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杜絕餐飲浪費 踐行節約風尚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8W

杜絕餐飲浪費 踐行節約風尚

杜絕餐飲浪費 踐行節約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當前,“舌尖上的浪費”又有抬頭趨勢,各地各部門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多措並舉,建立長效機制,馳而不息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一、遏制餐飲浪費刻不容緩

2020年8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習近平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2013年1月,習近平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此後,習近平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並針對部分學校存在食物浪費和學生節儉意識缺乏的問題,對切實加強引導和管理,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確要求。

1.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最大的民生。目前我國已解決了温飽問題,但另一方面,餐飲浪費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全國各地經常看到餐桌上的大量剩菜剩飯,其中大型餐館、單位食堂、公務聚餐等是餐飲浪費的“重災區”。2018年發佈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全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93克每人每餐,浪費率為11.7%。初步測算,2017年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在1700萬噸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人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

 2.我國“舌尖上的浪費”情況非常嚴重,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餐飲浪費不僅是在浪費社會財富,更會加劇食物資源的緊張,威脅到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不容小覷,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總書記對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凸顯對糧食安全高度重視,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秉持居安思危的態度,認真看待餐飲浪費現象,採取必要的措施加強治理,減少餐飲浪費,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3.勤儉節約是社會美德,浪費糧食可恥。各級政府部門要以身作則,主動帶頭恪守文明餐飲規定,嚴厲打擊公款吃喝行為,遏制社會上的大吃大喝、鋪張浪費之風。社會各界要大力倡導節約精神,繼續推廣“光盤行動”,堅決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倡導健康飲食的生活習慣。同時,制定嚴格的餐飲管理標準規範,對浪費糧食行為採取罰款、批評教育、信用懲戒等多種舉措,在社會大眾心裏樹立起節約律條。

4.今年以來,我國各地自然災害頻發,糧食生產面臨嚴峻考驗。雲南、新疆等局部地區發生蝗災、草地貪夜蛾,各地堅決採取措施殺蟲,遏制暴發成災,實現蟲口奪糧。洪澇災害對南方糧食主產區影響較大,部分地方面臨大範圍絕收、減產,隨着洪水逐漸退去,受災地區開始補種晚稻,一定程度上可恢復糧食生產。

5.從全球視野來看,糧食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近日,聯合國向全世界敲響了糧食危機的警鐘,在全球農業鏈條斷裂、許多國家限制出口、蝗災肆虐的多個因素影響之下,全球正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今年全球飢餓人數新增1.3億,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部分主要的小麥和大豆出口國都收緊了出口數量,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將會有數以億計人餓死,大幅超越瘟疫災難。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目前,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其中大部分都是玉米和大豆,主要做為生產飼料和油料,而小麥和稻穀每年有超過6億噸的產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儲備量全球第一,有能力應對全球糧食危機。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夏糧產量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增長0.9%,創歷史新高,夏糧再獲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也增加了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底氣。

雖然我國擁有抵禦全球性糧食危機的能力,但是不能掉以輕心,目前外部形勢複雜多變,極端天氣、病蟲害等影響糧食生產的變量因素增多。因此,要高度警惕全球糧食供求的潛在挑戰,繃緊國內糧食供應保障弦,防範發生“黑天鵝”事件造成巨大的衝擊影響、威脅到我國糧食安全。同時,加大科學種植,提高機械化耕作佔比,加強科學育種、提升農業效率,牢牢守住18億畝的耕地紅線,將糧食安全的主動權抓住自己手中。

二、制止餐飲浪費當破三大誤區

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造。日子好了,也不能奢靡。這些都是中國人一直信奉和秉承的樸素道理,是維持健康生活狀態的金玉良言。但是近些年來,一些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氣有抬頭趨勢。雖然並不能動搖整個社會在珍惜糧食上的基本共識,但如若任其蔓延,貽害不淺。因此,那些關於餐飲浪費的不健康行為和理念,必須破除。

誤區一:多點菜很有面兒

餐飲浪費發生最多的場合,恐怕就是請客吃飯的餐桌上了。

中國人好面子,重人情,講排場。請人吃飯,如果點少了,感覺沒面子小氣,好像只有點的菜越多,剩下的菜越多,才越顯得自己熱情,才越顯得自己真誠。

其實這是一種暴發户心態,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在作祟。如果自身經濟條件不太好,那更是打腫臉充胖子,何必呢?與人交往,貴在坦誠。一個大手大腳、糟蹋食物的人,恐怕也很難取信於人。

在全社會深入宣傳提倡“不光盤子,才丟面子”,從改變觀念做起,讓節約理念深入人心。

總之,把面子和浪費勾連在一起,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餐飲浪費不是舌尖上的“小問題”,而是思想意識裏的大問題。如果大家都任由這種心態發展下去,餐飲浪費現象將愈演愈烈,對此不可不察。

 誤區二:浪費能夠擴消費

在很多人心中有這種誤區,去餐廳點得多,餐廳掙得多,進貨就多,從業人員收入也就高,這在一定程度就拉動了內需。而且,剩下的飯菜還可以賣泔水,對GDP又是一種促進。”這種“浪費有理還有利”的歪理萬萬要不得!

不錯,適度、合理、有效的消費是社會生活得以正常運轉和發展進步必不可少的前提。但並不是所有的消費都有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消費多走一步,往往就會變成浪費。浪費拉動的發展是含有水份的、不可持續的。建立在浪費基礎上的生活,則是不折不扣的暴殄天物。

中國的糧食並沒有多到可以揮霍的程度,因此絕不能對餐飲浪費行為持姑息的態度。在大眾心理建設方面,必須旗幟鮮明地提倡節儉。

誤區三:暴飲暴食為“光盤”

“我光盤我光榮”的“光盤行動”已經實施多年,“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聲音認為,提倡“光盤”,容易導致吃得多,結果吃胖了,吃得不健康了。

光盤行動,提倡自覺光盤、輕鬆光盤,而不是吃不下硬撐的光盤。認為“光盤”會導致吃得多,不是“光盤”所倡導的節約帶來的問題。

飯吃八分飽,是健康飲食的一個重要原則。吃飯頓頓塞到嗓子眼,那不叫“光盤”,那是暴飲暴食。

説到底,“光盤行動”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跟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理念,是人人都可踐行的節約、環保、健康和公益的好習慣。總之,別把“光盤”的好經念歪了。

須謹記:過上好日子別忘本

餐飲浪費,不是一個新現象,也不是一個普遍現象。

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農耕社會,長期低水平發展,餓肚子是大部分人的常態。能奢靡浪費的,要麼是“何不食肉糜”的帝王,要麼是“隨手碎珊瑚”的高官。平民百姓,多收了三五斗,還不免捱餓;碰上荒年,啃樹皮吃觀音土的事情,史不絕書,浪費糧食?天方夜譚。

今天日子好過了,可也不能忘了古有明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舌尖上的浪費”

現在很多人已經感受不到節約糧食的必要性了,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現在的糧食供應比較充足。就糧食生產而言,截至2019年,我國實現了創紀錄的“十六連豐”,糧食產量連續5年站穩1.3萬億斤台階。在糧食連年豐產豐收的大背景下,一些不良現象開始抬頭,推崇什麼“吃飯要講排場”“好客就得鋪張”;最近一些美食主播大熱,其中一類走極端、暴飲暴食的“吃播文化”更是助長了浪費糧食的不良風氣。

有些人可能對這種“舌尖上的浪費”不以為意,認為小小浪費,不值一提。一人兩人、一頓兩頓的浪費,可能不算什麼,但我們有14億人口,正所謂“細雨落成河,粒米湊成籮”,小小的浪費加起來,數字是十分驚人的。中科院曾經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中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糧食總量多了,品類豐富了,意味着我們可以進行更好地消費,但消費不等於浪費,糧食就是再豐產豐收,就是再滿倉滿囤,也不該有一株一穗的浪費。節約糧食、杜絕浪費,除了站在個體的、家庭的角度去審視,更要站在全國的乃至世界的視角去思考。

站在餐飲需求的角度,我們不應浪費糧食。吃飽、吃好、吃得健康當然是可以的,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追求,但不應該吃得鋪張、吃得浪費。對此,古代的一些基本認知,比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比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等等,擱在現在一點也不過時,仍然有巨大的現實教育意義。

站在糧食安全的角度,我們不該浪費糧食。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世界多國紛紛囤糧,這正印證了一句老話,那便是“糧食打進倉,莫忘災和荒”。對我們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説,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保障糧食安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我國糧食處於一種“緊平衡”的狀態,雖然不至於短缺,但也經不起毫無節制的浪費。試想,如果在這個時候,糧食供應因為浪費嚴重而出現了短缺,那這個短缺就可能被十倍、百倍地放大,就極大可能成為我們受制於人的一個弱項。

站在生態文明的角度,我們不能浪費糧食。有地才有糧,糧食是土地生產出來的。在國際上,一些國家比如巴西,為了產出更多的糧食,大面積地毀壞“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在國內,為了確保糧食安全,當下,一些地方把用來涵養生態的坡地、荒地等,開發出來種植糧食,一些本來應該休耕的土地,現在也面臨着“加班生產”的可能性。因此,浪費的糧食越多,就意味着會有更多的森林、草原等被毀壞,會有更多的土地得不到“輪休”的機會。

所以説,餐飲浪費,不是一個小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其關聯非常寬廣,其影響非常深遠。站在這個角度,杜絕浪費,就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須要去做,是每一個人都要去做,是現在、立刻、馬上就要做的事。對於這一點,社會各界應該達成高度共識,從而真實、持久、有效地行動起來。

四、行動起來,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當前,制止餐飲浪費成為熱點話題。幾十年以前,餐飲基本不存在浪費行為。那個時候,小孩子把米飯粒掉在桌上,大人會教育小孩撿起來吃掉。節約糧食,是人們共同的認知。幾十年時間一晃而過,現在別説是掉在桌上的飯粒少有人吃,就是裝在碗裏、盤子裏的糧食,也常常出現浪費的現象。

1.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要制定法律法規監管。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有數據顯示,我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每天,數以萬噸計的食物被從餐桌上丟棄。餐飲浪費絕不是小事,也不是個人私事,它事關社會資源的珍視,更意味着對他人勞動的尊重。遏制“舌尖上的浪費”,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法律法規的約束不可或缺,相應的立法保障是必要且關鍵的一步。因此,需要加強立法,用法律利劍約束餐飲浪費行為,對造成嚴重浪費行為的,要追究法律責任。

2.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這道出了糧食生產的極為不易。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對於14億人口的中國而言,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意義重大。思想認識是行動的先導,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廣大羣眾充分認識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對個人生活、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強烈認同和良好氛圍。

3.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要人人積極行動起來。遏制“舌尖上的浪費”人人有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每個人都當從自身做起。摒棄餐桌奢侈浪費的陋習,愛惜自己的勞動付出,量力點餐,避免浪費。如果由於“心裏沒底”而超量點餐,可以考慮打包。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對每個人來説也許是一件小事,但每個人積極行動起來,養成