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幼師畢業論文(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08W

幼師畢業論文(多篇)

幼教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篇一

1、《幼兒園教育》,李季湄、肖湘寧,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2、《教師與兒童發展》,龐麗娟,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學前教育論稿》,趙寄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幼兒社會性發展與教育》,楊麗珠、吳文菊,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5、《幼兒教育心理學》,潘日文、侯桂蘭,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

6、《公關心理學》,張雲,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

幼兒教師師德論文 篇二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話題之一,歷來被人們關注,尤其是在素質教育已成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重要時期。但是從當前獨生子女所處的家庭環境看,幼兒所接受的到的薰陶和教育不容樂觀,眾星捧月的地位,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從小便養成了“以我為中心,任性、嬌蠻、無理”等不良道德意識和行為。

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礎時期和主要場所,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克服缺點,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行為,使他們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因此在幼兒園向幼兒進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如何來做好幼兒德育這項工作呢?

一、將德育滲透於日常生活和遊戲中

日常生活、遊戲是實施幼兒德育最基本的途徑。幼兒是在日常生活與遊戲中,在與同伴及成人交往的過程中,瞭解人、事、物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定的行為準則的,並且在進行各種行為練習,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為品質的。如:我班在玩“幼兒園”的角色遊戲中,幼兒輪流當“老師”,模仿老師的動作,回答小朋友的問候“老師早”、“老師好”、“老師再見”等,他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玩得很開心。又如在表演遊戲中,幼兒通過扮演幾種小動物角色,編故事,講故事,一會當“小鹿”,一會當“小羊”,並把學的禮貌用語也編進了故事裏。遊戲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自由、平等的學習環境,愉悦了幼兒的身心,又收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在遊戲過程中,幼兒自發地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實踐一定的社會行為,體驗一定的社會情感,利用遊戲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難以替代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常規和生活制度中滲透着道德教育的內容,通過常規訓練和嚴格執行生活制度,可以培養幼兒有禮貌、守紀律、誠實、勇敢、自信、關心他人、愛惜公物、不怕困難等品德和行為習慣。

專門的德育活動是實施幼兒德育的有效手段。專門的德育活動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與各年齡班德育的內容與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行為表現,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德育活動,也就是為實現某項德育內容而組織的教育活動,例如:談話、討論、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參觀、春遊、勞動、節日慶祝活動)等。幼兒的道德認知、情感以及行為,通過每一次活動,特別是實踐活動的積累而逐漸得到發展。比如通過參觀圖書館,幼兒親眼看到一本本圖書井然有序地擺在書架上,管理員阿姨辛勤地勞動以及讀者安靜有序地借閲圖書等情景,會深深地體會到秩序的重要性,並更加愛惜圖書;在認識家鄉的活動中,幼兒參觀家鄉的名勝古蹟,品嚐家鄉的風味特產,欣賞家鄉的民間工藝品,並用繪畫、手工及結構材料等多種方式表現自己心中的家鄉風貌……這一系列活動能讓幼兒實際地感受到家鄉的美好,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因此,幼兒園應將日常生活、遊戲和專門的德育活動結合起來,注意在生活中滲透德育內容與要求,同時發揮家庭和社區環境的合力,有效地實現德育目標。

二、教師以身作則,做幼兒的表率。

幼兒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們模仿的最直接的對象是教師,對教師的言談舉止,觀察最細,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選擇地模仿教師的言行。在幼兒園時,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孩子們為自己的言行辯解:“老師就是這樣説的。”為了給孩子們樹立良好榜樣,我們注意從自身坐起,嚴於律己,凡事要孩子做道的,自己首先做到,並且經常自我檢點,在孩子門面前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有一次我組織幼兒洗手準備吃午飯,突然看到有幾名小朋友濕着手還笑嘻嘻地從盥洗室走出來。我當時一氣之下把王士年他們三個叫住了,並問他們:“誰讓你們這樣的?”這時有一個小朋友小聲地説:“我看着老師這樣我也這樣。我一聽頓時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原來是自己的不良習慣影響了孩子們,於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做了檢討,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進一步要求幼兒要講衞生,做一個講衞生的好孩子。

從這件事使我認識到應特別重視教師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成人的一舉一動,為人處世的態度,都是一面極好的“鏡子”,在這面“大鏡子”裏,孩子看到了許多。因此,教師應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榜樣作用,給幼兒以正面的積極的影響。

三、利用節日、生日等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開展活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節日、生日等日子往往能激發幼兒的情緒,增強他們的興趣。在這個時間對幼兒進行教育,能使幼兒易於接受。例如:一年之中有特定含義的節日不少,如:“三八”、“五一”、“六一”“國慶節”、“教師節”等都是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渠道,除此之外,我們通過舉辦“企盼奧運成功,為中國健兒加油”等一系列活動,在幼兒心中掀起了愛祖國的波瀾。又如:我班的趙凱奇小朋友平時愛罵人,雖經多次教育,效果不明顯,9月1日是他的生日,在我的反覆啟發下,他對着全班小朋友保證,從他生日這天起他保證不再罵人,並請別的小朋友監督,果然這天他沒有罵人,我因勢利導,在班中表揚了他,並要求他堅決改正罵人的毛病。一週後,趙凱奇基本改正了罵人的習慣。通過這種方式,我逐步培養了幼兒熱愛老師及家長,關心小朋友的良好情感。

四、將德育教育寓隨機教育中,提高德育水平

隨機教育就是針對隨時出現的問題、根據情況的變化實施教育。它具體、生動、有很強的説服力。

由於幼兒無意注意,無意記憶的能力較強,其注意力易被偶然事物所吸引,所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要善於捕捉時機,做到隨人、隨地、隨物、隨時利用各種機會。例如:某幼兒隨家長參觀了名勝古蹟,晨間談話時可讓他和大家介紹,鼓勵他把紀念品帶給同伴看;進餐時教師可根據不同菜譜向幼兒介紹蔬菜名稱及其生長特點;盥洗時向幼兒講解我國水資源的緊張狀況,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在隨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切忌空洞説教。如:班上的圖書不知被誰撕破,老師沒有馬上批評指責幼兒,而是給小朋友講這本書。正當幼兒聽得津津有味時,老師突然中斷故事,告訴他們因為圖書撕掉一頁無法講下去,請小朋友討論怎麼辦?在共同的討論中,他們懂得了愛惜圖書的道理,並主動修補了圖書。隨機教育與幼兒一日生活相伴隨,只要教師善於觀察,並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園配合,協調一致地開展好幼兒園的德育工作。

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光靠幼兒園的教育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好家園的共同教育。家庭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幼兒在家庭中的時間要多於幼兒在幼兒園的時間。由於父母與幼兒的親情關係的影響,他們往往對來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響接受的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目前,家庭早期教育已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潮流,引起越來越多家長的關注,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但也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不少家長只注意開發孩子早期智力,卻不注意孩子早期的品德培養,這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容易形成幼兒行為表現的兩面性,在幼兒園是一種表現,而在家庭中卻是另一種表現。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通過接待幼兒入園、離園、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活動,不斷同家長取得聯繫,及時瞭解幼兒情況,同家長一起探討幼兒德育的方法。力求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一致,促進幼兒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一次,幼兒在玩娃娃家遊戲時,扮演爸爸的劉琦小朋友竟然打了扮演寶寶的劉偉超,我問他為什麼打人,他理直氣壯地説:“他不聽我的話,我就打他,在家裏我不聽爸爸的話,爸爸就打我。”聽了他的話,我清楚了他打人的根源,到下午劉琦的父親來接孩子時,我同他談心,向他説明了情況,劉琦的父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表示以後不再打孩子,並希望老師及時同他聯繫,共同教育好孩子。

通過幾年的教育實踐,我深深的認識到: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德育原則,運用多種形式和方法,適時地向幼兒進行教育以表揚鼓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對幼兒的良好行為及時給予強化。還要溝通幼兒園與家庭、社會的聯繫,共同負擔起教育下一代的責任,把幼兒培養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新一代。

幼兒教師師德論文 篇三

【摘要】探討如何從娃娃抓起,幼兒園如何進行德育教育和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促進每個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教育;潛移默化

人常説:“三歲看到老”,不無它的道理。幼兒的內心正如一張白紙,喜模仿的性格,讓他們從身邊生活中學習,並養成各種各樣的行為習慣,一些品質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幼兒期是人品德教育的關鍵時期,重視幼兒良好品德的養成,為其成長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空間,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點,我們要在一日活動中注重德育的滲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品行。

一、為幼兒創設和諧、温馨的教育環境

幼兒園要努力營造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的幼兒園文化氛圍。除了創設童趣的幼兒園物質環境,教師則是教育環境的核心。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教師的待人接物,説話方式,行為舉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着幼兒。幼兒通過觀察、學習、交往,被教師所影響,並按照教師的做法,學習限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方式。俗語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向幼兒顯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為習慣,才能激發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時,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動之以情,以潤物細無聲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潤幼兒天真無邪的心靈,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利於幼兒良好品質的建立。

二、發揮整體德育功能,形成教育網絡

幼兒園是一個教育機構,應發揮其主動性,加強家園合作,聯合社區,形成網絡教育。首先,幼兒園要通過家長會、專門會議、家長園地等形式,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知識,讓家長們意識到良好的品行比知識、技能本身更重要,對幼兒一生髮展的影響更大。幼兒園應暢通多重渠道,通過家園聯繫手冊、網絡等手段,與家長及時互通信息,讓家長全面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同時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況。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德育工作的積極性,改變過去把問題推給家長的做法,請家長介紹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經驗。對於個別孩子出現的問題,老師應與家長坐下來商討教育策略,相互配合採取系統的教育措施。其次,社區是幼兒直接生活於其中的重要社會環境,對於幼兒社會化至關重要。可以邀請社區各行各業的人士向幼兒介紹相關行業的知識,比如請社區派出所的警察介紹派出所的`職能、社區醫院的醫護人員講解預防疾病的常識、社區超市人員介紹如何購物等。幼兒園還要組織幼兒參加各類社會活動,比如走進養老院、孤兒院等,讓幼兒學會關心他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三、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教育實質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規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多,幼兒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活動,遇到不同的生活學習場景,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兒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德育工作。由於幼兒的思維的侷限性,品德教育必須直觀、形象、具體才容易為幼兒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狼來了”的故事或圖書教育幼兒不説謊,不騙人,通過情景表演加深幼兒情感體驗;用“三隻小豬”的故事,教育幼兒做事認真不敷衍,團結友愛,勇敢、機智地戰勝壞人,逐步讓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習慣,加深與同伴的感情,培養幼兒組織紀律和集體榮辱感。教師還應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針對不同問題,採取集體或個別的方式進行指導、糾正,適時提醒孩子按正確的規則去做,使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鞏固。例如,利用節日、傳統活動的開展,滲透對幼兒的品德教育。在“重陽節”時,幼兒園組織幼兒到敬老院為老人表演節目、在家裏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勞動節”時,開展“愛勞動,我是小巧手”的主題活動等,以豐富幼兒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進而構建優秀的個人品質。

四、幼兒園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

首先,家庭環境對於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幼兒的社會生活起步於家庭,家庭是幼兒生活、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家庭的結構和氣氛,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及言行,決定着幼兒今後生活中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一般來説,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對幼兒的態度、教育方式、方法、內容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通常情況下,祖輩會在幼兒的飲食起居上關懷備至,父輩則在智力方面予以較多關注。在道德品質培養方面,祖、父輩也會因價值觀念、歷史觀念、文化素質、道德水準及判斷的差異而不同。這就要求家長在對待兒童品德及行為習慣的培養方面要協調一致,都要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出發點,使幼兒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長。再者,家庭的氣氛也影響着幼兒,温馨、和睦的家庭易養成幼兒謙和、友愛、禮貌自信的品格;吵鬧不休,婆媳不合,父母離異等等,會導致幼兒孤獨,產生怨恨、猜疑、固執、粗魯等心理和攻擊性甚至違紀行為。要培養幼兒的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繫,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掌握幼兒在家庭中思想品德變化的情況,以便採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教師還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的教育主張和對幼兒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兒園品德教育產生實效。

參考文獻:

[1]池玉萍.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內蒙古教育,2013,(06).

[2]胡燕平.新時期幼兒園德育教學思考[J].成功,2013,(08).

[3]李羣.試論幼兒園德育環境之創設[J].現代教育論叢,2001,(02).

幼兒教育論文 篇四

一、幼兒教育國小化的表現

1、教學內容國小化當前存在的第一個問題是教學內容國小化,幼兒教育國小化是當前引起各方面深刻重視的一個不良現象,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考慮到當前我國應試教育的普遍開展,以及國小入學門檻的不斷提升,幼兒教育過程當中,老師和家長都不可避免地傾向於讓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階段,就掌握更多的教學知識,這就會導致幼兒園老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更加傾向於國小化。幼兒階段的孩子,其認知水平還處於一個比較低的階段,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和信息,會導致幼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失去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產生牴觸的心理,長此以往,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會遭到抹殺,在今後的學習階段,也會導致孩子失去學習興趣。2.教學方法國小化教學方法國小化是當前幼兒教育國小化的過程當中存在的第二個問題。上面提到了,由於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當前幼兒教育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更加傾向於向學生灌輸國小階段的學習內容,這就導致了老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往往也更加傾向於選擇與國小階段教學方式、方法一致的路徑。但是應該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在認知問題和理解過程當中,其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層次是不一樣的,一味地採用國小化的教學方法,過早地給孩子構建出一種教與學之間的刻板印象,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無法正確地認知自己的作用和地位,這對於學生今後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3.教學要求國小化當前存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教學要求國小化。我們在這裏所談到的教學要求國小化,指的是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幼兒教育的時候,往往將國小階段考試的相關形式引入教學當中,孩子在學習之外,還必須要面對學校的考試。這種過早地將應試教育的理念引入到幼兒教學的做法,實際上抹殺了學生的創造力,過早地給學生灌輸了攀比的概念,這對於學生良性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二、解決當前問題的幾個路徑

1、改革教學內容為了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應該遵循的第一個路徑就是改革教學的內容,一定要依據幼兒階段本身的認知特點和行為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全面安排。幼兒園可以向國外的相關幼兒教學機構學習,將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引入我國的教育教學實踐當中,力求讓孩子在一個比較和諧輕鬆的環境當中度過自己的童年。研究表明,兒童的行為能力和行為習慣是一個加速提升成長的過程,幼兒階段其實不適合學習大體量的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階段,幼兒園老師的任務就是要幫助孩子在幼兒園內獲得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的成長,幫助孩子在一個相對和諧温馨的環境下完成腦部和身體的發育。但是考慮到當前我國國小階段的教學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給幼兒教育產生的倒逼作用,我們建議相關主管部門調整當前我國整體教育教學架構,給學生更多的成長空間。2.調整教學方法當前應該遵循的第二個路徑就是要調整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對於孩子們在幼兒園當中度過一個温馨快樂的童年至關重要。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在幼兒園的教學課堂上給學生營造一個輕鬆的氛圍,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感知到老師的愛與關懷,讓同學們能夠自信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這些心理狀態的培養,實際上是幼兒教育的應有之義,反而是教會學生一些零碎的知識並不是當前我們最應該重視的教學重點。我們在這裏談到調整教學方法,實際上應該從破除傳統意義上教與學的課堂刻板印象開始。老師和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當中,應該嘗試做朋友,老師和學生應該是一個平等對話交流的溝通關係,而不是一個教與學之間的訓導關係。3.降低教學要求當前應該遵循的第三個路徑就是要降低教學要求。我國當前的教育教學體制當中,九年義務教育已經給了孩子們充分的時間來進行個人能力和知識上的成長,國小階段的教學任務不應該放置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當中完成。降低教學要求,首先應該從改革考試方法入手,學校一定要着力破除傳統意義上的分階段教學考試的幼兒教育方法,要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鬆平和的氛圍當中來完成自己的學習和成長,但是考慮到學生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習過程當中,也必須要在知識和能力上有所成長,因此學校可以考慮與家長合作,將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考核放在家庭教育當中完成,讓孩子們在家庭生活當中也能獲得應有的成長,同時這種方法還能改善親子關係,不失為一種愛的教育。

三、結語

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給幼兒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着眼於當前幼兒教育國小化的現象,老師和學校都應該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國小化的問題,想方設法予以解決,為提升當前我國幼兒教育的整體水平做出各自的貢獻。

作者:李傑

第四篇:幼兒教育國小化問題及改善對策

摘要:對於兒童的健康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對其進行良好的早期教育。但是,近幾年的幼兒教育發展發生了畸形的變化趨勢,幼兒教育開始向“國小化”趨勢的發展,對幼兒健康的身心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本文將從幼兒教育“國小化”趨勢進行分析,探討一下該發展趨勢形成的原因及危害,並給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健詞:幼兒教育。國小化;改善對策

隨着社會人才競爭壓力的增大,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進行改革,對於人才的培養還是要從小開始,慢慢的幼兒教育不斷的興起。但是,當今時代的兒童教育開始向“國小化”畸形模式發展,這種教學方式嚴重的違背了幼兒成長的特徵。這種教育方式是傳統的應試教育,這時嚴重違背教育發展的,就像對幼兒進行拔苗助長一樣,對幼兒的成長危害較大。

1造成“國小化”形成的原因

1.1學校競爭壓力大:隨着辦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各校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大。從國家頒佈支持公民個人舉辦幼兒員條例以來,公民個人舉辦幼兒園的形成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滿足了家長對孩子的不同教育要求,同時也緩解了幼兒園辦學的壓力。因此,除了一些進行過正規註冊的民辦幼兒園以外,我國各個地方的幼兒教育機構開始大量湧起。由於我國教育管理能力不足和不規範性,對於非法註冊的幼兒園機構無法進行阻止,出現了大量非法註冊的幼兒園辦學。而且很多幼兒園只注重利益,對於教育設備和場地的建設,都是較為簡陋的,教師的能力基本較低,玩具種類較少,但是這部分學校的收費是較低的,它們建立的國小似的教育,教小孩子學識宇和數數,這一方面就更加的吸引家長了。同時,這樣辦學資本較低的幼兒園給那些正規的幼兒教育機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從而加劇了“國小化”的教學模式發展。

1.2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家長把孩子寄託在幼兒園,主要是讓專業人士代替自己教育並照顧孩子,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儲求和對學校的教學目標具有很大的期望。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教育事業更加關注,家長更是重視幼兒教育,他們認為良好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對孩子的教育信息越多越好,既要孩子識字,又要對孩子進行算術和其他技能的教育。而且還有的家長思想更是不科學,從小就開始上很多補習班,繪畫、舞蹈、鋼琴等技能班,根本不去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所以很多幼兒園就根據家長的這些需求進行教學規劃。進而加劇了幼兒園“國小化”現象。

2“國小化。對幼兒教育的危容

2.1危害孩子的正常發育:對於幼兒園來説,它的主要任務就是以保育為主,並和教育結合。但是大部分幼兒園都是按照國小的教學方式來規劃幼兒教育的,這是已違背幼兒保育的主要任務。對於幼兒來説,每天都待在教室裏,嚴重缺乏運動和自由,更是壓抑孩子的天性,而且這樣更容易造成孩子疲勞,從而嚴重影響孩子的視力和骨骼等身體機能的正常發育,如此以來易造成孩子不良行為和姿態的養成,進而影響孩子身體的正常成長。

2,2不利於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對於孩子的社會性和個性的發展,在幼兒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通過多種多樣的遊戲活動,加強與人的交流和學習,進而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並且孩子還可以通過和他人相處,去了解自己,這樣有利於孩子對自身行為的控制能力,逐漸發展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更有利於其個性化的形成。然而,對現在的幼兒教育“國小化”的發展趨勢,造成孩子的自由活動被大量的學習活動佔據,這樣更加不利於孩子的交流和能動性的發展,缺乏社會經驗更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2.3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説,培養他的形象思維更有利於其自身的智力發展。這種思維主要是通過表象來培養,因此,加強鍛鍊孩子的各個感覺器官,進而獲取較為豐富的感性體驗是非常重要。但是幼兒教育的“國小化”,知識讓孩子識字和算術打交道,對這些抽象難以理解的符號,更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厭惡,進而喪失對學習的積極性,這對激發孩子的潛能是非常不利的。根據國際評估組織對21個國家進行了教育調查,中國的孩子雖在計算的能力上佔據世界第一,但是中國孩子創造能力卻是世界倒數的,這也充分説明了,我國對孩子的計算訓練根本不能讓孩子的智力均衡發展。

3“國小化”教育傾向的解決策略

3.1加強對幼兒教育的監督:我國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幼兒教育監督機制的建立。建立幼兒教育監督機制,對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和教育內容定期進行抽查。檢查內容應該包含教育規定的科學、語言、藝術、社會及健康等範圍的知識,一旦發現教育存在“國小化”傾向就要進行相應的懲罰了其次,就是加強幼兒辦學的質量。各級相關教育部門要建立幼兒辦學標準,對現今的幼兒園進行合理的規範。

3.2增強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認知水平:對於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大部分還是受到家長需求的影響。所以,我國相關教育組織要通過多種形式改變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首先可以通過網絡傳媒,或是開展專業人士的講座等宜傳方式,讓家長對幼兒教育有正確和科學的認識,建立科學的教育眼光和理念。改變家長對於教育功利性的認知,使家長和幼兒園形成一致的辦學理念,改變幼兒教育的“國小化”傾向。家長也要積極的進行教育相關知識的培養,提高自身對幼兒教育的認知水平,樹立科學的教育幼兒的理念,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3.3對國小教育進行改革:很多幼兒園的辦學都是模仿國小教育方式,所以對國小教育進行改革也是必要的,這樣對幼兒園教育“國小化”的導向就會有所改善。首先,就是對國小的人學制度進行改善。對於進行國小人學考試現象要給予嚴厲禁止,保證就近人學的制度正常運行。還有就是提高每個學校的班級教學質量,減少各類國小的教學差異,這樣就可以保證各類國小的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進而減少了家長對國小教育質量的顧慮,從減少家長選擇學校的行為,來保證各類國小的正常發展,避免幼兒教育的“國小化”傾向。然後,就是加強中國小向教育素質化的轉變,從而避免幼兒教育向中國小教育進行模仿的教育形式。只有削弱中國小競爭考試的手段,才能減少整個教育體系的競爭壓力,這樣就會改善“應試教育”形式的教育方式。

結語

對於幼兒園“國小化”趨勢的發展,我國在201。年頒佈了相關法律文獻,通過政策規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開始,所以,家長和學校要給予重視。學校要根據兒童的成長特點,建立合理且科學的幼兒身體和心理的教育,對於教學知識的規劃要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髮展情況,既不支持拔苗助長似的教育方式,更加拒絕過渡放縱的教學方法。對於幼兒的教育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進行科學的改革,我國也要加強幼兒教育機制的建立,做好幼兒教育的科學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蘇雲晶。幼兒園教育“國小化”現象的成因分析及治理路徑〔D]。東北師範大學,2015.

[2」張娟娟。幼兒園教育“國小化”現象分析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4.

[3」劉璐。我國當代幼兒園教育“國小化”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4.

[4〕鄭天竺。幼兒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現狀調查研究【D]。海南師範大學,2015.

[5」畢鈕婷。幼兒園“教育過度”的問題研究「D]。曲辜師範大學,2010.

幼教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篇五

[1] 李雪晗。 “幼兒園選擇”問題的深層含義及其社會學思考[J]。 當代學前教育。 2009(03)

[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

[3] Sheridan,S.,Schuster,uation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

[4] 邢利婭,白星瑞。 建國後我國學前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演變[J]。 學前教育研究。 2008(03)

[5] 胡彩雲,李志宇。 城鄉家長對幼兒園期望的比較[J]。 學前教育研究。 2009(06)

[6] 連玥,馬玉俊。 淺析父母對托幼機構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8(11)

[7] 李江帆,主編。教育服務產品理論研究[M]。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9

[8] 劉曉曄。 對家長學前教育價值觀的調查與思考[J]。 學前教育研究。 2008(04)

[9] 朱家雄着。幼兒園課程[M]。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

[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

[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

[12] 張麗娟着。兒童教育與幼兒園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13] 比爾·約翰遜(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譯。學生表現評定手冊[M]。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

[14] 潘月娟,劉焱。 美國托幼機構教育質量研究述評[J]。 比較教育研究。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