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培訓部室年工作特色總結

欄目: 學校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3.69K

創新培訓模式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培訓部室年工作特色總結

2011年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國小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高度重視中國小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緊緊圍繞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開展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創新教師培訓模式方法,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供師資保障。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我區積極創新培訓模式,不斷優化培訓內容,努力改進培訓方式方法,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建立健全培訓制度,加強新教師、骨幹教師、名優教師隊伍建設,“金字塔型”教師專業人才梯隊的新格局逐步成型。

為了推進進修學校標準化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2014年我們制定完善了《龍潭區新教師培養辦法》、《龍潭區骨幹教師培養管理辦法》、《龍潭區轉崗教師培養辦法》、《龍潭區教師全員培訓制度》等相關的教師培訓管理制度,加強培訓過程評價和績效評估,實施教師隊伍梯次培養,實現教師培訓管理制度化。加強名師工作室建設,充分發揮名優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中青年名優教師的成長成名。截至2017年我區共有特級教師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8人,省級骨幹教師37人,長白山名師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7人,市全天候15人,市十傑2人,市級骨幹教師306人,區級骨幹64人。形成了以學科教育教學專家和教壇名師為引領,骨幹教師輻射帶動,全體教師共同發展的格局。

二、創新培訓模式,拓展培訓途徑,形成培訓特色,堅持內涵式發展。

1.科學整合培訓運行模式,將行政機構推動與教師自主選擇相結合

自2014年以來,我區陸續出台教師培訓系列管理制度,形成培訓工作手冊,通過行政管理推動教師培訓的實效性。同時,更加關注培訓者的個體、個性需求,將菜單式和訂單式培訓有機的整合。

(1)菜單式培訓

培訓需求調研(進修學校)——提供課程菜單(進修學校專兼職培訓者)——自由選擇課程(培訓對象)——按需實施培訓(進修學校)

(2)訂單式培訓

提交培訓申請(培訓對象、學校)——提供培訓課程(進修學校組織專兼職培訓者)

——送培到校(到片)

培訓運行模式的改革,本着培訓從培訓對象的學習需求出發,突出培訓對象的主動性,同時充分發揮了教師進修學校的作用,實施研訓一體培訓策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2.科學調整培訓組織模式,打破培訓時空,豐富培訓資源。

(1)理論引領與跟蹤指導相結合  注重培訓持續性

2014年以來我們共組織集中講座200餘次,集中培訓1100學時,從省外教育教學專家到區本土名師,從教學名校長到一線骨幹教師,我們根據培訓前與教師的網上交流調研結果,為教師準備了色彩紛呈、口味各異的精神大餐。東北師大心理學教授的《關注教師心理成長》,北京新學校研究院副院長韓傑梅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研究》, 教育部中國小校長國家級培訓首批專家汪正貴《追尋學校管理的教育意義》,全國優秀教師曹君的《從管理走向領導》,吉林市十佳名師邱英傑的《生活中的數學》 ,省語文骨幹姚力老師的《説説語文那點事》 ,省級幼教名師劉瑩的《幼兒教學活動設計》,全國特級教師王佩瑩《更新觀念 關注細節 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省骨幹校長李淑榮的《實施有效教學策略 構建高效課堂》等專題講座,激發教師的個人發展願望,使教師在把握教材、把握學生、把握教學過程的教學基本功上有所領悟和提升,逐漸形成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素養。

在新教師培訓中,進修學校學科教研員或兼職教研員出任理論導師,基層骨幹教師擔任實踐導師,新教師與理論導師、實踐導師簽訂拜師協議,拜師後導師與新教師面對面交流,制定新教師培養計劃書,確定培養方向、目標和內容。並帶領新教師走入課堂,進行課堂教學觀摩。新教師走入崗位後,實踐導師和理論導師分別進行課堂教學跟蹤指導,每學期進行一次研修活動,2年為一個週期,培訓中期進行課堂教學考評活動,培訓結束時進行課堂教學新秀大賽,檢驗評估培訓效果,調整下一輪培訓目標,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尋求最佳路徑。

“雙導師制”加快了新教師的成長,我們的教學新秀在吉林地區課堂教學新秀大賽中,獲最高獎——學科教學精英獎。在2016年的“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活動中,新教師上傳的課例被評為部級優課。這種貼身式的指導極大限度的滿足了教師迅速提升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素質的需求。用教師的話説:“這樣的培訓特別解渴!”

(2)線上學習與線下研修相結合 注重培訓實效性

 

2015年圍繞 “國培計劃”我區開展了龍潭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項目線下研修活動。結合我區校本教研主題“高效課堂的建構”,將線下跟進與線上學習相結合,通過網絡研修與課堂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的混合式培訓方式,開展了“同課異構評議”活動。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主線,通過同一年段教師“選定課題——個人教學設計——同課異構付諸實踐——課後評議互助提高”等環節,幫助教師潛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打開思路,真正實現同伴互助。同時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2016年我們依託國培計劃——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在吉林省教師研修網平台開展了龍潭區2016年幼兒轉崗教師培訓項目的研修學習,共72名學員參加了培訓。通過搭建平台、資源建設和共享、開展研修員引領的網上研修活動,並與線下的集中培訓相結合,逐步實現了網上研修的常態化。此舉拓寬了教師專業發展途徑,促進了教師學習方式的轉變。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共發起參加了13次研修活動,上交作業288篇,上傳300餘篇日誌,展出13期工作簡報。通過集中培訓與網上交流這種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使教師培訓突破了時空的限制,鞏固了培訓效果,提升參訓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由於工作成績較突出,我區作為吉林地區唯一代表在吉林省2016年“提升工程”管理者高級研修班上做經驗交流。

(3)集中培訓與實踐鍛造相結合 注重培訓實踐性

在培訓中,我們注重發揮多種環境因素的作用,把“集中、影子實踐、崗位鍛造”等結合起來,突出教師培訓的實踐傾向。

如新教師的崗前集中培訓與在崗實踐相結合,區級骨幹教師集中培訓與影子實踐相結合,後備幹部集中培訓與教學管理隨機展評活動、校際間校本教研觀摩實踐活動相結合。

在2014年區級骨幹教師培養中,我們在集中培訓的基礎上,開展影子實踐和崗位鍛造活動。 組織64名區級骨幹教師到區幼兒園、附屬國小、十六中學三所基地學校跟蹤名師,骨幹教師聽課前要對所聽課程進行備課,做好聽課記錄和聽課隨想,並回原學校做跟課的彙報課,彙報課由本校教學校長評定,評定結果納入骨幹教師考核成績。這樣的培訓既有理念上的洗禮,又有知識上的沉澱,也有互動交流,教學技藝的增長,可以説是“專家引領拓視野,一線觀摩新思維,崗位鍛造促發展”。

    (4)互聯網+與培訓緊密結合 注重培訓時代性

2016年我們以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為引領,進行了“互聯網+教研與培訓的探索與實踐”的系列研訓活動。舉辦了龍潭區中國小教師研修網平台開通啟動儀式,由吉林省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網絡信息中心鄭世忠副主任進行了研修網平台使用培訓。同時中國小教研部組織了全省直播的學科專題活動,探討實踐“互聯網+”教育背景下,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互聯網與各學科的深度融合。2016年我們在平台上開展了幼兒教師轉崗培訓項目及新教師教學新秀大賽,組建了23個校本研修工作坊,並進行了校本研修成果展示。2017年以來我們依託吉林省教師研修網平台,開設了全員培訓項目及新教師網絡研修項目,僅2017年1年,全區註冊在線教師1935人,學員完成網絡研修日誌7095份,完成在線研修作業1434份,全區學校共發起網絡研修活動39起,教師參與研修活動11968人次。   

2017-2018年我們在教育局的引領下,與滬江平台、北師大聯合打造龍潭區青年教師社會公益支持計劃項目,共組織145名學員進行網絡研修。本項目具備獨特的課程支持體系,高端的教育資源,學員參與積極,培訓效果良好。我區共有56名學員被評為省級優秀學員,8名學員被評為區級優秀,2名學員有幸到北師大參加培訓、學習。在小獅子計劃中有30名教師初選入圍,28名教師最終斬獲獎項。2018年我區更是被評為信息技術提升工程示範區,十六中學、烏拉街中心校被評為省級示範校。

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使培訓突破了學習的時空界限,最大限度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要求,非線性、碎片式的學習方式和過程,更加符合人的思維過程和特徵,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增強了培訓者網絡研修指導能力、線上與線下研修活動設計能力、生成性培訓資源開發能力、教師羣體協作研修指導能力等,增大本土資源輻射面和影響力。

三、以人為本的課程設置,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為教師培訓增添活力。

美國進步主義成人教育家諾爾斯認為,成人教育必須尊重成人學習的自主性,重視成人自身經驗的積累,成人的課程選擇要與其人生髮展階段任務相適應。教師培訓課程的設置應該以教師為本,兼顧統一性、靈活性、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

以人為本的課程設置原則是

(1)以教師的學科知識發展為本

(2)以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為本

(3)以教師的道德素養提高為本

(4)以教師自身需求的滿足為本

為此我們在課程設置上堅持與時俱進,突出培訓內容的先進性、先導性和時代性,增強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切實提升中國小教師實施新課程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1.設定不同級別的培訓目標

如1-3年以內教齡的青年教師參加新教師培訓,具有4--6年教齡的中青年教師參加骨幹培訓,具有7年以上教齡的骨幹名優教師參加名師培訓。參加不同級別培訓的教師處於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他們有着不同的培訓需求,因此,培訓目標也應有所不同。 

2.設置多層次課程目標

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存在着不同的專業發展問題和需求。培訓課程設置應體現出不同年齡段教師的培訓需求,引導教師有意識地朝着專業成熟方向持續前進,並能為下一階段的專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 課程類型多元化

既有理論課程,又有實踐課程;既有工具性課程,又有修養性課程。

4.課程結構模塊化

一道美味佳餚,應該具備色香味俱全的特點。在教師培訓這道大菜中,以人為本的課程設置就是“味”,而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就是他的“色”。在培訓方式上我們通過專家引領、實踐跟課、案例交流、參與式研討、網絡直播、以賽促培等多種方式將培訓這道大餐呈現在教師面前,加快乾部教師的專業能力建設進程。

四、未來教師培訓工作設想:

     1.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分層分類推進教師培訓工作,推動廣大教師潛心研究教育規律,主動投身教育實踐,努力建設一支德才兼備、充滿活力、令人滿意的教師隊伍。

    2.按照“梯次培養、滾動發展”的培訓思路,進一步加強名優骨幹教師培訓,計劃五年內讓全區30%以上的中國小幼兒園骨幹教師接受區級以上的骨幹培訓,努力培養一批在區、市、省乃至國家都具有影響力的學科教育專家,逐步搭建起一個不同層級的學科骨幹教師團隊。

    3.推行中國小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學分制管理。組織全區教師完成五年一輪共360學時的培訓任務,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幼兒園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百花齊放”的教師專業發展新局面。

    4.建構高效的校本研修服務體系和質量監控機制,以評選校本研修示範校和校本研修成果展示為推手,鼓勵中國小校幼兒園立足學校發展實際,創新校本培訓方式,引領教師走上幸福的專業自主發展之路。

    5.以師德教育為重點,增強教師教師育人的責任感和能力水平,大力加強師德教育,重視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將師德教育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學習貫徹《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創新師德教育的方式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師德教育活動,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師德教育和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6.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加強培訓的管理和培訓項目的研發,爭取十四五期間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精品培訓項目。

 讓我們緊追時代步伐,關注教師需求的變化,不斷深化、強化教師培訓工作,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智慧和勇氣,全力打造龍潭教師培訓品牌,培養出一大批既有嶄新思想又有紮實功底的高層次的領導幹部和教師,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Tags:培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