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就業市場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5.47K

就業市場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暑期就業市場調研報告

近幾年,我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課程,學生反映強烈。北方交通大學是我國率先開展電子商務教學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開設了條碼技術與電子數據交換(edi)的選修課,1996年該課被列為物資管理和國際企業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新制訂的九八級教學大綱中,電子商務被列為管理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北方交大已經形成由教師的電子教案、學生的電子作業、交互式的遠程網絡教學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網絡案例教學模擬試驗等構成的全方位多媒體教學體系。作為教育部遠程網絡教育試點,已經在因特網上實現了電子商務課程的遠程網絡教學。電子商務是北方交大學生們的熱門話題之一。

那麼,在校大學生們是怎樣看待電子商務這個問題的呢?1999年底,由xx與北方交通大學電子商務協會共同對北方交大的在校學生做了有關電子商務的問卷調查。調查採用書面問卷形式,受訪大學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各個年級,涵蓋了電信、經濟、管理、法律、運輸等多個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調查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你知道什麼是電子商務嗎?2、你能就電子商務對社會的影響談談自己的認識嗎?3、你能説出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嗎?4、你知道什麼是edi嗎?5、你對電子貨幣瞭解嗎?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除了上課外,平時你從哪些方面瞭解電子商務的知識(依次舉出三種途徑)。2、請列出你閲讀電子商務論文的具體報刊名稱。3、你參觀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嗎?

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

在被調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數據顯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此的認識也越深。在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中,認為電子商務對社會有很大影響的佔23%;認為有一定影響,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的學生佔46%;認為中國目前發展電子商務尚有難度,對老百姓影響力有限的佔31%。這一方面説明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還較為冷靜,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在校教育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

這不能不讓我們擔心,電子商務正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高速度發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適應市場的需要?在對電子商務的瞭解程度進行深入調查時發現,問題確實很多。

表示對電子商務流程有明確認識的同學中,本科生僅佔32%,mba佔80%,大部分非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對電子商務具體貿易流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

在對edi的認識上,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過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這部分人全部是經濟管理類學生。可見,在深入系統的學習中,電子商務逐漸體現了它的學科性以經濟管理為主。在這方面,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有其專業的優勢。但是所佔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專業無人瞭解的現狀實在令人擔憂。

在對電子貨幣的調查中,僅有1人在網上使用過電子貨幣。本科生中僅有9人表示對此作過專門的研習,而且都集中在計算機專業和信息通信專業。研究生中也僅有4人表示自己曾鑽研過此類問題。另有10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這個數字是相當低的,僅佔總人數的2%。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在涉及到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問題金融電子化與貿易安全上,電子專業、法律專業的學生有獨特的優勢,但尚未引起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視。就目前而言,真正認識到電子貨幣與自己已經很近的學生並不多,對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學生更少。

對電子商務的學習途徑

第二部分的調查主要是想了解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途徑,瞭解哪些報刊上刊載的文章 學生引用次數最多。經分析,除去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專業,大部分本科生是通過計算機類的雜誌(43%)和報紙(30%)來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從專業書籍與廣播電視上學習相關知識的並不多。

調查數據顯示,被學生引用的電子商務方面的論文來自91種中英文報刊,一方面反映了學生的閲讀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體對電子商務的報道數量也在加大,同時也反映了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專業報刊尚未面世,面向大眾的宣傳方式仍是以面為主的普及,較少涉及具體的實施細節,系統介紹電子商務知識的報刊並不多。

在普及電子商務方面受到學生們認可的媒介主要有計算機世界互聯網世界信息與電腦中國計算機用户市場與電腦等幾家刊物。經過進一步調查瞭解到,這些排名靠前的報刊,在1999年都專門設立了電子商務普及類的專欄或專題講座。在人們迫切想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時候,選擇系列刊載的報刊無疑是讀者的首選。但是沒有一家刊物所佔的比例超過15%。

最後,在沒有任何組織的前提下,大多數學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動去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從中瞭解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應用。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不少人通過閲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瞭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但是,他們缺少系統全面的學習。在電子商務成為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的趨勢下,電子商務的普及與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層樓,將會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壯大。

暑期就業市場

【第2篇】赴北京開拓就業市場調研報告範文

一、由於大學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多,社會所提供的就業崗位是有限的,大學生就業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降低期望值,先就業,再擇業,面向基層、面向企業就業將成為我院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選擇。這也是我們今後指導畢業生就業的重心。

二、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務功能較齊全,經濟外向度較高。近年來京津唐地區電子企業、計算機企業、機械企業、化工、製藥類企業發展較快,需要一部分專業技術人才,其中應用電子、電子信息、電氣工程、計算機應用、機械設計與機械製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化工、製藥、外語、外貿、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環境工程等專業學生相對就業空間較大。

三、京津唐地區國小教師及私立中國小教師崗位仍有一定的就業空間。

四、用人單位除對學生有專業要求外,更注重學生的基本素質,注重學生的就業心態及態度及團隊合作精神。幾乎所有的崗位都要求懂得英語,熟悉計算機word、excel的基本操作。用人單位還普遍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及學生的動手能力。就物電系學生就業反饋,女生大部分做文員及品管,要學好0ffice辦公軟件及外語,掌握cad、photoshop軟件的使用,男生大部分做儲幹,要學好數電、模電及電路分析等主幹課程。

五、今後教學中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

1。進一步加強學生就業思想觀念的教育。使畢業生改變陳舊的就業觀念,樹立到基層(一線)就業的觀念,樹立到企業就業的觀念,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念。

2。進一步加學生吃苦耐勞、敬業愛崗職業精神的教育培養。

3。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突出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4。在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中,增加生產現場管理,質量管理等有關內容,如qc、5s、iso9000等方面的知識。

6、北京今天縱橫營銷諮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張海良先生創業經歷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張海良先生是我校九十年代初政教專業畢業生,畢業後先分配到中煤三建公司71工程處做祕書,2年後下海在宿州開廣告公司,不久又到合肥創辦企業策劃公司,如今又到北京創辦今天縱橫營銷諮詢有限公司,時至今日,該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深受企事業單位認同和尊重的諮詢策劃機構。同時擁有今天盛世品牌公園,今天網絡技術和清華—博克萊教育認證三個專業公司。

【第3篇】暑期就業市場的調研報告

暑期就業市場調研報告

近幾年,我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課程,學生反映強烈。北方交通大學是我國率先開展電子商務教學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開設了條碼技術與電子數據交換(edi)的選修課,1996年該課被列為物資管理和國際企業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新制訂的九八級教學大綱中,電子商務被列為管理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北方交大已經形成由教師的電子教案、學生的電子作業、交互式的遠程網絡教學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網絡案例教學模擬試驗等構成的全方位多媒體教學體系。作為教育部遠程網絡教育試點,已經在因特網上實現了電子商務課程的遠程網絡教學。電子商務是北方交大學生們的熱門話題之一。

那麼,在校大學生們是怎樣看待電子商務這個問題的呢?1999年底,由xx與北方交通大學電子商務協會共同對北方交大的在校學生做了有關電子商務的問卷調查。調查採用書面問卷形式,受訪大學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各個年級,涵蓋了電信、經濟、管理、法律、運輸等多個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調查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你知道什麼是電子商務嗎?2、你能就電子商務對社會的影響談談自己的認識嗎?3、你能説出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嗎?4、你知道什麼是edi嗎?5、你對電子貨幣瞭解嗎?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除了上課外,平時你從哪些方面瞭解電子商務的知識(依次舉出三種途徑)。2、請列出你閲讀電子商務論文的具體報刊名稱。3、你參觀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嗎?

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

在被調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數據顯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此的認識也越深。在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中,認為電子商務對社會有很大影響的佔23%;認為有一定影響,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的學生佔46%;認為中國目前發展電子商務尚有難度,對老百姓影響力有限的佔31%。這一方面説明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還較為冷靜,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在校教育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

這不能不讓我們擔心,電子商務正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高速度發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適應市場的需要?在對電子商務的瞭解程度進行深入調查時發現,問題確實很多。

表示對電子商務流程有明確認識的同學中,本科生僅佔32%,mba佔80%,大部分非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對電子商務具體貿易流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

在對edi的認識上,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過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這部分人全部是經濟管理類學生。可見,在深入系統的學習中,電子商務逐漸體現了它的學科性以經濟管理為主。在這方面,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有其專業的優勢。但是所佔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專業無人瞭解的現狀實在令人擔憂。

在對電子貨幣的調查中,僅有1人在網上使用過電子貨幣。本科生中僅有9人表示對此作過專門的研習,而且都集中在計算機專業和信息通信專業。研究生中也僅有4人表示自己曾鑽研過此類問題。另有10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這個數字是相當低的,僅佔總人數的2%。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在涉及到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問題金融電子化與貿易安全上,電子專業、法律專業的學生有獨特的優勢,但尚未引起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視。就目前而言,真正認識到電子貨幣與自己已經很近的學生並不多,對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學生更少。

對電子商務的學習途徑

第二部分的調查主要是想了解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途徑,瞭解哪些報刊上刊載的文章 學生引用次數最多。經分析,除去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專業,大部分本科生是通過計算機類的雜誌(43%)和報紙(30%)來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從專業書籍與廣播電視上學習相關知識的並不多。

調查數據顯示,被學生引用的電子商務方面的論文來自91種中英文報刊,一方面反映了學生的閲讀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體對電子商務的報道數量也在加大,同時也反映了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專業報刊尚未面世,面向大眾的宣傳方式仍是以面為主的普及,較少涉及具體的實施細節,系統介紹電子商務知識的報刊並不多。

在普及電子商務方面受到學生們認可的媒介主要有計算機世界互聯網世界信息與電腦中國計算機用户市場與電腦等幾家刊物。經過進一步調查瞭解到,這些排名靠前的報刊,在1999年都專門設立了電子商務普及類的專欄或專題講座。在人們迫切想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時候,選擇系列刊載的報刊無疑是讀者的首選。但是沒有一家刊物所佔的比例超過15%。

最後,在沒有任何組織的前提下,大多數學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動去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從中瞭解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應用。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不少人通過閲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瞭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但是,他們缺少系統全面的學習。在電子商務成為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的趨勢下,電子商務的普及與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層樓,將會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壯大。

暑期就業市場調研報告,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4篇】剖析某勞務公司城鄉就業市場化運作之路調研報告

實施組織創新“三位一體”破解城鄉就業難題--剖析圖強勞務公司城鄉就業市場化運作之路

20__年7月16日,由龍潭街道辦事處、龍潭街道鶴林等20餘個社區共同發起成立的成都圖強勞務有限公司,是成華區龍潭街道在推進“三個集中”過程中,按照“圍繞規劃抓項目,圍繞項目抓就業,圍繞就業抓培訓”的就業工作思路,引入市場機制組建起來的非盈利性勞務服務組織(企業法人)。公司集培訓、就業、維權為一體,以“為企業提供高素質員工,為員工提供規範化崗位,為政府破解再就業難題,為社會提供人性化服務”為工作宗旨。到目前為止,共成功開發就業崗位4000多個,委託培訓單位培訓員工3000餘人,解決了2200多名失地農民、260餘名城鎮失業人員就業,真正成為失地農民、下崗失業人員就業之家,受到廣大老百姓的普遍歡迎。

一、對症下藥,積極探索城鄉就業市場化運作之路

隨着龍潭地區城鄉一體化的快速推進,轄區失地農民越來越多,這些素質不高,技能欠缺的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成為擺在龍潭街道面前的一道難題。龍潭街道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由於勞動力供求雙方、現行就業機制等多種原因,造成失地農民就業的穩定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在這種嚴峻形勢下,迫使龍潭街道創新就業服務組織,探索一條更有效地解決失地農民就業的新路子。

1、勞動力由於整體素質不高,迫切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勞動就業服務組織。

龍潭街道幅員面積37.61平方公里,總人口53264人,農村居民44203人,農村勞動力27014人,其中2萬人已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尚有0.7萬人未實現轉移就業。2.7萬勞動力中,80是國中及國中以下文化程度,40歲以下勞動力佔65,41歲—60歲勞動力佔35。轄區農村居民小農意識強,生活和工作半徑小,思想觀念落後,法制觀念淡薄;加之長期從事農業生產,文化水平低、勞動技能差,造成就業路子狹窄,就業不穩定,迫使需要引導與幫助。

同時,隨着土地的失去,社區居委會對農村居民的影響力、號召力趨小,廣大失地農民迫切需要一個有歸屬感、具有法人地位和一定經濟承擔能力的勞務服務組織,有組織、系統地為其提供培訓、就業、勞動維權等服務。

2、原有就業體制,迫切需要進行組織創新。

在原來體制模式下,政府勞動保障部門負責促進就業、勞動用工管理、勞動監察、社保管理、培訓成果買單等職責,專業培訓機構負責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社會職介機構負責職業推介,企業負責用人。這種模式對政府、培訓機構、中介機構、用人單位的職責分工太細,割裂了幾者之間的有機聯繫,造成各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追求自身利益,也增加了運作成本,造成資源浪費,就業效果不佳。

作為市場主體的職業培訓機構和社會職介機構,都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職業培訓機構只負責實施人力資源培訓,而不管學員結業後是否能夠就業,培訓合格以後就伸手向政府要培訓費。社會職介機構在培訓學員和用工企業之間充當媒介作用,為了賺取利潤,會盡力把所有的勞動力都推薦給企業,而不管這種就業是否是穩定,是否匹配,只要推薦上班,就可以收職介費和領職介補貼。這種情況下,勞動者、職業培訓機構、社會職介機構、企業就各打各的算盤,沒有形成內在的有機聯繫,最終吃虧的還是勞動者。

政府勞動保障部門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負責監管企業的勞動用工關係;另一方面為促進就業要求企業多提供就業崗位,就出現規範用工和增加就業兩難的現象。同時,政府勞動保障部門是培訓成果和職介成果的買單人,對培訓和職介成績的好壞缺乏監督力度,而專業培訓機構和社會職介機構的服務意識和質量並不是政府想像的那麼好,那麼到位,造成政府管理服務缺位情況。

3、勞動力供求雙方的各自顧慮,迫切需要一個雙方溝通的平台。

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企業不願意聘請個體農民工,因為個體農民工綜合素質相對較低,如果出了問題(如損壞了物品,不辭而別等),企業很難追究其責任。特別是生產旺季,有人突然請假或辭職,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人員進行及時補充,影響企業正常經營。

同時,農民以個人身份去找工作本身就處於弱勢地位。因為用工企業目的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總是想方設法降低生產成本,包括用工成本,如不給個體農民工籤合同、買社保,甚至隨意將其除名,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個體農民工由於技能欠缺、沒有形成團隊力量、維權困難等原因,普遍存在“今天上崗、明天下崗”的情況,這樣就存在上班有工資,下崗後工資和福利就一斷百斷,什麼都沒有,對農民正常生活和社會穩定很不利。

二、拓展服務職能,增強城鄉就業市場化運作之路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公司業務範圍

公司以崗位開發和提供合格的勞動力為基礎,進行勞動政策諮詢、會員制勞動服務、勞務派遣、後勤管理服務等。

1、組織委託培訓。根據員工求職意願,組織並委託培訓機構對其進行引導性培訓和技能性培訓,提供合格的勞動力產品。

2、崗位開發及職介服務。公司與用人單位銜接,開發就業崗位,然後根據崗位要求向用人單位推薦相應的合格勞動力。

3、勞動政策諮詢。公司有一批與各地勞動部門有密切合作關係、常年從事勞動服務的專家,精通勞動政策法規,熟悉勞動就業工作程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勞動政策諮詢服務。

4、會員制勞動服務。公司實行會員制勞動服務,公司會員按享受權利分為金卡會員、銀卡會員和普通會員三種。會員制勞動服務為企業提供免費代理勞動就業事務、勞動就業政策諮詢等9項服務,目的是“為企業選才,助人人就業”,對企業的承諾是“你負責用工,剩下的事情我幫你做。”

5、勞動派遣。公司與一批職業技校、郊縣勞動部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人力資源儲備豐富,擁有一批職業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專業固定員工,專業涉及電器、建築、電焊、服務員、縫紉、綠化保潔、物業管理等,長期向用人單位派遣各類勞務人員。

6、為企業提供後勤管理服務。公司擁有自己的專業保安、保潔、綠化、物管、家政維修、後勤管理服務隊伍,可以為用人單位提供各類後勤管理服務。

(二)公司內部組織結構

公司設立市場開發部、就業指導部和業務部三個主要部門和“勞務工會”,同時設置了綠化、保安、保潔、餐飲、庫管、包裝、工藝裝飾、來料加工、流動服務、勞動力臨時租賃(類似“鐘點工”)等多個“班組”。

市場開發部主要職責是崗位開發,其業務員遍佈龍潭轄區各社區,輻射城市部分勞動密集型用工單位,通過加強與用人單位聯繫,及時收集、瞭解用工單位用工需求,整理髮布空崗、增崗信息,協調企業和用工單位優先錄用當地勞動力。

就業指導部主要職責是指導求職人員正確就業,其操作流程是:按照項目和市場用工要求,將具有就業條件的農村居民編製成檔案,並根據其培訓就業願望分進不同的“班組”進行培訓;接收培訓合格的學員和人員求職登記,並根據其專業和用工單位需求推薦指導學員面試上崗;負責對已培訓員工的派遣、對外輸出和“在線”追蹤服務。

業務部主要職責是為企業勞動事務代理,負責聯繫勞動社保監察等部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負責公司培訓業務,制定培訓工作規劃,協調培訓單位,組織培訓學員,協助辦理有關職業技能資格證。學員培訓考試合格後,及時移交就業指導部,由就業指導部管理並推薦工作。

“勞務工會”其宗旨是通過人性化服務,為員工分憂解難,依法開展勞務維權行動,公司員工是否按勞取酬,是否享受了應享受的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都將得到保障。

(三)公司的生存基礎

圖強勞務公司是完全按照市場機制組建起來的非盈利性勞務服務組織,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開展業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司定位為綜合性、非盈利性,綜合性是指公司要全面發展;非盈利性並非不盈利,只是不盈勞動者的利,而要盈市場的利,對企業也只是微利。

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

1、會員制服務會費。公司與入會企業簽訂入會協議,為企業提供11項服務,每個入會企業每年向公司繳納600-20__元不等的會費。公司有200餘家潛在會員,預計會費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

2、政府勞動就業方面的政策性補貼。主要包括以下幾項:職介補貼、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作為一家綜合性勞務服務的圖強公司,政府的政策性補貼隨業績的發展而增加。

3、為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勞務收益。如政府買單的清掃保潔、河道保潔、環境衞生、消殺、“彩霞助老”服務等,其中也有一些管理收益,年收益達10萬元以上。

4、公司自己經營的後勤管理服務。如家政服務、保潔服務、物業管理服務等,年收益達10萬元以上。

三、創新機制,城鄉就業市場化運作之路凸現活力

(一)公司的四大機制創新

1、創新運作機制,搭建和諧穩定的就業平台。

失地農民、下崗失業人員通過自願申請並參加培訓,成為公司的“員工”,公司根據“員工”的意願將員工派遣或推薦到企業上班,見習期滿合格後與圖強公司或用工企業簽訂勞動用工合同,並辦理社保,同時對員工在外的工作狀態和工作待遇等情況進行綜合監管,公司實質上成為失地農民的勞務代理人,這樣就解決了用人單位不願意聘請個體農民工、不籤合同買社保,甚至隨意將其除名、個體農民找工作難、保障難的問題。與此同時,公司還督促用人單位按勞動法辦事,使農民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從而實現和諧穩定就業。

2、創新管理模式,扮演企業的“管家婆”。

實行會員制勞動服務後,圖強公司為用人單位代理勞動事務,企業不用跑勞動社保部門辦手續,為企業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隨時用人提供保證。例如某公司需要20名保潔人員、10名保安,如果企業自己去招聘保潔人員,則需要設置一個部門來進行管理,另外如果這些招聘人員中有人突然請假或辭職,企業很難及時補充到位。會員制勞動服務下,企業不需要自己去管理這些不穩定的人員,即使出現崗位空缺,圖強公司也能在半天內讓新員工上崗,保證企業正常經營不受影響。圖強公司“員工”由企業和圖強公司雙重管理,即前者管業務,後者管人事,員工即使出了問題,企業可以直接與圖強公司交涉,保證了企業利益。這樣一來,圖強公司演變成了用人單位的後勤服務部門,保證了企業正常經營不受影響,同時為企業節約了用工成本。

3、創新保障機制,當好失地農民就業的“保險公司”

農民員工普遍存在“今天上崗、明天下崗”的情況,這樣就存在上崗時有工資收入、一旦下崗後工資和福利就斷了的局面,對農民正常生活和保持社會穩定很不利。在新的機制下,只要不是好吃懶做、惡意逃工,圖強公司都為農民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員工上班領工資,失業領社保和生活補助。失業後公司還派專人來督辦再上崗,從而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大大縮短再就業的時間。

4、創新就業理念,營造和諧就業的良好氛圍。

公司勞務工會不僅是維護員工利益的機構,同時也是公司和員工之間溝通的橋樑,勞務工會通過喝壩壩茶交心聊天、“新農村?新市民”系列工程、工會聯誼活動等形式,加強對員工的

教育,對員工工作業績、表現和思想狀況進行及時跟蹤,有效解決了許多政府和企業不能或不好解決的問題。如及時解除員工“受了委屈就不幹了”的心理障礙,以及“幹什麼,怎麼幹,為誰幹”等困惑;對企業則幫助樹立“員工是企業的搖錢樹”,“好員工就是好財富”,“沒有用不好的員工,只有不會用的老闆”,“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的觀念,互相溝通,營造和諧就業的良好氛圍,促進勞動關係和諧。

(二)公司目前實際運作效果

1、“三位一體”服務,失地農民更加信賴。圖強公司由街道、社區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是農民自己的勞務服務公司,集培訓、就業、維權服務於一體,克服了培訓機構、職介機構、企業各自為陣的不足,將職業教育、訂單培訓、轉崗培訓、觀念培訓等培訓方式有機結合起來,花小錢辦實事,使培訓針對性更強。對農民來講,參加自己的公司培訓,有很強的歸屬感,加上能夠長期穩定就業,並有效解決培訓、就業、維權中存在的困難,深受農民歡迎。

2、集團運作,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圖強公司是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且能夠獨立承擔經營風險的非盈利性有限責任公司,採取集體團隊的形式有效地將零散的失地農民組織起來,打破村社行政界限,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和要求來促進勞動就業,市場化經營,成批量轉移就業,提供勞動保障所等政府部門不能提供的勞動就業服務,提高了抗風險(公司經營風險、勞動者就業風險)能力。

3、減少中間環節,用工、就業更加高效。圖強公司利用培訓就業和會員制服務兩種手段,藉助轄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和就業信息網絡平台,整合勞動力資源和轄區企業崗位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無縫對接,做到找工作和招工人同步進行,同時完成,既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企業節約了招工成本,為員工節省了職介費,受到勞資雙方普遍歡迎。

圖強公司實施組織創新、三位一體促進城鄉就業市場化之路,不僅解決了企業招工難,失地農民就業難,就業農民維權難的現實問題,也實現了勞動力轉移就業與農民集中居住、產業發展佈局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為政府分憂、為企業解愁、為農民服務、自身得發展”的“四贏”格局。

【第5篇】2022年暑假就業市場調研報告

調查形式:於xx年3月至4月,隨機抽取廣州地區14所大學(包括本科學校和專科學校四個年級)的705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佔46.8%,女生佔53.2%。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68張,有效率94.8%。使用 spss1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製。

調查內容: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如下圖),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大學聯考填報志願時對專業的瞭解與自身瞭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瞭解,抱有神祕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衝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如下圖),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瞭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説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麼,這裏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瞭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裏,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會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為“前途”比“錢途”更為重要,60.3%的被試願意充當“雞頭”也不願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瞭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信息的渠道較少;(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