. 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4

[3]藍荃彬。簡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與精神文明建設[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0(05)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二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悠悠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史書,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足以讓我們所有中華兒女引以為豪,激發着我們不斷探索它的決心。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不論是它的產生根源,還是在以後的發展演變過程中都是我們先輩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有必要探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形態。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過着羣體打獵的生活,漸漸地也就人們相互之間一種凝聚力,也形成了文化的一種基礎,人與人之間注重和諧,把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自然相結合起來就是當時文化的一種基本精神。這種基本精神也使傳統文化具有兼容性,它包羅萬象,以開放的姿態來面對各種文化,是中國文化擁有了廣度,讓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了發展的一個鄒形。

隨着社會進入奴隸社會時期,傳統文化變成了一種奴化的文化,為奴隸社會服務。在這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出現了文字,也就是第一種文字——甲骨文,這後來是歷史記錄奠定了基礎。還有的就是在奴隸社會末期,也就是春秋時代,奴隸社會的文化達到鼎城,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以孔子為代表儒家文化,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文化最為繁榮。期間還出現了我國古代的第一步偉大詩篇《詩經》,描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人們的生活風貌,文化背景,成為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的歷史文獻。

隨着秦始皇統一中國,確立君主制度,中國社會開始步入封建社會。在各代君皇的統治歷程中,儒家文化漸漸地被確立為主導思想,深受歷代君主的提倡,慢慢的演變成宗權族權文化,提倡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封建等級制度。科舉考試是當時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舉制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也逐漸發生改變,直到明朝以後以八股科舉考試為主,這成為科舉考試的一次敗筆,毒害了無數學子積極追求文化知識的心態,制約着中國文化的進步。在漫長的社會,人們習慣了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經濟制度佔據主要地位,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度,統治者殘酷的剝削着老百姓的勞動成果。由於受着封建儒家思想的桎梏,人們養成了頑固的封建主義思想,對外來文化的排斥,以至於中國慢慢的從世界文化中落伍,成為晚清政府深受列強欺壓的根源。總的來説,雖然封建社會極大的束縛了傳統文化的發展,但也形成了封建文化獨特的一面,值得我們去研究,取吸取,取傳承。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説不明道不盡,既愛之又恨之。我們愛她得的精髓,恨她的。糟粕。

二、傳統文化的精華

中國傳統文化在很多方面起到了一定得的影響作用。首先,在人文素養方面,她把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各族文化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體系和人文素養,養成我們熱情,好客,淳樸,勤儉的良好風俗習慣。其次,中國傳統文化與時代的建築風格很自然的結合在一起。一直以來,中華民族都崇尚人與自然的相處,提倡迴歸自然,返璞歸真。在各種建築物的周邊都或多或少的與自然地的花花草草相互依託,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本質,直到現在這種建築風格依然影響着現代的建築物。再者,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統治者都已各時代的文化特點統治經濟社會的發展,這點在封建時期尤為突出,他們以儒家文化為主導思想,大力發展小農經濟,自給自足,也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幾個鼎城時期,如:漢朝的漢武帝時期,大唐的貞觀之治,清朝的乾隆年代,這些時期都是經濟的頂峯,也是儒家文化盛行的時期。同時這時候,各個不同文化也很流行,比如佛教,這點尤其在唐朝尤為明顯,在南宋和北宋時期,各種思想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沿者無罪,不殺文人成為鐵的規定。再到後來的元朝和清朝,因為由於少數民族成為統治者,不同的民族文化開始與大漢文化撞擊,相互融合,出項繁榮的現象,把不同的文化一起融入到生活,政治,經濟當中,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對我們有利的一面。

三、阻礙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文化中的弊端

每種事物都有兩面性,傳統文化既有其精華,也有其暇陋,一些文化中的陋習制約着文化前進的腳步。這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的焚書事件了。秦始皇馳騁戰場,以掃六國,統一中國,實行中央集權政策,開闢封建社會。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秦始皇導演史上著名的坑儒焚書事件,史書中除《秦紀》外,六國史書全部燒掉,此外,秦始皇還屠殺大量的儒生,造成人才流失。這對後來的統治政策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許多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開始實行文字獄,制約文人學者們的言論自由,文人大都為達官貴族作辭賦樂,供他們娛樂,極大的阻礙了文化的發展。雖然在某些時期多種不同文化爭鳴的現象,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獨尊儒術,尤其是在漢代將儒家學説明確為基本統治思想以後,其他各派的學説都遭到遺棄。雖然説當時的這種做法對漢朝的統治有利,但對於中國文明和文化的發展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在以後的進程中付出慘重的代價。尤其是在封建後期,中國逐漸在世界文明中落伍,使中國在近代科學在邁進是舉步維艱。個人覺得,中國開始在世界文明中;落伍應該算是從明朝開始,明朝時期,開始實施八股科舉考試,想盡一切束縛學者們得思想,使得他們整天沉迷於四書五經之中,而此時的西方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各種思想文化盛行,出行了盛行一時的文藝復興,為西方的近代文明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説在明朝時期也出現過資本主義萌芽,但是在當時的治國方針下是不容存在的。所以,中國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攻擊,在世界文明的浪潮中落伍。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存在的很多陋習,需要我們去認識,去改進,將其完善。

正如培根所説的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它既可以增加我們對歷史的瞭解,瞭解我國傳統文化,也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也可以讓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取教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很好的展望未來。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三

[摘 要]在辯證唯物主義領銜下,有一個包括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在內的策略論羣體,他們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策略論,這些策略論是相互聯繫的,他們的結合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充實和完善。

[關鍵詞]策略論 辯證唯物主義 實證主義 人文主義

策略論是一個哲學概念,它是指導策略的理論,與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相關。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一個複雜的策略論系統,我們一般可以從哲學流派上粗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等策略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已有定論的策略論即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就是一門具體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的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主要課程和領銜課程。但是,在文化哲學的視閾裏,我們還可以借鑑別的策略論,如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從而獲得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簡稱思政教育)策略論羣體,更好地服務於高校思政教育。

一、文化、文化哲學和文化教育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可分為形上和形下兩個層面:其形下者大致包括知識(理論)、制度和器物(技術)三個領域;其形上者為精神、理念和價值觀。在這裏,精神、理念和價值觀的形而上決定着知識、制度和器物等形而下,在文化中處於靈魂地位。

文化哲學是哲學角度的文化研究,其研究要求以哲學的方式面對文化。文化哲學是一種功能性哲學範式,它不是把對象世界看成是與人無關的獨立自存物,而是把它們看作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是人類符號化活動的成果。在文化哲學範式中,對象世界擺脱了其直觀性、外在性和僵化性。文化哲學認為,不同的文化形式不是給定之物的映象,而是人類精神實踐的客觀化形式和人類創造性的顯現。

文化和知識的關係,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全面與片面的關係。文化教育就是把教育的內容當作文化的教育,這是對長期以來把教育當作知識傳授的一種顛覆。在文化範疇談教育,就是變知識傳授為文化宣傳、變知識灌輸為文化探討、變知識授受為文化交流、變真理服從為思想理解,如懷特海所説,“我們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專門知識的人才。專業知識為他們奠定起步的基礎,而文化則像哲學和藝術一樣將他們引向深奧高遠之境。”

二、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是思政教育的根本

辯證唯物主義策略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和靈魂,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策略論。正因為如此,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歷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為重點課程以領銜全部思想政治理論課。

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策略論指導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就是要把辯證的唯物主義的思想貫徹到具體的教學策略上。辯證的教育,就是要注重無所不在的辯證法,處理好被動與主動、灌輸與接受、理性與情感、科學與人文、教書與育人、求知與做人的關係,創造出講授法和自學法、灌輸法和探討法、科學實證法和情感認同法、應試教育法和素質培養法等一系列的具體策略。

把辯證唯物主義用做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策略論,要懂得用好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觀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觀點、因材施教的觀點等是這個策略論的具體闡釋。

1929年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的決議中,毛澤東提出了教學十原則,俗稱“十大教授法”,其內容是:

1、啟發式(廢止注入式);

2、由近及遠;

3、由淺入深;

4、説話通俗化(新名詞要釋俗);

5、説話要明白;

6、説話要有趣味;

7、以姿勢助説話;

8、後次複習前次的內容;

9、要提綱;

10.幹部班要用討論式。

“十大教授法”閃爍着辯證唯物主義的光輝。這些原則和策略目前仍不過時。

三、用實證主義指導思政教育實踐

實證主義強調感覺經驗在認識上的先決作用,排斥形而上學傳統,在本體論作用上是唯物主義的。實證主義作為一個策略論能夠獨立存在的理由,在於它具有理論的自恰性和視角的獨到性。馬克思沒有明確自己的觀點和學説與實證主義的聯繫,但是他認為,“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自然史,即所謂自然科學,我們在這裏不談;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類史,因為幾乎整個意識形態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意識形態本身只不過是這一歷史的一個方面”,唯一的科學就是歷史科學,這正是他的實證主義態度。何以如此?從馬克思主義的來源,我們就能找到答案。

實證主義將哲學的任務歸結為現象研究,以現象論觀點為出發點,拒絕通過理性把握感覺材料,認為通過對現象的歸納就可以得到科學定律。實證主義指導下的教學策略,如實驗法、調查法和實踐法,是量性研究的基本策略,廣泛應用於理科和工科課程教學,但是它同時也可以成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近現代史,本身就是實證的歷史科學,我們在教授這些課程的時候,主要應該採用的思想策略就是“是什麼”的事實教育,而不是“如果……那麼……”的理性推導。

當然,這並不等於對於這些政治理由,我們不能找到歷史的必定性,回答“為什麼”。實證主義策略論的自覺,就是要求我們知道怎樣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注重歷史事實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做大量理性的推導和假設。太多的假設不但與實證主義的態度相左,而且也容易滑向唯心主義。

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本身就經得起實證。因此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果,也可以通過實證來檢驗。因為學校的工作,不僅是為了傳授學生以知識,還包含樹立學生科學的世界觀,養成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實證主義策略論可以成為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成績與實際表現結合的策略依據。

四、用人文主義引導學生理解思政

馬克斯·韋伯針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實證主義策略論傳統,提出了人文主義的“理解的策略”。人文主義的文化教育觀點,是後現代重要的教育理念,為針對思政教育的文化教育學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構建文化哲學理念下人文主義的思政教學策略論體系,就能重新審視邏輯實證法、案例分析法、實驗教學法、實地教學和文獻教學法等思政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