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實踐方向的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9W

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實踐方向的論文(新版多篇)

環境科學與工程方向項目實踐分析論文 篇一

淺談通過文學課程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探索與實踐論文

論文關鍵詞:文學 大學生 人文精神

論文摘要:人文精神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大學文化價值的核心和靈魂。但是,在當今中國的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席是個不爭的事實。通過文學課程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學改革證明,這樣的探索和嘗試是有成效的,完全可行的。

引言

當前的中國教育界,對素質教育的提倡與實用性教育的現實構成了一對似乎難以化解的矛盾。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人文精神的培養更是大多停留於紙上談兵的層面。對於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人文精神的培養尤其重要。但是,面對就業的重重壓力,無論是高校的課程設置、授課內容、還是大學生們的學習重點,幾乎都以是否“實用”為標準。這種現狀固然有其時代特徵。然而,不能否認,這樣的高等教育缺失了某種重要精神,即人文精神。

一、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

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由人類優秀文化凝聚、積澱而成的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人類信念、理想和道德等精神品格的結晶。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學文化價值的核心和靈魂。+①令人尷尬的是,在當今中國的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席是個不爭的事實。很多學者對此深感痛惜,呼籲人文精神的迴歸。著名學者周國平在很多高校的演講正是以此為重心。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忽視人文精神教育的大學僅相當於一個職業培訓場所。從高等教育的角度談人文精神,就是要培養大學生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從生命、頭腦、靈魂的高層次上認識自我和“人”。

人文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空談,而是一種實踐精神。人文教育的特點在內化。人文精神同時還是一種創新精神,它通過對現實社會不斷的地反思、批判和超越,從而不斷實現自身解放。當我們認同校園文化的價值在於通過教育環境的營造,以潤物細無聲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為養成的方式實現教育目的時,我們不僅要着力一種勇於競爭、大膽懷疑、敢於批判、容忍失敗、真理面前的人人平等校園創新文化氛圍的建設,還必須改變重視知識與技能創造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自我心性修養提升的傳統觀念。因為人的自我實現的創新活動包括科學創造與生命創造活動兩方面的內涵,前者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特徵、結構和規律的創造和發現,後者是對人、對人的心性的頓悟與發現。+②

二、文學與人文主義精神

中外學者皆指出,文學即人學。文學是人類思想的載體。在題為“什麼是人文精神?―‘我們要什麼樣的大學’”的文章中,另一位學者以一連串的發問直接道出了文學與人文精神培養的'密切關係:培養年輕人思考人生的能力,是讓他們讀《理想國》、跟着蘇格拉底的質疑和挑戰自己去想問題呢,還是在《論語》中找一些現成的道德訓誡?教孩子如何做人,是讓他們讀《富蘭克林自傳》呢,還是《曾國藩日記》?培養孩子的感性,是《戰爭與和平》好,還是《紅樓夢》好?這裏提及的每一部著作,都是廣義上的文學著作。換句話説,文學課程的設置和講授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

一些教師已就文學課程與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進行過探索和嘗試。此類嘗試大多強調減少文學知識點的輸入,主張高科技、多媒體的介入。其中,以幻燈等手段代替板書、播放由文學著作改編的影片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成為主要內容。“圖文並茂、高質量的教學課件,可以緩解傳統文學教育模式中有限的課時不能有效完成內容廣博的英美文學教學目標的突出矛盾。同時,多媒體課件的有效使用有利於加強互動式教學。傳統的文學教學因為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多為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述式教學。學生有可能把注意力轉到展示屏幕,被強化的教學內容會因為媒體的恰當運用而刺激學生,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如果教師因勢利導,師生交流或者學生討論就能較好地實現。(史惠風,2003∶37)

但是,這樣看似“先進”的教學方式存在着明顯的缺陷。文學課程的課時有限,通常每週2學時。雖然幻燈等手段節省了一點用於板書的時間,但是影片生動的畫面、色彩與吸引了年輕學生的注意力,也佔用了大量課堂時間,在促使他們對作品的內涵和思想加以深入思考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再者,改編而成的影片更多地體現着導演和演員對著作的理解,未必是原著的本意。有些影片的內容甚至與原著相去甚遠,對學生會產生誤導。同時,先進的科技手段的介入也佔用了師生互動交流的時間,未必能達到促使學生思考、培養其人文精神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知識輸入點的減少使得學生對文學史所承載的人文主義精神發展史的理解出現斷裂。

三、一種並非“時髦”的探索與嘗試

筆者在多年學習、講授文學課的基礎上對文學課程與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在-兩學年,筆者先後兩次教授工科院校三年級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文學課程。在每個學年的開始,課堂教學都以改變學生對文學概念的理解開始。目的在於改變學生對文學作為一個學科的表面、淺層理解,使學生懂得,風花雪月並非文學的代名詞,消遣並非文學的主旨。接下來,在講授文學知識點的同時,精選若干短小、但是能起到醍醐灌頂作用的經典,通過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大膽對作者、作品、以及已有的“權威”批評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生逐漸敢於質疑、敢於大膽思考後,繼續引導學生將視野擴展至文學以外,由文學經典窺見文學與其它學科的交叉,並將文學與他們自身(作為個體的人)、乃至“人”(作為整體的人類)聯繫起來,進行更富思辨意義的思考。 沿着文學概念――具體作品――文學與學生自身――文學與整個人類社會的思路,筆者逐步嘗試將文學藴涵的人文精神內化至學生的思想內部,成為他們“精神帳户”的重要內容,為他們今後的人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在每學期末,筆者都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進行檢驗。結果表明,這種教學改革具有一定成效。這種探索與嘗試的意義在於,利用有限的文學課時,即保證學生對文學知識點的吸收,又突破傳統文學課程蜻蜓點水的講授方式,以點帶面,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改變為考試而不得不學文學課程的想法,促使學生對文學藴涵的人文精神進行思考,進而將這些思考內化為自身素質。

兩年的探索在教學實踐、而非純粹的理論層面上,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除鼓勵學生擠出一點業餘時間上網瀏覽相關文學知識外,並不過分依賴其它科技手段,因為筆者把文學課堂視為思想交流的場所,把師生共同閲讀、反思、批判和超越的創新思維方式貫穿始終。在不減少基本知識點傳授的前提下,以內化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最終目的。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表明,學生逐漸改變了被動接受知識點的習慣,先是一定程度地進入深邃的文學世界內部,再跳出文學世界,將文學與人生有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進而自主地產生高層次的獨立思考。雖然學生的思考尚顯稚嫩,但不能否認,當他們開始思考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開始了富有人生建設意義的人文主義精神之旅。所以,這樣的探索和嘗試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學生們的確在學習文學與思考的過程中培養了自身的人文主義精神。

結語

近年來,國內很多專家、學者紛紛撰文,指出文學課是大學課程教學中極具影響力的課程之一,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它在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提高語言基本功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應儘快恢復它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顧弘、杜志卿,2004:129)著名音樂家馬友友説,12歲到22歲這段時間,是一個人建立自己的“精神賬户”的時間,以後一輩子都要回到這個賬户上“提款”。大學生正值這個年齡段的末期,是培養人文精神的黃金時期。希望筆者在文學課堂通過文學課程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學改革能在這方面起到一點啟示作用。

[註釋]

①參閲1月14日《光明日報》章兢的報道《人文精神:大學不能沒有的靈魂》.

②同上。

[參考文獻]

[1]史惠風。英美文學教學改革與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3(3).

[2]顧弘、杜志卿。新世紀高校本科英美文學教材建設探索[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合併高校人文精神的內涵與構建 篇二

中藥學學科方向建設與實踐論文

【摘要】河南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學科設置於1959年,從首次跨入河南省重點學科,至今已經連續建設五屆。其中,從以來,連續兩次被評為河南省重中之重建設學科。隨着多年的積澱和發展,學科由建設之初涵蓋的中藥化學、臨牀中藥學和分析測試中心組成單元,已經形成涵蓋中藥化學、臨牀中藥學、藥用植物學、中藥栽培學、中藥鑑定學、中藥炮製學等多個分支學科的一級學科,已經打造成為河南一流中藥教學、科研、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特色重點學科,整體進入國內同學科第一梯隊。本文從學科研究方向、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條件建設和產學研等方面介紹我校中藥學科的建設與實踐。

河南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8年,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中藥學學科設置於1959年,從19首次跨入河南省重點學科,至今已經連續建設五屆。其中,從20以來,連續兩次被評為河南省重中之重建設學科。,學校進入全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序列,獲批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提出了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鬥。20進入河南中醫學院省級第八批重點學科建設,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20中藥學專業成為我院首屆--本錄取專業。目前,河南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學科已經打造成為河南一流中藥教學、科研、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特色重點學科,整體進入國內同學科第一梯隊。

學科研究方向建設以河南中醫學院一級學科中藥學特色學科河南省重點學科為依託,圍繞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以其所含涵蓋的中藥化學、中藥鑑定學、中藥資源學、中藥炮製學、臨牀中藥學5個主要二級學科的技術綜合應用,長期固定以中藥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藥開發、中藥資源評價與質量標準研究、中藥飲片炮製規範化研究、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研究、中藥藥性理論及中藥應用研究等5個研究方向,涉及中藥種植、生產、加工炮製、化學成分、質量控制、中藥藥理和藥性理論等中藥關鍵領域。以上研究在中藥學學科統一規劃和領導下,各研究方向協調發展、共同促進,形成了整體實力突出,特色明顯的中藥綜合學科。

1.中藥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藥開發研究方向

該方向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採用現代分析化學、植物化學、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多學科交叉綜合手段,分別從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研究中藥複雜的化學成分,對中藥活性成分尤其是水溶性成分進行研究,為開展中藥的資源、種植、藥效物質基礎等研究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新藥開發和相關研究。學科在國內較早開展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解決了中草藥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濃縮、分離、檢測等整套技術難題,研究水平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學科開展中藥化學成分的可拆分可組合性研究,構建中藥化學組分配伍的理論和技術體系,詮釋了中藥的藥性理論和作用模式的現代科學內涵,為現代中藥研製和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2.中藥品種整理與藥用植物資源研究方向

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研究,藥用植物種植及田間管理研究,中藥材產地加工與質量控制研究以及中藥材質量標準的制定等方面。對河南道地藥材冬凌草、連翅、山茱萸、柴胡、銀杏、葛根、懷地黃、茜草等的種質資源及規範化種植進行了系統研究,建立了規範化種植標準操作規程(SOP)和藥材質量評價標準。同時也為我省道地藥材的規範化種植提供了科學依據。目前與河南宛西製藥、羚鋭製藥、順勢藥業、濟世藥業、豫西藥業等開展了中藥材規範化種植課題研究及基地建設。建立河南道地藥材種質資源基因庫,重點對懷地黃、懷山藥,山茱萸等進行品種培育和改良,培育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中藥材新品種。針對河南道地大宗藥材病蟲害種類進行防止技術研究,初步建立其病蟲害防治體系,制定相關的綜合防治標準。制定和完善了冬凌草、山茱萸、柴胡、金銀花、懷山藥、裕丹蔘等藥材的生產標準操作規程(SOP)。

3.中藥飲片炮製規範化研究發向

該研究方向主要對河南道地藥材或主產藥材的炮製工藝和質量標準進行深入系統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河南道地藥材為主的加工炮製技術和飲片質量控制研究為主的特色和優勢。在懷藥、禹藥以及斑整、山茱萸、貓爪草、卷柏、詰梗、雄黃等河南道地和主產藥材的加工炮製研究方面處於領先水平,在國內首次建立了懷地黃、懷牛膝、懷山藥等中藥炮製工藝規程和飲片質量標準。服務於我省飲片加工企業,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培育示範加工企業。與我省企業等進行行業合作,申請藥材飲片國家批准文號。河南道地大宗藥材顆粒(飲片)炮製規範和“河南道地大宗藥材顆粒(飲片)質量標準。

4.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研究方向

該研究方向從中藥資源種類、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更新,研究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及中藥現代化;基於中藥材的栽培知識和技能及中藥材質量分析評價,建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質量標準;從瀕危中藥的調查中尋找新的替代用品,建立新的。藥用資源和食品資源;利用現代技術開展物質合成機理以及中藥新品種選育的研究。目前,按照“GAP”的要求,系統的對懷地黃、冬凌草、山茱萸、柴胡、金銀花、懷山藥、裕丹蔘的種質資源等進行了研究,制定和完善了懷地黃等藥材的生產標準操作規程(SOP),指導並協助製藥企業完成了山茱萸、懷地黃、懷山藥、冬凌草等藥材的GAP認證。

5.中藥藥性理論及中藥應用研究方向

本方向針對中藥的基本問題一藥性理論、中藥功效與應用,按照中醫藥的科學思維,結合現代技術手段開展研究。目前主要開展了中藥藥性物質研究、中藥抗焦慮研究。中藥藥性物質研究:提出“性效同源”新觀點及通過中藥功效物質認識藥性物質的新思路,建立了“病證-藥效-血清藥化學”結合認識中藥藥性物質的系統方法。並以此為契機,開展中藥歸經研究。先後開展了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生薑、乾薑、炮姜等藥性物質研究。開展熟地黃、百合、知母、酸棗仁、五味子、丹蔘、黃連、石菖蒲等中藥抗焦慮篩選及組方研究。中藥新藥創制及大品種二次開發,闡明藥效作用,提高臨牀用藥的準確性,完善內在質量,強化“可控”“穩定”,提高製劑工藝,改進劑型,適應當代社會需要。

在“十三五”期間,中藥學科將堅持以人為本,以現代中藥研發為主線,緊緊圍繞國家醫藥科技發展的大健康總體戰略需要,針對現代中藥研發重大科技問題,以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為重點,以創新平台和能力建設為基礎,組建創新團隊,培養高層次的中藥製藥創新人才,搭建產學研緊密聯合的現代中藥研發平台。發揮研究的特色優勢,針對河南省大品種中成藥,闡明藥效作用,提高臨牀用藥的準確性,完善內在質量,強化“可控”“穩定”,提高製劑工藝,改進劑型,適應當代社會需要,闡明中藥及其複方的藥效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解決現代中藥研發的關鍵技術,研製一批安全有效的現代中藥。使中藥學科成為現代中藥學開放性教學、科研基地和國內外交流的重要基地,成為中藥製藥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基地,搶佔國內外中藥行業的某些技術制高點;實現向中藥行業提供技術服務,促進中藥行業實現技術升級,為推動中藥現代化和提髙我國中藥產業的競爭力作出貢獻。

中華傳統人文精神的內涵與現實價值 篇三

人文精神與當代教育的論文

《師道》是一本我出來工作後喜愛閲讀的雜誌,因為與自己的工作息息相關,先行者在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都使我獲益良多,對自己的專業成長有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然而,我在第7、8期合刊上讀到曹中原先生的《教育雜感兩則》中“關於‘教育本質’的狂思亂想”一文,有一些想法和曹先生頗有出入。想法一旦產生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所以我想就自己的想法向曹先生請教。

創世伊始,人問上帝:“人跑不過馬、兔子,力氣不如大象、牛,上樹摘果不如猴子,捕食不如老虎、獅子,我該如何辦?”上帝回答:“人有大腦,可以思考,可以彌補不足。”曹中原從這個寓言故事中得出“人的特長是智慧,而人的智慧要通過教育得來,易言之,教育的本質是啟迪人的智慧,增長人的智慧”的結論,我是同意的。

正如魯迅所言:“一要生存,二要温飽,三要發展。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要反抗他,撲滅他。”生存、温飽、發展的技能不會生而有之,都必須依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須承擔起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從中國兩千年的教育史是“倫理道德”教育史、“詩詞歌賦”教育史,而西方從16、17世紀起就抓住了科學和技術,特別是抓住了“實用科學”和“實用技術”的對比中,看到西方人暢遊在“聲、光、電、色”中時,中國仍然抱住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不放,這才導致了中國近現代史上一直落後和捱打的屈辱史。有鑑於此,作者開出了藥方:要使教育真正成為“個人生存和發展的第一憑據”,最根本的途徑是把最新的“實用科學”和“實用技術”作為我們教育的內容。這是增長人的智慧的一條有效途徑。

其實,曹先生所提出的問題,在上個世紀的初期中國的有識之士就已經意識到,所以,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李大釗、陳獨秀、魯迅、胡適等人才不遺餘力地猛烈抨擊封建傳統文化,要求打到“孔家店”,甚至提出少讀或者不讀中國書。他們一面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對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無情揭露,一面向西方引進“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和科學,希望由此開啟民智,使中國走上繁榮富強之路。胡適闡揚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與赫胥黎的進化論思想,陳獨秀推崇的歐洲19世紀的實證主義及功利主義都反映了這種傾向。

我們稍加註意,便發現五四一代人開出的藥方不單是科學還有民主。曹先生僅僅把實用科學和實用技術作為有效的根本途徑不免有失偏頗了。可能曹先生有鑑於我們的學生應試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巨大落差,也有感於我國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的就業困難情況,但這樣未免矯枉過正。我們知道,教育有幫助個體謀生和促進個體發展的雙重功能。教育的個體謀生功能着眼於社會生產和生活對人的知識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着眼於主體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促進人身心和諧完善的發展,是成“人”的教育。成“才”是成“人”的必要環節,同時,成“人”必須通過成“才”表現出來,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成“人”,使受教育主體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完善的人格魅力的大寫的“人”,不是我們之前的草民、順民、流民、市民,而是民主和法制社會裏的公民。

因此,教育應有適應和超越兩個層次之分。適應,即指教育對現實社會當前需要的符合性,是教育基於對現實社會當前的肯定關係,也可以理解為教育對現實社會的當前需要的支持和需要;但是,教育必須超越現階段的現實需要,即超越。超越是基於現實社會當前的發展趨勢或可能,在體現現實社會未來發展要求,滿足現實社會未來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狀態。如果象曹先生一樣一味推崇實用科學和實用技術,要求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忽視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那麼教育就只有適應沒有超越,容易導致教育的短視,降低對未來發展的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必然缺乏對未來發展挑戰的充分準備,也難以賦予現實向未來發展的有力導向和巨大的內在發展潛能。

縱觀中國當代的教育,在高呼素質教育的口號下大行應試教育之實,學校的教學也是跟着大學聯考的指揮棒亂轉。但是這也是學校的無奈之舉,在升學率的壓力之下大勢所趨,開展課外活動有時反而引來家長的怨言。所以學生單純從課本習得的顯性知識和應試能力與外國學生相比優勢明顯,一旦涉及到創新、獨立思考和判斷、溝通合作、自控能力等隱性知識時卻有天淵之別。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這是很難改變的事實。可是我們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卻可以戴着腳鐐跳舞,着手培養學生的隱性方面的知識,新課程的推行目的也是在此,雖然我們的。新課程的實行也還是不能令人滿意,但至少朝着這個方向努力了。

那麼,具體來説我們應該如何做呢?一方面,我們要重視謀生技能的培養,使學生能滿足社會物質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我們在重視功利性教育的同時不能斷裂人文精神的教育,不能忽視和冷落人文精神,而要引導人們在追求功利的同時,賦予功利追求以重要的人文價值導向,提升人和社會的精神境界。

當然,我們不能把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望文生義地同今天提倡的“人文精神”混淆。當代的人文精神不是倫理道德詩詞歌賦,而是人類對自己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心,包括對人的價值的至高信仰,對人類處境的無限關切,對開放、民主、自由等準則的不懈追求,並凝結為人的價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否則,就會象同期刊登的肖川的“對教師的期待”一文裏引用的校長的信説的那樣:毒氣室是由有學識的工程師建造,孩子被受過教育的醫生毒死,嬰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謀殺,婦女和孩童被受過高中和大學教育的畢業生射殺(見P98)。對此,校長的請求是:永遠不要用你們的辛勤勞動,去栽培孕育出學識淵博的怪獸,身懷絕技的瘋子,或者是受過教育的納粹,而是幫助學生做一個有人性的人。

我覺得着才應該是教育的本質。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認為“過於空洞,過於理論,過於深奧的東西,對於學生將來的生存和發展,究竟有大多的用處?(曹先生語)”而將其取消,培根也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神,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每一個學科都有其特點和作用,我們面對教育時,不能用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去衡量教育效果,否則離教育的本質遠矣。

體育人文精神的內涵及其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論文 篇四

概念內涵與質量標準論文

摘 要:高等教育已經進入質量時代,質量話語的泛濫造成了大眾化高等教育質量管理和質量評估的盲目和混亂。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出源於經濟社會的壓力,它具有複雜性和矛盾性,不同主體有不同的理解和訴求。

高等教育質量標準至少包含外適標準和內適標準兩個層面,其制定涉及到權力主體和合法性機制,應遵循多樣統一、發展性和人本性等重要原則。

關鍵詞:高等教育質量;概念內涵;質量標準;質量評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制定高等教育質量標準並實施的前提,是要明確高等教育質量內涵。儘管人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對高等教育質量進行闡釋,但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面臨着諸多困難,導致所謂的質量評估或質量管理爭論不斷,高等教育質量內涵及質量標準的再審視極為必要。

一、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出

在精英主義時代,大學本身就意味着質量,學術聲望是質量的最佳評判標準,高等教育並無所謂質量問題。在當前的社會問責形勢下,這種情況正在成為歷史。

① 隨着精英高等教育向大眾高等教育的過渡,高等教育正在從數量時代向質量時代轉換。

②“質量”作為一個專門術語,最初源於工商業領域。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與高等教育相關的文獻還很少涉及“質量”問題。

80年代以後,學術界之所以提出“高等教育質量”這一概念,並廣為流傳,一方面是受政府政策的強制,另一方面也源於企業管理中質量話語的誘導。比如朱蘭在展望21世紀世界質量運動的發展趨勢時就指出:“質量運動的重點將從製造業轉移到教育、醫療保健和政府管理,因為這些領域是一個龐大的服務業,而在以往質量原理運用得比較少”③。可見,高等教育質量問題源於外部世界賦予和壓力,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等話語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大眾化被打上了“質量問題”的烙印。

正如生活質量的研究是對日常生活的批判一樣,關於高等教育質量的研究也反映出人們對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反思和批判。

二、高等教育質量的特點

在準確界定“高等教育質量”之前,有必要掃描一下這一複雜概念的眾多面相,以便給出一個更一般性的定義。

1982,美國聯合研究理事會在關於美國研究型博士學位點評估總報告中寫到:“質量是什麼?你知道它,你又不知道它,它就是這樣自相矛盾的”①。高等教育質量正是如此。根據已有研究和實踐,本文從其矛盾性出發,歸納出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典型特徵。

1.客觀性與主觀性

高等教育質量的客觀性,是指高等教育質量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它或意識到什麼程度,它都獨立於人的意識、思想和情感而客觀地存在着。正是由於高等教育質量具有客觀性,才使我們評判不同的高等學校成為可能。這是研究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基本前提。

高等教育質量的主觀性,是指高等教育質量受到高等教育價值觀的制約和影響,質量的高低取決於特定的主體需要,隨主體的不同而改變,主體的價值判斷會因主觀認識的不同而有所偏重。近年來圍繞高等教育質量問題的爭論就是因為參與主體(大學教職員、用人單位、中介機構、政府、學生、家長等)的價值觀不同所導致的。標準不同,評價及結論也就不同,這正是高等教育質量區別於物品(商品)質量而難以準確量度和取得共識的根本所在。

2.統一性與多樣性

高等教育質量的統一性首先來自於政府管理的需要,因為政府需要掌控高等教育,需要對高等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行評估,這就勢必要求有一個底線標準(基準)。其次來自於社會的需要,因為公眾需要了解高等教育,而呈現出的結果必須是可比較的,這就需要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除此以外,其合法性還在於,質量的統一性還可以消除或減少劣質高等教育服務供應。當然這也可能威脅到高等教育的多樣性和個性化。

高等教育質量的多樣性首先來自於高等教育層次、類別的多樣性要求,其次是不同學科、專業的差異,第三是不同主體的教育需求和期待。當然還有高等教育職能(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產品(教育服務、學生)、過程、績效等的多樣性。高等教育質量的多樣性與高等教育大眾化有着直接的關聯,是從精英高等教育到大眾高等教育的必然結果。

3.學術性與實踐性

一般來講,學術性與職業性是高等教育中一組對立的概念。前者重視理論研究,後者強調實踐應用。

在高等教育質量問題上,就表現為學術性和實踐性這兩個既對立又統一的特徵。學術性質量將高等教育與高深學問聯繫在一起,重視教育自身的規律,注重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學術成就,反對過分追求某一領域的外適質量,如政治價值或經濟價值、以政治標準或經濟標準來裁剪影響教育教學運行規律,而強調高等教育質量的學術標準。

然而高等教育質量本質上屬於實踐範疇,強調學術性並以此為基礎衍生出確定性知識並不符合這一概念誕生的本意。高等教育是以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的一種社會實踐和個體生命實踐相結合的活動,是人類社會的基本活動領域與實踐形態之一。高等教育質量是這一實踐活動各個環節、各種具體形式的質量的綜合體現。它往往要求以各種可量度的形式,對高等教育組織的日常運行及綜合效果進行評估比較,作為績效考核、財政撥款或大學排名的依據。

4.自主性與依附性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知識性,知識的本質決定了知識領域許多東西難以量度和測評,因此要求高校是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主體,要求同行評估,要求評估的專業化,要求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不能有統一模式。知識的自主性最終表明,高等教育質量要由高等學校自身來保證。

① 不過由研究的不成熟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複雜性,高等教育質量作為一種話語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

② 它在政策層面、操作層面始終受到政治意識形態和市場價值的制約和影響,因此表現出明顯的被動性和依附性特徵。

5. 發展性與滯後性

沒有一成不變的教育質量,高等教育質量是隨不同時期的不同發展主題而發展變化的,不能脱離發展來談質量。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使得原來高等教育質量的“學術金標準”已不再適用,重建高等教育質量觀,構建大眾化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成為必然。

然而,教育的產品是人而不是物,其質量的顯現與其他物化產品不同,具有滯後性。一般的產品出廠後,其質量很快就能測試、反饋出來。人的培養質量是不能很快測試出來的(能夠測試的只是單純的學習考試成績)。高等學校培養的學生只有用人單位經過若干年的使用後,才能得出質量優劣、水平高低的結論。

6. 系統性與片面性

高等教育質量是整個高等教育系統的質量,是一種整體質量,而不是單一的人才培養質量。它包括教育目標的質量、教育過程的質量、教育管理的質量、教育制度的質量、教育設施的質量、教育產品的質量,以及科研水平、社會服務的質量等等,是所有這些質量的綜合。

然而,系統質量仍非高等教育的全部。在社會問責情勢下,高等教育外在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凸顯,但其自身內在的文化功能、育人功能、獨立價值依然有效,依然居於核心。將所有問題都納入高等教育質量範疇,將所有高等教育問題的解決寄託在全面質量管理上,這是對高等教育的誤解,也是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迷信,對高等教育的發展危害極大。

三、高等教育質量的界定

如何定義高等教育質量?這是中外學者公認的一個難題。無論從客體的性狀還是主體的需要來講,它都具有複雜、多維、動態等特點。範富格特等人指出,雖然質量問題成為高等教育政治日程上一個優先考慮的問題,但對它的解釋卻很不相同。

③歐洲大學校長會議公佈的《制度評估:質量戰略》也指出,質量問題人言言殊,很難給出一個能被普遍接受的定義。

④但是,“任何組織裏,如果大家對質量不能有相同的理解,説着共同的語言,就是使用最好的工具和系統也不會有‘質量’;相反,還會使組織加速解體”

⑤可見給出一個明確的高等教育質量定義多麼重要。

主體視角不同,高等教育質量呈現的內涵就不一樣。因此如果將主體視角納入考慮,這個問題就會變得相對明朗。雖然我們承認各個質量定義主體都會受到其他權力主體的制約和影響,但很少有定義完全沒有主體價值立場而表現出中立性,更不要説絕對真理性,無論他是否意識到這一層。因此關於高等教育質量的界定,不可能有唯一正確的'終極解答。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分析這些不同的價值立場,然後進行不同的定義組合,以適應形勢或情境的需要。

一般來講,高等教育質量涉及的主體主要有以下四類:、經濟組織、高等教育系統或學術組織、受教育者(學生)。因此可以從政治、經濟、學術和人本四個方面對“高等教育質量”分別進行界定。

1. 政治界定

政治界定由代表主流意識形態的政府及其代理,根據政治議程及高等教育質量控制和管理的需要,對各級各類高等教育所應達到的最低質量(基準質量)提出要求。它一般預設一個質量標準(對不同類型的院校可能設定不同的標準),把高等教育質量與相應的標準或規格的一致性作為評判的依據,強調是否達標以及達標的程度。如中國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就將教育質量定義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的程度”,“衡量的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①這種質量概念往往產生於精英教育背景或強政府治理模式下,表現為一元質量觀。

2. 經濟界定

經濟界定就是按照產品質量理論,從市場供需視角,將高等教育質量理解為高等教育供給滿足消費者(政府、社會、經濟組織、學生等)規定的或潛在的需要的程度或能力特性的總和。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將“質量”定義為“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需要的程度”②。英國學者格林 、國內學者史秋衡等人就演繹出“所謂高等教育質量,是指高等教育的屬性是否滿足高等教育主體的需要及其滿足的程度”③。這種界定更多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和制約,特別是世界教育服務貿易合法化以來高等教育公共屬性及其價值觀的轉變,很大程度上主導着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流意識和政策取向,從而外化為經濟社會的大眾行為和教育抉擇,實質上也是一種外適質量觀。

3.學術界定

學術界定就是從高等教育自身結構、功能和發展規律出發,把質量定義在實現高校辦學目標的有效性上。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秉持這一立場。

1995年《關於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給出的定義是: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職責和活動的多層面的概念,最終取決於教學科研人員、課程與學生的質量,以及其基礎設施和學術環境的質量。國內也有一些學者堅持這種觀點。蔣冀騁認為,高等教育的質量就是人的質量、事的質量、制度的質量、文化的質量,其核心和基本方面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教學、管理和文化等方面。 ④

侯懷銀等人也認為,高等教育質量是指高等教育實踐活動在實現自身基本功能的過程中對高等教育基本規律的體現程度。這一高等教育質量內容包括培養人才、體系構建、機構創辦及宏觀管理四個方面。⑤

學術界定的高等教育質量往往難以量化,主要由學術同行把握,受主觀理解和判斷的影響較大,在質量評估的政府問責和市場壓力下,具有較大的彈性,容易遭到擠壓和扭曲。

4. 人本界定

人本界定就是充分考慮到高等教育質量不同於商品質量的人文屬性,從受教育者即學生髮展和成長的角度對高等教育質量進行界定。如盧彩晨等人認為,高等教育質量的本質就是高等教育滿足個人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程度,最根本的是滿足個人發展需要的程度。當然,應該注意的是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等教育滿足個人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方法和手段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高等教育質量又有具體的含義。

①這種高等教育質量具有極大的主觀性和個體差異性。同樣的教育施為,個體感受不同,其評價也不一樣,因此在統一的高等教育規劃管理中往往被剪裁,而現有高等教育建制卻越來越面臨人本質量叩問的問題和危機。

事實上,一般給出的高等教育質量定義,都或多或少受到這幾個方面定義的影響,都是幾個方面的經驗雜糅。上述辨析的目的,就是試圖釐清高等教育質量認識上的複雜性和混亂狀態,以便透析特定質量概念的深意和本質,進而為操作性實踐諸如質量標準的制定提供理論原則。

淺談通過文學課程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探索與實踐論文 篇五

摘要:教育、生活、哲學相伴相隨。在教育這種生活中,最應當產生哲學。大學的學者進行着艱難和艱辛的精神勞動,他們總是力求走到哲學。大學在讓哲學繁茂起來的時候,自己亦必成了哲學的繁茂之地。

關鍵詞:教育;哲學;生活

一、生活處處有哲學

人們走着走着,就跳動起來了,舞動起來了。於是,就有了舞蹈。

人們説着説着,就哼起來了,唱起來了。於是,就有了歌曲,有了音樂。

説着,走着,歌舞一起生成了,來到了。

這個事實好像在説明,人是必然走向藝術的,或者説,生活必然會走向藝術的。也可以説,生活處處有藝術。

笑是藝術的源泉。然而,哭也是源泉。藝術家之所以能讓哭也成為藝術,就是因為哭與笑一樣,都是人的情感的表達。

歌又是與詩連在一起的。歌是對生活的抒發,詩是對生活的提煉。歌被寫下,就是詩;詩被唱出,就是歌。詩與歌被畫出,就是美術,就是繪畫。

詩情是藝術,詩意是哲學。

生活中處處有藝術,生活中就處處有哲學。

二、哲學亦生活

人們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有種地的,有做工的,有教書的,有演戲的,有從軍的……這各種各樣、方方面面的生活中都有哲學嗎?

的確是都有。有軍事哲學,有教學哲學,有藝術哲學,有各種經營中的哲學。

既然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哲學也就在生活中,哲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乾脆説,哲學亦生活。

為什麼哲學會成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呢?為什麼哲學亦生活?有這種必然性嗎?哲學必然會在生活中嗎?

當人們還在愁吃愁穿之時,當人們只是在為衣食而忙碌之時,當人們還在忍飢挨餓之時,也會有哲學嗎?至少是很難有哲學出現了吧?

按亞里士多德理解,哲學是與休閒有關的。他認為幾何產生於休閒。處於為愁吃愁穿而奔波之中的人,有多少休閒?沒有休閒,會有幾何嗎?會有哲學嗎?生活是那樣拮据,會有哲學嗎?

事實上,我們需要稍稍明確一下哲學究竟是什麼。其實,哲學就是思考得更多一些,思索得更深一些的結果。只要想得多、想得深,哲學就可能來到。

因而,如果有了休閒,有了愛思索、愛想象的習慣,走到哲學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喜歡思、喜歡想的人,多得很。於是,還愁沒有哲學嗎?

也不是凡有休閒的人都能走到哲學那裏去的,還要肯於去思去想,才可能有哲學。其實,還要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自由。自由的環境,自由的把握;即使環境中存在一些可能的約束,也能把握和享有自由,自由地思,自由地想,才可能有哲學。能思想,有自由,就有哲學。

三、人有哲學天性

怎樣才能思想呢?其實,人的根本特徵就在於人有意識,有情有義有思想。有意識,能思想,這是人的天性。

自由也是人的天性。亞里士多德説人本自由。霍普金斯大學的理念就是“真理使你成為自由人”。馬克思認為未來理想社會就是自由人的聯合。

意識,自由,都是人的天性。因而,擁有作為人的意識和自由的產物的哲學,也是人的天性。

有些地方的人們為何沒有多少哲學呢?那就是因為沒有讓人的天性充分展現出來。進一步説,那就是沒有讓人充分地享有自由,並在自由中自由地思,自由地想。否則,怎麼會沒有哲學呢?怎麼會沒有代表人的天性的哲學呢?

不信,就可以觀察一下:在一個小鎮上,當人們在茶餘飯後自由聊天時,就能夠發現有不少富於哲理的話語。只是他們真不知自己竟可與哲學搭界。可是,這足表明,哲學自然地在生活中,哲學就是一種生活,不論意識到了沒有,它就在那裏。

可以想象的條件是,這個鎮上的人不愁吃不愁穿,而且,他們的意識或所思所想基本上不受束縛。因此,換句話説,就是這個鎮上的人有休閒,有自由。於是,他們就有了哲學。依然是,人們的天性確定了他們有哲學,雖然不是科教書上的哲學,也不是教授們在講壇上講的哲學。

哲學在大學裏是作為思維的科學在講授,是旨在使學生變得更智慧的科學在講授。哲學在這個意義上成了大學生活的一部分,哲學亦以這種方式生活在大學。這跟在民間生活着的哲學相比,相異的是,一個是更自覺地更系統地展開着,而另一個是自然地隨意地展開着;相同的是,都是哲學天性的表現,方式不同,場合不同,掩蓋不了它們之間的同。

我們看到了人有哲學天性,於是也可以説,哲學是人性的產物。有人性,就有這種天性,就有哲學。

我們的社會曾在30多年前的一個時段裏,不斷地批判人性論。後來在一場“史無前例”的運動中更為猛烈地掃蕩人性。於是,在一些人心中燃起了的狂潮,人性喪失,就發作了。於是,哲學在那個時期也受摧殘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宣告那個時期永遠過去,於是,人性的讚歌再度響起;於是,人們有理由盼望在中國有一個哲學的繁榮。

四、大學:哲學的繁茂之地

休閒其實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當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的時候,就越來越遠離自給自足的狀態,就越來越有可能為他人生產,為他人省事省錢省時。

休閒其實是表現為更多的人由物質生產轉向精神生產。人們只是改變了勞動和生產的方式與內容。休閒與遊手好閒是兩回事。從事精神生產的人在辛勞的程度上一點不亞於從事物質生產的人。   大學裏高度集中於精神生產、文化生產、科學生產。這裏的人們進行着幾乎純粹形式的精神生產,只有一部分人需要與物質生產結合着去做。

這裏的人們進行着特別艱難和艱辛的精神勞動,其艱辛的表現就在於他們總是追求形而上,總是力求走到哲學。大學所培養的博士都被認為是Ph.D,即Philosophy Doctor。無論是做思辨研究,還是做實證研究的,都需要有理論思維,都需要向哲學走去。

即使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也不能離開理論思辨,不能離開哲學。越是自覺地靠近哲學,越可能達到更高學術水平。因為哲學所追求的就是更深入更透徹的結論或觀念。

赫欽斯説得很透徹:“我相信,大學所要解決的是思辨的問題。”[1]美國的發展受益於美國大學,美國大學的發展又深深受益於哲學。這都是歷史所證明了的。

在中國,曾經的歷史也表明,最高水平的哲學與最高水平的大學同在。

“人類的智慧至今尚未設計出任何可與大學相比的機構”[2…本站 …],當弗萊斯克納這樣稱頌大學時,其依據就在於大學能創造理論,大學能提供哲學。

大學在讓哲學繁茂起來的時候,自己亦必成了哲學的繁茂之地。對於哲學,大學確實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如果這片土地還是貧瘠的,那麼,它最好暫時還不叫大學。

五、教育哲學,還是教育的哲學

教育即生活,教育活動中還會沒有哲學嗎?

教育中的哲學,正如語言哲學、文化哲學、數學哲學、科學哲學一樣,就是教育哲學,就是教育自身的哲學,而不是外加進去的哲學,不是教育加哲學。

教育哲學屬於哲學,但它首先屬於教育學。而且,教育哲學就位列於教育基本原理這一學科內。

至今做課程哲學的中國人還很少很少,做高等教育哲學的,至今也很少很少。但是,做教育哲學的人不少,而且還很早。早在二十世紀30年代前後就有一些人做,例如,範壽康就是很早做教育哲學的一位。30年代,40年代,做哲學的人,並且稱得上哲學家的中國人不少。

在教育這種生活中,最應當產生哲學。哲學出於人的天性,教育也出於人的天性。人因教育而成為人,人因哲學和教育而成為更理智、更智慧的人。

在古中國,在古希臘,教育與哲學都是並肩出現的,只是各自思考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並且,自古以來,教育與哲學依然形影不離。康德是宇宙學家、哲學家,也是教育家;孔老夫子是教育家,也是哲學家。到了近代的杜威,他也是教育家,同時是哲學家。

教育與哲學為何如此親密呢?這是因為它們思考的最基本問題相同。教育的第一問是“人是什麼”,但這也是哲學的首問。哲學把“世界是什麼”和“人是什麼”視為同等重要的問題。而且,“人是什麼”的問題給哲學家們帶來的困惑更多。

宇宙已有了137億年曆史,地球也有了40多億年曆史。人類的歷史不到一億年,也不到一千萬年,而僅有382萬年。然而,我們從康德那裏,從歐洲的實驗室那裏,漸漸知道了宇宙是何時起源、是怎樣起源的,但是,對於人是怎樣起源的,意識是怎樣起源的,幾乎一無所知。

宇宙是奇妙的。奇妙的宇宙裏出現了更神奇的人類。我們讚美人類,就不能不回頭來讚美宇宙,讚美地球。至今,在以人類智慧所探測到的星球中,還沒有發現有比地球更適宜人居住的。讚美地球,也感謝地球。

可是,又還是哲學和教育告訴了我們人自己是從哪裏來的,從而,也告訴了我們地球的恩賜。地球恩惠於人類,人類通過教育與哲學而深知自己應當有一顆感恩的心,尊重地球,愛護地球。

教育、生活、哲學,是相伴相隨的。教育幫助我們享受生活,哲學幫助我們更確切地理解教育,從而也幫助我們如何更懂得生活,且因懂得生活而更好地享有生活。

人因智慧而獲得了哲學與教育,哲學又與教育一起讓我們人更智慧。神祕而神聖的人所應受到的尊重,同時都應給予教育,給予哲學。否則,我們就不能算是尊重了自己。

參考文獻

[1] [美]赫欽斯。美國高等教育[M].汪利兵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63.

[2] [美]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論[M].徐輝,陳曉菲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

[生活與哲學方向論文]

田徑運動的人文精神及價值內涵論文 篇六

人文精神作為精神的外在表現力,是我們處理問題的決定因素,如果學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那麼其參與的活動就無法實現應有的價值,同時更無法達到理想的高度。田徑運動雖然普通卻充滿價值,只有具備參與田徑活動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參與其他體育活動。而田徑運動的價值所在點也是我們提升發展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和運動水平的重點,其價值內涵不應該只是我們所看到的競技價值,更應該是田徑運動所擁有的文化價值、教育價值等。然而一直以來,我們只顧關注田徑運動開展的形式和特點以及獨有的競技性,忽視了運動活動的人文特點,這不僅使我們無法深刻感悟田徑運動的特點,更無法讓學生通過田徑運動養成積極鍛鍊的習慣。

一、田徑運動的內容及特點分析

結合長期的體育教學活動,筆者認為田徑運動的開展不僅是一場體育活動,更是一種精神的體現,有着無窮的價值和意義。只有認識到其中富含的精神價值和內涵,才能幫助學生從根本上提升參加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一)田徑運動的內容分析

田徑運動是一系列體育活動組成的運動,在田徑活動進行過程中,不僅需要體力和爆發力,而且需要足夠的耐力。作為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田徑運動涵蓋了跑步、跳躍、投球等項目,通過這些運動的有效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鍛鍊習慣。隨着田徑運動教學活動的推動實施,形成了以跑步、跳躍等田類項目和徑類項目為主要內容的田徑文化。

(二)田徑運動的特點分析

田徑運動的開展需要必要的實施載體以及相應的參與興趣,所以想要從根本上開展好田徑運動教學,就必須深度分析田徑運動的特點。首先,我們應該從田徑運動出現的根源及本質入手。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實踐活動中,就能發現田徑運動的蹤跡,田徑運動中最基本的跑和跳都是人類最基礎和最簡單的運動元素,同時更是生存及成長的基本技能。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田徑運動是人類成長所必不可少的內容,也就是説田徑運動可以融入生活。其次,隨着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田徑運動逐漸從生活實踐活動中獨立,並經過豐富完善,形成了當前體育活動中最常見的田徑項目。很多體育比賽活動開展時,通常選取一系列代表性田徑項目進行比賽,田徑項目的逐漸發展,也使得我們更關注其競技特點。競技水平的有效提升,以及對記錄的不斷刷新和超越,使得人們更能感受到田徑運動的趣味,從而參與其中。競技特點對田徑運動教學來説,不可或缺[1]。最後,開展田徑運動對運動設施和環境的需求更少,同時對參與者的影響更為重要,因此,更能幫助參與者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幫助學生在田徑活動中健身強體。通過系統化、體系化田徑活動的開展,學生的`速度、耐力、毅力和爆發力得到有效提升。田徑運動產生的本質原因就是為了生存,所以其獨特的健身特點是無可替代的。

二、田徑運動中的人文精神內容分析

人文精神是一種思維,是我們看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重要基礎。人文精神更是一種內涵,是學生成長進步不可缺少的根本動力。成長時遇到困難和問題不可避免,但如何解決這些麻煩,以何種心態來面對,這就需要人文精神做支撐和後盾。

(一)各項田徑運動都有公平公正的人文氣息

在田徑運動開展過程中,各個板塊的內容都有着明確的比賽規則,同時具體比賽都是實時開展的,無法弄虛作假,而對規則的制定和執行更是達成了共識。在田徑比賽開展過程中,任何人所面對的標準和要求是一樣的,參與者想要獲得更理想的成績,只能通過豐富、完善的體育鍛煉活動,以及自身心態的有效調整和對心理障礙的及時疏導,加上良好的場上發揮。整個田徑項目都是在透明公開、公正公平的環境下開展的,參與者在這個過程中能認識到想要提升自身成績,只能通過努力鍛鍊,這使得逐漸認識到體育競技的公正、公平,並以體育規則來約束個人行為。

(二)創新精神是田徑運動發展的靈魂

創新精神是魂,是根本,是決定田徑運動發展提升的關鍵和重點。之所以田徑運動能夠持續發展,並且日益成熟,就是其重視對日常生活的實踐進行總結和創新。人們通過不斷完善田徑運動的環境及參與形式,從而使其日益成熟。比如測量工具的創新、對田徑技術和理念思路的革新。一系列具體變革,讓田徑運動實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和發展。創新精神作為田徑運動發展的靈魂,更是人文精神的典範和驅動力。

(三)拼搏奮鬥彰顯田徑運動獨有的人文精神

想要參與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需要藉助田徑運動的基礎,田徑運動也就成為所有運動的基礎。但田徑運動不僅是一項基礎的體育活動,更是一項對自身不斷挑戰、對極限超越的活動。只有參與者盡全力投入,才有可能實現田徑比賽的成功。每一項簡單的體育田徑活動,往往都需要大量鍛鍊活動做支撐。在比賽活動開展時,更是需要鍛鍊者能夠有強大的精神動力以及永不服輸的精神,這是田徑運動項目所表現的人文精神,參賽者敢於挑戰,不怕失敗的精神和氣質,以及勇於拼搏、敢於向自身衝擊將會對每一個人的情感和意志力產生極大作用[2]。

(四)協作配合是田徑運動關鍵的人文精神

所謂的協作配合、就是在展現個人優點、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同時,結合必要的配合活動。田徑運動中的團隊項目,需要參與者充分發揮團結合作、協作配合的精神,只有共同努力,集體發力,才能實現目標。協作配合還需要我們在參與體育活動時,打破思維壁壘,全面分享鍛鍊心得,互相糾正問題,充分實現配合。只有協作配合才能讓體育田徑項目走得更遠,實現質的發展和提升。體育田徑活動就是讓參與者養成互相配合的習慣,並將這一思想理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實現人文精神理念的豐富發展[3]。

三、田徑運動中的價值內涵分析

價值內涵是推動田徑運動發展的關鍵和重點,但長期以來,我們只認識到田徑運動的競技價值內涵,對其他價值內涵缺乏全面完善的認識。

(一)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分析

田徑運動的靈活性和簡單性都讓其更方便開展,任何參與者都可以隨時隨地選擇合適的田徑項目進行鍛鍊,活動對器材和場地要求較低,也使得田徑運動能與個人鍛鍊結合起來。田類項目能讓參與者的呼吸能力和心血管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可以避免形成肥胖體質,形成健康身體。跳躍等徑類項目,則能有效提升人體四肢和軀幹的速度力量,提升靈活性,從而實現健康成長的目標。田徑運動能使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在簡單的體育活動中達到健身的目的。

(二)田徑運動的商業價值分析

隨着社會發展程度不斷提升,田徑運動的商業價值內涵日益豐富,人們的生活理念發生很大變化,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此時田徑運動的健身作用就很好地展現出來,同時隨着田徑運動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很喜歡通過觀看田徑運動感受別樣的刺激和新鮮感,這也使得田徑運動融入社會發展,實現商業化。田徑運動的發展離不開其商業價值,只有存在商業價值,才存在田徑運動發展的內在驅動力[4]。

(三)田徑運動的教育價值分析

田徑運動作為一項能將人們各部分身體機能充分調動起來的運動方式,通過有效參與,能讓參與者感到身心愉悦,參與者結合一系列田徑活動,也能達到健康成長、協調發展的目的。在田徑運動開展過程中,參與者通過廣泛參與,能夠與個人成長有效融入。在這一過程中,參與者形成豐富的性格特點,從而實現其獨特的教育價值。

四、結語

我們在開展田徑教學活動時,將競技當作田徑教學的核心,然而這一狹隘看法不但影響田徑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同時更無法突破田徑教學的問題和難點,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田徑運動的內容不只是表面顯性內容,還包含豐富的價值內涵和特點。在田徑運動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在培養學生田徑基礎素養的同時,也要讓學生認識到田徑運動的文化內涵及文化精神價值。

參考文獻

[1]沈炳妮。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山東教育,(6):75-79.

[2]施文忠。我國田徑運動職業化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12(8):25-29.

[3]周迎春。人本視角下田徑運動的嬗變與迴歸[J].運動,(7):56-58.

[4]劉永華。田徑運動及田徑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J].體育時空,(1):43-45.

網絡技術與人文精神論文 篇七

合併高校人文精神的內涵與構建

合併高校人文精神除具有高校人文精神一般所涵蓋的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科學精神等內容之外,更具有被強化了的改革精神、整合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獨特內涵。合併高校的這種人文精神,可以通過科學規劃和持久努力的組織來予以分類、落實。一是建構合併高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從整體上建構教育教學改革的人文性和從局部上建構課程設置,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性;二是師生的人文精神的建構。

作 者:孫玉萍  作者單位:三峽大學 高教所,湖北 宜昌 443000 刊 名:湖北社會科學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 年,卷(期): “”(9) 分類號:G02 關鍵詞:合併高校   人文精神   內涵   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