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民工金融服務總結

欄目: 銀行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06W

目錄

農民工金融服務總結
第一篇:農民工金融服務總結第二篇:農民工金融服務調查第三篇:豔山紅分社開展農民工金融服務第四篇:基於農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務研究第五篇:關於加強金融服務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思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農民工金融服務總結

一、 加強教育引導,調整農民工就業思路針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沿海和內地部分外貿企業倒閉、裁員、降薪等給勞動力轉移就業帶來的不利因素,我們對廣大返鄉農民工開展了多方面的教育引導,及時幫助他們調整就業心態和就業思路。一是宣傳當前就業形勢,發動農民工搶前就業。春節前,我們抓住農民工大量返鄉的有利契機,組成5個宣講組,利用一週時間深入到全縣500多個自然屯開展了以“認清形勢、客觀擇業、加快再就業步伐”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周活動,發動廣大農民工要早打算、早聯繫、早出去,避免人滿為患。同時教育廣大農民工外出要先就業後擇業,避免一味的追求高薪、高酬而失去再就業機會。二是宣傳返鄉創業典型,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方面,製作了《農民工返鄉創業電視專題》節目,大力宣傳返鄉創業農民工典型事蹟,鼓勵和支持更多的農民工返回家鄉創辦各類企業。到目前共播放農民工返鄉創業方面相關專題節目7期,涉及返鄉創業能人10幾人。另一方面,春節前後,以鄉鎮為單位組織返鄉創業農民工典型深入到村屯開展了現身説法活動。目前全縣共舉辦各種規模的返鄉創業經驗交流會40餘次,參加交流的返鄉農民工xx多人次,有效增強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熱情。三是宣傳就業政策,鼓勵農民工勇敢就業。通過在電視媒體上發佈公告、召開返鄉能人座談會、印發宣傳單、深入村屯培訓等辦法,大力宣傳《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意見》、《黑龍江省農村勞動力轉移辦法》以及《綏稜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進一步增強了農民工外出就業和返鄉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 豐富培訓途徑,增強農民工就業能力

針對傳統的培訓一般都是擬定好專業後再招生,學員自主選擇培訓專業的空間較小,培訓效果差的實際情況,我們大力開展地方實用技術培訓,並引進外埠培訓基地來豐富培訓專業,大大增強了培訓的實用性。一是做強 “內部”培訓。一方面,一月份組織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協會深入到村屯對6226名農民和農民工開展了法律知識、維權知識、城市生活常識等引導性培訓,有效提高了他們外出務工時自我保護、依法維權的意識。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縣職業技術學校培訓主陣地作用,加快了對電氣焊、汽車維修、電動縫紉工等社會需求量大的熱門職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對黑陶加工、草柳編織、亞麻製品編織等具有本縣特色、就業空間大的專業也增大了培訓規模和投入。二是做大“外埠”培訓。根據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傾向於參加中、長期職業技能陪訓的實際,我們引進中國一重技師學院、哈爾濱技師學院、黑龍江曙光職業技術學校、綏化超越計算機學校等10幾家縣外培訓學校來作為我縣外埠陽光工程培訓基地,有效拓寬了學員選擇培訓學校、培訓專業和培訓時間的空間。三是做實“聯合”培訓。針對一些需要長期實踐才能達到熟練程度的專業技術,我們採取校企聯合的辦法,培訓學校與用人單位簽訂聯合培訓協議,將培訓後的學員輸送到企業後,再由企業對學員進行15-30天的熟練期培訓。有效加強了校企之間的默切配合,在提高培訓質量的同時,也有效提高了就業率。

三、 拓寬轉移渠道,穩定農民工就業數量

在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斷加深,勞動力就業渠道變得越來越窄的實際情況下,我們積極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最大限度的為返鄉農民工提供更大的擇業空間。到目前為止,返鄉的20140名農民工已有15200人實現了再就業,佔返鄉農民工數量的75%以上。一是依靠勞務基地吸納轉移。一方面,整合縣內勞務基地,擴大內部就業數量。3月初,我們對全縣xx年的通村公路建設工程、改善農村居民飲水工程、城市開發建設工程、大中私營企業和縣內各大農、林場等用工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用工量大約在7000人以上。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們在縣內建立了4大勞務基地,並與25家承包商、私營企業主和農、林場簽訂了4000多人的用工合同,為農民工春種後在縣內就業積蓄了廣闊空間。另一方面,鞏固和闢建縣外勞務基地,穩定外埠就業規模。2月末,我們組織各鄉鎮主管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深入到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塘地區考察開發勞務市場,並與山東杉青針織品有限公司、煙台盛泰服裝製品有限公司、大連東揚海產有限公司、天津捷安特自行車廠等10家用人單位簽訂了3500人的長期用工協議。同時還依託省辦在佳木斯、滿洲里等地舉辦的勞務對接會建立勞務基地三處,又可吸納農民工300人以上。目前已向以上各勞務基地輸送農民工1000多人。二是依靠“雙帶”帶動轉移。今年我們繼續鼓勵幹部領帶和能人引帶農民外出務工,原定的“雙帶”優惠政策不變,截止到目前通過“雙帶”實現轉移就業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萬人。三是依靠品牌效應影響轉移。今年我們把“稻香女”家政服務員和“巧巧手”縫紉工兩個勞務品牌進行了重新包裝和推介,在哈爾濱、大慶、大連、煙台等地通過藉助各類新聞媒體、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大力宣傳我們的勞務品牌,到目前已轉移品牌勞務人員2300多人。四是依靠各級政府組織轉移。我們把春節後通過各級政府集中組織農民外出務工就業作為緩解危機的重要辦法,同部署、快行動、嚴考核,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止到目前,全縣通過縣、鄉、村三級行政部門向大連天寶食品有限公司、天津金錨集團、河北雄縣氣球廠等多家企業輸送農民工達xx多人,其中縣勞轉辦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的一週時間直接集中組織外送農民工125人,並派專人把他們護送到了用人單位。這一舉措不但實實在在的為農民就業提供了可靠的門路,同時也間接告之廣大農民工朋友外面並非無業可就,只要有信心和決心,一定能夠逆流而上,實現自己的務工、創業夢想。

四、 強化維權服務,健全農民工就業保障體系

一是搞好信息服務。一方面,利用“四級”信息服務網絡向廣大羣眾發佈務工信息6000餘份,就業崗位1萬多個;另一方面,在電視台不間斷的播發務工信息移動字幕,並每月更新三次信息內容,及時、準確、全面的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再就業信息,有效減少了外出務工的盲目性。二是搞好轉移服務。春節前,我們組織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協會深入到村屯對廣大農民和農民工開展維權、法律方面知識培訓,發放 “農民工維權手冊”等相關資料1xx餘本(張),有效提高了農民外出務工時預防侵權、主動維權、依法維權的意識。同時還在縣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開通了農民工維權服務熱線,從勞動、司法等部門抽調專人輪流接待來人來電諮詢,為農民工提供法律、維權、務工常識、就業指導等服務。三是搞好安心服務。對農民工因返鄉後索要承包田發生的糾紛問題,縣、鄉、村都會積極幫助解決和協調。到目前為止,各級相關部門共為返鄉農民工解決土地糾紛問題60餘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對返鄉後無住所的農民工家庭,民政部門、各鄉鎮村都作了大量的工作,積極幫助他們租借房屋,解決好了這部分人的過冬和生活問題。對家庭貧困農民工,採取黨員幹部“一對一”的結對幫扶辦法,為這些農民工提供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幫助。春節前還對貧困農民工進行一次走訪慰問,幫主他們安排好生活,讓他們度過一個安樂、祥和的節日。

第二篇:農民工金融服務調查

射陽農商行

金融支持農民工調查報告

縣人行:

按相關要求,我行組織對金融支持農民工的調查報告,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做好信息建檔工作。我縣是農業大縣,根據縣有關部門統計,2014年外出務工人員有6萬人,為了掌握詳細情況,近年來,我行通過“陽光授信”、“三走進”等活動,對轄內的農户基本情況進行了排查並建了信貸檔案,其中包括廣大農民工及其家庭的基本信息、經濟信息等內容,截止報告日,我行已建檔農户24萬户,其中覆蓋了絕大部分農民工及其家庭。

二、開展“陽光信貸”,打造支農品牌。為了解決農户貸款難的問題,從去年起,我行積極推進“陽光信貸”工程。經我行大力推動,我行對全縣農户授信10萬户,授信總額達12億元,今年累放“易貸通”小額農貸3.2億元,易貸通小額農貸實行“一次授信、循環使用、總額控制、手續簡便”,農户持小額易貸通到櫃面申請貸款只需幾分鐘時間,為了解決廣大農民工長年不在家的問題,我們採取靈活的信貸政策,將農民工的配偶作為髮卡對象,保證了廣大農民工也能用上“易貸通”卡。

三、創新支農信貸產品。我行在傳統的信貸產品基礎上,針對部分返鄉農民工創業致富的要求,加大金融創新力度,今年推出了十幾 1

款個人產品,其中涉農產品有“開心魚塘”、“致富快車”、“商貿通”等,其中:“開心魚塘”主要是針對轄內的水產養殖户,通過聯保的形式,簡化貸款手續,目前貸款餘額達2.8億元,“致富快車”主要發放對象是各類農村經紀人,用於農副產品的收購、流動資金,全縣很多農副產品經紀人在收購季節,通過申請“致富快車”流動資金貸款,開展農副產品收購,對繁榮農副產品購銷市場,暢通農副產品銷售渠道,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四、暢通結算渠道。我行目前網點40個營業網點遍佈全縣各鄉鎮,並延伸到周邊縣市,自助設備服務點眾多,結算渠道暢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現代化支付手段齊全,同時,我行積極代理縣財政涉農資金,各類涉農資金賬户發放面基本覆蓋全縣農户,基本上達到每户一本。為廣大農民工及其家庭提供了方便金融服務。同時,我們積極依託人民銀行的支付系統,開展各類跨行業務。同時,我行的圓鼎卡實現了機構間省內通存通兑、儲蓄賬户全國同業機構通兑,極大方便了廣大農民工的資金匯兑。

五、做好金融安全宣傳。近年來,我縣各類擔保公司、農民資金互助社等機構不斷成立,其中很多機構違規從事吸儲放貸業務,存在很大的隱患,不斷髮生此類機構法人攜款外逃案件,嚴重損害了廣大農户的利益,為了幫助廣大農民工及其家屬增強金融安全意識,切實維護農民工利益,我行利用媒體、短信平台、宣傳車、流動字幕、廣告標語等形式,開展金融法規普法宣傳,幫助廣大農民工作增強金融安全意識,遠離非法集資。

六、縮短簡化貸款流程。在農商行組建制度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工作實踐和基層營銷人員的反映,結合客户的反饋意見,重新修訂了客户授信業務流程,將審批權限進一步向支行級機構下放,將審批人員向下派駐到營業網點,進行現場審批,逐步向專職審批人方式轉變。縮短了審批鏈條,提高了審批效率,建立了涉農貸款的審批“綠色通道”,廣大農户申請貸款更為方便、快捷。

七、優化涉農貸款利率。我行對各類涉農貸款實行優惠利率,進一步調低各類抵質押類支農貸款的利率水平,同時運用存貸回報率的手段,對資金回籠在我行的農户,根據其資金回籠情況,進一步給予優惠利率。

以上報告,請指正。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豔山紅分社開展農民工金融服務

豔山紅分社開展農民工金融服務

工 作 總 結

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湧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積極促進了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近年來,豔山紅分社以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為依託,通過“信貸專櫃、送貸上門、集中發放”等多種方式,推出一系列針對農民工實際需要的金融服務,為農民工提供全方位的資金支持。現把我社在“十一五”期間開展農民工金融服務的總體情況及“十二五”期間的工作思路和安排作如下報告。

一、豔山紅分社“十一五”期間開展農民工金融服務的總體情況:

豔山紅分社服務的豔山紅鎮地處白雲區中心地區,屬於城關鎮,城市化水平較高,近年來,隨着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量土地被徵用,失地農民較多,豔山紅分社針對這一實際情況,依託小額農貸和聯保貸款,積極貸款開展“農民工創業貸款”,對於外出務工的這部分農民工,豔山社根據村委出具的情況證明,對其進行授信,發放1萬—5萬元的創業貸款,並實行利率優惠。建立農民工的信息等級簿,紀錄其家庭成員、務工地點等核心信息。針對農民工外出務工不方便“按季支付”信用社利息的情況,豔山紅分社通過與農民工配偶簽訂“按季付息協議”和允許農民工“按年付息”等便民措施,免掉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在“十一五”期間,豔山紅採取多種措施,積極開發針對農民工的金融產品,開展羣眾喜聞樂見的金融服務活動,豔山紅分社利用春節農民工返鄉期間,組織信貸人員走進農民工家中,瞭解農民工返鄉原因、就業願望、創業項目及資金要求,對返鄉農民工的個人

能力、技術水平、經濟狀況、創業條件、創業項目和資金要求逐户進行調查登記,在此基礎上,適時推出“眾福使者”、“惠農金”的農民工創業貸款,對符合申請條件的農户,簡化貸款發放手續、縮短髮放時間,竭盡全力為農民工提供信貸支持。同時,通過金融知識有獎競猜活動,深入農村地區普及金融知識,把金融服務送到廣大農民工身邊,截至到2014年底,豔山紅分社發放“農民工外出創業貸款” 227萬元,發放“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418萬元,幫助300多名農户工創業和再就業,有效地緩解了農民工外出務工和返鄉創業貸款難、資金少的問題。

二、豔山紅分社服務農民工面臨的新形勢和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服務品種少、起點高。我社缺乏針對農民工客户羣的專用金融服務產品,開發的金融產品起點較高。如銀行卡開立需手續費和年費各10元,向異地匯款要收取匯款額1%的手續費,異地取款要收0.5-1%的手續費;銀行卡丟失,補辦不易且要手續費,這對於大部分靠打工謀生的農民工來説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二)、農民工匯款便利性受到制約。由於我社尚未開通全國性的通存通兑,很多農民工在外地用信用社的卡“取不到錢”,也不能通過信用社的結算通道把打工所得的工資寄回家。

(三)、農民工貸款風險係數高。由於農民工流動性強、收入不穩定,金融資產微薄,在外務工整體收入水平不高,部分農民工只能維持簡單生活。他們因暫時無法領取到工資造成生活困難時,造成較大的貸款風險。

(四)、金融服務宣傳少。一方面,農民工流動性強,多數文化知識水平低、信息不靈、理財意識不強,很難有時間主動接受金融服務宣傳,從而無從接受各類新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認為農民工羣體支付能力不強,社會信用意識淡薄,金融服務需求品種單一,從而對農民工的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工作重視不夠,宣傳次數明顯偏少,針對性也不夠強,從而使農民工無法充分享用現代化金融服務帶來的好處。

對策和建議:一是繼續推廣農民銀行卡。信用社應從為農民工服務出發,切實降低農民工使用銀行卡的手續費用,對卡費、年費和小額賬户管理費用、跨行查詢、異地存取等費用予以優惠,能免收的就免收。二是儘快建立全國間的農村信用社通存通兑業務。三是不斷改善農民工金融環境,將農民工的基本信息、信貸信息和個人信用狀況等信息納入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的歸集範圍,為農民工“量身定做”開發出特色信貸產品。如對有一定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的經商農民工開辦小額抵押貸款,對外出務工農民工開辦居住地農信社小額貸款等。

三、豔山紅分社2014年及“十二五”期間的工作思路和安排:推進新農村建設,是惠及農民、發展農村經濟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白雲聯社豔山紅分社義不容辭的職責。因此,豔山紅分社把做好農民工金融服務,作為貫徹黨中央關於建設新農村號召的一項重大舉措,作為促進金融機構各項業務發展,實現多方共贏的有效途徑。結合豔山紅分社的具體情況,特制定如下的工作思路和安排:

(一)廣泛宣傳,提高認識。豔山紅要針對部分農民工金融知識缺乏、金融意識落後的問題,通過電視、報刊、文件、傳單、座談、板報等形式,開展宣傳和輿論引導,普及金融知識,提高金融知識、理財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要抓住兩大重大節日和農忙時節農民工大量返鄉的有利時機,成立服務隊深入車站進行宣傳,開展“進鄉駐村到户”等活動,為鼓勵引導廣大農民工及各方面支持參與推廣農民工銀行卡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系統聯動,以卡為媒。一是要以自身產品為依託,以電子網絡平台為載體,充分藉助和發揮銀行卡產品的系列功能優勢,以卡為媒,集中組合營銷。二是聯社的領導下,密切配合,整體聯動,以農民工銀行卡為主打產品,以農民工銀行卡為切入點,積極推廣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以滿足農民工對方便、安全、快捷的資金流動轉移服務的需求。三是要充分運用人民銀行已上線運行的大、小額支付系統,將務工卡納入人行支付系統的大平台,整合各類金融機構的網絡接口,確保務工卡跨行通存通兑的順利實施。同時,大力拓寬農民工的資金匯劃渠道,提供如漫遊匯款,電子銀行等匯劃服務。四是要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力度。農村信用社要加快綜合系統改造,做好受理其它行卡的各項工作;農業銀行也要增加財務資源投入,加強現有鄉鎮網點建設,對於一些務工卡發行量較大、區域位置較好、發展頗具潛力的重點鄉鎮,可增設atm自動櫃員機、自助服務設施等,增強服務功能。五是在一定時期內可對發行和使用務工卡採取適當的優惠措施,通過開展農民工辦卡抽獎等活動,不斷擴大農民工銀行卡的發行量與使用率。

(三) 創新服務,提高質量。加強對農民工的綜合金融服務,靈活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為其提供匯兑、轉賬、信用卡、信息諮詢、綜合理財等服務。為解決農民工家庭生產經營或自主創業的資金困難,各類金融機構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適當調整信貸政策。如放寬對農民工的信貸准入條件,採取靈活有效的抵押擔保方式等措施。建議縣域金融機構可積極穩妥地推廣農民工生產經營貸款、個人創業貸款、可循環使用貸款等,從而實現農民工銀行卡業務與信貸資產業務有效對接。

(四)加強管理,健全制度。加強銀行賬户管理,探索建立和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不斷改進和完善銀行代發農民工工資的業務管理。對勞動保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指定設立工資保證金專户或要求在指定賬户中預留工資保證金的,要積極予以配合。對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事業單位,要配合有關部門研究具體懲戒措施,並按規定及時將相關信用信息錄入當地人民銀行的企業徵信系統。配合政府勞動等部門及鄉鎮政府應建立農民工檔案,組織開展對農民工的信用擔保業務,大力鼓勵農民工創業發展。

白雲聯社豔山紅分社

2014年11月16日

第四篇:基於農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務研究

基於農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務研究

【摘要】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中,面臨着金融機構服務網點不足、金融服務品種單一和金融服務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金融服務必須健全和完善金融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加強金融服務產品創新、加大金融知識宣傳和普及的力度以及加強金融服務風險管理,從不同層面解決制約農民工金融服務需求的因素。

【關鍵詞】金融需求 金融服務 農民工市民化

農民工市民化是現階段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社會現象,農民到市民的轉變,不僅能夠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也有利於城市的發展。因此,為農民工提供全面的服務和優質的生活環境是政府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通過改善面向農民工的金融環境以提供全方位和高層次的金融服務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農民工市民化的內涵

農民工市民化是農民原有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價值觀念以及工作方式等全面融入城市,進而向城市市民轉化的一個社會過程。這一過程包含着四個層次:一是非正規勞動力市場上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工到正規勞動力市場上非農產業工人的轉變,即產業的轉換;二是居住地點從農村社區到城市社區的轉變,即地域的轉換;三是實現了農村户口到城市户口的轉變,即户口性質和社會身份的轉變;四是實現了固有思維方式、社會組織形態、生活觀念、生活習慣和道德水平等的轉變,即思想文化的轉換。

農民工市民化是一個受社會、經濟及體制等各種因素制約和影響的具有漸進性和歷史階段性的複雜社會過程。漸進性體現在從傳統意義的農民到現代化的市

民的實現需要一系列制度的變革、農民自身的學習和完善,需要經歷相關利益羣體的長期博弈而完成;歷史階段性體現在農民工作為傳統和現代轉型中的社會特殊過渡性羣體,必然隨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完成而實現轉換和終結這一進程。農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及現實問題

伴隨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知識的普及以及農民工現實生活需要,農民工產生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金融需求:一是匯兑需求,由於針對農民工的匯兑結算服務的不健全、商業金融機構網點撤併以及農村信用社電子匯兑系統的不完善等原因導致農民工的金融服務缺失;二是保險需求,農民工的工作充滿了預期收入不確定等風險,同時又缺乏針對傷病和失業等完善的社會保障,因此,需要保額較高、程序簡化和服務渠道暢通的保險產品;三是貸款需求,農民工由於收入不穩定、流動性強而導致資信難以保證以及無法滿足金融機構盈利需求,使得其貸款需求無法實現,因此,需要金融機構提供快捷方便、成本低又能夠規避風險的小額融資;四是投資理財需求,具有較強存錢儲蓄意識的農民工在市民化轉變的過程中,也逐步通過不斷接觸投資信息而具有了一些投資意識,因此,需要得到全面的金融理財信息和諮詢服務。而在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現實中的金融服務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金融機構服務網點不足,金融服務品種單一。目前,大量金融機構相繼撤併偏遠和落後地區的銀行基層網點,紛紛湧向發達城市和地區,這使得農民工無法得到方便的現代化金融服務,從而不得不採取現金交易的笨拙方式。即使是聯繫最為密切的農村信用合作社,也因其單一的結算方式、狹窄的資金劃轉渠道而不能充分滿足農民工在市民化過程中金融服務需求。同時,目前針對農民工多層次的專項金融服務品種比較匱乏,農民工不能充分接觸消費信貸、金融理財和銀行卡等業務,而只是侷限於儲蓄以及匯兑等傳統業務。

第二,金融服務創新意識和能力薄弱。現代經濟條件下,由知識、人力資本和新思想所構成的經濟增長因素決定的經濟發展模式不斷轉型升級,因此,金融方式、金融產品、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機構必然要求隨之進行創新,其不僅要滿足高端客户全方位的理財需求,而且要滿足農民工等大量低端客户的金融服務級別需求,以適應和推動現代經濟發展和轉型的要求。

第三,金融服務宣傳力度不夠。農民工作為社會經濟中的一個特殊羣體,由於流動性強、信息不暢以及理財意識淡薄等原因,其不能充分接觸和享受金融服務,同時由於金融機構缺乏針對農民工長久性、實用性和系統性的金融知識宣傳,加之對農民工信用意識淡薄和支付能力有限等的錯誤認識,也使得農民工對金融服務的認知意願缺失。

改善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金融服務的對策

健全和完善金融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規和扶持政策,既是對相關利益者的尊重,也是對相關利益者特別是對農民工等弱勢羣體的保護。當前,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金融制度的完善和創新:一是加強信用立法。通過立法構建社會信用體系,要充分發揮其在打擊失信者、保護守信者利益方面的積極作用,將農民工等弱勢羣體的個人信息融入社會信用體系中,為其金融服務的需求提供法律保障。二是以金融法律的形式明確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在金融法律法規中,應該明確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服務的具體質量要求、普遍服務條款以及禁止歧視性服務等規定。三是以金融政策與財税政策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針對農民工等弱勢羣體的金融服務長效機制。通過擔保、利息補貼和税收減免等財政扶持政策和高營業税及所得税等税收扶持政策,形成税務、財政、勞保和金融部門的相互協作,以實現對農民工提供金融服務的長效機制。最後,明確小額信貸機構在金融領域中的法律地位。

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加強金融服務產品創新。完善金融組織體系,一是引入高端銀行制度,通過高端金融市場充分競爭的實現,在有效應對國外金融機構競爭、降低金融經濟活動風險的同時,使金融市場的力量和資源向農民工所在的中低端市場進行挖掘和延伸。二是引入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金融互助組織、村鎮銀行等具有扶貧性質的低端客户市場的競爭者,通過引入市場化競爭,在優化資金配置的同時,也相對有利於形成針對農民工等弱勢羣體的合理的市場價格。

與此同時,積極進行金融機構的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實現“長尾效應”。一是實現農民工金融服務需求從零售到批發的轉變;二是通過技術創新攤平銀行業務成本,大力研發針對農民工的電話銀行、銀行卡服務以及atm自助服務等業務品牌;三是積極力促農民工對電子金融工具服務的需求,農民工的金融服務需求基本上都是電子金融工具比較擅長的存取款和匯款,通過實現傳統金融服務需求的轉變,大大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銀行業務增長。

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加強金融服務風險管理。農民工作為弱勢羣體必須依靠金融機構的貸款機制,而貸款機制的有效運行需要有良好的信用體系。一是要在信用立法的基礎上,建立針對農民工的信用擔保體系,實行權益和動產質押等靈活多樣的擔保形式,從多渠道和多層面解決農民工貸款難的問題。二是加大個人徵信體系和徵信數據庫的建設力度,將農民工的信貸信息、個人基本信息以及個人信用狀況通過數據庫實現社會公開,為相關金融機構為其提供金融服務提供信息支持和保證。

同時,為了減少農民工金融服務的後顧之憂,必須加強金融服務的風險管理。一是政府要積極發揮總體協調的主導作用,通過採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和保險政策的配合,對農民工進行補貼、轉移支付以增強其抗風險和償付能力。二是通

過建立法律約束機制,增加農民工貸款違約成本以減少風險隱患。三是建立金融機構扶持農民工創業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

加大金融知識宣傳和普及的力度。由於很少有機會接觸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使得農民工的金融需求長期停留在較低水平,因此,金融機構應該積極承擔其金融知識宣傳和普及的義務,提高農民工的金融服務消費意識和水平。一是將金融知識普及納入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範疇,並在農民工集中地區進行經常性的義務宣傳;二是金融機構要積極宣傳資金匯兑等傳統金融業務和金融理財等新興金融業務,使農民工能夠更好地享受高效和便利的現代金融服務。結語

農民工的金融服務需求(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對於金融機構和金融業自身良性發展、維護弱勢羣體金融服務權益、穩定社會的同時提高社會經濟效益都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不可否認,農民工市民化的轉變過程中,其金融服務需求的滿足面臨着思想觀念、市場競爭機制、技術支持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問題。因此,解決金融服務的問題,關鍵在於從制度構建、信用體系、組織體系和金融創新等微觀和宏觀的角度入手,不斷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從而使社會各個階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都能享受到金融發展帶來的實惠。

第五篇:關於加強金融服務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思考

在我國打工羣體中,一部分頭腦靈活、眼光敏鋭的農民工抓住機遇,毅然返回家鄉創業,靠他們打工積累的“第一桶金”開店、辦企業,給家鄉帶回了新技術,注入了新資金。但是,創業之路並不平坦,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在創業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和困難。對此,筆者認為: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來説,要充分發揮其信貸槓桿作用,加強金融服務,建立健全信

貸支持的長效機制,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使他們能夠真正造福家鄉,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農民工返鄉創業類型及特點

據瞭解,今年以來,在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大幅度上漲,資金和出口環境趨緊的大背景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明顯增大;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使得沿海地區省份的中小企業受到較大的衝擊,導致部分中小企業停產倒閉。外出務工的農民有經營頭腦和經濟實力者返鄉創業的勢頭髮展較快,而沒有經濟基礎和實力,也沒有自我經營、自我發展意識的農民工,仍然在外地飄蕩,肓無目的地尋找工作。從對返鄉經商和創辦企業的調查分析來看,農民工返鄉創業具有以下特點及類型:

一是創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返鄉農民工在政府的支持下,興辦規模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將小農户與大產業、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地對接起來,形成一批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二是興辦二、三產業。許多返鄉創業人員利用在城市和在大中型企業工作的經驗與技術,積極發展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配件配套企業,促進了產業發展的合理分工。

三是成為經紀人或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利用亦工亦農亦商的特點,積極參加合作組織和中介組織,通過農產品和生產資料購銷、傳播信息以及開展技術承包、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跑流通聯市場、興建特色種養基地和科技示範園等,發展了一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集羣。

四是返鄉創業與在外務工的行業大體一致。從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創辦的產業來看,大多數農民工創辦企業的行業與他們在外務工的行業基本相同,比較集中於食品、農產品加工、餐飲、建築、採礦、運輸等行業。

五是擔任村幹部或參加村民議事會及村民理事小組。從本區域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統計情況看,投資辦企業的約佔36%,搞種植、養殖的約佔43%,成為經紀人的約佔7%,擔任村幹部的約佔2%,他們都是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

農民工返鄉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在調查中,對部分返鄉創業的農民工進行了抽樣調查,同時,與其有一定文化、有一定打工積累的,有創業意向的農民工進行了座談。通過調查座談比較直觀和真實地瞭解到農民工返鄉創業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是:(1)資金不足制約創業;(2)政策因素妨礙創業;(3)經營環境拖累創業;(4)服務質量影響創業;(5)傳統觀念束縛創業;(6)法規維權滯後創業。

如何促使金融更好地服務農民工返鄉創業

如何積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實現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轉變,對新農村建設起着更大的推動作用。筆者認為:農村金融部門,特別是農村信用社要根據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特點及類型,結合自身的行業特徵,創新金融服務,依賴政府的政策傾斜,着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和改善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金融服務。

(一)整合金融服務體系。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並出台扶持政策等相關措施,加大對農村信用社政策支持的傾斜力度,增強信用社服務“三農”。農村信用社要加大對“三農”貸款和新的結算方式,投資理財品種的開發力度,增加信貸、理財、保障類產品,加快金融業務網絡創新,改進農村金融服務方式,方便資金匯劃,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創造良好的條件。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應與農村信用社並肩協作,共同把服務“三農”工作作為主戰場,建立健全服務“三農”機制,使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務。

(二)拓展多方融資渠道。首先,各級政府應探索和建立適合民間創業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機制,嘗試開開拓多種融次渠道;其次,政府應鼓勵有關部門建立各級融資擔保體系,幫助返鄉創業農民工向農村信用社和其他農村金融部門獲得信貸資金;再次,組織“返鄉創業擔保基金”,以財政資金作為擔保基礎基金,實行流動擔保,有償使用;第四,組織擔保協會或行業協會,由協會出面為返鄉創業者進行擔保融資;第五,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對返鄉創業者評信授信,同時推行返鄉創業的企業的動產抵押貸款融資方式。

(三)改善金融服務途徑。一是農村信用社應根據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具體情況出台相應的金融服務舉措,採取多種形式,努力解決返鄉創業貸款難問題。二是創新信貸品種。在完成徵信系統的基礎上,積極創新開發聯保貸款、抵押貸款和創業貸款,在貸款額度、期限、利率以及評估諮詢等方面提

供一定的優惠政策。三是創新信貸服務方式。農村信用社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一套適合農民工創業特點的評級授信制度,創建一些適合於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所需金融服務產品,根據他們的需求,增加金融服務種類,如經營權質押貸款、訂單質押貸款;試行推廣市場攤位使用權、礦業權、土地和山林權形式的動產及權利抵押、質押和聯保貸款,通過創新貸款有效地支持

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四)廣泛普及金融知識。農村金融部門應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市場意識、信用意識和法制觀念等方面開展宣傳,增強回鄉創業者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努力打造誠信農村,為農村金融部門更好地支持返鄉創業人員營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要大力普及返鄉創業者的金融基礎知識,特別是反假幣知識、信用卡使用、防金融詐騙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既能維護好自身利益,又能讓自己根據情況調節資金需求,順利辦理存貸款等業務。

我們向你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金融服務宣傳月活動總結

關愛農民工志願服務活動工作總結

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活動總結

關愛農民工志願服務活動總結

關愛農民工子女服務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