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校長整校推進打造案例

欄目: 學校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07W

校長整校推進打造案例

校長整校推進打造案例

獻縣第三實驗國小方案

1.指導思想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為了提升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依據國家、省、市、縣各級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2.0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含列的三十個微能力點,提升教師在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真正達成技術和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破解教學難點問題,根據我校信息化教學條件及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我校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進方案。

2.目標任務

(1)總目標

以繼教網為主要平台,以課堂教學為實踐基地,依託學校校本研修項目的建設,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髮展新機制,採用整校推進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以提升個人能力,更新教學方法為主要目的,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發展目標:校長信息化領導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推動學校由技術應用向創新發展演進,促進教師由技術應用向素質能力拓展,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2)具體目標

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能力點保質保量完成教師研修網上的學習。

②能結合教師研修網上所學習的能力點,與自己的教育教學有效融合,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③結合我校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校本培訓,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④結合我校的“同課異構”、“集體備課競賽”、“課例分析課”、“診課”、“議課”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深入的整合。

⑤結合我校實際,年輕教師與中老年教師結成互助團隊,年輕教師懂技術,中老年教師有經驗,強強聯合,打造好多媒體學習環境,努力開發混合型學習環境,向智慧型學習環境邁進。

3.內容及時間安排

(1)啟動工程《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提升工程》2019年10月。

完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全員培訓: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28日。

(2)學習步驟

1)測評選點2019年10月14日至2019年10月24日

2)校本研修

①課程學習: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28日

②教學設計:2019年10月25日至2019年11月7日

③研課磨課:2019年11月8日至2019年11月18日。

(3)提交成果

2019年11月19日至2019年11月26日。

(4)應用考核

①學校審核:2019年11月27日至2019年11月30日。

②互學互評:2019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5日

③專家認證:2019年12月

主要環節

主要環節描述

活動環節

線上研修

線下研修

環節1:技術創新課堂教學設計初案

1.教師上傳自主備課的教學設計初案;

2.學科教研組內進行交流研討,同伴互評;

3.學科組長線上指導。

教師在看課的基礎上,選擇一節本學期即將教授的課程,根據教學內容需求選取恰當的信息技術手段,完成自主備課。在本校學科教研組內,徵求同伴意見,生成第一次基於個人經驗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創新的教學設計初案。

環節2:基於羣體智慧的教學設計改進案

1.教師上傳教學設計改進案,教研組內繼續互學互評;

2.學科教研組長針對備課中的問題可以組織大家展開研討,進行指導。

1.學科教研組選擇一名主備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案例評析,共同打磨。

2.教師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形成教學設計改進案。

環節3:基於教學實踐的課堂教學實施案

學科教研組長組織教師對主上教師上傳的課堂實錄開展評課議課,進行指導。

1.主備教師根據修改後的教學設計,先行完成一節課堂實錄。

2.其他教師學習觀摩主上教師的課堂實錄後,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形成教學實施案。

環節4:基於實踐體驗的課堂實錄

1.學科教研組內開展課堂實錄展評並進行優秀課例説課活動;

2.學科教研組推送優秀課例到學校

1.教師根據修改後的教學實施案,上一節課並完成課堂實錄,學科教研組同伴觀課議課;

2.教師將課堂實錄傳至平台。

環節5:技術創新課堂教學實踐體驗課例展評

學校匯聚各學科教研組推送的優秀課例,開展線下展評,優中選優,最後遴選出學校的精品課例。

活動要求

1.提交的作品應是根據教學設計所完成的課堂實錄,一節完整的課;

2.課例設計符合培訓主題,信息技術選用符合教學需求,資源應用合理恰當。

3.視頻必須呈現出參訓教師實時授課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內容;

4.學校領導檢查和督促活動的開展,年級組長組織活動的開展。

成果

1.每位教師提交一節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創新的課例設計和課堂實錄;

2.學校精品課例

活動時長

12周

4.主要措施

(1)健全機制,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①組建學校信息化規劃領導小組

由學校校長康健擔任組長,全面領導學校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副校長劉建梅、張國敏及教導主任劉豔芳擔任副組長,負責學校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具體工作。政教主任、後勤主任、安全主任進入領導小組負責在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過程中的具體實施和保障工作。骨幹教師負責全體教師及學生的調研工作。

②制定《學校信息技術應用2.0發展規劃》和《學校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方案》。

(2)轉變教師觀念,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召開全校的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的落實會。貫徹落實《河北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細則》和《河北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轉變教師觀念,增強信息技術應用的意識。

(3)劃分層次,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按學校年齡結構比例選擇學校教師能夠達到的能力點。

(4)融合團隊,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科特點及教師的年齡結構:1、2年級教師為一組;3、4年級教師為一組;5、6年級教師為一組;音體美綜合科目教師為一組。在教研實踐中,年輕教師在信息技術上多對中老教師進行指導,中老年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年輕教師以引領,實現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先根據我校現有的多媒體設備上各種應用、小程序、app進行學習,再逐步加深難度,期末組織進行一次信息技術的大比武,評選出優秀的團隊。

(5)教研引領,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①成立以骨幹教師為核心的校本教研團隊,發揮學校骨幹教師引領示範作用,開展“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教學”主題示範課、觀摩課活動。科研先行,讓骨幹教師的引領示範帶動全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水平的提升。

②指派信息技術能力強的信息技術教師及年輕教師,組成我校的信息技術指導團隊,積極參加縣級的培訓,並回校做再次的培訓。

(6)資源共享,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①建立學校管理數據庫。將紙質資源數據化處理,建立學校管理數據庫,便於資源的長期保存和檢索應用。

②建立學校教學資源數據庫。分學科、分年段將學校教學課件、學生信息等教學資源進行整理和歸類,便於教師備課使用和了解學生。

③藉助百度雲等工具,建立個人資源庫,進行網絡資源共享。

5.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管理

①對教師信息化發展進行精細化管理,按工作性質分學科、分學段、分部門管理,確保人人有領導負責,處處有團隊指導。

②對教師信息化能力水平提升工作進行測評。分為不合格、合格、優秀、卓越幾個等次,獎勵信息化技術水平能力提升幅度比較大的卓越教師。

(2)明確主體責任

教師首先要進一步自我診斷,認清現有信息技術水平,明確達到什麼樣的信息技術標準,參照能力維度,對照微能力測評規範選擇個人研修的關鍵能力點,完成線上線下學習。

(3)建立應用機制

①學校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升工作納入年度考核之中,成為評優選先的依據。

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將成為參加學校及以上部門組織教學競賽活動的入門條件。

③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的信息技術提升考核方案。把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與教師的日常練功及月考評相結合,以評促用,達到整校推進的目標。

④落實經費保障

積極支持教師參與國家級、省級、市縣級的各種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活動,保障培訓經費的使用。購買書籍,保障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理論層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