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增收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4W

增收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xx公司增收節支工作總結,公司增收節支工作總結

xx公司增收節支工作總結

xxx公司增收節支活動總結

根據xxx集團《關於強化“增收節支”工作的通知》和誠通香港《關於做好增收節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文件精神,xx公司自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全公司深入開展節本降耗、增收節支活動。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活力不足的現狀下,羣策羣力、節本降耗,本着對企業負責,對股東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從節約一點一滴做起,從管理細節做起,達到全員行動,全面開花的效果,現將活動成果總結如下:

一、精簡人員,降低人工成本

xx公司根據項目實際開工情況對各崗位人員配置進行了合理的配置。其中工程部水電安裝和土建工程師兩個崗位由編制的各2人減少為各1人。銷售部實施置業顧問末位淘汰制度,2022年度累計淘汰業績較差置業顧問2人。

二、響應四風建設,嚴控接待費用

xx公司響應中央四風建設,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控公司公關及招待費用,大幅降低宴請、聚餐,減少公費考察旅遊活動,2022年度xx公司公關及招待費用較去年降低7.82%

三、深挖管理細節,向管理要效益

辦公用品採購優先購買節能設備或產品,降低後續使用成本。建立辦公用品發放台賬,推行辦公用品支領“以舊換新”和“丟失賠償”制度。提倡雙面用紙打印、複印,儘可能地降低紙張消耗,嚴格控制

文件印刷數量,減少打印機、複印機墨粉、墨水的消耗。2022年度新購買專用雙面打印機一台;**樓處更換led節能燈管10支。

四、思想彙報專題合理利用税收政策

催促業主及時繳納房款,更換****,通過與税務局溝通,按開票面積減少計提土地使用税面積,減少土地使用税,自2022年7月減少計提土地使用税480元/月。在與xx市實驗幼兒園簽訂合作意向時,將100萬元設備設施購買款改為捐贈xx市教育局,僅此一項即可減免税收25萬元。

五、優化設計方案、改進施工工藝,更好更節約

公司在進行各工程的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召集工程部各分管工程師對圖紙進行反覆審查,對結構、材料、工藝、工序進行優化,有效避免了材料的浪費和後期施工過程中的多次變更和簽證。其中三期一標段部分室內管線由鐵管改為優質pvc管,為公司節約成本近30萬元;幼兒園設計方案,要求設計人員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反覆優化圖紙,合理確定室內外高程,達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要求;幼兒園施工前合理確定施工方案及現場平面佈置,減少臨時設施投入,調整施工用電方案和施工現場臨時防護方案,降低成本5萬元;三期一標段施工過程中合理調配回填土方,施工過程中的渣土及現場可用種植土分類堆放,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安排分類回填。減少外購土方費用約3萬元。

六、逆市中前行,節支中更要增收

節約的只是成本,發展還是要靠增收,xx公司在房屋銷**方面

廣開思路,利用多種渠道對公司樓盤進行推廣,並藉助“五一”、“十一”節假日、“客帶客”活動等帶動銷**業績增長,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2022年銷**房屋131套,較2022年增長34.4%。

xx公司

2022年1月13日

【第2篇】農民增收工作年終總結

一、基礎環境

xx鄉轄10個村子行政村子,77個村子民小組,共3008户,10380人,現有勞動力5398多人,此中富餘勞動力1080人。xx鄉20xx年農民增收計劃目標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545元,比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773元增加1772元,增長12%。

二、主要做法

(一)增強領導,精心組織。

(二)積極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

(三)鼎力扶持種養專業互助社組織,進步農民生產組織化水平。

(四)增強農業技巧培訓,鞏固好傳統財產財產。

(五)加大外出務工經濟推動力度,增加農民收入。

(六)培育農村子致富帶頭人,建立範例,以點帶面,充分調動羣眾爭當致富能手的積極性。

(七)充分施展縣機關單位的掛鈎作用,以匆匆民增收工作隊為帶動,引導農民增收。

三、完成目標任務

1、主要經濟指標:我鄉第一財產值1397萬元,增加值796萬元,農民增收增加1346元,增幅9.5%。

2、特色財產成長:新成長筍用竹780畝。

3、培育新行農業經營主體:成長叢林人家2家(四川省康養中心、秋楓山莊叢林人家)。

4、新村子扶植:扶植幸福標緻新村子10個,創建綠美新村子10個,,創建省級“四好村子”1個,市級“四好村子”8個,縣級“市好村子”8個,規範治理新村子聚居點示範點1個,打造田園綜合體1個。

5、村子級集體經濟成長:已全面打消“空殼村子”。每個村子都有必然的村子級集體經濟收入。

四、工作責任

1、落實責任。成立由黨委書記為組長,鄉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農業財產化辦公室、各村子包村子組長、村子支部書記、村子主任、村子文書為成員的農民增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農業財產化辦公室。

2、增強闡發。鄉黨委班子每季度末召開1採集農民增收專題研究闡發會。

3、樹立台賬。訂定了本想農民增收、實施,樹立完善工作台賬。

4、增強記賬治理。我鄉龍門村子有10户記賬户,鄉財產化辦公室、統計站工作人員按期不按期到記賬户家中指導記賬户規範記賬,進步了記賬質量,督匆匆按時上報縣統計局。

5、增強檔案治理。增強對農民增收剛在的材料蒐集和檔案治理,規範樹立年度農民增收工作檔案。

6、強化稽核治理,認真做好省、市抽檢和年度稽核工作。

7、增強信息上報。按時上報農民增收工作相關資料,按時上報本想農民增收工作半年總結和年終自查申報。

五、存在的問題

固然我鄉在匆匆進農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1、引進龍頭企業的力度不敷快,項目徵地租地等政策辦事等方式較慢;

2、農民市場意識不強、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是造成農民增收滯後的一個緊張原因,改變農民的思想不雅念,進步農民的生產技能任重而道遠;

3、我鄉的農民增收的渠道窄,主要是寄託經濟產品和家庭飼養業,沒有農副產品加工包裝附加值增值收入,財產佈局調劑還有待增強。

六、往後的工作偏向

一是推廣先進的生產技巧和經營理念,鼎力打造無公害、有機、綠色農產品品,專業互助社組織,進步生產專業化和組織化水平;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改變農民不雅念。充分應用長途電視教導系統,鼓吹黨的富農政策、今世農業生產技巧和經營理念,改變“傳統小農思想”,共同縣就業局等部門,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培養技能型人才,鼎力圖取縣農業局、就業局等的支持,選送優秀人才外出學習培訓技能。

三是加快引進企業項目,增加就業崗位。爭取為我鄉當地羣眾提供就業崗位。

四是扶植農產品加工基地,擴張增收渠道。引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使農產品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實現農民增收。

五是充分應用本地資源,以市場為導向,立異經濟增長方法,成長區域特色財產,變資源優勢為財產和品牌優勢,逐步成長具有區域特色的財產鏈或財產集羣。

六是增強設施農業扶植力度,鼎力吸引域表裏企業在我鄉投資扶植設施農業,在鞏固現有設施農業大户的根基上,充分施展大户的先導作用、帶頭作用,以奏效益、顯造詣來加強農民對設施農業投入的積極性。

七是加大打工經濟推進力度,繼承開展農村子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整合勞務輸出相關部門的資源,推進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增強治理維護務工人員的正當權益,為務工人員提供就業信息和司法律例諮詢辦事,贊助辦理勞務、勞資膠葛,使勞務輸出朝着康健有序的偏向成長。

【第3篇】低收入户增收工作總結

為了全面貫徹執行黨中央xx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縣委及政府有關文件精神,我張泉村黨支部、村委會結合自身實際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做好低收入户增收工作。現針對2022的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2年底低收入户基本情況

截止2022年12月我張泉村低收入基本情況如下:3000元及以下低收入户1户3口人;3000至4000元低收入户5户16人;5000元及以上5户23人。

我張泉村低收入户主要為老弱孤寡及殘疾人羣,家庭中僅有一兩個人具備勞動能力且需贍養父母老幼。針對我村低收入户的基本情況,我村兩委班子及縣幫扶工作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開展了技術培訓及送書下鄉活動,針對具體情況,逐户深入單一幫扶。

二、2022年度低收入户增收完成情況及主要做法

2022年度,為促進低收入户增收,我張泉村兩委班子結合自身情況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作用,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將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力人員編入生態林管護員,增加其收入,如楊德蒼、趙保君等户;

2、將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力人員編入保潔員,增加其收入,如趙玉芳、趙寶義等户;

3、僱傭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力人員參加村級重點項目(街坊路、改水、公廁)建設,增加其收入,如趙保君、王小冬等户;

4、與結對幫扶單位首經貿密雲分校一起,開展技術培訓、送書入户等活動,提高低收入家庭人員果樹管理等技術水平,促進增收。

三、縣幫扶户工作隊的主要做法

2022至2022年度,我張泉村兩委班子緊密聯繫對口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雲分校。針對我村低收入户基本情況,結合實際具體分析逐一研究對策,開展了一系列增收促發展活動。

1.充分利用首經貿密雲分校的科技優勢,開展技術培訓、送書入户等活動,提高低收入家庭人員果樹管理等技術水平,促進增收。累計開展技術培訓23場,受益羣眾200多人次。同時捐贈各類圖書近5000多冊。

2.探訪慰問苦難羣眾。針對我村偏遠深山區的特點,走訪慰問了劉淑英、趙保成等7户困難羣眾,送去了黨的温暖,政府的關懷。

四、2022年目標和打算

首先明確目標任務,把握工作原則

1、在上級和社會力量的全力幫扶下,通過努力,使我村低收入户的增收致富能力明顯增強,家庭收入水平明顯提高,基本生活狀況明顯改善,為基本達到小康社會所確定的生活指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2、體現以人為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則;消除貧困因素,增強致富能力的原則;創新工作思路,完善脱貧機制的原則;發揚互助傳統,構建和諧社會的原則;合理分級負擔,形成強大合力的原則。

3、再者幫助擴大就業,增加工資收入。大力實施就業援助。對於低收入户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農民,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採取多種就業援助措施,廣闢就業門路,實現就業增收。

4、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增加對低收入户就業技能培訓的投入,使低收入户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成員得到兩次免費的就業技能培訓,掌握一兩門專業技能,不斷提高科學種田水平和非農就業能力。

針對我張泉村低收入户增收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張泉村兩委班子將齊心協力,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有關要求,做好一系列工作,促進我村低收入户增收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4篇】2022年村“農户增收計劃行動”上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上半年,在鎮黨委、政府的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按照縣、鎮“農户增收計劃行動”的部署,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以加強農業產業發展為核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促進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使我村農户增收計劃工作有了新的進展。現將xx年上半年我村“農户增收計劃行動”工作總結

一、摸清底子、制定計劃

辛家莊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266户1003人。有耕地3800多畝,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558元。全村共有黨員23名,下派大學生“村官”1名,村“兩委會”班子、村民監督委員會、調委會、婦女、團組織、衞生隊組織健全,運轉正常。糧食生產主要以地膜玉米的種植為主,花椒、蘋果為主要農業經濟產業。依託縣“旅遊興縣”戰略和“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本村逐步興辦了6户農家樂、農家賓館,生意日漸紅火。養殖業以豬、雞為主,牛羊存欄少,村民養豬大多以過年自食為主,作為商品買賣的很少。村民收入主要以花椒、蘋果和務工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達280人,加上在本縣、鎮附近企業工地務工的200餘人,勞務收入佔據半壁江山。針對今年年初低温霜凍災害造成的花椒、核桃等幹雜果的絕收,駐村幹部與村組幹部通過逐户走訪、座談、開會研究,擬定了“短抓勞務近抓牧,傳統項目加創業”的發展思路,之後,我們先後制定了村上3年發展規劃、年度發展目標、農户增收計劃措施明細卡,逐項逐户落實,實行跟蹤檢查督促機制,確保各項增收措施落到實處。

二、抓發展、抓項目

一是抓主導產業發展。上半年,督促落實了460畝地膜玉米、洋芋的種植,對450畝已掛果蘋果園全部施農家肥、果實套袋200萬隻,套袋率100%,並對花椒園管理也進行了一次技術培訓,提高了管理作物水平。落實以秋補夏、以蔬菜套種280畝,把災害造成損失奪回來。二是抓培訓服務。先後舉辦了生豬養殖、雞養殖培訓培訓2次,宣傳培訓縣上扶持政策和技術知識;舉辦花椒、蘋果管理培訓一次,接受培訓的達300人次。並在春季補栽花椒1萬株、蘋果30畝。三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今年又爭取土坯房改造一批,上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個。四是抓勞務輸出。上半年,外出務工480人,同時駐村幹部還與村“兩委會”多方聯繫,承攬縣、鎮、村內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程,組織本村勞動力務工掙錢。

三、狠抓辦實事項目、改善農村條件

一是按照上級土坯房改造建設扶持政策,全村經過拆舊建新已建成磚混住房15户45間,還有4户正在修建;二是沿公路、主街道牆體統一色調刷白68户8900m2;三是村級陣地建設8間樓房7月底可交工使用;四是是村民活動中心廣場xxm2正在修建中,上級有關部門捐贈的籃球架(一副)、乒乓球桌(2張)正在安裝;五是村民自籌爭取3.5萬元硬化源中學巷道7月底完成;六是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護村河堤工程款27萬元,少數民族建房10户10萬元,新農村建設項目10萬元,投勞86個栽植小葉女貞1萬株、櫻花150萬株,綠化美化了村莊。

四、大力抓好村級班子隊伍建設,增強帶領羣眾致富能力。

一是認真落實“三雙無延伸”、“創先爭優”、“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村黨支部、村委會和村組黨員幹部按照鎮、村中心工作和各自職責,共承諾47條,提升了村級組織工作質量和標準。二是落實了年度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任務。三是認真執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法和黨風廉政制度,使村上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四是“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有計劃、有安排、有人抓,把各項任務落到了實處;五是是吸收預備黨員2名,已報鎮黨委,確定培養對象2名,入黨積極分子7名。“七一”建黨節前夕,村黨支部召開了黨員座談會,開展了黨員環衞整治活動,清理“三堆”五處10m3,垃圾10m3 ,清除村內公路邊綠化帶雜草5公里,為4名貧困老黨員送麪粉4袋,以實際行動慶祝我黨89歲生日。六是落實村組後備幹部培訓,培養村後備幹部4名,切實提高後備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增強了大局意識,提高了他們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對永葆組織生機活力意義非凡。

xx-7-7

【第5篇】“千幹萬民手拉手,落實文件促增收”工作總結

為了切實搞好“三農”服務,增強幹部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本領,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根據縣委辦、政府辦《關於開展“千幹萬民手拉手,落實文件促增收”活動的通知》(x黨辦發〔2022〕x號)精神,我局於2022年x月x日組建駐村幫鄉工作隊,抽派主要領導擔任工作隊隊長,抽派素質好,有吃苦耐勞精神,善於開拓創新,具有一定政策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身體健康、能辦實事的幹部進駐我局掛幫鄉——xx鄉xx村,認真落實“八條措施”,實現“八項目標”。 一、廣泛開展宣傳 工作隊的同志利用科技培訓時間、開會時間、田間地頭廣泛向羣眾宣傳中央1號文件精神,宣傳黨的農業發展政策、計劃生育政策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羣眾對各種政策的知曉率,提高羣眾的守法意識。 二、開展科學養殖技術培訓 工作隊通過深入羣眾生活,瞭解到當地羣眾缺乏科學養殖知識,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飼養方式落後,且在上一年發展養殖生產中暴露出一些問題。根據這一現狀,為切實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該村的科學養殖技術整體水平,提高畜產品質量,工作隊積極向本單位為該村爭取了xxxx元培訓經費,分別於“五一”黃金週期間和11月份開展科學養殖技術培訓兩期,培訓鄉行政領導、畜牧獸醫站技術幹部及羣眾xxx人次,發放培訓資料xxxx多份。在培訓的`方式上,改變以往不切合實際、照抄照搬的死板方法,在培訓內容上具有針對性,讓羣眾聽得進,易於汲收知識。主要從減少引進豬應繳反應實用方法、外二元母豬的飼養管理、仔豬培育、商品豬飼養管理,豬常見病的防治、飼料的選擇、調製及加工、優質牧草栽培等方面開展培訓。通過培訓,羣眾的科學養殖技術水平和養殖積極性大大提高,增強了農民發展畜牧養殖業的信心和決心。羣眾評價這樣的培訓班效果好,今後應多辦。 三、協助羣眾抓好生產、搞好養殖規劃、尋找致富門路 工作隊深入農户,調查瞭解羣眾的生活、生產情況,幫助羣眾搞好春耕、秋種、烤煙、畜牧生產。同時根據該村實際,積極為羣眾尋找致富門路。特別是瞭解到該村羣眾對池塘、稻田養魚有較高的積極性後,幫助他們認真搞好養魚規劃,並及時向局領導彙報,為當地羣眾爭取了xxx元的養魚經費,無償向羣眾提供xxx多尾魚苗,將魚苗分送到各户,實地向羣眾開展養魚技術培訓進行指導,積極引導其他羣眾發展畜牧業。該村已高標準建成外二元母豬基地xx個,全年引進外二元母豬x頭。 四、協助抓好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按照要求,工作隊每季度對該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進行一次調研,並寫出調研報告及上報縣“人領辦”。該村計劃生育情況:全村總人口xxxx人,總户數xxx户,今年共出生xx人,作手術xx例,計生率達xx%,二孩率達xx%,計外多孩率xx%。總之,該村計劃生育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已經形成,基礎工作得到加強,村民自治全面啟動。 五、協助抓好幫建“示範村”、“四在農家”活動創建工作 工作隊通過深入調研,與鄉村兩級班子座談,結合該村實際,制定了《縣xx局2022年掛幫示範村幫建實施方案》、《縣xx局2022年“xxxx”活動創建方案》,積極為該村“xxxx”點爭取了2噸水泥,扶持羣眾修建水泥路面硬化連户路,同時,積極發動羣眾自籌資金修路。將單位黨員捐款xxxxx元,分別送到貧困羣眾、貧困黨員、計生户、貧困兒童手中,解決他們在生活、生產上的燃眉之急,送去了黨的温暖。為紀念黨的生日,在建黨85週年之際,工作隊與該村黨員、羣眾座談、暢談我黨近年來取得的成就,我縣經濟發展現狀及該村黨建工作現狀,搭建城鄉支部手拉手橋樑,幫助該村黨員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仰,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充滿信心。 六、做到“工作”與“先教學習”兩不誤、雙促進 工作隊的黨員同志下鄉走到哪兒,就把學習資料帶到哪兒,堅持集中學習和自學,在因下鄉不能參加局黨支部集中學習的情況下,其他同志對他進行補課,學完了規定的必學和自選篇目,認真記好了讀書筆記,寫出心得體會。做到了“工作、學習”兩不誤、雙促進。 工作隊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為契機,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努力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把羣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學習效果標準,增強了宗旨意識,提高了服務本領,真正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達到了“幹部受教育,羣眾得實惠”的目的。

【第6篇】農民增收及農業農村改革工作總結

農民增收及農業農村改革工作總結

2022年,市供銷社立足服務“三農”,重點在構建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農村商品流通,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等方面實現助農增收,全年實現流通營銷人均助農增收約13元,在市委辦下達我社的農民增收任務人均增收11元目標基礎上增收2元,總結如下:

一、積極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以土地託管服務為重點,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開展以農資供應、代購代銷、以銷定產、測土配方、統防統治、農機作業、收儲加工、產銷對接等為主要內容,覆蓋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市供銷社社屬企業**市興達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實施並申報農業綜合開發土地託管項目,土地託管面積6600畝:1、在魏家鄉建設託管服務中心建築面積2370平方米。2、改建農資倉庫2000平方米。3、購置硒李加工設備10台,購置土地託管農機設備61台套。4、建設基地灌溉設施。深度開展土地託管服務,有利於形成更緊密的“涉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營銷模式,範文內容地圖增強企業實力,帶動農民增收。

(二)加強供銷社組織體系建設

1、在大竹鎮、花樓鄉、曾家鄉、八台鄉等22個鄉鎮恢復重建新型供銷合作社,提前實現全市鄉鎮所在地基層供銷社全覆蓋。2、新培育社屬龍頭企業1個。3、建設國家標杆基層社1個。4、參與規範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培育新型農民經紀人35人。

二、全面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涉及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流通、村(社區)生活服務體系、農村資金互助合作金融、基層社建設、完善聯合社治理機制、社有企業改革和轉型、資產管理等二十幾個方面,我社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現就其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市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專項小組2022年改革工作台賬的資金互助合作金融、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進行重點總結。

2022年**市委市政府下達供銷社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2022年,全社計劃完成銷售總額1.85億元,實際完成銷售總額2.13億元,比計劃增長15.13%。

2、計劃新建基層供銷社7個,實際完成22個,比計劃增長214.18%;個人簡歷計劃參與規範發展專業合作社4個,實際完8個,比計劃增長100%;升級改造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40個,實際完成70個,比計劃增長75%;開展土地農資技術託管服務面積6000畝,實際完成6600畝,比計劃增長10%;改造提升莊稼醫院10個,實際完成32個,比計劃增長220%;紮實推動再生資源開發公司的分揀中心項目建設工作,建成廢舊物資分揀中心1個。

3、加快發展農資、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購銷網絡建設,推進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和農資農家店建設,積極探索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建成農副產品、農資商品、日用消費品物流配送服務站點15個,實際完成23個。

4、切實抓好2022年度淡季化肥儲備和旺季農資供應,保障化肥淡季動態儲備5000噸,實際完成6186噸。重點抓好農資主導產品推廣,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科學配方施肥、科技服務示範,確保農資產品優質、價格優惠,服務優良。

(二)加強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改革試點工作

1、基本情況

(1)試點背景。試點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是為豐富農村融資服務類型,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羣眾增收致富提供有力融資保障。

(2)試點單位和時限。**市白沙潤豪農村資金互助社是我市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的試點單位,試點時限為2022年8月為驗收時間。

2、心得體會改革試點實質進展情況

(1)強化組織領導、深刻認識資金互助工作重要**。一是切實加強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市長倪欣為組長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相關部門、試點社所在鄉鎮的職能職責;二是遵照省、達州市關於試點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嚴格審查,認真篩選,確立以白沙潤豪舊院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為發起社,成立白沙潤豪農村資金互助社;三是組建試點社工作專門班子,由市委農辦牽頭,市供銷社和發起社積極協助配合,確保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2)確立科學實施,穩步推進資金互助工作試點。2022年7月,**市白沙潤豪農村資金互助社召開了第一屆一次社員(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試點社章程,選舉產生了首屆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和組****員。試點社確認擬入社社員120户(其中精準脱貧户16户),認領出資額為514.85萬元。

截止2022年11月,白沙潤豪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入股71户,入股資金292.75萬元,其中精準貧困户入股8户,入股8000元,貧困户入股3户,入股3000元。現借款社員户19户,借款資金262.95萬元,收取社員借款使用費49966.94元,利潤15641.82元。有力的促進了合作社內部羣眾的生產發展。

(3)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政策與經濟保障。一是各級職能部門加大對資金互助試點工作的指導,一年來,省農工委、省供銷社、達州市農工委、達州市供銷社、達州市改革辦、農辦等單位均多次來到白沙潤豪農村資金互助社現場進行工作督察,本站範文網在政策與業務給予了科學合理的指導,對試點社的工作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二是由省農工委下達的52萬元互助社配套股本資金已由農工委劃撥至市供銷社代管資金賬户,首批按比例配套的20萬元已由市供銷社代轉至白沙潤豪農村資金互助社賬户上,這對資金互助社的後續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三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協調解決試點難題,安排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陳國斌同志為主抓試點工作的縣級領導,在農村資金互助社前期籌備工作中,陳國斌同志親自召集的協調會就有4次,解決了互助社開業的幾個重要難題。政府還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解決了試點工作經費8萬元。市財政也安排好了配套的50萬元風險保證金。

3、改革試點落實取得的突破和成效

(1)展現了綜合改革成果。白沙潤豪農村資金互助社以資金互助合作為抓手,將農民社員的閒散資金用於農業產業發展,不光解決了農民羣眾融資難的困境,又拓展了供銷社為農服務新領域,讓供銷社改革為人民羣眾所認知,真正展現了供銷綜合改革新成果。(2)積累了金融業務經驗。在試點中通過對資金的組織和投放動作運作,健全制度規範管理、運行質量及效果監管的探索,掌握了一定的金融業務技能,不光為我們供銷社提供了具有一定基礎的金融業務人才,也為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試點推廣積累了寶貴的經驗。(3)促進入股社員農業產業發展。社員程祥安是資金互助社發起社白沙潤豪舊院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今年夏季黑雞養殖出現了疫情,合作社內部有23户養殖社員急需資金進行防疫,程祥安立即申請使用資金互助社週轉資金30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確保了農户不受更大的損失。

同為互助社成員的市南虹商貿公司是省級農產品產銷對接試點項目,公司建廠和設備及農產品基地總投資已達2500萬元,2022年上半年新增竹筍及豆製品兩條生產線設備又投入了500萬元。投產後,生產流動資金缺口較大,重慶、廣州的產品訂單完成受到影響,公司作為合作社成員向**市潤豪資金互助社貸款20萬元,用於富硒特色農產品標準化加工廠購買原材料,確保生產不斷檔,按期完成外銷訂單任務。

互助社社員朱松明,王健,朱娟發動當地社員46户(其中精準扶貧户3户)貸款150萬在長壩鄉桐草灣村種植紅心獼猴桃60畝,預計2022年9月初試掛果,畝產可達1000—2000斤,預計實現年收益100餘萬元。

社員魏方勇,王遠梅,魏紅春,熱門思想彙報袁召東貸款70餘萬元,入股**米倉農業有限公司在太平鎮快活坪村馱山公園後面建設四海玫瑰鄉村旅遊項目,項目流轉當地100户精準貧困户的土地400畝,通過種植觀賞玫瑰、打造農家樂及觀光旅遊已使當地70餘户貧困户脱貧,極大的助推了當地脱貧攻堅工作。項目預計2022年5月正式開園,可實現年門票收入300餘萬元。

(三)加快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試點

1、試點基本情況

(1)試點單位和試點時限。**市南虹商貿有限責任有限公司為試點實施單位,公司註冊資金578萬元,其中**市供銷社控股63%。該公司為達州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要從事農產品收購、加工、冷藏冷凍、運輸和銷售工作。試點建設時限從2022年8月至2022年10月。(2)試點目標和主要任務。改擴建農產品冷凍、冷藏保鮮庫3000立方米;購置冷藏運輸車1輛;新增10個銷售窗口農產品冷藏銷售專櫃;到2022年達到年冷藏冷凍農產品週轉量5000噸,冷藏運輸量7000噸。

2、工作完成情況。2022年9—12月,已改擴建農產品保鮮冷藏冷凍庫3000立方米,增加配備叉車1輛、托盤20個、貨架100個;2022年12月底增加購置農產品冷藏運輸車1輛;2022年3月底,已增設農產品冷藏銷售專櫃10個。2022年9月上旬,完成冷鏈物流從業人員技能培訓;2022年9—10月進行冷鏈物流庫和設施設備調試工作。

3、工作總結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培育,南虹公司冷凍、冷藏保鮮庫新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發展智慧冷鏈物流,注重冷鏈物流人才的培訓,推進了**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二是南虹公司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設備和網絡建設的投入,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網絡初步形成,解決了冷鏈物流配送短板,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減少農產品流通損耗,促進山區農民種植、養殖户脱貧增收,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三是南虹公司積極領辦、參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開展購銷業務;建設黃豆、竹筍、馬鈴薯、果蔬、生豬、黑雞等特色農產品基地,主動參與脱貧攻堅事業,加強貧困村種養殖業發展;富硒農產品加工廠常年公開招聘內包裝車間和外包裝車間工人,精準貧困户及異地搬遷户應聘者條件放寬優先。冷鏈物流體系延長農產品“出山半徑”,降低城市“菜籃子”價格,一定程度上破解農產品“進城難”問題,帶動農民工和部分貧困農民工就地就業。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涉及面廣,內生動力弱,改革專項資金少,綜合改革推進困難大。

【第7篇】全縣包村抓致富增收工作總結

包村工作已經半年了。最近,組織部和縣致富增收辦對11個鄉鎮包村工作和包村幹部,以及回村大學生進行了全面考核。這次考核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方式:一是看包村工作基礎材料;二是聽黨委包村工作開展情況彙報;三是聽包村幹部彙報;四是召開包村幹部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回村大學生座談會;五是選擇了30個重點村進行走訪調查,聽取村幹部對包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包村幹部情況:

從考核情況看,這次包村工作和以往的包村工作相比有以下五個顯著特點:一是各鄉鎮黨委對縣委包村工作決定高度重視,能夠把包村工作作為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線來抓,一切工作都圍繞這條主線轉。包村工作中,各鄉鎮黨委能及時部署包村各階段的重點工作,能夠不斷加強對包村幹部的日常管理和檢查,堅持每週一次的例會制度。二是包村幹部對這次包村工作的思想認識到位。絕大部分包村幹部都能把這次包村工作看作是縣委給他們提供的一個展示自我、鍛鍊自我、發現自我的廣闊平台,能夠下得去、蹲得住。在具體工作中能夠緊緊依靠黨委的領導,依託村兩委班子的支持,想事幹事,放手開展工作,受到了廣大農民羣眾的普遍歡迎。三是包村幹部的工作得到了村兩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於黨委重視、包村幹部真想實幹,村兩委班子對包村幹部的工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為包村幹部發揮作用創造了諸多方便條件,保證了包村工作實效。四是農民羣眾對這次包村工作給予了很高評價。普遍認為這次包村工作與以往的包村不同,包村幹部的一切工作都能緊緊圍繞農民致富增收這條主線開展,動真情、辦實事,真正把縣委的富民政策轉化成農民致富增收的實在成果。五是包村成效顯著。主要表現在社會穩定、不良債務化解、解決二輪土地承包遺留問題、產業結構調整、剩餘勞動力轉移、文明村建設等方面。

1、化解矛盾,保持農村相對穩定。村級債務和二輪土地承包遺留問題是產生農村矛盾、造成農民上訪的主要原因,經過包村幹部積極努力使一些二輪土地承包遺留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使一部分農民從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土地問題中解脱出來。上半年11個鄉鎮共新發生各類矛盾和糾紛1027起,解決952起。發生信訪案件346起,解決324起。包村工作開始前,11個鄉鎮共有不良債務6,621.5萬元,經過半年包村,共化解不良債務862.21萬元,佔不良債務總額的13.02%。11個鄉鎮共有債權2,549萬元,收回339.8萬元,佔債權總數的13.33%。

2、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包村幹部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主題,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1)全縣落實綠色食品監測面積60萬畝。與浙江杭州俞杭鎮簽訂合同,在我縣建立10萬畝綠色水稻基地,其中有機水稻基地2000畝。全縣有機農業面積由2022年的165,905畝增加到今年的232,914畝,增幅達40.4%。(2)農業產業化進程有新發展,結構調整成效突顯,種植結構更加合理,經濟作物的比例有較大增幅。萬壽菊種植面積4。1萬畝,烤煙種植面積1。5萬畝。白瓜、西香瓜、蔬菜、油料、薯類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各類養殖專業户1580户,牛羊豬的飼養數達到260,904頭(只),家禽飼養量達到850,876只,較上年比均有大幅增加。(4)11個鄉鎮共引進資金10,242萬元,為農民協調貸款6,625萬元。(5)新增種植項目112個,養殖項目115個,加工項目66個。(6)剩餘勞動力轉移方面,全縣共有剩餘勞動力33,170人,截止6月末,11個鄉鎮共轉移剩餘勞動力23,764人,佔剩餘勞動力總數的71.64%。可實現收入1。5億元。(7)農民人均收入05年預計可達到3,400元,比年增長10%以上。

3、文明村建設力度加大,收到一定的成效。上半年,123個村共植樹272,438棵,修建花壇484個,修路419,901米。省級文明村達到5個,市級文明村達到15個,縣級文明村達到56個,文明村總數達76個,佔全縣村總數的61.79%。此外,全縣的包村幹部還組織科技下鄉434次,舉辦各類農業生產知識培訓班401期,向農民提供各類致富信息1,378條。

回村大學生情況:

全縣共有回村大學生105名,目前有16名外出打工,還剩88名。按照縣委的要求,各鄉鎮黨委對回村大學生都比較重視,對所有的回村大學生都按要求安排了黨支部副書記或村委會科技副主任的職位。大部分村的兩委班子對回村大學生的工作能夠積極支持,併為其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總的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1、回村大學生都能在工作中與村兩委班子密切配合,開展工作。2、多數回村大學生能利用自己在大學裏所學的知識,積極引導、指導農民進行科學種田、科學養殖,不斷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在農業科技指導、科技服務、科技示範上發揮了積極和作用。葛首峯,高峯村黨支部副書記。負責主抓村裏的果樹場。他充分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果樹場的化學除草和藥物防蟲。針對今年的旱情,他採用微肥補充營養的辦法,保證水果質量和產量,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他還從農村報上得到百合種植信息,從山東引進了百合品種在自家的2畝田地中進行試種,效益好的話,明年將在全村進行推廣。3、在致富增收上起帶頭作用,帶頭引進新品種、新項目,提供致富信息。馬東光,久太村黨支部副書記。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在荒山養蠶,帶動村民發展養殖業,現在這個村已新增加6户養蠶户。

通過考核,總的看包村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加快農民致富增收步伐,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一是個別包村幹部對這次包村工作認識不高,工作還不夠實;二是在解決二輪土地承包矛盾,化解村級不良債務上還缺乏工作力度;三是致富增收的路子還不寬,思路還比較窄;四是有的包村幹部在文明村建設上辦法少,有危難情緒;五是有的鄉鎮黨委對回村大學生重視不夠,有的回村大學生作用發揮不明顯。

下步包村工作意見:

鄉鎮黨委要加大對包村幹部的管理力度,縣增收辦要加大對鄉鎮和包村幹部的考核、檢查、指導力度,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各鄉鎮黨委要繼續堅持定期例會制度,定期聽取、安排和佈署包村工作。進一步完善包村幹部考勤制度,加強包村幹部的管理。

2、加大化解村級債務的工作力度。上半年全縣共化解13。02%。按照今年化解村級債務三分之一的要求,下半年化解村級債務的任務還很重。因此,各鄉鎮要加大工作力,採取不同方式,利用應收應付抵帳、機動地競價發包、固定資產抵債等多種方式化解村級債務。能動地的動地,能動帳的動帳。到年底一定要完成化解村級債務三分之一的目標。

3、要抓住龍頭企業,突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把特色經濟做強做大,要向產品基地,向產品初加工、深加工發展,向產品初深加工要效益。

4、是要進一步加大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力度。強化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和服務工作,搞好信息、法律、信貸和技能服務,擴大勞務輸出,確保完成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3萬人,實現非農收入2億元。

5、向農民提供致富信息,為農民找市場,積極發展定單農業。要早謀劃、早下手,為農民尋找農產品銷路,確保農民豐產增收。

6、加強回村大學生的管理,為他們更好地發揮作用提供條件。

要幫助他們解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要求村二委班子搞好幫帶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懂科技、服務好、示範帶、信息靈等優勢,使他們儘快成為農村致富增收的主力軍。

【第8篇】科技特派員增收增效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

通過精心組織,嚴格考核,共選派26名科技人才作為科技特派員,充實到龍頭企業、骨幹產業、農業生產的前沿陣地。今年,全市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培訓200多次,培訓農民4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4萬份,推廣新技術28項,引進新品種20個,吸收農村勞動力5000人,創建專業協會10個,幫助3000個農業家庭實現人均收入近4000元,農民人均收入增幅達到15%以上,科技特派員的自身經濟效益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強領導抓保障。該市成立了科技特派員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訂

了**市《關於科技特派員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了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指導思想,規定了科技特派員的選派程序、選派對象、服務內容及服務地點,確定了工作目標和任務,提出了保障激勵措施以及組織管理機制等。

(二)選人員抓隊伍。選派好科技特派員,是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首要環節,也是關鍵環節,它直接影響工作開展的效果。該市在開展特派員工作時對專業技術人員,尋找科農的結合點,實行雙向選擇。首先根據該市水稻、畜牧、水產、林果等發展的實際需要,選擇一批具有較高素質、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下派人選,然後讓他們與農業企業、專業大户直接見面,實行雙向選擇。一年多來的實踐證明,通過雙向選擇,提高了科技資源配置的有效性,也提高了科技服務成效。對農村鄉土人才,既看自身效果,更看帶動意識。

(三)多輪驅動抓實效。一年多來,通過基地示範帶動、技術培訓推動、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利益捆綁聯動、招才引智促動,把特派員工作搞得紮紮實實,特派員真正成為農村科技播種人,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緊密結合,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是基地示範帶動。全市每個科技特派員根據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結合自己特長,重點抓一個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在基地建設中,大量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優良品種,給當地老百姓做好示範,併發揮帶動作用,加快了農村科技推廣和普及,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一年多來,科技特派員在全市共建示範基地15個,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共計12項(個)。科技特派員任玉寶創建生態鴨養殖,規模達到2萬隻。他引進魚鴨稻混養模式,引進櫻谷桃鴨、紹興麻鴨、本地麻鴨等優良品種,年獲利近30萬元。任玉寶先後通過免費提供種鴨、提供技術、提供銷路等形式,在周邊地區發展了養鴨專業户800户。

二是技術培訓推動。為滿足廣大農民對科技的渴求,科技特派員們活躍在田間地頭,採取現場講解、示範指導、入户面授、集中培訓等形式,把科技滲透到千家萬户,使農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先進的農業適用技術,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鄉土科技人才,出現了一大批種植大王、養殖能手和種養專業大户。特派員張正軍對高灣村養牛農户進行培訓,解決了農户養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農户掌握了肉牛養殖的技術,使該村基本形成養殖肉牛的專業村。實踐證明,哪裏有科技特派員,哪裏的農村科技工作就得到更快地發展。

三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推動了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科技特派員大多從事農牧業高產、高效、特色種養經營,創辦了較大規模的示範基地,這本身就是農牧業結構調整,併為農牧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同時,通過他們對周邊農牧民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帶動了更大範圍的調整。據調查,科技特派員帶動調整種植面積達1萬畝以上,帶動高產高效養殖牧户150多户,實現經濟收入達70萬元以上。

【第9篇】州委駐村入户幫助農民增收工作隊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

2022年12月25日

州委駐村入户幫助農民增收第8工作隊一行16入,帶着州委、州政府全力促進農民增收、組織實施“雲嶺先鋒”工程、探索解決集體經濟“空殼村”問題等三大任務,按照州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駐村辦)的工作要求,於3月10日赴xx縣,分別入駐縣內四個鄉鎮五個村民委員會(老城鄉庫南、波享村委會,能禹鎮星火村委會,涼山鄉冷水箐村委會,花同鄉高姑村委會),四個農民專業協會(縣果業協會,縣龍眼、葡萄產業科技協會,縣清河果蔬生產協會,縣婦女無公害蔬菜生產協會)和一個農業龍頭企業(龍川江化工有限公司)。在近11個月的工作中,全體工作隊員思想認識統一,工作目的明確,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全局的工作方針,堅持“摸實情、辦實事、解疑難”的工作方法,堅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又不擾民”的駐村方式,認真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駐村入户、駐會入户、駐廠入户幫助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嚴格遵守和執行《楚雄州駐村入户幫助農民增收工作隊員守則》和《楚雄州駐村入户幫助農民增收工作隊員管理辦法》,貼近羣眾、尊重農民,虛心好學、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清正廉潔,任勞任怨、恪盡職守,克服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經受了元謀高温氣候的考驗,意志得到礪煉,觀念得到更新,作風有了轉變,對農民的深厚感情得到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親民、愛民、為民的形象樹立,在元謀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隊員入駐地鄉(鎮)、村、協會、廠等各級的支持、幫助、配合下,助農增收、實施“雲嶺先鋒”工程、解決集體經濟“空殼”等問題的長效機制得到建立,經全體工作隊員的努力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州委、州政府賦予駐村入户、駐會入户、駐廠入户幫助農民增收工作任務,實現了預期目標,現將全隊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及成效

(一)抓宣傳學習,促進認識提高、步調統一。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當我們下派入駐各工作點後,正值村級“兩委”換屆、民主選舉“兩委”班子成員的最後階段,我們緊緊抓住這一時機,一方面積極主動協助縣、鄉、村級換屆指導組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雲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意見》,認真協助做好村級“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村委會幹部候選入進村作任職演講的機會,向村民廣泛宣傳中央1號文件,宣傳盛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宣傳省委、州委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實施“雲嶺先鋒”工程的決定,宣傳州委、州政府為全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派出幹部駐村入户幫助農民增收的指導思想、目的意義和工作要求。《雲南省農村工作守則》下發後,全體工作隊員進行了認真學習,並及時將農村工作守則30條複印給村委會幹部和各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認真組織他們學習,讓他們能理解、會運用。隨着第二階段工作的繼續,我們組織村委“兩委”班子成員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分析農民增收形勢,切實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狠抓各項增收措施的落實。通過宣傳學習,使廣大村民進一步瞭解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更加體會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對廣大入民羣眾生產、生活的關懷之情,法律意識、科技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市場觀念有了明顯轉變,許多後顧之憂得到解除,發展農村經濟,克服困難,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倍增,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健全和完善,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特別是瞭解了州委下派的工作隊為何而來,駐村入户做什麼和工作隊員的説與做,對州委、州政府的決定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工作隊員的到來和所開展工作給予的熱情和支持,為我們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羣眾基礎,實現了思想認識和行動的統一,確保了駐村入户,駐會入户、駐廠入户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抓思路制定,促進工作任務、增收目標確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使我們的工作任務與當地經濟發展實際有機結合,因地制宜找準經濟發展思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我們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馬克思主義羣眾觀,堅持吃住在村委會,工作到農户家,迅速轉變角色,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從調查研究、摸清實情,掌握村情村貌入手,走村入户,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促膝談心,廣泛交流,認真聽取村民、協會會員對黨在農村現行政策和發展農村經濟的貫徹執行中的意見建議,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掌握他們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瞭解弄清所派駐村、會、廠的自然、經濟發展現狀和制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中的主要障礙因素等問題的前提下,與新當選的村“兩委”班子和各協會會長、公司董事長認真分析、共同研究並結合實際制定了村經濟發展思路,協會經營管理、會員發展,廠的營銷策略和任期目標、年度計劃、增收的對策措施。通過實踐檢驗,由於調查工作紮實,論證和吸納民意充分、廣泛,所制定發展思路、工作措施,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順民心、合民意,得到了村民代表、協會會員和廣大職工的認可和擁護;農民增收主題突出,村民發展農村經濟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調動和激發;種植結構、品種結構得到調整,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畜禽品種改良、疾病防治,種草養畜成效明顯;經濟林果業發展良好,正在成為農民增收亮點;烤煙、花卉、蔬菜繁種訂單落實,管理運作進一步規範;科學化、規模化種養水平不斷提高;科技意識、市場意識、目標意識明顯增強,各項增收措施得到全面推進和有效落實。

(三)抓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種、養業佈局優化。調結構、優佈局、遵規律是確保農民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為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我們十分重視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切實按照省委提出的“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緊緊圍繞元謀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強農業農村工作促進農民增收的決定”,把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新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線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把抓好“反菜早果”、“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綠色產業、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重點措施來抓,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原則,突出當地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做好積極引導,分類指導,壩區調整農業結構的重點是搞好優勢農產品的區域佈局和規模化生產,在特色蔬菜、優質水果種植上作文章,走精細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路子;山區、半山區調整農業結構的核心是突出地方優勢,強調因地制宜,在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拓寬發展渠道,在特色農業上下功夫,着力抓好烤煙生產、蔬菜繁種、甜玉米及早豆種植、畜牧業、優質林果業、中草藥等經濟效益高,生產訂單落實的各類作物種植生產。通過實施,全隊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項目36個,涉及種植14630畝,養殖業725頭(只);農產品生產訂單種植面積達10萬畝,養殖業營銷131頭(只),漁業營銷12噸;經濟作物種植比重,畜牧業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在整個農產品中的比重得到提高;無公害、特色和反季節”三張牌”得到打響;生產訂單不斷規範,訂單品種從糧食、蔬菜作物向畜牧養殖和經濟林果、中草藥種植延伸;以點帶面促進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種、養結構調整優化,訂單生產擴大、營銷數量增加,特色農業的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四)抓龍頭企業,促進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健康發展。強龍頭、扶協會、建基地、聯農户、闖市場是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結構組織的有效形式。在抓龍頭企業發展中,我們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大力推進農業化經營意見》,按照“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要求,強化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如:派駐元謀龍川江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隊員,對該公司的產品外運、原料供應、基地建設等問題進行認真調研後,積極參與公司到鐵路運輸等部門協商公司產品運輸問題,提出建造部分儲備鋼罐,以備停運期間儲備酒精,實現停運不停產的建議,注意引導企業盤活現有資產,解決產品單一問題,協助公司抓好原料生產基地建設,不斷擴大原料本地化規模,搞好成本核算,扣緊公司、基地、農户產業鏈,促進了企業、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的優化整合,帶動了農民增收。在抓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公司、協會、經紀入”和“好品種+訂單”的經驗總結,全隊16名工作入員,除原州委駐村辦直接派駐協會、廠的6位同志外,按照元謀縣主要領導的要求,又賦予了10位駐村入户工作隊員,每人聯繫一户農民專業協會的幫扶職責,從而形成了全隊16位工作隊員人人都有與協會聯繫的工作任務。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以求實之風主動深入協會,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探索總結協會的組織結構、經營方式、內部管理和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如何幫助協會解決發展中的難點問題;探索在農民專業技術協會中建立黨的基層組織等相關問題;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和自願、互利、平等的原則,從加強會員管理和服務入手,突出協會與農民協作的聯動作用,主動幫助協會培育和建立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引導協會強化市場功能,克服困難,佔領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加強營銷隊伍建設,提高產品質量,樹立品牌意識,確保產品銷售渠道暢通,不斷擴大協會生產、經營覆蓋面,吸引更多農户加入協會組織;針對協會層次低、實體型少、組織鬆散、機制不靈活、制度不全和融資與抗禦市場風險能力弱等困難和問題,真心實意幫助協會排憂解難,採取四條措施培強壯大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即把“大協會做強”,通過各方努力,成功地為具有一定實力和科技水平的6個協會參加組建了“元謀縣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和“元謀縣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貸款擔保互助會”,探索出一條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新路子;把“小協會做大”,按照鄉村重點產業開發的實際需要,切實幫助協會總結成功經驗,制定內部管理規定,不斷完善經營機制,積極發展會員,創造條件,在有一定基礎的地方組建分會,使勢單力薄的協會發展壯大,如:元謀縣龍眼葡萄產業科技協會已在平田村委會和新康村委會建立了葡萄、石榴種植示範基地,會員不斷增多,種植示範不斷擴大,協會帶動、輻射作用明顯,活力得到增強;把“支部加協會”的組織模式建立在協會的管理決策中,讓幹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到實惠,如:元謀縣果業協會、南繁種子繁育協會、清河果蔬生產協會、婦女無公害蔬菜產銷協會等,已先後在協會內部建立了黨支部,部分協會會長成為了中共預備黨員,支部加協會的組織形式得到探索,共產黨員主動參與協會經營管理,率先做好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積極做好黨對個私經濟發展政策宣傳貫徹,遵章守紀,誠實守信,一個黨員一面旗的先鋒模範帶頭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協會的經營理念、管理制度得到更新,經營決策、運行機制更加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廣大農民羣眾和會員的生產發展需要;把“鞏固國內市嘗開拓國際市嘗產品上檔升級”作為協會經營農產品,打響元謀“無公害、綠色”品牌,實現協會與農民雙贏的市場定位,充分發揮工作隊員知識面廣、信息靈、有一定見解能力的優勢,主動為協會提供信息服務,幫助協會不斷改進營銷策略、完善相關章程,不斷健全“市場引協會、協會帶基地、基地連農户”的經營機制,教育和引導協會、農民和會員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科技規律,增強法律意識和商品意識,產品營銷市場得到鞏固和開拓,農民增收措施有效推進,協會得到健康發展。通過以上措施落實。時至12月,元謀縣已建立農民專業技術協會101個,會員人數達9283餘人。其中,2022年度新建立42個,新發展會員6262人。在協會總數中,屬實體型的農技協會有49個,服務型30個,技術交流型22個。農業龍頭企業的牽動,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組織機構、內部管理、營銷策略等機制的不斷建立完善,極大地推進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促進着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各類專業協會的壯大發展,已經成為農業發展新階段元謀解決“三農”問題的新亮點。

(五)抓科技培訓,促進知識更新、素質提高。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着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的增減。在全力促進農民增收工作中,我們始終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把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來抓,緊緊圍繞所派駐的村(會、廠)經濟發展要求,認真搞好科技服務,積極推廣農村先進實用技術,注意有選擇地舉辦各類種、養業技術培訓,辦好示範樣板,主動邀請縣鄉農科、水利、畜牧獸醫技術入員到協會、村委會作培訓和技術指導,引導農民進行標準化、規範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全面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積極配合地震、氣象部門組織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講授有關地質災害預防避讓措施和氣象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工作隊員上門為農户贈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林果花卉病蟲害防治》、《飼養動物疾病防治》、《無公害石榴栽培技術》、《中草藥栽培技術》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教材和科教光碟供學習使用,深受廣大農户、會員的歡迎。時至12月,全隊共組織開展各類科技知識培訓41場次,受訓入員達3929人次。通過培訓,使廣大農民瞭解了科技發展形勢,掌握了地質災害避讓方面的常識,看到示範樣板增收作用,對農業標準化、規範化、無公害化生產有了初步認識,新優品種得到運用推廣,畜禽疾病防治的觀念增強,農民的科技水平普遍提高,依靠科技進步成效明顯。

(六)抓《農民增收卡》制度建立,促進農民增收目標全面完成。突出工作重點,抓好示範引導是確保農民人均增收10%目標實現的有效措施。在建立《農民增收卡》制度、落實各項增收措施工作中,我們緊緊圍繞州委確定的增收職責任務,認真開展了走訪、調研活動,在走完所派駐地管轄的自然村,瞭解上年經濟發展,家庭收入情況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把生產條件、經濟收入處於入駐地區中間水平的自然村和所轄自然村的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及部分黨員户確定為工作隊員落實《農民增收卡》制度的重點户、示範户,並深入他們家中,詳細瞭解上一年度生產、生活和經濟收入的主要構成,與各農户促膝談心,認真分析增收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一户一策制定增收措施,把增收帳算細,屬種植業有發展潛力的,就從種植的品種選擇、栽培要點等方面制定增收措施;屬養殖業有發展潛力的,就從畜種改良、畜廄改造、疾病防治和科學飼養等方面制定增收措施;屬飲食、加工、運輸服務業有潛力的,就從做好優質服務、拓寬服務領域、發揮一技之長、確保安全、衞生和減少事故、節約成本等方面制定增收措施;屬耕地面少,勞力充餘的,就從外出務工鼓勵,幫助他們牽線搭橋,作好正確引導,主動為他們提供打工信息,走出家門促增收。通過以上工作,各示範農户均明白了自己家庭經濟收入應從什麼地方去努力,靠政策、靠科技、靠自力更生的發展觀得到進一步樹立,增收意願變為自我要求,增收措施變為自覺行動。全隊共建立和落實《農民增收卡》示範户676户,實施結果,經工作隊員與村委會幹部逐户核實,示範户人均現金收入均較上年增長10%以上,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州委、州政府賦予的增收任務,為駐地農户做出了示範,留下了思路、留下了科技、留下了永帶不走的增收措施。

(七)抓“雲嶺先鋒”工程實施,促進了基層組織建設。實施“雲嶺先鋒”工程,是落實省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大力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舉措。在組織實施“雲嶺先鋒”工程過程中,我們一方面在全體黨員中深入宣傳省委的《決定》和州委的《實施意見》,讓廣大黨員充分認識實施“雲嶺先鋒”工程的目的意義,知道“五好五帶頭”和“三個培養”的具體內容,達到統一認識,明確工作任務,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奠定組織實施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我們結合“雲嶺先鋒”工程實施的總體要求,注意抓好村委會、協會制度建設,主動幫助新當選的“兩委”班子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幫助協會完善經營管理,設置“雲嶺先鋒”工程專欄,指導村級“兩委”班子對照“五好五帶頭”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按照“三個培養”要求,抓好組織發展,引導全體黨員帶頭學習理論科技知識,帶頭參加公益事業活動,帶頭移風易俗,帶頭執行黨的決議,帶頭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帶頭繳納農業税和維護社會穩定,協助黨支部建立農村無職黨員崗和相關的活動制度,讓黨員佩帶黨徽亮明黨員身份,接受羣眾監督。同時,我們還利用黨支部有關活動日,組織全體黨員重温入黨誓詞,邀請縣、鄉有關同志到村上黨課,抓好“三會一課”活動的落實,要求每一位黨員每年至少為本村村民做二件以上看得見的實事好事,樹好黨員形象,力求使黨支部真正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使全體共產黨員真正成為宣傳政策、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帶頭致富的先鋒。時至12月,全隊共開展“雲嶺先鋒”工程宣傳培訓51場次,參訓人員2810人次;粘貼宣傳標語237條;出黑板報54期;開展黨員致富技能培訓39場次,受訓人員2153人次;有203位黨員成為了致富能手,將81名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為中共預備黨員,有40名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成為了黨支部委員、村黨小組長和村民小組長;在協會中建立黨支部8個;黨小組2個,發展預備黨員32人;南繁村種子協會還被組織部門列為“支部加協會”的示範點。“雲嶺先鋒”工程的實施,有力地推動着黨員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五好五帶頭”和“三個培養”的推進和落實,強化了基層組織建設,黨的階級基礎增強,黨的羣眾基礎擴大,黨的社會影響力和領導能力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作用發揮,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新的提升,黨員受教育,農民得實惠充分體現,黨的執政地位得到有效鞏固,深受廣大村民、會員擁護。

(八)抓擇優選項,促進“空殼村”問題探索解決。解決集體經濟“空殼村”問題,就是解決農村基層組織“有錢辦事”的問題,不僅是我們工作隊員的重要任務,而是已經成為村委會幹部的共同要求,通過認真調研,村級集體經濟“空殼”問題普遍存在,“無錢辦事”嚴重影響着村級組織服務農民作用的發揮。為切實加強村委會自身建設,壯大集體經濟,提高為民服務能力,我們針對各村實際制定新時期探索解決集體經濟“空殼”問題的思路和辦法,提出在劣勢中找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有一定基礎條件的要進一步加強管理、鞏固和發展現有成果,實現集體經濟積累效益最大化,目前無任何經濟積累,而且所處條件較差的村委會也要積極創造條件,因勢利導、多方尋求解決集體經濟“空殼”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力求通過艱苦努力,在解決集體經濟“空殼村”問題上探索出一些經驗,走出一定的路子。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一方面對所駐村委會解決集體經濟“空殼”問題進行調查、選項、分析、論證、與村委幹部研究形成共識,幫助制定具體措施,大膽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多種方式。如:藉助永武高速公路建設需要大量石料之機,充分利用村委會所轄範圍石頭資源豐富的優勢,依法依規開辦石場或協助石料加工廠搞好採石管理,收取管理費,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由村委會牽頭,成立和引進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為農民跑市嘗找訂單,協調協會與農户的關係,調處有關糾紛,依法維護農民、協會的合法權益,通過優質服務,在不損害農民和協會利益的前提下,村委會可以從協會既得收益中獲取一定的勞務費,既可解決農民無力跑市場,當心種子賣不出受損失,協會當心種子混亂,農民不守合同,所需農產品無法收購等問題,實現“三方”得利;充分發揮村委會有線電視網絡作用,提高服務質量,擴大電視收視覆蓋面,吸引更多農户選擇加入村委會管理使用的電視網絡,既可利用村委會電視網向更多農户宣傳黨的富民政策,讓廣大農民瞭解國家大事,學到更多的科技知識,獲取更多的農產品供求信息,發展自己,村委會又可通過擴大範圍,增加用户數量,按國家政策規定,收取一定數額的電視收視管理服務費,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既利民又利村集體。另一方面,我們緊緊抓住州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於每個縣搞一個探索解決“空殼村”問題試點的決定之機,按照州委駐村辦的工作要求,認真開展調查摸底,擇優選項,在與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研究,徵得縣政府領導同意的基礎上,擇優向州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了能禹鎮星火村委會發展養魚項目和新華鄉新平村委會大牲畜交易市場建設項目,經州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星火村委會發展養魚項目得到批准列為試點建設。通過各方努力工作,試點建設項目領導重視,工作措施紮實,扶持資金到位,項目建設總投資為7.85萬元,建成養魚塘水面9畝,放養魚苗4.3萬尾,村委會年均收入可達0.5萬元,試點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成效十分明顯,得到好評。通過以上多方探索和實踐,我們的思維方式得到轉變,村委會幹部的思路有了進一步拓寬,經驗得到集累,辦法各有所長,解決的途徑多種多樣。大膽想、勇於做、不畏難、解決村集體經濟“空殼村”問題必將走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效,“有錢辦事”的目標定能實現。

(九)抓好扶貧工作,促進“六個一”扶貧工程實施。貧困是制約發展的最大障礙,抓好州政府確定的“六個一”扶貧工程,不僅是掛鈎扶貧點的重點任務,同時也是駐村入户工作隊員的重要職責。在實施“六個一”扶貧工程中,作為派駐老城鄉波亨村委會、花同鄉高姑村委會和涼山鄉冷水箐村委會賦有掛鈎扶貧任務的各位工作隊員,均能嚴格執行州制定的方案組織實施,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協助鄉黨委、政府做好工作,指導村委會按規定程序組織有關項目申報,幫助村委會幹部落實各項工程建設任務,深入農户家中一户一策制定具體措施,積極主動到有關部門爭取建設資金,協調和抓好資金就位的落實,嚴守財經紀律,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抓好工程進度檢查、工程質量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如期完成建設任務。作為其他駐村隊員雖不涉及掛鈎扶貧,但仍將“六個一”扶貧工程納入駐村入户幫助農民增收的重要內容,積極尋找項目,堅持量力而行,關心所駐點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問題。時至12月,掛鈎扶貧點完成縣內移民搬遷32產,人員114人;全隊共組織勞務輸出20批439人;爭取沼氣池102口,完成14口;完成“五斜水利建設50件,為任務43件的116.3%;完成種草養畜164畝,為129畝任務的127.13%;實施人畜飲水工程20件,為710人,畜1374頭(只)解決飲水問題。“六個一”扶貧工程項目的有效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得到一定加強,貧困地區羣眾科技文化素質得到提高,貧困地區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農民羣眾自動創業擺脱貧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得到有效轉移,“打工經濟”成為脱貧致富增長點,所建項目發揮出來的成效,為全力促進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十)抓隊伍管理,促進作風轉變、形象樹立。加強管理、嚴格要求,培養紮實作風,樹立良好形象,多為“三農”作貢獻是我們全體隊員的共同意願。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相關的例會制度、彙報制度、考勤制度和請銷假制度,注意抓好隊員的學習,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全體隊員彙報工作進展情況,交流工作中成功經驗,研究和安排下步工作,統一隊員思想認識,明確各自的職責任務。作為工作隊長、副隊長,在做好所駐村工作的同時,注重加強對面上工作的指導,管好隊伍,積極主動向州委駐村辦和縣委、政府、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請示、彙報工作,爭取領導與支持,抓好制度落實,深入到隊員駐地,瞭解隊員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情況,聽取入駐鄉(鎮)黨委、政府,村委會幹部和協會會長對工作隊員開展工作,遵守隊員守則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並與之交換意見,主動到隊員派出單位介紹隊員工作、生活情況,爭取單位後盾的支持,力所能及地幫助隊員協調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做到既嚴格管理,又真誠幫助,率先垂範帶好隊伍;作為工作隊員,不負州委重託,不辱使命,注重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嚴守駐村入户、駐會入户、駐廠入户各項工作紀律,注重調查研究,堅持黨的羣眾路線,尊重羣眾、相信羣眾、依靠羣眾,虛心向羣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模範遵守黨紀國法,帶頭執行村規民約,以求真務實之風制定工作計劃和助農增收對策措施,心為民想、事為民做,恪盡職守,把所派駐的村、會、廠視為自己的家,融為“家庭”成員的一員,以“家”為中心,以“家”想問題,以“家”謀發展,為“家”辦實事,為“家”做貢獻,熱愛農民,服務農民,無私奉獻的觀念得到確立,求實、務實的作風,解決問題等才幹得到培養,肯幹事、能幹事、幹好事、求實效的形象得到樹立,鍛鍊了自己,磨練了意志,培養了與廣大農民感情,取得了理解、信任和支持,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的如期完成。時至12月,全隊共向各有關部門組織申報建設項目26個,實到位資金100.4萬元;爭取物資水泥59噸,化肥74包、鋼管250米、“旱地龍”750袋,摺合現金3.68萬元。建設項目工程的實施和做實事好事的開展,病險壩塘得到除險加固,農田用水、農民羣眾、教師、學生生活用水溝道暢通,水毀農田、坡耕地得到修復治理,村莊道路建設、村委會修繕和院內綠化得到改善;村民交通不便、路難行和村委會幹部工作生活環境差的現狀有了改變;引水管道架通、畜水池修復,解決了部分村人畜飲水困難問題;小額貸款、貸款貼息的`落實,為山區農民、農民專業協會緩解了發展資金週轉困難之急;農用物資的及時到位,保證了增產增收措施的落實;特困家庭寒衣寒被,吃糧救助的協調,體現了黨和政府關懷之情;民事、水事糾紛、羣眾受災致貧問題的協調解決和無私救助,贏得廣大羣眾信賴和稱讚;新技術引進、新品種運用、新措施推廣,極大地推動着協會效益提高和會員、農民經濟收入的增長;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

二、幾點體會

(一)抓宣傳、認識清、齊努力是做好助農增收工作的前提。只有政策、決定、決議,會議精神宣傳到位,思想認識統一,目標一致,羣眾的生產積極性得到激發和調動,對黨和政府的向心力得到凝聚,實現同心同德,協調配合,我們的各項工作才能得到有效開展。

(二)摸實情、好思路、措施實是做好助農增收工作的基矗只要虛心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意,找準癥結,廣納羣眾意見,充分尊重民意,我們的工作思路、發展目標才能清晰並符合實際,所提出的措施才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所制定的實施方案、工作內容才能穩步推進、落到實處。

(三)遵規律、突特色、結構優是做好助農增收工作的核心。只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科技規律,注意產業發展導向,突出地方資源特色,堅持因地制宜選準選實發展項目,搞好擇優佈局,挖掘生產潛力,整合生產要素,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協會實力才能增強,商品農業、效益農業和農民增收目標才可得以實現。

(四)做引導、融身民、辦實事是做好助農增收工作的關鍵。只有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注重運用提供服務、示範帶頭的方法,做給農民看、真心為民想,引導羣眾自覺行動,切忌強迫命令、形式主義和一刀切,走好羣眾路線,把羣眾之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讓羣眾真正理解、信任和支持,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調動,增收才會取得實效。

(五)嚴要求、守紀律、多奉獻是做好助農增收工作的動力。只有加強管理,不斷提高隊員政治思想素質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自覺遵守工作隊員守則,力戒形式主義,注重黨性鍛鍊和黨性修養,恪守愛民之責,善謀為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紮紮實實地為羣眾解疑難、辦實事,工作隊員的影響力、帶動力的作用才能發揮,隊員才能“當代表”,隊員的指導、引導才有活力,黨委、政府發展農村經濟策略才能有效貫徹落實。

(六)後盾強、多溝通、增投入是做好助農增收工作的保證。只有派出單位給予大力支持,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給予隊員關心、支持和幫助,隊員的後顧之憂才能解除;只有州委駐村辦和所駐縣委、政府及鄉(鎮)黨委、政府切實加強領導,工作隊員才能取得支持和幫助,工作的信心、勁頭才足;只有各級增加投入,工作隊員多渠道爭取項目建設扶持資金,充分發揮資金管理使用效益,農業基礎設施才能得到改善和加強,各項增收措施才能落到實處,農業經濟才能得到健康持續發展,工作隊員想辦之事才有強力支撐,州委、政府賦予的“三大任務”才能全面、圓滿、有效完成。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一)農業基礎設施脆弱,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制約着農業生產快速發展和農民經濟收入的增加。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廣泛發動羣眾,着力抓好以高穩農田、入畜飲水、“五斜水利、抗旱水源、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等為主要內容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夯實農業基礎,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仍應是助農增收的重要工作職責。

(二)農業信息系統建設滯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慢,農業區域特色不明顯,農民增收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加快信息系統建設,拓寬發展思路,圍繞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找準資源優勢,加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協會培育扶持力度,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着力提高經濟作物在種植業的比重,提高畜牧業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在整個農產品中的比重,變劣勢為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仍應作為各級領導認真思考,下大決心抓好的重中之重工作。

(三)農民專業協會發展不平衡,實體型協會較少,帶動拓展增收力弱,種植品種單一,傳統農產品多,名、特、優產品少,市場不確定因素大,農業組織化程度低。圍繞把小協會做大、大協會做強的目標,深化對“公司、協會、經紀人”的組織模式和“好品種+訂單”的經營模式的總結推廣,着力抓好會長、會員培訓,增強辦會能力,提高會員素質,積極幫助協會申報項目,爭取智力支持和發展資金扶持,創造條件發展一批實體型專業協會,下大決心扶持和培養一批農產品營銷大户和農民經紀人隊伍,扣緊公司、協會、基地、農業產業鏈,把協會真正建成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實體型經濟組織。

(四)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受觀念、素質和競爭加劇的影響,走出家門學技術、學致富本領的願望不強烈,宣傳力度不夠,而且外出務工入員鞏固率低,快速增收效果不突出。遵循“政策引導、有序流動、加強管理、改善服務”的方針,做好統籌協調,加大勞務輸出宣傳力度,解除後顧之憂,主動做好牽線搭橋,積極探索民間勞務輸出的有效途徑,多渠道組織農民外出務工,加強農村勞動力的訂單轉移培訓,大力發展農村“打工經濟”,着力營造環境,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二、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齊抓共管,各方努力,下大力氣解決好農村剩餘勞力轉移難的問題。

(五)實施“雲嶺先鋒”工程整體推進有差距。繼續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為載體,按照“五好五帶頭”要求,深化“三個培養”,着力提高農村黨員素質;樹立“農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的觀念,切實改善農村黨員隊伍結構;抓好制度建設,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穩步推進村民自治進程;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農村無職黨員的作用,把設崗定責落到實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動員全體黨員積極參與,堅決反對各種形式主義,多為羣眾辦實事,努力使全體黨員成為自覺學習、幹事創業、開拓創新、為民服務、廉潔自率的表率;以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實績和廣大農民羣眾滿意率來檢驗實施“雲嶺先鋒”工程的成效,以“雲嶺先鋒”工程的實施,促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執政能力水平的提高。

(六)探索解決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有錢辦事”問題任重道遠,山區村委會尤為艱難。繼續轉變觀念,勇於探索、勇於實踐,大力發展農村股份制混合經濟,在政策允許內,多方尋求增加集體經濟創收的增長點,因地制宜制定增收計劃,大膽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多種形式,把探索解決集體經濟“空殼村”問題放到村級“兩委”班子做好工作的重要日程,認真研究,制定長短計劃目標,列入鄉(鎮)黨委、政府工作檢查範圍和對村級“兩委”幹部年終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考核的重要內容,以此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使“有錢辦事”目標儘快得到實現。

(七)駐村入户、駐會入户、駐廠入户的派駐形式、管理機制應認真總結完善。開展工作必要的培訓經費應給予保證;增收項目的扶持應給予適當傾斜;隊員之間、工作隊與工作隊之間的工作經驗、工作方法的相互交流時間應統籌安排,並有所適當增多;州委駐村辦與隊員派出單位對隊員的雙重管理應加強協調;隊長、副隊長對隊員的看望應有一定的條件作保障;各級領導對工作隊員的領導、指導、幫助應形成制度並落到實處;工作隊員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要求,勤奮努力的紮實作風應持之以恆。

【第10篇】發展弱筋麥產業 促進農業增收增效工作總結

發展弱筋麥產業 促進農業增收增效 儀徵市弱筋麥協會樸席分會 我鎮地處儀徵沿江圩區,有16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6萬多畝,常年小麥種植面積2萬多畝,是農業部和省農林廳規劃的弱筋小麥產業區之一。近年來,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領導下,尤其在省農科院糧食所及市農林局領導的關心、指導和大豐中南糧油貿易公司的密切配合下,堅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因地制宜地搞好專用麥生產。去年秋播全鎮寧麥9號種植面積已超過1萬畝,約佔小麥面積的60%,有效地提升了小麥的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推動了種植業結構調整,進一步促進了農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我鎮訂單小麥的實施過程1、選準弱筋麥品種,逐年擴大種植規模自2000年以來,我鎮積極開展試驗,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品種比較試驗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以寧麥9號為發展弱筋麥主體品種,通過4年來的實踐,該品種不僅豐產性好,濕麪筋含量穩定,已是生產企業認可的糕點粉加工專用麥。2001年,我鎮種植寧麥9號2000畝,當年實際收購50萬公斤,銷售價達到1.12元/公斤,比普通小麥高0.1元/公斤。2002年,種植6000畝,收購155萬公斤,價格0.99元/公斤,比普通小麥高0.13元/公斤。2003年,種植8000畝,佔小麥總面積的40%。去年夏收後,與農民的收購價為1.06元/公斤,普通小麥為1.00元/公斤,收購價比普通小麥高0.06元/公斤。2022年,種植面積近1萬畝,實際收購近200萬公斤,在收購價格較高的情況下,仍比普通麥高0.06元/公斤,讓農民得到了實惠。2、積極調研市場,多方尋找合作企業種植弱筋麥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農業效益。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不實行產業化開發,就不可能增效,而且弱筋麥不實行產業化開發,就失去其應有的價值,而變成劣質小麥。為了真正實現產加銷產業鏈,我們闖市場跑銷路。與麪粉加工企業談判,最終在省農科院糧食所的媒介下,選定與中南公司合作。每年秋播前由企業提出購銷數量,提供一定的定金並簽定種植協議,確定種植規模,按優質標準化生產,收購時由企業出資,鄉鎮農技服務人員負責收購,再由中南公司通過海輪銷往深圳、海南的麪粉加工企業。3、採用訂單種植,逐步定準產銷模式為確保產業化開發成功,選擇訂單種植、收購形式,我鎮的具體做法是由農服中心在農民購種時向每一種植户發放一張寧麥9號種植卡,卡上註明種植的品種數量和栽培技術要求,明確收購的質量標準,加價標準(加價5%左右),農户憑此卡售糧,其經營模式是:企業+公司+農服中心+農户。同時由農服中心牽頭,村幹部配合,以一定的補貼調動村幹部的積極性,通過這種緊密有效的訂單形式有力地促進農技服務工作的開展。4、採取優惠政策,激勵農民種植。一方面,積極鼓勵農民種植,向其無償提供技術服務。除深入村、組舉辦專題技術培訓班外,還向農户發放一張明白紙,使之瞭解而且應採取的技術措施,確保了種植優質高產的專用麥;另一方面,向其優先供應農用物資,在價格上本着讓利保本銷售的原則,以調動其種植弱筋麥的積極性。5、建立弱筋種植示範基地。幾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在樑灣、三聯等村建立穩定的寧麥9號示範基地。因我鎮在外從事三產人員較多,部分農民因種種原因不願種麥。為確保基地100%面積種植寧麥9號,我們農技部門採取租賃土地的辦法,將不種麥的土地全部租賃種植寧麥9號,並付給農民每畝50元的租金。6、成立弱筋麥協會,推進弱筋麥產業化進程。2003年10月份,我們和市農林部門一道共同成立了儀徵市弱筋麥協會,為推進全鎮及全市弱筋麥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二、幾點體會經過4年的實踐,我鎮的寧麥9號種植由起先的示範種植已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由訂單種植已發展為弱筋麥產業,協會的的作用已初步凸現,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的具體體會是:1、種植弱筋麥是實現農業結構調整的有效舉措。我鎮地處沿江圩區,要想發展經濟作物來實現農業結構調整,沒有區位優勢,只有通過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來達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的。通過幾年的寧麥9號種植,不僅提升了我鎮小麥生產水平,小麥的產量明顯提高。經調查,寧麥9號要比其它品種畝增產35公斤以上,連同收購加價,農民每種1畝寧麥9號,要比種植其它品種畝增效益60—70元左右,有效地實現了農業結構調整的目的。2、種植弱筋麥可有效實現“三贏”。首先,獲得最大好處的是農民,既不增加種植成本且產量又高,每畝可實現產值400—600元,淨增加效益60—70元;其次是減輕了村幹部資金收繳的壓力,有利於税費收繳任務的完成,有效地減輕了村裏負擔,對村級債務化解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有些村幹部認為,我們情願在秋播時花精力抓種植面積落實,弱筋麥越種得多,就等於我們明年資金收繳完成得既快又多;再者就是既增加了農技部門的經濟收入,又提高了在農民中的信譽。通過對弱筋麥產前、產中、產後的鏈條式服務,增加了農技幹部的責任心,提升了服務水平,除農户得到實惠外,農服中心也可得到少量的收益,拓寬了創收渠道,靠自己的雙手,有效地解決經費不足的困難。3、實現弱筋麥產業化經營需要各方配合和自身努力,把弱筋麥形成產業化經營模式,不是單純的推廣種植某個弱筋麥品種,要想提高種植效益,其大量的工作在於能否把所產的弱筋麥能夠單收、單放、單銷。首先,我們要搞好與企業之間的協調,要以最大的誠信換取企業的誠意。幾年來,我們與中南公司的合作雙方一直都很滿意。今年麥收,山東個別麪粉加工企業和本地一私人糧商多次上門,以高於我們合同銷售價給一部分寧麥9號給他們,但我們為了信守合同,都給予了拒絕。中南公司在弱筋麥生產收購、調運、資金結算等方面也信守合約並給予了大力支持;其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我們倉容、保管條件、資金等方面原因,特別是近年糧食市場放開後,個體糧商無序、無規地爭搶糧源,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許多矛盾,而隨時出現的問題,都必須隨機應變地給予解決。這就需要我們付出很大的精力和勞力,確保既定目標的實現。回顧我鎮弱筋麥種植過程,我們為弱筋麥產業化經營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照新時期對我們農業部門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現為:一是規模不大,發展的步伐不快,組織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倉儲不足,糧食機械跟不上需要,必須隨收隨銷,影響經營效益,降低競爭能力;三是面對糧食市場放開,個體糧商搶糧源,影響糧食收購質量,這些問題還沒有積極的解決措施。三、下一步設想經過4的來的實踐,無論企業還是農民,都已認準寧麥9號為優質弱筋麥,我們將在農業部和省發展弱筋麥規劃的大好時機下,進一步發揮協會的作用,做強、做大以寧麥9號為主的優質弱筋麥產業。1、進一步強化弱筋麥協會的作用,增加大會員,修改、完善章程,讓更多的農民體驗到入會的好處。積極做好弱筋產業的宣傳、培訓工作,使全鎮農民進一步認清種植寧麥9號的好處,懂得種植技術,為發展弱筋麥產業打好基礎。2、積極爭取農業項目扶持,爭取把寧麥9號納入優質弱筋良種補貼範疇,力爭今年秋播寧麥9號種植2萬畝,佔小麥面積95%以上,使農民得到更大實惠,增加種植積極性。3、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新的解決方法,採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提高弱筋麥產業化經營水平,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而努力。

二00四年八月

發展弱筋麥產業 促進農業增收增效

【第11篇】xxxx年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總結範文

xx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工作思路,根據縣委政府下達的年度增收目標任務,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合力攻堅特色產業,以龍頭企業為抓手,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積極推動農民增收工作。

一、農民增收情況

基本情況。我鄉行政區域面積93.2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35個農業合作社,總户數980户,總人口4002人,農業人口3856人,農村勞動力2035人,xx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450元。xxxx年人均純收入達7300元,比xxxx年增加850元,同比增長12%,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780人,實現勞務收入800萬元。糧食總產量2500噸,人均糧食產量1100斤,均對貧困户脱貧25户,103人,較好的實現了增收目標。

1.傳統種植業提質升級。一是下大力氣推廣優質馬鈴薯、雜交玉米種植,改良種植模式,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單位產量。馬鈴薯同比去年人均增產200斤,人均增收近200元。二是大力發展乾果。在、、裏三個村廣泛發動羣眾,新栽植核桃1200畝,並對海洋坪村2000畝核桃示範點進行了補植撫育,對已有的成年核桃樹進行修枝、整形,施肥培土,提高了後續產出能力,今年同比去年增產10%。三是對海洋坪村3000畝金銀花進行了技改,產量大幅提升,同時積極搞好內引外聯,吸引南江商販,收購鮮花20噸,實現產值達30萬元,人均將增收近300元。四是依託現有資源,大力發展巴藥產業,目前種植的1000畝魔芋和1000畝桔梗、茯苓、天麻中藥材長勢良好。

2.特色養殖異軍突起。大力發展巴山土豬、秦巴黃牛、南江黃羊、巴山土雞特色養殖項目,着力培育種養大户、家庭農場(牧場)、農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已新增種養大户10户、家庭牧場2户,養殖專業合作社4個。

3.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變資源為資產,引進垣遠、石全石美等4家礦業公司,進行建築石料開發開採,總投資8000萬元、流轉林地近300畝,由企業司出資近300萬元新建防火通道12公里,解決了廠河溝村四、五、六社,海洋坪村五、六社近600名羣眾出行難的問題,同時解決了周邊100餘羣眾就地務工。

4.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召開在外務工成功人士座談會,通過他們帶動本鄉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及時發佈用工信息和免費就業培訓,引導富餘勞動力有序向外輸出。年內全鄉共向外輸送勞動力1500人次。

5.及時兑現種糧補貼、公益林補助等惠農資金近200萬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建立農民增收工作制度。今年我鄉及時調整領導小組,明確責任,着力研究並督促落實好農民增收工作,始終堅持將農民增收工作作為全鄉工作重心,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定期召集駐村負責人及幹部彙報會和主要領導不定期下村檢查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駐村幹部對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責任意識,把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2.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收入。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政策,確保各項強農惠農資金及時足額兑現到羣眾手中,讓廣大農民充分享受發展成果。

3.樹立典型,加強培訓。我鄉在每村重點培育一名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致富能手和種養專業户成為農村經濟的領頭羊,帶動農村一方經濟的發展,並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就業培訓,培訓農民工70人次,種養殖業技能培訓320人次。

4.着力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增收條件。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xxxx年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一是完成農村水窖建設,新建水窖77口,兑現補助資金23萬元,完成場鎮水廠取水點新建和管網建設工作,確保了場鎮居民飲水安全。二是完成場鎮水廠取水點新建和管網建設工作,確保了場鎮居民飲水安全。三是啟動户表升級改造及低電壓治理工程的規劃,預計將在xxxx年元月底前全部完工,即將啟動實施第二批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屆時將徹底改變我鄉用電不安全、用電難的現狀。四是積極申報村、裏村15公里村道路硬化項目,投勞1400個投資21萬元,對全鄉60公里村社道路進行全面管護。

三、存在問題

一是經濟基礎薄弱,產業化、城鄉化水平還很低;地處山區,長期受自然因素制約,農民增收渠道窄。

二是農村能人、致富帶頭人少,缺乏敢於擔當,敢於帶頭創業致富的農村人才,一定程度制約了農村產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

三是農業生產投入還不足,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轉換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難度較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鄉繼續堅持把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定位為主要目標,統籌兼顧抓好招商引資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危房改造、鄉村公路建設和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農村飲水等工程,切實保障增收工作順利開展。

2.繼續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程。我鄉充分利用本地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創新經濟增長方式,積極發展區域特色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和品牌優勢,如銀花、核桃、中藥材、巴山土豬、秦巴黃牛、本地山羊、鄉村土雞等是強勢產業,繼續打造“一村一品”工程,使其逐步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羣。

3.多面推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招商引資,多引進企業入駐我鄉,為鄉村解決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

4.整合資源,發力創建和諧小鄉鎮。圍繞我縣農民增收目標,進一步強化鄉黨委政府的職能作用,結合扶貧規劃,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攻堅,逐步把建成美麗、和諧、富裕的鄉鎮。

【第12篇】抓好勞動力轉移 促進婦女增收工作總結

近年來,我們鎮婦聯把搞好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作為增加婦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心環節來抓,初步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勞務中介為主導、市場化運作、規模化經營、信訪維權一條龍服務”的促進農村女勞動力轉移的新路子,到目前為止,全鎮已轉移農村勞動力33613人,佔總勞動力的84.2%,其中轉移婦女勞動力16820人,佔轉移勞動力的48%,全鎮勞務收入達20801.4萬元,其中婦女勞務收入近億元,跨出家門掙大錢,已成為我鎮婦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一、領導重視,健全組織,完善婦女勞力轉移工作機制近幾年來,農民增收幅度日趨緩慢,如何才能使婦女收入得到較快增長,已成為我鎮婦聯面臨的一道難題,1999年社會調查時我們發現,當時的星一村,全村1110多人,外出務工的就有346人,僅外出打工收入就達220多萬元,全村人均2000多元,而規模相當的西冒村,全村只有84人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只有500元,這一事實充分説明搞好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是增加農村婦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我們把這一調查結果及時向黨委政府作了回報,引起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決定把轉移農村勞動力特別是搞好婦女勞動力轉移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開始了有計劃、有組織的婦女勞動力轉移工作。一是抓網絡建立:鎮上成立了由分管工業的副書記任組長,婦聯、企管站、勞動就業辦公室、成教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勞務輸出領導小組,明確各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婦女主任,擔任勞務輸出聯絡員和信息員,鎮黨委書記親自抓,多次召開協調會議,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互動,鎮村縱向的工作網絡。二是抓責任制的建立。為強化鎮村兩級的責任意識,我們在全鎮建立了婦女勞動力轉移工作目標責任制,鎮黨委、政府與村長、婦女主任簽訂責任狀,分解落實勞務輸出任務。並制定了考核獎勵辦法,大大增強了各村婦女主任的責任意識,保證了全鎮勞務輸出工作的有序開展。三是成立中介機構,興辦鎮級勞務市場。全鎮共成立勞務中介機構八家,還有一家正在籌建之中,因鎮村合併精減下來的原大狄村婦女主任石太蘭,繅絲廠下崗女工吳秀芳,下崗不失志,先後帶頭興辦起“**鎮勞動就業服務站 ”、“**鎮盛達職業介紹所”兩家中介機構,以人為本,誠實守信,業務越做越大,自2000年以來先後向上海、浙江、蘇州等地輸送女工6000人,成為**鎮勞務市場的領頭羊。四是抓調查摸底,建立女勞動力輸出檔案。我們對全鎮21個村的勞動力轉移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並對全鎮待轉移勞力進行抽樣調查,通過調查,全鎮有婦女勞力22555人,已轉移16820人,全鎮尚有5735名婦女未轉移,通過調查摸底,根據未轉移勞動力的年齡、文化程度、就業意識、技術技能進行分檔歸類,為崗前培訓和向企業輸送人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分類指導提供了依據。二、宣傳發動,激勵婦女外出創業幾年來,我們一直把勞務輸出作為促進婦女增收的重要措施,緊緊抓在手中,逢會必講勞務輸出的意義和婦女外出勞務的好處,利用“三八”婦女節等節日召開勞務輸出座談會,利用廣播、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向廣大婦女反覆宣傳,婦女外出勞務能使婦女經濟上日趨獨立。家庭地位、社會地位亦將隨之提高,同時我們還注意培養和發掘婦女外出務工緻富的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婦女,感召婦女。貧困婦女吳美琴通過勞動中介去上海電子廠打工,年收入萬元以上,很快改變了貧困落後的面貌,我們將這一典型事例在全鎮廣為宣傳,一石擊起千層浪,從而激發了全鎮婦女創業就業的激情,消除了固守本土、小富即安、害怕受騙上當等消極畏難情緒,樹立起跨出家門,共同掙錢,外出打工,就能快富的新觀念,目前外出務工已成為我鎮婦女特別是青年女性的新追求。三、定單培訓,為農村婦女外出勞務打基礎勞務輸出的最大障礙是勞務人員的文化技術素質亟等提高,往往是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對口的勞務人員,為了解決這一瓶頸問題,我們在強化國中畢業生接受技能培訓的同時,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辦法,開展“定單”培訓,我們走出去,瞭解用人單位對所需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技術特長等方面的要求,然後用請進來的辦法,請用人單位來我鎮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近幾年來,我鎮先後舉辦電子、服裝、花木等培訓班50期,培訓勞務人員6135人次,其中婦女3421人,今年上半年,就開辦服裝培訓班2期,電子班2期,花木班2期,培訓婦女400多人次。四、以人為本,強化管理,為婦女外出務工提供優質服務隨着市場就業機制的形成,要求我們在勞務輸出指導方式和服務工作方面,必須努力創新,為此我們着力抓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規範管理,增強中介服務的能力和信譽。鎮婦聯配合勞動力轉移辦公室把八家民營中介公司組織起來,統一抽調60多人在上海、崑山、蘇州等地設立了辦事處,統一收集和發佈用工信息,統一中介服務的收費和工作流程,實現分工協作,資源共享,使我鎮勞務市場與上海、浙江、蘇州等地的工廠企業建立起正常的業務關係,不但使我鎮的勞務輸出走上了規範化的軌道,還在為周邊的市縣服務中樹立了良好的信譽,上海英華達等企業每次招工時,優先錄用我鎮輸送的人員。(二)強化維權,保障外出婦女的合法權益。由於農村婦女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常常與用人單位發生矛盾,為保障我鎮外出婦女權益不受侵犯,首先我們要求中介公司與信譽較好,勞保待遇較多的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我鎮外出勞務婦女提供基本保證,其次,我們在對婦女進行技能培訓的同時,加強法律知識的培訓,使婦女學法、懂法、守法。在輸送婦女進廠時,還給每人贈送一份材料袋,內裝婦女權益保障、勞動法、合同法等學習材料,並附上致外出女工及女工家長的一封信,使女工進廠後能經常學法,同時我們還教育婦女自覺遵守廠規廠紀,保證女工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對女工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我們協同中介部門及時赴廠幫助調解處理,最大限度地維護女工權益。同時,我們在上海、蘇州等地還設立了辦事處,參與廠方的管理,及時關心女工工作生活情況,對用工方違反合同,辭退的女工,我們為女工極力爭取廠方補償,並積極為其聯繫合適廠家,直到女工再次就業為止。(三)關注特殊羣體,優先安排轉移困難婦女在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優先安排貧困婦女、軍嫂、三峽移民就業,崗前培訓時,我們對一些貧困户實行免費培訓,並對貧困户勞動力轉移採取優先安置的扶持政策,此舉使我鎮不少結對扶貧户找到了較好的就業崗位,如三峽移民楊長斌剛落户我們**鎮,針對其具備熟練縫紉工的優勢,經多方聯繫協調,該同志已在新辦的獨資企業——雅爾美服飾有限公司落實了就業崗位。五、發展二、三產業,促使婦女勞動力就地轉移搞好勞務輸出必須堅持異地輸出與就地轉移同步,就業與創業並重,才能實現由農到工的大轉移。為了確保婦女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幾年來,我們大力發展個體民營企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一是針對本鎮繡花、絎縫的優勢,鼓勵女能人興辦服裝、繡花、絎縫等勞動密集型企業,2003年度受南通市婦聯表彰的勞動力轉移先進個人、繡花能手徐梅蘭,投資200多萬元興辦起繡品廠,目前已有工業機120台,電腦繡花機9台,吸納婦女勞動力200多人,同時在全鎮興辦起20多個繡花點,在她的帶動下,全鎮共有繡花、絎縫廠10多家,繡花、絎縫加工點30多個,全鎮有近5000多名婦女從事繡花絎縫業。二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身為鎮婦聯主席的我,自覺服從黨委、政府分工,遠赴寧波、上海、深圳、蘇州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績,從洽談到試投產僅為兩個月的雅爾美服飾公司已吸納女工80多人,產值70多萬元,目前該公司準備擴大投資,組建雅爾美集團,預計能吸納女工500多人。到目前為止,全鎮已有工業企業677家,吸納工人6025人,其中用工人數達100人以上的企業就有16家。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全鎮有各類服務業和個體工商户3302家,從業人員達7264人,在全鎮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的13289人中,婦女勞動力就佔了80%。我鎮婦女勞動力轉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領導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與先進鎮相比,差距更大,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婦女技能和法律法規培訓,不斷開拓勞動力市場新領域,同時拓展國外勞務輸出業務,力爭今年新增轉移婦女勞動力800人,使我鎮婦女勞動力轉移工作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抓好勞動力轉移 促進婦女增收

【第13篇】xxxx年農民增收工作自查工作總結範文

xxxx年,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我鄉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出發點,抓好特色產業、引進龍頭企業,不斷提高農民科學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水平,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並對一年來的工作進行自查自糾,現將自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鄉下轄10個村,53個社,一個居委會,共2932户,11849人,現有勞動力5353人,常年務工3017人。鄉xxxx年農民增收計劃目標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650元,比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680元,增長22.03%。通過全鄉幹部羣眾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到xxxx年11月止我鄉實際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725元,比xxxx年增收755元,同比增長23.07%,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2117人,勞務收入2880萬元,貧困人口減少296人,較好地實現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農民增收任務。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我鄉通過召開促農增收動員會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全鄉幹部職工促進農民增收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把思想統一到縣委、政府的決策上來,把推進該項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鄉促進農民增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完善工作落實機制,着力研究並督促落實好相關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目標責任制度,把促進農民增收工作分解落實到班子成員和相關責任人,注重實效,建立促農增收工作隊考勤機制和每週一例會彙報制度,並建立年終考核激勵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合力攻堅機制,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成員單位協同抓、有關部門配合抓,深入開展“掛幫包”活動,幫助農户制定增收規劃,形成推動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強大合力。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深入開展“兩個帶動”,推行“專合組織+基地+農户”模式,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完善風險防範機制,大力發展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逐步增加保險品種,擴大保險覆蓋面,同時加強市場監測和預警,定期發佈生產資料和農產品價格信息,不斷提升“三農”服務能力。

(三)做優農業特色產業,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

1.穩定糧油產業。鼓勵土地向專業大户、專業合作社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穩定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我鄉堅持“鞏固面積,加強管理,提高單產”的方針,強化技術培訓、並通過品種更新、割制改革、推進測土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和加強管理等措施來提高傳統產業單產。糧食播面穩定在2.34萬畝以上,產量0.82萬噸以上;油菜播面穩定在0.46萬畝以上,產量0.11萬噸以上。xxxx年,糧食生產實現農民人均收入550元。

2.做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茶葉、核桃“雙百工程”。一是加大對村、村、村、村、村茶葉示範帶5400畝茶葉的管護和補植;二是加大核桃產業的發展規模。在搞好村、村1100畝核桃管護基礎上,已全面完成核桃新增擴面1500畝;三是積極探索在茶葉和核桃空行套作甜葉菊、藥南瓜等中藥材,大大緩解了農民種茶前期無收益的問題;四是大力發展梨園350畝,現已全面完成梨樹的栽植和管護,明年將掛果。xxxx年,實現農民人均收入1005元,同比增加200元。

3.做優特色產業。重點抓好以空山黃牛、巴山土雞、中藥材等具有比較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產值力爭突破8000萬元。加強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發展專合組織5個、專業大户20個,因地制宜發展水產養殖,通過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助農增收。

4.拓展第三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着力打造“梨園壩古村落鄉村旅遊”。年實現旅遊接待人數達到1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突破50萬元,以此促進農民增收。

5.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基地+農民”的形式加強產業化經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面對傳統農業產值比重大、產品單一、附加值低等問題。引進了川通清銘白茶專業合作社和秦巴生態牧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及組建專業合作社5個。以村和村為核心和起點,帶動周邊區域的共同發展,擴大項目的影響力,為當地及周邊居民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常年增加1500餘人就業。有利於增加鄉村居民的收入,加快脱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6.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充分調動羣眾爭當致富能手的積極性。通過深入各村對我鄉的種植大户、經濟型小老闆、外出務工之星、養殖能手等致富能手進行調查摸底,共有27位農民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我鄉通過培養致富帶頭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引導廣大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對農民黨員、致富能人的培訓,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1期,培訓黨員107名,致富能人161名,對黃正洪等7户種養專業户進行資金扶持3萬餘元,“7.1”召開鄉致富能手錶彰大會等形式,有效地調動了農民致富的積極性。

(四)提高農民工技能,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1.擴大勞務輸出。加強就業培訓,力爭每户都有一個明白人、創業人、技能人、文明人、就業人。加強就業指導,搞好綜合服務,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不斷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共培訓農民工1000人次,輸出勞動力5100人次,其中從事非農產業勞動力4000人次,實現勞務收入2000萬元。

2.就近轉移農民。大力推進項目建設,高度重視非農經濟發展,重點培育一批加工、運輸、建築等非農產業,積極引導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吸納農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年內回引創業人員2人,就近轉移勞動力200人,實現收入100萬元。

3.加快城鎮建設。按照城鄉一體化思路,引導農民向城鎮、新村聚居集中。堅持產城一體、產村相融,以城鎮、新村建設帶動產業發展,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拉動社會需求,有效增加就業崗位,為農民增收搭建平台,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

(五)深化農村產權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1.加快產權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使用權和所有權、房屋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的確權頒證和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股份量化等工作,農業特色產業所有權、標準化生產基地物權,根據業主申請搞好確權登記。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理產生新增耕地確權到農户。

2.引導流轉交易。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鼓勵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户、農民合作社有序流轉,共流轉土地1900畝;規範化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依法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逐步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障農民權益。鼓勵農民通過房屋、農機具等資產及生產資料租賃取得收益。

(六)兑現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1.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認真落實耕地地力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農業補貼政策,按時足額發放各類強農惠農政策資金,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

2.推進精準扶貧開發。積極爭取和落實好各類扶貧政策、項目和資金,紮實推動基礎扶貧、產業扶貧、新村扶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生態扶貧,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減貧對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要達到2300元以上,貧困人口增收幅度高於全縣平均水平。

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户籍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保險覆蓋面,提高參保率。xxxx年,全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0.95萬人,新農合參保率達100%,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45%以上,不斷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補助水平。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自查,雖然我鄉在促進農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1、引進龍頭企業的力度不夠快,項目徵地租地等政策服務等步伐較慢。

2、農民市場意識不強、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是造成農民增收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能任重而道遠。

3、我鄉的農民增收的渠道窄,主要是依靠經濟產品和家庭飼養業,沒有農副產品加工包裝附加值增值收入,產業結構調整還有待加強。

四、今後的工作方向

一是聚力優勢產業發展,在羣眾增收致富上下功夫。

1.繼續加大茶葉的管護和擴面。加大對村、村、村茶葉示範帶的管護。

2.加大核桃產業的發展規模。在繼續搞好村3500畝核桃的管護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省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力爭在全鄉新植清香核桃2000畝。

3.加大梨園產業的發展規模。

4.繼續擴大中藥材套作,在茶葉、核桃、梨園中套作甜葉菊、藥南瓜等藥材,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5.積極推進梨園壩古村落保護,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轉變農民觀念。充分利用之聲等各種宣傳手段,宣傳黨的富農政策、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轉變“傳統小農思想”,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培養技能型人才。

【第14篇】民政侷促進城鄉居民樂業增收工作總結範文

民政侷促進城鄉居民樂業增收

xxxx年上半年,市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於深入實施全面創業行動,進一步促進城鄉居民樂業增收的意見》,緊緊圍繞“共同發展、共享服務,就業惠民、創業富民”原則,深入實施退役士兵創業樂業行動,認真落實退役士兵創業樂業優惠政策,積極搭建退役士兵創業樂業平台,努力培育擁有一技之長的退役士兵,幫助他們實行創業就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構建強有力的退役士兵就業培訓系統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完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的組織機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市民政局認真調研退役士兵的安置和就業創業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市退役士兵的基本情況,推出了訂單式培訓促進退役士兵創業樂業工作。我市成立了**市退役士兵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在建立領導機構的同時,我們還在所轄的鄉鎮、街道社務辦設立了退役士兵訂單式培訓指導和服務中心。兩級訂單式培訓組織機構的建立,為訂單式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障。

二是依託職業培訓機構,實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在綜合考察培訓機構培訓資質、師資力量、培訓質量和地理位置的基礎上,我們定點選擇了市區兩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全市四所規模較大的駕駛培訓學校負責去年冬季退役士兵的職業技能培訓。今年上半年共有314人報名參加由市民政局組織的電腦維修、數控、駕駛等多個專業的免費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截止6月底,已有近250人完成了職業技能培訓,大部分走上了自主創業、就業的道路。

三是制定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訂單培訓工作聯動機制。市退役士兵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協調,得到了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工商局、市教育局、市工商聯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市政府多次召集聯席會議,研究部署退役士兵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的各種事項。聯席會議實現了各單位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為退役士兵、企業、培訓機構搭建了溝通橋樑,拓寬了訂單式培訓工作的渠道。

四是多渠道廣泛開展退役士兵創業就業培訓。結合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市民政局組織各培訓學校根據退伍軍人現狀開設的創業就業培訓,聘請專家老師就當前就業現狀、就業技能、就業扶持政策以及創業流程等方面對退伍士兵進行全方位指導,幫助他們系統學習知識與技能,理清創業思路,增強其創辦企業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各鄉鎮、街道根據各自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創業就業培訓,實施跟蹤指導,截止6月底,已開展創業培訓210人次,90%以上的退役士兵實行創業就業。

二、提供個性化就業創業服務

一是先簽約後培訓,開啟“招聘 培訓”新模式。在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下,我市民政部門每年都要舉辦1次退役士兵就業專場招聘會。今年3月2日,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退役士兵就業專場招聘會在**市人才市場隆重舉行,邀請到了江豐電子、世茂銅業、格萊特休閒用品等80餘家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近2000個,有63名退役士兵與企業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二是建立信息台帳,加強對退役士兵的長期常態管理。為了全面、準確掌握退役士兵就業、創業狀況,我們充分利用各鄉鎮(街道)、行政村的組織優勢,將全市退役士兵的信息資料進行了登記建檔,動態掌握全市退役士兵的資源總量、地域分佈、結構狀況、培訓和就業意願等信息,為我市開展退役士兵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和就業服務建立了信息台帳。依託台帳,我們研究制訂了滿足退役士兵意願的訂單式培訓項目,聯繫市內大中型企業,舉辦了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

三是加強宣傳,營造良好創業樂業氛圍。市民政局協調各鄉鎮、市人才市場組織動員用人單位和退役士兵積極參加專場招聘活動,充分利用發放宣傳單,專項招聘會等進行活動宣傳,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人員上門服務,進行職業指導和政策宣傳,將收集到的用工單位的崗位信息發放到退役士兵手中,使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活動家喻户曉,深入人心,使未就業並想就業的退役士兵及時瞭解掌握就業扶持政策和用工招聘信息,幫助其選好崗應好聘,促進更好就業。

四是加強職業指導,充分落實政策支持體系。市民政局指導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承訓學校向退役士兵做好就業前的政策諮詢和職業指導工作,讓每位退役士兵都知曉有關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瞭解市場就業創業的方針指向,在做好推薦就業的同時,也鼓勵其自主就業、創業。

三、加強工作服務保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市民政局將鼓勵退役士兵創業就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搞好統籌規劃,明確工作目標,逐級分解任務,創新工作舉措,健全長效機制。

二是強化各方聯動,推進任務完成。市民政局和市人武部、市人社局、各鄉鎮(街道)密切協作,在退役士兵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指導等工作上強化組織協調,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狠抓重點工作的推進落實,確保退役士兵創業就業工作按時保質完成。

三是加大依法管理力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市民政局充分發揮退役士兵和用人單位之間的紐帶作用,監督用人單位與退役士兵簽訂勞動合同,引導用人單位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維護退役士兵作為勞動者、創業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編輯:傑作)

【第15篇】2022年村“農户增收計劃行動”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摸清底子、制定計劃

辛家莊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266户1003人。有耕地3800多畝,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558元。全村共有黨員23名,下派大學生“村官”1名,村“兩委會”班子、村民監督委員會、調委會、婦女、團組織、衞生隊組織健全,運轉正常。糧食生產主要以地膜玉米的種植為主,花椒、蘋果為主要農業經濟產業。依託縣“旅遊興縣”戰略和“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本村逐步興辦了6户農家樂、農家賓館,生意日漸紅火。養殖業以豬、雞為主,牛羊存欄少,村民養豬大多以過年自食為主,作為商品買賣的很少。村民收入主要以花椒、蘋果和務工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達280人,加上在本縣、鎮附近企業工地務工的200餘人,勞務收入佔據半壁江山。針對今年年初低温霜凍災害造成的花椒、核桃等幹雜果的絕收,駐村幹部與村組幹部通過逐户走訪、座談、開會研究,擬定了“短抓勞務近抓牧,傳統項目加創業”的發展思路,之後,我們先後制定了村上3年發展規劃、年度發展目標、農户增收計劃措施明細卡,逐項逐户落實,實行跟蹤檢查督促機制,確保各項增收措施落到實處。

二、抓發展、抓項目

一是抓主導產業發展。上半年,督促落實了460畝地膜玉米、洋芋的種植,對450畝已掛果蘋果園全部施農家肥、果實套袋200萬隻,套袋率100%,並對花椒園管理也進行了一次技術培訓,提高了管理作物水平。落實以秋補夏、以蔬菜套種280畝,把災害造成損失奪回來。二是抓培訓服務。先後舉辦了生豬養殖、雞養殖培訓培訓2次,宣傳培訓縣上扶持政策和技術知識;舉辦花椒、蘋果管理培訓一次,接受培訓的達300人次。並在春季補栽花椒1萬株、蘋果30畝。三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今年又爭取土坯房改造一批,上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個。四是抓勞務輸出。上半年,外出務工480人,同時駐村幹部還與村“兩委會”多方聯繫,承攬縣、鎮、村內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程,組織本村勞動力務工掙錢。

三、狠抓辦實事項目、改善農村條件

一是按照上級土坯房改造建設扶持政策,全村經過拆舊建新已建成磚混住房15户45間,還有4户正在修建;二是沿公路、主街道牆體統一色調刷白68户8900m2;三是村級陣地建設8間樓房7月底可交工使用;四是是村民活動中心廣場xxm2正在修建中,上級有關部門捐贈的籃球架(一副)、乒乓球桌(2張)正在安裝;五是村民自籌爭取3.5萬元硬化源中學巷道7月底完成;六是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護村河堤工程款27萬元,少數民族建房10户10萬元,新農村建設項目10萬元,投勞86個栽植小葉女貞1萬株、櫻花150萬株,綠化美化了村莊。

四、大力抓好村級班子隊伍建設,增強帶領羣眾致富能力。

一是認真落實“三雙無延伸”、“創先爭優”、“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村黨支部、村委會和村組黨員幹部按照鎮、村中心工作和各自職責,共承諾47條,提升了村級組織工作質量和標準。二是落實了年度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任務。三是認真執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法和黨風廉政制度,使村上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四是“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有計劃、有安排、有人抓,把各項任務落到了實處;五是是吸收預備黨員2名,已報鎮黨委,確定培養對象2名,入黨積極分子7名。“七一”建黨節前夕,村黨支部召開了黨員座談會,開展了黨員環衞整治活動,清理“三堆”五處10m3,垃圾10m3 ,清除村內公路邊綠化帶雜草5公里,為4名貧困老黨員送麪粉4袋,以實際行動慶祝我黨89歲生日。六是落實村組後備幹部培訓,培養村後備幹部4名,切實提高後備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增強了大局意識,提高了他們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對永葆組織生機活力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