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街科普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8W

街科普工作總結多篇

街科普工作總結篇1

近年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方針,不斷創新“校家同創”工作機制,從三個“點”上發力,打造全程德育,形成“無縫隙”對接,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保障點,建立三支隊伍

加強領導和提升執行力,是實施“校家同創”工程的前提與保障。為強化這一保障,我們建立了三支隊伍:

1、領導隊伍。近幾年來,我局注重加強對“校家同創”工作的領導,從兩個層面“強龍頭”建制。一是教育局成立了“校家同創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長親自擔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並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落實了工作責任,把“校家同創”工作納入學校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各學校建立了相應的“校家同創”領導小組,由“一把手”親自抓。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校家同創”工作進行分階段部署,從而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教師隊伍。只有首先使教師羣體成為充滿活力的生命主體,他們才能成為指引學生創造精神生命的“領路人”。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在全縣各中國小建立了一支責任心強、熟悉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並對他們進行了“地毯式”培訓,不斷強化“師德、師表、師愛形象、師説本領”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師藝精湛的教師隊伍。

3、家長隊伍。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搭建“校家同創”平台,我縣在各學校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創辦了“家長學校”。到目前止,全縣共創辦家長學校37所,並組建了家庭教育講師團,定期對家長進行“引導培訓”,至今累計已培訓學生家長12500餘人(次),從而建立起一支敢教、會教的家長隊伍。

二、抓住對接點,構建“三多”載體

在“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以學校為核心,營造德育同心圓。這個圓的核心是學校,中間是家庭,外圍則是社會,而軸心是孩子。圍繞軸心,我們抓住對接點,着力構建“三多”載體:

1、多形式,活動體驗式教育。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突破“高、大、空”説教式灌輸,採取“課堂教學、活動體驗、文化娛樂”等多種形式,讓德育走進學生心靈,孕育情感,激活潛能……一是確立主題開展活動,如在全縣中國小中廣泛開展的“祖國情、親子情、師生情、友伴情”的“四情”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會知恩、感恩、友愛互助、忠誠奉獻,並轉化為學習成長的動力。縣二中把“八榮八恥”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寓教於樂。河上中學開展了“忠心獻祖國、誠心獻他人、信心留自己、雄心立壯志、恆心泰山移、勤心成大業、虛心長見識、專心定成敗”的“十心”文化教育活動,並把“十心”內容融入“每週寄語”,融入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縣實驗國小以“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為主題的“五個一”教育活動頗具特色,“五個一”就是學生第一堂課講解國旗知識,第一堂美術課畫國旗,第一堂音樂課教國歌,第一次主題班會進行國旗教育,第一個晨會訓練升國旗儀式要領。二是通過組織“唱紅歌”,講紅色故事,組織家長和學生拜訪革命聖地,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現場講述革命故事,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2、多層面,細水長流式培養。德育不是一件一陣風、一時熱的事情,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漫長過程。因此,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着重從三個層面進行細水長流式培養。

(1)學校育心。就是對學生進行靈魂的塑造。我們在學校廣泛開展了“心育”,引領每個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信仰、習慣、道德和行為,並使之滲透到學校生活、德育活動、教育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做到以情動情,促進德育活動和過程情感化,實現師生互動,情知和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增強學習、人際、生活適應能力。縣三中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成為德育的固定內容;三山國小還設立了信箱、輔導室、熱線電話,多方傾聽學生心聲,關注學生健康。縣二中建立了教育中心,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發展性輔導,包括人際交往、學習、親子關係、生活適應性和青春期輔導,幫助學生緩解精神壓力、釋放不良情緒、解決困惑……

(2)家庭育情。學生從學校回到家庭,需要親情和温暖,更需要教育與引導。許多家長通過參加培訓,成了孩子“習慣導航”的老師。他們在家庭要求孩子自己整理牀鋪和房間,教育孩子安排自己衣着,學會洗滌自己的衣物,準備自己的學習用品、收拾書包……並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養成“自學總結、合理飲食、生活自理、按時計劃做事、參與家務勞動”等10個生活習慣;教育孩子養成“文明禮貌、自信樂觀、大氣勇敢、誠信負責、友善合作”等10個交往習慣。家長的這種習慣導航,有效培養了孩子的親情和基本道德素質,形成了一種孕育精神生命成長的基礎力量。

(3)社會育德。我們在鼓勵學生走向社會,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習做人,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時,還注意拓寬社會關愛面,為“校家同創”搭建起活動平台。全縣各中國小定期設立開放日、開放周,打開校門,請家長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如邀請家長參加“六·一”兒童節、讀書展示會、家庭趣味運動會、故事競賽、開放課堂以及教師、家長、學生三方共同參與的“親情會”、“交流會”等,讓家長與孩子同樂,並通過參加活動了解子女在校學習生活情況,聽取家長對學校管理的意見,使校家合作創造育人最大值。各部門也都齊心協力,共填“德育鴻溝”。縣委宣傳部把推進“校家同創”作為文明創建的重點;縣綜治委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舉措;縣關工委注意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加大亮度;縣總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等部門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重要的社會責任;各街道、社區也都建立了教育網絡,對學生的德育活動給予大力配合……這種多層面的教育,使學生始終處於德育的氛圍之中,從而形成了一種無縫隙對接。

3、多角度,“非均衡”式實施。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打破了“上下一致”的教育定勢,注意針對每所學校的特點和每個學生的個性、性別、年齡、愛好以及家庭狀況,從多角度實施“非均衡”教育,做到“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人一策”,不斷拓展、豐富德育內容。如縣一中的班級文化建設,就是以年級設計的:高一的適應性教育,高二的勵志教育,高三的思想與前途教育,這種設計都是有針對性的。馬安中學把學生自理能力,勞動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學校,切實把理想與勞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縣二中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開設了青少年模擬法庭,引導學生知法、守法、用法,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

三、找準切入點,實現“三個效應”

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縣注意找準切入點,不斷形成德育共振,實現“三個效應”:

1、時間上不留空隙。我們除在校內、家庭把德育對學生的要求內化為習慣,把習慣昇華為素質外,還組織開展了學生路途校家共同關注等活動,建立了路隊護送制度,將學校、老師的關懷送至學生家中。河上國小高度關注學生路途安全和教育,堅持護送制度,在護送中與學生交流、談心,進行滲透性教育。

2、內容上不留空白。德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博雅教育,其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高尚品德的人。因此在教育內容上,我們由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既有革命傳統教育、道德教育、警示教育、榮辱觀教育、法制教育,也有誠信教育、養成教育、自主教育、親情教育、教育和文學藝術教育等等,讓學生在內容豐富的教育中自覺培養文明習慣和良好品行。

3、對象上不留空檔。教育必須關注人的本質發展。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十分注意教育對象的廣泛性和特殊性,努力做到“不讓一個班級落後,不讓一次教育偏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留守兒童”是個特殊的羣體,也是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弱勢羣體,為了把關愛送到每個“留守兒童”心坎,我們主動與各鄉鎮、共青團、婦聯、工會、關工委等部門聯繫,共同探討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問題。縣裏成立了“留守兒童俱樂部”,在俱樂部裏創辦了“感恩欄”、“愛心留言欄”等,並制訂了“一對一”幫扶制度,縣裏77名無黨派知識分子與77名留守兒童結成了幫扶對子,通過電話、書信、網絡和不定期約見、家訪等途徑,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之成為“生活自理、學習自主、行為自力、健康自強”的社會有用之才。

街科普工作總結篇2

3月10日上午,我校召開線上推進視頻會。主會場設在辦公樓二樓會議,副校長周旗出席會議,院長辦公室、學生處、教務處、化學與製藥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負責人蔘加會議,教學院(部)的教學院長(主任)通過手機直播參加會議,會議由副校長周旗主持。

教務處處長徐亞東首先對學校前期線上教學工作的日常組織與管理、線上教學的開展等整體情況進行了總結和通報,對推進線上教學工作做出安排;化學與製藥工程學院院長謝海泉就學院線上授課方式大討論、典型網絡教學案例推廣、任課教師線上授課實施方案制定、網絡授課教學指導小組線上教學督導、優質課線上觀摩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經驗交流;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席曉麗就如何將抗擊疫情的素材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而凸顯課程的價值引領以及提升課程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基於“超星”思政課輔助教學系統開展線上教學、在線考勤、答疑和學生探究學習等方面進行了分享交流;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院長劉金江結合專業特徵就課程平台遴選、“平台+釘釘直播互動”混合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優質電子資源、搭建自我展示平台激勵學生學習等方面進行了經驗交流。

最後,周旗副校長做了總結講話,他指出,網絡教學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教學改革的方向,在課前高質量的教學資料推送、課後師生互動與答疑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優勢,廣大教師一定要認真學習和掌握先進的網絡教學方式方法,探索改進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務處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開展網絡教學的積極引導。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他進一步強調,各教學單位一是要有計劃地開展網絡教學,確保本學期整體教學任務保質保量完成;二是要採取各種方法手段,保證網絡教學效果。教師要精心準備教學資料,要加強教學互動,要在教學重難點部分講解、答疑並安排作業,確保學生學會、學懂。三是進一步探索線上教學的質量監控,保證線上教學質量。

街科普工作總結篇3

根據全區統一工作部署,區商務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全力做好20xx年科普工作,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科室負責

委領導高度重視科普工作,年初專門召開工作會部署此項工作,並制定科室專門負責此項工作,要求配合全區工作部署,全力做好此項工作。

二、結合工作實際,開展科普宣傳

xx年5月15日是我國第16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全社會共同參與,持續消除碘缺乏病”。

5月15日上午,區商務局、區疾控中心組織的“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諮詢活動在xxxx農副產品市場舉行。區商務局、區疾控中心充分利用宣傳日這一契機,緊緊圍繞宣傳主題,大力宣傳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及普及碘鹽對於保護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性,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讓更多的人認識碘缺乏病危害,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切實提高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

宣傳活動通過現場諮詢、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宣傳片、宣傳圖片展覽、裝貼宣傳畫、真假碘鹽鑑別等形式,大力宣傳碘缺乏的危害、科學補碘、食用碘鹽的重要性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教育市場管理者、食鹽經營者守法經營,呼籲廣大市民自覺食用碘鹽、正確使用碘鹽,堅決不購買私鹽、非碘鹽,維護自身健康。

本次宣傳活動共有8人蔘加,出動車輛2部,懸掛宣傳橫幅1條,展板4塊,發放宣傳材料20xx餘份。

三、20xx年科普工作計劃

1、區商務委繼續按照全區統一工作安排,積極開展各類科普工作,按時按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繼續結合工作實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主要結合5.15“防治碘缺乏病日”進行科學補碘、食用碘鹽的重要性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切實有效的提高我區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

3、與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參與兄弟單位組織的各項科普宣傳活動,通過積極參與、共同籌劃,一方面加強本單位科普宣傳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為全區科普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服務。

街科普工作總結篇4

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成才的有效途徑。課外活動有利於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基本能力。還能促進課堂教學,提高科學課堂教學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專長,培養科學人才。

為使學生全面發展,學有特長,依據縣城學區中心校要求,我們科學組全體教師組織三至六年級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辦科普手抄報這項活動。這一活動的開展,吸引了所有同學,大家興趣盎然,都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來。

我們要求所有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可以使這項活動成為一項普遍的活動,一些同學有這方面專長,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不擅長的同學也會在這部分同學的帶動下,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達到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的目的。學生在活動中,不斷髮現、不斷探索和解決一些問題,培養了各種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俗語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中學生體會到了辦科普手抄報的樂趣,所以對這項活動的興趣更濃了,熱情也更高了。交上來的作品中有許多優秀作品。

2、學生的各種能力比以前都有明顯的提高,瞭解和掌握了許多以前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3、在活動中我們還注重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給他們創造合適的機會,引導學生對一些現象進行比較、評價,他們的環保意識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動中我們還注意培養他們的互助合作的精神,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其他的同學就會主動幫助他們,現在小組中的學生都已形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5、大部分興趣小組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而且有一部分的學生交上來的作品質量很高。我們在每個班中選出了五名佼佼者,並準備給這部分同學一定的物質獎勵,以促進大家辦科普手抄報的的興趣。

在本學期的科普手抄報興趣小組活動中更多的是收穫,但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有部分學生對此次活動不夠重視,隨便應付;還有的學生辦的科普手抄報比較粗糙,不夠細心,交上來的作品質量不高,甚至有的學生完全由家長代勞等等。

這些現象和問題,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加以注意,努力爭取,把辦科普手抄報這項活動的工作做得更細、更好。

街科普工作總結篇5

根據《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縣委宣傳部、縣科學技術局、縣科學技術協會的安排部署,結合我鎮實際,於3月份開展了一次以“科技服務農村發展”為主題,以加速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為重點的科普日活動。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充分認識到開展科普系列活動的重要意義。

鎮黨委於3月5日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該項工作,成立了鎮長任組長,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鎮衞生院、鎮獸防站、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為成員單位的科普日活動領導小組。各單位共計抽調本單位業務骨幹、技術專家21人蔘加科普日活動。

二、加強針對性,結合我鎮實際,開展了貼近生活、貼近羣眾且富有實效的科普活動。

1、3月16日利用逢場日開展了義診活動,針對我鎮是血吸蟲病的重災區,以查血吸蟲病,高血壓病為主,組織義診163人次,查出臨界高血壓病人28人,高血壓病人13人,未查到血吸蟲病人。向參加義診的羣眾和趕集的農民宣傳血吸蟲病和高血壓病的預防和防治。

2、鎮農業服務中心於3月5日至3月12日開展了“科學使用農藥、肥料、保護生態環境”為主要內容的推廣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結合當前長期乾旱(180多天無有效降雨)的情況,做好合理安排作物種植、管理,確保抗旱自救工作能取得成功,同時宣傳推廣適合我鎮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農業新技術、新品種。

在科普日活動期間,鎮農業服務中心專門開展了二次培訓,蠶、桑培訓班培訓了蠶養殖技術,桑的栽培管理,如何合理用藥等。大春生產培訓班就如何選擇新品種,怎樣科學施肥,合理使用農藥開展了培訓。

3、3月16日鎮政府組織了鎮上各有關單位開展了科普日宣傳活動,主要宣傳如何節約能源資源,如何搞好節約灌溉,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如何調整,普及安全健康科學知識等。

總之,我鎮結合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日宣傳活動。累計發放資料12000份,展出掛圖5套,播放科教片二場,舉辦科普講座二次,培訓班二期,參加聽課聽講座人數360人次,諮詢服務1500人次,組織義診132次,參與科技活動的科技人員21人,出動科普車1台,受益人數達20xx人。

由於我鎮財力有限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展出的掛圖偏少,培訓的內容不夠豐富,望上級部門在今後工作中多給予支持。

街科普工作總結篇6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生活、工作和學習,讓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宅在家裏。寒假就在這樣不知不覺中過去了。然而,我們卻不能按時回到熟悉的校園,展開正常的教學和學習活動。為了讓孩子們不會停下學習的腳步,網絡授課成了一個必然趨勢。面對這種新的教學和學習模式,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和家長,都是有些手足無措的。尤其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失去了老師的監督,學習就要靠學生的自制力了,所以,這樣的學習模式也可以説是對學生的一個考驗。為了讓學習效果更好一點,我也是經過了不斷摸索和改進。

一、明確目標,讓學生心中有數。

在第一堂課中,我就明確了網絡學習期間的目標。

第一,重規範,養成良好的朗讀、書寫和聽課的習慣。好的習慣的'培養比掌握更多知識更加意義深遠。因此,要讓學生和家長把規範習慣作為第一位。

第二,重積累,拓展學習視野,浸潤語文素養。語文學科是一個涵蓋面非常廣的學科。因此要讓學生走出課本,增加積累。現階段主要是鼓勵學生增加課外書的閲讀。

第三,重快樂,勞逸結合,非常時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勤鍛鍊,為自己製造快樂。老師和家長都不要施加學習的壓力。

二、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停課不停學模式一出,各種教學平台層層出不窮。最後我選擇了微信、qq 錄播課。原因有三:

第一、被困老家,手邊只有一個手機,網絡信號不穩定。

第二、微信,qq 使用人羣多,家長比較容易上手。

第三、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錄播課可以反覆觀看,錄播時間靈活,便於學生學習。

三、綜合各種資源認真備課。

在眾人分享的各種優秀教學資源中優中選優,如樂教樂學、學習強國、優學派小程序等,視、聽、練相結合,儘量將課堂做精。各種學習資料我總是自己先認真觀看,同一個內容往往會搜索好幾個教學資源,從中擇優選用。每堂課用微課做好總結,有的文章手寫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四、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學習效果的反饋。

學生的朗讀,書寫和每天的作業,會通過各種平台反饋上來。對於學生的反饋要做出及時的評價,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總而言之,網絡授課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改進。希望戰役早日勝利,師生早日團聚在校園。

Tags:科普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