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傳統工藝振興情況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制定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這為傳統工藝的振興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契機。《計劃》明確了振興傳統工藝的總體要求,提出了貫徹實施的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近年來,傳統工藝相關項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對象,得到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視野下,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不斷開展。不僅如此,傳統工藝還在各類設計展及博覽會中呈現,以“傳統工藝”“民藝”等形式參加多種展覽活動,為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將本地區傳統工藝振興進展情況總結如下:

傳統工藝振興情況總結

一、寧江傳統工藝振興現狀

截至2020年底,寧江現有省級非遺項目3項,市級非遺項目項目5項,區級非遺項目3項,涉及的傳統工藝項目主要是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和傳統醫藥三個類別,共計有10項,佔比為90%。其中,傳統技藝類項目共計3項:分別是扶余老醋釀造工藝、傳統傢俱製作技藝和傳統鋸瓷手工技藝。傳統美術3項,分別是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伯都訥滿族剪紙技藝和手工金屬浮雕畫製作技藝。傳統醫藥4項,分別是千捶膏製作技藝、刺血藥罐急救療法、老王麻子貼膏製作技藝和理筋正骨法。2019年4月,吉林省發佈第一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伯都訥滿族扎彩入選《第一批吉林省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二、總體進展情況

(一)傳統工藝項目的保護與傳承。

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按照國家、省、市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安排部署,堅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與開發利用並重,通過各種活動大力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使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和保護工作有序進行。特別是傳統工藝項目上,寧江的傳統工藝項目主要原料來源為竹、木、金屬、瓷器以及各類製藥原料等,這與寧江的地域特點與地理環境密不可分。這些項目是傳承人傳承核心技藝的土壤,是將傳統工藝打造為地方特色品牌的基本條件。當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不能完全涵蓋所有的傳統工藝項目,但通過近些年的保護與項目挖掘,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寧江區傳統工藝項目的基本情況。

(二)傳統工藝品牌的文化產業示範作用。

近年來,寧江傳統工藝相關項目通過產業化發展,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企業有效利用傳統手工技藝資源建設知名文化品牌。在傳統手工技藝方面,以扶余老醋釀造工藝這一省級項目為代表的松原市松江老醋釀造有限公司和松原市鬆濱老醋釀造有限公司最具代表性。兩家企業先後獲得中華老字號、吉林省著名商標、創新性科技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兩家企業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打造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三)傳統手工藝人才隊伍建設。

從傳統技藝相關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方面來看,寧江區從事手工藝相關行業的人員規模不斷擴大。寧江區公佈了五批次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共計18人,其中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兩個類別中,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共7人。但跟其他縣市相比,相關人員仍遠遠不夠。

三、傳統工藝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手工藝品成為“藝術品”,實用功能減弱,在造型與外觀上具有審美性,但是無法實際應用。在逐步推進傳統工藝的核心技藝傳承發展的基礎上,如何讓產品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進入市場,是目前傳統工藝發展必然面對的問題。這不僅需要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更需要產品體現商業價值。目前,傳統工藝的發展依然面臨一些問題。

(一)缺乏資金扶持,工作滯後。

從長期的角度,傳統工藝的振興是一項長期、複雜的歷史工程,需要一定的財力投入作為保障。如對傳承人的保護和培養,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保護工作的開展。而我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沒有納入政府年度財政撥款預算,也沒有普查專項經費。截至目前,與我市相關縣市比較,我區公佈的省級名錄僅有3項,市級名錄5項,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必要的經費,制約了傳統工藝振興的正常開展,也是導致非遺工作開展滯後的主要原因。

(二)規模化程度不高。目前,大部分傳統工藝品生產依然依託小作坊、工作室進行生產製作,批量化、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高。除了松原市松江老醋釀造有限公司和松原市鬆濱老醋釀造有限公司規模較大的企業外,大多數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為核心、少數人幫扶且在項目所在地開展工藝品製作的方式居多。受加工方式的束縛,除了少數掌握核心技藝的人員具有較好的製作能力外,其他作品的質量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市場定位有待提高。傳統工藝品的主要消費人羣在項目保護地主要針對當地居民,例如扎彩、木器製品,主要的受眾是當地的居民。工藝品多與當地民俗活動緊密相關。另一方面,在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同時,部分工藝品在成為藝術品之後,工藝品受到文化層次、經濟收入較高的社會“頂層”人士青睞,這些工藝品一般定價高,只有少數人能消費得起,例如金屬浮雕畫、木雕作品價格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形成了消費羣體的兩極分化。然而,一般市場上中間層次的消費人羣是最具有消費實力的羣體,傳統工藝品市場針對此類人羣應該有更多的關注。

(四)品牌意識有待加強。品牌是人們對一個企業及其產品、售後服務與文化價值的一種評價、認知和信任。當品牌文化被市場認可並接受後,品牌才能產生市場價值。目前寧江區絕大多數傳統工藝生產企業還沒有建立品牌意識,市場上的手工製品樣式單一、缺乏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