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7W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多篇)

【第1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巧手作坊、生活區、數學區、小熊超市、閲讀區、表演區,堅持每天開展遊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半年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動區內提供的材料難度相同,對於一部分幼兒可能過於簡單,容易完成,這樣就會使其失去興趣,不利於其進一步發展。而對於另一些幼兒可能又太難,通過努力卻達不到,這樣也會使其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瞭解每個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個體和個性差異,在活動區內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兒選擇。如:在美工區投放摺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可以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摺疊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擇。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

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瓶子、種子、絨線、蛋殼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後,都紛紛去嘗試着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繫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後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後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瞭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儘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數學區設計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玩一個一個比,還能自己創出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比;但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於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比大小”該成了“排小魚”的遊戲,當牌排到相同的點數時,就可將相同點數之間的牌全部吃掉。更改遊戲規則後,能力差的幼兒也都想到數學區遊戲了,還自己比起誰贏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交往能力,針對出現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

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瞭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並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過努力,孩子的遊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第2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美工區、科學區、數學區、建構區、圖書區、表演區等,並給相同的活動區起不同的名字,如:“我型我秀”、“天空之城概念書屋”等,並堅持每天開展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高。下面對我們班本學期的遊戲活動,作一總結。

1、區域遊戲為幼兒的發展提供了可能。由於是幼兒自選活動,所以兒童的意願、興趣可以獲得的滿足,他們可以輕鬆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中去。

2、區域遊戲內容的設計必須符合每個班兒童的年齡特徵,與教育目標相適應。大班注意加強智力訓練,不同的活動內容都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區,投入相應的材料。每個區角根據孩子活動的效果不斷補充或更新內容。

3、在區域的創設中,我們考慮到軟硬材料的搭配。如軟材料,圖書區,都鋪上了墊子,當幼兒進入圖書區時,真有一種舒服的感覺。硬材料的投放要科學,美觀、合理,富有教育意義,如我班的建構材料。

4、區域活動一開展,我們便把區域中活動的常規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們結合班級風格為孩子設置了“區角牌”,每個孩子可以根據自己興趣來選擇遊戲,此外,我們逐漸培養幼兒愛惜玩具材料,玩完了,會收起來放回原處。不僅做到整潔有序,而且學會合作、分享、輪流、等待、不爭搶……

豐富多彩的區角活動在培養幼兒語言交流能力、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等方面發揮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建構區”,孩子們在小小的區域內,每天可隨心所欲地搭出自己最滿意的建築,如“高層飯店”、“城堡”等。在每一次的搭建後,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很在意,幾天後我發現,很少有人去建構區了。我在想,是什麼原因讓壘高區遭受到孩子們的冷落?我反思後覺得,孩子們之間的比較產生不了長久的興趣,孩子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揚,於是,我用數碼相機拍出幼兒每一次活動的作品,作為孩子的搭建記錄,且在遊戲後進行點評,這樣,建構區又出現了孩子們興致勃勃的身影、開心爽朗的笑聲,每天,也有孩子在向新的搭建形式進行挑戰。

【第3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關於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區域活動是幼兒階段的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他們能夠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取活動,能夠自由的發揮與探索。此刻我將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如下總結: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既要思考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活動採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取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取,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小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喂寶寶、扣鈕釦、、編辮子等;“數學區”:數字象棋、圖形投放盒等;“表演區”:頭飾、手偶、手搖鈴、雙響筒、扇子、各式各樣的服裝、快板,腰鼓等進行打擊樂;“操作區”:白板畫畫、穿編花籃、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蘆、幹樹葉、毛線、穿珠子、塗顏色、喂小鳥等半成品;“科學區”裏帶給望遠鏡、小汽車、九連環、動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閲讀區:各種類型的圖書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區:廢舊紙箱、廢舊易拉罐、幼兒園帶給的大、小積木玩具,因為我班可利用空間比較有限,經過商量我班將較為安靜的區域操作區、科學區、閲讀區、數學區建立在活動室內;將表演區、搭建區建立在活動室內的牀上,區域活動時將牀鋪疊好,以供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生活區安排在室外欄杆上,將操作物品安裝在欄杆上,即方便又有立體感,大大帶給了利用空間。操作區的白板安裝在牆上,以供幼兒方便操作並根據活動狀況靈活調整

同時,我們也根據我們的主題活動將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也能進行學習活動,提高活動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區,會投放一些平時做寶寶秀時剩餘的一些材料放在區域中,讓孩子有時間時或是進行區域活動時去操作。秋天落葉,我們會帶孩子到院子裏撿一些形象的葉子,擺放在區域中,孩子在區域中會粘貼、會用手去撕、會插在頭上當頭飾等。我們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葉子方面比較有天賦。在數學區中我們會放入俄羅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讓幼兒自己去看、去比較,培養幼兒用心動腦的好習慣。在美工區中會投入剪刀、油畫棒、橡皮泥、空白紙、水彩筆等,在平時的藝術操作中剩餘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兒去參考、去仿照。有些幼兒購買的橡皮泥中會有一些模具和步驟圖,我們也會將這些現成的材料投入到區域中,方便幼兒自由選取。在表演區,會投入一些自己用毛線編的假頭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響板、玩具劍等,帶給豐富的材料。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帶給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透過帶給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能夠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取的需要。

【第4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我們班幼兒通過兩個月的區域活動,他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維相對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們開展的區域有:美工區、圖書角、表演區、建構區、小超市等。在各個區域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主題活動開展自主遊戲,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鬆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

在材料的準備上,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小超市裏的飲料瓶、各種各樣的盒子、都是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的;為了豐富班級的植物角,我們發動家長和孩子,利用各種廢舊瓶子在裏面種植各種種子、花卉等,家長和孩子們積極參與、發揮想象、把廢舊瓶子裝扮地很有創意。幼兒對自己自己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投放以後,都紛紛參與到其中。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繫也進一步緊密。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同時我們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區域活動開展的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

1.在材料的提供上還不夠周到,材料單一,幼兒活動時興趣不高,積極進去工作的幼兒不多。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強,活動中幼兒對於美工區、建構區的參與性強,較多的幼兒都選擇了這幾個活動區。活動中幼兒都是各自操作,但體現不出合作行為。3.區域材料更換不是很及時,因此幼兒在區域工作的持續情況不好,部分幼兒不能把整個過程都完成。4.區域活動的正確指引有時不到位,也就是幼兒在區域工作時的目標不夠明確,這也説明了老師的引導欠缺。

所以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要真正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首先,在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孩子,將角色轉向幼兒的合作者及引導者。其次,在幼兒的活動中,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活動,瞭解他們當前已有的經驗,觀察他們對什麼感興趣,是否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不能急於用自己心目中的遊戲水平做標準來要求孩子。注重幼兒能力差異,安排適當內容。在區域活動的實踐和觀察中,我們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只有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想法,開展區域活動的才有它的真正意義。

【第5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

區域活動是適合孩子又為幼兒所喜歡的活動,我們班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和愛好為幼兒創設了愛心醫院、迷你書屋、手工diy坊、科學探索區、美術畫館、建構區、娃娃銀行。

愛心醫院:我們為愛心醫院增加了醫院規則,給藥品進行了分類,為不同的主角製作了工作牌,為病牀做了牀單、枕頭,收集了藥盒並重新進行了佈置。

迷你書屋:為迷你書屋更換了新書架,增加了遊戲規則和要求,帶領幼兒自制了若干本小書,並製作了書籤、借書卡等。

手工diy坊:為幼兒準備了橡皮泥、水彩筆、油畫棒31份,紙杯、彩紙、紙杯、瓶子、刺繡、不織布、隔熱墊等材料供幼兒手工製作。

科學探索區:為幼兒準備了多米諾骨牌、搞笑的電話、燈泡亮了、滾滾輪、水的沉浮、磁鐵、小鳥進籠、靜電實驗、旋轉玩具、搞笑的紙橋為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帶給了豐富的材料

美術畫館:為“畫家”準備了繪畫材料,為開畫廊的“老闆”準備了“資金”。

建構區:為幼兒準備了大插片、小插片、智力棒、插管、水管工等。

娃娃銀行:為幼兒準備了櫃枱、錢櫃、各種鈔票若干張、存摺32份。

透過努力,我班的區域活動在園內評比中獲得一等獎,雖然孩子的遊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diy坊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下學期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第6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區域活動的規則所承載的獨有的教育價值,可以有機地將教育者的教育意圖滲透其中;可以在活動中起着組織、約束、調整幼兒活動行為和相互關係,從而限度地保證幼兒的活動權利等方面的作用。這使得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抓好區域活動常規的建設工作,是保證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這個學期我們採取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讓幼兒逐步養成自覺遵守區域規則的良好習慣,具體如下:

一、通過各種標記、圖示等來引導暗示幼兒自覺地遵守區域活動的規則,進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由於託班幼兒年齡小,思維特點又具有具體形象性,所以我們採用形象生動的標記和圖示來引導暗示幼兒遊戲的規則。如:我們在每個區域都貼上小腳丫。當每個小腳丫上面的鞋子都擺滿後,幼兒就會自覺到沒有擺滿鞋子的區域去玩,這樣就可以避免擁擠和爭搶區域的情況出現,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區域中盡情地玩耍、創作、想象;當他們在喝水的時候,也不需要我們老師一遍遍地重複告訴他們“要排隊”,因為地上的三個“排隊”的小腳丫就可以引導幫助他們自覺形成排隊的習慣。又如:我們為了讓小朋友們在進入區域後就知道如何玩、怎麼玩,便在每個區域都貼上了由大班哥哥姐姐操作時的照片步驟圖,形象又生動地起到了引導的作用。

二、教師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採取各種不同方式的引導,以促進幼兒自覺形成良好的區域常規

1、生動、形象、富有童趣的擬人化語言

如:剛開學的時候,有許多小朋友以扔、踩玩具為樂趣,我沒有嚴厲地批評説教、而是跟他們説:“老師剛剛聽到了有許多玩具寶寶在哭,他們對我説‘他們很痛,不喜歡小朋友把他們扔到地上’,這時候有許多寶寶都馬上把玩具從地上撿起來,放在框子裏。

2、通過教師的形體語言間接地引導幼兒

如:有一次我們在“芽芽創意室”裏為我們的南瓜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他們自己撕的小紙片用固體膠粘在南瓜寶寶的身上),在我示範的時候,我便把固體膠寶寶的“帽子”放在了框子裏、用好之後又把它給蓋好。當小朋友自己在操作的時候,我就發現有許多小朋友都會學着我的樣子把“帽子”放在框子裏,在完成之後,甚至有個別幼兒就開始幫助別人把固體膠寶寶蓋上“帽子”。

3、教師通過評價,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區域常規

當幼兒在活動結束後,教師在必要和可能的情況下,可組織幼兒進行交流與評價,以促進幼兒鞏固良好的常規。這時,教師的評價可以是表揚性的,如“你把珠珠串得真長”,表揚幼兒專心學習,堅持學習,有始有終地完成一項任務,可以是勉勵性的,如“你今天進步可真大,把襪子寶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了,下次記得把紙屑放進小紙簍裏,那就更棒了”,可以是討論性的,如“離開座位時為什麼要把椅子靠進桌子”;通過討論讓孩子瞭解到,如果不這樣做,很可能讓別人走路時撞到而受傷,而且教室空間會變得很小等。這樣,除了讓幼兒有參與感外,也能讓幼兒真正瞭解常規的意義,自然而然地認同教室常規,並且能夠確實遵守。

三、通過專門的集體教學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常規

如:由於託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會有爭奪玩具或遊戲材料的現象產生。我們便通過語言活動《我的好朋友》、以及社會活動《大家一起玩》等告訴小朋友們之間應該學會謙讓、互相幫助、大家一起合作,來共同操作各種玩具。

四、通過家園配合,共同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區域常規習慣

如果孩子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跟我們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們會經常以面談、電話、qq、成長檔案等方式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及時瞭解幼兒在園的一些情況,與家長形成合力、統一理念爭取把幼兒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及時糾正,並對一些好的習慣給予及時的鼓勵,加以鞏固。

經過這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芽芽二班的小朋友從當初玩具、材料鋪滿地、你爭我搶鬧翻天的情況,到現在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在沒有我們老師的情況下進入到各個區域中去自由玩耍。真得讓我們三位老師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

【第7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一、問題的提出區域活動,就是以幼兒的需要、興趣為主要依據。

考慮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正在進行的其他教育活動等因素,劃分一些不同的活動區域,如積木區、表演區、科學區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適合的活動材料,制定活動規定,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區域,在其中通過與活動材料、同伴等積極互動,獲得個性化的學習和發展。它以其自主性、創造性和趣味性深得幼兒的喜愛,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們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了知識,開發了智力。而遊戲是一種自由自發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序的活動,遊戲的有序性一旦被破壞,遊戲將無法很好地進行下去。區域遊戲活動因其自由、自主、教師間接指導等特點,也容易出現一些問題,規則比較難建立。再加上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在入園前由於自己的長輩包辦代替,導致自身的自理能力差,隨拿隨放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區域遊戲活動中充分暴露了這一點,活動結束後一片狼藉,雜亂堆放,整理材料成為了老師的一種負擔。此現象造成了兩種結果:一是無奈無休止的整理,二是活動時間的短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幼兒園的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同樣,班級內也要有規則的約束,這是幼兒一日生活有序開展的保障。幼兒期是行為習慣培養的最佳期,良好規則意識的建立有助幼兒養成受益一生的素質和習慣。

二、存在問題分析。

小班幼兒猶如剛出殼的小雞,來到幼兒園這個濃縮的小社會一切都是那麼地新奇,摩拳擦掌躍躍一試,看似破壞性的探索讓她們試圖瞭解新環境,獲取新知識,這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對幼兒來説,區域就是一個有玩具的地方,像自己家的小房間,可以盡情地玩,玩好後可以隨手擺放,反正爺爺奶奶會幫他整理,沒有顧忌、沒有任務,沒有任何規則。而且絕大多數幼兒自理能力相對較差,沒有收拾整理的經驗。

場景一:剛到遊戲的時間,教室、走廊就變成了熱鬧的菜市場。趙宇航和李子涵這倆位好兄弟正忙着把建構區的積木從裏面搬到了超市,然後又從超市把自己買的東西放到了教室的角落裏。

場景二:徐何、母智文、時晨棪這幾個男孩子總是在建築區玩槍戰遊戲,搞的建築區亂七八糟,一片狼藉,不時的還發出砰砰的聲音,等到結束音樂響起來後,幾個小傢伙把積木往墊子上一扔穿好鞋子趕緊跑進了教室。

場景三:教室裏還不間斷的冒出爭執:這個不能放這裏的,我不准你放這裏。這是我的!這是我的!老師!他打我!他碰我!相對於集體活動,區域遊戲活動更需要幼兒形成強烈的規則感,如何選擇區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和同伴合作遊戲、如何儘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來保持教室的安靜、如何向老師求助等等。小班幼兒第一次進入區域,由於缺乏對規則的瞭解,如超市的場面自然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幼兒規則,只能很多規則來約束和控制幼兒,但它只能對某些幼兒起作用或者只是在短暫的時間內有效果。如何給小班幼兒創設一個安靜、有序、富有吸引力的環節讓幼兒自覺的遵守遊戲規則呢?我們必須重視細節處理,內化規則意識,巧妙制定區域活動規則在區域遊戲活動中玩出規矩來。

三、區域活動規則建立的方法。

如何在區域活動開展初期做好應對工作,讓幼兒順利地接觸並玩好區域活動,讓區域活動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同時讓教師敢於放開手腳讓幼兒盡情地玩區域活動,使幼兒玩得開心、教師帶得省心,優化區域規則,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重視開始環節,先行活動前規則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學説指出:二到四歲幼兒要重點發展個性的自主性。小班幼兒符合這個年齡階段,因此對其進行自主性教育勢在必行,而自主並不等同於放任,還需教師適時適地指導,讓遊戲活動的價值體現出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功能。所以對小班幼兒的區域活動規則的有效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該讓幼兒意識到區域活動有自主性外、更要有的是秩序性和規則性。在正式的區域活動開始前,規則意識應在幼兒的心中逐步建立,規則建立了,有規則地開展區域活動才能算是正式的區域活動,規則先行,為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那麼如何建立規則呢?

在區域活動開展前,教師把幼兒帶到各區前,一一講解這是什麼區,玩具的名字叫什麼?猜猜可以怎麼玩?讓幼兒對材料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也激發了孩子嘗試的慾望。接着介紹玩具應該怎麼擺放,逐漸增加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在幼兒的概念中形成在幼兒園有可以也有一些不可以。作為老師不要認為對孩子説不可以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這些可以和不可以就是規則。對孩子講規則時,並不是粗暴地制止而是委婉地拒絕和適時地引導。當然規則的建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除了活動前亮出規則外,活動中、活動後重新提規則至關重要,需要教師不斷地刺激,不斷地幫助幼兒鞏固,規則才能牢固建立。

這裏所講的規則更側重的是擺放規則,如:不隨意移動固定放置的物品,一個區的物品不能移到別的區,(有交往需要的例外)每個玩具都有自己的家玩好後要送它回家等等,有了擺放規則,給幼兒自己和老師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當然還有在自選的區域堅持玩到最後等規則也是需要強調和鞏固的。

區域遊戲活動的制定,只是為區域活動的高質量提供一種可依的法,而要讓這個法發揮其作用,關鍵還在於有法可依,否則,活動就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在實踐中,我們根據不同規則的性質,主要運用四種方法來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和遵守活動的規則。

(1)暗示法所謂暗示法,是指將區域活動規則藴含在環境之中,讓環境説話,讓區域中的環境來告訴幼兒該區域的活動規則。

如關於進區人數的限定問題,我們採用進門掛牌、貼名字控制椅子數、投放適量同類材料等方法,來提醒幼兒遵守該活動的規則。如小舞台,我們通過投放適量的椅子,讓幼兒形成一種規則;當椅子坐滿的時候,先到其他區域去玩,等椅子空了再來,避免一個區域因為認識過多而引發糾紛。再比如建構區,我們投入一定數量的操縱材料,暗示沒有足夠的材料的幼兒就要去別的區域玩,等等。

(2)圖示法規則的掌握與遵守不能只是依靠環境暗示,有些規則還可以通過圖畫加文字的方式形象地表示,並貼在相對顯眼的位置,提醒幼兒遵守。比如,我們在娃娃家入口處的地板上貼上幾雙小腳印,鞋跟朝着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兒進區時比較從容,離開區域是比較匆忙,這樣放鞋子方便幼兒穿),我們將一雙整齊的鞋(左右腳正確)畫成兩張相向而笑的人臉,提醒幼兒,當你的鞋子放成一對好朋友姿勢時,左右腳便不會穿錯。這樣,鞋印不僅僅是娃娃家滿額人數的標誌,同時又成為了訓練小班幼兒生活技能的無言之師。

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將圖示法應用於有關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規則。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們用不同的區域的材料歸類擺放,每一類都有相應的標誌,如一把剪刀的圖形告訴幼兒這是放剪刀之處,貼着積木的筐子表示這是積木的家,貼着幾何圖形的表示幾何圖形應放的位置。這樣幼兒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是還可以滲透對應、分類學習。

(3)提醒法小班幼兒由於受年齡特點的制約,在活動中常常會因忘記規則而影響了自己或別人的操作活動。像這樣情況,我們可以採用提醒法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提醒。可以是教師對幼兒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兒對幼兒的提醒。

教師可將幼兒部分規則隱含在環境中,幫助幼兒建立秩序感。如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當幼兒聲音過響時,教師輕輕地提醒:我聽不到好聽的音樂了,你們能安靜一些嗎?當幼兒由於不懂規則而無法活動時,如在娃娃家中,教師看到娃娃被媽媽放在一旁,就走過去抱起娃娃,摸着娃娃的額頭:哎呀,娃娃怎麼發燒了?一定是着涼了,爸爸媽媽們,快送娃娃去醫院吧。這種介入式的提醒,既糾正了媽媽忽略娃娃的現象,又豐富了遊戲情節。

(4)趣味法要使幼兒在區域活動時專注, 就必須讓他們喜歡區域,願意長時間操作。針對幼兒喜歡模擬、情緒容易受感染等特點,教師在設計區域材料要非常注意情趣性。如在娃娃家,讓幼兒學習用勺子舀各種東西來喂娃娃。在超市裏,擺設各種豐富的小吃,生活用品,讓幼兒身臨其境的融入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2.逐區開展,材料遞增,細化、完善規則(1)逐區開展,細化規則小班幼兒的認識水平低,接受能力弱,如果一下子讓各區全面鋪開地玩,不光幼兒會顯得手忙腳亂,帶給老師的也同樣是焦頭爛額。所以在組織活動時,可先帶領幼兒參觀活動區,幫助幼兒認識區域的名稱、內容和材料。之後採用逐區開放的方式進行。逐區開放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幫助加強幼兒的行為目標,為全面開展作儲備。

幼兒來到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所看到的接觸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想去玩、想去探索,這是孩子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此時教師必須尊重幼兒的天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且為了穩定孩子們的情緒,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讓他們適時適度地 為所欲為非常有必要。

(2)材料遞增,完善規則逐區開放,讓幼兒全面深入瞭解了各區的規則,材料有序的遞增是完善規則得要點。如:娃娃家,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滿足人數需求,又要顧到幼兒的收拾技能,所以材料遵循品種少,數量多的原則,等幼兒的興趣逐漸減退,幼兒知曉簡單的規則後,教師方可逐一豐富,豐富材料的目的是為了激起幼兒的再度興趣,以開展正式的、完整的區域活動。

3.關注結束環節,建立活動後規則區域活動結束後,幼兒不會整理,教師替幼兒整理材料變得理所當然。如果教師抓一抓結束環節,建立良好的活動後規則,這樣的狀況就會逐漸改變。小班幼兒認知水平還很低,個體之間的差異也很大,讓幼兒按類擺放似乎有點困難,但事實證明只要老師把好前面兩道關,孩子們能做到,當然這其中需要老師的不斷地鼓勵、引導和督促。前面説到規則先行時提到擺放規則,有了擺放規則的建立,幼兒在整理時能按老師的要求擺放,別看孩子年齡小,但他們的記憶力強,能理會老師的意圖,大部分幼兒知道怎麼放才是正確的,誰放錯了還會幫忙糾正,初步懂得了分類擺放。隨着材料的逐步增加,遇到種類多又相似的區域材料,教師張貼形象的圖標幫助孩子們理解材料和位置的對應。(也有小部分幼兒還不會按要求擺放,但我相信在這麼一個潔淨整潔的大環境下,在大部分幼兒的影響下這部分幼兒遲早會被同化)。

習慣的建立是一個長久的、逐步穩定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內化,是一種行為傾向。所以日常活動中的物歸原處的規則要求不能鬆懈,如:晨間桌面活動的玩具、晨間鍛鍊器械材料等收放規則很重要,它和區域活動的取放規則應要求一致,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同時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家園一致要求對習慣的養成也至關重要。活動結束環節的自我整理規則是必定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強調參加該區域的幼兒一起動手全部整理乾淨,方可離開區域。這不僅能幫助幼兒建立主動整理的良好習慣,還培養了幼兒的責任心。這時候的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觀察者與引導者,而不是無助的整理者,整理工作大部分交給了孩子,不僅解放了教師,還使幼兒養成了良好的遊戲習慣,對幼兒一生的習慣養成有利。

【第8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一)

走進童心世界,不僅僅僅是尊重、瞭解、理解幼兒,還應努力促進其發展。然而“養料”從哪裏來,僅僅靠在羣眾教育活動中汲取的那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一是幼兒們對該教育活動資料不必須會充滿興趣;二是在羣眾教育活動中幼兒們動手參與的機會太少。這不免讓他們覺得乏味,於是幼兒的用心性就不是很高,這就需要我們透過觀察與分析,找到一種使幼兒得到發展與提高的途徑,這種途徑便是區角活動。因為區角活動有着它優越的條件:

1、參與區角活動幼兒完全是自願的,幼兒能夠自主行為,不受控制,沒有被強制之感;

2、在區角活動中幼兒各方面的潛能得到發揮和體現。由此可見區角活動已成為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必然所在。

對中班的孩子來講,對事物的興趣顯得極為重要。因為這一年齡段幼兒的理想、信念尚未構成,知識經驗的積累來源於興趣,興趣能把幼兒的認知與行為統一齊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例如:我們的“想一想,之後串”活動區角,就很好的體現了認知與行為的和諧統一,幼兒在這個活動區角里幼兒在玩一玩,串一串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學會按規律排序、區別長短、認識顏色,還能使幼兒的手、眼、腦得到更好的協調發展。再如:我們的“夾一夾,數一數”活動區角,孩子們在練習夾豆子的過程中,自然的就練習了分類、數數,以及認知各種農作物的種子,同時孩子的專注力得到了培養,小手肌肉羣也得到了協調發展。

在觀察中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對區角活動往往是興致很高,每次到活動結束時,仍有許多幼兒玩得樂此不疲,總是要求老師在玩一會兒,這就證明幼兒對區角活動充滿興趣。當幼兒對某一事物充滿興趣的同時,他們就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也就是吸取養料,而這種學是用心的學,主動的學,快樂的學。區角活動屬自由的遊戲活動,幼兒的自由度很高,在高度的自由活動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就又需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熟練、靈活地運用技巧來解決問題。例如:有一次,兩個小朋友在我們的“想一想,之後串”活動區角里玩兒,不一會他們倆境用我們為他們準備的操作材料小吸管拼擺起小房子來,由於小吸管長短不規則,拼出來的小房子歪歪斜斜,但是他們在那裏拼擺得津津有味。並且他們還高興地喊:“老師,老師快看看,我們擺得小房子多漂亮!”這時我順着他們的興趣加以引導,引導他們拼擺出一幅完整的畫面。還有一次,幾個小朋友在建構區裏玩,他們商量着用廢舊紙箱做的大型積木,搭建一個“小超市”。就在他們分配主角時爭吵了起來。這時我們及時參與了活動中,由於我們的參與,孩子們的戰爭自然就結束了。並且很高興得玩起了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們學會了“您好,歡迎光臨、歡迎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在區角活動中,我們需要研究教育對象,依據特定的教育對象的實際,主動創造適宜有效的指導方法。不斷地發現問題,就不斷的進步。例如:我們班的幾個小朋友,由於他們的年齡比較小,理解問題的潛力比較差,因此在數學羣眾教育活動中,比較較抽象的問題不宜理解。於是,我們在區角里,專門為他們創設了數學操作區角,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來理解、來感知。在他們操作的過程中我們給於指導。記得有一次,在玩區角活動時,我們發現趙一舟小朋友對物體一一對應的點數還存在着必須的困難,於是我們針對這一實際狀況,在區角活動中為他創設了“篩子”遊戲區角,來激發趙一州對數的學習興趣。在玩的過程中我們及時給與指導與幫忙。透過一週的區角遊戲活動,趙一舟果然對數產生了興趣,對一一對應的正確點數物體的數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隨着區角活動發展的深入,我們使每個區角資料更加豐富起來,使他向縱深發展,讓幼兒不斷理解新的挑戰,在獲得成功的同時得到提高。例如:我們的“夾一夾,數一數”活動區角,讓本來不會使用筷子的幼兒去夾數大的粗造的東西,給他一個成功的體驗。本來有的孩子會使用筷子了,我們會讓他夾數更小更圓滑的東西,給孩子創造一個自我挑戰的機會。

我們開始創設區角活動的時候,難免會讓家長們幫忙我們蒐集一些廢舊材料,為此還得到了家長們的不理解。但是透過我們的家園開放日活動,讓家長們觀摩了幼兒的區角活動狀況。使家長們真正的瞭解了區角

活動的好處所在。在家園半日開放活動觀摩幼兒的區角活動時,我們班的家長感慨地説:“別説是孩子了,就連我們當家長的也想動手玩一玩”、“你們創設的這些區角,真正能挖掘孩子們的潛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們學習興趣”、“孩子們在區角里,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在一齊玩得這麼開心,孩子在那裏學會了交往、學會了合作。這正彌補了獨生子女時常在家一個人獨處的缺陷。”可見,我們創設的遊戲區角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二)

為了下一步能更好地開展好我班的區域活動,特寫區域活動教研總結如下:

首先教師為幼兒創設了合理的活動環境:

幼兒園的活動材料和環境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根據這些特點,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我們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讓幼兒專注的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的探索問題。在區域劃分時,我們把相對安靜的區域活動安排在室內(如:閲讀區、美工區、益智區、建構區等)相對會發出比較大聲音的活動安排在室外(如:體育區)。

我們把區域活動和主題活動有機結合,把主題中的東西延伸到區域活動,即鞏固了知識,又不浪費資源。

在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年齡、認知特徵投放材料

小班區域材料的投放應該要注意材料的個性化,要適合孩子的自身需要和自由選擇。提供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符合每個幼兒的興趣愛好,使他們結合自己的認知水平自由地選擇。面對不同需要的幼兒,我們提供的材料有層次特點。如,“做做玩玩”所提供的紙可以是成型的白板紙,也可以是不成型的白板紙,供不同程度的幼兒選擇、操作;質地上的層次,如,“益智角”裏提供的各類材料,幼兒可以根據各自的能力進行活動等。區域活動中的材料要多,呈現多樣化,體現豐富性、可變性和可操作性的多樣化特點,減少小年齡幼兒為爭奪玩具而發生矛盾。

如在美工區中我們投放了橡皮泥、廢舊紙、彩筆,油畫棒等材料,供幼兒捏、撕、折、畫等多種方式製作自己喜歡作品等;娃娃家中幼兒分別給娃娃餵飯、扣鈕釦、戴帽子、圍圍巾等,這些材料都符合小班幼兒操作,因此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活動興趣,從而達到預期的活動目的。

生活區是最接近幼兒生活的。在生活區中,我們可以準備拉拉鍊,扣扣子等活動。小班的幼兒年齡小,在家裏都是爸爸媽媽包辦所有的事,所以生活能力非常欠缺,幼兒連自己要小便都不知道更別説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了。這個區域的設計意圖就在於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為了將這些看似無聊的活動設計的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可以將布料做成各種的形狀,運用各種鮮豔的顏色。並且在活動中還不斷投放的一些新的材料,意在不斷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相應的生活技能。

為幼兒營造寬鬆氛圍,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擇遊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願進行遊戲,老師在活動中也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的主動的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可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有時明明提供的是一個人的活動材料,但看到幾個幼兒能很投入的進行活動時我們也就不打擾了,反而讓他們自主地去進行活動。

區域活動結束後,建築區的材料堆得滿地都是,應讓孩子主動地參與整理。於是,我對孩子們説:“為了明天能繼續工作,我們一起把材料收好吧!萬一晚上下雨淋到就不好啦!”於是孩子們高興地收着材料,再也不是老師一個人手忙腳亂地收拾材料了。小班幼兒注意力易轉移,易模仿,因此老師應注意指導個別幼兒的音量,儘量不影響其他正在活動的幼兒,儘量不打擾幼兒的自然行為過程,要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相信我們通過靈活、適度地運用支持性語言,支持小班幼兒的區域活動中,促使幼兒主動建構。同時也可以運用肢體語言,如:微笑、點頭、凝視、傾聽,給幼兒以鼓勵、肯定、激勵、接納,對幼兒產生積極影響,促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敢説、敢想、敢做。

當然我們還處於探索階段,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改善、不斷提高,使區域活動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三)

根據鎮托幼辦安排,4月17日中午我園召開了全體教師會議。針對觀摩中心園大班區域設置後,老師們展開了激烈的研討。經過商討,大家一致同意把大班區域重新設置、改造,供老師們一塊學習觀摩。現將教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通過教研,我們決定在大班設置八個區域、一個空白區,同時還與幼兒協商制定了相應的區域規則。我們採用了動區相鄰、靜區相鄰的原則,把美工區、建構區(小小設計師)、人民醫院、愛心超市、娃娃家(happy寶貝屋)、美容美髮屋這些動區相鄰設置;把閲讀區(讀書吧)、益智區(聰明寶貝)這兩個靜區相鄰設置。

二、在美工區,我們注重了孩子剪、串、扣、畫、粘貼、倒水、主題小製作等方面的練習,我們注重了主題材料與區域的結合。由於美工區空間較小,在操作時我們可以把孩子安排到空白區中進行操作。我們通過飛信給家長髮信息,讓他們協助我們準備了許多孩子在區域操作中需要的材料,老師們動手準備了一部分,這就避免了孩子操作材料少的弊端;而且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自由想象、創作的自由牆,我們還用紙箱設置了隔斷,並貼上畫紙和廢舊報紙供孩子塗鴉。

三、由於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們比較喜歡角色扮演遊戲,所以我們就設計了人民醫院、happy寶貝屋、愛心超市、美容美髮屋、小小設計師這幾個區域,材料都是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蒐集的。

在這幾個區中,我們進行了區域與主題內容的有效整合,如:“人民醫院”(我們在讓孩子體驗角色扮演的同時,針對當前大班孩子換牙的問題、手足口病和h7n9禽流感病毒的防控知識,都對孩子進行了有效的教育;同時我們還滲透了一些數學方面的知識。

“愛心超市”(我們不僅讓孩子體驗了角色扮演,更主要的是讓孩子進一步鞏固了主題教學對人民幣和數學加減法和分成知識的有效學習和應用。)

“美容美髮屋”(我們大班小女孩比較多,為了滿足小女孩愛美的心理,我們設計了這個區,同時還與主題“我就是我”中“獨特的我‘進行了有效整合。我們為孩子們設立了洗頭處、美髮區、化粧區,讓孩子設計自己喜歡的髮型和漂亮的粧容,這個區深受女孩子們的歡迎!)

建構區----“小小設計師”(我們把它與主題五“房子大觀”進行了有效的整合,讓孩子蒐集了許多鞋盒子、奶箱子、酒盒等材料,進一步滿足孩子們想當設計師搭建不*子的願望,並讓孩子們進行自主創新。)

益智區----“聰明寶貝”(我們選取了孩子們喜歡的拼圖、迷宮、*牌、棋類、計數器、魔尺等材料,同時還準備了數學分成和加減法口算題卡等來滿足孩子的不同需要。)

閲讀區----“讀書吧”(我們為孩子準備了許多經典故事、兒歌,還有孩子們的最愛“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鎧甲勇士、快樂酷寶、果寶特攻等有趣的益智圖書,供幼兒閲讀、學習。)

【第9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1.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我們班幼兒經過兩個月的區域活動,他們的動手本事得到了提高,思維相對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們開展的區域有:美工區、圖書角、表演區、建構區、小超市等。在各個區域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主題活動開展自主遊戲,為幼兒供給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鬆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

在材料的準備上,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小超市裏的飲料瓶、各種各樣的盒子、都是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的;為了豐富班級的植物角,我們發動家長和孩子,利用各種廢舊瓶子在裏面種植各種種子、花卉等,家長和孩子們進取參與、發揮想象、把廢舊瓶子裝扮地很有創意。幼兒對自我自我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投放以後,都紛紛參與到其中。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進取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繫也進一步緊密。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景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齊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我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同時我們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可是在區域活動開展的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

1、在材料的供給上還不夠周到,材料單一,幼兒活動時興趣不高,進取進去工作的幼兒不多。

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強,活動中幼兒對於美工區、建構區的參與性強,較多的幼兒都選擇了這幾個活動區。活動中幼兒都是各自操作,但體現不出合作行為。

3、區域材料更換不是很及時,所以幼兒在區域工作的持續情景不好,部分幼兒不能把整個過程都完成。

4、區域活動的正確指引有時不到位,也就是幼兒在區域工作時的目標不夠明確,這也説明了教師的引導欠缺。

所以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要真正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首先,在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孩子,將主角轉向幼兒的合作者及引導者。其次,在幼兒的活動中,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活動,瞭解他們當前已有的經驗,觀察他們對什麼感興趣,是否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忙。不能急於用自我心目中的遊戲水平做標準來要求孩子。注重幼兒本事差異,安排適當資料。在區域活動的實踐和觀察中,我們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僅有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想法,開展區域活動的才有它的真正意義。

2.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我的體會就是教師要做有心的觀察者,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不同水平等,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操作材料,並進行有效地關注,不斷調整活動區的環境材料,從而促進幼兒可持續性發展。

一、關注幼兒的興趣,創設活動區

小班幼兒活動範圍、知識經驗相對中大班要窄和貧乏,但他們對發生在身邊的有趣內容尤為好奇,且常常對物體發出的各種聲音感興趣。我們觀察到,在自由活動時間,幼兒常喜歡拿起體育區的響罐,輕輕得搖着,傾聽響罐發出的聲音,樂在其中,這種現象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既然孩子這麼喜歡搖響罐,那何不如就提供響罐讓幼兒探索呢?但如何通過響罐這一契機,真正讓幼兒動起來,促進幼兒持續性的探索。於是我們根據小班

幼兒有意注意時間短、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創設了探索區“搖搖樂”,具體做法是將八寶粥的鐵罐包裝成小動物的家,並提供各種材料如棉花團、小石頭、小鈴鐺、黃豆等。幼兒入區後先做“搖搖樂”(自選喜歡的鐵罐,打開蓋子,裝入材料,再蓋上蓋子)而後玩搖搖樂。幼兒在多次充分地與罐子、材料相互作用,一次次的操作、探索,終於發現了不同材料及不同數量與響罐發出聲響的關係,這種生活化、有趣的操作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二、關注幼兒的不同能力水平,提供具備層次性的材料。

區域活動屬於個別活動的形式,它可以給幼兒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經驗,活動中孩子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活動材料,使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主動地學習,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多,並給幼兒提供了較多的同伴交往機會,在同伴面前表現自己、顯示自己的機會,使同伴瞭解他,也使他了解同伴。在相互瞭解的過程來了解自己,產生自信心,從而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在同一種活動區域裏,教師提供的材料千萬不能“一刀切”,而應考慮到幼兒本身的能力不同,使活動材料體現出層次性,以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活動需要,使幼兒都能得到較好發展。

例如:“建構區”裏單為小班幼兒準備的材料就應有許多種。如雪花插塑,適應與年齡較小,手部動作欠準確、靈活的孩子使用與活動;如智高樂插塑適用與身體素質較好的幼兒使用,因為他們的身體發育較快,各關節的活動較為靈活,拼插難度較大的插塑對他們是個較好的挑戰。

又如:在益智區中能力強的幼兒可選擇12塊甚至是15塊的拼圖,而能力弱的幼兒就選擇比較容易的,如6塊、8塊的拼圖。這樣能使大部分的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更利於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三、關注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提供生活化的材料。

在活動實踐中,往往會出現老師從自己的經驗、感受出發選擇活動區內容,造成老師費了力,幼兒不感興趣的現象。其實小班幼兒活動範圍窄,往往對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感興趣,對家中一些常用的物品感興趣。所以教師選擇內容時,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如小班幼兒喜歡擺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區域活動的設置要偏重於遊戲情節,活動材料的選擇要生活化。如“給孔雀添羽毛”、“毛毛蟲長毛了”(請幼兒用塑料衣夾給動物輪廓夾夾子)、“裝豆子”、“切蘿蔔”、“擰瓶蓋”等,內容都是幼兒平時生活最熟悉的,活動中所需的玩具、材料都是幼兒家中帶來的,媽媽天天在用的,面對自己帶來的物品,幼兒有親切感,從而促進更大膽地探索、發現。

四、關注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提供隱含指導性的材料。

區域活動中的活動是幼兒自由選擇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興趣能力進行活動,因而這時隱性指導就遠比顯形指導來得重要。這時老師就要積極有效地關注幼兒,預計幼兒發展的可能性,在製作投放材料的時候就要下一定的工夫。使幼兒一旦接觸到這個材料,就能懂得材料的玩法、規則,指引幼兒進行探索活動,並不斷地引發幼兒思考“為什麼”和“怎麼樣”,應能不斷促進幼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比如在“娛樂區”中,我們製作了“搖晃下降玩具”,這個玩具不僅僅讓幼兒雙手協調地轉換位置進行翻轉娛樂。在設計的時候,我們提供的繩子也各不相同,有光滑的皮筋、毛茸茸的毛線、裝訂線等,幼兒在與不同繩子的充分互動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關注、疑問“為什麼這個玩具滑得快,這個玩具很難滑”,而後逐漸感受到繩子光滑、粗糙與下滑速度的關係。

五、關注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有機地整合各領域間的內容。

幼兒園課程的內容雖然進行相對的劃分領域,但應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各領域內部及各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繫,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活動區域的目標儘可能與其他活動目標相聯繫。當然,這種聯繫必須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勉強的,是本質的而非形成的。例:在“美工區”——新年禮物設計的還是比較巧妙的。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為孩子創設新年牆,請幼兒為“新年老爺爺”送禮物。這其中幼兒除了要利用撕、粘貼等美工技能撕貼禮物外,還得根據禮物名稱對禮物進行分類,而後,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牆面已有的禮物輪廓進行一一對應的粘貼,從而複習了數學中一一對應的物體關係。

六、關注幼兒的活動需要,及時調整環境。

幼兒是不斷在發展的,隨之相關的環境也應及時根據幼兒的發展進行調整,應不斷為

幼兒提供可促進持續發展的活動材料。教師應在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探索活動時,認真地關注幼兒的活動,瞭解當前幼兒已有的經驗是什麼,觀察幼兒對什麼感興趣,考慮我們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瞭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為幼兒所喜歡,是否能促進幼兒的發展,是否還有幼兒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材料、適合與自己的活動方式及方法,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已滿足幼兒的需要。如發現活動中的內容孩子都掌握了,或是材料太簡單了,孩子不感興趣了,即應投入新的材料,加強操作的難度,重新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如在美工區“貼臉譜”中我們發現孩子很快地掌握了選擇五官擺在相應的位置上這一個技能,有幾個孩子還躍躍欲試提出想用彩筆來畫生氣、開心的五官。我們欣然同意,還鼓勵別的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五官。後來作品就更加豐富多彩了,有的幼兒選擇現成的五官貼上,有的自己畫上生氣的、開心的五官,還有的用橡皮泥塑造了稜角分明的立體五官。

3.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區域遊戲是在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指導下,使兒童的認識水平、個性品質、社會化能力得到積極主動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結合主題活動開展自主遊戲,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鬆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區域遊戲是體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育於遊戲中的形式好之一。

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巧手作坊、生活區、數學區、小熊超市、閲讀區、表演區,堅持每天開展遊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半年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動區內提供的材料難度相同,對於一部分幼兒可能過於簡單,容易完成,這樣就會使其失去興趣,不利於其進一步發展。而對於另一些幼兒可能又太難,通過努力卻達不到,這樣也會使其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瞭解每個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個體和個性差異,在活動區內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兒選擇。如:在美工區投放摺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可以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摺疊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擇。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

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瓶子、種子、絨線、蛋殼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後,都紛紛去嘗試着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繫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後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後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瞭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4.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徑,也是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教育活動新形式。區域遊戲立足於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手段。

把區域活動視為分組教學的一種形式。重點在一個區域指導一組幼兒學習新資料,其餘的幼兒或者在其它區域做自我喜歡的事,根據不一樣教學資料、知識層次及時變換與之相應的材料。在活動中要讓幼兒持續新鮮感,樂於動手動腦,提高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要適應幼兒不斷髮展的需要,開發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儘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巧手樂園區、數學區、結構區、診所區、科學探索區,堅持每一天開展遊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用心地與材料相互作用。

在美工區投放摺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能夠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摺疊的難易程度不一樣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取。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我的需要選取,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在數學區設計了“貼畫排排隊”和“圖形拼拼看”的活動,貼畫按規律排序,潛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一個一個的拍起來,還能自我創出新的排列方法。;可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於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將形狀顏色不一的圖形拼出好看的小魚,小雞、太陽等讓幼兒提高興趣,自我拼出靠看的其妙的圖案。添加了趣味的拼圖遊戲後,幼兒們都想到數學區裏玩,還能自我拼出奇特的圖形來。

在結構區中主要設置兩個:一個投放玩具、一個投放紙箱;結構區主要是鍛鍊幼兒的思維潛力,能夠自我動腦創作,幼兒能夠用紙箱或玩具隨便搭建自我想要搭建的東西。

讓幼兒從小就懂得有個健康的心理和強壯的身體才是一個健康寶寶,並且能讓幼兒瞭解一些疾病的預防知識,並會進行自我保護,在遊戲中呢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設定的診所區,首先讓幼兒能明白去醫院就醫的基本步驟:掛號、就診、交費取藥、治療;並明白醫院並不是一個好的地方,從而讓幼兒自我保護好自我的身體,不要讓自我生病了,並且學會了疾病的一些預防常識,會當醫生,給大家打針看病。

科學探索區主要是讓幼兒用心地動腦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開發幼兒智力,增強知識,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潛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幼兒的交往潛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透過努力,雖然孩子的遊戲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所以,在以後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們要組織形式各樣的幼兒活動來激發幼兒遊戲興趣。我們準備把遊戲展示、活動比賽等形式加入到幼兒活動中去,班與班之間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動,取長補短,讓每個活動區能精緻的呈現,也讓孩子們都能盡情的遊戲。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5.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幼兒《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不當,或急於指導,將不利於幼兒的自主探索,使區域活動失去其價值。那麼,在幼兒的區域活動中,教師究竟起着什麼樣的作用呢?我園利用例會時間組織教師們學習了《學前兒童遊戲》—“幼兒園遊戲指導策略”。通過學習,教師們知道: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教師既不能急於指導,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通過對幼兒的仔細觀察,再採取適當的方式介入幼兒的遊戲,給予幼兒適合的指導。

在區域活動中,我園要求主班教師在每次的活動中要有重點指導的區域,配班教師、保育老師要協助主班教師組織其他區域的活動以及各活動區域的安全,教師要做到:隨時觀察、瞭解幼兒活動的情況。

幼兒區域活動後,幼兒園要求教師要及時做好區域活動的反思,每週寫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讓教師們通過及時的分析和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不斷地發現區域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區域遊戲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幼兒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通過與同伴的學習與交流,提高了語言表達、交往、表現等各種能力,滿足了個性發展的需要。

6.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遊戲是為了尋求歡樂而自願參加的一種活動。但幼兒遊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的歡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歡樂。幼兒遊戲的類型很多,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美工區、科學區、數學區、建構區、圖書區、表演區等,並給相同的活動區起不一樣的名字,如:“我型我秀”、“天空之城概念書屋”等,並堅持每一天開展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動手、動腦,進取地與材料相互作用,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高。下頭對我們班本學期的遊戲活動,作一總結。

1、區域遊戲資料的設計必須貼合每個班兒童的年齡特徵,與教育目標相適應。大班注意加強智力訓練,不一樣的活動資料都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區,投入相應的材料。每個區角根據孩子活動的效果不斷補充或更新資料。

2、在區域的創設中,我們研究到軟硬材料的搭配。如軟材料,圖書區,都鋪上了墊子,當幼兒進入圖書區時,真有一種舒服的感覺。硬材料的投放要科學,美觀、合理,富有教育意義,如我班的建構材料。

3、區域活動一開展,我們便把區域中活動的常規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們結合班級風格為孩子設置了“區角牌”,每個孩子能夠根據自我興趣來選擇遊戲,此外,我們逐漸培養幼兒愛惜玩具材料,玩完了,會收起來放回原處。

豐富多彩的區角活動在培養幼兒語言交流本事、觀察力、動手操作本事和創造力等方面發揮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7.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在區域活動環境的佈置上,體現了讓環境説話的中心思想,各種標誌指示牌和活動介紹,不但對幼兒起到了指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幼兒思維的訓練。

在活動開展上,很多班級的區域活動活動內容都很廣泛,而不是單獨的某一領域的設計,如某小班的一個圍繞醫院的主體,不僅基本的角色扮演,醫院一些基本的設施,如體檢設備,都用孩子的方式使幼兒瞭解了很多生活的常識,製藥車間的手工方面的鍛鍊,聽着扮演主治醫生的小女孩頭頭是道的介紹,在這裏真的看到了孩子的投入和成長。

我班的比較有體色的是美工區,所以這次去參觀我特意留意了一些與美工有關的區域活動是如何佈置和開展的,果然不虛此行,這次參觀使我收穫很多,感覺自己從前是隻侷限的一個小小的圈子裏,沒有真正的把美工區的主體展開,發現了本班區域活動的許多不足,也從終收到了不少啟發。

此次參觀讓我對區域活動有了新的認識,對教師如何盡心設計和指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意願,激發幼兒探索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和鼓勵者,給幼兒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温馨的心理環境。

另一方面也讓我看到了區域活動不可忽視的教育意義,在今後的班級工作中,我會根據此次參觀所得對本班的區域活動進行改進,讓孩子在活動中有所得。

8.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記得剛開學,我們班就來了32位天真活潑的孩子,在她們燦爛笑容的臉上彷彿就看到了兒時的自我。隨着時間的遷移,我班的區域活動也開展起來了。為了更好地引導他們,我們班級教師做出了努力,現將這一學期區域活動總結如下:

我們主要開設了娃娃家、圖書角、表演區、美工區等等,每個區角我們都投放了各種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材料,使孩子在豐富的活動環境中,具有充分活動的自主權,並且讓孩子按自我的方式在活動中學習發展。

活動中我們把權利充分地交給孩子,再分配主角時,我們教師從不故意安排主角,都是讓孩子們自我選擇。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他們不可能從遊戲一開始到結束都是同一個主角,所以我們始終不要求讓幼兒堅守崗位,如果他們不喜歡一種主角了,能夠重新選擇另外一種主角進行遊戲,這樣孩子在互換主角中體會到遊戲帶來的歡樂。

活動中培養幼兒的交往本事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主張教師親自參與,讓自我與孩子之間沒有距離感,教師也應充分扮演好區角中的各種主角,引導孩子學會最基本的交往本事,遇到問題能夠與同伴商量解決。

區域活動中,教師應當根據幼兒需要供給適當的幫忙,當好幼兒的助手,教師在指導區域活動時,應當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的主角,要始終明確自我所處的位置。這些我也始終做的不夠好,總是給予孩子太多的要求,過於限制他們的行動。

區域活動是供給了幼兒較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了較為寬鬆、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能使幼兒經過自身進取主動的活動,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進取性,鼓勵幼兒與同伴的交往,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總結了好的方面,也發現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期望日後能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改善我班區域活動的情景。

9.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區域活動中,教師是否能在正確理解活動的基礎上將教育觀念融於教育技巧,真正發揮教育的價值,為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關於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材料玩具是幼兒活動和操作的物質對象,幼兒是否對活動區感興趣,是否能夠順利地開展活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材料和玩具的提供。應做到:

①材料玩具多樣化:教師應當在各個活動區內提供足夠的材料和玩具,使幼兒在其中快樂地操作、探索和扮演。材料的種類應當適合不同孩子的能力和經驗。如在益智區中提供的拼圖玩具,其難度和複雜度應該有區別,在操作區中提供大小不等的串珠活動等,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其中找到適合其能力和經驗的材料。材料既可以是成型的,也可以是未成型的,以激發幼兒創造力。材料可以是現成的,也可以由教師和幼兒共同製作。既提供幼兒單獨玩的遊戲材料,如拼圖,也提供合作的遊戲材料,如玩水、玩沙等,滿足幼兒獨自探索和與人交往的不同要求。

②材料玩具擺放清楚明確:多樣化的玩具和材料應當有系統地分類放在開放性的、低矮的架子上,或者用透明的容器分類擺放,如筐、籃子、盤子等。同時也要用文字或圖案來表示物品存放的位置。通過上述方式即幫助幼兒輕鬆順利地取拿和收拾物品,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也便於教師管理。

2、關於活動區的合理佈置:教師在具體規劃和合理佈置眾多的區域時需要考慮下述幾點:

①各個活動區之間的界限性:在劃分界,除了考慮美觀、漂亮之外,更要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可通過地面不同的顏色,圖案或質地來劃分不同的區域。如在娃娃家裏的地面刷上温暖的紅色,在積木區的地面鋪上地毯等,讓孩子看了一目瞭然,很快就會記住了不同的區域。劃分立體界限。運用架子、櫃子或其他物體隔離劃分出不同的區域,形成封閉或開放的空間。懸掛張貼不同的標牌或裝飾物以示區別。可以用寫有相關活動區的文字、圖片或裝飾物幫助幼兒認識區別各個區域。

在清楚劃分各區域的同時,各個區域之間還要留出足夠的便於幼兒進出的通道,保證活動區活動的順利開展。

②各活動區之間的'相容性:在佈置活動區時要考慮各個區域的性質,儘量把性質相似的活動區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擾。儘量把性質相類似的活動區放在相鄰的位置,如把以安靜的閲讀活動為主的圖書區和以動腦為主的數學區放在一起,把操作活動為主的積木區和娃娃家放在一起等。同時還要考慮:需要用水的活動區應當靠近盥洗間或取水處;自然區和圖書區等需要明亮光線的區域應靠近窗户等。

③各活動區之間的轉換性:在考慮劃分各個區域的同時,也要考慮幼兒可能出現將一個活動區內的活動延伸轉換至其他活動區的需要。如,幼兒在娃娃家的角色遊戲活動,可能會延伸至積木區;幼兒在自然區的活動可能會延伸至美工區,如某位幼兒在自然區觀察了金魚以後,可能就想把金魚在水裏遊的情景畫出來。應該預見幼兒可能出現的延伸活動,在活動區的設置上滿足幼兒的這一需求。同時密切觀察幼兒在各個活動區的活動,細心瞭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並及時調整活動區的種類和數量。

④特別要注意的是:同一內容各年齡班制定的活動目標各不相同,幼兒園各年齡班現有的活動能力和活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同一種活動區域的同一種活動內容在各年齡班活動的目標往往是不同的。同樣是科學區的充氣玩具,小班幼兒的活動目標就要制定的簡單易於操作,如氣球:小班只是讓幼兒通過玩氣球,知道氣球是充氣玩具,掌握它們的玩法;中班制定目標時就要考慮氣力與充氣玩具癟、滿的關係;大班幼兒根據年齡和自己的需要就要讓他們去探索如何充氣。另外還可根據同一年齡段幼兒發展的不同情況,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比如:大班的服裝設計區,就可以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指導他們去設計新穎的款式,能力稍弱些的幼兒可以引導他們去裝飾設計好的服裝;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讓他們參與到材料的整理、清洗、分類上。這樣既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幼兒的探索渴望,同時也能充分發揮各種材料的教育功能。

綜上所述,作為幼兒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活動的創設是幼兒園活動能否成功開展的第一步。它並不簡單地依賴於教師的美工技能,而主要憑藉教師對於活動區的正確理解、對於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瞭解創設活動區的教育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提供適當的遊戲情景,使幼兒在和同伴之間、和成人之間、和各種玩具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中發現、獲得實際經驗,認識周圍世界,進而獲得身心和諧的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幼兒的樂園”。

10.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022

【第10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小班區域遊戲活動總結

記得剛開學,我們班就來了32位天真活潑的孩子,在她們燦爛笑容的臉上彷彿就看到了兒時的自己。隨着時間的遷移,我班的區域活動也開展起來了,沒有一點玩區域活動經驗的孩子們,顯得他們無從下手。為了更好地引導他們,我們2位老師做出了努力,現將這一學期區域活動總結如下:

我們主要開設了小醫院、小超市、娃娃家、圖書角、生活區、表演區、美工區等等,每個區角我們都投放了各種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材料,使孩子在豐富的活動環境中,具有充分活動的自主權,並且讓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在活動中學習發展。

活動中我們把權利充分地交給孩子,再分配角色時,我們老師從不故意安排角色,都是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他們不可能從遊戲一開始到結束都是同一個角色,所以我們始終不要求讓幼兒堅守崗位,如果他們不喜歡一種角色了,可以重新選擇另外一種角色進行遊戲,這樣孩子在互換角色中體會到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主張教師親自參與,讓自己與孩子之間沒有距離感,教師也應充分扮演好區角中的各種角色,引導孩子學會最基本的交往能力,遇到問題可以與同伴商量解決。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需要提供適當的幫助,當好幼兒的助手,教師在指導區域活動時,應該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要始終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這些我也始終做的不夠好,總是給予孩子太多的要求,過於限制他們的行動。

區域活動是提供了幼兒較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了較為寬鬆、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能使幼兒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與同伴的交往,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總結了好的方面,也發現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希望日後能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改善我班區域活動的情況。

幼兒園小班區域遊戲活動總結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發達,我們幼兒園迎合了社會的需求與家長的願望,根據34歲的幼兒已有了初步的交往能力,“家”已不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場所,於是小班教學也慢慢地盛行起來,因為這裏有更加寬敞的空間供他們翻滾、這裏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他們交流。因此根據剛入學的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來説,教師預設的活動和集體活動宜少、宜短,教師應以個別教育為主。而區域活動正是一種幼兒自由選擇、自由探索、操作擺弄的自主活動,它不僅能夠讓教師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的興趣、發展水平、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照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更強調了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價值,使幼兒的天性得到滿足,潛能得以發揮。因此在孩子們入小一個月後,我們開始嘗試在小班展開區域活動,主要通過創設豐富的區域環境,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權,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學習、發展。

一、“家”氛圍的區角創設。

對於小班孩子,他們的依賴父母的心理還是比較大的,如何讓他們喜歡幼兒園、喜歡這個新鮮的環境?這就需要把環境設計成具有濃厚的“家”氛圍來吸引幼兒。具有“家”氛圍的設置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會幫助幼兒更加適應與喜歡幼兒園,甚至會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效果。由於小班孩子進入幼兒園生活的時間還不長,生活經驗的缺乏和行動能力的不足,引導他們參與活動區的創設還需要一個時間段的等候,我們兩位老師是這樣做的:

1、區角的格局如家一般。

首先我們把區角佈置得比較有家的感覺,有高高低低的色彩鮮豔的櫃子、有漂亮的小牀與沙發、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設計了具有個性化弧線狀的桌椅等。我們根據幼兒現有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劃分了幾個活動區。例如“温馨小屋”、“小小運動房”、“小手坊”、“玩一玩”“陶藝區”等多個活動區域,而投放於各個區角的材料以“安全”(小班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極差);“量多”(為減少孩子之間的衝突);“多用”(一物多用,可利用價值高)為原則。

2、靈活地根據幼兒能力發展水平和興趣增添區角。

隨着孩子生活經驗的豐富和行動能力的加強,我們根據孩子的能力發展和學習興趣,逐步逐個地增設了新的區角。小班幼兒由父母的餵養一下子要自己學會用調羹吃飯,這需要一段時間的反覆練習。於是我們開闢了生活訓練區,製作了非常漂亮、形象地小動物的頭像和小寶寶的頭像,用物體代替食物,再擺上許多調羹。孩子們在餵養“小動物”、“小寶寶”的遊戲過程中既發展了小肌肉動作,又練習了正確拿調羹的生活技能,同時也體驗到了家一般的樂趣。

又如印章畫、手指點畫、手掌印畫等美術活動的實踐經驗活動後,我們看到孩子們對色彩的喜歡非常地迫切,於是活動延伸就自然地擺放到了我們立即為幼兒開闢的玩色區中,提供紅、黃、藍、綠等顏料及印章、畫紙等材料,讓孩子自由選擇方式作畫,這樣既達到了活動的目的,又讓幼兒在活動中增加了同伴之間的友誼。如“照照我的臉”、“顏色寶寶的家”角都是根據集體教學的需要創設的。幼兒通過去“照照我的臉”這個活動區的照鏡子游戲進一步鞏固認識自己臉上的五官、各種各樣的表情。進行顏色分類活動時,我們設計了一個較大型的教具“顏色寶寶的家”,任由幼兒去嘗試探索正確的分類方法,集體活動結束後,我們把它放入活動區內,讓那些有興趣的幼兒再次操作,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掌握知識。作為一名小班的幼兒教師應更多地通過日常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和興趣點,隨時更換增設新的區角,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因為區域活動關注的不是知識的本身價值,而是幼兒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性品質的發展。

3、交往能力的提高在區域活動中的體現。幼兒離開父母,來到一個新鮮的環境,迫不及待地融入這個新的集體,如何讓幼兒與同伴們更和諧地交往呢?根據小班年齡段的幼兒喜歡獨自遊戲,為提高幼兒間的交往能力,我們嘗試開設了“我們共同的玩具”這一區角,幼兒可以玩從家裏帶來玩具,資源共享。每天允許帶一件,並可以與同伴交換着玩,同時介紹自己的玩具的玩法。不僅提高了語言能力的發展而且增進了幼兒間的交往。同時在這個區域中我們還提供給幼兒許多沒有固定玩法、可以組合的材料,如七巧板、各種形狀的七彩泡膜等。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相互合作、自由組合,做做玩玩。在孩子們的自主性活動中我們尋找到孩子身上的無數“閃光點”、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二、動態性活動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幼兒探索和學習的橋樑。我們努力將發展目標、活動內容、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體現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操作主動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1、材料的投放要考慮個別差異。

投放材料既要從本班整體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又要考慮每個幼兒的不同的`發展水平,使每個幼兒都有適合的、感興趣的活動材料。如在“温馨小屋”這一區域中我們準備了許多幼兒平時穿的已小的衣服鍛鍊幼兒穿衣服、扣鈕釦的能力,我們放置的木板寶寶和衣服大小不一,且衣服的鈕釦數量、形狀各不相同,滿足了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2、材料的投放應注意遞進性和層次性。

遞進性體現在不斷地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層次性要體現出幼兒須達到的這一階段水平。以拼板遊戲為例,一開始我們準備了孩子們較為熟悉的水果類簡單拼板(34塊),一段時間後,我們發現班內幼兒基本都能快速地組拼正確,立即投放了一些較為常見的動物造型拼板,拼板的數量也增加到67塊;同時又照顧水平較高的幼兒,放置了顏色較多,數量為8一10塊拼板。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去選擇活動材料,使每一個孩子在不斷地成功後向更高層次發展與提高。

3、利用家長資源參與材料收集。

有趣的材料能夠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而請家長和幼兒參與收集所需的材料更能激起幼兒遊戲的興趣、更有效地達到活動目的。如,我們在創設生活訓練區的餵養角時,餵養角的材料都是通過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請孩子回家收集廢舊的飲料瓶和包裝袋,喂小動物、小寶寶的食物(蠶豆、小石子、樹葉等)也是家長帶領孩子共同蒐集的,這不僅激發了孩子的活動興趣,也讓家長更多的理解我們的教師。

4、投放的材料要力求多樣化、有利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材料的多樣化主要是指完成目標的形式要多樣,材料的功能要多樣,材料的品種要多種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同時投放的材料應注意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①、提供的材料要給幼兒留有想象的空間,提供一些成品與半成品結合的物品和材料。

②、提供的材料要設置一定的障礙,讓孩子想辦法解決。如前面提到的拼板遊戲。

③、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和廢舊物品等。如泡沫做的桌椅、盒子或瓶子做的娃娃等。

三、區域活動中的組織與指導。

小班幼兒剛剛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區域活動對他們來説是陌生而又新鮮刺激,於是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們在區角里忙忙碌碌的但沒有目的性的玩。我們教師初步的找了一些針對性的方法:

1、無聲示範的行為藝術。

小班幼兒拿到任何一件物品,總是急於擺弄。所以一開始我們並不強求突出區角的功效。而是先將區角開放給幼兒,等他們自主擺弄得差不多了,我們再選擇那些最基本、最必須、最主要方式介紹給孩子。由於孩子在前一階段操作擺弄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通過教師的講解後,孩子就能擺弄得更自如,並且能創造性地運用。例如在“建構區”中,我們投放了大量的積塑後,並不急於將拼、插的基本方法傳授給孩子,只是讓他們先自己探索、操作。剛開始,沒有一個孩子知道將積木插起來變成某個造型,他們只是單純的把這些積塑當做成品玩具進行遊戲,把積塑充打仗的遊戲或把積塑當成勺子用來喂娃娃吃飯等等,這似乎有別於該區角的設置意圖,但也是幼兒創造性的表現,我們給予充分的尊重。幾天後,教師參與到了孩子們的打仗遊戲之中,故意默默地在孩子面前用幾塊插塑插漂亮的花,孩子們的興趣一下被激發,紛紛效仿,漸漸地這些插塑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了好看的“花朵”、“煤氣灶”、“公共汽車”、“新型手機”等。

2、循序漸進地開放區域。

小班孩子在得到一種活動材料或玩具後,喜歡通過他們的各種感知覺和身體動作,不斷嘗試、模仿、操作。加上小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極短,興趣非常容易轉移,剛開始時我們只開放一個區域就已足夠,如果一下子全部開放,對於還沒有規則意識、自制力又差的小班孩子情況就會時有發生,不僅會影響活動的組織開展,常規的建立,而且對於孩子相互間的良好交往也有弊端。在建立了基本的活動規則後,就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水平和需要決定開放區域的數量了。

3、特殊標記引領幼兒的規則意識。

每次的區角開放,都會出現某個區角“撞車”事件,而某個區角又會特別的冷清。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在區角的進口都會設計小腳丫的形狀,有幾個小腳丫進幾個小朋友。並且初步採取輪流玩的制度,合理的管理區域活動,使每個區角真正發揮它的作用,讓每個孩子都留戀“家”一般的區域活動!

【第11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

幼兒園區域活動以其獨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幼兒所喜歡的一種活動。一學期來,我園透過對區域活動中區域的設置、區域材料的投放、教師如何進行區域活動的導入和結束評價,區域活動中教師如何進行指導等一系列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重視區域的創設,讓區域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我園場地小,條件有限,但自從開展區域活動的研究以來,幼兒園透過組織教師們進行有關知識理論的學習,認識到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各班教師能想方設法利用幼兒園的現有條件為幼兒創設活動的空間,把室內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劃分、佈置成多個區域。

《綱要》中提出: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潛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因此,幼兒園要求教師們必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設區域,重視各區域的功能,挖掘區域活動的價值,同時還要求教師將現階段各班的主題教育資料融入到區域活動中與區域活動結合,讓區域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補充、延伸,讓幼兒在區域中透過與同伴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發展和提高。另外,幼兒園還要求教師們充分利用户外場地為幼兒開設活動區域。户外的活動場地比室內的活動場地要大,能夠減少幼兒間的相互干擾,有利於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活動,能充分發

展幼兒的個性,激發幼兒活動的主動性和用心性。户外活動環境還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讓各區域都“活”起來,使之真正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二、重視區域材料的投放,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經驗的。適宜的區域活動材料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潛力和自主性,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因此,材料對區域活動的開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師們一向認為材料豐富就是東西要多,所以,大家總喜歡把材料同時一古腦兒全投放到區域中。結果造成因材料過多,幼兒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操作的現象。根據出現的問題,幼兒園組織教師們開展了“區域活動中材料就應如何投放的探討與交流”活動,總結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計劃、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層次地投放。透過實踐:此刻,教師們在投放材料時不僅僅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能發展幼兒的各種潛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欲 望,而且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性。

三、教師適當的指導,促進幼兒的發展

《綱要》中指出:教師就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不當,或急於指導,將不利於幼兒的自主探索,使區域活動失去其價值。那麼,在幼兒的區域活動中,教師究竟起着什麼樣的作用呢?我園利用例會時間組織教師們學習了《學前兒童遊戲》——“幼兒園遊戲指導策略”。透過學習,教師

們明白: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教師既不能急於指導,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透過對幼兒的仔細觀察,再採取適當的方式介入幼兒的遊戲,給予幼兒適合的指導。

在區域活動中,我園要求主班教師在每次的活動中要有重點指導的區域,配班教師、保育老師要協助主班教師組織其他區域的活動以及各活動區域的安全,教師要做到:隨時觀察、瞭解幼兒活動的狀況。

幼兒區域活動後,幼兒園要求教師要及時做好區域活動的反思,每週寫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讓教師們透過及時的分析和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不斷地發現區域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區域遊戲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良好的常規是順利開展區域活動的保證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幼兒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幼兒在活動中,透過操作、探索,透過與同伴的學習與交流,提高了語言表達、交往、表現等各種潛力,滿足了個性發展的需要。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良好的遊戲常規能保證遊戲的正常、順利地開展。所以,區域遊戲中,幼兒也應具有良好的遊戲常規。活動中需要幼兒遵守哪些規則,就應怎樣做。在活動前,老師會和幼兒共同商討,總結出活動規則,如:在活動中要學會和小朋友協商,謙讓,輪流玩,不和小朋友爭搶玩具;活動時要愛護操作材料,不隨意擺放,不損壞材料;活動中要注意做到:説話輕、走路輕、取

放東西輕;活動結束收拾時動作要輕要快等等。透過這些具體、明確的活動規則,幼兒在活動中就明白自己該怎樣做。

五、不足之處和努力方向

雖然教師充分利用班級現有條件,為幼兒帶給限度的自主活動的空間,但園舍還存在着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在開展區域活動中,由於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化,教師指導遊戲有時比較粗淺,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期望以後透過進一步改善辦園條件和加強師資建設,從而促進我園區域活動水平不斷提高,讓幼兒更好地得到發展。

【第12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總結

區域遊戲是在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指導下,使兒童的認識水平、個性品質、社會化能力得到積極主動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結合主題活動開展自主遊戲,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鬆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區域遊戲是體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育於遊戲中的形式好之。

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益智區、科學區、手工區、建築區、閲讀區、表演區、生活區,並給相同的活動區起不同的名字,如;“淘寶屋”、“想一想”、“試一試”等,我班堅持每天開展遊戲活動,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高。

一、“活動區”為幼兒的發展提供了可能。由於是幼兒自選活動,所以兒童的意願、興趣可以獲得的滿足,他們可以輕鬆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中去。

二、“活動區”內容的設計必須符合每個班兒童的年齡特徵,與教育目標相適應。小班注意加強智力訓練,不同的活動內容都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區,投入相應的材料。每個活動區根據孩子活動的效果不斷補充或更新內容。

三、在活動區的創設中,我們考慮到軟硬材料的搭配。如軟材料,建築區,都鋪上了泡沫墊,平均每班投放五十塊泡沫地板塊。當幼兒進入建築區時,真有一種舒服的感覺。硬材料的投放要科學,美觀、合理,富有教育意義,如我班的超市物品。

四、在活動區的創設中,我們注意了要符合教育性,每個月的活動重點都在活動區中體現。如要鍛鍊幼兒肌肉,就在“活動區”投放一些麪粉、橡皮泥等,讓幼兒練習小手的肌肉。

“活動區”活動一開展,我們便把“活動區”中活動的常規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們為孩子設置了“區域活動意願表”,沒個孩子可以根據自己興趣來選擇遊戲,此外,我們逐漸培養幼兒愛惜玩具材料,玩完了,會收起來放回原處。不僅做到整潔有序,而且學會合作、分享、輪流、等待、不爭搶……

豐富多彩的“活動區”活動在培養幼兒語言交流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創造力等方面發揮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建築區”孩子們在小小的區域內,每天可隨心所欲地搭出自己最滿意的建築,如“高層飯店”、“奇特的動物園”別具一格的“大輪船”。

教師在“活動區”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除幫助一些幼兒選擇活動區外,還注意觀察每個幼兒的活動。在照顧全體幼兒的基礎上,進行重要、個別指導。我們提出給每個幼兒以表現自己的機會,尤注意在對“活動區”活動進行總結評價時,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雖然孩子的遊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第13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總結範本精選

一、背景: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區域活動這一活動形式滿足了孩子們不同的發展需要,尊重了孩子們的個別差異,它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動機會,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也不斷被挖掘出來。因此,它越來越被我們老師所重視,成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案例:

一天,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增加了新的材料—夾東西。根據孩子們不同的能力,我們分別提供了紙團、紅棗和玻璃球,讓孩子們用相同粗細的筷子嘗試從一個碗夾到另一個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們對新的材料很感興趣,都想來玩一玩。

這一天,小林最先來到了生活區,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還沒有人玩,於是就端出了夾玻璃球這個層次玩了起來。在班上,小林的動手能力相對比較弱,他試了好幾次,怎麼也夾不起來。我在邊上看了他約有五六分鐘,看他老是夾不起來,於是就走過去,蹲下來輕輕地對小林説:“小林,你試試夾紙團好嗎?”小林抬頭看看我,搖搖頭説:“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勸了他好一會,極力轉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沒有效果,小林堅持要玩玻璃球。沒辦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夾,可是還是不行。小林的動作是對了,但手不靈活,用力的方法不對。就這樣,我們夾了好一會兒,小林忽然抬頭對我説:“楊老師,你給我一個調羹吧!調羹我會舀的。”我聽了,心裏咯噔一下,心想:給不給他呢?如果給他調羹,就沒有按要求進行活動,材料提供的目的達不到。而且,給了小林調羹,其他的孩子也會要,這可怎麼辦呢?回頭又一想:現在小林的興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會去考慮換材料,可也與能老是讓小林坐着呀?於是我從櫃子裏找出了一個很小很小的調羹,交給小林。小林拿到調羹就開始勺起來。一開始是一顆一顆地勺,接着就是兩顆兩顆地勺,在勺兩顆的時候,他得意地抬頭看着我説:“楊老師,你看!”

第二天,區域活動開始了,只見小林選擇了第一個層次——夾紙團,慢慢地夾者,他的動作比較準確,夾地很專心。

三、分析與反思:

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總會發現,孩子們並不會按照他們自己的水平來選擇適合他們活動的材料的,他們往往只是按自己對材料感興趣的程度來選擇。那麼如何引導孩子來選擇適合他們的活動材料,做到既不干預太多,又不錯失任何一個具有教育價值的機會呢?

在這個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給他調羹對不對?

一開始,當小林選擇一個層次時,我們都看的出來,小林並沒有想到自己會不會夾玻璃球,他只是想玩玻璃球。當我極力地想轉移他的注意力時,小林還是在盯着他的玻璃球,這時,小林的注意力、興趣點全被玻璃球吸引了。當小林夾來夾去還是不行時,他嘗試了第一次地自我的調整,對我提出要用調羹的要求。這時,小林經過嘗試已經瞭解到了自己還不會用筷子來夾玻璃球,這個要求自己達不到,但此時他很想玩玻璃球,怎麼辦呢?於是他想到了自己會用調羹,就向我提出要用調羹的要求。這時是他自己在給自己一個台階下。當時我的內心是十分矛盾的,因為,我的心中的即時目標是固定的。在經過一陣掙扎後,我最終選擇了尊重他,給了小林調羹,滿足了他這時的需要。在隨後的活動中,小林進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調整,他嘗試用小調羹一次舀兩個玻璃球。並在第二天嘗試了第一個層次的活動。到這時,我的問題解決了。

通過這個案例,我認識到了幾點:

1、目標應隨孩子的需要靈活調整。

有時,我們往往太執着於自己的活動目標,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順着孩子一些,也許會出現另一番天地。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在同化和順應的基礎上的知識、行為的重新建構過程。小林要玩玻璃球,但按老師提供的要求他並不能達到,怎麼辦呢?小林他通過自我的調整,徵求老師的幫助,降低了要求,達到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同時,他也在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難度,這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在第二天,小林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適合自己能力的材料進行活動。在這個案例中,正是因為後來我尊重了小林的已有發展水平、能力和經驗學習方式,才使小林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興趣的滿足,使他第二天又進行了第二次嘗試(第一層次),逐步得到提高。

2、方法應靈活多樣。

在《指南》中説“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本《指南》,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當小林在開始活動時,我首先運用了觀察的方法,看看小林是怎樣進行嘗試的,當發現他有困難時,我進行了指導、幫助。一開始,我從預定目標出發,想轉移小林的興趣,但這個困難實在是很大,於是我用了示範的方法進行幫助,但這個效果也不大,最後我支持了小林的要求,先讓他用調羹來舀,從小林原有的能力上逐步進行提高,這樣既保護了小林嘗試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小林手的靈活控制能力,這樣和樂而不為呢?

3、介入之前,要學會積極等待。

積極等待是指對消極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動中教師至始至終關注幼兒的活動,當幼兒出現困難時,不是急於介入,而是給予一定的等待時間,讓幼兒通過充分的操作、探索,儘可能自己解決問題。如果小林在我轉移他的興趣時,追隨了我,那麼可能小林的困難就不存在了,他的興趣將因着一次的活動而告終,值得慶幸的是小林始終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尊重並支持了小林的選擇,這樣才更好地讓小林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瞭解了自己的困難,產生了矛盾衝突,從而進行了自我調整,自己來想辦法嘗試解決。

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觀察、分析的能力,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能力、特點,及時調整目標,進行支持、合作、引導,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滿足和成功。

【第14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結合主題活動和我園的教學特色開展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鬆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區域活動是體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育於遊戲中的形式好之一。

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大班年級組一共開設了民間遊戲區、編織區、美食區、印染區、服飾區、剪紙區、益智區、科發區、建構區、閲讀區、表演區等,堅持每天開展遊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

一、材料的投放

1、結合幼兒園教學特色——民間遊戲,挖掘農村資源,共同製作遊戲器材。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有很大一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瓶子、竹竿、絨線、紙板、草蓆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並進行製作。幼兒對各自帶來的遊戲材料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後,都紛紛去嘗試着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也進一步開發了農村資源。

2、巧用區域活動器材,讓幼兒人人蔘與各種活動。

民遊器材種類繁多,如:民間遊戲區器材有很多的品種,如:沙包、抽陀螺、滾鐵圈、抬轎子、竹竿舞、跳布袋、旱龍船、踩高蹺、拋繡球、推小車、風車、竹蜻蜓等近30個品種,但每班每種的數量較少,我們便把所有大班的民遊器材集中起來進行整理分配,責任到班,每班負責管理5、6種,然後設計遊戲方案和安排表,這樣就可以讓大班的所有孩子都能玩到所有的民遊器材。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後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後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瞭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儘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

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民間遊戲區設計了“旱龍船”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玩,還能自己組織進行比賽;但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於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同色的一雙旱龍船”該成了“不同色的旱龍船”的遊戲,如一隻是綠色,一隻是黃色,那麼就可以按照顏色進行直觀的喊口號進行遊戲。遊戲器材適當調節後,能力差的幼兒也有了很高的遊戲興趣。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

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瞭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並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過努力,雖然孩子的遊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民間遊戲區,孩子們的積極性不夠,往往會產生遊戲的倦怠感;在表演區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因此,在以後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們要組織形式各樣的幼兒活動來激發幼兒遊戲興趣。我們準備把遊戲展示、活動比賽等形式加入到幼兒活動中去,班與班之間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動,取長補短,讓每個活動區能精緻的呈現,也讓孩子們都能盡情的遊戲。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第15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關於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總結

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巧手作坊、生活區、數學區、小熊超市、閲讀區、表演區,堅持每天開展遊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半年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動區內提供的材料難度相同,對於一部分幼兒可能過於簡單,容易完成,這樣就會使其失去興趣,不利於其進一步發展。而對於另一些幼兒可能又太難,通過努力卻達不到,這樣也會使其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瞭解每個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個體和個性差異,在活動區內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兒選擇。如:在美工區投放摺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可以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摺疊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擇。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

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瓶子、種子、絨線、蛋殼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後,都紛紛去嘗試着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繫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後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後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瞭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儘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

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數學區設計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玩一個一個比,還能自己創出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比;但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於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比大小”該成了“排小魚”的遊戲,當牌排到相同的點數時,就可將相同點數之間的牌全部吃掉。更改遊戲規則後,能力差的幼兒也都想到數學區遊戲了,還自己比起誰贏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

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瞭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並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過努力,我班的區域活動在園內評比中獲得一等獎,雖然孩子的遊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第16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選集

此刻我將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如下總結: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既要思考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活動採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取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取,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小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喂寶寶、扣鈕釦、、編辮子等;“數學區”:數字象棋、圖形投放盒等;“表演區”:頭飾、手偶、手搖鈴、雙響筒、扇子、各式各樣的服裝、快板,腰鼓等進行打擊樂;“操作區”:白板畫畫、穿編花籃、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蘆、幹樹葉、毛線、穿珠子、塗顏色、喂小鳥等半成品;“科學區”裏帶給望遠鏡、小汽車、九連環、動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閲讀區:各種類型的圖書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區:廢舊紙箱、廢舊易拉罐、幼兒園帶給的大、小積木玩具,因為我班可利用空間比較有限,經過商量我班將較為安靜的區域操作區、科學區、閲讀區、數學區建立在活動室內;將表演區、搭建區建立在活動室內的牀上,區域活動時將牀鋪疊好,以供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生活區安排在室外欄杆上,將操作物品安裝在欄杆上,即方便又有立體感,大大帶給了利用空間。操作區的白板安裝在牆上,以供幼兒方便操作並根據活動狀況靈活調整

同時,我們也根據我們的主題活動將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也能進行學習活動,提高活動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區,會投放一些平時做寶寶秀時剩餘的一些材料放在區域中,讓孩子有時間時或是進行區域活動時去操作。秋天落葉,我們會帶孩子到院子裏撿一些形象的葉子,擺放在區域中,孩子在區域中會粘貼、會用手去撕、會插在頭上當頭飾等。我們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葉子方面比較有天賦。在數學區中我們會放入俄羅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讓幼兒自己去看、去比較,培養幼兒用心動腦的好習慣。在美工區中會投入剪刀、油畫棒、橡皮泥、空白紙、水彩筆等,在平時的藝術操作中剩餘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兒去參考、去仿照。有些幼兒購買的橡皮泥中會有一些模具和步驟圖,我們也會將這些現成的材料投入到區域中,方便幼兒自由選取。在表演區,會投入一些自己用毛線編的假頭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響板、玩具劍等,帶給豐富的材料。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帶給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透過帶給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能夠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取的需要。

二、區域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每個幼兒有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這也就決定了每個幼兒的潛力水平不同,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顧到每個幼兒因,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複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帶給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小班美工區“穿珠子”遊戲、教師帶給三種層次的材料,由最簡單的按同種顏色穿到兩種顏色間隔穿再到三種顏色規律性穿。益智區投放的拼圖,按塊數的不同拼(4、6、8、10)都就應體現層次性。

三、教師的指導

對於小班孩子來説,教師的現場指導顯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導幼兒根本不明白該怎樣做,所以説教師在這個區域活動中顯得十分重要。作為教師,要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就應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是應帶給舞台給幼兒自由發揮,能夠做示範,但不能過多的干涉幼兒的操作,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主角。

觀察、再指導。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觀察能夠幫忙教師準確地瞭解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比如:我們班的熙森小朋友在操作區中包糖果,糖果有大有小,糖紙也有大有小。熙森剛開始操作,他根本不明白大的糖紙包大的糖果、小的糖紙包小的糖果,經過很長時間後,熙森還是沒有掌握其規律,亂包一氣,當然,包出來的形狀肯定不好看,有的還都沒有包好,糖果都露在外面。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伸出援助之手,充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主角,給熙森指條明路。這個時候,熙森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掌握了包糖果的技巧,相信熙森對於包糖果印象很深。作為教師,我們就要了解幼兒發展的特點與需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限度地發揮幼兒的遊戲。可避免教師因不瞭解遊戲情景而產生的不適宜的干擾幼兒遊戲的指導行為。

由此可見,教師的適時介入也十分的重要。再舉兩個例子:默默很想進表演區穿區內的漂亮衣服。但是表演區內的小朋友已經很多了,小朋友們在玩過家家的遊戲,也沒有區牌能夠用了。但是默默還不想去別的區域裏玩。教師就可引導他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最後以一名“舅舅”的身份進入到表演區去玩了。如在一次搭建遊戲中,強強在不留意碰壞了小朋友搭的動物園的時候,孩子們一時,很激動,有的埋怨強強,有的以暴力攻擊強強,有的不知所措,教師立刻説:動物園是不是“地震”了,我們趕快搶救動物,把動物園修好吧!於是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了新遊戲當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將發生的糾紛。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遊戲的問題,需要介入遊戲,須找好的時機。

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發現與鼓勵,教師有時做調解員,有時做旁觀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以夥伴的身份進入到遊戲中。對於小班孩子來説,孩子在進行區域活動時發生的較多是矛盾,所以教師應以調解員的介入遊戲中,用適宜的方法幫忙孩子解決。

為了調動幼兒用心性,教師的指導儘量用鼓勵和肯定的方法,幼兒之間存在着差異,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用心思考的,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潛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後導致對整個遊戲失去興趣。

四、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區域活動能夠更好的鍛鍊幼兒的用心性,對幼兒的動作、言語、思維、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取遊戲材料,選取活動資料和合作夥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願進行遊戲。教師在整個區域活動中也不會干涉幼兒的自由。例如: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能夠選取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資料。教師不佔主導地位,幼兒是自由的,發散思維很強的。在我們小班,在區域裏玩得最開心的當屬強強、高高、玉函、笛妃、桑晨、小彤、心月、鎮昊。幼兒自己構成規則。

五、特色

對於我們幼兒園來説,特色就是棋類遊戲,我們小班的棋類遊戲有身體動動棋、動物的食物棋、數學棋、相反朋友棋及各類原始棋、整合棋。孩子在遊戲中能孩子自由探索、大膽操作、勇於創新。可能小班的幼兒沒有接觸過棋類遊戲,學習起來比較的吃力,相信在過年後會有所減弱。

六、下一步打算

1、對各遊戲的特點和組織策略還不是很瞭解,本學期,我將針對不同的主題遊戲做深入瞭解。

2、在平時的遊戲組織中,仔細觀察、探索各遊戲的特點及組織策略。

3、利用進區卡,指導幼兒有序進行遊戲。區域裏進入幼兒數量有限,以保證幼兒在區域內的安全與質量。

4、投放豐富的區域材料,保證材料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5、但是多的干涉幼兒的區域活動,尊重幼兒想象力。

6、區域活動一切以安全為主,投放安全、利於幼兒操作的材料。

我參加幼教工作快一年了,對於區域活動不算是很瞭解,也不太懂,我剛剛接觸區域活動,在這方面還很不成熟,有説的不準確的地方請見諒。但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付出努力了,就算成果不好,我也會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