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加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參加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同課異構的教學心得體會 篇一

20XX年9月22日,作為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我有機會參加這次臨沭縣國小數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感到十分的榮幸,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靈動的課堂,精彩的互動,智慧的語言,高超的調控能力,嫻熟的教學技藝以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知識視野,數學素養,創新思想,人格魅力,無不衝擊着我的思想和心靈,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紮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藴,給了我心靈深深的震撼。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例如:王海燕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這樣學生們會非常樂意參與這項活動,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學生。

在這五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總之在本次學習中每一位老師的課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創新的教學方法,對細節巧妙的處理,還有課堂的真實性都是需要我去慢慢研究和學習的。感謝執教的老師和領導,是你們讓我的視野更寬廣,思想更進步!

同課異構的教學心得體會 篇二

非常榮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全新思維高效教學策略同課異構教學形式觀摩展示活動”。在這一次活動中我們不僅觀摩了本省骨幹教師與名師們的“同課異構”展示活動,如《年月日》、《交換律和結合律》、《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認識百分數》還聆聽了幾位名師們精彩的講座,使我們不斷的在學習中成長。下面就談一談我的一些感想吧:

首先對同課異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認為同課異構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課效果不同,各有千秋,這次活動的每一堂課都體現了這一點。特別是省骨幹教師李文娟和特級教師朱德江老師設計的《年月日》。第二,同樣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適當改變教材內容,或者教材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實現形散神不散的教學特色。第三,同課異構可以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必拘泥於固有的教學策略,可以每節課刪除不必要教學環節,甚至挑戰教學策略,逆策略而動,突破常規,實現效果好的課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劉鬆老師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一般情況下是先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後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但在這節課中劉老師他打破常規,先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其次,在這一次的學習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讓我印象深刻。

一、教學設計巧妙,步步“誘敵深入”,淡化了人為設計的痕跡。

這一點是我這次聽課感受最深的。教學設計是解決怎樣達成教學目標的問題。在幾位名師的教學中,教學設計相當巧妙,課堂各層次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多餘的環節,沒有一句多餘的話,甚至沒有一個不參與的學生。如:朱德江老師的《年月日》,他通過呈現奶奶有高血壓,每天定時吃一片降壓片,一盒有30片。

引出問題“一個月夠吃嗎?”然後通過學生活動與反饋,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判斷是否夠吃,引出需要研究的問題“一個月有多少天”。再利用數形結合,讓學生結合年曆卡用圖進行記錄、探究,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哪些月夠吃、哪些月不夠吃”,發現每個月的天數及規律,從而認識大月、小月。最後又通過解決“一年吃多少片”的問題,研究“一年有多少天”?當時,我最大的感觸是: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二、不僅關注了學生學習的起點和終點,更關注了中間的節點和盲點。

這一觀點是劉鬆老師在為我們上完課之後做的精彩講座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反思自己的教學,真的很少去關注學生學習的起點,即使有這個想法,也沒附諸行動,更別説關注中間的節點和盲點了。而劉鬆老師在他上這節《交換律和結合律》時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在教學之前先做了一項調查問卷,他發現孩子雖然大多數都不知道什麼是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甚至沒聽説過這些詞,但大多數孩子都能運用這些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通過這項問卷,劉老師瞭解了學生學習的起點,於是他這節課先設計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教學,再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他認為乘法交換律、交合律是一種三維的數學模型,學生理解有困難,這就是教學中間的節點和盲點,是教學的重點。而加法是一種二維的數學模型,更加直觀,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生乘法都會了,加法就迎刃而解了。唯有把握學生的起點,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才能學得積極主動,學得興趣盎然。

三、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名師們的教學中處處都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完全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把握兒童已有,體會兒童的障礙。

同課異構的教學心得體會 篇三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同課異構教學活動。本次活動透過對同樣資料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為參與教師帶給了一個應對面學習交流的機會,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學到同仁的優勢。反思這次教研活動,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體會:

一、拓展視野,豐富了教育教學藝術

任何一位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某一個領域裏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在相互的聽課過程中,其他教師的教育機智能夠被相互體會。

二、智慧碰撞,構建了多重對話平台

在準備這次課的過程中,大家就每一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都打開自己的心扉,發表自己對聽課的感受和看法。經驗豐富的教師把自己的教學專長奉獻出來。年輕教師也用心獻言獻策。思想發生了碰撞,討論的越深入,發現的問題也就越多,對問題的理解也就越透徹。

三、相互比較,引起教師對授課方法的思考

一節課結束後主要是反思教學效果。這種效果一方面是與自己課前的教學設計相比照,看是否到達了預期的效果,完成了課標目標。二是從現場效果看,學生的用心性、主動性、創新性是否被激發出來,學生是否當堂掌握了所學的資料。對教學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結合學生的反饋、同行和專家的評議,反思一節課的得與失,提出今後改善和完善的設想。透過這次活動我更加認識到,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居高臨下地對知識進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讀來替代學生的解讀;而就應站在一個引領者的位置,循循善誘,平等的與學生進行交流、真誠的與學生進行溝通。

善於抓住學生髮言中的閃光點,重視課堂生成,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討論的氛圍中,讓學生各自生成或構建自己的認識與知識。這是當前新課改的必然趨勢,如何做一個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站在對話者首席的位置,是當前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而在導學教學中則全部的資料都由學生自行完成,教師只是起到引領的作用。

四、更新觀念,優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在交流與研討中,我發現了自身結構上存在的不完整,個性是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還不能很好的落實到課堂教學上,缺乏理論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遠,所以還需要專家的引領,更需要在平時能多方面的去學習各種教育理念,從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長。

透過本次活動,我在教學上得到了一次大大地磨練,潛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會借鑑別人的長處,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善課堂教學。

同課異構的教學心得體會 篇四

這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此項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來共同研究課堂效果、改進提高課堂效率的工作。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授課和聽課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為今後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堂異構的授課方式完全是開放式,自己講完之後,立即就會聽到與本節課內容相同,但風格迥異的另一堂課。自己的優勢、劣勢,授課時存在的問題即一覽無餘。這是一種鞭策,更是一種激勵。在你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的同時,及時吸取了他人的經驗,這樣既達到了學習交流的目的,更彌補了自身的不足,把學到的知識用到課堂中。活動中我與馬春梅老師執教了《四個太陽》一課,雖然是同一篇課文的同一課時,但我們的執教風格與執教方法有很大的差別。在識字環節中,馬老師採用了採用了集中識字的方法。我重視説話的訓練,抓住果園裏,果子熟了,有什麼,怎樣邀請小夥伴品嚐果實的香甜,進行語言訓練,從易到難,步步深入,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而馬老師設計了三個環節。金黃的什麼,金黃的落葉忙着邀請誰來嚐嚐水果的香甜。

什麼熱得怎麼樣,進行語言訓練。我們的課也有相同的點:都採用了猜謎導入,在學習一二兩段時,都創設了情境和重視語言訓練。在學完課文後,我們讓學生利用準備的材料,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並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給誰?馬老師並讓學生説出為什麼要這麼畫?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但我們這兩節課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馬老師的課訓練學生感情朗讀比較集中,學生沒有讀的興趣。我的課在結尾只讓學生畫出自己心中的太陽,送給誰,卻沒有讓學生説出為什麼要這麼畫。也就是缺少了愛心教育的指導。“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教師一輪“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為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為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幾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的能力!

總之,每位教師的課都有自己的精彩之處。老教師學識淵博經驗豐富、駕馭課堂的能力強;年輕教師朝氣蓬勃對問題的處理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感謝同堂異構給我們提供了享受的平台,讓我們有了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通過活動,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就要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要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我們就會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