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1W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多篇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篇1

為了落實中心學校的同課異構安排,也為進一步推進我校語文教學課程改革,探索語文課堂教學的教法特點,研究熟悉語文課程的不同視角,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加大教學常規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語文教研組依照中心學校的安排實施同課異構活動,在第十二週安排八年級兩位語文教師同上《小石潭記》公開課。語文組教師積極參與公開課觀課、議課活動,學習不同的構思和教法形式,取長補短,教研氣氛甚濃。在議課時,大家毫不保留,暢所欲言,共同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快使,使同課異構活動真正落到實出,提高教研實效,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現將大家議課意見綜合評議如下:

張忠梅老師:朗讀教學很成功,能分層次朗讀(聽讀,齊讀,分小組讀)。板書詳盡,突出重點。但有關知識(作者、寫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記”)介紹過於詳細,教師包辦太多,會導致學生懶惰習慣的養成。學生沒有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老師不説不記。學習比較被動。由於時間關係,本課的教學內容偏少,這樣安排,無疑會加重第二課時的負擔。

張雪蓁老師:課件製作情境創設較好,直觀形象。結構緊湊,授課條理清晰,講析詳盡。作業佈置能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有拓展。但一節課安排的內容過多。時間緊,導致對重點的內容點撥不透。如:講到潭中氣氛時,應點出“幽深冷寂、孤悽悲涼”,這與作者的不幸遭遇密切相關。朗讀教學要進一步加強。在第二堂課的講解中,以上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糾正,是一堂優質課、有效課。

兩位老師的課,可謂是精彩紛呈,各有千秋。雖然教法各異,但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同課異構是集體備課下的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個教學內容下的不同教學理念、教學風格的多樣展示。通過這次教研活動,老師們普遍認識到同課異構不僅僅是對比,更是交流互補。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課異構不僅能讓教師擁有更多自我鑽研的空間,而且更能激活教研組集體的創造力,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並攜手共創明天的輝煌!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篇2

20xx年12月15日,在教科所領導的帶領下,由平涼七中、四中、八中、十中等兄弟學校的九位教師來到鐵中,和鐵中的教師一起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這次活動規模之大是平涼鐵中建校史上未曾有過的:國中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生物、地理九門學科全部參與,每門課都由外校教師和鐵中教師共同完成。我校的張娟麗、馬方方、肖萍、陳茸、仇進寶、任育文、張起和竇旭玲九位教師參與了同課異構活動。“同課異構”是教研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採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於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後,大家對這一節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本次活動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課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執教老師説課,最後的部分是課例點評。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學校提前做好周密安排,按照教育局要求由本校教師按照授課進度確定九門課的授課內容,每門課分別由一名外校教師和一名本校教師分別進行備課。所有科目的課堂展示全部安排在十五日上午的前兩節課。我校國中部的所有任課老師都參與聽課評課的教研活動。授課教師們思想上高度重視,深鑽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同一節課的教學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畫面。整個教研活動,全校老師從備課到評課都積極投入,熱情高漲,

使這次活動真正起到了查找不足、確定方向的作用。現將本次活動的收穫總結如下:

1.鍛鍊了教師隊伍,提升了我校教師的教學能力。

本次活動是由區教育局組織的,九位來自全區不同學校的教師,都是學科教學的名師,在各自所教的學科中都有所建樹,這樣高規格的的交流分享,對本校的青年教師是一次方向的引領,是一次很好的指導。我校本次參與講課活動的九位教師中,青年教師有八位,佔到總數的近90%,這樣的活動對於他們來説,是一次更加難得的學習機會,有優秀的同行一起備課、上課,共同參與研討,面對面的指導交流,對上課的青年教師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難得的鍛鍊,對其他參與活動的教師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課異構”活動,促進我校教研工作的開展。

長期以來,我校的教研活動形式比較單一,每年的校內賽課,參賽選手之間都太多熟悉,很難有新鮮感。久而久之,教師難免會有倦怠感。而區教育局組織的“同課異構”活動,給我們的教研帶來了一縷春風,注入了新鮮血液,使我們的教師更增添了激情與活力。例如在語文同課異構活動中,我校的青年教師張娟麗在七年級語文備課組的共同努力下,精心備課,潛心磨課,教學設計簡約,思路清晰,課堂上師生互動效果良好,而八中陳海龍老師是崆峒區名師,市課堂教學大賽的一等獎獲得者,幾乎全部中學部語文教師都參與了聽課活動,就連國小部的語文老師也有近十人慕名向名師學習。他執教的《小聖施威降大聖》設計獨特,課件製作獨具匠心,展示了一個優秀教師的功底和魅力,更是為七年級語文組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活動中,教師帶着問題備課,帶着問題上課,帶着問題反思,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打開了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台,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台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老師們説這種收穫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並紛紛建議今後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篇3

9月16日至20日,我校一行6人蔘加了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專委會在黑龍江佳木斯市舉行的同課異構賽課活動。我校參賽的是國中地理梅老師和國中班會魯老師,他們雙雙獲得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獲獎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課後點評時,評價極高。比如,對梅老師的評價是:年輕有活力,能將教學當成事來做,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同時學生的學校氣氛又感染了老師,師生一體,共同探究。魯老師的班會課令人耳目一新,是班會比賽課中一個讓學生自己主持的,它讓每位學生真正受到了一次教育,充分體現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受什麼樣的教育。

本次賽課從申報、磨課到賽課我都全程參與,感受如下:

1.學校領導重視很重要。本次賽課準備時間段,但學校領導王校長非常重視,邀請了縣教研室領導和史地教研員及縣一中袁主任、南湖中學地理老師進行觀課、磨課指導,為取得成績奠定了基礎。

2.團隊精神要用發揚賽課前,兩位老師在家都經過了幾次磨課,每次磨課都有領導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參加,集思廣益。上課者的教學設計在集體智慧中不斷修改,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觀課着也受到薰陶。到了佳木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6人團隊輾轉三個校區,見教師、學生,熟悉電子白板、安裝軟件,地理課前發學案、擺地球儀;班會課前,宋主任、董老師、陳老師等分組、分角色指導學生,進行課前彩排。可以説,沒有團隊的精誠合作,就沒有今天取得的成績。

3.與教師個人努力分不開。兩位教師參賽前擔心自己的水平,於是查資料、買學具,認真聽取觀課教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終於取得了好的成績。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篇4

為了交流和展示我縣國小數學學科課程改革的經驗,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和策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近日,縣教科組在渠口學區太陽樑二小舉行了國小數學“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我學區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我學區國小全體數學老師齊聚一堂,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活動中,我校馬丹鶴,還有中寧一小的楊豔芳和中寧三小的胡淑霞三位教師分別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進行了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執教老師各顯其能,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不同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展示了不同的教學風格,盡顯不同的精彩。教學構思異中存同,同中求異,引發了聽課者的研究和思考,體現了同課異構的價值。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總校領導精心組織,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數學教研組成員都積極參與,執教老師精心備課,充分發揮了集體備課的作用。

一、縱觀這次教學活動,我們組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總結:

1.方法、策略層面——教無定法。同樣一節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上來説是多樣的,無論是環節安排,還是細節處理都有一定的差異。

2.風格、個性層面——揚長避短。教師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或粗獷、或細膩,或簡略直接,或曲折婉轉。

3.目標、內容層面——因材施教。教師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內涵之外,還要了解文本所處的學業階段,教學單元,並以此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再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教學設計、取捨教學內容,可謂“因材施教”。

二、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和產生的困惑:

當然,有收穫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這次活動中,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我們反思,例如:

1、學習型小組的教學方式,是否適用於低段的教學,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

2、習題的設計上,怎樣設計更能體現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3、數學教學語言如何鍛鍊得更準確精煉,更生動,生更易聽懂。

4、如何鼓勵學生髮現更有意義的問題,提出更有意義的問題。

5、教師應該提什麼樣的問題,才會讓學生通過合作、探討獲得知識,以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知識。

三、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們學到的(我們的進步):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教研組進行了認真的研討和分析,對今後的教學工作達成了如下的共識。

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要“會疑”,學生不僅要會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為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在這種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知識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體驗。還要“會説”,在課堂中,不僅要學生説解題思路,説方法,還要説體驗和感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更要“會議”,要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與同學合作、探究、實驗,用集體的智慧,協同解決問題,在互動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今後,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課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上完課後,開展了主題教研聽評課活動,評課、議課環節由學區教研員李玉寶主持。首先,教研員李玉寶談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要求,接着三位教師各自針對執教篇目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設計等方面做了反思,三位教師們反思的都很到位,接下來是聽課老師進行評課,並圍繞“如何有效的上好一堂課”的主題進行研討,參與聽課的各位老師和數學教研組長白老師對這三節課進行了精彩點評,研討的教師發言積極、熱烈,評價中肯、實在,參會教師不但瞭解了“同課異構”這種教研模式,而且從中得到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可以説這是一次非常有效果性的、紮紮實實的教研活動。尤其是最後縣數學教研員白老師非常負責任的發言,更讓老師們有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台,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台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各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當然每次活動都不可能做到“踏雪無痕”,只要我們在以後的活動中,能揚長避短,相信我們就會越走越遠。

國小數學教研組“同課異構”活動的開展,不僅讓老師們看到不同的處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給老師們提供了思考的空間和思索的機會。使老師們經歷了比較、反思、研討的過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老師們普遍反映參加這次活動受益匪淺,大家在這樣的互動中進行比較,在比較中積極反思,在反思中得以提高。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篇5

經過一個學期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校教師在教學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教師之間、學科之間形成了相互學習的氛圍,現將上段活動總結如下:

值得欣賞的是:

1、授課者的教育觀念,都在轉變,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課標的要求靠近,有意識的樹立起創新型教師的理念並在積極實踐。從知識的傳授看,由一言堂到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並主動獲取知識。

2、參與者態度端正,每位教師對所講的課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收集、查找了很多資料,並能精心製做各種教學課件,達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課堂上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的特點,大部分教師都能立足生活,將學生熟悉的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調動學習熱情。

4、注重材料的積累、收集、知識的拓寬、延深,不是就知識講知識而是把知識融於生活、融於社會,讓學生有充分發展思維的空間。

5、課型豐富、導入豐富、內容豐富、氣氛特別活躍,這都是為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方式。

6、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注重了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滲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放開嘴巴大膽地説放開思維大膽地想,放開手腳大膽的做。

值得反思的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的參入不足。固步自封,不善於向別人學習。

2、有的還在走昔日陳路,沒能把握課改的新動向,這樣勢必影響學科的整體水平的提高。

3、機械照搬的現象較嚴重,沒有自己的獨創精神和風格。

4、個別課也有些作秀的影子,因為同學對老師全新的課型感到驚訝、木訥,回答問題好象是背下來的固定答案。

5、鼓勵學生髮言,肯定學生成績極其必要,但對知識的正確客觀的評價也同樣重要,有的老師對學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錯誤的知識沒有指導,這樣容易使全班同學迷惑不解。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篇6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民和“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此項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李蓉老師和鄭首才老師兩人開展課例教學。再進行反思、課例點評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後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為今後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教師一輪“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為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為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兩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的能力!

新課改新理念,同課異構教學,各校之間的交流讓每位老師都受益,同時也能傳遞新的教學理念。總之,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為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總之,我覺得參加這次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也會以此次積累教學經驗,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堂。為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

同課異設活動總結篇7

“同課異構”有利於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比較研究。語文學科教學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就教學目標而言,同一文本,教師選擇不盡相同。老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自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展開教學。例如《囚綠記》的教學中,有的老師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引領學生通過閲讀,學習文章選擇結合感情、選擇材料的寫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生動而意藴深長的語言,讓學生閲讀學習文章表情達意的方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比喻象徵的修辭手法,讓學生學習體會散文優美生動的語言。教學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師以讀促思,有的教師以讀悟情,有的教師以讀帶説。每個教學目標,各種教學方法都不失語文學科的特點,那麼,哪種教學能使學生更樂學好學?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學效率?只有我們教師通過在不同課堂中的觀課議課,才能獲得教學體驗,通過比較研究,從而擇善而用,借他人之東風,馳自己之渡船。

“同課異構”能更好的整合教學資源。面對紛繁蕪雜的教學資源,我們教師不是為找不到教學資源而煩惱,更是因為不知如何取捨和更好運用教學資源而憂愁。在“同課異構”活動中,通過觀察不同教師的課堂,讓我們更加充分認識到不同教學資源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同課異構”使教學研究活動目的更加明確,教研效果更加明顯。在以往的教學研究活動中,由於沒有指定教學內容,教師的上課和觀課、議課或多或少有流於形式之嫌。大家沒有明確的教研目的,聽課後的議課往往泛泛而談,不達要旨,發表意見成了“圓桌演説”,有論而無點。因此教研效果不明顯,短處不能避,長處不得揚。通過“同課異構”的觀課議課,大家討論問題集中,教學研究目標明確,解決了教學中出現的共同問題,又能激發教師各自的教學靈感,教學研究效果明顯。

在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中,我也於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淺薄經驗,現作簡單羅列,在以後的教學研究活動中提醒自己,謹慎注意。

第一,關注不同教師的教學長處。“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不是抓短,在於揚長。因此,在聽課的時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發現教師教學優點。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桃李之華,各有其芳,一味複製一個教師的課堂和完全擯棄一個教師的課堂,都不能達成教研目標。只有圍繞教師的課堂,於各家之中取其長,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第二,關注學生實際學情。任何課堂設計都不能離開學生的學情,關注學生,教學設計才是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的過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關注教師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師的教法討論,也要根據學生實際出發。“同課異構”得到的教學經驗,在推廣應用時也要結合學情而定。有的班級學生髮言積極,多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甚好,有的班級學生朗讀佔優,組織學生朗讀思考為佳。如果硬是將北方面食強加給南方之賓,於教師或許會落得一個“東施效顰”,於學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認識的片面化。“同課異構”之所以叫“同課異構”,不叫“同課異法”或“同課異策”,我想,轉化課堂結構應該是這個活動的關注重點。有的時候,我們太過關注教師課堂教學的細節,關注一個點上的教學方法選擇,一個知識點的選擇是否恰當,有沒有落掉知識點等等,這都有點捨本逐末,認為“同課異構”解決的是知識點的選擇和傳授方法,我認為這種認識有些片面。在“同課異構”活動中,我以為應該關注教師的整個教學設計過程和教師的整個課堂組織過程,從整堂課的設計和實施上優化,關注教師的設計是否符合語文學習的認知規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從教學細節上糾纏不止,降低了教學研究的目標。

一種好的教學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完善,只要我們認真組織,積極參與,用心以對,我覺得,我們每個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彰顯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