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64K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多篇】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篇一

摘要: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直接決定了其教育教學水平,為進一步提高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強化人員能力和素質,本文通過現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進行闡述和分析,進而針對當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資源配置;績效考核

近年來,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且為社會各行業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作為高校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僅關係着高校的教學質量和整體形象,而且對於高等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在瞭解和掌握現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特點的基礎上,及時發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問題並制定相應對策,已成為各高校需要着重開展的關鍵工工作。

1.現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1)全面性。對高校人力資源進行分析可知,其不僅包括了教育教學和科研人員,而且還包括了黨政人員與後勤人員,而不同人員在思維意識、知識水平和個人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較大差異,從而要求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涉各教職員工工作的方方面面,即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面性;

(2)以人為本。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涉及的對象較多、內容較廣,故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需要尊重個體差異,既要體現以規章制度為主的整齊劃一的管理理念,又要體現出個性化管理理念,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各項管理工作。

2.現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

2.1缺乏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正確認識

(1)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科學的人事管理制度,而既有的人事管理方法和手段過於機械化,在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的基礎上,也引發了教職工的反感;

(2)高校人力資本投資渠道較為單一,目前,多數高校的人力資源開發大都對崗位培訓和外地引進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並未針對既有教職員工的情況和崗位制定出相應的工作目標,在降低人力資本邊際效率的同時,也阻礙高校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2.2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低對當前多數高校的人力資源分佈情況進行分析可知,一方面,較為熱門的專業,如食品科學、機電自動化、計算機信息等專業的人才嚴重匱乏,且既有專業教學人員的流動性較強,人力資源的穩定性較差。另一方面,非科研教類人才如後勤人員、黨政人員的過度設置導致高校內相關工作經常存在無人管理或一頭多管的情況,在降低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同時,也不利於高校自身的持續發展。

2.3績效考核不科學,教職工積極性較差目前,我國的高等績效考核仍然存在着標準模糊、優良成績評估難度大和的評估結果未被量化等問題,從而導致績效考核工作流於形式且相關考核結果的反饋與利用利用效率較低。此外,既有的教職工考核體系中缺乏關鍵績效指標,如教師教學質量、人員管理水平等,進一步加大了績效考核的模糊性,不僅難以為教職工工作目標和工作方向的設定提供依據,而且也難以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導致教學質量低和教職工流失等一系列問題,對高校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

3.現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3.1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是提高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前提和基礎。首先,高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對高校發展的重要作用,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升到關係高校發展的戰略高度,通過加大對該項工作的宣傳力度,從而使高校內部自上而下地形成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正確認識,為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升和高校自身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其次,高校還應進一步拓寬其人力資本渠道,例如,除了既有的崗位培訓和外地引進等,還應將勞動力流動投資、衞生保健投資等內容納入到人力資本的投資渠道當中,並根據當前教職員工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工作目標,促使其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3.2完善人才流動機制完善人才流動機制是提高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首先,對於高校教師,特別是具有較高學歷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應以自身有利條件為依託,積極爭取和尋找人才交流的機會,在此過程中,高校也應本着公平公正的態度和原則對滿足其需求的相關人才進行選拔,從而促使人才在高校教育領域流動起來,為高校人才的科學配置奠定基礎。其次,高校人力資源部門也應與地方政府展開積極交流與合作,形成人才交流網絡,從而對待聘和落聘人員進行合理安排,在增強此類人才在高校和地區流動性的基礎上,為高校人力資源提供良好保障。

3.3加大對績效考核的完善力度各高校應進一步完善其人才的激勵機制,一方面,結合當前教職工的實際工作情況,恰當選取關鍵績效指標並制定出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通過明確各崗位人員的績效考核目標,為教職工的工作指明方向,以此來提高教職工的工作效率和績效考核成績;另一方面,針對績效考核成績優異的教職工人員,應給予其相應的物質或精神激勵,例如發放獎金或提供其職稱考評機會等,以此來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結論本文通過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進行説明,進而分別從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完善人才流動機制和激勵機制等方面對現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做出了系統探究。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仍然存在着認識水平較低、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和績效考核不科學等問題,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問題與對策的研究,為提高其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和促進高校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毅。我國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4):63-66.

[2]賴傳珍。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3,10(24):160-162.

[3]王元璋。當前我國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14):9-11.

探討人力資源專業畢業論文 篇二

《淺談我國農村人力資源合理開發問題研究》

【論文關鍵詞】農村人力資源合理開發

【論文摘要】本文從數量和質量方面分析了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以及進行合理開發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探討農村人力資源合理開發的措施,試圖為實踐操作提供一些理論指導

自古以來,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人口,9億在農村,農村人力資源數量多且質量低,這已經成為我國隱性的失業大軍。如何提高農村潛在人力資本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科學文化水平,通過一系列有計劃、有目的教育培訓機制解決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問題,使農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合理開發,加快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已經成為我們經濟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課題。

1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

《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描述了我國人力資源狀況:目前,我國人口構成仍以低層次文化人口為主體,國民總體文化程度偏低;高層次人才極為緊缺;人力資源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這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重大障礙。而在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現狀更是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1.1數量現狀:我國農村人力資源在數量上呈現基數大,增長快的特點。據統計,1978年我國有9.63億人,農村人口為8.03億,農村人力資源為3.06億,農村人力資源佔農村人口的38.11%,佔全國人口總數的31.78%。2002年與1978年相比,我國人口總數和農村人口分別增長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21%、0.64%;同期農村人力資源增長了58.50%,年平均增長1.94%,農村人力資源的增長率高於同期總人口、農村人口的增長率,更高於200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6.45%的水平。而據最新統計,2006年我國總人口為13.15億人,鄉村人口7.37億人,佔總人口的56.1%左右[1]。鄉村人口中有勞動力約4.80億,農村人力資源數量極其豐富,但是人口增長過快與農業發展相對滯緩形成了矛盾。農村人口眾多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沉重的包袱,農村人力資源的經濟價值得不到釋放。而且,建國以來,我國農業院校培養了大約130萬大中專畢業生,有80多萬人離開了農業,只有40多萬人留在農業系統,而正在農業第一線從事農業技術的只有15萬人,人力資源的浪費十分嚴重[2]。

1.2質量現狀:我國農村人力資源質量現狀主要體現為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普偏低,不適應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防礙新農村的建設。其素質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文化素質偏低。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中,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佔37.3%,國中文化程度佔50.2%,高中文化程度佔9.7%,中專文化程度佔2.1%,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0.6%。亦即4.8億農村勞動力中,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億人[3]。

1.2.2科技素質不高。目前,在我國農村勞動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屬於體力型和傳統型農民,缺乏職業技術知識和技能,不具備現代化生產對勞動者的初級技術水平的要求,這就影響了現代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

2農村人力資源合理開發的必要性

2.1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指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首先要發展現代農業。然而目前我國農業仍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階段,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粗放型農業向現代集約型農業的轉化,則要依賴農業科技開發、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和農村人力資本積累的快速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因為只有通過加快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才能提高廣大農民的綜合素質,使其具備市場經濟知識、法律意識、民主意識,掌握各種專業技術和技能,推動農業的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2.2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農村剩餘勞動力有效轉移的前提

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嚴重過剩,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並不順暢。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一般分為三類,一是轉移到鄉鎮企業,二是從事服務業,三是進入城市各行各業。但是隨着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產業和就業擴張對人力資源素質要求的提升,不論是哪一種轉移,都對農村現有勞動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説,如果沒有素質的提高,農村勞動力就無法適應轉移後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就要退回來重新回到農村,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就沒有得到有效實現,因此,要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3加快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措施

農村人力資源受教育水平是影響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素質提高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影響有效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質的農村勞動力會嚴重製約我國農村改革的深化和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因此,建立健全農村教育體系就成為加快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強農村基礎教育:農村基礎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的主要渠道[4]。針對目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教學設施不全,師資力量不足以及學生輟學數量增加等問題,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來加強農村基礎教育。首先,改變教育投資體制,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保障機制,確保教育經費的落實,確保教師待遇能逐步提高從而穩定和充實農村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應不遺餘力地推行義務教育,降低農村學生的輟學數量。

3.2加強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對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進行相關技能培訓分為兩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農民開展農業科技普及培訓;二是面向將向城鎮轉移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開展農業科技培訓,要以農業科技示範户為重點培訓對象,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要組織培訓教師和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按照農時季節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和技術服務,大規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從而真正使科技興農和人才興農戰略落到實處。對農村富餘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則應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市場對農村勞動者就業能力的需求開展各種層次和類別的教育和培訓,注重培訓的適應性和廣泛性,使農民能夠從教育和培訓中切實受益。

參考文獻

[1]姚裕羣,人口大國的希望:人力資源經濟概論[M]。中國人口出版社,19.

[2]劉曉瑜,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7(2):127-128.

[3]張寶文,4.2億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國中以下[EB/OL]。(20061115)[20070601]http:

[4]張亞男張曉梅,淺析新農村建設中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對策[J]。水利天地,2010(06):44-45.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篇三

摘要:大學生社團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在提升大學生道德素養、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社團管理中還存在組織鬆散、缺乏經費保障、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社團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本文基於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探討了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途徑,即創新組織決策方法、提升社團品牌效應、完善社團骨幹培訓制度等,希望以此促進高校學生社團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社團;建設

社團活動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弘揚學校文化、豐富校園生活,而且能夠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凝聚青年學生。加強社團建設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而社團的發展和運行又依賴於社團成員的能力和素養。從某種程度上看,大學生社團是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重要人力資源。所以,若要切實提升大學生整體素養,就必須重視社團建設,並在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探究社團建設的新途徑。

一、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必要性

高校學生社團通常不以營利為目的,社團的成員是由於具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聚集在一起的,圍繞社團發展組織一系列活動,開展這些活動離不開經費支持,但目前大部分學生社團的經費主要來源於成員交的會費。由於會費數量有限,因此,許多學生社團無法開展大型活動,這對於社團的進一步發展顯然極為不利。由此可見,目前許多高校的社團管理都依靠原有經驗,很少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導致社團管理方法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與社會人力資源管理嚴重脱節。這不僅不利於大學生畢業後儘快適應社會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而且極易造成高校人力資源浪費。所以,在當前的時代發展形勢下,在高校社團建設中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對學生社團乃至校園文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當前高校學生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社團結構鬆散當前,部分高校學生社團結構鬆散,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未能形成嚴密的組織管理體系,導致社團對會員的約束力較低。成員加入社團秉持自願原則,有的學生加入社團後隨意脱團,或參加社團活動不積極,導致社團人員流動性較大,這顯然不利於社團的長遠穩定發展。有的社團雖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未能有效貫徹落實,對社團發展未能形成積極作用。

2.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大部分社團未能構建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導致社團成員參與積極性較低、工作效率不高、合作協調性較差。一些高校社團的考核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在成員考核或社團幹部換屆選舉時,多根據主管教師或上一級社團負責人對社團成員的主觀評價,這就導致考核評價過於膚淺,且流於表面,嚴重影響了考核結果的公正性,直接導致社團成員工作熱情下降,甚至出現脱團、退團的現象。

3.社團缺乏經費保障目前,高校學生社團經費多源於成員上交會費、學校經費支持和社會贊助。許多高校由於教育教學經費有限,對學生社團所撥經費較少,根本無法保證社團的正常運行。社團成員所交會費也為一次性資源,不能成為持續性經費來源。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社團獲取社會贊助的力度較小,這就導致學生社團缺乏資金支持和物質基礎,在舉辦社團活動時經常出現經費緊張的問題,有時甚至因為經費不足而停辦活動。可見,經費不足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重要障礙。

三、基於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下的高校學生社團建設途徑

1.創新組織決策方法首先,社團管理成員應當向指導教師或其他社團管理者學習,加強與其他社團的溝通交流,針對社團發展方向、活動組織方式與教師協商,進而制訂切實可行的方案。其次,應當積極聽取社團其他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在研究具體活動方案時,社團管理人員應當引導會員向前期調研方面探討,制訂詳細、全面的方案計劃。當然,社團管理者也可以鼓勵社團幹部或優秀成員,根據自己的理解制訂方案,然後組織會員積極討論各個方案的可行性,根據會員意見對方案加以調整和完善,以增強活動方案的合理性,確保社團活動有序、順利地開展。

2.實訓制度,進而組建一支高水平、有能力、會管理的社團管理隊伍。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社團骨幹積極參加黨團學習,增強他們的政治覺悟,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高校應當積極組織社團經驗交流會、座談會和培訓班,提高社團負責人的組織管理能力,鼓勵他們引導社團不斷髮展。此外,高校管理教師和相關部門還應當引導社團管理人員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改正自身缺點,不斷完善自我。與此同時,應當增強社團骨幹的協作意識、溝通意識和服務意識,促使他們自覺為社團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3.提升社團品牌效應目前,大部分高校社團存在同質化現象,導致社團整體上呈現出“多而不精”的局面,因此,高校應當採取措施整合重組活動類似、內容雷同的社團,改變以往“各自為政”的局面。同時,若要做強做大學生社團,應當提升社團的品牌效應。在社團成立之初,就鼓勵社團負責人樹立品牌意識,在社團文化、價值、個性、方向等方面實施品牌戰略。樹立明確的發展目標,並根據時代形勢,積極創新社團文化,採用合理的新模式推進社團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安英,樊習英。關於高校學生社團管理與教育問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

[2]鄭吉昌,黃芳。人力資源管理:全球化趨勢下的挑戰與對策[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

[3]彭志越。高校學生社團的組織承諾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淮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4]周斌,費堅,林剛。高校學生社團人力資源管理探析[J].江蘇高教,2008.

[5]謝曉樂。對高校學生社團管理的幾點思考[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6]張芬,汪舟。大學生社團管理中人力資源及心理學運用的新思路[J].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